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emory Recently Retold: The Chinese Historical Writing of the Second Sino-Japanese War and World War II
1
作者 Choi Sze Hang, Henry 《Sociology Study》 2013年第9期697-706,共10页
Memories regarding the history of the Second Sino-Japanese War (1931-1945) and World War il (1939-1945) have always been refreshed in the minds of contemporaries through the retelling of "historical war stories"... Memories regarding the history of the Second Sino-Japanese War (1931-1945) and World War il (1939-1945) have always been refreshed in the minds of contemporaries through the retelling of "historical war stories" in various forms including books, posters, films and other media presentations. However, these retellings are often criticised by some academics as distortion of historical facts. This is because many of the present generation of readers and audiences were not even born at the time the events happened. Thus, "historical facts" of this era are, in reality, very vague in people's minds and their "facts" are often simply a construction of frequently retold "historical war stories" mixed with imagination. This article will argue that even immediately after the end of both wars in 1945, fresh history memory was already distorted, with China being the main victim. Following the end of World War II, there was an extensive publication of books and periodicals about the war. However, through varied interpretations of primary sources and use of visual materials in different ways, various positions were created to suit specific needs for justification of China's desire to be part of the camp of world powers after 1945. Similar diverse positions were also used to make political arguments criticising both the Axis and Allied Powers for working toward different political end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cond sino-japanese war World war II history memory historical writing TRANSLATION
下载PDF
战后日本的产业政策及其特点 被引量:1
2
作者 刘昀献 刘华欣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04年第10期42-44,共3页
二战后日本政府在经济发展的不同时期及时制定并实行了合理有效的产业政策,对日本的经济恢复和高速增长发挥了重大作用。日本的产业政策具有显著特点,一是每一个阶段的政策目标都产生于一种不断更新的赶超压力;二是其产业政策是产业的... 二战后日本政府在经济发展的不同时期及时制定并实行了合理有效的产业政策,对日本的经济恢复和高速增长发挥了重大作用。日本的产业政策具有显著特点,一是每一个阶段的政策目标都产生于一种不断更新的赶超压力;二是其产业政策是产业的重点扶植政策;三是产业政策的制定是各方利益主体共同参与决策的过程;四是产业政策具有稳定性、连续性和程序化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政府 二战后 不同时期 产业政策 特点
下载PDF
战国至西汉第二人称代词称数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胡伟 张玉金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2期73-77,共5页
"数"是语法学上的一个重要范畴,通过考察文献认为:战国时期的第二人称代词没有数的分别;秦至汉初时的"若"、"女(汝)"没有数的区别,"而"、"乃"则只能指称单数;西汉中晚期第二人称代词... "数"是语法学上的一个重要范畴,通过考察文献认为:战国时期的第二人称代词没有数的分别;秦至汉初时的"若"、"女(汝)"没有数的区别,"而"、"乃"则只能指称单数;西汉中晚期第二人称代词"乃"只有2例(表单数),不足以说明其称数功能,其他人称代词都不存在数的分别,但表示单数的用例占绝大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国 西汉 第二人称代词 称数
下载PDF
历史断裂处的魏晋想象——在抗战语境下重读宗白华《论〈世说新语〉和晋人的美》 被引量:1
4
作者 金浪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68-77,共10页
宗白华《论〈世说新语〉和晋人的美》作为魏晋美学研究的奠基之作,其以"个性自觉"来阐发魏晋美学精神的思想进路,常可被追溯至"五四"时期,而这一理解其实又是新时期重写的结果,其中常被忽略的事实便是该文写作于抗... 宗白华《论〈世说新语〉和晋人的美》作为魏晋美学研究的奠基之作,其以"个性自觉"来阐发魏晋美学精神的思想进路,常可被追溯至"五四"时期,而这一理解其实又是新时期重写的结果,其中常被忽略的事实便是该文写作于抗战时期,故理应被放置回抗战时期的历史文化语境下来解读。抗战时期清谈误国论复兴的思想氛围,不仅使得该文发表后招致了来自介子的批判,也促成了宗白华通过对儒家道德与礼法的重释将"五四"缝合进"抗战"的努力,而深藏其后的乃以德国作为方法的文艺复兴取径。这些思想意涵在新时期思想构造中的遗失,恰恰透露了"启蒙"对"救亡"的新的压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宗白华 抗战时期 晋人的美 个性自觉 文艺复兴
下载PDF
战国出土与传世文献中的第二人称代词
5
作者 邹秋珍 《殷都学刊》 2010年第3期33-37,共5页
本文以战国出土文献和传世文献为语料①,来考察战国时期第二人称代词在称数和句法功能方面呈现的面貌。第二人称代词没有数的分别,不过有些代词"女(汝)、尔、若",以表单数为主,表复数也常见;而有些代词"乃、而"基... 本文以战国出土文献和传世文献为语料①,来考察战国时期第二人称代词在称数和句法功能方面呈现的面貌。第二人称代词没有数的分别,不过有些代词"女(汝)、尔、若",以表单数为主,表复数也常见;而有些代词"乃、而"基本表示单数,表示复数的情况极少。它们在句法功能上也没有绝对的限制。不过,"女(汝)"主要作主语、宾语,较少作定语;而"尔""而"经常作定语。也就是说,这些代词在不同句法功能上只有数量分布的差异,没有质的区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国时期 第二人称代词 称数 句法功能
下载PDF
抗战时期后方省份社会教育的实践困境分析——以湖南省立第一民众教育馆“余陈互控案”为考察中心
6
作者 周慧梅 《北京教育学院学报》 2019年第1期62-71,共10页
抗战爆发后,社会教育被纳入战时教育体系,民众教育馆作为社会教育综合机关被政府列入抗战建国的主要力量。在教育部政策推动下,沦陷区民众教育馆随政府迁徙并结合现行行政监督专员区设置分区,逐渐恢复并开展各项活动,向基层社会渗透国... 抗战爆发后,社会教育被纳入战时教育体系,民众教育馆作为社会教育综合机关被政府列入抗战建国的主要力量。在教育部政策推动下,沦陷区民众教育馆随政府迁徙并结合现行行政监督专员区设置分区,逐渐恢复并开展各项活动,向基层社会渗透国民政府的社会控制。在当时国家权力采取"去本地化"下潜大趋势下,民众教育馆的职员籍贯分布却呈现出一种逆风而行态势,并与地方士绅、社会精英进行很大程度的本地化糅合,其利弊在1944年湖南省立第一民众教育馆馆长与会计互控案中体现得尤为淋漓尽致。抗战期间,该馆发生多起馆长与会计的内部纠纷,频繁且持续发生自有其经济因素,却也反映了国家权力与乡土社会政治的复杂关系,在省立民教馆职员籍贯分布、到馆时间和任职经历中予以集中显现,挑战了学界关于抗战期间湘西政治明显"去本地化"趋势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战时期 社会教育 民众教育馆 国家权力 乡土社会政治
下载PDF
襄樊余岗战国秦汉墓第二次发掘简报 被引量:17
7
作者 范文强 叶植 +8 位作者 王先福 陈千万 李祖才 曾宪敏 释贵星 刘江声 詹世清 付强 邓广锐 《江汉考古》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3-15,共13页
1996年,在襄樊市团山镇余岗村北发掘了32座墓葬,墓葬分三区:墓子地、岭子上、卞营。墓子地和岭子上墓区的30座墓均为土坑竖穴墓,卞营墓区的2座墓为砖室墓,大部分随葬器物为陶器。这批墓葬可分为五期:战国晚期、秦统一至秦汉之际、西汉... 1996年,在襄樊市团山镇余岗村北发掘了32座墓葬,墓葬分三区:墓子地、岭子上、卞营。墓子地和岭子上墓区的30座墓均为土坑竖穴墓,卞营墓区的2座墓为砖室墓,大部分随葬器物为陶器。这批墓葬可分为五期:战国晚期、秦统一至秦汉之际、西汉早期、西汉中期、东汉晚期。余岗墓地的发掘为研究襄北地区战国晚期至西汉中期墓葬的分期、年代、秦楚关系以及埋葬习俗、文化特征提供了相当丰富的实物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余岗墓地 第二次发掘 战国秦汉时期
下载PDF
抗战时期的国统区农村金融——以农村合作金融事业为中心 被引量:3
8
作者 朱荫贵 《安徽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15,共11页
抗日战争爆发后,南京政府认识到抗战将是持久战,持久抗战的关键之一在于农村能否持久地提供支持。因而,维持和发展农村经济就成为坚持抗战的重要一环。而维持和发展农村经济的关键又在于是否能够为农村提供金融支持。本文以台湾"... 抗日战争爆发后,南京政府认识到抗战将是持久战,持久抗战的关键之一在于农村能否持久地提供支持。因而,维持和发展农村经济就成为坚持抗战的重要一环。而维持和发展农村经济的关键又在于是否能够为农村提供金融支持。本文以台湾"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档案馆藏有关资料为中心,特别是农林部中央农业实验所农业经济系所作的农村金融调查资料,辅以其他史料,对1939年至1944年间国统区15个省的农村金融借贷、放款利率、放款期限、借贷办法、放款机关等情况进行具体考察,分析和观察其成效与特点,并与抗战前后的情况进行比较,以期对抗战时期国统区的农村金融发展和演变情况,有一个较为清晰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战时期 国统区 农村金融
下载PDF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书刊报的出版和利用 被引量:2
9
作者 徐寿芝 《图书情报工作》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42-145,共4页
介绍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国统区和苏区的书刊报出版情况;在此基础上,对这一时期书刊报内容特色及价值与利用进行深入的阐释。
关键词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 书刊报 出版利用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