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摘薹方式对菜用型油菜菜薹、籽粒产量及经济效应的影响 被引量:16
1
作者 张宗急 毛玲莉 +2 位作者 钟丽 李云娟 明日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734-738,共5页
【目的】开展不同摘薹方式对菜用型油菜菜薹、籽粒产量及经济效应研究,为桂北地区菜用型油菜高产高效技术研究与示范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开展两次跨年度的田间定位试验,以不同摘薹方式设5个处理:Y:蕾薹期不摘薹;S1+Y:蕾薹期只摘主序;... 【目的】开展不同摘薹方式对菜用型油菜菜薹、籽粒产量及经济效应研究,为桂北地区菜用型油菜高产高效技术研究与示范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开展两次跨年度的田间定位试验,以不同摘薹方式设5个处理:Y:蕾薹期不摘薹;S1+Y:蕾薹期只摘主序;S2+Y:蕾薹期采摘主序和一级分枝;S3+Y:蕾薹期摘主序、一级分枝和二级分枝;S:蕾薹期摘全部分枝;分析比较不同摘薹处理对菜薹产量动态、籽粒产量、产量构成因子以及经济效应的影响。【结果】随着摘薹的分枝级数增加,菜薹产量逐渐增加,处理S菜薹产量两次试验期内均为最高,分别达到10 934和16 379 kg/hm^2;而随着摘薹的分枝级数增加,籽粒产量逐渐减少,处理Y籽粒产量两次试验期内均为最高,分别为2088和1446 kg/hm^2;处理S的人工总投入两年均最高,分别为13 650和16 800元/hm^2;处理S1+Y第1次试验期内纯收入最高,处理S2+Y次之,分别为16 352和14 139元/hm^2,处理S2+Y第2次试验期内纯收入最高,处理S1+Y次之,分别为10 598和16 340元/hm^2。【结论】随着采摘的分枝级数增加,菜薹产量增加而籽粒产量减少,只摘主薹处理和只摘主序、一级分枝处理的综合经济效应较好,两者均为广西桂北地区合理的油菜摘薹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桂北地区 菜油两用 油菜产量 经济效益
下载PDF
桂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生态伦理思考 被引量:2
2
作者 郭震 王光 《体育文化导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48-51,71,共5页
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探讨桂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生态伦理特点,以期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发展提供借鉴。结论:桂北少数民族地区传统体育具有回归自然、天人合一,团结互助、民主公平,尊老爱幼、升华自我等生态伦理特征。建议:生态... 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探讨桂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生态伦理特点,以期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发展提供借鉴。结论:桂北少数民族地区传统体育具有回归自然、天人合一,团结互助、民主公平,尊老爱幼、升华自我等生态伦理特征。建议:生态伦理视域下应以生态保护为核心,以民间民俗体育和民族传统体育为载体,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之路;坚持生态文明理念,发展民族生态体育;强化生态伦理教育,推动民族传统体育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群众体育 民族传统体育 生态伦理 桂北地区
下载PDF
桂北罗城地区水牛峒煌斑岩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1
3
作者 康丛轩 杨献忠 +2 位作者 蔡逸涛 吴祥珂 梁国科 《长春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年第3期61-66,共6页
桂北罗城水牛峒煌斑岩位于桂北地块九万大山隆起地带。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及岩石地球化学分析表明水牛峒煌斑岩为辉石云煌岩,SiO_2及MgO含量明显低于扬子板块地区和西澳钾镁煌斑岩,根据主量元素特征将其分类为超钾质煌斑岩;微量元素特征... 桂北罗城水牛峒煌斑岩位于桂北地块九万大山隆起地带。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及岩石地球化学分析表明水牛峒煌斑岩为辉石云煌岩,SiO_2及MgO含量明显低于扬子板块地区和西澳钾镁煌斑岩,根据主量元素特征将其分类为超钾质煌斑岩;微量元素特征表现为轻稀土元素富集重稀土元素亏损,具有明显的Eu负异常,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高场强元素亏损(HFSE),K、P、Ti、Nb、Sr相对亏损明显,具有与大洋板块俯冲有关的火山岩特征。结果推测研究区可能存在两期次的煌斑岩岩浆活动,区内煌斑岩形成年代为晚二叠世—早三叠世、白垩纪。该煌斑岩形成于大陆岩石圈伸展背景下的扬子和华夏地块新元古代的俯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桂北罗城地区 煌斑岩 地球化学特征 构造环境
下载PDF
桂北苗儿山地区香草坪和豆乍山花岗岩体绿泥石特征及其对铀成矿的指示 被引量:3
4
作者 秦蕾胜 刘晓东 +1 位作者 王凯兴 张志强 《华东地质》 2018年第2期134-141,共8页
对桂北苗儿山地区不产铀的香草坪岩体和产铀的豆乍山岩体中的绿泥石进行矿物学和地球化学研究,分析2个岩体中绿泥石的种类及形成环境,探讨制约铀成矿的因素。矿物学特征显示:香草坪岩体和豆乍山岩体中的绿泥石主要由黑云母蚀变而来,豆... 对桂北苗儿山地区不产铀的香草坪岩体和产铀的豆乍山岩体中的绿泥石进行矿物学和地球化学研究,分析2个岩体中绿泥石的种类及形成环境,探讨制约铀成矿的因素。矿物学特征显示:香草坪岩体和豆乍山岩体中的绿泥石主要由黑云母蚀变而来,豆乍山花岗岩比香草坪花岗岩蚀变强烈。地球化学特征表明:相对于香草坪岩体,豆乍山岩体更富集Al 3+和Fe2+等离子。香草坪岩体绿泥石为铁绿泥石和铁镁绿泥石,豆乍山岩体绿泥石为鳞绿泥石和铁绿泥石。相对于香草坪花岗岩,豆乍山花岗岩绿泥石蚀变较强、绿泥石Fe2+含量较高,说明豆乍山岩体比香草坪岩体具有更强的还原能力,从而更利于铀成矿,这可能是豆乍山岩体产铀矿而香草坪岩体不产铀矿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泥石 蚀变特征 形成环境 铀成矿 苗儿山地区 桂北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