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降雨空间分辨率对城市内涝模拟敏感性研究
1
作者 乔贤玲 侯精明 +5 位作者 刘园 陈光照 王添 郭庆元 高徐军 王岩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1-89,共9页
为研究降雨空间分辨率对城市内涝模拟的影响规律以及一、二维耦合的城市雨洪模型的敏感性降雨空间分辨率,本研究选取西安市小寨片区为研究区,以西安市气象局提供的3场降雨为基础,采用空间插值算法获取5种降雨(0.2、0.5、1.0、2.0和4.0 ... 为研究降雨空间分辨率对城市内涝模拟的影响规律以及一、二维耦合的城市雨洪模型的敏感性降雨空间分辨率,本研究选取西安市小寨片区为研究区,以西安市气象局提供的3场降雨为基础,采用空间插值算法获取5种降雨(0.2、0.5、1.0、2.0和4.0 km)空间分辨率,引入洛伦兹曲线、基尼系数判断不同降雨空间分辨率的不均匀程度,驱动一、二维耦合的城市雨洪模型进行模拟分析。结果表明,3场降雨0.5 km降雨空间分辨率对应的基尼系数分别为0.163、0.201、0.165,评价结果均为均匀分布。随着降雨空间分辨率的降低,基尼系数逐渐减小,峰值积水面积相对误差、内涝积水水量相对变化范围、内涝淹没水深相对变化范围均逐渐增大。对于这3个水力要素评价指标,降雨空间分辨率为0.5 km对应的模拟误差最小,且该降雨空间分辨率为敏感性降雨空间分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雨空间分辨率 城市雨洪模型 洛伦兹曲线 基尼系数 西安市小寨片区
下载PDF
兰州都市圈高质量发展的现状、问题及路径研究
2
作者 李婷 《甘肃高师学报》 2023年第6期30-36,共7页
兰西城市群是我国西北重要的城市群之一,由兰州都市圈和西宁都市圈共同构成。近年来,兰州都市圈虽然在兰西城市群的发展中做出突出贡献,但是受到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公共服务等因素的影响,兰州都市圈的发展仍然面临挑战。以兰州都市圈... 兰西城市群是我国西北重要的城市群之一,由兰州都市圈和西宁都市圈共同构成。近年来,兰州都市圈虽然在兰西城市群的发展中做出突出贡献,但是受到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公共服务等因素的影响,兰州都市圈的发展仍然面临挑战。以兰州都市圈为研究对象,基于县域经济视角,从社会发展、经济发展、环境发展三个方面对兰州都市圈发展状况进行评价分析,发现兰州都市圈高质量发展存在城乡发展差距大、核心城市辐射带动能力低、产业同质化发展严重等问题,进而提出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增强核心城市辐射带动能力,优化产业结构等路径,为与西宁都市圈协同支持兰西城市群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兰州都市圈 高质量发展 兰西城市群 区域协同
下载PDF
大城市周边地区小城镇发展研究 被引量:16
3
作者 王战和 许玲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27-230,共4页
目的研究大城市周边地区小城镇的发展模式。方法用系统观、区域观将小城镇放到一定的区域中,对大城市周边地区小城镇的发展特征及发展机制进行分析。结果周边小城镇处在一定的经济区域中,受到大城市的辐射、扩散和周围农村腹地的双重影... 目的研究大城市周边地区小城镇的发展模式。方法用系统观、区域观将小城镇放到一定的区域中,对大城市周边地区小城镇的发展特征及发展机制进行分析。结果周边小城镇处在一定的经济区域中,受到大城市的辐射、扩散和周围农村腹地的双重影响,呈现出特殊的经济、空间发展特征和动力机制。结论在由大城市—周边地区小城镇—农村腹地共同构成的大的经济区域中,周边小城镇具有更强的发展优势,能够依托中心城市,协调好与各方面的关系,共同发展,最终实现城乡一体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城市 周边地区 小城镇 西安市
下载PDF
基于POI的西安市轨道交通站域生产性服务业空间分布特征 被引量:6
4
作者 张琦 丁昕 王秋平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67-77,共11页
利用兴趣点(point of interest,POI)数据对小尺度经济活动的有效描述功能,以西安市为例,探究轨道交通站域生产性服务业的空间分布特征。在提出站域范围确定方法并整合城市内部生产性服务业业态类型的基础上,通过区位商测度揭示6类业态... 利用兴趣点(point of interest,POI)数据对小尺度经济活动的有效描述功能,以西安市为例,探究轨道交通站域生产性服务业的空间分布特征。在提出站域范围确定方法并整合城市内部生产性服务业业态类型的基础上,通过区位商测度揭示6类业态的站域空间分布整体特征及局域特征,借助二阶偏相关分析研判站域物质空间环境对各类业态分布强度的影响,并解译蕴含的空间分布影响机制。结果表明:(1)生产性服务业业态的站域空间分布大都呈现相对全市总体占优的特征,而各类业态的局域空间分布特征又可细分为向心型、离心型和过渡型;(2)在轨道交通站域内,职住空间的多样性促进大部分业态的站域集中分布,开敞空间的开敞度抑制大部分业态的站域集中分布,道路空间的路网密度则仅对部分业态的空间分布产生较弱的正向影响;(3)西安市轨道交通站域生产性服务业空间分布的影响机制有基于强烈实体产业关联的互补性机制、基于空间资源博弈的竞争性机制、基于特定部门非典型需求的有选择支持性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交通站域 生产性服务业 空间分布 兴趣点(POI)数据 西安市
下载PDF
农用地分等因素指标区的定量划分研究——以西安市临潼区为例 被引量:1
5
作者 李芹芳 杨震 +1 位作者 靳慧芳 卢勇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2007年第3期79-83,共5页
分等因素指标区的科学划分是保证农用地分等结果准确的前提和基础。在分析农用地分等因素指标区划分目的和原则的基础上,以西安市临潼区为例,尝试采用聚类分析法对农用地分等因素指标区进行了定量划分。结果表明:定量方法能够客观科学... 分等因素指标区的科学划分是保证农用地分等结果准确的前提和基础。在分析农用地分等因素指标区划分目的和原则的基础上,以西安市临潼区为例,尝试采用聚类分析法对农用地分等因素指标区进行了定量划分。结果表明:定量方法能够客观科学地进行分等因素指标区的划分,从而确保了农用地分等结果的准确性和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用地分等 指标区 聚类分析 西安市
下载PDF
"西咸"都市圈临渭生态工业系统建设初探 被引量:3
6
作者 杜忠潮 宁建宏 +1 位作者 何伟 韩望 《咸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4年第4期38-42,共5页
借鉴国内外生态工业因区建设的理论模式和范例,分析渭河在"西咸"都市区生态环境建设中的作用。提出积极推进"西咸"城市一体化,实施渭河生态环境治理与防洪工程,改造和重组现有临渭分布的工业企业,以渭河发电有限公... 借鉴国内外生态工业因区建设的理论模式和范例,分析渭河在"西咸"都市区生态环境建设中的作用。提出积极推进"西咸"城市一体化,实施渭河生态环境治理与防洪工程,改造和重组现有临渭分布的工业企业,以渭河发电有限公司及其扩建工程为核心、虚拟建设以粉煤灰为原料的建材公司,连接咸阳市东郊化工区和西安北郊经济技术开发区的相关大中型企业、高新农业,构建若干生态产业链,实现"资源-产品-再生资源产品"的清洁生产模式,为"西咸"都市区电力工业发展与调整、解决行业结构性污染问题探索新路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成”都市区 渭河 生态工业体系
下载PDF
西安市中心城区住区环境与居民身体活动的相关性 被引量:2
7
作者 孙宇亮 张新新 +3 位作者 何春振 朱文斐 潘新亮 张婧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14-121,共8页
为探讨西安市中心城区住区环境因素和居民身体活动水平的相关性,随机选取莲湖区16~69周岁居民进行NEWS-A、IPAQ-L问卷调查,按不同年龄、性别分组,对总体以及不同组别的居民进行住区环境和身体活动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总体居民住宅... 为探讨西安市中心城区住区环境因素和居民身体活动水平的相关性,随机选取莲湖区16~69周岁居民进行NEWS-A、IPAQ-L问卷调查,按不同年龄、性别分组,对总体以及不同组别的居民进行住区环境和身体活动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总体居民住宅附近的住宅密度与交通相关的身体活动呈显著性负相关(P<0.05);中年组住宅附近住宅密度与交通相关的身体活动呈显著性负相关(P<0.05)、住宅附近的道路与交通相关的身体活动呈显著性正相关(P<0.05);男性居民住宅附近可供步行的地方与住宅附近环境景观都和休闲体育相关的身体活动呈显著性正相关(P<0.05),女性居民住宅附近的住宅密度与交通相关的身体活动呈显著性负相关(P<0.05)。研究发现:西安中心城区住宅密度较高,会降低居民日常交通相关身体活动,特别对以工作相关身体活动为主的中年人群受影响较大;居住区域周边设施建设环境及可供步行空间对男性居民的休闲体育相关身体活动水平影响较大;住宅密度会影响女性居民日常交通身体活动。未来开展提高居民身体活动水平的运动干预研究,应充分考虑与该身体活动类型相关的住区环境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住区环境 身体活动 西安中心城区
下载PDF
西安市涝渭应急水源地模拟研究
8
作者 严婷 董洁 +2 位作者 葛佳亮 孙启明 柯贤敏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A02期147-151,161,共6页
为提高西安城市供水能力以及供水系统应对风险的能力,建设应急水源地是保证西安市城市供水较为现实的选择之一。将研究区的地下水划分为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潜水和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承压水,在现状开采情况下建立潜水二维非稳定流数学模... 为提高西安城市供水能力以及供水系统应对风险的能力,建设应急水源地是保证西安市城市供水较为现实的选择之一。将研究区的地下水划分为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潜水和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承压水,在现状开采情况下建立潜水二维非稳定流数学模型以及浅层承压水二维非稳定流数学模型,利用两组潜水抽水孔进行了两组干扰抽水试验,并采用这两组抽水试验资料进行模型的校正与验证;通过模型计算出潜水、浅层承压水的不同井间距、不同开采量的最大降深值,进而设计了最佳开采布井方案。通过勘察和取水方案初步设计,结合潜水井与浅层承压水井共同开采区内地下水;采用单排管井取水方式开采,布设32眼潜水井,12眼承压水井,开采区总可开采量为100800m^3/d(4200m^3/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安市 应急水源地 数学模型 潜水井 承压水井
下载PDF
历史时期以西安为中心的关中地区政区设置之特点及其当代启示 被引量:1
9
作者 朱士光 《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5期1-10,共10页
西安是中国历史时期多个王朝之都城,也是中央王朝控驭西北地区重镇以及挽毂中原与西北、西南地区之枢纽。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后,以国家级中心城市西安为首,调整改革关中地区的行政区划,是重大的学术与现实问题。对历朝历代... 西安是中国历史时期多个王朝之都城,也是中央王朝控驭西北地区重镇以及挽毂中原与西北、西南地区之枢纽。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后,以国家级中心城市西安为首,调整改革关中地区的行政区划,是重大的学术与现实问题。对历朝历代在以西安为中心的关中地区的政区设置进行分析,对形成的一些相沿成习的重要特点进行论证。研究认为,撤销咸阳市与铜川市并入西安市,重现西汉"三辅"、东汉与隋代关中三郡并立之历史时期经典型的行政区划建置格局;咸阳市原辖之秦都区、渭城区列为西安市市辖区,渭城区改称为"咸阳区";黄陵县划入大西安市内,增加清明黄帝陵祭祀的影响力;渭南市富平县划入大西安市;另还将渭河源头之甘肃省定西市下属渭源县、陇西县以及泾河源头之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下属泾源县也划入大西安市。如此,形成以国家级中心城市西安为首之关中平原城市群,可更有力地推动国家级中心城市西安建成为中国西部经济中心、"一带一路"对外交往高地、丝路文化高地以及内陆开放高地与综合交通枢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安 关中城市群 政区 三辅 长安 咸阳市
下载PDF
家庭暴力现状的调查报告——以青海省西宁市城东区为例
10
作者 李惠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16年第1期447-,共1页
本文通过对西宁市城东区家庭暴力现象的问卷调查,分析该区家庭暴力的特点和防治机制的现状,并从实践角度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关键词 家庭暴力 立法 西宁市 东区
下载PDF
西宁市天然林区林业有害生物发生情况调查及原因分析
11
作者 杨海燕 《陕西林业科技》 2020年第2期62-64,共3页
采用野外踏查和标准地调查方法,查明西宁市天然林区主要林业有害生物有18种(虫害13种、病害4种、有害植物1种)。云杉叶锈病、云杉梢斑螟等依然是云杉天然林的主要林业有害生物种类;灰拟花尺蛾等威胁到白桦天然林的安全;落叶松-青杨锈病... 采用野外踏查和标准地调查方法,查明西宁市天然林区主要林业有害生物有18种(虫害13种、病害4种、有害植物1种)。云杉叶锈病、云杉梢斑螟等依然是云杉天然林的主要林业有害生物种类;灰拟花尺蛾等威胁到白桦天然林的安全;落叶松-青杨锈病、落叶松叶蜂、落叶松球蚜等是天然林区落叶松人工林、杨树人工林的主要威胁。天然林区以叶部病虫害发生为主,钻蛀类害虫局部发生较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林区 有害生物 调查 分析 西宁市
下载PDF
西安市灰霾天气时间和区域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12
12
作者 何晓嫒 陈建文 +2 位作者 孙宁生 毛明策 刘敏茹 《环境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95-98,共4页
依据1961—2005年共45年,西安、户县、长安、蓝田、临潼、高陵和周至7个气象台站灰霾观测资料,分析了灰霾天气时间和区域分布特征,并根据1996—2005年近10年西安逐月平均灰霾日数与近10年逐月主要气象要素相关性分析,得出:西安市20世纪7... 依据1961—2005年共45年,西安、户县、长安、蓝田、临潼、高陵和周至7个气象台站灰霾观测资料,分析了灰霾天气时间和区域分布特征,并根据1996—2005年近10年西安逐月平均灰霾日数与近10年逐月主要气象要素相关性分析,得出:西安市20世纪70年代是灰霾日出现的高峰时期,并呈逐年减少趋势,灰霾发生的中心区域也在向郊区东南部转移;从影响灰霾天气形成的气象条件来看,气温越低,降水量和风速越小,日照越少,气压越高,越有利于灰霾天气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安市 灰霾天气 时间和区域 分布特征 影响因素
原文传递
中国半城市化地区乡村聚落空间格局演化机制探索——以西安市南郊大学城康杜村为例 被引量:31
13
作者 马恩朴 李同昇 卫倩茹 《地理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816-828,共13页
半城市化地区因其在社会、经济、景观等方面的过渡性、多样性和动态性,从而得到地理学、城乡规划学、生态学及社会学等多个学科学者的关注。本文重点研究城市化近域推进过程中半城市化地区城乡聚落的消长规律,探讨保留村落的空间格局演... 半城市化地区因其在社会、经济、景观等方面的过渡性、多样性和动态性,从而得到地理学、城乡规划学、生态学及社会学等多个学科学者的关注。本文重点研究城市化近域推进过程中半城市化地区城乡聚落的消长规律,探讨保留村落的空间格局演化特征及其动力机制。在综述半城市化地区和乡村聚落研究进展的基础上,以西安市南郊大学城康杜村为例,综合运用遥感影像解译、野外调查和统计分析等方法,对其近15年来的聚落空间格局及其演化机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康杜村在2001-2015年间共经历了4次建房高峰和2次显著的就业变迁,绝大多数原住民的房屋租赁始于2006年;原住民的就业变迁时间与主要的城市化时间节点高度一致;就业变迁与建房高峰之间呈现出"刺激—反馈"的系统演化特征。城市化近域推进的外部驱动和村庄原居民的自我调适是半城市化地区乡村聚落空间格局演化的主要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城市化地区 乡村聚落 空间格局演化 动力机制 康杜村 西安市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