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41篇文章
< 1 2 3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 Study on the“Social Behavior”of Zen Poetry Culture:A Case Study of the Sui and Tang Dynasties
1
作者 ZHANG Pei REN Siying 《Cultural and Religious Studies》 2023年第4期187-190,共4页
During the Sui and Tang dynasties,Buddhism and Zen poetry underwent great development.Zen poetry is diverse in form,strong in personality,and high in achievement.Among the types of Zen poetry are poems,lyrics,and pros... During the Sui and Tang dynasties,Buddhism and Zen poetry underwent great development.Zen poetry is diverse in form,strong in personality,and high in achievement.Among the types of Zen poetry are poems,lyrics,and prose,some of which have social attribute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Buddhism.An analysis reveals that the viewpoints and information conveyed in these poems,lyrics,and prose are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the attitudes of the emperors towards Buddhism.When the attitude of the emperor towards Buddhism reached its peak of positivity during the Tang dynasty,there was a change towards a negative correlation with the viewpoints expressed in poetr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en poetry social behavior the sui and tang dynasties
下载PDF
Historical Changes of Ginkgo Biloba L. Culture
2
作者 CHEN Feng-jie FAN Bao-min 《Asian Agricultural Research》 2012年第11期102-105,共4页
Ginkgo Biloba L.is a rare species endemic to China,strengthening the study of Ginkgo culture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eco-economic development.This paper uses the historical research methods to study the Ginkgo and... Ginkgo Biloba L.is a rare species endemic to China,strengthening the study of Ginkgo culture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eco-economic development.This paper uses the historical research methods to study the Ginkgo and its cultural development process in China.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development of Ginkgo culture,the process can be divided into three stages:Shang and Zhou Dynasties to the Northern and Southern Dynasties(which is named theological era),Sui and Tang Dynasties to early Qing Dynasty(which is named the literature era),and the modern China which is named the scientific era.The history of Ginkgo culture is a history of Ginkgo being gradually recognized,and the Ginkgo culture's connotation and extension are gradually deepened and developed.The construction of Ginkgo today's culture should be in the inheritance of historical culture,and combined with the needs of the times comprehensive innovation,take the science and human harmonious development roa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NKGO Biloba L.culture Shang and ZHOU dynasties N
下载PDF
隋及唐初敦煌艺术对外来影响的吸收与创新 被引量:1
3
作者 赵声良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9,共9页
敦煌隋代彩塑受到印度笈多艺术风格的影响,及至唐代,彩塑已形成了中国式的表现手法与风格,既保持了雕塑的写实性,又体现出气韵生动的精神。壁画也同样,隋至唐初的人物造型中,常常出现典型的印度风格晕染法,比起北朝壁画更接近印度绘画... 敦煌隋代彩塑受到印度笈多艺术风格的影响,及至唐代,彩塑已形成了中国式的表现手法与风格,既保持了雕塑的写实性,又体现出气韵生动的精神。壁画也同样,隋至唐初的人物造型中,常常出现典型的印度风格晕染法,比起北朝壁画更接近印度绘画的特点,表明当时确有一部分画家擅长画外来风格。但随着唐前期艺术的发展,画家们对外来晕染法不断改造,使之与传统的线描进行了完美的结合。从壁画的装饰图案中,我们也可看到对外来艺术的改造,如隋至唐初流行的联珠纹、石榴纹、葡萄纹等纹样在不断地被吸收改造,最后都融入了形态更为丰富的卷草纹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敦煌艺术 隋唐 印度 中原 晕染法
下载PDF
以敦煌吐鲁番文书为中心探讨中古时期民间医疗行为
4
作者 王安萍 张丽君 +4 位作者 牛崇信 赵晓丽 吕有强 王平平 郑访江 《西部中医药》 2024年第12期22-25,共4页
通过分析敦煌吐鲁番相关出土文献,探讨我国中古时期疾病谱,以及民间常见疾病的诊疗方法,为相关研究奠定基础。认为这一时期官方医疗机构设置较为完备,普通百姓患病后仍然以自治为主要治疗方法,官方在一定程度上介入了重大疾病的诊治,此... 通过分析敦煌吐鲁番相关出土文献,探讨我国中古时期疾病谱,以及民间常见疾病的诊疗方法,为相关研究奠定基础。认为这一时期官方医疗机构设置较为完备,普通百姓患病后仍然以自治为主要治疗方法,官方在一定程度上介入了重大疾病的诊治,此外物理疗法、心理疗法、其他疗法也广泛运用于疾病的诊治过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土文献 敦煌吐鲁番文书 隋唐五代宋初 民间医疗 常见疾病
下载PDF
博物馆叙事展览策展实践与思考——以“大唐遗宝——何家村窖藏出土文物展”改陈为例
5
作者 田卫丽 潘婷 马晋川 《文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3-98,共6页
博物馆大多文物展览因太过强调文物的物性而忽视了其内在联系与历史语境,使得展览存在同质化严重、类型单一、对话缺失的问题。为了摆脱这一现实困境,我国博物馆界引进了西方叙事学理论,并将其应用到博物馆研究和展览策划实践中。陕西... 博物馆大多文物展览因太过强调文物的物性而忽视了其内在联系与历史语境,使得展览存在同质化严重、类型单一、对话缺失的问题。为了摆脱这一现实困境,我国博物馆界引进了西方叙事学理论,并将其应用到博物馆研究和展览策划实践中。陕西历史博物馆的“大唐遗宝展”在改陈过程中将叙事与赏物、体验相结合,从叙事故事的构建与叙事话语的表达两个维度进行了探索与实践,突破了以往只讲“物”的层面,使展览真正起到了叙述历史、传承文化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叙事展览 叙事故事 叙事话语 大唐遗宝展
下载PDF
魏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亡佚字书研究综述
6
作者 王虎 张秀杰 《平顶山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32-38,共7页
魏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的字书,大部分已亡佚,但其佚文材料十分宝贵,一些学者对此展开研究且成果丰厚。所指亡佚字书为有辑本的古佚字书(以龙璋《小学搜逸》为基础),对其研究成果进行搜集整理,从辑佚类与研究类两方面展开论述:辑佚类主要... 魏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的字书,大部分已亡佚,但其佚文材料十分宝贵,一些学者对此展开研究且成果丰厚。所指亡佚字书为有辑本的古佚字书(以龙璋《小学搜逸》为基础),对其研究成果进行搜集整理,从辑佚类与研究类两方面展开论述:辑佚类主要包括清人辑本、今人辑本和域外辑本三类;研究类主要以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期刊、硕博论文为研究对象,将研究成果分为字书专书研究、古文献引字书研究以及字书对比研究三类。在此基础上分析当前亡佚字书研究现状的不足,并对今后的研究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魏晋南北朝 隋唐 亡佚字书 综述
下载PDF
隋唐时期中央王朝对于阗的治理
7
作者 王旭送 胡亮霞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24年第5期72-78,共7页
隋代,于阗名义上处于西突厥的统治下,实际上与其离心离德,祈盼早日恢复与中原王朝的统属关系。隋炀帝时,于阗与中原地区建立了密切的联系。唐初,于阗心向中原主动归附唐朝,唐朝在此设毗沙都督府,管理当地居民。随着镇防体制强化,于阗逐... 隋代,于阗名义上处于西突厥的统治下,实际上与其离心离德,祈盼早日恢复与中原王朝的统属关系。隋炀帝时,于阗与中原地区建立了密切的联系。唐初,于阗心向中原主动归附唐朝,唐朝在此设毗沙都督府,管理当地居民。随着镇防体制强化,于阗逐步走向军镇化。唐朝在于阗实行乡里制度,同时辅之以村坊制。于阗在安西四镇中占据着特殊的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隋唐时期 于阗 治理
下载PDF
隋唐河东地方家族变迁略探——以襄垣浩喆家族为例
8
作者 张葳 《深圳社会科学》 2024年第3期150-159,共10页
根据近年考古发现及石刻文献探讨北朝至隋唐潞州襄垣浩喆家族的兴衰变迁史,发现目前出土的五方浩喆家族墓志中书写的其先祖及本人官职真伪参半,其中一些较为显赫的官职多为其家族成员为炫耀家族政治地位而编造,他们实际上主要在潞州襄... 根据近年考古发现及石刻文献探讨北朝至隋唐潞州襄垣浩喆家族的兴衰变迁史,发现目前出土的五方浩喆家族墓志中书写的其先祖及本人官职真伪参半,其中一些较为显赫的官职多为其家族成员为炫耀家族政治地位而编造,他们实际上主要在潞州襄垣本地任职,以州、县僚佐为主,同时也有一些没有实职的版授官。这类官职虽然在中央官僚体系中微不足道,却为其家族在地方上积累了一定的政治资源,使他们成为襄垣地方较有势力的家族。然而其家族在文化方面的素养不高,在九品中正制取消之后,他们无法通过参加科举获得更高的政治地位,其势力范围只能局限于潞州襄垣本地,难有向上发展的机会,导致其家族历史随墓志记载至唐中宗时期戛然而止,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其家族入唐以后在政治上并未取得突破性发展。虽然有证据表明唐宋时期潞州地区仍有不少浩氏聚居于此,但似乎再未有类似于浩喆家族的地方家族出现。以浩喆家族作为考察对象,从不同视角探讨隋唐废止乡长对地方家族及地方社会的影响,研究结论认为隋唐乡里制度的改变导致地方家族难以有上升空间,地方社会也因此在政治方面表现得更具限制性、封闭性,这是造成中晚唐藩镇割据局面出现的根源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隋唐 乡长 地方社会 地方家族 潞州 襄垣 浩氏 墓志
下载PDF
中原黄河漕路与秦汉隋唐帝国
9
作者 陈隆文 《黄河科技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7-16,共10页
中原黄河漕路是以现在郑州桃花峪以西至三门峡灵宝段的黄河河道为主干的漕粮运输通道,由灵宝至三门峡段、三门峡至孟津段、孟津至郑州桃花峪段等数段构成,敖仓、荥阳故城等地是中原黄河漕路上的关键节点。作为关中与关东之间唯一有效的... 中原黄河漕路是以现在郑州桃花峪以西至三门峡灵宝段的黄河河道为主干的漕粮运输通道,由灵宝至三门峡段、三门峡至孟津段、孟津至郑州桃花峪段等数段构成,敖仓、荥阳故城等地是中原黄河漕路上的关键节点。作为关中与关东之间唯一有效的运输渠道,其畅通与否和秦汉隋唐帝国的国运兴衰息息相关。在秦、汉、隋大一统的过程中,中原黄河漕路有着重要的战略地位。桃花峪以西的中原黄河漕路转输军粮物资之便,帮助秦人在兼并统一战争中占得先机;而关中以东中原黄河漕路的畅通及其对敖仓之粟的控制,几乎成为刘邦战胜项羽的决定性因素。汉代时,经由中原黄河漕路转输的漕粮数额一直呈现攀升之势,最高在元封年间达六百万石,约为当今的18万吨。隋帝国借助中原黄河漕路控制了当时东亚大陆上最富庶的区域,更是以郑州桃花峪西至三门峡灵宝段黄河漕路为主轴,西引渭水,东连黄河下游与后来的隋唐大运河通济、永济两渠,构建了南至淮水、北达海河流域的水上交通运输系统。唐代关中长安对中原黄河漕路的依赖则超过了汉、隋,经由中原黄河漕路西输至关中长安的漕粮数量与规模随着唐帝国国运盛衰而不断起伏变化,可以说中原黄河漕路畅通、漕运制度不断完善,唐帝国蒸蒸日上;中原黄河漕路断绝,唐王朝政权亦随之衰亡。因此,中原黄河漕路足以称为秦汉隋唐帝国的生命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原 黄河漕路 秦汉隋唐帝国
下载PDF
隋唐藻井图案在现代丝巾图案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10
作者 郭鲁宁 章海虹 《设计》 2024年第16期10-13,共4页
藻井图案作为中国古代装饰图案中最为精美的艺术创造之一,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和艺术魅力。文章从隋唐藻井图案出发,探究其艺术原理和审美技巧,用来指导当下丝巾图案设计的发展。通过对藻井图案视觉元素的挖掘和提取,与之将现代设计手法... 藻井图案作为中国古代装饰图案中最为精美的艺术创造之一,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和艺术魅力。文章从隋唐藻井图案出发,探究其艺术原理和审美技巧,用来指导当下丝巾图案设计的发展。通过对藻井图案视觉元素的挖掘和提取,与之将现代设计手法和理念相结合。创作出符合当下大众审美需求,具有当代商业价值的丝巾作品。将传统和现代进行了巧妙的结合可以为当代设计师进行图案的继承创新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隋唐藻井图案 丝巾设计 传承与创新 图案设计 艺术
下载PDF
隋唐造像记图版著录源流述略
11
作者 黄志明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8,I0002,共9页
隋唐造像记的图版著录与印刷、摄影等技术的革新息息相关。早在唐代,隋唐造像记已经具备图版著录的条件,但今人对隋唐造像记图录的关注,多集中于清人杨守敬《寰宇贞石图》刊行以后的资料。故本文从技术革新的角度梳理隋唐造像记历代图... 隋唐造像记的图版著录与印刷、摄影等技术的革新息息相关。早在唐代,隋唐造像记已经具备图版著录的条件,但今人对隋唐造像记图录的关注,多集中于清人杨守敬《寰宇贞石图》刊行以后的资料。故本文从技术革新的角度梳理隋唐造像记历代图版著录状况,并对涉及隋唐造像记图录的现代资料作系统的分类与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隋唐 造像记 图录 拓本 印刷技术
下载PDF
唐代画家张璪生平行迹摭考
12
作者 周珩帮 《新疆艺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31-39,共9页
唐代画家张璪的绘画和画论影响很大,但其生平行迹历来鲜为人知。在确切资料发现以前,文章依据画史材料、相关碑刻、诗文及人物史事,梳理其生平行迹中的基本史实和疑点,廓定张璪生于730年前后,约唐肃宗上元前入仕,763年任侍御史、秘书郎,... 唐代画家张璪的绘画和画论影响很大,但其生平行迹历来鲜为人知。在确切资料发现以前,文章依据画史材料、相关碑刻、诗文及人物史事,梳理其生平行迹中的基本史实和疑点,廓定张璪生于730年前后,约唐肃宗上元前入仕,763年任侍御史、秘书郎,764年补通汴河判官,大历中任检校祠部员外郎、盐铁判官,与先后任相的刘晏、元载、王缙关联密切,同期于长安佛寺作画,确立绘画声誉;建中前后坐贬,任衡州、忠州、江陵郡司马,足迹多在荆楚,综合符载、陆璪等人的行迹可知,他在江陵郡活动时间较长,元和初仍有行迹,卒于807年后。张璪是唐人推崇而后世不断简化的一个文人画家,重审其史实和疑点,对唐代画史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代 张璪 绘画 生卒 行迹
下载PDF
《玄怪录》中“非人故事”及其反映的作者写作观念研究
13
作者 郝雨晴 范学新 《蒲松龄研究》 2024年第3期138-151,共14页
《玄怪录》中的“非人故事”分为仙人、精怪、鬼魂三类,且都反映出作者不同的写作观念。仙人类故事多描写仙人在思想、行为、居住环境等方面高于凡人的超越性,同时暗含着作者对自身困境的观照与超越;精怪类故事注重思考精怪与人类的和... 《玄怪录》中的“非人故事”分为仙人、精怪、鬼魂三类,且都反映出作者不同的写作观念。仙人类故事多描写仙人在思想、行为、居住环境等方面高于凡人的超越性,同时暗含着作者对自身困境的观照与超越;精怪类故事注重思考精怪与人类的和谐型与对立型关系,其中二者的和谐型关系主要涉及报恩与偶遇主题,而对立型关系又分为精怪得到处罚、人类受到报复两种结局,体现出作者在生命平等观念下对自然万物的认知与尊重;鬼魂类故事则在阴间世界的建构下,寄寓着作者对世人的劝诫以及对社会现实的揭露与批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玄怪录》 牛僧孺 非人故事 写作观念 唐传奇
下载PDF
基于敦煌医药求子方药探讨隋唐时期不孕症的辨治规律
14
作者 杨永琴 魏本君 +1 位作者 申剑 王新斌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4年第23期48-50,共3页
不孕症为全球关注的难题和妇科常见病之一。中医药治疗不孕症有独特的优势。隋唐时期的中医医书文献蕴含了宝贵的求子经验,值得挖掘、整理和分析,以探讨辨证论治不孕症的规律。这将为临床辨治提供参考,并进一步促进不孕症的治疗和研究... 不孕症为全球关注的难题和妇科常见病之一。中医药治疗不孕症有独特的优势。隋唐时期的中医医书文献蕴含了宝贵的求子经验,值得挖掘、整理和分析,以探讨辨证论治不孕症的规律。这将为临床辨治提供参考,并进一步促进不孕症的治疗和研究。文章通过深入研究敦煌医药求子方药,为中医药治疗不孕症提供新的启示和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孕症 求子 敦煌医药 隋唐时期 方药 辨证论治
下载PDF
明末清初拟话本小说中袭旧诗词的特征及成因
15
作者 杨志君 段海波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92-103,共12页
明末清初的9部代表性拟话本小说掺入了大量的古代诗词,其中诗歌275首、词作82首。拟话本小说中的袭旧诗词,以唐诗、宋词为主,是唐诗、宋词经典化的一种表现;以小众诗词为主,较少选用名家名作;以通俗诗词为主,较少选用典雅含蓄的诗词;大... 明末清初的9部代表性拟话本小说掺入了大量的古代诗词,其中诗歌275首、词作82首。拟话本小说中的袭旧诗词,以唐诗、宋词为主,是唐诗、宋词经典化的一种表现;以小众诗词为主,较少选用名家名作;以通俗诗词为主,较少选用典雅含蓄的诗词;大部分诗词带有劝诫意义,承载着作者的教化意图。这些特点的形成,缘于明末清初“轶宋窥唐”的文学主张、通俗诗词受明人追捧及书商青睐、小说对道德劝诫的重视、儒家的“诗教”传统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末清初 拟话本小说 袭旧诗词 唐诗宋词 通俗诗词
下载PDF
隋唐长安城东北角夹城及十王宅遗址2023年度发掘简报
16
作者 辛龙 +5 位作者 王桐 陈波 关琳(整理) 唐世玉锦(绘图) 王晓静(绘图) 荣洁(绘图) 《文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7,共5页
隋唐长安城东北角夹城及十王宅遗址位于隋唐长安城遗址东北部。2023年5月至12月,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对该遗址区域内外郭城北城墙、十王宅北坊墙、北坊墙外的排水沟、北坊墙与外郭城北城墙之间的唐代地面、十王宅内院落院墙墙基进... 隋唐长安城东北角夹城及十王宅遗址位于隋唐长安城遗址东北部。2023年5月至12月,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对该遗址区域内外郭城北城墙、十王宅北坊墙、北坊墙外的排水沟、北坊墙与外郭城北城墙之间的唐代地面、十王宅内院落院墙墙基进行了主动性发掘,清理了坊墙、院墙、路面、排水沟等遗迹,并解剖了外郭城北城墙、十王宅北坊墙、北坊墙外排水沟、十王宅院墙墙基。本文即是对2023年度发掘工作主要收获的简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隋唐长安城东北角 外郭城北城墙 十王宅北坊墙 十王宅院墙墙基
下载PDF
牲畜 图腾 异豕--以唐志怪故事中“猪”的书写为中心
17
作者 赵奕柔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4年第10期72-76,共5页
作为最早被驯养的牲畜之一,“猪”不论是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还是在文学作品中,都有较强的存在感。唐代四部志怪笔记《酉阳杂俎》《纪闻》《玄怪录》和《广异记》中,也有一定数量的故事对“猪”进行了截然不同的书写,塑造了不同类型的“... 作为最早被驯养的牲畜之一,“猪”不论是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还是在文学作品中,都有较强的存在感。唐代四部志怪笔记《酉阳杂俎》《纪闻》《玄怪录》和《广异记》中,也有一定数量的故事对“猪”进行了截然不同的书写,塑造了不同类型的“猪”形象。对这些类型进行整理分析,可以了解当时人们的生活状态,感受人们对“猪”认知观念的复杂性,窥见其背后蕴涵的象征意味与文化内涵。该文通过列举相关故事条目,反映其分布情况,并将“猪”划分为特别的牲畜、星斗的化身、奇异的精怪,以及现形的厕神四种类型。在类别划分的基础上,得出唐人对这一物种的看法既延续了先人对“猪”的原始崇拜,又体现了当时人们对猪生物性的认知,还受到特殊环境下将其神异化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代 《酉阳杂俎》 志怪故事 民间俗信 图腾
下载PDF
宋人追复“三代”之原因蠡测
18
作者 谭积仁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41-46,共6页
宋朝建国之后,朝野都认识到历史乱多治少,加之北宋承五代废墟而来,如何避免成为第六代?这让他们心里产生了巨大的焦虑,并开始从历史中借鉴经验。“三代”号称“极治之世”,寿命最久,而历代称治的汉、唐,寿命却明显更短。“汉唐”可以成... 宋朝建国之后,朝野都认识到历史乱多治少,加之北宋承五代废墟而来,如何避免成为第六代?这让他们心里产生了巨大的焦虑,并开始从历史中借鉴经验。“三代”号称“极治之世”,寿命最久,而历代称治的汉、唐,寿命却明显更短。“汉唐”可以成为第一步追求的典范,但如果要想国祚更久,则“三代”无疑是更理想的仿效对象。提倡“三代”,也有助于应对佛教挑战。而当时思想资源有限,宋代朝野并不能提出超越儒家“三代之治”的其他理想世界。因此,在与“汉唐故事”“祖宗家法”的对比中,“三代之治”得到了极大的推崇,这也促成了儒学的复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少乱多 治国方略 三代之治 汉唐故事 祖宗家法
下载PDF
隋唐与北宋淮河流域湿地系统格局变迁 被引量:9
19
作者 胡金明 邓伟 +1 位作者 唐继华 柳江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43-52,共10页
基于"国家地理基础信息数据库"和《中国历史地图集—隋唐、北宋》为主信息源,生成隋唐(公元581-907年)和北宋(公元960-1127年)时期淮河流域湿地系统宏观格局分布图,结合淮河流域的相关历史地理文献,分析了隋唐和北宋时期淮河... 基于"国家地理基础信息数据库"和《中国历史地图集—隋唐、北宋》为主信息源,生成隋唐(公元581-907年)和北宋(公元960-1127年)时期淮河流域湿地系统宏观格局分布图,结合淮河流域的相关历史地理文献,分析了隋唐和北宋时期淮河流域湿地系统的宏观格局变化,探讨了该历史时期淮水流域湿地系统的主要湿地类型的变化趋势、驱动与效应。研究表明:隋唐和北宋时,淮水流域湿地系统的宏观格局变化不大,隋唐时处在稳定阶段,北宋时处在较稳定阶段。河流和湖沼等自然湿地宏观分布格局变化小,是当时流域湿地系统保持宏观格局稳定的基本原因。流域湿地系统变化主要来自于以运渠、库塘和灌溉沟渠等为主的人工湿地的发展和演变,隋唐王朝的宏观政策促进了当时流域各类人工湿地的发展;唐末—北宋熙宁元年,流域各类人工湿地因战争等政治原因大量荒废;北宋中期后因系列新政实施,流域人工湿地又得以再次发展。隋唐—北宋时淮河流域人工湿地的变化与历代王朝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关联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隋唐 北宋 淮河流域 湿地
下载PDF
隋唐时期药物衡量单位的考察 被引量:9
20
作者 张瑞贤 芦琴 +1 位作者 张卫 张慕群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7期2201-2204,共4页
隋朝度量衡改制,但医药、天文、乐律方面并未改制,造成了大、小2种制式。唐代度量衡基本沿用隋制,并且将隋以来的大小制按典章制度作了规定。除大小秤以外,在衡器变动中,与医学相关较为紧密的还有钱、分等。
关键词 隋唐时期 药物计量单位 度量衡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