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关于西周成周城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6
1
作者 刘余力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5期5-9,共5页
武王在位时初步营建过成周城,具体位置在今汉魏故城一带;成王之世重新营建成周城,在今瀍河两岸。金文资料表明:成周城是西周时期的另一都城,西周时期在成周设有宗庙,成周城是西周时期的另一政治中心。
关键词 西周 成周城 都城 政治中心
下载PDF
“天有求绎”与“地法九宫”——西周雒邑规划的“象天法地”
2
作者 徐斌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6期44-51,共8页
中国古代哲学中的“仰观俯察”精神,投射于城市规划领域,形成了独特的“象天法地”传统。以西周都城雒邑规划为例,历史文献和考古材料为基础,探讨“象天法地”规划思想和方法的成型及其在雒邑营建中的表现。雒邑规划综合运用“象天”和... 中国古代哲学中的“仰观俯察”精神,投射于城市规划领域,形成了独特的“象天法地”传统。以西周都城雒邑规划为例,历史文献和考古材料为基础,探讨“象天法地”规划思想和方法的成型及其在雒邑营建中的表现。雒邑规划综合运用“象天”和“法地”的手法,树立了中国古代城市“象天法地”规划的典范,影响深远。以雒邑规划为出发点,可以为商代都城和西汉长安的规划研究提供更加广阔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规划 都城规划 西周雒邑 象天法地
下载PDF
西周社会结构的考古学观察 被引量:10
3
作者 张天恩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3-62,共10页
考古工作的开展,让许多周代遗址的性质得到彰显,特别是关中地区,不仅确认了周公庙、段家河、孔头沟等大量西周采邑类居址,同时也揭示了此类聚落形制及其面貌特征。这些采邑与周原、丰镐遗址为代表的西周都邑的分布状况,让我们了解到周... 考古工作的开展,让许多周代遗址的性质得到彰显,特别是关中地区,不仅确认了周公庙、段家河、孔头沟等大量西周采邑类居址,同时也揭示了此类聚落形制及其面貌特征。这些采邑与周原、丰镐遗址为代表的西周都邑的分布状况,让我们了解到周王朝是以封赐采邑的形式掌控千里王畿。西周采邑存在的分级现象,反映了当时应有相应的层级管理。更可贵的是齐、晋等西周诸侯国内采邑的确认,表明王畿以外边远地区也有类似的管控模式。西周王朝实行畿内采邑、畿外诸侯,上下分级的管理形式,一定程度上类似于后世地方性的社会基层组织。正是有了这样一套较完备的社会结构建立,周天子的礼仪政令赖以有效传递,周王朝的国家机器得以正常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周采邑 都邑 社会结构 考古学观察
下载PDF
论西周城址的防御体系
4
作者 王鸿驰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第3期60-63,共4页
目前已发现的王都、姬姓封国城邑、异姓封国城邑以及其他西周城址,按防御体系可分为简单设防的王都、设防完备的封国城邑和无人工设防的封国城邑三大类。王都城址背山面水,交通便利,均未发现城墙,凭借人工沟渠和自然山川作为军事防御屏... 目前已发现的王都、姬姓封国城邑、异姓封国城邑以及其他西周城址,按防御体系可分为简单设防的王都、设防完备的封国城邑和无人工设防的封国城邑三大类。王都城址背山面水,交通便利,均未发现城墙,凭借人工沟渠和自然山川作为军事防御屏障;远离统治中心的封国城邑在建国初期一般营建有城墙和城壕等防御设施,而距离王都较近的城邑,多营建于西周晚期;无人工设防的封国城邑,目前仅发现有大型墓地。不同防御体系的形成是周初分封制在军事上的体现,诸多封国构成一道道军事防御体系,拱卫了王都的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周 城址 王都 封国 防御体系
下载PDF
宁夏彭阳县姚河塬西周遗址 被引量:14
5
作者 马强 郑豆豆(绘图) +5 位作者 冯丽(绘图) 杨少毅(绘图) 于雁北(绘图) 肖宇昂(绘图) 边东冬(摄影) 李启祥(摄影) 《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3-22,共20页
姚河塬城址位于宁夏固原市彭阳县新集乡姚河村北部,地处六盘山(陇山)东麓泾水流域上游,坐落于泾水支流红河源头处的李儿河、小河、大河汇流切割的5角形台塬地上。2017年4月,宁夏冋族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在开展宁夏彭阳县红河流域区域... 姚河塬城址位于宁夏固原市彭阳县新集乡姚河村北部,地处六盘山(陇山)东麓泾水流域上游,坐落于泾水支流红河源头处的李儿河、小河、大河汇流切割的5角形台塬地上。2017年4月,宁夏冋族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在开展宁夏彭阳县红河流域区域系统考古调查过程中发现了该城址,报请国家文物局批准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宁夏彭阳县 姚河塬城址 高等级墓葬 获国都城 西周时期
原文传递
鸠兹新证——兼论西周春秋时期吴国都城的性质 被引量:7
6
作者 张敏 《东南文化》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80-88,127,共11页
鸠兹是见诸先秦文献的吴国最早的城。吴国地名是不同时期不同地域之人对吴人语言的文字记录,只可音训而不可义解,鸠兹古音与句吴相同;吴国没有完善的职官体系和行政建制,吴国的城只有都而没有邑;鸠兹扼西伐荆楚、东控於越的中江水道之要... 鸠兹是见诸先秦文献的吴国最早的城。吴国地名是不同时期不同地域之人对吴人语言的文字记录,只可音训而不可义解,鸠兹古音与句吴相同;吴国没有完善的职官体系和行政建制,吴国的城只有都而没有邑;鸠兹扼西伐荆楚、东控於越的中江水道之要冲,周边的汤家山西周墓为吴国王陵,附近的大工山铜矿为吴国的经济命脉。通过与古代都城基本要素的比较研究,鸠兹应为西周晚期至春秋早期的吴国都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鸠兹 吴国都城 西周晚期至春秋早期 中江水道 汤家山西周墓 吴国王陵 句吴 芜湖
原文传递
西周都邑车马器埋葬的东西差异与含义变迁 被引量:1
7
作者 张礼艳 陈园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30-40,共11页
西周时期三个都邑所在的洛阳地区、丰镐地区和周原地区出土了大量青铜车马器,这些青铜车马器在埋葬种类、数量、流行年代及摆放位置上呈现出的特点表明,西周都邑的车马器埋葬存在地域上的东西差异。洛阳地区在车马器选择上更侧重实用性... 西周时期三个都邑所在的洛阳地区、丰镐地区和周原地区出土了大量青铜车马器,这些青铜车马器在埋葬种类、数量、流行年代及摆放位置上呈现出的特点表明,西周都邑的车马器埋葬存在地域上的东西差异。洛阳地区在车马器选择上更侧重实用性,丰镐地区和周原地区更侧重装饰性,这种东西差异同时也反映了车马器在西周时期含义的变化。在从实用性向装饰性转变的过程中,车马器的埋葬方式和摆放位置亦发生变化,车马器的含义从马车的附属品逐渐变成马车的象征物,继而成为拥有者身份的象征。车马器埋葬的东西差异归根结底源于商人与周人对马车、车马器的不同对待,西周中期车马及车马器埋葬方式的变化是周文化形成自身特色的一个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周 都邑 车马器 区域差异
原文传递
从西周金文材料看一座西周都邑的基本空间构成 被引量:1
8
作者 王鹏 《建筑史》 2019年第1期87-100,共14页
西周都邑形态研究是中国古代建筑史基础研究论题之一。与以往礼经给出的'集中城制'形象相矛盾,历经数十年考古所发现的西周都邑呈现出'散落分布'的空间形态。另一方面,西周都邑形态研究一直缺少'第一手材料'性... 西周都邑形态研究是中国古代建筑史基础研究论题之一。与以往礼经给出的'集中城制'形象相矛盾,历经数十年考古所发现的西周都邑呈现出'散落分布'的空间形态。另一方面,西周都邑形态研究一直缺少'第一手材料'性质的西周金文的引人,也使得该论题的研究视野和深度上存有缺憾。本文对西周金文材料中涉及城邑空间要素内容进行梳理,并结合以往西周都城考古发现和相关早期历史文献的记载,重新探讨西周都邑的基本空间内容和其构成方式,尝试给出一幅关于西周都邑空间的结构化图景。该图景为研究早期中国阶段城邑空间形态及相关问题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周金文 西周都邑 空间结构 多宫形态 水利基础设施
原文传递
西周成周城的结构布局及其相关问题 被引量:11
9
作者 蔡运章 俞凉亘 《中原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34-48,共15页
西周东都成周城位于今洛阳市瀍河两岸的邙山与洛河之间。结构布局为"坐西朝东"、"宫城"位于"郭城"西南隅。郭城的西北部是贵族墓地和铸铜作坊,东北部是"殷民"居住区和商业区,东南部是贵族百姓... 西周东都成周城位于今洛阳市瀍河两岸的邙山与洛河之间。结构布局为"坐西朝东"、"宫城"位于"郭城"西南隅。郭城的西北部是贵族墓地和铸铜作坊,东北部是"殷民"居住区和商业区,东南部是贵族百姓居住区,宗庙和社坛位于东西大道的左右两侧。全城按"里坊"的规划来安置城内居民。这些问题的澄清对研究西周历史和我国古代都城发展史,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周成周城 西周史 里坊制度 古代都城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