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4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anaging the Lower Mississippi River Landscape for Strategic Navigational and Flood Control
1
作者 Kenneth R. Olson David R. Speidel 《Open Journal of Soil Science》 2021年第6期285-330,共46页
The Lower Mississippi River flows from the confluence of the Ohio River and Mississippi River at Cairo, Illinois into the Gulf of Mexico. Mississippi River and Ohio River pathway shifts have shaped and re-shaped the l... The Lower Mississippi River flows from the confluence of the Ohio River and Mississippi River at Cairo, Illinois into the Gulf of Mexico. Mississippi River and Ohio River pathway shifts have shaped and re-shaped the landscapes through which they flow and where their sediment-laden tributary waters co-mingle at the confluence on the voyage to the Gulf of Mexico. For much of their history, the lands adjacent to the Lower Mississippi River were bottomlands that flooded with the seasons unconstrained by human river training structures. Since 1717 European nations have fought over strategic navigational control of the Mississippi River. After the Louisiana Purchase in 1803, the United States took controlled the Lower Mississippi River. During the Civil War, from 1861-1865, the Union and Confederate forces battled for navigational control of the Lower Mississippi River. The primary objective of this paper was to highlight how the strategic navigational and flooding control of the Lower Mississippi River and geological and landscape resources were responsible for the successful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this rich historical region of North Americ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tchafalaya Bonnie Carre Spillway Floodways Morganza Floodway Water Storage Areas west Atchafalaya Floodway Civil war Gunboats Mound City CAIRO Illinois SLAVES
下载PDF
TOWARDS A GLOBAL UNDERSTANDING OF THE HUMANE TREATMENT OF CAPTURED ENEMY FIGHTERS
2
作者 Suzannah Linton 《Frontiers of Law in China-Selected Publications from Chinese Universities》 2017年第2期217-277,共61页
The prevailing narrative instructs us that humane treatment of captured enemy fighters is down to white knights from the western parts of the European continent with their codes of chivalry, or alternatively, the Swis... The prevailing narrative instructs us that humane treatment of captured enemy fighters is down to white knights from the western parts of the European continent with their codes of chivalry, or alternatively, the Swiss businessman Henri Dunant. This contribution challenges that narrative for overlooking, or being ignorant of, the way that societies around the world have approached the matter of the captured enemy fighter. Traces of some of the critical principles about humane treatment that we see in our present law can actually be found in much older societies from outside of Europe. A more accurate and representative way of understanding humanitarianism in the treatment of captured enemy fighters can and must be crafted, with the prevailing Euro-centric account balanced with practices, cultures and faiths from elsewhere. The quest to achieve more humane treatment in armed conflict is first and foremost a battle of the intellect. Narratives and conceptualisations that are more inclusive, recognising and appreciating of the ways of the rest of the world are likely to be more effective in communicating humanitarian ideals. This work adopts a new method of approaching the richness and diversity of the treatment of captured enemy fighters over time and space. This new framework of analysis uses six cross-cutting themes to facilitate a broader international and comparative perspective, and develop a more sophisticated level of understanding. The first theme is how older and indigenous societies approached the matter of captured enemy fighters. The second focuses on religions of the world, and what they teach or require. The third section examines the matter of martial practices and codes of ethics for combatants in certain societies. The fourth category engages with colonisation and decolonisation, and regulation (or non-regulation) of the treatment of captives of war. Fifth is the issue of modernisation and the impact it has had on armed forces and fighters, including on the treatment of captives. The final issue is the shift towards formalised agreements, beginning with the first bilateral agreements and then the multilateral codification exercise that began in the mid-19th century and continues to this day. This framework for analysis leads into a final chapter, presenting a fresh and holistic view on the evolution of prisoner of war protections in the international order. It provides a different way of looking at International Humanitarian Law, starting with this effort at a global understanding of the treatment of captured enemy fighte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ternational Law international Humanitarian Law capture ENEMY fighters captured enemy fighters prisoners of war humane treatment slavery ransom exchange killing abuse ancient societies indigenous people Hammurabi's Code religion Christianity Islam Hinduism Judaism Buddhism Sikhism martial codes ethical codes cultural norms Japan india west Africa East Africa CRUSADES western Europe USA Henri Dunant colonisation decolonisation wars of national liberation Geneva Conventions1949 Additional Protocol Additional Protocol context evolution modemisation codification global understanding new perspective
原文传递
Neoliberal Multiculturalism and Western Exceptionalism: The Cultural Politics of the West
3
作者 Sunera Thobani 《Fudan Journal of the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2018年第2期161-174,共14页
The tradition of the west defines its modernity as a radical rupture with endless possibilities for egalitarian futures; yet western modernity was rooted in the genocide of indigenous populations, transatlantic racial... The tradition of the west defines its modernity as a radical rupture with endless possibilities for egalitarian futures; yet western modernity was rooted in the genocide of indigenous populations, transatlantic racial slavery and colonialism. Moreover, as the war on terror demonstrates, racial/gender violence continues to be linked to the formation of western identity, culture and politics in the early twenty-first century. This paper examines how the histories of race and coloniality feature in the contemporary formation of the west, with a particular focus on US nationalism and Canadian multiculturalism. These nation-states are most often defined as antithetical, with the latter confirming that western society has transcended its originary racial/colonial politics. I begin with a brief discussion of the reformation of the west in the mid-twentieth century as the USA became the dominant western power. I then move to compare the contemporary national politics of the USA and Canada to highlight the divergence and convergence in their ddineation of their identity and values. My study demonstrates that although the white supremacist discourse that presently constitutes US nationalism is at variance with the multi- culturalism that shapes Canadian identity, these discourses can be defined as twin aspects of the racial/colonial politics that continue to give meaning to the idea of the wes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est Cultural politics RACE Settler colonialism war on terror Muslims
原文传递
解放战争时期晋绥革命根据地的灾荒救治研究
4
作者 陈国忠 《晋中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1-7,共7页
解放战争时期,晋绥革命根据地遭遇频繁且严重的灾荒问题。中共积极采取生产自救、防灾与救灾结合、政府与社会并济以及救灾与革命并进的方针策略,通过各类救治措施有效地缓解了晋绥革命根据地的灾情。同时,晋绥革命根据地中国共产党对... 解放战争时期,晋绥革命根据地遭遇频繁且严重的灾荒问题。中共积极采取生产自救、防灾与救灾结合、政府与社会并济以及救灾与革命并进的方针策略,通过各类救治措施有效地缓解了晋绥革命根据地的灾情。同时,晋绥革命根据地中国共产党对救灾工作的领导经验、救灾社会化经验、救灾动员经验以及灾民的思想心理安抚,也为当前救灾工作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与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放战争 晋绥根据地 灾荒救治 《晋绥日报》
下载PDF
抗战时期晋绥边区的农会建设
5
作者 李建权 杨雅洁 《吕梁学院学报》 2024年第5期10-17,共8页
全面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农会作为晋绥边区覆盖面最广、代表性最强、力量最大的群众组织,重组了边区农村的权力结构,让农民逐步成为农村真正的主人。农会在政治上广泛吸引农民参政,推进农村民主管理;在经济上进行减租减息,改善... 全面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农会作为晋绥边区覆盖面最广、代表性最强、力量最大的群众组织,重组了边区农村的权力结构,让农民逐步成为农村真正的主人。农会在政治上广泛吸引农民参政,推进农村民主管理;在经济上进行减租减息,改善了农民的生活状况;在军事上动员农民承担战勤服务和积极参军,有利地推动了边区的抗战。中国共产党充分利用广大农民的力量开展晋绥边区的建设工作,不仅从实践层面证明了“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的正确性,还扩大了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的影响力。同时中国共产党坚持群众路线,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革命的积极性,壮大了人民革命力量,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战时期 晋绥边区 农会 农民 农村
下载PDF
何为中国:1919年的中国和世界 被引量:1
6
作者 徐国琦 马楠 张春田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27-33,共7页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世界近代史上的重要篇章,中国在某种程度上卷入了这场战争中。大战的经历和结果,迫使中国的精英重新思考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以及中国文明在世界上可能的地位。"一战"初期,严复支持中国加入世界大战,可是欧战...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世界近代史上的重要篇章,中国在某种程度上卷入了这场战争中。大战的经历和结果,迫使中国的精英重新思考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以及中国文明在世界上可能的地位。"一战"初期,严复支持中国加入世界大战,可是欧战结束后,严复彻底幻灭了,认为唯有古代中国的儒家思想才能解救中国和西方。与此同时,在欧洲游历的梁启超在亲眼目睹了战争的可怕影响之后断言,这场欧战近乎消灭了人类文明;他放弃了达尔文主义,认为东方现在可以提供一些西方所没有的价值,鼓吹东西方文明的融合。而梁漱溟在《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一书中认为"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是理与欲的和谐和平衡",中国文化处在一个高于西方文化的水平上,中国文化当引导西方人走向儒学之路。"一战"将全新的观念注入中国精英的思想中,形塑了他们之后如何思考中国的未来、中国的国族认同和中国文明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战 文明 觉醒 西方 东方
下载PDF
西部开发的先声:抗战时期西部农业科技之推广 被引量:7
7
作者 陆和健 郭东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3期119-123,共5页
战时西部地区农业科学技术推广,既是抗战史境下的一项经济政策,也是西部大开发之先声。该措施不仅有效地支持了中国的抗战事业,且对于促进西部农业的发展,加速其现代化进程,发挥了重要作用。
关键词 抗战 西部农业 科技推广
下载PDF
抗战时期大学内迁与高等教育的布局调整 被引量:3
8
作者 王荔 胡怡 刘继青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0年第4期151-156,共6页
抗战时期高校内迁是国民党政府应对战时需要的应激性措施,但同时也应该看到,在此期间,国民政府按照西部开发战略的需求,有针对性地对内迁高校实施了布局调整,并采取一系列措施整顿和调整战时高等教育体系,使得高等教育在全国区域分布不... 抗战时期高校内迁是国民党政府应对战时需要的应激性措施,但同时也应该看到,在此期间,国民政府按照西部开发战略的需求,有针对性地对内迁高校实施了布局调整,并采取一系列措施整顿和调整战时高等教育体系,使得高等教育在全国区域分布不平衡的局面有所改善,在质量上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升,对于西部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其历史意义值得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战时期 大学内迁 布局调整
下载PDF
战国至西汉时期的“吾、我”之别 被引量:4
9
作者 胡伟 邹秋珍 +1 位作者 杨林青 高倩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3期71-75,共5页
吾和我的区别是代词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考察了战国、秦至西汉文献中第一人称代词的"吾"、"我",比较了它们的发展变化,纠正了前人时贤的一些有失偏颇的说法,得出了有价值的结论。本文对深入研究汉语代词史有一定... 吾和我的区别是代词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考察了战国、秦至西汉文献中第一人称代词的"吾"、"我",比较了它们的发展变化,纠正了前人时贤的一些有失偏颇的说法,得出了有价值的结论。本文对深入研究汉语代词史有一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国至西汉 第一人称代词
下载PDF
试论隋文帝时期对高句丽政策的演变 被引量:2
10
作者 顾向明 黄娟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104-107,共4页
 隋与高句丽的和战关系一直是隋朝对外关系和边疆经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隋文帝建国以后,着力构建以隋朝为中心的东亚国际秩序,对高句丽采取了灵活的外交政策和策略:从起初的怀柔远人、积极防御,到后来与高句丽的初次交锋而又止,经历了从...  隋与高句丽的和战关系一直是隋朝对外关系和边疆经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隋文帝建国以后,着力构建以隋朝为中心的东亚国际秩序,对高句丽采取了灵活的外交政策和策略:从起初的怀柔远人、积极防御,到后来与高句丽的初次交锋而又止,经历了从"和"到"战"再到"和"的微妙转变。经过隋文帝的努力,其封建统治可谓如日中天。但是,隋炀帝为扩大这一成果,最终对高句丽诉诸武力,因此导致隋朝衰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隋文帝时期 高句丽 外交政策 国家利益 政治权力 军事实力
下载PDF
“八王之乱”成因新见 被引量:6
11
作者 鲁力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62-468,共7页
“八王之乱”的爆发是有其原因的,在晋武帝死前,西晋已经形成了一个金字塔式的权力结构,自上而下依次为皇帝、外戚、宗王和门阀。晋武帝死后,即位的惠帝是一位弱智皇帝,来自顶端的操纵力量不复存在,各种势力于是依次上台和灭亡,门阀则... “八王之乱”的爆发是有其原因的,在晋武帝死前,西晋已经形成了一个金字塔式的权力结构,自上而下依次为皇帝、外戚、宗王和门阀。晋武帝死后,即位的惠帝是一位弱智皇帝,来自顶端的操纵力量不复存在,各种势力于是依次上台和灭亡,门阀则在最后居于主导地位。整个事件的发生,最终应归因于皇权与门阀的矛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晋 八王之乱 权力结构 门阀
下载PDF
滇西抗战的历史地位及其当代意义——纪念滇西抗战暨中国远征军入缅对日作战60周年 被引量:10
12
作者 王文成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78-82,共5页
作者分析了滇西抗战在整个中国抗日民族解放战争和亚太地区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历史地位,阐述了爱国主义精神、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和国际环境在铸就滇西抗战历史地位中的作用。以热爱祖国、团结奋进、谋求和平与发展、实现民族复兴和祖国统... 作者分析了滇西抗战在整个中国抗日民族解放战争和亚太地区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历史地位,阐述了爱国主义精神、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和国际环境在铸就滇西抗战历史地位中的作用。以热爱祖国、团结奋进、谋求和平与发展、实现民族复兴和祖国统一为宗旨,揭示了滇西抗战的当代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滇西抗战 历史地位 当代意义
下载PDF
江东还是江南——六朝隋唐的“江南”研究及反思 被引量:9
13
作者 陈志坚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61-172,共12页
由于明清江南研究的重要,使其形成了某种"霸权",以致于江南这一概念被上溯到了六朝隋唐时期,学者们习用而不察。实际上,六朝隋唐时代更适合用江东等具时代特色的称呼为宜。如江东、吴、三吴、浙西等地域概念,也需要学界深入... 由于明清江南研究的重要,使其形成了某种"霸权",以致于江南这一概念被上溯到了六朝隋唐时期,学者们习用而不察。实际上,六朝隋唐时代更适合用江东等具时代特色的称呼为宜。如江东、吴、三吴、浙西等地域概念,也需要学界深入探讨。文章通过对江南和江东等地域概念的使用分析,指出学界在"江南"地域概念使用上存在着一些混乱和不足。期待学界正视这一问题,建立起一个纵向时间轴上的"江南"地域概念谱系,而不该简单地一以贯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朝隋唐 江南 江东 三吴 浙西
下载PDF
美国西部战时经济动员与中国三线建设比较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媛 刘东明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8-10,共3页
笔者从经济建设基础、投资来源和产业结构三方面,比较美国西部战时动员和中国三线建设,指出两者基础不同、投资主体相同、产业重点不同,并认为一国相对落后地区经济开发的主要动力应来自政府,"外推力"持续与否决定建设成果能... 笔者从经济建设基础、投资来源和产业结构三方面,比较美国西部战时动员和中国三线建设,指出两者基础不同、投资主体相同、产业重点不同,并认为一国相对落后地区经济开发的主要动力应来自政府,"外推力"持续与否决定建设成果能否持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西部 战时动员 三线建设
下载PDF
关于日俄战争历史地位的再认知 被引量:5
15
作者 冯绍雷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9-72,共14页
1904-1905年的日俄战争是当代东北亚地区国际格局形成的一个起点。从政治思想史的若干范畴来探讨日俄战争在国际关系史上的历史地位,诸如帝国和帝国主义、"东方"和"西方"、民族主义和宪政革命、亚洲区域主义、战争... 1904-1905年的日俄战争是当代东北亚地区国际格局形成的一个起点。从政治思想史的若干范畴来探讨日俄战争在国际关系史上的历史地位,诸如帝国和帝国主义、"东方"和"西方"、民族主义和宪政革命、亚洲区域主义、战争中的超国家和非国家行为体等等,有助于对这一问题的理解,并取得对于当代国际关系发展和中国对东北亚地区的战略和政策的若干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俄战争 东北亚国际关系 “东方”与“西方” 民族主义
下载PDF
长城与汉匈关系 被引量:6
16
作者 白音查干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8年第6期66-70,共5页
西汉王朝从汉武帝至汉宣帝期间,修筑了约两万里长城,其中绝大部分修建于汉武帝时期。汉长城不仅防外,同时防内,维护封建专制统治是西汉王朝修筑和戍守长城的意图。汉长城对匈奴而言,主要表现在军事上的围困和经济上的封锁,达到了... 西汉王朝从汉武帝至汉宣帝期间,修筑了约两万里长城,其中绝大部分修建于汉武帝时期。汉长城不仅防外,同时防内,维护封建专制统治是西汉王朝修筑和戍守长城的意图。汉长城对匈奴而言,主要表现在军事上的围困和经济上的封锁,达到了削弱匈奴的目的。汉长城对中原而言,产生了耗费巨额财力和破坏内地人民和平生活的不良影响,迫使汉武帝下罪己之诏。庆幸的是长城不能把互相连着的经济关系断绝,成为草原和中原的分界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汉 匈奴 战争 长城 作用 影响
下载PDF
隋唐五代时期西北的经济开发思想 被引量:3
17
作者 李清凌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42-45,共4页
军需供应是历代官方开发西北经济的动因和动力,隋唐五代也不例外。这一时期,中央王朝在西北屯田以益军储、养马以壮国威、贸易以睦四邻的开发思路和实践,在调剂各族生产生活余缺、怀柔远人以及促进民族心理认同等方面,都起了积极的作用... 军需供应是历代官方开发西北经济的动因和动力,隋唐五代也不例外。这一时期,中央王朝在西北屯田以益军储、养马以壮国威、贸易以睦四邻的开发思路和实践,在调剂各族生产生活余缺、怀柔远人以及促进民族心理认同等方面,都起了积极的作用,是当时国家强盛的思想和物质基础之一,也为其后各代西北的经济开发提供了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隋唐五代 西北经济 开发思想
下载PDF
抗战时期内迁高校的西部开发 被引量:5
18
作者 熊贤君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3年第1期63-68,共6页
抗日战争时期 ,中国一大批公私立高等学校内迁到西北和西南。一些具有战略眼光的高校 ,为了使学校的内迁与当地经济开发相结合 ,别具心裁、深谋远虑地选择内迁路径和校址 ;结合当地经济的特色 ,以科技和教育为主要手段 ,通过学术研究和... 抗日战争时期 ,中国一大批公私立高等学校内迁到西北和西南。一些具有战略眼光的高校 ,为了使学校的内迁与当地经济开发相结合 ,别具心裁、深谋远虑地选择内迁路径和校址 ;结合当地经济的特色 ,以科技和教育为主要手段 ,通过学术研究和文化传播开发西部资源。这些为当今方兴未艾的西部大开发提供了历史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迁高校 西部开发 抗日战争时期 学术研究 文化传播 普及教育 经济开发
下载PDF
抗战时期西部地区农田水利建设述论 被引量:8
19
作者 陆和健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5期91-96,共6页
抗战时期,西部农田水利建设有了较快发展。以陕、川、甘为中心兴建了一批大型农田水利工程,且水利建设现代化程度较高;同时,小型农田水利建设亦得到积极推进。抗战时期西部地区农田水利建设的大力开展,对当地的农业生产乃至社会发展都... 抗战时期,西部农田水利建设有了较快发展。以陕、川、甘为中心兴建了一批大型农田水利工程,且水利建设现代化程度较高;同时,小型农田水利建设亦得到积极推进。抗战时期西部地区农田水利建设的大力开展,对当地的农业生产乃至社会发展都产生了较大影响,支持了抗战,促进了我国西部地区的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田水利 西部开发 抗日战争时期
下载PDF
三燕至隋唐时期辽西地区的佛教与传播 被引量:2
20
作者 王禹浪 程功 于彭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13年第11期1-8,共8页
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佛教开始在中国广泛传播与流行。前燕慕容皝统治时期,佛教便已传入辽西地区。后燕时,佛教僧侣与上层统治者关系日益密切,并开始参与国家军政大事。辽西地区现存的北魏时期的石窟、佛塔就凸显出这一时代背景。到了隋... 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佛教开始在中国广泛传播与流行。前燕慕容皝统治时期,佛教便已传入辽西地区。后燕时,佛教僧侣与上层统治者关系日益密切,并开始参与国家军政大事。辽西地区现存的北魏时期的石窟、佛塔就凸显出这一时代背景。到了隋唐时期,统治者对北魏时期的佛塔进行了翻修,出土的墓志中保留了当时辽西地区佛教居士的礼佛信息。值得注意的是,这一时期的辽西佛教对东北佛教的传播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尤其是高句丽与渤海国的佛教都间接或直接受其影响。文章主要以考古资料与历史文献相结合的方式来探讨三燕至隋唐时期辽西地区佛教的发展与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燕至隋唐时期 辽西地区 佛教传播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