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一轮地方机构改革的理论逻辑与重点任务 被引量:2
1
作者 张克 刘馨岳 《行政管理改革》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20-30,共11页
地方机构改革是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新一轮地方机构改革要准确把握以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为统领、以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导向、以充分发挥中央与地方两个积极性为重点的理论逻辑,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高... 地方机构改革是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新一轮地方机构改革要准确把握以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为统领、以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导向、以充分发挥中央与地方两个积极性为重点的理论逻辑,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高效的地方党政机构职能体系。地方机构改革的重点任务包括统一组建地方党委社会工作部门,结合实际优化地方科技、金融监管、数据管理等领域机构职能配置,整合农业农村与乡村振兴机构职责,优化地方机构编制资源配置。实施地方机构改革须进一步完善机构职能运行机制,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公务员队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机构改革 党委社会工作部 地方金融监管 数据管理 机构编制
下载PDF
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统战机构考辨 被引量:4
2
作者 陈福荣 《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 2010年第1期78-82,共5页
抗日战争时期在陕甘宁边区先后设立的中共中央西北局统战部、西北局民运部、延安交际处,以及具有统战性质的西北局友军工作委员会和友军工作核心组等负责统战工作的机构,在中共中央的直接领导下,在调查和研究各党派各友军的情况,落实&qu... 抗日战争时期在陕甘宁边区先后设立的中共中央西北局统战部、西北局民运部、延安交际处,以及具有统战性质的西北局友军工作委员会和友军工作核心组等负责统战工作的机构,在中共中央的直接领导下,在调查和研究各党派各友军的情况,落实"三三制"中有关统一战线政策,管理非党干部,调查、研究、管理少数民族工作和外事接待,情报收集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为建设和发展边区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经济、文化,把边区建设成团结、抗战、民主的坚强堡垒,奠定了稳固的基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共中央西北局 陕甘宁边区统战机构 运作 历史贡献
下载PDF
70年来中国共产党对外工作的发展成就和理论创新 被引量:2
3
作者 肖枫 《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学报》 2019年第5期128-136,共9页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不忘初心支持世界正义事业,为新生共和国屹立于世界奠定基石。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的对外工作发生了历史性转变。集中到一点,就是过去“战争与革命”年代神秘封闭的“党的对外工作”,转变发展成公开...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不忘初心支持世界正义事业,为新生共和国屹立于世界奠定基石。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的对外工作发生了历史性转变。集中到一点,就是过去“战争与革命”年代神秘封闭的“党的对外工作”,转变发展成公开透明符合国际惯例的“政党外交”了。中国特色政党外交正以自己的亲和力、吸引力和感召力汇入世界政党交流合作的大潮,从而使中国共产党的朋友遍布五洲四海。时代主题由“战争与革命”转向“和平与发展”,带来了党的对外工作的大转折大发展,实践的发展进一步推动了思想认识上的飞跃和理论上的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的对外交往 党的对外工作 中国特色政党外交 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
下载PDF
哲学社会科学学部与中国科学院的关系变迁——兼谈郭沫若的角色
4
作者 向明 《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7年第3期74-79,共6页
1949年成立的中国科学院是一个综合性学术研究机构,兼顾自然科学和哲学社会科学研究。1955年召开学部成立大会后,因为和意识形态关系紧密,哲学社会科学学部所走的道路较为特殊,和中国科学院的隶属关系呈现了阶段性特征。身为院长的郭沫... 1949年成立的中国科学院是一个综合性学术研究机构,兼顾自然科学和哲学社会科学研究。1955年召开学部成立大会后,因为和意识形态关系紧密,哲学社会科学学部所走的道路较为特殊,和中国科学院的隶属关系呈现了阶段性特征。身为院长的郭沫若同时也是哲学社会科学学部主任,从筹划到组建学部,他是事实上的掌门人。学部党组力量加强后,郭沫若逐步将领导权转交。当学部划归中宣部领导后,郭沫若的学部主任职务仅是挂名,除了形式上参加学部的重大活动,事实上已经脱离了对学部的领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哲学社会科学学部 中国科学院 中央宣传部 郭沫若
下载PDF
社会治理背景下的中国社会工作 被引量:11
5
作者 柳拯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14年第A01期17-22,98,共6页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将"治理"确立为新时期我党全面深化改革的执政理念和治国方略,这对战略谋划社会工作在新时期的历史方位、实现方式与发展路径具有重大意义。社会治理背景下的中国社会工作发展,要坚守社会工作处于初级阶段...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将"治理"确立为新时期我党全面深化改革的执政理念和治国方略,这对战略谋划社会工作在新时期的历史方位、实现方式与发展路径具有重大意义。社会治理背景下的中国社会工作发展,要坚守社会工作处于初级阶段的战略判断,把握中国特色方向,突出服务体系建设与服务能力提升两大重点,发挥市场和政府的作用,强化服务困境人群、服务社会建设、服务政治经济文化生态与党的建设三方面职责,处理好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参与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和源头治理。当前,扎实推进社会工作,需要重点抓好制度设计、主体培育、资源整合和环境营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 社会治理 社会工作 战略谋划
下载PDF
社会工作发展与基层治理创新——深入学习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 被引量:2
6
作者 刘英为 李昭亮 《南海学刊》 2020年第4期12-19,共8页
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基层治理的有效性直接决定着经济社会能否繁荣、稳定、可持续发展。基层治理直接面对广大群众,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基层治理创新势在必行。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作出了要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的重要决议,... 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基层治理的有效性直接决定着经济社会能否繁荣、稳定、可持续发展。基层治理直接面对广大群众,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基层治理创新势在必行。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作出了要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的重要决议,对推进“政府、社会、居民”协同治理进一步明确了要求,为社会工作参与基层治理创新提供了理论依据,指明了行动方向。结合“十四五”规划的重点战略方向,社会工作可以在国家治理效能提升、乡村振兴战略等多个方面发挥专业优势,开启基层治理创新与社会工作融合的新征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九届五中全会 基层治理创新 社会工作 专业优势
下载PDF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与中国当代史上的伟大转折 被引量:3
7
作者 朱佳木 《当代中国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4-15,共12页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与此前的中共中央工作会议重新确立了党的马克思主义的路线,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从而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实现了中国当代史上的伟大转折。这一转折不是自然形成的,而是大多数与会代...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与此前的中共中央工作会议重新确立了党的马克思主义的路线,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从而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实现了中国当代史上的伟大转折。这一转折不是自然形成的,而是大多数与会代表在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带动和支持下通过斗争取得的;但也不是偶然发生的,而是粉碎"四人帮"之后到会议召开前的两年,党内正确力量在思想上、组织上所做的大量准备工作与国内外形势发展相互作用的必然结果,是或迟或早总会发生的。它既不是一般方针、政策的转变,也不是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改变,而是从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由不完全清楚到比较清楚的转变。从探索中国自己的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到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转变,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改革开放与四项基本原则的有机结合,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三中全会以来30年的实践告诉我们,中国面对新的历史条件,不改革不开放没有出路。改革开放不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同样没有出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一届三中全会 中共中央工作会议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国当代史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