期刊文献+
共找到103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nother View on the Hero Santiago in the Old Man and the Sea
1
作者 车乐格尔 《海外英语》 2011年第11X期228-229,共2页
Santiago in the Old Man and the Sea has been widely treated as a "defeated hero and a real hero";however,the symbolic meanings are doubtful.He is tough indeed,but to analysis the novel in other views we can ... Santiago in the Old Man and the Sea has been widely treated as a "defeated hero and a real hero";however,the symbolic meanings are doubtful.He is tough indeed,but to analysis the novel in other views we can find his power comes not from his own spirit.By paraphrasing sentences and analysis Hemingway's suicide we can find more truth in the masterpie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e OLD man and the Sea Ernest HEMINGWAY Santiago hero TRUTH
下载PDF
The Discussion of the Character of Santiago in“The Old Man and The Sea” 被引量:1
2
作者 WANG Jun MA Jian-hua JIANG Hong 《海外英语》 2014年第5X期14-15,共2页
"The Old Man and The Sea"is Hemingway latter years’masterpiece,with which he was awarded the Nobel prize in1954.As the protagonist of the novel,Santiago plays a vital role to the novel’s motif.Hemingway ex... "The Old Man and The Sea"is Hemingway latter years’masterpiece,with which he was awarded the Nobel prize in1954.As the protagonist of the novel,Santiago plays a vital role to the novel’s motif.Hemingway expresses his attitudes toward the life through the image of Santiago.The paper intends to explore the character of Santiago from different facets and angles.In the end,we reach a conclusion that Santiago is a strong-willed man with a young,indestructible soul,he is kind,sensitive as well as hardworking.In a ward,he is a perfect Hemingway hero.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e CHARACTER of Santiago the OLD man and the SEA
下载PDF
Death of a Salesman, When Tragedy Meets the Modern Man
3
作者 Marsela Turku 《Journal of Literature and Art Studies》 2013年第4期224-229,共6页
The most persistent criticism about the play Death of a Salesman (1949) concerns the issue of genre and its constituents: Is it a tragedy?! If yes, to what extend is it a tragedy? Miller himself considered the pl... The most persistent criticism about the play Death of a Salesman (1949) concerns the issue of genre and its constituents: Is it a tragedy?! If yes, to what extend is it a tragedy? Miller himself considered the play to be the tragedy of the common man, as he presents his idea on tragedy as a genre and his idea of the tragic hero in his essay "Tragedy and the Common Man" (1942), but for a group of critics it is not a tragedy but to others and to the author, it is the tragedy of the man who tries to survive in the modern world by using archaic weapons. This paper briefly revisits the Aristotelian tragedy concept and modern theories, and stands on what are tragedy and a tragic hero. It aims at reading Death of a Salesman as a meeting point between (ancient) concept of tragedy with modern man and his way of seeing life, and briefly examines and explores the continuing disagreements among academics and by what criteria this play is a traged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AGEDY modem man ARISTOTLE tragic hero
下载PDF
元代文人画的“生生”之美
4
作者 卢政 王张宇 《枣庄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24-31,共8页
“生生”体现着元代文人画的本质特征,也是其形式美的内在依据。元代文人画不求“形似”只求“神似”,多以自然山水为主题,旨在建构生生不息的艺术境界,为世人呈现了独特的“生生”之美。元代文人画抒写胸中逸气、展示生命脉动是元代文... “生生”体现着元代文人画的本质特征,也是其形式美的内在依据。元代文人画不求“形似”只求“神似”,多以自然山水为主题,旨在建构生生不息的艺术境界,为世人呈现了独特的“生生”之美。元代文人画抒写胸中逸气、展示生命脉动是元代文人画的“生生”之美的独特内蕴;元代文人画多依托自然山水、草木生灵等物象,借以展示个人的才情气质、抒发个人的理想抱负,间或寄寓个人愤懑之情,充分展现个体生命之丰富与充盈;元代文人画通过精心的构图以及对墨色浓淡、干湿变化的调控,着力营造画作的情感空间和生命质感。元代文人画的“生生”之美是传统“生生”之学在绘画领域的呈现,本质上是中国古典形态的“天人相和”的生态之美,它反映了元代文人对人与自然万物和谐的审美关系的深切渴望,对动态的、充满活力的生命美感的热烈追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生”之美 元代文人画 生命意识 生态之美 中华美学精神
下载PDF
论宁波僧俗文人的茶禅情怀 被引量:1
5
作者 施由明 《农业考古》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18-122,共5页
宁波地域的茶文化与禅文化源远流长,茶与禅滋养了宁波地域的历史文化,使宁波地域的历史文化有着特别的茶禅味道。宁波的僧人和文人特别爱在茶中体悟禅境,茶禅成为宁波僧人及文人的生活情趣,乃至于精神慰藉。不仅是宁波的地域历史文化,... 宁波地域的茶文化与禅文化源远流长,茶与禅滋养了宁波地域的历史文化,使宁波地域的历史文化有着特别的茶禅味道。宁波的僧人和文人特别爱在茶中体悟禅境,茶禅成为宁波僧人及文人的生活情趣,乃至于精神慰藉。不仅是宁波的地域历史文化,中国的历史文化中茶禅是重要的组成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宁波 文人 茶禅
下载PDF
王诜的笔墨语言探究——以《渔村小雪图》为例
6
作者 李采浔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23年第9期96-98,共3页
《渔村小雪图》是王诜的重要代表作品,对其进行研究不仅能提高对王诜绘画风格的认识,而且能更深层次地了解王诜绘画技法的特点。文章首先梳理了王诜的生平经历、家学渊源、社会环境等,然后从画面布局、山石结构、树木造型、笔墨设色等... 《渔村小雪图》是王诜的重要代表作品,对其进行研究不仅能提高对王诜绘画风格的认识,而且能更深层次地了解王诜绘画技法的特点。文章首先梳理了王诜的生平经历、家学渊源、社会环境等,然后从画面布局、山石结构、树木造型、笔墨设色等四个方面研究了《渔村小雪图》的绘画技法特征,力图通过挖掘王诜山水画的艺术特色,使人们认识到其呈现的艺术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诜 笔墨 《渔村小雪图》 文人画
下载PDF
弗里德里希·席勒的国家观
7
作者 毛明超 《政治思想史》 2023年第3期85-105,199,共22页
“国家”这一政治哲学核心概念也是魏玛古典文学代表人物弗里德里希·席勒关注的焦点。不同于费希特或黑格尔等对国家的推崇,席勒在历史讲演《吕库古与梭伦的立法》中强调,国家并非目的,在剧作《唐·卡洛斯》及相关文本中指出... “国家”这一政治哲学核心概念也是魏玛古典文学代表人物弗里德里希·席勒关注的焦点。不同于费希特或黑格尔等对国家的推崇,席勒在历史讲演《吕库古与梭伦的立法》中强调,国家并非目的,在剧作《唐·卡洛斯》及相关文本中指出个人并非手段,而是如康德和洪堡一样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视为政治共同体的根本要旨。在《审美教育书简》中,席勒借助国家与个体的同构论,勾勒了一条借助艺术完善人性、塑造审美国度的政治改良主义路径。尽管含有乌托邦色彩,但席勒的国家观正因此在德国历史的黑暗年代成为难能可贵的警醒之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席勒 国家观 《吕库古与梭伦的立法》 《唐·卡洛斯》 《审美教育书简》
下载PDF
羌族神话《燃比娃取火》的神话原型解读
8
作者 吴纯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3年第4期129-134,共6页
神话《燃比娃取火》是羌族最重要的文化起源神话之一,讲述着神人之子燃比娃历尽磨难的取火过程,其中蕴藏着诸多文化元素和神话原型。神话原型批评的相关理论注重以宏观性和系统性的视角来审视文本对象,不以其为孤立的个体,而是结合整体... 神话《燃比娃取火》是羌族最重要的文化起源神话之一,讲述着神人之子燃比娃历尽磨难的取火过程,其中蕴藏着诸多文化元素和神话原型。神话原型批评的相关理论注重以宏观性和系统性的视角来审视文本对象,不以其为孤立的个体,而是结合整体的人类文化创造,进行“文学人类学”的解读。以该理论来分析《燃比娃取火》,诸多文化信息得以全面展现,神话文本背后所包含的神人结合的原始意象、历尽磨难的英雄原型、原始思维的历史讲述,以及取火行为所隐含的“成人仪礼”等内容,展现出远古羌人对自身与自然关系的思考,以及对族群历史和祖先记忆的抽象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比娃取火》 神人结合意象 英雄原型 成人仪礼 历史讲述
下载PDF
海丝特获得新生了吗?——《红字》女主人公新探 被引量:20
9
作者 蒙雪琴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79-82,101,共5页
长期以来,对于美国浪漫主义作家纳桑尼尔·霍桑的《红字》的女主人公海丝特·白兰,国内学者大多把她解读为经过苦难的磨炼后获得了新生。但细读小说文本可发现,文本表面的海丝特意象虽支持以上批评,表象下深藏着的却是以上批评... 长期以来,对于美国浪漫主义作家纳桑尼尔·霍桑的《红字》的女主人公海丝特·白兰,国内学者大多把她解读为经过苦难的磨炼后获得了新生。但细读小说文本可发现,文本表面的海丝特意象虽支持以上批评,表象下深藏着的却是以上批评的悖论:海丝特没有获得新生,而是经过命运一次次残酷的打击后屈服了,接受了清教社会对她的审判,认同了清教社会对人生、人的本性及人类生存环境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格 清教社会 人性 《红字》 美国 纳桑尼尔·霍桑 小说
下载PDF
从《水浒传》看江湖文化 被引量:11
10
作者 王学泰 《上饶师范学院学报》 2005年第4期5-15,共11页
江湖具有多重含义,《水浒传》所描写的江湖是江湖人的江湖。这种江湖人是以游民为主体、以社会边缘人物为中坚构成的,因此可以说江湖是游民生活和奋斗的空间。《水浒传》第一次把这种江湖告诉了读者,《水浒传》是江湖生活的百科全书。
关键词 水浒传 江湖 游民 社会边缘人物
下载PDF
古代江南文人的竹审美与园竹景观塑造 被引量:6
11
作者 张蕾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89-95,共7页
不同时代、不同人群对美的感受不一样,构建景观的能力和方式也不同。古代尤其是宋元时期在江南地区生活的文人士大夫依赖当地的水、竹生态,通过对庭竹、盆竹的欣赏和培育,以及竹画等方式,积极地创作出以竹为审美对象的园林生境,这个传... 不同时代、不同人群对美的感受不一样,构建景观的能力和方式也不同。古代尤其是宋元时期在江南地区生活的文人士大夫依赖当地的水、竹生态,通过对庭竹、盆竹的欣赏和培育,以及竹画等方式,积极地创作出以竹为审美对象的园林生境,这个传统成为中国古典园林文化的重要物质和精神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南 文人 竹审美 园林
下载PDF
中国文人画对景德镇陶瓷艺术的影响 被引量:5
12
作者 陈军 傅长敏 《中国陶瓷》 CAS CSCD 2004年第5期53-54,47,共3页
论述景德镇陶瓷艺术受中国文人画风格的影响,使陶瓷装饰产生的审美功能的质变。同时为艺术陶瓷的创作阐述自己的认识与观点。
关键词 文人画 陶瓷艺术 影响
下载PDF
明代奴仆与社会 被引量:8
13
作者 牛建强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98-107,共10页
明代前期,政府采取了有限豢养奴仆的政策,限定了奴仆数量的增长和使用范围 的扩大。由于地权的集中和赋役负担的不均,自中期后导致了基层社会体系的破坏,大量的 自耕农沦为奴仆,从而使奴仆存养现象普遍化。同期由于市镇经济和商... 明代前期,政府采取了有限豢养奴仆的政策,限定了奴仆数量的增长和使用范围 的扩大。由于地权的集中和赋役负担的不均,自中期后导致了基层社会体系的破坏,大量的 自耕农沦为奴仆,从而使奴仆存养现象普遍化。同期由于市镇经济和商品货币经济的发展、 乡绅及各社会阶层对社会经济发展的积极介入,使奴仆具有多种类型,而各类奴仆的活动多 带有时代特征。奴仆可分为勋戚奴仆、缙绅奴仆、文人奴仆和庶民奴仆诸种类型;不同类型 奴仆的实际地位和主仆关系表现出较大差异。虽然明代奴仆的最终法定地位未能发生根本性 变化,但在实际生活中,由于奴仆经济活动方式和范围的变化,经济实力的增强和社会观念 的变动,江浙地区一些地方的奴仆在就学、婚姻等方面已取得了和平民相同或趋近的社会权 利,这是明代社会整体变化的必然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奴仆 社会变化 缙绅 文人
下载PDF
至诚的革命者? 优秀的文学家?——对柳青及《创业史》的再认识之二 被引量:2
14
作者 张国俊 雷电 《唐都学刊》 2012年第1期23-29,共7页
作为革命者的柳青,他是合格的,是值得人们尊敬的,但是作为艺术家的柳青,则是有严重之不足的。他自觉地进行思想改造,其结果是令自己成为了至诚的革命者;他长期地深入生活,其结果是令自己更坚定地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他遭遇"文革&qu... 作为革命者的柳青,他是合格的,是值得人们尊敬的,但是作为艺术家的柳青,则是有严重之不足的。他自觉地进行思想改造,其结果是令自己成为了至诚的革命者;他长期地深入生活,其结果是令自己更坚定地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他遭遇"文革"的灾难,其结果是令自己固守"生活本位"的文学观念;他晚年对《创业史》进行了修改,其的结果是把自己的创作进一步推向了概念化和虚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尊命者 文学家 柳青 《创业史》 再认识
下载PDF
唐代文人与旅游文化论略 被引量:3
15
作者 牟维珍 《学术交流》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88-193,共6页
唐王朝的恢弘气度不仅体现在政治、经济、文化昌盛等层面,也通过兴盛的旅游活动得以表征。在这个最富有创新精神的朝代,旅游迎来了新的高涨。唐代的旅游活动不再完全是政治、经济活动的附属物,旅游主体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愿望支配旅... 唐王朝的恢弘气度不仅体现在政治、经济、文化昌盛等层面,也通过兴盛的旅游活动得以表征。在这个最富有创新精神的朝代,旅游迎来了新的高涨。唐代的旅游活动不再完全是政治、经济活动的附属物,旅游主体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愿望支配旅游活动。唐代旅游活动类型丰富多彩,各阶层人士参与广泛,进而促进了旅游文化的发展。旅游文化构成了盛唐文化的组成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代 文人 旅游文化
下载PDF
士大夫集团文化性格的完成与文人画的产生 被引量:4
16
作者 郭长虹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83-92,共10页
士大夫在传统社会的基本架构中兼具政治集团与文化艺术创造集团的双重特质。士阶层出现了儒与侠的分途后,单纯意义上的古代人文知识分子开始出现。而士大夫的以道自任的文化性格也开始肇端。秦汉时期学士、文吏的分途与混一,造成了政治... 士大夫在传统社会的基本架构中兼具政治集团与文化艺术创造集团的双重特质。士阶层出现了儒与侠的分途后,单纯意义上的古代人文知识分子开始出现。而士大夫的以道自任的文化性格也开始肇端。秦汉时期学士、文吏的分途与混一,造成了政治集团与文化创造集团合一的世族阶层,士大夫双重特质的构架开始产生。科举制度产生后,士大夫全体成为完全意义上的"仰禄之士",文化性格中的体道与忠君的矛盾更加深刻,科举也强化了士大夫作为文化独占集团的特征。随着宋代士大夫之政、士大夫之学的空前统一,士大夫集团的文化性格最终完成,而文人画也由此肇端。宋代士大夫之学也决定了后世文人画的一些基本美学特征:即在美学终极目标上体道、艺术立场上强调士气、艺术操作层面要求传神而忽略形似。古代士大夫阶层的人文理想主义精神为中国近代知识分子阶层所继承,并在新的内涵上形成知识分子的新操守,中国文人画在近现代完成了创作主体的转变,继承传统文化价值是当代中国画发展的重要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学 文人画 士大夫 文化性格
下载PDF
席勒美学的现代性意义——重读席勒的《审美教育书简》 被引量:5
17
作者 徐碧辉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9年第3期33-41,共9页
《审美教育书简》不是一部系统的理论著作,但通读全篇,感到仍有一个"隐系统"存在于其间,它对美与艺术的本质、人性的本质、人性与其时代、社会之间的关系等问题都提出了自己独到的看法,其中心问题是人的全面和谐的发展,其核... 《审美教育书简》不是一部系统的理论著作,但通读全篇,感到仍有一个"隐系统"存在于其间,它对美与艺术的本质、人性的本质、人性与其时代、社会之间的关系等问题都提出了自己独到的看法,其中心问题是人的全面和谐的发展,其核心则是使艺术和审美从科学与道德领域区别开来的审美游戏本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席勒 《审美教育书简》 方法论 审美游戏本体论 现代意义
下载PDF
张先词史地位摭论——兼及文学史上过渡型作家的判断标准问题 被引量:4
18
作者 谢永芳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10年第4期31-35,共5页
站在历史的高度,突出和强调张先词在千年词史上的过渡性特点,从而藉以推定张先的词史地位,这种研究思路是可行的,并且可以从接受美学的角度(当然还有其他一些不同的角度)分版本源流考索、用调特色研析、选本统计分析、历代词论评铨和承... 站在历史的高度,突出和强调张先词在千年词史上的过渡性特点,从而藉以推定张先的词史地位,这种研究思路是可行的,并且可以从接受美学的角度(当然还有其他一些不同的角度)分版本源流考索、用调特色研析、选本统计分析、历代词论评铨和承传关系梳理等方面予以论证。不过,如果滥用"过渡性"一类文学史定位语汇,往往有养成研究方法上的惰性乃至陷于思维方式上的误区的可能性,因此,需要同时就过渡型作家的判别提出适当的标准,具体而言至少应该把握三条原则:文学观念先进或创作实践趋新者从宽、享年不永或交游欠广阔者慎取、创作艺术缺乏独创性者不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先 词史地位 接受美学 过渡型作家 判断标准
下载PDF
萧散之谓美 被引量:2
19
作者 朱良志 《晋阳学刊》 CSSCI 2010年第4期57-65,共9页
萧散作为中国美学的一个重要范畴,是在道禅哲学影响下产生的。它发端于庄子哲学,至宋元时成为一个相对固定的概念,对明清以来的艺术批评和艺术理论建构有深刻影响。其理论核心是师法造化、规避人工秩序,这是体现中国美学特色的重要问题... 萧散作为中国美学的一个重要范畴,是在道禅哲学影响下产生的。它发端于庄子哲学,至宋元时成为一个相对固定的概念,对明清以来的艺术批评和艺术理论建构有深刻影响。其理论核心是师法造化、规避人工秩序,这是体现中国美学特色的重要问题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萧散 文人意识 法度 美学范畴
下载PDF
援佛入儒 以佛疗伤——论柳宗元习佛的动因与目的 被引量:2
20
作者 叶志衡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21-126,共6页
柳宗元习佛乃其遭遇促成,实不得已。柳氏在遭贬之后,由于思想上的苦闷,情感上的抑郁,身体上的虚弱,遂长时间浸润于佛教以抚慰其痛苦心灵。同时,他又从一个儒者的思想认识来看待佛教,把佛理当作重要的“佐世”之道,志在援佛入儒,“统合... 柳宗元习佛乃其遭遇促成,实不得已。柳氏在遭贬之后,由于思想上的苦闷,情感上的抑郁,身体上的虚弱,遂长时间浸润于佛教以抚慰其痛苦心灵。同时,他又从一个儒者的思想认识来看待佛教,把佛理当作重要的“佐世”之道,志在援佛入儒,“统合儒释”。这些动机导致他的佛教信仰不可能虔诚,对佛理的研究也不可能深入。而这种不虔诚的佛教信仰最终也必定无法彻底使柳宗元从政坛失意、被贬南荒的痛苦中解脱出来。柳氏习佛的动因和目的在中国古代文人中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和典型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柳宗元 贬谪文人 佛教 统合儒释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