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教育史学者的经世致用情怀 被引量:5
1
作者 于洪波 《教育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97-101,共5页
通过对中外知识分子在知识论方面的比较,以及对教育"良史"和教育"信史"的界定等,从公共知识分子对现实社会问题关注的视角,论述了教育史学者在立足既往客观史实的前提下是否应当和如何关照现实的教育问题,认为如果... 通过对中外知识分子在知识论方面的比较,以及对教育"良史"和教育"信史"的界定等,从公共知识分子对现实社会问题关注的视角,论述了教育史学者在立足既往客观史实的前提下是否应当和如何关照现实的教育问题,认为如果教育史学要达到淑世致用的学术理想,其前提必须是实现学术本身"彻底的专业化"洗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史学者 公共知识分子 经世致用
下载PDF
近现代中国留学生的情结与误区——以新文化运动中“科学主义”的提倡为例 被引量:1
2
作者 汪丹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12-117,共6页
士的幽灵,在近现代中国留学生中徘徊。“以天下为己任”的文化基因,构成他们的主流文化情结:为中华民族的振兴及文化传承向西方“取经”。没有哪个国家的留学生像他们这样,具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强烈责任感;也没有哪个国家的留学... 士的幽灵,在近现代中国留学生中徘徊。“以天下为己任”的文化基因,构成他们的主流文化情结:为中华民族的振兴及文化传承向西方“取经”。没有哪个国家的留学生像他们这样,具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强烈责任感;也没有哪个国家的留学生像他们这样,将西方的科学与民主,当作“主义”来热切追求。一百多年来,他们就像他们的先辈———士大夫阶层一样,从未脱离中国政治斗争的漩涡;但又与士大夫们不同,常常陷入急功近利、脱离实际的误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现代留学生 以天下为己任 惟科学主义 士的幽灵
下载PDF
唐五代"红叶题诗"小说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李光生 《郴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3年第1期44-47,共4页
唐五代"红叶题诗"小说自它产生之日起便盛传不衰。立足文本加以解读,可发现其成为唐五代社会一个独特文化现象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红叶意象所具有的美丽而凄凉的美学特质,唐五代人好奇的心理和审美情趣,相对宽松自由的社会环... 唐五代"红叶题诗"小说自它产生之日起便盛传不衰。立足文本加以解读,可发现其成为唐五代社会一个独特文化现象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红叶意象所具有的美丽而凄凉的美学特质,唐五代人好奇的心理和审美情趣,相对宽松自由的社会环境等,通过对其文化内涵的阐释,可以揭示唐五代宫女的悲剧生活以及当时的时代风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代 《红叶题诗》 小说研究 文本解读 文化内涵 创作主体 情节 宫女题材
下载PDF
“杨乃武与小白菜”的戏曲传承
4
作者 王姝 王嫣慧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2018年第1期63-71,共9页
由于"杨乃武与小白菜"一案情节离奇曲折,故事广受群众欢迎,因而被成功改编成戏曲等艺术形式,并且就戏曲方面还形成了《杨乃武与小白菜》众多异种同名支系和异种异名支系的衍生版本。本文试从建国前、"十七年"时期... 由于"杨乃武与小白菜"一案情节离奇曲折,故事广受群众欢迎,因而被成功改编成戏曲等艺术形式,并且就戏曲方面还形成了《杨乃武与小白菜》众多异种同名支系和异种异名支系的衍生版本。本文试从建国前、"十七年"时期以及新时期以来这三个阶段对其不同版本进行梳理,并指出其版本体系的发展与流变。此外,本文将以《杨乃武与小白菜》1957年的沪剧版本、1958年的曲剧版本、1959年的评剧版本和新时期以来1998年、1999年的越剧《杨乃武》版本作为分析对象,分别从情节安排、人物形象、艺术表现等方面剖析不同版本的艺术独创性,及其所折射出的戏曲文化土壤和艺术文化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乃武与小白菜 戏曲版本 发展与流变 艺术特色
下载PDF
诸子“务为治”与《吕氏春秋》杂家特色的形成
5
作者 杨汉民 《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1期58-60,共3页
《吕氏春秋》杂而成家不仅在于兼容并蓄,而且有系统的思想体系即以政治理论为主旨。司马谈《论六家要旨》谓先秦诸子各家皆"务为治",深刻指出了其中"知人"、"为治"的参政目的。正因为诸子各家皆"务... 《吕氏春秋》杂而成家不仅在于兼容并蓄,而且有系统的思想体系即以政治理论为主旨。司马谈《论六家要旨》谓先秦诸子各家皆"务为治",深刻指出了其中"知人"、"为治"的参政目的。正因为诸子各家皆"务为治"才促进了《吕氏春秋》杂家特色的形成,同时该书杂而成家及突出的政治理论思想,也正是诸子各家因"务为治"而融通发展的集中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诸子 务为治 《吕氏春秋》 杂家特色
下载PDF
欧阳修与北宋馆职学士诗人群述论
6
作者 陈元锋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25-30,共6页
 北宋庆历、嘉佑时期,馆阁与学士院聚集了一批优秀的文学才士。欧阳修作为由馆职到词臣的著名文臣和文坛盟主,继景德杨亿、钱惟演、晏殊等馆职学士之后,与苏舜钦、梅尧臣等共同完成诗风的新变。由贡举锁院产生的唱和诗集《礼部唱和集》...  北宋庆历、嘉佑时期,馆阁与学士院聚集了一批优秀的文学才士。欧阳修作为由馆职到词臣的著名文臣和文坛盟主,继景德杨亿、钱惟演、晏殊等馆职学士之后,与苏舜钦、梅尧臣等共同完成诗风的新变。由贡举锁院产生的唱和诗集《礼部唱和集》,成为馆职词臣学士诗人群唱和的典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阳修 北宋 馆职 学士 诗人群 唱和诗集 《礼部唱和集》 钱惟演 晏殊
下载PDF
民族主义史学思潮下的中国通史撰述
7
作者 赵梅春 《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4期75-82,共8页
“九一八”事变后,“书生何以报国”这一问题时刻萦绕在史家心中,“为学问而学问”的新历史考证学被民族主义史学思潮所代替。撰写一部中国通史,从历史深处揭示中华民族的生命力,指示中国历史发展的前途,激励国民爱国心与增强民族自信力... “九一八”事变后,“书生何以报国”这一问题时刻萦绕在史家心中,“为学问而学问”的新历史考证学被民族主义史学思潮所代替。撰写一部中国通史,从历史深处揭示中华民族的生命力,指示中国历史发展的前途,激励国民爱国心与增强民族自信力,成为史学研究者实现报国情怀的重要方式。在民族主义史学思潮下,中国通史撰述再次出现高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主义史学思潮 书生报国 中国通史撰述
下载PDF
吴敬梓小说《儒林外史》的佛学内蕴
8
作者 张涛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4期502-504,共3页
在《儒林外史》中,诸如本体性空、无常空苦、因果报应、众生平等、经世济众等佛学思想比比皆是,体现出一种"以无住为住处""无所住而生其心"的空感和禅意。深入探寻隐含在《儒林外史》中的佛教内蕴,有助于更好地审... 在《儒林外史》中,诸如本体性空、无常空苦、因果报应、众生平等、经世济众等佛学思想比比皆是,体现出一种"以无住为住处""无所住而生其心"的空感和禅意。深入探寻隐含在《儒林外史》中的佛教内蕴,有助于更好地审视这部彰显中华民族精神文化的伟大作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敬梓 《儒林外史》 佛学 本体性空 因果报应 经世济众
下载PDF
视域融合下戏曲与弹词的阐释差异——以“唐伯虎点秋香”故事三种为考察点
9
作者 黄俊 郑珊珊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5期60-65,共6页
“唐伯虎点秋香”故事在民间流传过程中出现了各种不同的版本,而此类民间故事在戏曲、弹词文本中的流变较少受到关注。从故事阐释者对戏曲与弹词功能的理解差异、阐释者的经历与当下视域等层面,考察以文人戏曲《花前一笑》、吴音弹词《... “唐伯虎点秋香”故事在民间流传过程中出现了各种不同的版本,而此类民间故事在戏曲、弹词文本中的流变较少受到关注。从故事阐释者对戏曲与弹词功能的理解差异、阐释者的经历与当下视域等层面,考察以文人戏曲《花前一笑》、吴音弹词《三笑新编》、客家戏曲《翠花缘》为代表的故事文本在传播过程中产生的阐释重心偏移与变化,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地认识民间故事从文人创作到民间演绎、从江南地区向南方山区逐渐迁移的过程及其形式以及因作者主观性阐释对民间故事流变产生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伯虎点秋香 戏曲 弹词 视域融合 阐释差异
下载PDF
唐宋“红叶题诗”题材传奇浅谈——以《云溪友议·题红怨》、《青琐高议·流红记》为例
10
作者 邵将 《江科学术研究》 2019年第1期71-75,共5页
《云溪友议·题红怨》和《青琐高议·流红记》大致体现了唐宋“红叶题诗”传奇小说的缘起与流变情况。从文化角度内蕴的角度看,小说反映了以下三个方面的文化内容:唐宋宫女的命运悲剧、晚唐五代士子的苦痛和“红叶题诗”特有的... 《云溪友议·题红怨》和《青琐高议·流红记》大致体现了唐宋“红叶题诗”传奇小说的缘起与流变情况。从文化角度内蕴的角度看,小说反映了以下三个方面的文化内容:唐宋宫女的命运悲剧、晚唐五代士子的苦痛和“红叶题诗”特有的媒妁文化意蕴。通过“红叶题诗”这一特有的文化现象,并联系当时的社会背景,得以窥探到一些属于晚唐五代游离于政治边缘人物的精神风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叶题诗 顾况 宫女 晚唐五代士子 煤妁信物 红叶
下载PDF
服务科学发展 践行留学报国
11
作者 韩启德 《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5-8,共4页
我国留学人员具有留学报国的光荣传统,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已有近40万留学人员学成归国,为推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作出了突出贡献。由欧美同学会.中国留学人员联谊会和中华文化学院共同主办的"21世纪中国:海外留学人... 我国留学人员具有留学报国的光荣传统,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已有近40万留学人员学成归国,为推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作出了突出贡献。由欧美同学会.中国留学人员联谊会和中华文化学院共同主办的"21世纪中国:海外留学人员服务祖国科学发展"研讨会,主要探讨海外留学人员服务祖国科学发展这一议题。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海外留学人员服务科学发展、践行留学报国的光荣传统,更需要发扬光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1世纪中国 科学发展 海外留学人员 服务祖国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