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3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唐宋时期佛塔地宫悬镜初探
1
作者 王文波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3-111,共9页
佛塔地宫悬镜主要流行于唐宋时期,多见于横穴式地宫中。文章通过对已有资料的系统梳理与研究,认为地宫悬镜可分为顶镜、顶镜与壁镜组合两种类型,以顶镜为主;悬镜很可能是借用铜镜或“古镜”传统的驱魔辟邪功能,意在强调对地宫内舍利的镇... 佛塔地宫悬镜主要流行于唐宋时期,多见于横穴式地宫中。文章通过对已有资料的系统梳理与研究,认为地宫悬镜可分为顶镜、顶镜与壁镜组合两种类型,以顶镜为主;悬镜很可能是借用铜镜或“古镜”传统的驱魔辟邪功能,意在强调对地宫内舍利的镇护,这一点与当时舍利瘗埋的世俗化、末法思想的流行密切相关;地宫悬镜与墓葬悬镜关系密切,悬镜并非是某一种宗教信仰的独特内容,而是传统丧葬和辟邪观念的进一步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宋时期 地宫悬镜 舍利镇护 世俗化 墓葬悬镜
下载PDF
故宫博物院藏宋人水墨《百花图》卷新考
2
作者 翁毓衔 《艺术探索》 CSSCI 2024年第6期19-29,共11页
故宫博物院所藏宋人水墨《百花图》卷,因画面本幅无款且鉴藏信息有限等因素留下许多疑点。如此图作者归属、卷末部分是否存在割移散佚情况等问题未有定论。笔者以《百花图》卷卷首墨梅画法为切入点,梳理宋元从墨梅一派到水墨花卉的史料... 故宫博物院所藏宋人水墨《百花图》卷,因画面本幅无款且鉴藏信息有限等因素留下许多疑点。如此图作者归属、卷末部分是否存在割移散佚情况等问题未有定论。笔者以《百花图》卷卷首墨梅画法为切入点,梳理宋元从墨梅一派到水墨花卉的史料与图像,推论出南宋画家汤正仲或为此卷作者的可能性,同时将卷中所绘64种花草进行植物名目辨识而得出花期排序,并围绕汤正仲与“一年景”风尚中四时花卉题材的关联,推出《百花图》卷卷末段可能被割移的新解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人水墨《百花图》卷 水墨花卉 汤正仲 花期 割移散佚
下载PDF
江南抗倭时期“唐宋派”的经世活动与海洋书写
3
作者 朱雄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27-35,共9页
“唐宋派”作为明嘉靖年间著名的文学流派,他们取法唐宋以溯秦汉,反对佶屈聱牙、摹拟剽窃的复古文风,其文论思想注重“文”与“道”的并重,有着强烈的经世济民情怀。嘉靖年间的江南沿海地区,海疆不靖,倭寇侵扰频繁,沿海民众深受其害。... “唐宋派”作为明嘉靖年间著名的文学流派,他们取法唐宋以溯秦汉,反对佶屈聱牙、摹拟剽窃的复古文风,其文论思想注重“文”与“道”的并重,有着强烈的经世济民情怀。嘉靖年间的江南沿海地区,海疆不靖,倭寇侵扰频繁,沿海民众深受其害。面对这“不靖的海”,“唐宋派”成员在抗倭的时代背景下,其文学创作、经世实践等都发生了明显的“海洋转向”,抗倭、海洋诗文书写成为他们生命历程与文学创作中十分耀眼的篇章。这种“海洋转向”为“唐宋派”文学地位的形成与影响的扩大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同时也带动江南文人海洋诗文创作一代风气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宋派 海洋转向 嘉靖大倭寇 海洋诗文
下载PDF
唐宋暖期我国东部重大气象、水文灾害的时空分布特征 被引量:5
4
作者 苏筠 郑圆圆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98-102,共5页
唐宋时期是我国气候中的重要暖期,开展该时期区域灾害时空格局研究,可为气候变暖的影响研究提供实证案例,为潜在极端气候风险防范提供依据。基于《中国古代重大自然灾害和异常年表总集》,以10年为时间分辨率,将气象、水文类灾种整合归... 唐宋时期是我国气候中的重要暖期,开展该时期区域灾害时空格局研究,可为气候变暖的影响研究提供实证案例,为潜在极端气候风险防范提供依据。基于《中国古代重大自然灾害和异常年表总集》,以10年为时间分辨率,将气象、水文类灾种整合归类为冷害、热害、旱灾、水灾、其他灾害,并以省为基本单元统计唐宋时期我国东部地区(南北方)重大气象、水文灾害的发生频次,分析其时空分布特征。结果显示:唐宋暖期灾害可分为3个高发期和4个低发期,存在"较少发-高发-少发-较高发"循环的特点;南、北方自然灾害高发期和低发期并不同步;灾害发生具有空间集中性(多发于浙江、河南、陕西、山东、河北和江苏),南方多水灾、旱灾,北方多水灾、冷害。唐宋时期灾种构成与现今相似,重大水灾发生频次是旱灾的3~4倍。受经济发展地域范围和经济水平、灾害记录详略及灾害等级评判标准差异的影响,现代灾害发生频次增大,具有区域分布集中性,主要发生于华北、华中、华南,区域分布范围明显南扩。在气候变暖情况下,应重点防范水灾、旱灾和冷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宋暖期 东部地区 气象灾害 水文灾害 时空分布
下载PDF
唐宋史研究应当翻过这一页——从多视角看“宋代近世说(唐宋变革论)” 被引量:22
5
作者 李华瑞 《古代文明》 CSSCI 2018年第1期14-37,共24页
本文从范式来源、政治背景、中西历史走向比较、被支离的多民族国家历史、国际宋史学界对唐宋史分期认识的变化以及国内唐宋史研究的实践等6个方面,对21世纪以来才成为热点问题的"宋代近世说(唐宋变革论)",在国内唐宋史研究... 本文从范式来源、政治背景、中西历史走向比较、被支离的多民族国家历史、国际宋史学界对唐宋史分期认识的变化以及国内唐宋史研究的实践等6个方面,对21世纪以来才成为热点问题的"宋代近世说(唐宋变革论)",在国内唐宋史研究特别是宋史研究中的利弊得失做了较为全面的探讨。基本结论是,唐宋史研究应当翻过纠缠于宋代近世说(唐宋变革论)这一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代 中国 近世 唐宋 变革 文艺复兴 性别
下载PDF
江西上饶包家金银冶炼遗址的冶金考古调查与研究 被引量:11
6
作者 刘思然 陈建立 +1 位作者 徐长青 Thilo Rehren 《南方文物》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22-131,共10页
包家遗址位于上饶县中部,北距信江约5km。自2009年以来,考古人员对此遗址进行多次调查,初步廓清了该遗址的采矿、冶炼区域,对遗址的年代、生产规模以及生产技术有了初步认识。多种证据综合显示该遗址的主要使用年代为唐宋,且有可能延续... 包家遗址位于上饶县中部,北距信江约5km。自2009年以来,考古人员对此遗址进行多次调查,初步廓清了该遗址的采矿、冶炼区域,对遗址的年代、生产规模以及生产技术有了初步认识。多种证据综合显示该遗址的主要使用年代为唐宋,且有可能延续至更晚时期。包家遗址主要开采岩金矿,由于含金矿物颗粒细小,需要通过火法冶炼提取黄金。除此以外,包家遗址矿石和炉渣的银含量较高,因此古人可能同时生产金、银两种金属。包家矿石中铅含量较低,影响了银的提取效率。推测该遗址工匠因受到其专业化程度及生产组织模式的影响,未从其他区域大量进口铅以提高提银效率。包家遗址的发现为研究我国古代脉金开采以及火法冶炼金银技术提供了新的材料。同时,此次工作显示了结合古代文献、考古调查以及科学分析对古代冶金遗址进行综合研究的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冶炼遗址 唐宋 金银生产 脉金矿 火法炼金 炼银
下载PDF
后唐定难军节度押衙白全周墓志考释 被引量:10
7
作者 杜建录 邓文韬 王富春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29-135,共7页
《白全周墓志铭》于20世纪70年代出土于陕西省横山县魏墙村。墓主白全周称贯南阳,与志文中所言先祖白居易之郡望不符,当为伪托冒袭。墓主先后在定难军担任正兵马使和节度押衙,主持回图重务。揭示了唐末五代时期的定难军夏州政权以回图... 《白全周墓志铭》于20世纪70年代出土于陕西省横山县魏墙村。墓主白全周称贯南阳,与志文中所言先祖白居易之郡望不符,当为伪托冒袭。墓主先后在定难军担任正兵马使和节度押衙,主持回图重务。揭示了唐末五代时期的定难军夏州政权以回图贸易作为财政收入来源之一。墓主之仕宦,由正兵马使迁转至于节度押衙,说明在唐五代时期的定难军政权中,节度押衙之职级略高于正兵马使。同时,墓主还以押衙身份兼知他职,乃至管理藩镇经济事务,说明定难军节度押衙一职出现了阶官化趋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难军 白居易 夏州 回图 节度押衙 兵马使
下载PDF
唐宋时期从“村坊制”到“城乡交相生养” 被引量:7
8
作者 谷更有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103-107,共5页
李唐王朝建立后 ,吸取隋炀帝施政失败的教训 ,尊重当时的城村各居的事实 ,推行了村坊制 ,即村自村、坊自坊的以土断之的管理方法 ,有效地维护了政权的稳定。“乡村户”与“坊郭户”出现的直接原因是由于国家财政对货币的大量需求 ,随着... 李唐王朝建立后 ,吸取隋炀帝施政失败的教训 ,尊重当时的城村各居的事实 ,推行了村坊制 ,即村自村、坊自坊的以土断之的管理方法 ,有效地维护了政权的稳定。“乡村户”与“坊郭户”出现的直接原因是由于国家财政对货币的大量需求 ,随着国家财政对货币需求量的不断增长 ,政府逐步放宽商业政策 ,提升工商业者地位 ,刺激了城市的发展 ,标志着真正意义上的“城市”与“农村”的形成 ,这个过程相伴随的则是城乡差别的出现并进一步拉大 ,宋代出现的“城乡交相生养”则是其具体反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宋时期 村坊制 乡村户 坊郭户 城乡交相生养
下载PDF
中国传统武术文化的源流探析 被引量:4
9
作者 龙行年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20-27,共8页
中华民族传统武术文化内容无比丰富,体系博大精深。从时间上看,其源上溯殷周,其流囊括自春秋后各历史时期的武术文化成果;从地域上看,凡古先民生活之地都与武术产生与发展有密切关系,可谓源远流长。武术的产生及发展过程,按时间顺序可... 中华民族传统武术文化内容无比丰富,体系博大精深。从时间上看,其源上溯殷周,其流囊括自春秋后各历史时期的武术文化成果;从地域上看,凡古先民生活之地都与武术产生与发展有密切关系,可谓源远流长。武术的产生及发展过程,按时间顺序可以分为殷周时期、先秦时期、汉唐时期、宋元时期、明清时期。这五个时期互相衔接,清晰地描绘出武术文化发展的脉络,从脉络中显示出武术发展的规律。在今天,要继承与发扬武术文化必须尊重这一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传统武术文化 殷周时期 先秦时期 汉唐时期 宋元时期 明清时期
下载PDF
从“君臣之义”到“君臣道合”——论唐宋时期君臣观念的发展 被引量:7
10
作者 胡宝华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6-34,共9页
语汇是思想的表现,语汇的变化也是思想观念变化的反映。从先秦时期既已广泛使用的君臣之义,到隋唐之际开始出现的君臣道合,虽然二者的内涵有相通之处,但无论是语境还是语汇所折射出的政治意义都不能简单地等量齐观。这一语汇上的变化所... 语汇是思想的表现,语汇的变化也是思想观念变化的反映。从先秦时期既已广泛使用的君臣之义,到隋唐之际开始出现的君臣道合,虽然二者的内涵有相通之处,但无论是语境还是语汇所折射出的政治意义都不能简单地等量齐观。这一语汇上的变化所揭示的是唐宋时期君臣双方对二者关系的一种新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君臣之义” “君臣道合” 唐宋时期 君臣观念
下载PDF
中国古代散文发展述论 被引量:7
11
作者 余恕诚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2期131-139,共9页
对中国古代散文发展演变历程进行了梳理,对各时期散文的主要样式、成就、重要作家、流派及代表性著作,均有评述,从中可见中国古代散文发展演变脉络和主要艺术特征。
关键词 中国古代散文 先秦散文 唐宋八大家 小品文
下载PDF
官方节日:唐宋节日文化的新特点 被引量:3
12
作者 魏华仙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08-114,共7页
官方节日是与民间传统节日相对立的一种节日类型,学界一般认为它出现在民国时期,从现今人们对唐宋节日分类研究以及对该时期节日活动内容、参与者等方面的分析来看,官方节日似应出现在唐玄宗时期,至宋代得到进一步发展,成为唐宋时期节... 官方节日是与民间传统节日相对立的一种节日类型,学界一般认为它出现在民国时期,从现今人们对唐宋节日分类研究以及对该时期节日活动内容、参与者等方面的分析来看,官方节日似应出现在唐玄宗时期,至宋代得到进一步发展,成为唐宋时期节日文化的一个突出特点,并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宋时期 官方节日 意义影响
下载PDF
广东唐宋制瓷手工业遗存分期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黄慧怡 《东南文化》 2004年第5期44-49,共6页
广东是唐宋时期瓷器的重要产区之一,本文通过整理有关资料,用考古类型学方法作分期研究,以复原广东唐宋时期制瓷手工业历史面貌。
关键词 广东 唐宋时期 制瓷业
下载PDF
唐宋时期敦煌大众思想史研究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2
14
作者 杨秀清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2-60,共9页
本文在近年来具体问题研究的基础上,尝试性地探讨了唐宋时期敦煌大众思想史研究的几个主要问题,以期建立大众思想史研究的基本框架,从而进一步加深对大众思想史问题的研究。
关键词 唐宋敦煌 大众思想 几个问题
下载PDF
古典诗歌“神话兴象世界”之演进与终结 被引量:3
15
作者 曾祥波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05-109,共5页
唐诗之“义山体”中伴随大量神话意象而生成的艺术境界, 与其主旨中的生命意识相互激发, 达到了古典诗歌“神话兴象世界”的颠峰。宋诗之“西昆体”效法“义山体”而失败, 标志着诗歌由“神话兴象世界”堕入到“现实理性世界”, 呈现出... 唐诗之“义山体”中伴随大量神话意象而生成的艺术境界, 与其主旨中的生命意识相互激发, 达到了古典诗歌“神话兴象世界”的颠峰。宋诗之“西昆体”效法“义山体”而失败, 标志着诗歌由“神话兴象世界”堕入到“现实理性世界”, 呈现出思想上理性实际、政治上积极用世、日常生活中休闲多趣的总体风貌。这个“绝地天通”的诗史转折, 恰好也表征了古典诗歌中唐音、宋调的分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地天通 神话兴象世界 义山体 西昆体 唐宋变革期
下载PDF
当阳峪窑址群考察纪略 被引量:5
16
作者 王建保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53-63,共11页
通过对当阳峪窑19处窑址的考察与初步研究,基本掌握了当阳峪窑白釉、双色釉、绞胎、绞彩、酱釉、黑釉、青釉、钧釉瓷器和三彩、翠兰釉陶器的造型、装饰和烧造工艺,发现"二次烧成"的资料。通过研究,发现当阳峪窑始烧于唐代晚... 通过对当阳峪窑19处窑址的考察与初步研究,基本掌握了当阳峪窑白釉、双色釉、绞胎、绞彩、酱釉、黑釉、青釉、钧釉瓷器和三彩、翠兰釉陶器的造型、装饰和烧造工艺,发现"二次烧成"的资料。通过研究,发现当阳峪窑始烧于唐代晚期。在其创烧与发展阶段,受到了巩义窑、耀州窑、邢窑、定窑、磁州窑及钧窑等周边窑口不同程度的影响。广义的当阳峪窑即文献记载的怀庆窑,博爱县地域的古代窑场即文献记载的河内窑。当阳峪窑在宋金时期达到鼎盛,影响、促进了淄博窑等周边窑口的发展,并延续至清代。除了满足一般性的市场消费,由于品质优秀,还跻身贡奉之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阳峪窑址 标本研究 唐代晚期始烧 宋金时期鼎盛 贡奉
下载PDF
唐宋时期的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 被引量:6
17
作者 江晓敏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95-100,共6页
唐德宗年间两税法的正式颁行,标志着以租庸调为支柱的唐前期财政体系的完全解体,以两税法为核心的唐后期财政新型体系的正式确立,地方财政税收由国家统购统支改为“上供、留使、留州”的三级划分。北宋踵随唐代的两税三分制,但其内涵已... 唐德宗年间两税法的正式颁行,标志着以租庸调为支柱的唐前期财政体系的完全解体,以两税法为核心的唐后期财政新型体系的正式确立,地方财政税收由国家统购统支改为“上供、留使、留州”的三级划分。北宋踵随唐代的两税三分制,但其内涵已迥然不同。对于茶、盐、酒等榷利,唐代为中央保留的直接受益税目,宋代则直到北宋末年才完全收为中央所有。对于地方两税收支的调控和管理,唐代主要通过两税预算的定额管理等措施,宋代则主要由派驻各路的转运使督责完成上供税收,地方经费也由朝廷统一控制与管理。唐代中央在实行两税三分制后,为保证国家税收与藩镇进行了长期的斗争。北宋朝廷则在地方财政经历了颇为宽松的时期后,从真宗朝始逐渐加强对地方财政的挤压,直到徽宗年间一切财权收归中央的进程始告完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宋时期 地方财政 两税三分制 征榷之利 路转运使 提举常平司
下载PDF
合法性与冠名权:明清时期关于“唐宋八大家”名称之争 被引量:2
18
作者 付琼 《北方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21-26,共6页
明清时期,关于"唐宋八大家"名称的论争集中于合法性和冠名权两个方面。茅坤为唐宋八大家所立的共性是道统与文统的混合物,不尽符合八大家的实际情况,论争即由此而起。或者认为茅坤所立共性不实,而且择人不当;或者剥去八大家... 明清时期,关于"唐宋八大家"名称的论争集中于合法性和冠名权两个方面。茅坤为唐宋八大家所立的共性是道统与文统的混合物,不尽符合八大家的实际情况,论争即由此而起。或者认为茅坤所立共性不实,而且择人不当;或者剥去八大家的道统光环,将其还原为文人。择人不当论者认为,曾巩、苏辙的文学成就与其他六家不称;持不同意见者则突破以成就论高下的成见,从风格的视角重新论证八大家组合的合理性。至于冠名权,或声称茅坤盗袭他人,或将八大家得名源头上溯至明初乃至宋元,大旨在于归美前贤,不甘心将冠名权独让茅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清 唐宋八大家 文学论争 茅坤
下载PDF
清初文化变革与桐城派 被引量:3
19
作者 陈国安 《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12-118,共7页
清初的文化政策的变化是文学复苏的重要原因,桐城派便是在这个背景下应运而生的。方苞为桐城派的开派首领,在江南日益平静之后,"学行继程朱"成为为文的理论基础和思想祈向,再加上从明代尚先秦秦汉古文到尚唐宋八家的文学宗趣... 清初的文化政策的变化是文学复苏的重要原因,桐城派便是在这个背景下应运而生的。方苞为桐城派的开派首领,在江南日益平静之后,"学行继程朱"成为为文的理论基础和思想祈向,再加上从明代尚先秦秦汉古文到尚唐宋八家的文学宗趣转变,复以桐城地域的人文风尚,一个勃勃生机的文学流派桐城派便呼之欲出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桐城派 方苞 程朱理学 唐宋八大家
下载PDF
贞元的价值及意义——兼及对古代文学史分期的思考 被引量:2
20
作者 方丽萍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2期73-79,共7页
文学史上,唐德宗贞元时期是一个处于文化"夹缝"间,少被研究者重视,但又有着丰富文化蕴含的时期。它新旧杂陈,既有浓重的大历气息,又有元和文学的很多质素。文化史上,贞元文学是"唐宋变革"的一个关节点;文学史上,它... 文学史上,唐德宗贞元时期是一个处于文化"夹缝"间,少被研究者重视,但又有着丰富文化蕴含的时期。它新旧杂陈,既有浓重的大历气息,又有元和文学的很多质素。文化史上,贞元文学是"唐宋变革"的一个关节点;文学史上,它奠定了宋代文学的一个发展方向。通过对贞元时期的审视,认为古代文学史应该打破王朝分期界限;古代文学史家应当以更通达的眼光和多元的思路、方法来构建文学史框架,以期对纷繁复杂的文学现象有一个更接近于历史真实的描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贞元时期 夹缝时代 唐宋转型 文学史 分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