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民主革命时期中共对外国在华驻军的认识和因应
1
作者 何永涛 《苏区研究》 CSSCI 2024年第6期49-64,共16页
国民革命前后,中共认为外国在华驻军是列强维护“在华秩序”的工具与中国半殖民地属性的标志,提出撤废外国在华驻军的目标。土地革命时期,中共细化反对外国在华驻军目标,制定了相应的斗争策略。因日本侵华战争导致外国在华驻军法理发生... 国民革命前后,中共认为外国在华驻军是列强维护“在华秩序”的工具与中国半殖民地属性的标志,提出撤废外国在华驻军的目标。土地革命时期,中共细化反对外国在华驻军目标,制定了相应的斗争策略。因日本侵华战争导致外国在华驻军法理发生变化,中共主动调整对华驻军的认知和策略,以争取抗战胜利。中共指出驻华日军损及他国在华驻军利益,试图利用他国驻军共同抵抗日军,强烈抨击日本企图将侵华日军变为“合法”驻军的行为。因美国等在华驻军成为中国盟军,中共主动联合驻华外军共同抵抗日本。抗战胜利后,中共坚决反对驻华美军干涉中国内政,采取政治、舆论和法律等方式要求其撤离中国。此外,中共灵活处理与驻旅大地区苏军的关系,以推动革命发展。从中共诞生到执掌全国政权,其对外国在华驻军的认识和因应并非一成不变,而是根据国内外客观形势的变化而不断调整,但始终以维护民族利益和国家主权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在华驻军 不平等条约 民主革命
下载PDF
日本海军对中国东北领水测量探析(1931-1937)
2
作者 张铭睿 《安徽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3-42,共10页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殖民者为掌握中国东北的地理与水文情况,在1932年操纵伪满政权将领土测绘工作交给关东军。限于军种职能不同,领水测量权被转让给日本海军,由下属机构水路部与驻满海军部负责调查领海、勘测河道、建设航标等任务。此外...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殖民者为掌握中国东北的地理与水文情况,在1932年操纵伪满政权将领土测绘工作交给关东军。限于军种职能不同,领水测量权被转让给日本海军,由下属机构水路部与驻满海军部负责调查领海、勘测河道、建设航标等任务。此外日本海军利用伪满苏水路会议,借机盗测苏联边境,妄图为己方牟利。日本海军对东北领水的测量活动随驻满海军部撤销而结束,测量成果有限度地促进了日占东北航运事业的恢复与发展,但同时为日军镇压抗日武装、研究对苏战略提供帮助,这一活动本质上是隐藏在科研调查下的殖民侵略,是对我国领海主权的严重侵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领水 驻满海军部 日本水路部 伪满苏水路会议
下载PDF
日军进攻中国第二条战线战略的形成及破产 被引量:1
3
作者 程利 杨黔云 《学术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92-95,共4页
2003年、2004年在曲靖市,2006年在昆明市分别发现了侵华日军绘制的云南地形图,这些地图佐证了日本进攻中国的第二条战线战略,即日军1942年5月占领云南滇西地区后,欲趁势扩大战果,谋图继续进攻滇中、滇东北,再从滇东北攻占重庆、成都,从... 2003年、2004年在曲靖市,2006年在昆明市分别发现了侵华日军绘制的云南地形图,这些地图佐证了日本进攻中国的第二条战线战略,即日军1942年5月占领云南滇西地区后,欲趁势扩大战果,谋图继续进攻滇中、滇东北,再从滇东北攻占重庆、成都,从而形成从西南进攻中国的第二条战线。由于日军兵力不足、太平洋战争失利等诸多原因导致其进攻中国的第二条战线战略破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军 进攻 中国 第二条战线
下载PDF
日军在湖北实施“慰安妇”制度的考察 被引量:2
4
作者 苏智良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10-119,共10页
1938年秋,日军侵入湖北境内后,便开始设置慰安所。在汉口和武昌,日军建立了不少慰安所,汉口积庆里、武昌斗级营等成了日军的"花街"。湖北其他地区如荆门、新堤、峰口、新洲、鄂城、葛店、孝感、当阳、应山、嘉鱼、赤壁、沙洋... 1938年秋,日军侵入湖北境内后,便开始设置慰安所。在汉口和武昌,日军建立了不少慰安所,汉口积庆里、武昌斗级营等成了日军的"花街"。湖北其他地区如荆门、新堤、峰口、新洲、鄂城、葛店、孝感、当阳、应山、嘉鱼、赤壁、沙洋、随州、浙河、通城等县市、城镇甚至村庄里均有日军的慰安所,其中不少是日军直接建立和管理的。大量证据表明,日本政府部门和日军共同建立了"慰安妇"——性奴隶制度。在这些慰安所中,埋葬了像袁竹林、毛银梅、宋神道等受害者的青春、欢乐与幸福,留下了她们刻骨铭心的记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军 慰安所 “慰安妇” 性奴隶制度 积庆里慰安所
下载PDF
日本中国派遣军策动常德作战原因新探 被引量:1
5
作者 朱清如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42-146,共5页
1943年11初-1943年12底,在中国抗日战争战略相持阶段后期的正面战场,日本中国派遣军策动常德作战,其真正企图或者说主要目的是为了挽回其在太平洋战场和中国战场接连失利,屡屡受挫的颓势,显示其可继续作战的能力;集中兵力,利用其优势装... 1943年11初-1943年12底,在中国抗日战争战略相持阶段后期的正面战场,日本中国派遣军策动常德作战,其真正企图或者说主要目的是为了挽回其在太平洋战场和中国战场接连失利,屡屡受挫的颓势,显示其可继续作战的能力;集中兵力,利用其优势装备和较强战斗力打击国民党第六战区主力, “覆灭第六战区根据地”,“促进敌继续作战企图之衰亡”;进而获得一场胜利以激励日军每况愈下的士气。其极好的藉口就是拖住或延缓中国远征军“向缅甸方面转用兵力,策应南方军之作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军 常德作战 中国派遣军 华中派遣军 原因
下载PDF
日本人眼中的武汉会战——《武汉会战日方资料丛编》评介 被引量:1
6
作者 邓正兵 邓红 《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5期90-96,127,共7页
《武汉会战日方资料丛编》是江汉大学武汉抗战研究中心、武汉博物馆组织编译的日本方面关于武汉会战的报道、战史及研究成果等资料汇编。丛书共6卷:一是《<战史丛书>武汉会战资料汇编》,收录了当时日本政府及大本营关于武汉会战... 《武汉会战日方资料丛编》是江汉大学武汉抗战研究中心、武汉博物馆组织编译的日本方面关于武汉会战的报道、战史及研究成果等资料汇编。丛书共6卷:一是《<战史丛书>武汉会战资料汇编》,收录了当时日本政府及大本营关于武汉会战的决策命令等,记述了日军在武汉会战中的进程,是日本方面研究武汉会战的重要资料;二是《<朝日新闻>武汉会战报道汇编》,共分3卷,收录了《朝日新闻》关于武汉会战的新闻报道,同时收录日方关于中山舰的相关资料,动态地反应了日军进攻武汉的详细过程;三是《武汉会战日军参战部队战史选译》,包括《熊本兵团战史》和《乡土部队奋战史》中关于武汉会战的内容;四是《武汉会战日方图片汇编》,以当时日本出版的历史写真图片为主,也收录了战后日本部分研究著作所披露的图片,具体而直观地反应了日军在武汉会战中的部分表现。整套丛书对于全面而具体地了解日军在武汉会战中的情况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当然,丛书内容带有浓厚的日方感情色彩,比如对日军作战力的吹嘘和对中国军队的鄙视污蔑等,阅读和使用时一定要注意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汉会战日方资料丛编》 武汉会战 中国 日本 日军
下载PDF
九一八事变后,满铁攫取我国东北铁路路权始末 被引量:4
7
作者 郭铁桩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1期122-124,共3页
九一八事变后,满铁在关东军支持下先后攫取了我国东北地区全部铁路路权,这个攫取是有条件的,那就是满铁必须支持关东军发动的九一八事变。正是在满铁支持关东军发动的九一八事变的基础上,关东军支持满铁攫取我国东北全部铁路路权。对此... 九一八事变后,满铁在关东军支持下先后攫取了我国东北地区全部铁路路权,这个攫取是有条件的,那就是满铁必须支持关东军发动的九一八事变。正是在满铁支持关东军发动的九一八事变的基础上,关东军支持满铁攫取我国东北全部铁路路权。对此学者论述不多,本文拟对此进行论述,以就教有关专家学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满铁 关东军 九一八事变 东北地区铁路路权
下载PDF
侵华日军常德细菌战大屠杀 被引量:2
8
作者 杨万柱 童远忠 《常德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1期1-3,共3页
1941年11月4日,侵华日军“731部队”违反国际公约和人类道德,对湖南常德和平居民施行细菌武器攻击,疫死人口逾万。对这场60年前的细菌战大屠杀,从历史背景、实施过程和严重的戕害后果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具有一定的历史意义... 1941年11月4日,侵华日军“731部队”违反国际公约和人类道德,对湖南常德和平居民施行细菌武器攻击,疫死人口逾万。对这场60年前的细菌战大屠杀,从历史背景、实施过程和严重的戕害后果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具有一定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战 常德 日本侵略军 侵华战争 "731"部队 鼠疫 历史背景 1941年 历史意义
下载PDF
从国际法上驳日本在其遗弃在华化学武器问题上的立场和观点 被引量:1
9
作者 朱文奇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1期64-70,共7页
尽管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已有50多年,但日本军队在侵华战争中遗弃在中国领土内的化学武器却一直对我国的生态环境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严重危害。从国际法的角度看,这些化学武器的受害者能不能提出诉讼,有没有权利要求赔偿,本文将这两个基... 尽管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已有50多年,但日本军队在侵华战争中遗弃在中国领土内的化学武器却一直对我国的生态环境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严重危害。从国际法的角度看,这些化学武器的受害者能不能提出诉讼,有没有权利要求赔偿,本文将这两个基本问题并结合前不久东京地方法庭的一个判决和日本政府在该案中所陈述的论点,拟从国际法的基本原则和规定来进行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法 日本遗弃在华化学武器 国际不法行为 国家责任
下载PDF
侵华日军对华北地区妇女的性暴行犯罪 被引量:1
10
作者 田苏苏 《日本侵华史研究》 2011年第1期66-73,共8页
日本侵华战争中,中国广大妇女遭受了人类历史上最野蛮、最疯狂的性暴力迫害。华北作为除东北地区外最大的沦陷区和中国抗日战争的主战场之一,同时也是战事最频繁、敌我争夺最激烈的地区之一。由于其所处的特殊战略地位及其特殊残酷的... 日本侵华战争中,中国广大妇女遭受了人类历史上最野蛮、最疯狂的性暴力迫害。华北作为除东北地区外最大的沦陷区和中国抗日战争的主战场之一,同时也是战事最频繁、敌我争夺最激烈的地区之一。由于其所处的特殊战略地位及其特殊残酷的战争环境,伴随着战争的进行,日本侵略者对华北地区妇女的性暴力、性奴役犯罪极其普遍,大量无辜妇女遭到强奸、轮奸、凌辱和杀戮,受到了极大的摧残和迫害。侵华日军对华北广大妇女犯下的强奸和性奴役罪行,是在日本政府和军部的指挥、组织、纵容下的集体犯罪,是一种国家犯罪。这种罪恶不仅给受害者本身造成了巨大的伤害,也带来了极其严重和恶劣的社会后果。这是日本侵略者永远都逃脱不掉的历史罪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军 华北地区妇女 性暴力
下载PDF
日军“慰安所”历史罪责及其现实的研究课题
11
作者 金成镐 金成杰 《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5期19-26,共8页
二战时期,日本军队在对外侵略战争中强征殖民地和占领地的数十万女性为其"慰安所"的性奴隶,犯下了反人类的滔天大罪,这是日本不可推卸的国家犯罪。而今日本的政界和右翼势力妄言不断,全面否认和掩盖其侵略历史罪行,不知悔改,... 二战时期,日本军队在对外侵略战争中强征殖民地和占领地的数十万女性为其"慰安所"的性奴隶,犯下了反人类的滔天大罪,这是日本不可推卸的国家犯罪。而今日本的政界和右翼势力妄言不断,全面否认和掩盖其侵略历史罪行,不知悔改,还无耻狡辩美化侵略,进而妄图复活日本特有的法西斯军国主义历史亡灵。为了东亚及世界的和谐安宁与共同繁荣发展,必须彻底清算日本军国主义的侵略历史罪行,深入批判现时日本政界和右翼极端错误的历史观和危险行径,这无疑是东亚各国历史学界的一个共同而迫切的时代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侵略军 慰安所 性奴隶 历史反省 现实课题
下载PDF
论侵华日军对南京的毒品毒化政策
12
作者 经盛鸿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39-144,共6页
毒品毒化政策是日本侵华期间推行的一项丑恶而阴险的殖民政策。南京地区是日本当局推行这项政策的最重要而典型的地区之一。日本推行毒品毒化政策,主要依靠三大手段:第一,通过在华中地区建立与组织严密的贩毒机构网络,将南京置于其中并... 毒品毒化政策是日本侵华期间推行的一项丑恶而阴险的殖民政策。南京地区是日本当局推行这项政策的最重要而典型的地区之一。日本推行毒品毒化政策,主要依靠三大手段:第一,通过在华中地区建立与组织严密的贩毒机构网络,将南京置于其中并成为重要的一环;第二,指使与操纵伪政权,成立鸦片管理机构,努力使鸦片贩卖与吸食公开化、法律化;第三,通过种种卑劣手段,诱使中国民众吸食毒品,并控制中国烟民。通过这些手段,日本掠夺了中国人民大量财富以满足其侵略战争的需要,并直接导致南京人民日益贫困、道德败坏、犯罪率上升等严重后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侵华日军 南京 毒品毒化政策
下载PDF
走向极端的战争恐怖威慑政策及其破产——我观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的历史动因
13
作者 经盛鸿 《日本侵华史研究》 2010年第4期15-26,共12页
1937年12月13日侵华日军占领南京后实施了史所罕见、震惊中外的血腥大屠杀。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的历史动因是什么?国际舆论界与史学界历来有着种种不同的解释与说法。笔者认为,日本近代建立的封建法西斯的军国主义国家军政当局是南京... 1937年12月13日侵华日军占领南京后实施了史所罕见、震惊中外的血腥大屠杀。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的历史动因是什么?国际舆论界与史学界历来有着种种不同的解释与说法。笔者认为,日本近代建立的封建法西斯的军国主义国家军政当局是南京大屠杀的策划者;侵华日军是这个巨大惨案的执行者与实施者。南京大屠杀是日本军国主义当局自明治维新以后,在对华侵略扩张中,多年实施的武力征服与战争恐怖威慑政策的继续与发展,是这个法西斯政策走向极端的最高峰;同时,也是这个法西斯政策走向破产与失败的转折点。它既具有浓烈的封建中世纪军队屠城的野蛮色彩,又具有鲜明的近代日本军国主义的疯狂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侵华日军 南京大屠杀 历史动因
下载PDF
侵华日军在华北制造的“无人区”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申玉山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 2004年第4期75-79,共5页
侵华日军为了封锁、扼杀华北地区的抗日根据地 ,除在长城沿线、晋东北、冀西大规模制造了“无人区”外 ,还在山东省和晋中、晋西北及河南省等地制造了大大小小若干块“无人区”。在制造“无人区”过程中 ,日军实施极其残暴的“三光作战... 侵华日军为了封锁、扼杀华北地区的抗日根据地 ,除在长城沿线、晋东北、冀西大规模制造了“无人区”外 ,还在山东省和晋中、晋西北及河南省等地制造了大大小小若干块“无人区”。在制造“无人区”过程中 ,日军实施极其残暴的“三光作战” ,不仅使“无人区”人民的生命财产遭受到了空前灾难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侵华日军 华北 无人区
下载PDF
侵华日军眼中的中共游击战 被引量:1
15
作者 杨凯 《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 2021年第6期118-133,共16页
游击战并非中共独创,但由于抗战时期特殊的政治军事形势,游击战由战术上升到战略,并成为对日持久战的核心内容。中共游击战自其产生之日起就面临着诸如"游而不击","避免作战,保存实力"等质疑。以当年侵华日军所留... 游击战并非中共独创,但由于抗战时期特殊的政治军事形势,游击战由战术上升到战略,并成为对日持久战的核心内容。中共游击战自其产生之日起就面临着诸如"游而不击","避免作战,保存实力"等质疑。以当年侵华日军所留情报、资料及其后来的回忆为分析文本,从中共的军力如何、中共是否游而不击、为什么百团大战后中共较具规模的对日作战相对减少、中共游击战效果如何和中共游击战为什么能够成功五个问题入手,可以探讨中共游击战的真实面貌。从侵华日军记录的材料看,中共游击战的战略战术是成功的,中共及其领导的武装力量为中国抗日战争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侵华日军 中国共产党 游击战
下载PDF
1925年反奉战争与日本干涉政策的演变
16
作者 陈太勇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86-196,共11页
受国民革命的影响,1925年下半年接连爆发了浙奉战争、郭松龄反奉战争与国奉战争,掀起了全国反奉反帝运动的高潮。浙奉战争爆发后,郭松龄于滦州举兵,意图推翻张作霖的统治,冯玉祥也随之通电讨奉。滦州兵变后,日本政府采取了"暂时静... 受国民革命的影响,1925年下半年接连爆发了浙奉战争、郭松龄反奉战争与国奉战争,掀起了全国反奉反帝运动的高潮。浙奉战争爆发后,郭松龄于滦州举兵,意图推翻张作霖的统治,冯玉祥也随之通电讨奉。滦州兵变后,日本政府采取了"暂时静观"之策,大搞外交作秀;军部则采取了"分段干涉"之策,以实力援奉。日本驻华使、领、殖机构力主及时援奉,驻华日军则一开始就竭力阻击郭军。在郭军兵临营口时,日本军政两界干涉政策合流,加藤内阁适机出兵,军部也由"分段干涉"转向了全面干涉。在日本的全面干涉下,郭松龄兵败被杀、曝尸奉天,冯玉祥败归西北、被迫下野,反奉战线彻底崩溃,奉张借日援起死回生,日本藉此进一步加深了对华扩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奉战争 不干涉主义 外交作秀 驻华日军 郭松龄
下载PDF
苏军出兵中国东北前后的东北抗联教导旅
17
作者 宁艳红 高艳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5期27-37,共11页
东北抗联教导旅是中共党史和中共军史上唯一一支被整编为苏军建制的部队。在苏军出兵中国东北行动中,东北抗联教导旅作为先遣部队进入东北执行向导、翻译、侦查及苏军卫戍部队军事代表等特殊任务。此外,东北抗联教导旅还按照中共中央的... 东北抗联教导旅是中共党史和中共军史上唯一一支被整编为苏军建制的部队。在苏军出兵中国东北行动中,东北抗联教导旅作为先遣部队进入东北执行向导、翻译、侦查及苏军卫戍部队军事代表等特殊任务。此外,东北抗联教导旅还按照中共中央的指示,在极其险恶的条件下与国民党政权争夺东北的实际控制权,迅速完成“三建”(建党、建军、建政)工作,为抗战胜利和中共解放东北做出特殊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抗联教导旅 “88旅” 出兵东北 伯力(哈巴罗夫斯克) “三建”
下载PDF
追寻野马轩的踪迹——粤北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基地王亚南旧居“坪石野马轩”的发现、保护和利用
18
作者 张羽 《韶关学院学报》 2022年第8期9-14,共6页
王亚南是中国《资本论》中文全译本的最早翻译者之一,也是中国经济学研究的重要奠基人。在王亚南的学术生涯中,“野马轩”这个斋号伴随他辗转各地、著书立说。抗战时期,众多华南院校为避战火迁徙粤北办学,王亚南曾在韶关乐昌坪石执教于... 王亚南是中国《资本论》中文全译本的最早翻译者之一,也是中国经济学研究的重要奠基人。在王亚南的学术生涯中,“野马轩”这个斋号伴随他辗转各地、著书立说。抗战时期,众多华南院校为避战火迁徙粤北办学,王亚南曾在韶关乐昌坪石执教于国立中山大学,他所居的“坪石野马轩”,见证了马克思主义在战时高校课堂的传讲和中国经济学理论的诞生。广东省自2019年以来对粤北抗战办学旧址进行保护利用,建设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基地,其中,对“坪石野马轩”这处重要史迹也进行了调查,通过规划设计,如今已打造成为粤北华南研学基地重要的纪念园地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粤北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基地 王亚南 野马轩 抗战办学旧址
下载PDF
南海守礁官兵浅部真菌感染病原学分析及治疗 被引量:5
19
作者 何俐勇 周赤龙 +6 位作者 樊龙中 李裕标 王昱 谭燮伦 欧晓灿 潘世鑫 马丽莎 《中华全科医学》 2010年第8期1042-1043,共2页
目的调查南海守礁官兵浅部真菌引起皮肤病的真菌分布,分析其发病与工作环境、季节性变化及后勤保障条件的关系。为守礁官兵浅部真菌性皮肤病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普查法对守岛官兵进行浅部真菌皮肤病流行病学调查,采用湿片法及... 目的调查南海守礁官兵浅部真菌引起皮肤病的真菌分布,分析其发病与工作环境、季节性变化及后勤保障条件的关系。为守礁官兵浅部真菌性皮肤病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普查法对守岛官兵进行浅部真菌皮肤病流行病学调查,采用湿片法及干片革兰氏染色法镜检,用显色培养基分离,并由ATB全自动微生物分析系统进行鉴定。结果南海驻岛礁官兵1195人普查确诊为皮肤癣病337例,发病率占28.20%。癣病主要分为:脚癣、体股癣、手癣、头癣、甲真菌病;合并两个部位感染68例,占20.17%;浅部真菌感染主要为红色毛癣菌、须癣毛菌、热带念珠菌。结论南海驻岛官兵浅部真菌感染率较以前有所下降,热带念珠菌感染率增高,一年四季感染率无差异,采用药物联合治疗效果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军队卫生 南海驻驻岛官兵 浅部真菌 疗效分析
原文传递
从嘉兴到南京再到东京——解读侵华日军石田炮兵部队石碑 被引量:1
20
作者 岳钦韬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25-132,共8页
参与南京大屠杀的侵华日军第十军下属的石田炮兵部队,在1937年11月18日攻克浙江省嘉兴县后树立了一块名为"石田炮兵部队奋战之地"的石碑,以"纪念"该部队不靠其他兵种配合而独立攻克国民政府防御工事的"战功&qu... 参与南京大屠杀的侵华日军第十军下属的石田炮兵部队,在1937年11月18日攻克浙江省嘉兴县后树立了一块名为"石田炮兵部队奋战之地"的石碑,以"纪念"该部队不靠其他兵种配合而独立攻克国民政府防御工事的"战功"。建造"纪念碑"等精神武器是战时日本的国策,目的为动员日本民众参加对外侵略战争。石碑不仅是征服中国的殖民符号,而且是以东京靖国神社为中心、从日本国内到殖民地和占领地的祭祀战争亡灵体系的一环。2013年3月,该石碑在离原址不远处被发现。该地为民国时期嘉兴的交通咽喉,也是国民政府江浙国防工程中守卫嘉兴城的最后阵地,因此成为日军的"奋战"和立碑之地。碑文中的日军军官石田保道、桥本欣五郎、藤村谦等人与九一八事变、南京大屠杀、东京审判等中日两国近代史上的一些重大事件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侵华日军石碑 石田炮兵部队 南京大屠杀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