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Geological conditions and key rock mechanics issues in the Western Route of South-to-North Water Transfer Project 被引量:2
1
作者 XuechaoWang 《Journal of Rock Mechanics and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SCIE 2011年第3期234-243,共10页
In terms of special geological conditions of the Western Route of South-to-North Water Transfer Project, the classification method for surrounding rocks is discussed by combining with the construction method of tunnel... In terms of special geological conditions of the Western Route of South-to-North Water Transfer Project, the classification method for surrounding rocks is discussed by combining with the construction method of tunnel boring machine (TBM). The classification standard of surrounding rocks is put forward on the basis of physical simulations and engineering practices. Damage, deformation and evolution of surrounding rocks induced by TBM excavation are discussed. Meanwhile, the long-term deformation mechanisms and stability of surrounding rocks are also studied. On this basis, a three-dimensional constitutive model for interbedded sandstone slate and a fiat shell-joint element-foundation system for calculating internal forces of segment lining are established. The deformation features of surrounding rocks of deep and steep interbedded sandstone slate and their influences on internal forces of segment lining are presented. Finally, the design methods of segment lining constructed in deep and steep flysch are propos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e western route of South-to-North Water Transfer project rock mechanics issues classification of surrounding rocks stability of surrounding rocks excavation-induced damage lining design
下载PDF
Estimating minimum ecological water required of the western route first stage project of China's south-to-north water transfer scheme for water exporting rivers
2
作者 MEN Bao-hui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2007年第1期19-24,共6页
It is well known that there is abundant water resources in basin of the Yangtze River, the first largest river in China, which is mainly located in Southern China. However, water resources is very scarce in the basin ... It is well known that there is abundant water resources in basin of the Yangtze River, the first largest river in China, which is mainly located in Southern China. However, water resources is very scarce in the basin of the Yellow River, which is mainly located in Northern China. So the western route project of south-north water transfer scheme (WRP-SNWTS) aims to transfer water from the Yangtze River to the Yellow River. The area of WRP-SNWT, located in the upper reaches of the Yangtze River and the main areas of Sichuan and the marginal areas of the Qinghai-Tibet Plateau, has sufficient water resources but fragile ecology and environment. Therefore, it is necessary for WRP-SNWT to analyze the ecology water required. Based on the planning principles of from low elevation to high elevation, from small to large, from short to long and from easy to difficulty, the WRP-SNWT will be constructed through three stage projects. The western route first stage project of the south-north water transfer scheme (WRFST-SNWTS) is planned to transfer 4×10^9m^3/a from six tributaries of the Yalong river and from Dadu river to Jiaqu of Yellow River.. Daqu river and Niqu river are the branches of Xianshui river. Sequ river, Duke river, Make river and Ake river are the branches of Dadu river, which account for 65-70% of the total river run-off. It need more research and the rest run-off can satisfy channel ecology water required. According to analysis ecological water required which mainly satisfy for aquicolous biology in water-exporting region, such as low air temperature. Fish and aquicolous biology main living from May to August, and rivers are iced up from December to March of next year, ecology water required mainly for fish and aquicolous biology. The flow criterion of Tennant method is modified. The ecology water required of WRFSP-SNWTS is estimated by the flow data of Zhuwo gauging station, Zhuba gauging station, Chuosijia gauging station and Zumuzu gauging station. The result show that the ecology water required calculated by modified Tennant less 1 l percent than that of Tennant. This estimating result can supply more water resources for transferring to Yellow River. Meanwhile, this can supply gist for research transferring water of WRFSP-SNW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angtze River Yellow River western route first stage project of the south-north water transfer scheme minimum ecological water required Tennant method
下载PDF
Coupling interaction between biodiversity and aquatic habitat area in Western Route Project vicinity 被引量:1
3
作者 Shi-min TIAN Zhao-yin WANG +1 位作者 Xiang-jun LIU Shi-kui LIANG 《Water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EI CAS 2010年第3期354-360,共7页
The Western Route of the South-to-North Water Transfer Project will divert water from the upper Yangtze River and its tributaries, the Dadu River and Yalong River, to the upper Yellow River. The project may ease the w... The Western Route of the South-to-North Water Transfer Project will divert water from the upper Yangtze River and its tributaries, the Dadu River and Yalong River, to the upper Yellow River. The project may ease the water shortage in the Yellow River Basin. However, it may also have some effects on the ecosystem in the upper Yangtze River Basin. Benthic invertebrates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river ecosystem, particularly in the circulation of materials and nutrition. Benthic invertebrates are widely used to quickly assess river ecosystems because of their rapid response to changes in the water environment. The diversity of benthic invertebrates is closely associated with the aquatic habitat area. This study examined this interaction by sampling the benthic invertebrates in an expanding area. The conclusions are that the diversity of benthic invertebrates begins to decrease when the aquatic habitat area is reduced to 45% of the original area, and decreases dramatically when the aquatic habitat area is reduced to 10% of the original area. The aquatic habitat area should be kept at more than 45% of the original area in order to maintain the significant diversity of benthic invertebrat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estern route project South-to-North Water Transfer project river ecosystem benthic invertebrates BIODIVERSITY aquatic habitat area
下载PDF
南水北调西线工程水源区可调水量“十问” 被引量:3
4
作者 胡鹏 王浩 +13 位作者 赵勇 宁远 蒋云钟 刘欢 曾庆慧 杨泽凡 周毓彦 董宁澎 闫龙 阿膺兰 张丰博 唐家璇 王玉莲 王建华 《中国工程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10-223,共14页
南水北调西线工程是我国“四横三纵”国家水网主骨架尚待建设的最后一环,而水源区可调水量是西线工程规划论证面临的焦点和难点问题。本文从水资源本底条件与演变趋势,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水,调蓄水库与输水工程规模,调水对水源区... 南水北调西线工程是我国“四横三纵”国家水网主骨架尚待建设的最后一环,而水源区可调水量是西线工程规划论证面临的焦点和难点问题。本文从水资源本底条件与演变趋势,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水,调蓄水库与输水工程规模,调水对水源区及其下游水资源开发利用、水生态环境、水力发电、航运等方面影响的角度,提出了与水源区可调水量相关的10个问题;以长江上游分布式水文模型为基础,建立了南水北调西线工程水源区可调水量模拟分析模型,力图系统、定量地回答所提问题。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有:在仅考虑满足水源区河道内外生态环境和经济社会需水的前提下,“上线+下线”组合方案多年平均可调水量为1.59×10^(10)m^(3),“完全下线”方案在建设岗托水库进行联调时,多年平均可调水量将达到1.74×10^(10)m^(3);在综合考虑调水对水源区水平衡、水力发电和航运影响及其可接受程度后,南水北调西线水源区可调水量为1.22×10^(10)~1.26×10^(10)m^(3)。长远来看,应谋划西南片区水网与国家水网主骨架、“大动脉”的连接与融合,在减小南水北调西线工程调水影响的同时,提高南水北调西线工程的整体供水能力以及对气候变化等外部条件的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水北调西线工程 水源区 可调水量 生态需水 跨流域调水
下载PDF
基于CMIP6的气候变化对南水北调西线工程水源区径流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樊迪 曾思栋 +2 位作者 刘欣 阳林翰 夏军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94-202,共9页
探讨未来气候变化对南水北调西线工程水源区水文过程的影响对其调水规划及开发利用具有重要意义。利用4种SSPs-RCPs情景下CMIP6中12个全球气候模式的输出结果,驱动DTVGM模型研究21世纪气候变化对西线工程水源区径流的影响。结果表明,在S... 探讨未来气候变化对南水北调西线工程水源区水文过程的影响对其调水规划及开发利用具有重要意义。利用4种SSPs-RCPs情景下CMIP6中12个全球气候模式的输出结果,驱动DTVGM模型研究21世纪气候变化对西线工程水源区径流的影响。结果表明,在SSP1-2.6、SSP2-4.5、SSP3-7.0和SSP5-8.5情景下,2021—2100年南水北调西线工程3个水源区气温、降水量、径流量均较基准期呈现不断增加的趋势,增幅随着辐射强度的升高而增大,其中金沙江水源区年径流量及年代际径流量变化较大,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更为明显。未来各月平均径流也呈现出随年代增加的趋势,但不同月份增幅存在差异,枯水期月径流量相对基准期的变化较小,丰水期增量较大。根据径流与气温、降水相关分析结果,径流量对降水的改变更为敏感,降水量的变化始终对径流具有显著影响,气温对径流量的影响程度随辐射强度的升高而逐渐变大。研究结果可为南水北调西线工程水源区适应气候变化影响及水资源综合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径流变化 DTVGM模型 CMIP6 南水北调西线工程水源区
下载PDF
南水北调西线工程生态环境影响及应对的关键科学问题
6
作者 景来红 严登明 +2 位作者 崔萌 耿雷华 敖燕辉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21-529,共9页
南水北调西线工程涉及生态环境脆弱区,减缓生态环境影响是工程可行性论证的核心问题之一。本文提出了当前西线工程调水对生态环境影响研究的实践需求,识别了新形势下西线工程在调水阈值和调水扰动的适应性调控中的关键科学问题,构建了... 南水北调西线工程涉及生态环境脆弱区,减缓生态环境影响是工程可行性论证的核心问题之一。本文提出了当前西线工程调水对生态环境影响研究的实践需求,识别了新形势下西线工程在调水阈值和调水扰动的适应性调控中的关键科学问题,构建了西线工程生态环境影响及应对的总体研究框架,并提出重点研究方向:水源区水资源-水生态-经济社会协同演变机制、水源区生态环境需水评估方法与动态调配技术、变化环境下水源区水资源禀赋与可调水量阈值、调水生态补偿机制及生物入侵风险分析,以及系统视角下调水影响综合评估及方案优化等。南水北调西线工程须妥善协调生态保护与调水工程间的潜在冲突,坚持生态优先,确保综合效益在水源区与受水区公平共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需水 可调水量 生态环境 南水北调西线工程
下载PDF
南水北调西线水源区大型底栖动物的适宜水文条件
7
作者 王玉莲 闫龙 +3 位作者 曾庆慧 唐家璇 张丰搏 胡鹏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57-565,共9页
为探索南水北调西线工程水源区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及其适宜的水文条件,于2022年7月(汛期)及11月(非汛期)在南水北调西线工程水源区开展了2次大型底栖动物采样调查,共记录大型底栖动物50个分类单元。结果表明:西线水源区底栖动物群落... 为探索南水北调西线工程水源区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及其适宜的水文条件,于2022年7月(汛期)及11月(非汛期)在南水北调西线工程水源区开展了2次大型底栖动物采样调查,共记录大型底栖动物50个分类单元。结果表明:西线水源区底栖动物群落组成以节肢动物昆虫纲(Insecta)为绝对优势,占总分类单元数的90.20%。其中,汛期以扁蜉(Heptageniidae sp.,优势度Y=19.9%)为第一优势种,非汛期以襀(Perlidae sp.,优势度Y=13.8%)为第一优势种。时间上,汛期生物密度更高,但非汛期生物多样性及物种均匀度更高;空间上,西线工程上线方案调水河段的生物多样性及生物密度明显高于下线方案。在0~1.0 m/s的流速范围内,不同流速区间的物种数及Margalef多样性指数具有显著差异;且无论是汛期还是非汛期,流速在0.5~1.0 m/s的底栖动物物种数及各项生物多样性指数均处于最高水平。在0~0.6 m的水深范围内,不同水深区间的生物量在汛期或非汛期均具有显著差异,且底栖动物密度整体在0~0.2 m区间内的平均值最高。针对水源区8个优势物种,利用栖境使用模拟法,得到西线工程水源区河流大型底栖动物优势物种的适宜水文条件为水深0.2~0.4 m、流速0.3~0.6 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水北调西线工程 水源区 大型底栖动物 群落结构 适宜水文条件
下载PDF
国家重大战略和水资源演变背景下河西走廊水安全保障的思考
8
作者 朱发昇 李长春 侯爰冰 《水利发展研究》 2024年第6期20-25,共6页
河西走廊在我国国家战略安全、生态安全、粮食安全、能源安全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通道价值更加凸显。水安全是河西走廊保护和发展的基础支撑,是保障国家重大战略的基本要求。文章立足国家重大战略对河西走廊水... 河西走廊在我国国家战略安全、生态安全、粮食安全、能源安全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通道价值更加凸显。水安全是河西走廊保护和发展的基础支撑,是保障国家重大战略的基本要求。文章立足国家重大战略对河西走廊水安全保障的要求,结合全球气候变化影响下河西走廊水资源演变情势,分析了河西走廊水资源开发利用与水安全风险,提出利用南水北调西线工程解决河西走廊水安全问题的思路和构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西走廊 一带一路 水安全保障 南水北调西线工程
下载PDF
用斜率和曲率湿周法推求河道最小生态需水量的比较 被引量:55
9
作者 刘苏峡 莫兴国 +4 位作者 夏军 刘昌明 林忠辉 门宝辉 吉利娜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73-281,共9页
从湿周-流量曲线临界点的两种不同确定准则入手,分析湿周法推求河道内最小生态需水量(minimumecologicalinstreamflowrequirements,简称MEIFR)的不确定性。假设河道呈三角形断面和均匀流,得到湿周法的解析解表达式。表达式显示斜率法(... 从湿周-流量曲线临界点的两种不同确定准则入手,分析湿周法推求河道内最小生态需水量(minimumecologicalinstreamflowrequirements,简称MEIFR)的不确定性。假设河道呈三角形断面和均匀流,得到湿周法的解析解表达式。表达式显示斜率法(曲线上斜率为1)和曲率法(曲线上曲率最大)二者所得的MEIFR结果迥异。当斜率法取斜率为0.39时,其相应的流量与曲率法结果一致。MEIFR对斜率临界值非常敏感,斜率法中的斜率临界值难以确定,相比而言,曲率法更可靠。这用近似具有三角形断面的南水北调西线一期工程调水区流域的实际数据得到证实。根据我们在该区实地观测和收集的6条河35个河道断面的水深和水宽资料,用解析解估算出各断面的MEIFR。曲率法所估算的MEIFR结果为多年平均流量的2.5% ̄23.7%,大部分数据落在Tennant法的10% ̄30%的范围。斜率法为11% ̄105.7%,普遍偏大,超过这个范围。虽然采用较小的斜率临界点可使斜率法的估算结果变小,然而到底斜率临界点应取何值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这进一步说明,在无法获得一个确定的斜率临界值的情况下,湿周法估算MEIFR宜采用曲率法确定临界点。本文的结果基于理想情况,更普遍的结论有待于对更多种河道断面的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道内最小生态需水量 南水北调西线工程 湿周法 不确定性 解析解
下载PDF
南水北调西线工程水源区降水时空特征 被引量:8
10
作者 俞烜 张明珠 +2 位作者 严登华 杨舒媛 胡东来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A01期41-45,共5页
利用南水北调西线水源区内78个站点1956~2001年降水资料,运用Mann—Kendall秩次相关检验法、相关分析等方法,分析了降水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显示:水源区多年平均降水在空间分布特征与大地形相关,青藏高原东部降水少,都在1000mm... 利用南水北调西线水源区内78个站点1956~2001年降水资料,运用Mann—Kendall秩次相关检验法、相关分析等方法,分析了降水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显示:水源区多年平均降水在空间分布特征与大地形相关,青藏高原东部降水少,都在1000mm以下;四川盆地西部降水一般在1000mm以上,个别站点多年平均降水近2000mm;云贵高原西北部降水多在1000mm附近。降水年际变化总体不显著。降水年内分配一致性较好,大部分站点以夏秋季为主要降水时间,夏秋两季降水占年降水量的76%~91%。78个站点中,年降水量增加的有55个,减少的有23个,通过α=0.01显著水平检验的站点占总数的27%,总体上,降水变化趋势不明显。从大范围看,降水随海拔升高而减少;但从局地地形变化剧烈的山区看,降水量随海拔高度增加而增加的现象十分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线工程 降水 气候倾向率
下载PDF
南水北调西线一期工程河道最小生态径流的估算与评价 被引量:27
11
作者 门宝辉 刘昌明 +2 位作者 夏军 刘苏峡 吉利娜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135-138,共4页
南水北调西线一期工程从雅砻江支流鲜水河的达曲、泥曲和大渡河支流的色曲、杜柯河、玛柯河和阿柯河等6条河流通过'六坝七洞一渠',将40亿m3/a水调到黄河的支流贾曲.这一水量约占引水坝址河川径流的65%~70%,剩余30%~35%的水量... 南水北调西线一期工程从雅砻江支流鲜水河的达曲、泥曲和大渡河支流的色曲、杜柯河、玛柯河和阿柯河等6条河流通过'六坝七洞一渠',将40亿m3/a水调到黄河的支流贾曲.这一水量约占引水坝址河川径流的65%~70%,剩余30%~35%的水量能否满足河道内的生态需水,需要进一步研究.本文通过分析该调水区河道内的生态需水主要是满足水生生物栖息地的需水要求,讨论了水生生物产量与水体水量之间的关系,利用河道内径流50%保证率的河道径流的30%作为最小生态径流量的方法,估算了达曲、泥曲、绰斯甲河、足木足河的水文站断面的最小生态径流量,并利用Tennant方法对估算结果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4~9月采用最小生态径流量可以使河道的流量状态处于中等水平,10~3月若河道内流淌着最小生态径流,可以使河道内水生生物及河道的正常功能处于非常好的状态,只要工程建成后采用计算的最小生态径流为河道内下泄流量,就可以保证同时满足调水河流的资源水和生态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水北调西线一期工程 最小生态径流 Tennant方法
下载PDF
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土地利用/覆被空间格局特征分析 被引量:4
12
作者 申怀飞 侯刚 +1 位作者 魏庆伟 李丽慧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209-212,2,共4页
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土地利用/覆被空间格局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都具有明显的区域特征。利用DEM数据对研究区土地利用空间格局地形梯度规律进行了讨论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研究区土地利用类型以林地、耕地、草地为主。其中林地面积占水... 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土地利用/覆被空间格局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都具有明显的区域特征。利用DEM数据对研究区土地利用空间格局地形梯度规律进行了讨论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研究区土地利用类型以林地、耕地、草地为主。其中林地面积占水源区土地总面积的76%左右,在水源区中占有绝对优势;(2)2010年水源区整体土地利用程度综合指数为221.19,土地利用程度比较低,人类活动对其的影响总体上较小;(3)各土地利用类型的空间分布随高程和坡度的变化具有显著的特点:受人类活动干扰影响较大的各类耕地、水域和建筑用地主要分布在高程相对较低和坡度相对较小的区域;而受人类活动干扰影响较小的各类林地、草地和未利用地则比较均匀地分布在高程相对较高和坡度较大的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空间格局 地形梯度 南水北调
下载PDF
南水北调西线一期工程调水区径流量与影响因子关系分析——以达曲为例 被引量:15
13
作者 门宝辉 刘昌明 +1 位作者 夏军 刘苏峡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674-681,共8页
以达曲为例,利用朱倭站1961—1996年的水文资料及东谷站的降水量资料,分析南水北调西线一期工程调水区径流量与影响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年平均气温呈上升趋势,其线性变率为0.24℃/10a,36年共上升了0.864℃,以20世纪80年代以... 以达曲为例,利用朱倭站1961—1996年的水文资料及东谷站的降水量资料,分析南水北调西线一期工程调水区径流量与影响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年平均气温呈上升趋势,其线性变率为0.24℃/10a,36年共上升了0.864℃,以20世纪80年代以后上升趋势更为显著;年蒸发景呈增加趋势,其线性变率为+2.78mm/10a;年平均降水量及春、冬及非汛期降水逐年增加,其中年平均降水气候倾向率达+5.2mm/10a;调水区达曲的年平均径流及春、秋、汛期、非汛期流量呈逐年增加趋势,其中以春季和非汛期尤为明显。虽然气温升高、蒸发量增大,但这不是影响径流的直接因素,其增量还不足以抵消降水对径流的增加,降水是影响调水区径流量多少的主要气候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 南水北调西线一期工程 径流量 蒸发量
下载PDF
生态需水在输水工程生态影响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4
作者 全元 刘昕 +4 位作者 王辰星 单鹏 董孟婷 唐明方 吴钢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9期6012-6018,共7页
以南水北调工程为例的输水管道工程在解决我国水资源供需矛盾和地域分配不均的问题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输水管道工程的建设在产生巨大社会、经济、生态效益的同时,也给工程建设区域、调水相关区域脆弱的生态环境带来新的问题。工程建设的... 以南水北调工程为例的输水管道工程在解决我国水资源供需矛盾和地域分配不均的问题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输水管道工程的建设在产生巨大社会、经济、生态效益的同时,也给工程建设区域、调水相关区域脆弱的生态环境带来新的问题。工程建设的环境影响评价往往关心工程建设、运行时期对相关区域内主要环境要素的影响、响应及评价,而对工程建设相关的关键生态系统的影响关注较小。而南水北调等输水管道工程是与水密切相关的国家级大型工程,对工程建设区域、影响区域的水生生态系统产生较大的影响,如何科学、定量地评价输水工程对关键生态系统的影响是输水工程建设管理人员关注的热点之一。基于对生态需水评价理论与方法的总结及输水工程生态影响定量评价难点的分析,对生态需水与水生生态系统健康之间相辅相成的关系进行研究,提出了将生态需水引入输水工程生态影响评价的技术路径与评价模型。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为例,对其影响范围内的生态需水量进行评价,进而判断工程建设运行对相关区域关键生态系统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需水 生态影响评价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
下载PDF
南水北调西线调水区与受水区年径流量丰、枯相关性集对分析 被引量:6
15
作者 殷彤 黄晓荣 文雯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48-52,共5页
通过对南水北调西线调水区与受水区年径流量丰、枯相关性集对分析,用同、异、反代表丰、平、枯来定量描述不同年径流量序列之间的关系,结果清晰显示集合之间的关系结构。受水区与调水区年径流丰、枯具有一定同步性,但不完全一致,存在着1... 通过对南水北调西线调水区与受水区年径流量丰、枯相关性集对分析,用同、异、反代表丰、平、枯来定量描述不同年径流量序列之间的关系,结果清晰显示集合之间的关系结构。受水区与调水区年径流丰、枯具有一定同步性,但不完全一致,存在着10年以上和3年准周期,调水区和受水区各自区内水文站丰、枯同步性较好。为了做到水资源合理调丰补欠以及减少由于调水后对调水区下游段带来的不利影响,在受水区及调水区下游段适当位置应设置调节性水库。实证研究表明集对分析是处理不确定性问题的一种有效的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水北调西线工程 集对分析 同异步性
下载PDF
南水北调西线雅砻江调水工程温波引水枢纽坝址径流计算的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蓝永超 康尔泗 马全杰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67-73,共7页
南水北调西线雅砻江调水工程 (简称西线调水 )是从长江的一级支流雅砻江上游地区引水至黄河源头地区的跨流域调水工程 ,是补充黄河水资源不足与解决我国西北和华北部分地区干旱缺水的重大战略措施 .由于引水枢纽坝址缺乏实测水文资料 ,... 南水北调西线雅砻江调水工程 (简称西线调水 )是从长江的一级支流雅砻江上游地区引水至黄河源头地区的跨流域调水工程 ,是补充黄河水资源不足与解决我国西北和华北部分地区干旱缺水的重大战略措施 .由于引水枢纽坝址缺乏实测水文资料 ,我们依据附近甘孜水文站实测资料 ,采用一些非确定性的数理统计模型来计算温波引水坝址的设计年径流量 ,并对计算成果进行了合理性分析 .结果表明 ,上述计算成果基本反映了温波引水坝址径流变化的客观情况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水北调西线工程 引水枢纽 数理统计 年径流量 计算模式
下载PDF
Tennant法计算标准的修正及其应用 被引量:49
17
作者 门宝辉 刘昌明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479-482,共4页
为了使Tennant法更适合计算南水北调西线河道内生态需水量,对其计算标准进行了修正.采用实地调查的方法,发现南水北调西线一期工程调水区气温较低,引水河流中鱼类洄游及水生生物的活动期主要集中在7-8月份,而且每年的12月到翌年3月河道... 为了使Tennant法更适合计算南水北调西线河道内生态需水量,对其计算标准进行了修正.采用实地调查的方法,发现南水北调西线一期工程调水区气温较低,引水河流中鱼类洄游及水生生物的活动期主要集中在7-8月份,而且每年的12月到翌年3月河道均处于冰冻期,所以将Tennant法的用水期修正为7-8月,并将修正后的Tennant法应用于南水北调西线调水区引水枢纽下游的朱倭、朱巴、绰斯甲和足木足4站河道内生态需水量的计算.结果表明修正后的Tennant法计算的生态需水量约占多年平均的25%,可见Ten-nant法对栖息地描述的是否准确直接影响到计算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水北调西线一期工程 生态需水量 可调水量 TENNANT法
下载PDF
管道输水技术在南水北调西线一期工程中应用的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7
18
作者 李娜 赵宇 +1 位作者 王丽娟 符平 《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 2018年第3期235-240,共6页
南水北调西线工程是解决黄河流域缺水问题的根本措施。受海拔、气候、地质等条件限制,常规的深埋长隧洞输水设计和施工面临着巨大的技术难题。长距离、高扬程管道输送技术具有适应地形能力强、地质条件要求不高、施工相对简单等优点,从... 南水北调西线工程是解决黄河流域缺水问题的根本措施。受海拔、气候、地质等条件限制,常规的深埋长隧洞输水设计和施工面临着巨大的技术难题。长距离、高扬程管道输送技术具有适应地形能力强、地质条件要求不高、施工相对简单等优点,从线路选择、水力学计算、管路设计和水击分析等方面分析论证了长距离、高扬程输水技术在南水北调西线一期工程中应用的技术可行性。输水管线总长289 km,管道采用螺旋缝埋弧焊钢管,泵站扬程200 m^265 m,输水管道能满足各种不利工况下的压力瞬变要求,可为南水北调西线工程的规划设计提供一种新的参考和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道输水 高寒峡谷 西线工程 线路选择 水力分析
下载PDF
从黄河流域2009年初的旱情看建设南水北调西线工程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被引量:7
19
作者 谈英武 张玫 杨立彬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AS CSCD 2009年第4期1-4,共4页
黄河流域大部分位于大陆干旱、半干旱气候地带,严重缺水,旱灾频繁。2009年初黄河流域5省发生的特大干旱,以及历史上重大旱灾事件表明,更要警惕黄河出现严重水资源危机,抓紧推进南水北调西线工程,以抗御可能出现的特大和连年严重旱灾。
关键词 严重旱灾 水资源危机 南水北调西线工程 必要性 紧迫性
下载PDF
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建坝取水对坝下沼泽湿地水文影响初步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赵志轩 严登华 +2 位作者 翁白莎 王凌河 张彪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5,共5页
根据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建坝取水后坝下径流量及水位变化情况,确定了坝下减水河段范围。在GIS、RS支持下,分为雅砻江、大渡河两个流域生成了工程重点影响区域,利用1985年、2000年、2005年3期LandsatTM影像分别提取出区内沼泽湿地景观。根... 根据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建坝取水后坝下径流量及水位变化情况,确定了坝下减水河段范围。在GIS、RS支持下,分为雅砻江、大渡河两个流域生成了工程重点影响区域,利用1985年、2000年、2005年3期LandsatTM影像分别提取出区内沼泽湿地景观。根据湿地景观的动态演变过程,将其划分为活动区、变动区和稳定区3部分。最后以活动区内沼泽湿地为研究对象,根据其与减水河段的关系,分层次设置了以下3种情境。结果表明,按照黄河水利委员会提供的调水方案,建坝取水对坝下游沼泽湿地的水文情势基本没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水北调西线工程 沼泽湿地 湿地水文 坝址下游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