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唐蕃甥舅会盟碑”相关疑难问题探讨——访著名藏族学者高瑞先生 被引量:2
1
作者 扎西当知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0年第6期1-4,70,共5页
高瑞,又名聂贡.关却才旦,藏族当代著名学者,长期从事高校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先后发表《桑叶寺碑文考释》、《敦煌古藏文吐蕃法制初探》及《甥舅会盟碑新探》等多篇高质量的学术论文,出版《长庆会盟碑与蕃唐关系的演变》、《唐蕃古... 高瑞,又名聂贡.关却才旦,藏族当代著名学者,长期从事高校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先后发表《桑叶寺碑文考释》、《敦煌古藏文吐蕃法制初探》及《甥舅会盟碑新探》等多篇高质量的学术论文,出版《长庆会盟碑与蕃唐关系的演变》、《唐蕃古藏文文献诠释》等学术著作,在藏学界享有颇高的声望和影响。他曾先后担任西北民族大学校长和中南民族大学校长之职,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现任西北民族大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古藏文文献研究方向的博士生导师。文章主要围绕"唐蕃甥舅会盟碑"的碑文内容、年代、历史背景及其作用等学界争议较大的疑难问题,向高瑞教授进行采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甥舅会盟碑 唐蕃 敦煌文献 《唐书》
下载PDF
唐贞元年间点苍山盟誓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2
2
作者 赵心愚 《民族学刊》 2011年第2期1-5,83,共5页
贞元十年,南诏与唐盟誓于洱海边的点苍山,双方关系的恢复由此得到正式确定。点苍山盟誓不仅是南诏与唐关系史上的一个重大历史事件,也是南诏与吐蕃关系史中的一个重大历史事件。这一盟誓之后,南诏、唐、吐蕃三方关系出现了历史性的重大... 贞元十年,南诏与唐盟誓于洱海边的点苍山,双方关系的恢复由此得到正式确定。点苍山盟誓不仅是南诏与唐关系史上的一个重大历史事件,也是南诏与吐蕃关系史中的一个重大历史事件。这一盟誓之后,南诏、唐、吐蕃三方关系出现了历史性的重大转折。分析史籍中的相关材料,对盟誓提出者、南诏最高首领异牟寻是否参加了此次盟誓、崔佐参加盟誓的身份、地点选择在点苍山的原因四个问题进行了探讨。可见,南诏与唐对此次盟誓均高度重视,并进行了周密的安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苍山盟誓 南诏 唐王朝 吐蕃 民族关系
下载PDF
试析墀都松赞普时期的唐蕃关系 被引量:1
3
作者 邹廷波 《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6期22-25,30,共5页
在唐蕃关系史上,墀都松赞普时期唐蕃双方的关系呈现出一定的特点,对后来唐蕃关系的发展也产生了积极影响。本文试以公元676-704年间发生于唐蕃双方间的史实为依据,综合分析此时期唐蕃关系的特点以及出现此特点的原因及其产生的作用。
关键词 唐蕃关系 墀都松 神龙会盟
下载PDF
唐蕃会盟碑唐廷与盟官员名单补证
4
作者 杨学东 《西藏研究》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27-32,共6页
通过考察碑文与两唐书《吐蕃传》所载唐廷参与会盟官员名单及职衔,认为,二者所记有细微差异,原因是大唐为国体计,不想在番邦有失颜面,凡有高阶决不低就。故职衔降格的,碑文则仍沿用降格前的官衔;未正式拜授的检校官衔,碑文将使其坐实并... 通过考察碑文与两唐书《吐蕃传》所载唐廷参与会盟官员名单及职衔,认为,二者所记有细微差异,原因是大唐为国体计,不想在番邦有失颜面,凡有高阶决不低就。故职衔降格的,碑文则仍沿用降格前的官衔;未正式拜授的检校官衔,碑文将使其坐实并排在首位。而两唐书《吐蕃传》均如实载录,这是二者所记略有出入的一个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蕃会盟碑 唐朝官员 名单 王尧
下载PDF
《唐蕃会盟碑》碑底纪年方式研究综述及吐蕃时期藏族纪年方式考证
5
作者 卓嘎 《西藏研究》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15-120,共6页
《唐蕃会盟碑》碑底藏、汉纪年法历来引起不少学者的关注,也得出了不同的结论。本文在论述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唐蕃会盟碑》立碑前后的历史文化背景、吐蕃时期出土的各类文献资料及相关藏文典籍为依据,认为地支纪年法是吐蕃时期采用... 《唐蕃会盟碑》碑底藏、汉纪年法历来引起不少学者的关注,也得出了不同的结论。本文在论述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唐蕃会盟碑》立碑前后的历史文化背景、吐蕃时期出土的各类文献资料及相关藏文典籍为依据,认为地支纪年法是吐蕃时期采用的主要纪年方式,此期从中原及周边地区传入吐蕃的五行、八卦、九宫、六十干支等历法要素主要用于占卜与堪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蕃会盟碑 纪年 吐蕃 纪年方式
下载PDF
王朝疆域诠解视角下的“清水议界”
6
作者 雒晓辉 《中国藏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7-105,214,215,共11页
清水议界,是建中四年(783)唐蕃之间划分“势力范围”的一次重要活动,唐廷为争取外部稳定环境优先解决内忧而主动提出,吐蕃在窘于军事开拓的困境下积极响应。文章认为,基于双方军事实力的脆弱平衡,会盟后唐蕃之间的和平未能得到长久维持... 清水议界,是建中四年(783)唐蕃之间划分“势力范围”的一次重要活动,唐廷为争取外部稳定环境优先解决内忧而主动提出,吐蕃在窘于军事开拓的困境下积极响应。文章认为,基于双方军事实力的脆弱平衡,会盟后唐蕃之间的和平未能得到长久维持,但根据山川险隘、气候物俗所勘定的边界,不仅为此后长庆会盟顺利达成奠定基础,更是在疆界形态上呈现出“点、线、带、面”多样化结合的特征。如此多样化疆界形态的出现,尤其是部分清晰化疆界的出现,并非是其具备近代主权国家边界的雏形,而是基于唐蕃攻守易势下的持久对峙,以及安史之乱后唐王朝在面临理想疆域与现实困境博弈下的理性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代 吐蕃 会盟 议界 疆界形态
原文传递
唐禄赞萨逻墓志考释 被引量:10
7
作者 李宗俊 《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68-73,共6页
唐禄赞萨逻墓志墓主人的姓氏、籍贯、亲属,以及投唐的时间等信息,皆与禄东赞家族的信息相吻合,但此人与史书记载的其家族圣历二年投唐事件无涉。考察墓志可知,吐蕃论氏家族的投唐事件至迟在武周垂拱初年就已有发生,而史书缺载。另据此墓... 唐禄赞萨逻墓志墓主人的姓氏、籍贯、亲属,以及投唐的时间等信息,皆与禄东赞家族的信息相吻合,但此人与史书记载的其家族圣历二年投唐事件无涉。考察墓志可知,吐蕃论氏家族的投唐事件至迟在武周垂拱初年就已有发生,而史书缺载。另据此墓志,《元和姓纂》尚遗漏早年投唐的论氏家族成员论钦陵子禄赞萨逻,而且早在垂拱初年已经投唐的禄赞萨逻就以"禄"为姓。另外,由禄赞萨逻投唐事件,我们还可以窥见吐蕃上层昔日斗争的更早的一些内幕。吐蕃王室与论氏家族的这番权力之争,至迟在唐武后垂拱元年就已经明朗化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代 禄赞萨逻墓志 吐蕃论氏家族
原文传递
建中会盟所定唐蕃疆界考 被引量:4
8
作者 杨长玉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62-174,215,216,共15页
建中四年唐蕃通过会盟划定双方疆界,是中古时期中原政权与相邻政权之间会盟定界的代表。就疆界形态而言,在黄河以北、剑南及其以南区域,唐蕃疆界以自然山川为限隔,略呈线形;黄河以南、剑南以北,则是由"唐方守界-闲田-蕃方守界"... 建中四年唐蕃通过会盟划定双方疆界,是中古时期中原政权与相邻政权之间会盟定界的代表。就疆界形态而言,在黄河以北、剑南及其以南区域,唐蕃疆界以自然山川为限隔,略呈线形;黄河以南、剑南以北,则是由"唐方守界-闲田-蕃方守界"组成的疆界,为带状。二者皆可基本考实。此外,盟文还以若干补充条款,规定了这一疆界尚未涉及之区域的管辖问题等。建中会盟仪式完成后,唐蕃于边境竖立界碑,并将双方盟好之事历告边州,以此确定"疆埸",这项事宜持续了数月才告完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中会盟 唐蕃疆界 闲田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