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书写母亲的历史——二战后日本国民历史学运动与妇女史的实践
1
作者 杨力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46-157,共12页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日本左翼思潮兴起,马克思主义的影响尤为重要。由马克思主义史家石母田正领导的国民历史学运动便是一例。这一运动倡导知识分子协助民众,书写工人、农民等民众的历史,进而重构日本历史的主体。在国民历史学运动中,...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日本左翼思潮兴起,马克思主义的影响尤为重要。由马克思主义史家石母田正领导的国民历史学运动便是一例。这一运动倡导知识分子协助民众,书写工人、农民等民众的历史,进而重构日本历史的主体。在国民历史学运动中,妇女史书写是重要的组成部分,而“母亲的历史”的书写又是最为核心的内容。通过书写母亲的历史这一史学实践,国民历史学运动从立场、方法、资料等多个维度拓展了日本近现代史学发展的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近现代史学 马克思主义史学 日本妇女史 国民历史学运动 石母田正
下载PDF
国剧运动与中国戏剧现代化进程
2
作者 陈秀娟 《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1期18-26,共9页
国剧运动在戏剧艺术“为人生”的主流思潮中逆势而生,倡导一种“由中国人用中国材料去演给中国人看的中国戏”,主张回归戏剧艺术本体,追求“纯粹的艺术”,追求融合中西、古今同梦的“完美戏剧”。国剧运动是中国戏剧现代化进程中重要的... 国剧运动在戏剧艺术“为人生”的主流思潮中逆势而生,倡导一种“由中国人用中国材料去演给中国人看的中国戏”,主张回归戏剧艺术本体,追求“纯粹的艺术”,追求融合中西、古今同梦的“完美戏剧”。国剧运动是中国戏剧现代化进程中重要的一环,它强调戏剧艺术的本体特征及其作为一门艺术的独立性和纯粹性,注重戏剧艺术的审美特性,试图纠正现代戏剧过度强调戏剧艺术社会功用所带来的偏失;它对戏剧“中国属性”的强调,意味着国剧运动的倡导者已认清了在戏剧现代化进程中保持戏剧民族性的重要意义。更为重要的是,余上沅尝试用“写意”这一术语来建立中国戏剧的话语体系,并使之与西方戏剧的写实性特征相对峙。这一术语已渗入到中国戏剧现代化的发展脉络中,成为思考如何处理中西戏剧文化关系、如何考量跨文化语境下传统戏曲艺术价值的重要理论术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剧运动 戏剧现代化 写意
下载PDF
国剧运动的歌剧理想与实践——国立戏剧专科学校乐剧科成立始末
3
作者 柳青壑 《音乐文化研究》 2023年第1期63-73,4,5,共13页
国立戏剧专科学校乐剧科是原南京“国立戏剧学校”抗战西迁办学期间,借改组为“国立戏剧专科学校”之机所增设的以培养歌剧人才的五年制专科。乐剧科本着校长余上沅“为国储才”的办学观念以及“采用冶中西乐剧于一炉,以期建立吾国民族... 国立戏剧专科学校乐剧科是原南京“国立戏剧学校”抗战西迁办学期间,借改组为“国立戏剧专科学校”之机所增设的以培养歌剧人才的五年制专科。乐剧科本着校长余上沅“为国储才”的办学观念以及“采用冶中西乐剧于一炉,以期建立吾国民族新乐剧”的教学目标,于1940年7月至1945年试办期间,共招收五届学生,为国家培养出瞿希贤、范希贤、陈玄、冯坤贤、万桐书、金钟鸣、杨匡民等音乐人才。回顾剧专乐剧科的办学历程及其歌剧民族化的艺术追求,其办学思想可以追溯到余上沅、赵太侔等戏剧家与新月派文艺活动家于20世纪20年代发起并倡导的“由中国人用中国材料去演中国人看的中国戏”的戏剧理想及相关活动。通过对余上沅等人国剧思想之梳理,结合剧专师生抗战期间的音乐活动以及余上沅“为国储才”的办学理念,可以发现国立剧专乐剧科于国剧运动的歌剧理想之延续,及其在20世纪中国戏剧发展历程中的独特文化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余上沅 国剧运动 张定和 乐剧科
下载PDF
缠绕与共生:话剧民族化运动中的《关汉卿》及其悲喜结尾
4
作者 岳丹阳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3年第3期141-146,共6页
20世纪50年代,田汉创作出了他戏剧生涯的又一经典作品《关汉卿》,剧本赢得了戏剧界的一致好评并成为“十七年”历史剧的代表作。通行本《关汉卿》存在着一“悲”一“喜”两种结尾。两种并行不悖的结尾体现出剧本的双重性结构,表现为喜... 20世纪50年代,田汉创作出了他戏剧生涯的又一经典作品《关汉卿》,剧本赢得了戏剧界的一致好评并成为“十七年”历史剧的代表作。通行本《关汉卿》存在着一“悲”一“喜”两种结尾。两种并行不悖的结尾体现出剧本的双重性结构,表现为喜剧、民间审美与关汉卿的情侠身份和悲剧、革命叙事与关汉卿革命战士之间的对应结构。作为一部融合戏曲与话剧形式的剧本创作,《关汉卿》的双重性恰是话剧民族化运动之中戏曲与话剧复杂关系的集中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汉卿》 田汉 悲喜结尾 双重性 民族化
下载PDF
民族文学与世界文学:莎士比亚历史剧阐释的宗教之维 被引量:7
5
作者 胡程 《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 2012年第4期16-20,共5页
历时角度看,莎士比亚作品诞生四百年来历经了由民族文学走向世界文学的过程。以历史剧创作为例,莎士比亚以一套十一部英国国王剧构建了英国民族国家形成的历史,文本内涵的爱国主义与民族精神清晰充盈。之后,莎翁历史剧走向世界在文学传... 历时角度看,莎士比亚作品诞生四百年来历经了由民族文学走向世界文学的过程。以历史剧创作为例,莎士比亚以一套十一部英国国王剧构建了英国民族国家形成的历史,文本内涵的爱国主义与民族精神清晰充盈。之后,莎翁历史剧走向世界在文学传播活动中成为经典文本和人类共同财富。本文立足世界文学重构语境,以宗教维度为切入点对莎翁历史剧进行跨文化阐释,认为莎士比亚戏剧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统一是其成为文学经典的关键,同时也是世界文学重构应该坚持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文学 世界文学 莎翁历史剧 宗教之维
下载PDF
从《铸情》到《罗米欧与朱丽叶》:纸面到台面的莎剧演绎 被引量:1
6
作者 魏策策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59-165,共7页
林纾翻译的《铸情》、电影《铸情》和业余实验剧团的戏剧《罗米欧与朱丽叶》,是莎剧《罗密欧与朱丽叶》在现代中国传播的三个节点。业余实验剧团在1937年排演的《罗米欧与朱丽叶》由于过分注重评论界与受众的喜好、对莎剧及其历史背景... 林纾翻译的《铸情》、电影《铸情》和业余实验剧团的戏剧《罗米欧与朱丽叶》,是莎剧《罗密欧与朱丽叶》在现代中国传播的三个节点。业余实验剧团在1937年排演的《罗米欧与朱丽叶》由于过分注重评论界与受众的喜好、对莎剧及其历史背景理解不充分、演员的表演技法不到位等原因,差评不断。但对于尚在起步阶段的中国戏剧界来说,业余实验剧团的戏剧《罗米欧与朱丽叶》是一个挑战,是中国话剧现代转型的可贵尝试。中国剧界前辈们勇敢的尝试,不仅促进了话剧艺术的现代发展,也使莎剧在中国拥有了更广泛的观众。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爱情悲剧也警醒了国人,莎翁的爱情观也由此参与了中国人爱情婚姻观的现代塑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铸情》 《罗密欧与朱丽叶》 戏剧运动 业余实验剧团 莎剧
下载PDF
五四时期现代戏剧教育--从北京人艺戏剧专门学校到国立北平大学艺术学院戏剧系 被引量:2
7
作者 吕双燕 《艺术探索》 2020年第4期117-124,共8页
北京人艺戏剧专门学校首创了不同于中国传统戏曲"科班"和文明戏"师徒"的现代戏剧人才培养模式,并在戏剧史上首次提出"话剧"的概念,向社会公演不少包含进步思想、经过专业排练的剧目,建立了正规的现代剧场... 北京人艺戏剧专门学校首创了不同于中国传统戏曲"科班"和文明戏"师徒"的现代戏剧人才培养模式,并在戏剧史上首次提出"话剧"的概念,向社会公演不少包含进步思想、经过专业排练的剧目,建立了正规的现代剧场,树起中国职业话剧现代化、专业性的艺术旗帜。继人艺剧专之后,国立北平大学艺术学院戏剧系继续探索现代话剧教育的办学方针、教学体制、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等,确立了以新文化运动精神为灵魂的戏剧观念和教育观念。二者在通才与专才的培养及学制与课程设置等方面的探索,至今仍值得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四时期 现代戏剧教育 北京人艺戏剧专门学校 国立北平大学艺术学院戏剧系
下载PDF
抗战时期国统区后方生产竞赛运动之初探 被引量:1
8
作者 莫子刚 《安徽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76-80,共5页
生产工作竞赛运动是抗战时期国民政府所倡导的国民精神总动员运动的主要内容之一。它是当时国民政府为了解决军需民用问题以及适应救亡图存的时代潮流而发起的。为推动这个运动,其领导机关全国工作竞赛推行委员会从设计、宣传、督导、... 生产工作竞赛运动是抗战时期国民政府所倡导的国民精神总动员运动的主要内容之一。它是当时国民政府为了解决军需民用问题以及适应救亡图存的时代潮流而发起的。为推动这个运动,其领导机关全国工作竞赛推行委员会从设计、宣传、督导、评判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该运动在推动生产力发展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具有竞赛形式多样化、重视生产效率和个人技能技巧以及特别注意节省生产原料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民政府 生产工作竞赛运动 抗战时期
下载PDF
为抗战助威,为民族呐喊——记浙大西迁遵义后的抗日救亡宣传活动 被引量:2
9
作者 李懋君 《教育文化论坛》 2010年第6期109-112,共4页
在中国抗战的艰苦岁月里,浙江大学西迁至遵义。一方面秉承"求是"的精神继续进行科学的探索,取得了累累的硕果;一方面以天下兴亡为己任,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抗日救亡宣传活动,表现了浙大师生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为抗战作出了应有... 在中国抗战的艰苦岁月里,浙江大学西迁至遵义。一方面秉承"求是"的精神继续进行科学的探索,取得了累累的硕果;一方面以天下兴亡为己任,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抗日救亡宣传活动,表现了浙大师生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为抗战作出了应有之贡献,也极大地推动了遵义抗日救亡运动的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浙大西迁 遵义 抗日救亡宣传
下载PDF
以“独创”为标尺重读现当代戏剧文学——兼论话剧与戏曲的文学史地位
10
作者 孙惠柱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6-18,共13页
本研究在各种比较中审视现当代戏剧文学,以独创为标尺评判所有剧作,给予常被忽视的戏曲剧本同样的重视,结论是:戏曲文学成就高于话剧,还无意中攻克了西方现代戏剧家百年来未曾解决的一大难题——现代诗剧,更可能出现中国现代戏剧中最有... 本研究在各种比较中审视现当代戏剧文学,以独创为标尺评判所有剧作,给予常被忽视的戏曲剧本同样的重视,结论是:戏曲文学成就高于话剧,还无意中攻克了西方现代戏剧家百年来未曾解决的一大难题——现代诗剧,更可能出现中国现代戏剧中最有价值的世界性经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独创 戏剧文学 话剧 戏曲 国剧运动 现代诗剧
下载PDF
简论区域文学的全国代表性——以陪都重庆戏剧运动为证 被引量:1
11
作者 郝明工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1期11-14,共4页
以中国现代文学的区域发展为基点,以陪都重庆戏剧运动为例,通过主导性影响与主流性地位这两个向度的探讨,确证陪都重庆文学运动在抗战时期体现了区域文学的全国代表性。
关键词 区域文学 全国代表性 陪都重庆戏剧运动
下载PDF
政治的诗意化表达——桑切斯诗歌政治言说及其形式策略
12
作者 张声怡 《宁波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3年第1期11-14,共4页
本文从作家与作品形式的关系出发,探讨了美国诗人索妮亚?桑切斯诗歌的政治意图及其形式策略。一方面,桑切斯在其诗歌创作过程中不加掩饰地讨论了历史与政治;另一方面,她没有单纯模仿传统主流诗歌的创作手法,而是根据其表达意图,充分调... 本文从作家与作品形式的关系出发,探讨了美国诗人索妮亚?桑切斯诗歌的政治意图及其形式策略。一方面,桑切斯在其诗歌创作过程中不加掩饰地讨论了历史与政治;另一方面,她没有单纯模仿传统主流诗歌的创作手法,而是根据其表达意图,充分调动文字本身的种种意义资源,对诗歌的艺术形式进行了创造性的改造,加强了形式化表现手法,拓展了诗歌的内涵,同时也充分体现了作为一位黑人女性作家的艺术追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人艺术运动 桑切斯诗歌 民族精神 形式策略
下载PDF
中国现代戏剧教育初探:以“国剧运动”为中心
13
作者 欧光安 李蓉 《兵团教育学院学报》 2021年第5期30-35,共6页
戏剧在中国现代早期经历了从传统到现代的历史性变革,这种变革又对中国现代教育尤其是戏剧教育的发生和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作为中国现代戏剧变革中的一次尝试,“国剧运动”虽然因其不合时宜的“艺术至上”戏剧主张而匆匆退潮,但... 戏剧在中国现代早期经历了从传统到现代的历史性变革,这种变革又对中国现代教育尤其是戏剧教育的发生和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作为中国现代戏剧变革中的一次尝试,“国剧运动”虽然因其不合时宜的“艺术至上”戏剧主张而匆匆退潮,但其倡导者们的一系列戏剧活动却有力地促进了我国现代戏剧教育的发展与成熟。本文将结合“国剧运动”倡导者们的戏剧活动探讨“国剧运动”对我国现代戏剧教育的影响,重点探讨北平艺术专科学校戏剧系等几个主要的现代戏剧教育机构所作的戏剧教育活动,并试图厘清“国剧运动”在推动中国现代教育尤其是戏剧教育中的历史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戏剧教育 国剧运动 戏剧活动 历史价值
下载PDF
政治的诗意化表达——桑切斯诗歌政治言说及其形式策略
14
作者 张声怡 《云南开放大学学报》 2013年第1期75-79,共5页
就作家与作品形式的关系而言,美国诗人索妮亚·桑切斯诗歌的政治意图及其形式策略一方面,桑切斯在其诗歌创作过程中不加掩饰地讨论了历史与政治,另一方面,她没有单纯模仿传统主流诗歌的创作手法,而是根据其表达意图,充分调动文字本... 就作家与作品形式的关系而言,美国诗人索妮亚·桑切斯诗歌的政治意图及其形式策略一方面,桑切斯在其诗歌创作过程中不加掩饰地讨论了历史与政治,另一方面,她没有单纯模仿传统主流诗歌的创作手法,而是根据其表达意图,充分调动文字本身的种种意义资源,对诗歌的艺术形式进行了创造性的改造,加强了形式化表现手法,拓展了诗歌的内涵,同时也充分体现了作为一位黑人女性作家的艺术追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人艺术运动 桑切斯诗歌 政治意图 形式策略
下载PDF
竖起中华民族脊梁——从刘大年的《美国侵华史》说起
15
作者 黄仁国 《湘潭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2期34-38,共5页
刘大年的《美国侵华史》在20世纪50年代产生了非常重大的社会影响,这主要是取决于其开创性、史料性和现实性。刘大年的反侵略思想不是僵化的言目排外,而是建立在长期的理论思索与深刻的历史反思上的自觉,是一种理性的爱国主义。他反对... 刘大年的《美国侵华史》在20世纪50年代产生了非常重大的社会影响,这主要是取决于其开创性、史料性和现实性。刘大年的反侵略思想不是僵化的言目排外,而是建立在长期的理论思索与深刻的历史反思上的自觉,是一种理性的爱国主义。他反对在近代史领域美化侵略的言论,认为中国近代史归根到底是一个民族运动,是具有两个内容即近代化问题与民族独立问题的民族运动。以史为鉴,新世纪初,我们仍要继续反对美国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大年 《美国侵华史》 民族运动 中国 近代史 开创性 史料性 现实性
下载PDF
西化浪潮中的现代性与民族性之焦虑——试论“国剧运动”的文化意义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琴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1期123-128,共6页
在对待中西文化的态度上,"国剧运动"以其独特的戏剧理论,突破了五四以来中西文化二元矛盾对立、不可调和的思维模式。在对传统与现代在现代性重建中的角色处理上,"国剧运动"认为从传统出发同样可以建设现代性的文艺... 在对待中西文化的态度上,"国剧运动"以其独特的戏剧理论,突破了五四以来中西文化二元矛盾对立、不可调和的思维模式。在对传统与现代在现代性重建中的角色处理上,"国剧运动"认为从传统出发同样可以建设现代性的文艺,突破了五四以来西化=现代化的中国实现现代化的唯一途径的设想。在对艺术中民族性与现代性(世界性)的关系处理上,"国剧运动"尊重、保持和发扬自己的传统,因其民族性而实现其世界性,并完成现代性的转变,突破了五四以来民族传统=陈腐、与现代性相排斥的理论。从西化与民族化问题上的焦灼、试图两者兼顾的理论设想等方面来阐述"国剧运动"的文化意义及其对中国戏剧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剧运动 西化 现代性 民族性
下载PDF
西南联大戏剧活动的“知行合一” 被引量:1
17
作者 方冠男 《民族艺术研究》 CSSCI 2022年第5期70-81,共12页
西南联大的戏剧活动由“知”和“行”两个层面构成。联大演剧之“行”有鲜明的“运动”色彩,从联大戏剧研究社到联大剧艺社的剧目创作和演出显现着联大演剧运动中的联合内容。联大演剧的“知”体现在其教学与学术研究的空间里,赵诏熊、... 西南联大的戏剧活动由“知”和“行”两个层面构成。联大演剧之“行”有鲜明的“运动”色彩,从联大戏剧研究社到联大剧艺社的剧目创作和演出显现着联大演剧运动中的联合内容。联大演剧的“知”体现在其教学与学术研究的空间里,赵诏熊、吴晓玲、罗常培等人将西洋戏剧、曲学拍曲引入课堂,用戏剧课的方法讲授专业课;郑婴将小剧场戏剧的理念引入联大演剧,为联大戏剧研究社和联大剧艺社的小剧场戏剧活动进行了理论准备;闻一多通过剧本《〈九歌〉古歌舞剧悬解》,复原了古歌舞剧的神话猜想,并将神话研究、楚辞研究与戏剧活动联系起来。联大的学术之“知”,包含了民族之“知”、学问之“知”、戏剧之“知”的丰富内容,是联大戏剧之“行”的坚实内在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南联大 联大戏剧 演剧运动 学术 知行合一
下载PDF
爱尔兰文艺复兴时期的话剧与我国“国剧运动” 被引量:2
18
作者 韩黎丽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1期34-37,共4页
爱尔兰文艺复兴时期的话剧运动对余上沅和他发起的“国剧运动”具有根本影响 ,促使余上沅试图仿效爱尔兰话剧运动对传统的执著追求 。
关键词 国剧运动 爱尔兰文艺复兴运动 民族特色 话剧
下载PDF
西南剧展是抗战剧运的最后一个高潮
19
作者 王银波 谭眈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5年第2期12-16,共5页
中国近现代以来的戏剧始终与中华民族命运休戚相关,相互影响,在日本帝国主义入侵下的民族存亡关头,抗战戏剧运动也产生发展起来,经过了上海、重庆、武汉、延安等地的探索、实践,并在桂林抗战文化城的深厚基础之上,随着桂林从抗战大后方... 中国近现代以来的戏剧始终与中华民族命运休戚相关,相互影响,在日本帝国主义入侵下的民族存亡关头,抗战戏剧运动也产生发展起来,经过了上海、重庆、武汉、延安等地的探索、实践,并在桂林抗战文化城的深厚基础之上,随着桂林从抗战大后方到前线的形势转变,最终在西南剧展中达到了最高峰,成就了西南剧展作为抗战剧运最后一个高潮的历史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存亡 抗战剧运 桂林文化城 西南剧展 高潮
下载PDF
揭开“唯美”的面纱——论余上沅的早期戏剧理想
20
作者 吴梅英 潘冠泽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2005年第4期61-66,共6页
长期以来,对余上沅戏剧艺术理论和创作的认识存在一个误区,认为他是“唯美主义”或“形式主义”的,人们或是在观照他的戏剧体系之前已经有了先验性的认识,或是对他的理论断章取义仅凭片言只语就匆匆地下结论。事实真的如此吗?本文拟从... 长期以来,对余上沅戏剧艺术理论和创作的认识存在一个误区,认为他是“唯美主义”或“形式主义”的,人们或是在观照他的戏剧体系之前已经有了先验性的认识,或是对他的理论断章取义仅凭片言只语就匆匆地下结论。事实真的如此吗?本文拟从余上沅戏剧理论和创作实践出发对他的艺术观做一个认真的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剧运动 唯美主义 形式主义 艺术观 象征主义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