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00—2020年四川省泸沽湖湿地自然保护区陆地植被覆盖动态变化 被引量:2
1
作者 刘伟 向莹 +2 位作者 李景吉 高榆 刘延国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203-211,278,共10页
[目的]探究四川省泸沽湖湿地自然保护区2000—2020年陆地植被覆盖度的时空变化规律,为保护区的建设和治理提供参考。[方法]选用四川泸沽湖湿地自然保护区2000—2020年植被生长旺盛月份(6—9月)的MODIS数据为数据源,结合像元二分法、Thei... [目的]探究四川省泸沽湖湿地自然保护区2000—2020年陆地植被覆盖度的时空变化规律,为保护区的建设和治理提供参考。[方法]选用四川泸沽湖湿地自然保护区2000—2020年植被生长旺盛月份(6—9月)的MODIS数据为数据源,结合像元二分法、Theil-SenMedian趋势分析法等相关分析法探究植被覆盖度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对气候的响应。[结果](1)在时间变化上,四川省泸沽湖湿地自然保护区陆地植被覆盖度呈略微上升趋势,整体以0.09/10 a速率波动上升。(2)保护区植被覆盖度在空间分布上呈现湖区及其周边区域低,南北高的特征,呈现整体上升,局部下降的特点。(3)保护区气候(6—9月)趋向“暖干化”发展,植被覆盖度与气温和降水量以正相关为主,且受气温影响大于降水,其影响因素具有空间差异性。[结论] 2000—2020年,泸沽湖湿地自然保护区植被覆盖良好,植被覆盖度总体呈略微上升趋势,其中,气温是影响植被覆盖度的主要气候因子,同时地形、人类活动对保护区植被覆盖度均有一定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地植被 像元二分模型 偏相关分析 时空变化 四川省泸沽湖湿地自然保护区
下载PDF
泸沽湖自然保护区园林树木资源功能分类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赵耘 胡文英 《云南地理环境研究》 2004年第3期32-37,共6页
泸沽湖以其独特的摩梭风情和秀丽的山水风光被列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省级旅游区和省级自然保护区。通过对泸沽湖自然保护区风景园林植物种类资源的调查研究,发现共有141种,分属于39科,80属,并依据风景园林植物的特性、观赏目的、生态... 泸沽湖以其独特的摩梭风情和秀丽的山水风光被列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省级旅游区和省级自然保护区。通过对泸沽湖自然保护区风景园林植物种类资源的调查研究,发现共有141种,分属于39科,80属,并依据风景园林植物的特性、观赏目的、生态习性、栽培方式等,将保护区的园林植物划归为林木类、花木类、果木类、观叶类、遮荫类、蔓木类六大功能类型,为当地因地制宜实施生态保护和园林景点建设提供了科学依据和参考。最后,就野生园林资源的开发、保护、引种、发展和综合利用提出了几点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泸沽湖自然保护区 园林植物 功能分类 野生资源
下载PDF
云南泸沽湖省级自然保护区生物资源现状及评价 被引量:6
3
作者 袁军 《陕西林业科技》 2010年第2期36-41,共6页
据1982年3月、2003年8月、2008年6月对云南泸沽湖省级自然保护区的3次动植物资源调查统计,保护区有维管束植物137科440属870种,其中蕨类植物有17科27属41种,种子植物有120科413属829种。植被有8个植被型,11个植被亚型,31个群系。原生脊... 据1982年3月、2003年8月、2008年6月对云南泸沽湖省级自然保护区的3次动植物资源调查统计,保护区有维管束植物137科440属870种,其中蕨类植物有17科27属41种,种子植物有120科413属829种。植被有8个植被型,11个植被亚型,31个群系。原生脊椎动物104种,其中哺乳类29种,鸟类65种,两栖爬行类6种,鱼类4种。阐述了保护区具有生态系统完整、典型、自然、脆弱、生物多样性丰富,物种珍稀特有,起源古老、孑遗等基本特征。提出了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泸沽湖自然保护区 生物资源 评价 保护建议
下载PDF
云南泸沽湖省级自然保护区鸟类多样性 被引量:5
4
作者 车星锦 李华 +1 位作者 肖剑平 李旭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16-124,共9页
2016年6月至2017年3月,于旱季与雨季分别开展泸沽湖省级自然保护区鸟类多样性调查,对比不同生境鸟类多样性组成,以期反应泸沽湖退耕还湿的成效。结果表明:泸沽湖现有鸟类120种,隶属15目44科。其中留鸟63种,候鸟46种。基于不同生境鸟类... 2016年6月至2017年3月,于旱季与雨季分别开展泸沽湖省级自然保护区鸟类多样性调查,对比不同生境鸟类多样性组成,以期反应泸沽湖退耕还湿的成效。结果表明:泸沽湖现有鸟类120种,隶属15目44科。其中留鸟63种,候鸟46种。基于不同生境鸟类相似性指数,无论是旱季还是雨季,退耕还湿区和林地相似性最高;退耕还湿区在雨季形成了季节性沼泽,但水鸟却仅6种,远低于林鸟;旱季退耕还湿区因水位下降归于旱地,不利于水鸟栖息。泸沽湖实施退耕还湿工程后,目前退耕还湿区对鸟类栖息的服务功能与陆地更为相似,作为湿地的服务功能相对较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泸沽湖 鸟类多样性 相似性指数 自然保护区
下载PDF
湖南横岭湖省级自然保护区平水期浮游动物群落特征 被引量:2
5
作者 夏玮 周赞 +2 位作者 罗华辉 徐佳娈 牛艳东 《湖南林业科技》 2021年第6期39-44,共6页
为弄清横岭湖自然保护区平水期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现状,于2020年9月对横岭湖自然保护区进行浮游动物资源调查。结果表明:该湖区浮游动物共4门20属27种,其中轮虫12种,原生动物10种,桡足类3种,枝角类2种;浮游动物密度和生物量范围为3~34 ind... 为弄清横岭湖自然保护区平水期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现状,于2020年9月对横岭湖自然保护区进行浮游动物资源调查。结果表明:该湖区浮游动物共4门20属27种,其中轮虫12种,原生动物10种,桡足类3种,枝角类2种;浮游动物密度和生物量范围为3~34 ind·L^(-1)和0.0139~1.39 mg·L^(-1),平均密度和生物量为15 ind·L^(-1)和0.43 mg·L^(-1),Shanno-Wiener多样性指数在1.50~3.10之间,Margalef丰富度指数在1.65~3.09之间,Pielou均度指数在0.68~0.98之间,说明该保护区水体总体呈轻度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横岭湖省级自然保护区 浮游动物 群落结构
下载PDF
泸沽湖省级自然保护区本土动物调查研究
6
作者 徐明旺 黄丽春 李旭 《林业调查规划》 2018年第6期47-51,83,共6页
2016年3月、6月、7月采用样线法和访谈调查法对泸沽湖及周边区域本土动物资源现状、特点、分布格局进行调查。共调查记录到两栖类物种1目4科5属8种;爬行类物种1目4科8属8种;鱼类物种1目2科另2亚科2属4种;哺乳类物种6目16科26属29种;鸟... 2016年3月、6月、7月采用样线法和访谈调查法对泸沽湖及周边区域本土动物资源现状、特点、分布格局进行调查。共调查记录到两栖类物种1目4科5属8种;爬行类物种1目4科8属8种;鱼类物种1目2科另2亚科2属4种;哺乳类物种6目16科26属29种;鸟类物种14目24科56属65种。泸沽湖省级自然保护区中两栖爬行类物种组成中单属单种的现象较为突出,表现出物种分布面积广,种群数量较大等特点。资源分析与评价结果认为,泸沽湖自然保护区物种多样性相对丰富,物种区系组成典型性良好,物种群落脆弱性高,物种组成自然性高。提出加强科学研究和环境质量控制,扶持社区经济发展等保护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土动物调查 物种多样性 区系组成 群落脆弱性 环境质量 泸沽湖省级自然保护区
下载PDF
自然保护地旅游承载力多情景核算——以云南泸沽湖为例 被引量:9
7
作者 李鹏 李晨阳 +3 位作者 沈梦婷 杨亚娜 赵敏 杨桂华 《资源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620-633,共14页
确定旅游承载力是处理自然保护地人地关系的重要手段,也是影响旅游地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关键。以云南泸沽湖省级自然保护区为例,综合多源数据,利用“双评价”、容量转换等方法计算旅游承载力。结果发现:①泸沽湖具有“三区合一”的典型特... 确定旅游承载力是处理自然保护地人地关系的重要手段,也是影响旅游地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关键。以云南泸沽湖省级自然保护区为例,综合多源数据,利用“双评价”、容量转换等方法计算旅游承载力。结果发现:①泸沽湖具有“三区合一”的典型特征,由自然保护区、社区、景区3类空间叠加而成。自然保护区资源环境承载力等于社区人口负荷与景区旅游承载力之和。空间供给、资源消耗、设施提供和管理水平共同影响旅游承载力,其中空间供给是关键的制约因素;②依照“确定总量—减去存量—计算余量”的逻辑思路,计算出自然保护区适宜土地面积,获得特定建成情景下的资源环境承载力,减去社区人口负荷得到保护区承载力余量,可进一步转换为景区旅游承载力;③维持风景旅游型城镇建成环境条件下,泸沽湖高适宜的土地面积仅为298.54 hm^(2),占保护区总面积的3.67%;资源环境条件可支撑19920人,承载力余量为15918人,经过转换后可得旅游承载力为11938人/日;④针对短板的限制作用,提出采取倾斜木桶、延长长板等措施,为景区旅游承载力扩容提供思路。研究可为“三区合一”型自然保护地旅游承载力测算提供技术支撑,有利于保护地科学治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保护地 三区合一 旅游承载力 容量转换 云南省 泸沽湖省级自然保护区
原文传递
吉林长岭龙凤湖保护区东方白鹳种群迁徙动态初步观察 被引量:2
8
作者 于超 郝燚 +3 位作者 倪义 刘琛 刘瑶 周纯 《动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19-224,共6页
水鸟的迁徙停歇是其生活史中极为重要的一个过程。迁徙停歇地的水文因子和人为活动的变化直接影响水鸟对迁徙停歇地的持续利用。本文统计了2015至2020年吉林长岭龙凤湖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东方白鹳(Ciconia boyciana)迁徙季节的停歇种群... 水鸟的迁徙停歇是其生活史中极为重要的一个过程。迁徙停歇地的水文因子和人为活动的变化直接影响水鸟对迁徙停歇地的持续利用。本文统计了2015至2020年吉林长岭龙凤湖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东方白鹳(Ciconia boyciana)迁徙季节的停歇种群数量和停歇期,并记录东方白鹳停歇地的水位和人为干扰类型,利用相关分析、差异性分析及一般线性模型等方法分析了生境因子对东方白鹳迁徙动态的影响。结果表明,东方白鹳在春季与秋季停歇期(Z=17.500,P=0.937)和停歇种群数量(Z=0.890,P=0.580)均无显著性差异;水域面积增加导致东方白鹳减少停歇期(F=5.119,P=0.038);旅游干扰对东方白鹳停歇种群数量影响要明显大于车辆(Z=﹣2.783,P=0.005)及放牧和摄影(Z=1.679,P=0.007)干扰。本研究结果提示,水鸟停歇地的管理者,需要合理调节水文变化,减少人类活动干扰,这对加强东方白鹳等珍稀濒危水鸟停歇地的管理和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方白鹳 种群动态 迁徙 龙凤湖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