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通俗与抒情:“1957年版”和“1974年重绘版”连环画《祝福》比较研究
1
作者 战玉冰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56-66,共11页
人民美术出版社1974年版的连环画《祝福》,是同一批绘者(永祥、洪仁、姚巧)在1957年版同名连环画基础上的“重绘”。一方面,两个版本都需要对鲁迅小说原作的主体故事情节与核心人物形象进行忠实还原和视觉再现,同时二者又保持了基本“... 人民美术出版社1974年版的连环画《祝福》,是同一批绘者(永祥、洪仁、姚巧)在1957年版同名连环画基础上的“重绘”。一方面,两个版本都需要对鲁迅小说原作的主体故事情节与核心人物形象进行忠实还原和视觉再现,同时二者又保持了基本“分镜”选取上的一致性。另一方面,“1974年重绘版”《祝福》连环画在文学脚本上更加趋向于回归小说原作的文字细节,在风景呈现上融入了自然活泼的生活场景,在部分画面的构图方式与表现手法上甚至隐约潜伏着某些通往后来“伤痕连环画”的新变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 《祝福》 连环画 人民美术出版社
下载PDF
人民美术出版社《水浒传》连环画的改编探讨
2
作者 刘泽华 《青岛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4期86-90,共5页
《水浒传》是英雄传奇体小说的典范,而使用多种现代传播方式去重新评估和阐释古代优秀作品的艺术价值,已经成为进一步传承文化遗产的重要手段。本文以人民美术出版社的《水浒传》连环画为例,试图对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和思想内容等方面... 《水浒传》是英雄传奇体小说的典范,而使用多种现代传播方式去重新评估和阐释古代优秀作品的艺术价值,已经成为进一步传承文化遗产的重要手段。本文以人民美术出版社的《水浒传》连环画为例,试图对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和思想内容等方面进行分析和讨论,明确从文学作品到连环画的改编过程中,需要充分尊重作者的创作意图,以读者的审美需求为基础,将传统文化同当代意识相融合,对古典文学作品进行人性化的取舍,才能真正传承和发扬优秀的华夏文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浒传》 连环画 人民美术出版社 改编探讨
下载PDF
新中国成立初期人民美术出版社的图像生产与传播 被引量:2
3
作者 屈波 《美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02-106,共5页
作为国家级专业美术出版社,人民美术出版社在新中国成立初期不仅海量复制了诸多社内外画家的高品质作品,还组织社内画家进行高水平创作。其批量化的图像生产使美术与民众接触最大化,既普及美术承载的观念,又普及了美术本身。在国土幅员... 作为国家级专业美术出版社,人民美术出版社在新中国成立初期不仅海量复制了诸多社内外画家的高品质作品,还组织社内画家进行高水平创作。其批量化的图像生产使美术与民众接触最大化,既普及美术承载的观念,又普及了美术本身。在国土幅员辽阔、新旧文化更替、民众识字率普遍不高的特定时代语境中,人民美术出版社引领了时代美术出版的风尚,完成了国家赋予的美术普及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民美术出版社 新中国成立初期 美术普及 图像生产与复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