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乐海深层数理结构探秘——郑荣达音乐学文集《声律乐调别论》述评 被引量:1
1
作者 秦序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54-161,共8页
郑荣达先生多年撰写的一些音乐学重要论文,今精选汇编成书,命为《声律乐调别论》,即将由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出版。这既是郑先生长期从事中国传统音乐研究的若干重要成果的一次集中展示,也是先生年近耄耋时一次人生回顾与心得总结,也是... 郑荣达先生多年撰写的一些音乐学重要论文,今精选汇编成书,命为《声律乐调别论》,即将由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出版。这既是郑先生长期从事中国传统音乐研究的若干重要成果的一次集中展示,也是先生年近耄耋时一次人生回顾与心得总结,也是嘉惠中国音乐学学界(特别是广大青年后学)更方便地了解、传承前辈学人方法成果和思想精神的一件喜事。今阅其诸文感慨之际,提纲挈领略评梗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音乐史 声律乐调别论 和声学 郑荣达 书评
下载PDF
《白雪遗音·马头调》辨误 被引量:1
2
作者 高龙奎 路建彩 《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5年第4期14-15,共2页
《白雪遗音》是清朝华广生收集编纂的一部民歌集子。近读上海古籍出版社《明清民歌时调集》收录的《白雪遗音》时,发现其中某些《马头调》曲子有疏漏,主要有三方面:句读的错误;把的错误;韵脚的错误。
关键词 《白雪遗音》 《马头调》 华广生 句读 韵脚
下载PDF
吴镇诗歌声律学发微 被引量:2
3
作者 冉耀斌 沈丽敏 《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1期62-66,共5页
诗歌声律学为中国古典诗歌理论的一个重要方面,自齐、梁以来备受人们的重视,但也歧见纷出,莫衷一是。清初顾炎武、李因笃、毛奇龄等人潜心研究古诗音韵,取得了卓越的成就。此后各种研究诗歌声律的著作也层出不穷,尤以王士禛和赵执信最... 诗歌声律学为中国古典诗歌理论的一个重要方面,自齐、梁以来备受人们的重视,但也歧见纷出,莫衷一是。清初顾炎武、李因笃、毛奇龄等人潜心研究古诗音韵,取得了卓越的成就。此后各种研究诗歌声律的著作也层出不穷,尤以王士禛和赵执信最为著名。吴镇深入研究前人的理论成果,并根据自己的创作实践,著有《声调谱》和《八病说》两部声律学研究著作,解决了诗歌声律研究中的一些重大难题,并提出了新的理论见解,为诗歌声律学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镇 声律学 声调谱 八病说
下载PDF
《中原音韵》“入派三声”新论 被引量:2
4
作者 张静 《黄山学院学报》 2005年第2期118-120,共3页
从诸宫调的用韵、元代北方方言区作家的用韵比较、元代时人的论述、元本中的异体字、与同期韵书的不同等几个方面力证《中原音韵》“入派三声”是通语的实际反映。其中,元代笔记中的某些论述是笔者新发现的材料,可补前人论述。
关键词 原音 元代 异体字
下载PDF
《乐学轨范》学习心得两则
5
作者 刘勇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61-64,共4页
《乐学轨范》的作者成伣先生及其所领导的写作班子,结合本国雅乐的实际情况,对中国的乐律理论作了精细的分析研究并明辨其正误,显示出成伣先生等韩国学者深厚的学术功力和极佳的学术勇气。文章择其中两例:之调为调、十八律予以讨论,一... 《乐学轨范》的作者成伣先生及其所领导的写作班子,结合本国雅乐的实际情况,对中国的乐律理论作了精细的分析研究并明辨其正误,显示出成伣先生等韩国学者深厚的学术功力和极佳的学术勇气。文章择其中两例:之调为调、十八律予以讨论,一则彰显成伣等韩国学者之学术,二则借机将这两个问题讨论清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伣 之调 为调 十八律 四清声
下载PDF
简评顾炎武关于上古声调的认识
6
作者 陈雪竹 《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77-80,共4页
顾炎武是科学古音学的奠基人。顾氏为解释上古的诗文用韵中的"四声通押"现象,提出"四声一贯"的理论。"四声一贯"的理论只是顾炎武面对先秦诗歌、韵文中他无法解释的"异调相押"这种不规律的现... 顾炎武是科学古音学的奠基人。顾氏为解释上古的诗文用韵中的"四声通押"现象,提出"四声一贯"的理论。"四声一贯"的理论只是顾炎武面对先秦诗歌、韵文中他无法解释的"异调相押"这种不规律的现象而提出的一个应急的方法。"四声一贯"的错误理论主要是来源于顾炎武对《诗经》用韵的错误认识上。"四声一贯"与顾炎武对声调的性质的认识有关。对于上古平、上、去、入四声的差别,顾氏认为主要在于音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顾炎武 上古声调 四声一贯理论 《诗经》用韵
下载PDF
《乐学轨范》之“六十调”、“时用雅乐十二律七声图”研究
7
作者 王洪军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67-73,111,共8页
文章在对《乐学轨范》卷之一的"六十调"及"时用雅乐十二律七声图"全面解读的基础上,将其同晚于该书33年成书的《钟律通考》之"六十调"及"八十四声"进行了比较探讨,并对中国传统音乐理论的建构... 文章在对《乐学轨范》卷之一的"六十调"及"时用雅乐十二律七声图"全面解读的基础上,将其同晚于该书33年成书的《钟律通考》之"六十调"及"八十四声"进行了比较探讨,并对中国传统音乐理论的建构提出了三点新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乐学轨范》 六十调 八十四声 中国传统音乐理论建构
下载PDF
“琱生三器”研究述评
8
作者 金东雪 《珠江论丛》 2015年第1期107-117,共11页
琱生三器是研究西周的仆庸土田关系、宗法关系等内容的第一手资料,自出土以来,得到了学术界的普遍关注。一系列的研究论文出现,这些论文的讨论不仅集中于对古文字字词释读,而且包括各器铭文之间的关系、事件中的人物关系等内容。其中,... 琱生三器是研究西周的仆庸土田关系、宗法关系等内容的第一手资料,自出土以来,得到了学术界的普遍关注。一系列的研究论文出现,这些论文的讨论不仅集中于对古文字字词释读,而且包括各器铭文之间的关系、事件中的人物关系等内容。其中,很多成果得到了学术界的一致认可,而部分内容还存在争议。从琱生三器的名称及年代、琱生三器之间的关系、琱生三器的人物关系、琱生三器的铭文释读等角度,梳理、概述以往的研究成果,是深化研究的必要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琱生三器 人物关系 字词考释 研究述评
下载PDF
试说“逮及商周,文胜其质” 被引量:1
9
作者 魏伯河 《语文学刊》 2019年第6期13-16,121,共5页
《文心雕龙·原道》中“逮及商周,文胜其质”一语,是刘勰对商周文化的赞词。其中的“胜”字,习见注译本多解读为“胜过”,而推究起来却扞格难通,也与刘勰的文学发展观不相一致。研究发现,这里的“胜”字是“称”的通假字,意为“相... 《文心雕龙·原道》中“逮及商周,文胜其质”一语,是刘勰对商周文化的赞词。其中的“胜”字,习见注译本多解读为“胜过”,而推究起来却扞格难通,也与刘勰的文学发展观不相一致。研究发现,这里的“胜”字是“称”的通假字,意为“相称”。“文胜其质”即文质相称,是外在形式与内在质地配合的理想状态。刘勰在熔铸孔子“殷周之质不胜其文”一语的同时,也对语意进行了改造或曰“曲解”。这种“曲解”,对于学术发展更多具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勰 文心雕龙 文胜其质
下载PDF
《文心雕龙·原道》注释辨正三题 被引量:1
10
作者 殷守艳 《语文学刊》 2020年第3期1-6,共6页
《原道》为《文心雕龙》首篇,其地位之重要显而易见,故相关研究成果亦多,然其中仍有不少问题尚待辨正。兹取其“文胜其质”“雅颂所被”“符采复隐”三则详为辨析,以正误祛疑。
关键词 文心雕龙 原道 文胜其质 雅颂所被 符采复隐
下载PDF
“狱刺”背景下的西周族产析分——以琱生器及相关器铭为中心的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王沛 《法制与社会发展》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38-47,共10页
关于西周时期家族财产的占有与传承问题,传世文献记载十分简略。根据传世文献记载,宗族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就会分衍。其中是否涉及财产析分,相应的规则又是什么,则难知其详。通过分析传世琱生二簋和新出土的琱生尊铭文,以及其他反映西周... 关于西周时期家族财产的占有与传承问题,传世文献记载十分简略。根据传世文献记载,宗族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就会分衍。其中是否涉及财产析分,相应的规则又是什么,则难知其详。通过分析传世琱生二簋和新出土的琱生尊铭文,以及其他反映西周家族、世系的金文资料,可以发现近代"分家"式的继承方式,虽然是在战国以后形成的,但于在西周时就已具备初步之形态了。这种分家是以"立氏"的形式出现,只不过立氏并非每代进行,而是间隔两至三世而已。立氏后的小宗,获得一定的经济独立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狱刺 族产析分 琱生三器
原文传递
琱生簋铭“仆■土田”新探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百川 《南方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37-142,共6页
五年琱生簋、六年琱生簋铭文记录了西周晚期召氏家族的一次族产分割事件,所分财产为“仆■土田”。本文认为,此“仆■”与逆钟等铜器铭文中的“仆庸”无关,不是依附于土地的农民,而是对特定“土田”性质的描述。“仆”应读作“附”,“... 五年琱生簋、六年琱生簋铭文记录了西周晚期召氏家族的一次族产分割事件,所分财产为“仆■土田”。本文认为,此“仆■”与逆钟等铜器铭文中的“仆庸”无关,不是依附于土地的农民,而是对特定“土田”性质的描述。“仆”应读作“附”,“■”指有城墙的大城,即中心城邑。“仆■土田”是召氏宗邑周围环状的土地,其中包含若干小邑,性质类似于西周彝铭中的“還(县)”。召伯虎将召氏核心区域的大片土地分予琱生,与当时王畿内土地资源不足的历史情况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仆■土田 仆庸 琱生簋 還(县)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