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次以建立和建设新中国为主题的中央全会——论党的七届二中全会的历史地位 被引量:2
1
作者 陆仁权 王梦茹 +1 位作者 孙士江 李鉴修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18-125,共8页
在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和中国革命新高潮中召开的中共七届二中全会,明确了“重建国家”的政治原则,作出了“重建国家”的几项重要决策,提出了新中国起步时的国情观和发展观,确立了新中国的发展目标,并就党的执政能力和永葆党的先进性问题... 在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和中国革命新高潮中召开的中共七届二中全会,明确了“重建国家”的政治原则,作出了“重建国家”的几项重要决策,提出了新中国起步时的国情观和发展观,确立了新中国的发展目标,并就党的执政能力和永葆党的先进性问题提出了新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届二中全会 主题 建立新中国 建设新中国
下载PDF
“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有关体育类课题的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李旻 陈冬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3-16,共4页
对我国"七五"到"十一五"期间"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中研究体育的课题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此期间,"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中共有110项体育课题申报成功,期间课题数量在逐年增加;课题的主... 对我国"七五"到"十一五"期间"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中研究体育的课题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此期间,"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中共有110项体育课题申报成功,期间课题数量在逐年增加;课题的主要承担者是高等院校,并主要分布在发达地区;课题所涉及的研究范围较广,但主要集中在:体育基本理论,体育课程和体育专业问题三个领域;课题体现出了时代性、科学性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 体育 “七五” “十一五”
下载PDF
中共七大党章的特点及地位作用 被引量:5
3
作者 谭永国 《学术探索》 CSSCI 2012年第12期22-25,共4页
中共七大通过的党章,是中共党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党章之一,是我党独立自主制定的第一部党章,是党在民主革命时期制定的最完备、最详尽的一部党章,具有鲜明的历史特点,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和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 中共七大党章 主要内容 历史特点 地位和作用
下载PDF
中共七大议事日程更改始末 被引量:1
4
作者 黄正林 杨思涵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1期50-56,共7页
中共七大议事日程的正式提出几经波折,前后经历了三次变动。第一次变动因中共的工作重心由总结路线斗争转变至合作抗战,是以在共产国际的建议下进行了改动;第二次改动是在党的工作重心重新以总结路线斗争为中心时,毛泽东顺应中共发展的... 中共七大议事日程的正式提出几经波折,前后经历了三次变动。第一次变动因中共的工作重心由总结路线斗争转变至合作抗战,是以在共产国际的建议下进行了改动;第二次改动是在党的工作重心重新以总结路线斗争为中心时,毛泽东顺应中共发展的需要而提出修改;最终,中共顺利解决了自六大以来中央在组织与理论上的遗留问题,集中注意力,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从而完成了议程的最后一次更改。总的来看,议程的多次转变是中共在中日民族矛盾与国共阶级矛盾交叉的环境下,作出或妥协或斗争的应对策略,也是中共内部在面对如何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指导中国革命时意见分歧的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共七大 议事日程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下载PDF
中共七大的历史经验及对保持党的先进性的启示
5
作者 万建强 《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 2005年第3期99-103,共5页
中共七大是中共建党以后民主革命时期最重要的一次代表大会。"七大"制定的政治路线、确立的指导思想及概括的三大作风,为我们党的先进性建设留下了宝贵的历史经验,对在新的形势下如何保持党的先进性仍有许多深刻的启示。
关键词 七大 历史经验 保持先进性 启示
下载PDF
走向成熟前的“阵痛”——解读红四军“七大”前后争论风波中的人和事
6
作者 陈晋 《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 2016年第2期5-10,共6页
1929年春天到秋季发生在红四军内部的大争论,是中国共产党探索建党建军之路必然遭遇的风波,更是毛泽东作为领袖人物走向成熟前不可避免的"阵痛"。解析红四军"七大"前后争论风波中的人和事,我们不应该只看到其人事... 1929年春天到秋季发生在红四军内部的大争论,是中国共产党探索建党建军之路必然遭遇的风波,更是毛泽东作为领袖人物走向成熟前不可避免的"阵痛"。解析红四军"七大"前后争论风波中的人和事,我们不应该只看到其人事、理论上的纷争,更应该看到这是我们党的领导人成长、成熟的必然过程。这场风波不但使毛泽东这个党的领袖人物更加成熟了,也使朱德、陈毅这两个党内杰出人物更加成熟了,这场风波让他们更加理性地对待党内争论和意见分歧,更加紧密地团结在党的最高目标之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 朱德 红四军 红四军“七大”
下载PDF
团结胜利的大会照亮了新中国诞生的坦途——纪念党的七大召开70周年
7
作者 梁柱 《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学报》 2015年第3期40-48,共9页
七大总结了党领导的中国革命20多年曲折发展的历史,制定了正确的路线、纲领和策略,确立了毛泽东思想在全党的指导地位。七大的召开及其工作,表明这时的党已经是一个思想更加一致,队伍更加壮大,组织更加纯洁,并且形成了在马克思主义、毛... 七大总结了党领导的中国革命20多年曲折发展的历史,制定了正确的路线、纲领和策略,确立了毛泽东思想在全党的指导地位。七大的召开及其工作,表明这时的党已经是一个思想更加一致,队伍更加壮大,组织更加纯洁,并且形成了在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基础上空前的团结,它已经成长成一个能够带领人民实现党的纲领、最后战胜日本侵略者和一切反动势力、建立新中国的党。这次大会,正如毛泽东所说,开成了"团结的大会,胜利的大会"。大会制定的路线,指引全党夺取抗日战争和建立新中国的伟大胜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的七大 毛泽东 建立新中国
下载PDF
联共(布)、共产国际与中共五大到八七会议的转折
8
作者 张秋实 《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 2017年第4期63-69,共7页
从中共五大到八七会议,中共领导开展的革命其内涵由以"打倒列强除军阀"的国民革命转到了"工农武装割据建立革命政权"的土地革命,是联共(布)、共产国际指导中国革命战略方针的激进化促成了这一历史转折,中共五大是... 从中共五大到八七会议,中共领导开展的革命其内涵由以"打倒列强除军阀"的国民革命转到了"工农武装割据建立革命政权"的土地革命,是联共(布)、共产国际指导中国革命战略方针的激进化促成了这一历史转折,中共五大是这一转折过程的开始,而八七会议则是这一转折过程的完成。中共五大对八七会议的召开、对蒋汪相继叛变后革命顺利实现历史转折起了重要作用;八七会议是对五大会议精神的继承、贯彻和深化。中共从五大到八七会议转折的完成,联共(布)、共产国际的指导功过互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共(布)共产国际 中共五大 八七会议 革命转折
下载PDF
学习十六大精神之我见
9
作者 于艳娟 《辽宁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6期58-59,共2页
学习十六大精神,进一步提高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认识,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要求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深刻认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重要意义,紧紧围绕这一目标开展各项工作。
关键词 十六大精神 三个代表 小康社会 中国 与时俱进
下载PDF
培养干部为革命战争与革命根据地建设服务——土地革命后期至中共“七大”的教育方针政策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袁玉芝 赵伽诺 《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刊》 CSSCI 2022年第4期23-36,共14页
干部是革命事业成功与否的决定因素,随着革命事业的发展,干部短缺和素质不高问题日益突出,中国共产党提出“干部教育第一,国民教育第二”的方针政策。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根据地、解放区以干部学校、在职教育、干部训练班等多种形式广泛开... 干部是革命事业成功与否的决定因素,随着革命事业的发展,干部短缺和素质不高问题日益突出,中国共产党提出“干部教育第一,国民教育第二”的方针政策。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根据地、解放区以干部学校、在职教育、干部训练班等多种形式广泛开展干部教育,创设了红军大学、中共中央党校、陕北公学、鲁迅艺术学院等多所干部学校,为土地革命战争培养了大批革命干部,为抗日战争培养了大批能带领军队作战、领导群众工作的干部人才,为解放战争培养了大批能够管理城市、军事、文化等各项工作的干部。土地革命后期至中共“七大”时期的干部教育,逐步确定了教育为党的中心任务服务的作用,强调党对教育事业的领导,把思想政治教育放在首位,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重视教育与革命战争、生产劳动、人民群众相结合,为革命战争的胜利和新中国成立后的建设培养了大批管理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党代会报告(宣言) 土地革命后期至中共“七大” 干部教育 方针政策
下载PDF
中共八大及其前后不提“毛泽东思想”问题述论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合敏 《玉林师范学院学报》 2012年第3期67-77,共11页
中共七大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全党的指导思想,并在党章中作了明确规定。但在1956年召开的中共八大上却没有提及"毛泽东思想",甚至在整个1950年代党的文件和媒体中也都难以见到"毛泽东思想"一词。这既是中共中央根据毛... 中共七大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全党的指导思想,并在党章中作了明确规定。但在1956年召开的中共八大上却没有提及"毛泽东思想",甚至在整个1950年代党的文件和媒体中也都难以见到"毛泽东思想"一词。这既是中共中央根据毛泽东的意见集体做出的决定,更是毛泽东本人自1948年冬以来提出并坚持不提"毛泽东思想"的结果。毛泽东之所以坚持不提"毛泽东思想",固然与其谦虚谨慎、笃信马列主义、反对个人崇拜的人民领袖风范和对其社会主义建设理论尚未形成的清醒认识有关,但更是基于对"国际局势"的科学把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 毛泽东思想 中共八大 社会主义建设 “国际局势”
下载PDF
论中共七大对马克思主义“三化”的杰出贡献
12
作者 刘昊 《贵州省党校学报》 2021年第4期77-82,共6页
中共七大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全党的指导思想,在党内掀起了宣传贯彻毛泽东思想的热潮,为夺取抗战的最后胜利和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制定了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极大地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中共七大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全党的指导思想,在党内掀起了宣传贯彻毛泽东思想的热潮,为夺取抗战的最后胜利和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制定了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极大地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加速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在新时代,中共七大对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仍具有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共七大 马克思主义 中国化 时代化 大众化
下载PDF
中共七大增强“看齐意识”的历史经验及当代启示
13
作者 宋效萱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5期77-82,共6页
毛泽东在中共七大上提出“看齐是原则”的重要论断和“向中央基准看齐,向大会基准看齐”的看齐基准。大会实现了向毛泽东思想看齐、向党的政治路线看齐、向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看齐的政治要求,以全党的团结提供了“看齐”的保证,以... 毛泽东在中共七大上提出“看齐是原则”的重要论断和“向中央基准看齐,向大会基准看齐”的看齐基准。大会实现了向毛泽东思想看齐、向党的政治路线看齐、向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看齐的政治要求,以全党的团结提供了“看齐”的保证,以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方法解决了“看齐”的思想偏差。中共七大的历史经验启示我们增强“四个意识”,必须坚持看齐的政治原则,内化看齐的基准,强化增强“四个意识”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共七大 看齐 “四个意识” 当代启示
下载PDF
“十九大”后高职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的新态势——以福建高职院校为例
14
作者 林志香 《包头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8年第2期33-36,共4页
高职马克思主义学院担负着思政教育阵地和思潮引领的重任。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高校思政教育,十九大后,党和国家对马院建设的高度重视,高职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出现了思政教育阵地作用和指导地位趋于增强、联网体系更更加紧密等新态势,... 高职马克思主义学院担负着思政教育阵地和思潮引领的重任。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高校思政教育,十九大后,党和国家对马院建设的高度重视,高职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出现了思政教育阵地作用和指导地位趋于增强、联网体系更更加紧密等新态势,获得前所未有的机遇,同时也面临着严峻的考验。高职马克思主义学院应当坚持符合标准的规范要求,借鉴经验,特色创新,协同合作,使高职马克思主义学院更好地完成艰巨而又光荣的历史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九大 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 新态势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