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0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istribution of sand dunes and sand shifts along the southern fringe of the Mu Us Desert since the Ming Dynasty 被引量:6
1
作者 DENG Hui SHU ShiGuang +1 位作者 SONG YuQin XING FuLai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SCIE EI CAS 2007年第22期3128-3138,共11页
This article takes the two segments of the Ming Great Walls,Dabian and Erbian,and their associated barracks and forts as geographical references. Based on a detailed scrutiny of historical records of the Ming and Qing... This article takes the two segments of the Ming Great Walls,Dabian and Erbian,and their associated barracks and forts as geographical references. Based on a detailed scrutiny of historical records of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and on field surveys,the southern boundaries of the sand dunes and sand shifts of the Mu Us Desert in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are carefully reconstructed. A comparison of the southern boundaries of the sand dunes and sand shifts of the Mu Us Desert in Ming and Qing with the modern boundary revealed in remote sensing imagery clearly shows that the southern boundary of dunes and shifts in the Mu us Desert has expanded only in a few areas and on a small scale. In the area to the south of Changle Fort,along the direction of annually prevailing winds,sand drifts have pene-trated through the Jialu River valley into the loess region and have formed a sand strip of 32 km long and 3 km wide. To the east of Qingping Fort,sand drifts penetrated toward the eastern loess region through the Luhe River valley and have formed another sand strip of 8 km long and 2 km wide. Gener-ally speaking,though the intensity of human activity has been increasing in this area since the Ming Dynasty,the Mu Us Desert has not significantly expanded toward the southeast or southwest. The sand-loess boundary in the southern fringe of the Mu Us Desert has been almost unchanged since the Ming Dynas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朝 长城 地理位置 兵营
原文传递
从宋氏家庭移民透视明代中叶陕西军户移民现象
2
作者 宋元梁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65-71,共7页
家族移民史是中华民族迁移史的微观基础,明代武功县宋家堡宋氏家庭移民的原因和时间的历史溯源,对透视明代中叶陕西庞大的军户移民有一叶知秋的学术价值。研究采取历史分析和统计分析等方法,试图还原明代中叶宋氏家庭军垦移民的历史真相... 家族移民史是中华民族迁移史的微观基础,明代武功县宋家堡宋氏家庭移民的原因和时间的历史溯源,对透视明代中叶陕西庞大的军户移民有一叶知秋的学术价值。研究采取历史分析和统计分析等方法,试图还原明代中叶宋氏家庭军垦移民的历史真相,继而为了解明代陕西庞大军户的形成奠定微观基础。明代在陕西实施的军屯移民战略,可稳定国防、充实“宽乡”、减轻赋役,形成明代特殊的移民方式,使陕西成为全国军户移民最多的省份。宋氏父子两代人的血泪移民史,是明代陕西军户移民现象的缩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中叶 宋氏家庭 军屯制度 军户移民
下载PDF
明清时期少数民族家训在当代公民道德建设中的作用———以梵净山地区为例
3
作者 李锦伟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7期1-6,16,共7页
明清时期少数民族家训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包含有丰富的立志勉学、勤劳节俭、明礼诚信、为善积德、孝顺父母、尊老爱幼、和乐相助、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公正清廉等内容。传承明清少数民族家训中的优秀文化对于当代个人品德... 明清时期少数民族家训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包含有丰富的立志勉学、勤劳节俭、明礼诚信、为善积德、孝顺父母、尊老爱幼、和乐相助、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公正清廉等内容。传承明清少数民族家训中的优秀文化对于当代个人品德的培养、家庭美德的培育、职业道德的强化和社会公德的弘扬具有着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清时期 少数民族家训 公民道德建设
下载PDF
明清时期白山土司官族教育的多维透视——以《白山司志》为中心的考察
4
作者 蓝武 李湛驭 《遵义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5期5-10,共6页
《白山司志》作为一部专门记述白山司域自然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的综合性著作,其中部分史料真实反映出明清时期白山土司官族教育的历史情形。白山司域统治者对官族子弟的教育极为重视,通过派送子弟入官学学习、培养崇文重教家风和营造人... 《白山司志》作为一部专门记述白山司域自然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的综合性著作,其中部分史料真实反映出明清时期白山土司官族教育的历史情形。白山司域统治者对官族子弟的教育极为重视,通过派送子弟入官学学习、培养崇文重教家风和营造人文环境等方式对官族子弟进行教育,旨在提高整个白山司域官族的文化素养,进而逐渐融入汉文化知识体系中,构建国家认同意识。明清时期白山司域官族教育的发展具有明显的社会等级特征,对官族的教育侧重提升土司承袭人的文化水平,而将科举取士作为次要目的。以《白山司志》为中心对明清时期白山土司的官族教育进行多维度探析,不仅为区域教育史研究开拓了新的领域,而且还为中华民族交流交往交融史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和微观切入点,因而具有相当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清时期 白山土司 家族教育 《白山司志》
下载PDF
明代纳西族木氏土司文学家族诗歌用韵研究——以《明代纳西族木氏土司文学家族诗集》为例
5
作者 赵锦华 《玉溪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29-33,共5页
云南诸土官,知诗书,好礼守义,以丽江木氏为首。以木公为中心的明代丽江木氏土司文学家族的著述是木氏家族精神和文化的集萃,他们的诗歌深深烙印着独具特色的民族史与多样的民族文化,具有较为鲜明的地方民族特点,其诗歌用韵中少数民族文... 云南诸土官,知诗书,好礼守义,以丽江木氏为首。以木公为中心的明代丽江木氏土司文学家族的著述是木氏家族精神和文化的集萃,他们的诗歌深深烙印着独具特色的民族史与多样的民族文化,具有较为鲜明的地方民族特点,其诗歌用韵中少数民族文化与汉文化交往融合痕迹较为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纳西族 木氏土司 文学家族 本土作家 诗歌用韵
下载PDF
“合同型”宗族与契约精神——基于明代军户的视角
6
作者 王丹利 陈硕 《经济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20-240,共21页
在历史及文化传统中探索经济增长决定因素的内生化过程不光是经济史学者长期关注的议题之一,对理解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高速发展也具有现实意义。但是,目前相关文献依然数量有限且结论不一致,大都以描述和思辨为主,缺乏基于系统数据的... 在历史及文化传统中探索经济增长决定因素的内生化过程不光是经济史学者长期关注的议题之一,对理解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高速发展也具有现实意义。但是,目前相关文献依然数量有限且结论不一致,大都以描述和思辨为主,缺乏基于系统数据的因果证据。本文结合明代设立军屯这一政策背景,发现家族在内部选定戍边军户过程中所界定出的成员间权利义务关系可以体现出一定的契约精神。我们基于系统历史数据,来探索这种“合同型”家族分布对现代语境中契约精神的影响。基础回归结果发现,历史上军户人口比重的确显著影响了当代契约精神,该结果在用明初战争频度作为工具变量后依然稳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军户 “合同型”宗族 契约精神
下载PDF
明清时期世袭家族谱牒与家族变迁——以云南蒙化左氏谱牒为例
7
作者 罗勇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3-81,共9页
在明代军户世袭制度和明清土官世袭制度下形成的世袭家族的谱牒有三种形式,一是记录历任世袭官员功绩履历的亲供状,二是在职官员子侄宗图,三是包括所有或某一支系世系的族谱。云南蒙化左氏是明清时期的世袭土官家族,明正德时期的《蒙化... 在明代军户世袭制度和明清土官世袭制度下形成的世袭家族的谱牒有三种形式,一是记录历任世袭官员功绩履历的亲供状,二是在职官员子侄宗图,三是包括所有或某一支系世系的族谱。云南蒙化左氏是明清时期的世袭土官家族,明正德时期的《蒙化左氏家谱》以及清代的《蒙化左土官记事》均属于亲供状,记载了历任土官的功绩,均为应袭土官请袭所用,其目的在于确定应袭土官的顺序,维系应袭嫡长子的身份地位;清乾隆时期的《蒙化左族家谱》则由庶子倡修,是包括所有支系的族谱,是响应“笃宗族以昭壅睦”的结果。左氏有家庙、私祠和专祠,也支持修建佛寺。家庙是明嘉靖以前在职土官供奉四代祖先的场所,私祠是嘉靖以后左氏供奉始祖和历代祖先的场所,专祠是崇祯时期供奉庶子左重、左廷皋父子的官祠。左氏在明成化时修建寺庙,供奉亡人香火,随着私祠的出现,家庙渐废,私祠与佛寺合为一体。到清乾隆时私祠亦荒废,专祠变成家族祠堂。这些现象反映了在明清制度变化的背景下,嫡长子享受世官世禄、为祖先带来朝廷恩典的特权受到挑战,庶子亦可以通过科举进入仕途,为祖先带来封赠,进而提高社会地位。蒙化左氏谱牒所反映的家族变化,也出现在卫所军官家族的谱牒中,反映了在明清制度变化背景下世袭家族嫡长子与庶子身份地位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袭家族 族谱 云南 明清时期
下载PDF
明清时期“阙里志”历次纂修研究
8
作者 吴佩林 于飞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6-44,共19页
明正德元年(1506)至清乾隆二十七年(1762)间,八部以“阙里”为名的孔氏家志刊布问世。除《阙里文献考》仿典志体外,七部志书体例历经“纲目体—平目体—平纲并用体—纲目体”的发展演变,并引入“志体”体例,至康熙年间得以成熟。内容上... 明正德元年(1506)至清乾隆二十七年(1762)间,八部以“阙里”为名的孔氏家志刊布问世。除《阙里文献考》仿典志体外,七部志书体例历经“纲目体—平目体—平纲并用体—纲目体”的发展演变,并引入“志体”体例,至康熙年间得以成熟。内容上,诸志嬗递相因,在沿用基本纂修框架的基础上各有创新。志书的编纂顺应了明清两朝奖崇师儒的文化政策,体现着孔氏编纂家史以尊宗敬祖的思想要旨。在编纂过程中,孔氏家族确立了孔氏血胤与儒家学统的正当性,实现了自我的身份与文化认同。作为孔氏续承千年的文本呈现,孔氏家志成为明清圣贤家族文化景观的重要一环。明晰明清孔氏家志的成书经过、体例、版本、断限、门类设置与内容异同等诸问题,是有效利用这套文献的前提,亦有助于推进与深化孔府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清时期 孔氏家志 文本纂修 版本与体例 孔府研究
下载PDF
明代云南各民族文学家族发展要素分析——以师友与科举为中心
9
作者 孙纪文 蒋绘燕 《民族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7-106,132,共11页
师友和科举等外部要素是推动明朝云南各民族文学家族发展的有生力量。明代云南文学家族重视择师择友之道,不仅注重家族内部直系亲属的直接教育,还会选择学识渊博或在社会和官场中有影响力的人为师为友。师友可以增强家族势力,使文学家... 师友和科举等外部要素是推动明朝云南各民族文学家族发展的有生力量。明代云南文学家族重视择师择友之道,不仅注重家族内部直系亲属的直接教育,还会选择学识渊博或在社会和官场中有影响力的人为师为友。师友可以增强家族势力,使文学家族在知名度上得到提升,扩大了家族文学作品的传播范围。科举制度是文学家族形成和延续家族人才链的主要方式。科举制度指引文学家族对时文的取法,影响文学家族的兴衰,文学家族通过一定文化积淀抵制科举带来的消极影响。师友与科举对明代云南各民族文学家族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时空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家族人员选择名师以提升自身文学素质;地域空间内重要人物对于文学家族形成和发展具有双向作用;动态视域下的社会发展和变革对文学家族起到了关键性作用。立足当下学术语境,师友与科举可谓研究明代云南文学家族发展的逻辑起点和问题视域的两个关节之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师友 科举 文学家族 明代云南文学
下载PDF
晚明吴江叶氏家族闺秀词人的交游唱和与“群体书写”
10
作者 甘松 黄星月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41-47,61,共8页
晚明时期江南地区女性词人以群体化方式涌现,出现了以家族为载体的闺秀词人群体。叶氏家族闺秀词人群以沈宜修及其三女为核心,与叶氏家族、沈氏家族成员酬唱不断,其词作有近似的题材、高频率使用的典型意象,兼具“林下风”和“闺秀气”... 晚明时期江南地区女性词人以群体化方式涌现,出现了以家族为载体的闺秀词人群体。叶氏家族闺秀词人群以沈宜修及其三女为核心,与叶氏家族、沈氏家族成员酬唱不断,其词作有近似的题材、高频率使用的典型意象,兼具“林下风”和“闺秀气”的艺术气质;叶氏家族闺秀词人在追忆与唱和中建构梦幻的艺术世界,典型地体现了晚明女性词人由“个体书写”到“群体书写”的转变。以交游唱和为视角,挖掘闺秀词人的心灵世界,有助于进一步深入理解晚明女性词人群体书写的特点及其词史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明 叶氏家族 闺秀词人 交游唱和 群体书写
下载PDF
明代徽州进士家族科第繁荣原因探析——以婺源桃溪潘氏为例
11
作者 申梦杰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103-107,129,共6页
明代婺源桃溪潘氏,从成化二十年(1484)至万历二十六年(1598),百余年间走出11位进士,从寒门转型为望族。文章以《登科录》等科举文献为中心,采用文献梳理、数据统计分析的方法,以婺源桃溪潘氏为例,展现了明代徽州进士家族的科第盛况。研... 明代婺源桃溪潘氏,从成化二十年(1484)至万历二十六年(1598),百余年间走出11位进士,从寒门转型为望族。文章以《登科录》等科举文献为中心,采用文献梳理、数据统计分析的方法,以婺源桃溪潘氏为例,展现了明代徽州进士家族的科第盛况。研究表明:潘氏科第繁荣的主要原因为家族专经的传承、殷实的家族财力、良好的家族教育和注重家族声望的意识;与其他因素相比,专经因素是潘氏进士家族形成的重要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桃溪潘氏 进士家族 科第繁荣 明代
下载PDF
论宋代户绝之家的财产继承——以《名公书判清明集》为中心
12
作者 田鸾锴 梁常萱 《宜春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32-36,共5页
宋代户绝继承法在继承前代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户绝之家财产继承制度不断趋于完善与严密。结合《名公书判清明集》中案例分析可知,依身份不同,寡妻、女儿、继子等享有不同的继承权。寡妻改嫁丧失对亡夫财产的继承权,但嫁妆除外;寡... 宋代户绝继承法在继承前代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户绝之家财产继承制度不断趋于完善与严密。结合《名公书判清明集》中案例分析可知,依身份不同,寡妻、女儿、继子等享有不同的继承权。寡妻改嫁丧失对亡夫财产的继承权,但嫁妆除外;寡妻守志享有不完整的继承权。继子的财产继承权受身份影响,立继子继承权等同于亲生子,命继子继承权受到比例与数额限制,且在有女儿时进一步受限。在室女、归宗女与出嫁女的继承权依次递减,且在有命继子时被进一步削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代 户绝之家 财产继承 《名公书判清明集》
下载PDF
明代宗藩的方术活动
13
作者 吴思艺 王逸之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2024年第5期61-68,共8页
方术文化在明代社会中蓬勃发展,相面、占卜、方药等活动随处可见,而作为明代社会中不可忽视的宗藩群体,自然在各种方面与方术方士相关联,产生一系列的方术活动。明代宗藩政策在某些方面对宗室极为严苛,使得一部分宗室需要寻找捷径以进身... 方术文化在明代社会中蓬勃发展,相面、占卜、方药等活动随处可见,而作为明代社会中不可忽视的宗藩群体,自然在各种方面与方术方士相关联,产生一系列的方术活动。明代宗藩政策在某些方面对宗室极为严苛,使得一部分宗室需要寻找捷径以进身,一部分宗室甚至产生了不臣之心。他们或进献方药方士以奉承皇帝获得赏赐爵位,或勾结方士扰乱朝政,甚至利用谶纬起兵谋反。这些行为扰乱了正常的行政秩序,打击了地方财政,给百姓带来了极大的损害,产生了一系列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不良影响。但是也有一部分宗室的方术活动并没有带来消极的影响,他们一部分人只是在生活中单纯的信奉方术,一部分人甚至通过学习方术,在文化领域取得一席之地,产生了积极的社会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 宗藩 方术 方士
下载PDF
明代莆田林氏《族范》碑及其新时代意义
14
作者 庞国雄 《莆田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49-53,共5页
考察林氏《族范》碑相关文献记载及实物概况,福建省莆田市三清殿文物保护管理所藏有明代嘉靖年间莆田林氏《族范》碑,碑文载录莆田林氏家族为人处事的规范;钩沉相关史料、方志、谱牒及文集,证实林氏是当时莆田望族之一,碑文是林氏族人... 考察林氏《族范》碑相关文献记载及实物概况,福建省莆田市三清殿文物保护管理所藏有明代嘉靖年间莆田林氏《族范》碑,碑文载录莆田林氏家族为人处事的规范;钩沉相关史料、方志、谱牒及文集,证实林氏是当时莆田望族之一,碑文是林氏族人林俊所撰,林达手书勒石;探究《族范》碑的文物价值和书法价值,其于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新时代家庭建设同样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是研究中国古代家训文化的珍贵石刻实物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 《族范》碑 林氏家族 林俊 林达 新时代意义
下载PDF
毛乌素沙地历史沙漠化过程与人地关系 被引量:23
15
作者 黄银洲 王乃昂 +2 位作者 何彤慧 程弘毅 赵力强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06-211,共6页
通过对毛乌素沙地东南缘的一处沉积剖面的粒度分析,揭示该区历史时期的环境变化过程。结果表明:毛乌素沙地历史时期环境一直处于退化之中,主要经历唐中后期和明后期的两次沙漠活化过程。剖面记录的这两次沙漠化与历史文献及考古发现可... 通过对毛乌素沙地东南缘的一处沉积剖面的粒度分析,揭示该区历史时期的环境变化过程。结果表明:毛乌素沙地历史时期环境一直处于退化之中,主要经历唐中后期和明后期的两次沙漠活化过程。剖面记录的这两次沙漠化与历史文献及考古发现可以相互印证,因此剖面结果对阐释历史文献的记载具有很好的补充作用,同时历史文献也验证了剖面结果的可信性。这两次沙漠活化使毛乌素沙地环境严重退化,尤其是明代后期发生的沙漠化是形成现代地表景观的主要原因。由于此次沙漠化过程与气候过程不一致,因此明末至今的沙漠化与人类活动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乌素沙地 历史时期 沉积记录 唐中后期 明末
下载PDF
论明代沐氏家族对云南社会经济发展的贡献 被引量:3
16
作者 李建军 谭莲秀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33-136,共4页
沐氏家族在奉诏镇守云南的280年间,大力推行驻军屯田、移民垦殖、招民垦种,重视发展水利事业、道路交通,关注手工业和商业,设法苏解军民之困,为恢复和发展云南社会经济和开发、建设云南、缓和民族矛盾、稳定云南政局、巩固西南边陲做出... 沐氏家族在奉诏镇守云南的280年间,大力推行驻军屯田、移民垦殖、招民垦种,重视发展水利事业、道路交通,关注手工业和商业,设法苏解军民之困,为恢复和发展云南社会经济和开发、建设云南、缓和民族矛盾、稳定云南政局、巩固西南边陲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 沐氏家族 云南 社会经济 贡献
下载PDF
良性互动的君臣关系——明代丽江土官木氏与中央王朝关系研究 被引量:7
17
作者 伍莉 万永林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17-122,共6页
有明一代,丽江磨些土官木氏与中央王朝之间结成了良性互动的君臣关系。洪武年间,阿甲阿得倾心归附,朱元璋赐以木姓,授世袭土知府职,委其镇守滇西北、屏藩藏区的重任,开创了两者之间良好的君臣关系。木氏与明王朝之间良好的君臣关系,反... 有明一代,丽江磨些土官木氏与中央王朝之间结成了良性互动的君臣关系。洪武年间,阿甲阿得倾心归附,朱元璋赐以木姓,授世袭土知府职,委其镇守滇西北、屏藩藏区的重任,开创了两者之间良好的君臣关系。木氏与明王朝之间良好的君臣关系,反映了中央王朝对磨些强大的政治吸引力和影响力,体现了磨些氏族对统一王朝的归属认同感和向心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王朝 纳西族 木氏土司 民族关系
下载PDF
论福建科举在明代的领先地位及其成因 被引量:14
18
作者 郭培贵 蔡惠茹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03-112,共10页
福建进士数虽由宋代全国第一下降为明代第五,但明代福建仍为科举大省,在诸多方面,处于全国领先地位。如其人均进士数、人均一甲进士数和人均庶吉士数,皆为全国第一;莆田、晋江二县进士数稳居全国冠、亚,晋江、闽县、莆田三县的人均进士... 福建进士数虽由宋代全国第一下降为明代第五,但明代福建仍为科举大省,在诸多方面,处于全国领先地位。如其人均进士数、人均一甲进士数和人均庶吉士数,皆为全国第一;莆田、晋江二县进士数稳居全国冠、亚,晋江、闽县、莆田三县的人均进士数更是包揽全国冠、亚、季。此外,福建的人均进士家族数不仅居全国榜首,而且还产生了明代唯一的延续二百多年的七代进士家族。所有这些,既是明代福建拥有强大科举实力与竞争力的集中表现,又与其深厚的科举积淀、浓厚的科举氛围、显著发展的经济、发达的教育文化以及家族制度等有着直接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 福建科举 人均进士 县有进士 进士家族
下载PDF
明代云南沐氏与思氏家族关系研究 被引量:6
19
作者 李建军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22-125,共4页
沐氏家族自奉明朝廷之命世代镇守云南后,曾与明代影响颇大的麓川思氏家族有过长达80余年的交往。双方关系时和时战,以战为主。期间,沐氏家族坚持与思氏家族中顽固不化的叛乱分子作斗争,并使他们得到了应有的惩罚,为稳定云南社会秩序,保... 沐氏家族自奉明朝廷之命世代镇守云南后,曾与明代影响颇大的麓川思氏家族有过长达80余年的交往。双方关系时和时战,以战为主。期间,沐氏家族坚持与思氏家族中顽固不化的叛乱分子作斗争,并使他们得到了应有的惩罚,为稳定云南社会秩序,保障云南各族人民生命和财产的安全,确保祖国西南边陲的安宁,维护多民族国家的统一等,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 云南 沐氏家族 思氏家族
下载PDF
明清环太湖流域家族女性文人群体的兴起及特点 被引量:5
20
作者 娄欣星 梅新林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11-121,共11页
明清时期全国出现了众多有女性文人群体出现的文学家族,其中以江南环太湖流域分布最为集中,这与环太湖流域独特的自然、人文地理环境具有密切的关系。据统计,环太湖流域共有35个文学家族出现了女性文人群体,她们以家族为依托,在家族浓... 明清时期全国出现了众多有女性文人群体出现的文学家族,其中以江南环太湖流域分布最为集中,这与环太湖流域独特的自然、人文地理环境具有密切的关系。据统计,环太湖流域共有35个文学家族出现了女性文人群体,她们以家族为依托,在家族浓厚的人文环境氛围的熏陶之下成长,创作了诸多文学作品,其中以诗、词为主。明清家族女性开始从闺内吟咏走向闺外唱和,与家族外的文人进行交往,扩展了她们文学生活的范围。并在家族内外文人的帮助之下,出版了诸多女性文学作品集,使家族女性文学作品得到了广泛的传播。明清环太湖地区家族女性群体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和社会现象,对太湖地区整个人文空间的形成,对整个明清女性文学的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和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清 环太湖流域 家族 女性 文人群体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