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汉关中地区生态环境特征与都城长安相互影响之关系 被引量:15
1
作者 朱士光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35-42,共8页
西汉初高祖刘邦建都长安,既看重关中地区当时便于控内御外的宏观地理优势,同时还看重关中地区生态环境的优越。西汉200余年的史实也表明,关中地区优越的生态环境对都城长安的建设与物资供应以及经济的繁荣提供了物质保证;而西汉... 西汉初高祖刘邦建都长安,既看重关中地区当时便于控内御外的宏观地理优势,同时还看重关中地区生态环境的优越。西汉200余年的史实也表明,关中地区优越的生态环境对都城长安的建设与物资供应以及经济的繁荣提供了物质保证;而西汉王朝针对王畿所在的关中地区采取的一些政治、经济、文化措施,也对保护与改善这一地区的生态环境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汉 关中地区 生态环境 长安 都城建设
下载PDF
汉代戍边吏卒“家属”人口的西向流动及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侯宗辉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5期59-66,共8页
汉代内郡戍边吏卒"家属"人口是汉王朝西向流入西北边疆的一个主要社会群体。结合汉简记载来看,吏卒"家属"人口的成员较复杂,总体数量庞大,他们或自发或跟随征戍部队渐次西进。进入西北边塞地区的吏卒"家属&qu... 汉代内郡戍边吏卒"家属"人口是汉王朝西向流入西北边疆的一个主要社会群体。结合汉简记载来看,吏卒"家属"人口的成员较复杂,总体数量庞大,他们或自发或跟随征戍部队渐次西进。进入西北边塞地区的吏卒"家属"的口粮均由国家提供,他们广泛参与边塞的屯戍活动。由于西向流入边塞的中原吏卒"家属"人口数量不菲、初始流动的时间早、持续性强、分布范围广远、居住地域特殊等因素,因此他们对西北边疆地区经济文化的繁盛兴旺、汉地儒家文化的西向流布及其中西异域文化的交流融汇等方面产生了积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吏卒 家属人口 西向流动 汉代 影响
下载PDF
西汉统治者的社会福利政策初探
3
作者 徐珺玉 《学术探索》 2018年第12期91-96,共6页
西汉统治者关注民生,重视社会福利,颁布并实施了教育保障政策、农本政策、孝亲养老政策、扶弱助困政策、灾害救助政策等社会福利政策,形成"学有所教、劳有所保、老有所养、弱有所扶、灾有所救"的"民生五有"体系。... 西汉统治者关注民生,重视社会福利,颁布并实施了教育保障政策、农本政策、孝亲养老政策、扶弱助困政策、灾害救助政策等社会福利政策,形成"学有所教、劳有所保、老有所养、弱有所扶、灾有所救"的"民生五有"体系。全面理解西汉统治者的"民生五有"福利政策体系,探索这些福利政策与现代社会福利体系的同源性,既有利于领略中华民族传统福利文化的源远流长,也有利于构建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现代社会福利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汉统治者 社会福利政策 民生政策
下载PDF
两汉隐逸士人地域分布特征及其成因
4
作者 贾阳阳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3期30-36,共7页
两汉为隐逸文化发展期,隐逸士人的地域分布呈现出集中性的特点,主要集中于齐鲁、三晋、关陇、巴蜀以及吴楚等地区。隐逸士人的仕隐选择除政治因素外,还与他们成长的地域相关,优越的自然地理条件间接地为隐逸士人的产生提供了物质基础,... 两汉为隐逸文化发展期,隐逸士人的地域分布呈现出集中性的特点,主要集中于齐鲁、三晋、关陇、巴蜀以及吴楚等地区。隐逸士人的仕隐选择除政治因素外,还与他们成长的地域相关,优越的自然地理条件间接地为隐逸士人的产生提供了物质基础,而思想文化、士民风气的地域差异等社会人文因素则直接影响着士人与政治关系的亲疏远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汉时期 隐逸士人 分布特征 自然地理条件 社会人文因素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