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吉林汪清新兴遗址第1地点调查与试掘简报 被引量:1
1
作者 徐廷 方启 +3 位作者 赵莹 石玉鑫 杨国荣 闫家海 《人类学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904-916,共13页
新兴遗址第1地点位于吉林省汪清县嘎呀河支流前河北岸的二级阶地,2018年调查发现,2019年对该地点进行了复查和试掘,试掘面积14 m^(2)。采集和试掘发现标本131件,以石制品为主,包括石核、石片、石叶、细石叶、刮削器、砍砸器、尖状器、... 新兴遗址第1地点位于吉林省汪清县嘎呀河支流前河北岸的二级阶地,2018年调查发现,2019年对该地点进行了复查和试掘,试掘面积14 m^(2)。采集和试掘发现标本131件,以石制品为主,包括石核、石片、石叶、细石叶、刮削器、砍砸器、尖状器、手斧和磨制石器,此外还发现有少量夹砂陶片。总体来看该遗址包含旧石器和新石器两期文化遗存,其中旧石器时代遗存以石叶和细石叶为主要技术特征,石制品原料以硅质页岩和黑曜岩为主,根据石制品技术特征和地层堆积情况判断,年代与临近的黑龙江穆棱市康乐遗址年代相近,为距今10000年前后;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属图们江流域金谷文化范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汪清县 石叶 细石叶 旧、新石器时代过渡时期
下载PDF
中国北方旧石器时代晚期至新石器时代早期粟类植物的驯化起源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李国强 《南方文物》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93-108,共16页
近年来取得的植物考古学证据表明,在距今约三万至一万年之间的旧时器时代晚期至新石器时代早期,北方地区对植物性食物的利用经历了由广谱采集到集约—专项采集的进程,并在距今一万年前后的东胡林遗址出现了对粟类植物的原初驯化。就器... 近年来取得的植物考古学证据表明,在距今约三万至一万年之间的旧时器时代晚期至新石器时代早期,北方地区对植物性食物的利用经历了由广谱采集到集约—专项采集的进程,并在距今一万年前后的东胡林遗址出现了对粟类植物的原初驯化。就器物而言,在年代介于距今24000至10000年前后的太行山南端—黄河北部弯道地区的各遗址中,都只有代表单一采集模式的石磨盘出现,而在介于约12000至9000的太行山北麓—燕山南麓和太行山东麓北段地区(即桑干河—永定河流域和拒马河—大清河流域)的多个遗址中,已出现了由石磨盘、陶器、石镰、石锄等代表粟类植物专项加工和集约采集模式的组合工具,由此构成了诱发驯化的必要条件并产生了具有早期驯化特征的品种。因此,后一地区应该是北方粟类植物的原初驯化中心。这一驯化过程的产生,是该区古人类在旧石器晚期发达的细石器文化的作用下,为适应末次冰期以来的气候和环境变化、特别是距今12800至11500年期间的新仙女木期降温事件造成的动物性食物的短缺,不断开发粟类食物资源引发的必然结果。同时,气候与食物资源的变化以及人口压力也必然导致该区人群的迁移,特别是寒冷时期的南迁。但是,早于距今一万年前的南下人群并没有承载对粟类植物进行驯化的技能,在新的聚居地仍然延续着传统的狩猎—采集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石器文化转变时期 中国北方 粟类植物的原初驯化
下载PDF
初论中国旧石器时代晚期至新石器时代早期墓葬 被引量:2
3
作者 张改课 《文博》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37-46,共10页
旧石器时代晚期至新石器时代早期墓葬的研究,对于认识中国葬俗的起源及早期墓葬的区域性特征具有重要意义。至迟在距今3.5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晚期,中国北方的山顶洞遗址中已有墓葬发现,具有居葬合一、注重随葬装饰品的特点,其出现可能... 旧石器时代晚期至新石器时代早期墓葬的研究,对于认识中国葬俗的起源及早期墓葬的区域性特征具有重要意义。至迟在距今3.5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晚期,中国北方的山顶洞遗址中已有墓葬发现,具有居葬合一、注重随葬装饰品的特点,其出现可能与现代人的扩散有关。至新石器时代早期,中国北方和南方的同时期墓葬均表现出居葬合一、结构简单的特点,但在埋葬地点、葬式、随葬习俗流行程度和随葬品种类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这可能与人群来源、文化传统和人群所处自然环境的不同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旧石器时代晚期至新石器时代早期 墓葬 葬俗起源 区域性特征
下载PDF
早期陶器非搏埴饰纹的发生及其历史
4
作者 子仁 《美术观察》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39-59,共21页
非搏埴饰纹,是指史前陶器在成型(搏埴)工序之外,以装饰为唯一目的,采用相应的工具和方法在陶器表面制作的装饰纹样。它与依附搏埴工序而在陶器表面留下的搏埴饰纹本质不同。本文从旧石器时代末期到新石器时代早期的南北方考古学文化中,... 非搏埴饰纹,是指史前陶器在成型(搏埴)工序之外,以装饰为唯一目的,采用相应的工具和方法在陶器表面制作的装饰纹样。它与依附搏埴工序而在陶器表面留下的搏埴饰纹本质不同。本文从旧石器时代末期到新石器时代早期的南北方考古学文化中,选取十一个文化,围绕其陶器的装饰,系统梳理相关内容,着重讨论非搏埴饰纹的发生、发展,以及各文化陶器装饰的特征、取得的成就,分析和归纳得出4个文化的7个饰纹样式,从理论上挖掘其背后的内容,并从饰纹史的视角讨论有关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搏埴饰纹 旧石器时代末期 新石器时代早期 陶器装饰 饰纹样式
原文传递
6000~2000a B.P.丝绸之路国内段人类活动的时空格局与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0
5
作者 董广辉 芦永秀 +1 位作者 刘培伦 李刚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16,共16页
丝绸之路国内段主要包括丝路东段(西安至敦煌)和丝路中段(新疆地区),是丝路文明演化的主体地段,也是古丝绸之路开通之前跨大陆交流的关键地段。丝路东段和中段降水的时空格局存在显著差异,人类活动历史也有明显区别。然而,6000 a B.P.(&... 丝绸之路国内段主要包括丝路东段(西安至敦煌)和丝路中段(新疆地区),是丝路文明演化的主体地段,也是古丝绸之路开通之前跨大陆交流的关键地段。丝路东段和中段降水的时空格局存在显著差异,人类活动历史也有明显区别。然而,6000 a B.P.("B.P."为"距今(1950 A.D.)年")左右丝路东段农业强化之后,至古丝绸之路开通(约2000 a B.P.)该地区人地关系演化的时空过程和动力尚不清晰。文章通过总结丝绸之路国内段沿线地区已发表的碳十四测年与植物考古资料,结合丝路东段和中段古气候记录的对比分析,探讨了该地区6000~2000 a B.P.人类活动的时空格局和影响因素。结果显示,丝路东段6000~4000 a B.P.的粟黍农业发展促进了农业人群的广泛扩张,人类活动强度还受到降水变化的影响;4000~2000 a B.P.该地区人类活动强度的主要影响因素是跨大陆交流带来的生业模式多样化、生产工具的革新和地缘政治形势变化,而不是气候变化。丝路中段6000~4000 a B.P.人类活动强度很低,4000~2000 a B.P.人类活动强度显著提升,与降水变化呈现较为一致的特征,青铜时代的降温则可能导致人类定居空间的南向移动。本研究显示丝绸之路国内段不同时间与空间人地关系演变过程和主导因素存在显著差异,有助于理解丝绸之路开通之前其核心区的人与环境相互作用变化过程和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绸之路核心区 新石器晚期 青铜时代 早期铁器时代 生业模式 人地关系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