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2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rediction of Maize Yield and Its Component Factors in Yellow River Irrigation Area of Ningxia under Climate Change 被引量:1
1
作者 刘玉兰 任玉 +1 位作者 王迎春 郭晓雷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CAS 2011年第5期699-701,736,共4页
[Objective] The aim was to quantitatively predict the variation trend of maize yield in Yellow River irrigation area of Ningxia under future climate change scenarios.[Method] Based on the data of daily temperature,pre... [Objective] The aim was to quantitatively predict the variation trend of maize yield in Yellow River irrigation area of Ningxia under future climate change scenarios.[Method] Based on the data of daily temperature,precipitation and radiation in 25 km × 25 km grid in Ningxia from 2010 to 2100 obtained by regional climate model,maize yield in Yellow River irrigation area of Ningxia in the 21st century was studied by means of corrected CERES-Maize model.[Result] With climate warming,maize yield in Yellow River irrigation area of Ningxia in 2020s and 2050s showed increase trend compared with base years(average in 1961-1990)when current adaptive maize variety and optimum production management measures were adopted,while maize yield went down in 2080s with the further increase of temperature.The grain number per spike and spike grain weight as the yield components of maize also showed the same trend with maize yield.In 2020s and 2050s,the increase of maize yield under B2 scenario was higher than that under A2 scenario,while the decrease of maize yield under B2 scenario was lower than that under A2 scenario in 2080s.[Conclusion] With the increase of temperature,maize yield in Yellow River irrigation area of Ningxia went up firstly and then went dow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ellow river irrigation area of ningxia Climate change MAIZE
下载PDF
THE RATIONAL UTILIZATION OF WATER RESOURCES IN IRRIGATED AREA OF THE YELLOW RIVER IN NINGXIA
2
作者 Liu Baizhang Fang Wanjun Working Office of First Phase Daliushu Project, Department of Water Conservancy of Ningxia,China Division of Management of Tanglai Canal, Department of Water Conservancy of Ningxia, China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CSCD 1993年第Z1期192-196,共5页
The paper describes the water resources in the irrigated area of Ningxia, China, andthe methods for improving the utilization of the water resources, and puts forward somesuggestions so as to utilize the water resourc... The paper describes the water resources in the irrigated area of Ningxia, China, andthe methods for improving the utilization of the water resources, and puts forward somesuggestions so as to utilize the water resources rationally. The history of irrigation farming in Ningxia can be traced back to more than two thou-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ngxia IRRIGATED Area by yellow river Water RESOURCES Ecologic ENVIRONMENT
下载PDF
宁夏引黄灌区果园生草处理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李晓龙 马军 +10 位作者 褚燕南 岳海英 王芳 岳芬芬 刘婷 李元 王媛 吴昊 贾永华 田建文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227-1233,共7页
本研究选用多年生黑麦草、紫花苜蓿、高羊茅、长柔毛野豌豆4种功能草种,以清耕和自然生草作为对照,探究不同生草处理对果园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多年生黑麦草生草处理相比,紫花苜蓿与长柔毛野豌豆生草处理可以显著提高0~20 c... 本研究选用多年生黑麦草、紫花苜蓿、高羊茅、长柔毛野豌豆4种功能草种,以清耕和自然生草作为对照,探究不同生草处理对果园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多年生黑麦草生草处理相比,紫花苜蓿与长柔毛野豌豆生草处理可以显著提高0~20 cm土层土壤总孔隙度和0~20 cm、21~40 cm土层田间持水量(P<0.05),显著降低0~20 cm土层土壤容重(P<0.05)。与处理前相比,2022年10月紫花苜蓿与长柔毛野豌豆生草处理的土壤有机质含量、全盐含量、碱解氮含量(0~20 cm土层)、有效钾含量(0~20 cm土层)显著提高(P<0.05),土壤pH(0~20 cm土层)显著降低(P<0.05)。因此,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可以选择苜蓿和长柔毛野豌豆进行果园生草处理。本研究结果为改良果园土壤,提高水果产量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宁夏引黄灌区 果园生草 土壤 理化性质
下载PDF
考虑生态耗水的干旱区绿洲灌溉用水效率评价指标与方法 被引量:2
4
作者 赵勇 董义阳 +3 位作者 翟家齐 刘宽 刘志武 梁犁丽 《水资源保护》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8-89,共12页
针对现行干旱区绿洲尺度灌溉用水效率评价对生态服务效益考虑不足的问题,提出了在绿洲尺度上考虑生态耗水的灌溉用水效率评价指标和方法,并应用于宁夏引黄灌溉绿洲。结果表明:宁夏引黄灌溉绿洲农田蒸散消耗水量中的灌溉水量平均占比达74... 针对现行干旱区绿洲尺度灌溉用水效率评价对生态服务效益考虑不足的问题,提出了在绿洲尺度上考虑生态耗水的灌溉用水效率评价指标和方法,并应用于宁夏引黄灌溉绿洲。结果表明:宁夏引黄灌溉绿洲农田蒸散消耗水量中的灌溉水量平均占比达74.7%,生态系统蒸散消耗水量中的灌溉水量平均占比达39.8%,灌溉水对生态系统的支撑作用显著;考虑生态耗水前后的灌溉用水效率差为0.052~0.074,占未考虑生态耗水灌溉用水效率的13.9%~16.1%,灌溉水的生态服务效益明显;提出的评价指标与方法合理可行,能客观反映干旱区灌溉用水的综合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溉用水效率 生态耗水 干旱区 蒸散发 水循环模拟 宁夏引黄灌溉绿洲
下载PDF
宁蒙河套引黄灌区节水与生态安全十点认识与判断
5
作者 赵勇 翟家齐 +6 位作者 张鹏程 刘宽 董义阳 王彦兵 汪勇 杨志 徐阳 《中国水利》 2024年第23期26-35,共10页
宁蒙河套引黄灌区是我国西北地区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也是区域绿色屏障建设和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区,由于降水稀少,引黄水一直是支撑灌区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安全的“生命之水”。对宁蒙河套引黄灌区的用水量、灌溉用水效率、生态演变、地... 宁蒙河套引黄灌区是我国西北地区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也是区域绿色屏障建设和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区,由于降水稀少,引黄水一直是支撑灌区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安全的“生命之水”。对宁蒙河套引黄灌区的用水量、灌溉用水效率、生态演变、地下水变化、地下水埋深阈值、秋浇冬灌、水稻种植规模、水盐平衡、节水潜力等方面进行分析,提出:过去20多年,宁蒙河套引黄灌区是农业用水水平提升幅度最大的区域之一,用水效率评价需综合考虑区域干旱缺水条件以及引黄灌溉的生态功能;持续高强度节水大幅度降低了引黄取水量,区域地下水补给量同步降低,导致地下水水位呈现大面积、持续性下降,深刻影响灌区生态安全,湖泊湿地水循环已经由自然补给转变为以人工补给为主,自然植被生态向人工生态转变趋势显著,研究认为维持生态健康的地下水平均适宜埋深为2.5~3.0 m;灌区地表盐渍化整体呈减轻趋势,但仍处于持续积盐状态;秋浇冬灌定额存在一定优化空间,但不可高估其节水潜力;水稻种植兼具经济与生态功效,大规模压减及适宜种植规模仍需结合实际情况综合论证;考虑经济技术可行和生态健康,宁夏引黄灌区、内蒙古河套引黄灌区的耗水节水潜力分别为0.6亿m3、2.2亿m3,再进一步节水会对灌区生态产生显著影响。提出“四水四定”原则下宁蒙河套引黄灌区深度节水路径与节水管控行动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宁蒙河套引黄灌区 用水效率 地下水 生态安全 节水潜力
下载PDF
黄河流域河套灌区农业面源污染模拟的难点与重点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侯聪宇 刘海霞 +1 位作者 赵健 宋永会 《环境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3-79,共7页
黄河流域河套灌区农业面源污染问题突出,使用模型模拟是对河套灌区农业面源精准溯源、准确预测、评估治理措施治理效果和生态环境影响的有效途径,也是全面应用“监测-溯源-核算-治理-管理”农业面源污染全链条防控技术体系的关键核心步... 黄河流域河套灌区农业面源污染问题突出,使用模型模拟是对河套灌区农业面源精准溯源、准确预测、评估治理措施治理效果和生态环境影响的有效途径,也是全面应用“监测-溯源-核算-治理-管理”农业面源污染全链条防控技术体系的关键核心步骤.经梳理发现,目前河套灌区农业面源污染模型由于缺乏对“源-汇”关系的精准表述和输移转化机制的阐明,导致存在一定的“假拟合”现象,致使后续使用模型模拟得到的结论存在较大的误差和不确定性,其结果在溯源、核算、评估等方面均无法完全成为具有实际指导意义的工具;除此之外,目前河套灌区现有的水文水质数据监测网络一定程度上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农业面源模型建立、率定和验证的需要,因此率定与模拟的结果很难具有更高的时空分辨率,导致对月尺度以下发生的面源污染行为和相应的环境危害评估与实际情况具有较大偏差.因此,建议建立流域层面农业面源污染监测网和数据分享平台以获取来自河套灌区具有更高时空精度的实测数据,并通过实地实验的方式阐明在河套灌区这一特殊“农业-环境”系统中面源污染物的输移转化机制,并在此基础上开发新的可以复现并模拟该机制的机理-大数据耦合模型来为区域内的科学研究与政策决定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流域 河套灌区 农业面源污染 模型模拟 治理监管
下载PDF
沿黄灌区水肥一体化条件下玉米水氮优化研究
7
作者 苗世龙 李仙岳 +4 位作者 史海滨 闫建文 丁世杰 刘红星 苗平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40-149,共10页
为进一步提高黄河南岸灌区水氮利用效率,实现农田水肥深度节约的目标,于2023年在鄂尔多斯市杭锦旗吉日嘎朗图镇开展了滴灌条件水氮调控试验,研究了滴灌条件下不同水氮处理对玉米产量及水氮利用效率的影响并进行了水氮用量优化。结果表明... 为进一步提高黄河南岸灌区水氮利用效率,实现农田水肥深度节约的目标,于2023年在鄂尔多斯市杭锦旗吉日嘎朗图镇开展了滴灌条件水氮调控试验,研究了滴灌条件下不同水氮处理对玉米产量及水氮利用效率的影响并进行了水氮用量优化。结果表明:同一灌水条件下,中氮处理玉米产量较低氮处理增加23.3%、水分利用效率增加7.14%、氮肥偏生产力降低18.3%,较高氮处理玉米产量增加2.8%、水分利用效率增加7.7%、氮肥偏生产力增加38.1%。同一施肥条件下,中水处理玉米产量较低水处理增加37.1%、水分利用效率增加26.1%、氮肥偏生产力增加16.6%,较高水处理玉米产量增加12.8%、水分利用效率增加38.3%、氮肥偏生产力增加12.9%。建立灌水量、施氮量与玉米产量、水分利用效率、氮肥偏生产力之间的三组回归模型,通过寻优得到三组水氮区间并取交集,获得同时满足高产、高水氮利用效率的全生育期水氮总用量优化区间为1800~2046 m ^(3)·hm^(-2)与210~249.2 kg·hm^(-2)。引用以Jensen模型为基础的水氮生产函数对生育期水氮总用量优化区间进行了各生育期分配,合理分配了滴灌条件下各生育期水氮制度。研究成果可为沿黄南岸灌区玉米种植水肥管理模式和方案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氮优化 水氮生产函数 滴灌施肥 沿黄灌区
下载PDF
引黄灌区连续减施化肥对春小麦产量稳定性的影响
8
作者 王月梅 田海梅 +5 位作者 王西娜 郝雯悦 吕喆铭 于金铭 谭军利 王朝辉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39-554,共16页
【目的】探索宁夏引黄灌区连续减施化肥对土壤氮、磷、钾养分供应及春小麦产量的影响,并分析影响产量稳定性的因素,为化肥合理减施、春小麦高产稳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宁春4号春小麦为供试作物,2019-2022年连续4年开展化肥减施田... 【目的】探索宁夏引黄灌区连续减施化肥对土壤氮、磷、钾养分供应及春小麦产量的影响,并分析影响产量稳定性的因素,为化肥合理减施、春小麦高产稳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宁春4号春小麦为供试作物,2019-2022年连续4年开展化肥减施田间定位试验,试验设置常规施肥(CF,N 270 kg·hm^(-2)、P_(2)O_(5)150 kg·hm^(-2)、K_(2)O 75 kg·hm^(-2))、减量施肥下限(RF1,N 180 kg·hm^(-2)、P_(2)O_(5)45 kg·hm^(-2)、K_(2)O 30 kg·hm^(-2),与传统施肥相比减N 33.3%、减P_(2)O_(5)70.0%、减K_(2)O 60.0%)、减量施肥上限(RF2,N 225 kg·hm^(-2)、P_(2)O_(5)75 kg·hm^(-2)、K_(2)O 45 kg·hm^(-2),与传统施肥相比减N 17.0%、减P_(2)O_(5)50.0%、减K_(2)O 40.0%)及不施肥(CK)处理,分析春小麦生育期间气候因素,播前土壤水分含量,播前和收获期土壤矿质态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收获期春小麦地上部干物质累积量、籽粒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差异及相互关系。【结果】2019-2022年播前土壤水分含量存在年际差异,其中2022年的较低,平均值仅为19.5%;除2020年受施肥处理显著影响外,其余年份各施肥处理之间无显著差异。播前和收获期土壤矿质态氮、速效钾和速效磷含量均以常规施肥(CF)处理较高,RF2处理次之,且两者之间无显著差异,而RF1处理的趋于降低。2019年,地上部干物质累积量和产量均以CF处理最高,分别为23261.7和9449.0 kg·hm^(-2),较RF2处理增幅分别为2.8%-4.5%和3.2%-16.0%,而2020-2022年均以RF2处理较高,但与CF处理之间无显著差异,且4年籽粒产量表现最稳定;从年际变化来看,所有施肥处理的公顷穗数、千粒重、产量均呈逐年下降的趋势,因此施肥量并不是造成产量年际差异的主要原因,而是与播前土壤水分、降水量、气温、湿度和风速有密切关系,其中2022年产量的降低主要与较低的播前土壤水分、灌浆期的干热风现象及氮肥基追比的改变有关。【结论】宁夏引黄灌区连续适量减施化肥(N225 kg·hm^(-2)、P_(2)O_(5)75 kg·hm^(-2)、K_(2)O 45 kg·hm^(-2),相对常规施肥减N 17.0%,减P_(2)O_(5)50.0%,减K_(2)O 40.0%)不会显著降低土壤氮、磷、钾的供应能力,且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春小麦公顷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促进地上部干物质量向籽粒的转移和积累,从而趋于提高春小麦的籽粒产量。但是,春小麦产量受降雨、风速、湿度等气候因素和土壤墒情、连作障碍、氮肥追施比等的影响而存在年际差异,其中,气温、相对湿度和风速是影响小麦产量差异的主要因素,其对施肥效果的影响需做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小麦 连续减施化肥 土壤速效养分 干物质量 产量稳定性 宁夏引黄灌区
下载PDF
减氮节水对引黄灌区春小麦耗水特征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9
作者 马永鑫 谭军利 +3 位作者 韦广源 王月梅 田海梅 王西娜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50-160,共11页
以‘宁春4号’春小麦为供试材料,于2021-2022年开展田间试验,采用二因素裂区设计,主区为灌溉定额包括常规灌溉(400 mm,WC)、节水20%灌溉(320 mm,W1)和节水40%灌溉(240 mm,W2),副区为施氮水平包括常规施氮(270 kg·hm^(-2),NC)、减... 以‘宁春4号’春小麦为供试材料,于2021-2022年开展田间试验,采用二因素裂区设计,主区为灌溉定额包括常规灌溉(400 mm,WC)、节水20%灌溉(320 mm,W1)和节水40%灌溉(240 mm,W2),副区为施氮水平包括常规施氮(270 kg·hm^(-2),NC)、减施氮肥25%(202.5 kg·hm^(-2),NJ)和不施氮(N0),灌溉方式为微喷灌,研究减氮节水对土壤水分动态分布、春小麦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NJW1处理促进了春小麦吸收20~40 cm土层的水分,土壤含水率变化多发生在60 cm以上土层,减少了水分下移。2 a试验中均以NJW1处理的春小麦籽粒产量最高,分别为8092 kg·hm^(-2)和5516 kg·hm^(-2),较常规施氮常规灌溉处理分别提高7.01%和13.36%,并显著提高了春小麦穗粒数和千粒质量。在相同施氮量条件下,灌溉定额处理之间总耗水量存在显著差异,且随灌溉定额增加呈增加趋势,2 a试验中,NJW1处理春小麦全生育期耗水量较相同施氮下常规灌溉处理分别减少14.07%和18.37%。减施氮肥下W1处理2 a的春小麦水分利用效率分别可达1.62 kg·m^(-3)和1.43 kg·m^(-3),较减施氮肥常规灌溉处理分别提高21.80%和31.19%。综上所述,在两种水文年型春小麦生育期间降雨量分别为67.5 mm(干旱年份)和34.5 mm(极端干旱年份),在减氮25%节水20%的水氮管理模式下,春小麦可达到高产和水分利用效率高效的目标,可在宁夏引黄灌区进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小麦 减施氮肥 产量 水分利用效率 宁夏引黄灌区
下载PDF
农田排水沟植物配置对底泥粒度特征及碳氮磷去除效果的影响
10
作者 何紫琪 方晰 洪瑜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727-1736,共10页
控制和降低农田退水污染物浓度是防治灌区及水体富营养化的关键。农田排水沟是农田退水流经的首个场所,为了探究植物配置对农田排水沟底泥粒度特征及碳氮磷去除效果的影响,在宁夏引黄灌区3条独立的农田排水沟: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 控制和降低农田退水污染物浓度是防治灌区及水体富营养化的关键。农田排水沟是农田退水流经的首个场所,为了探究植物配置对农田排水沟底泥粒度特征及碳氮磷去除效果的影响,在宁夏引黄灌区3条独立的农田排水沟: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模式(沟-1),芦苇+香蒲(Typha orientalis)模式(沟-2),芦苇+香蒲+睡莲(Nymphaea tetragona)、狐尾藻(Myriophyllum verticillatum)、水葱(Scirpus validus)模式(沟-3)采集0-20 cm底泥,测定底泥颗粒组成、粒度参数及碳氮磷含量。结果表明:3条排水沟底泥属于粉砂壤土,以粉粒为主,黏粒占比最低,平均粒级为5.20-6.07Φ;分选性较差,偏度为近对称和正偏,峰度为中等和尖窄,分形维数为2.19-2.63,质地偏粗;随植物种类和覆盖度增加,底泥粉粒、黏粒体积分数显著增加,砂粒体积分数显著下降,粒度参数显著增大;沟-1、沟-2底泥粒度频率曲线呈单峰分布,沟-3呈双峰分布,粒度概率累积曲线以跃移组分为主,沟-3悬移组分累积体积分数显著高于沟-1、沟-2,植物配置显著改变底泥颗粒组成和粒度参数;底泥颗粒组成和粒度参数对碳氮磷含量影响显著,其中,分形维数、黏粒体积分数是关键影响因素,表明排水沟植物配置通过影响底泥颗粒组成、粒度参数而显著影响底泥对碳氮磷吸附、固定和分解消减能力,沟-2底泥对碳氮磷吸附固定能力最强,沟-3底泥对碳氮磷分解消减能力最强。因此,农田排水沟混种多种植物,适当提高植被覆盖度,可减弱水动力条件,提高底泥粉粒、黏粒占比,优化底泥粒度参数,增强底泥对有机污染物和氮磷的净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宁夏引黄灌区 农田排水沟 底泥粒度 植物组成 覆盖度 碳氮磷
下载PDF
潘庄引黄灌区土壤盐分空间变异特征及影响因素
11
作者 赵龙 王明森 +2 位作者 赵文竹 孙雨 刘健 《济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90-696,共7页
针对引黄灌区土壤次生盐渍化等问题,以山东省潘庄引黄灌区为例,通过野外分层取样与室内实验获取研究区土壤盐分数据,运用地理信息系统和地统计学相结合的方法分析研究区土壤含盐量的空间变异特征,研究土壤盐分空间分布的规律,采用地理... 针对引黄灌区土壤次生盐渍化等问题,以山东省潘庄引黄灌区为例,通过野外分层取样与室内实验获取研究区土壤盐分数据,运用地理信息系统和地统计学相结合的方法分析研究区土壤含盐量的空间变异特征,研究土壤盐分空间分布的规律,采用地理探测器分析影响研究区土壤盐分分布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从剖面尺度来看,研究区土壤盐分整体呈现两端聚集型的分布特征,表层、中层和底层土壤的盐分含量均处于中等变异水平,其中底层土壤含盐量的变异系数为0.811,变异性最强;在空间尺度上,研究区土壤含盐量呈现从东北、西南区域向中部区域明显增加的趋势;研究区土壤盐分分布与高程、含水率和酸碱度的相关性较强,各影响因素交互作用后对研究区土壤盐分空间分布解释力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盐分 空间变异特征 影响因素 潘庄引黄灌区
下载PDF
引黄灌区水资源承载力多目标决策模型
12
作者 冯涛 杨睿峰 +2 位作者 左其亭 朱大炯 于磊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7-55,共9页
开展灌区水资源承载力多目标决策研究,探究灌区水资源、社会经济以及生态环境三者之间的互动关系,对可持续性灌区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以赵口引黄灌区二期工程为研究对象,以灌区经济效益最大、缺水率最小、承载人口总量最多、污染物排放... 开展灌区水资源承载力多目标决策研究,探究灌区水资源、社会经济以及生态环境三者之间的互动关系,对可持续性灌区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以赵口引黄灌区二期工程为研究对象,以灌区经济效益最大、缺水率最小、承载人口总量最多、污染物排放量最小以及粮食产量最大为目标,综合考虑灌区供需水能力、灌溉面积、污染物排放等多维临界约束,构建了赵口引黄灌区二期工程水资源承载力多目标决策模型,运用第3代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NSGA-Ⅲ)进行求解,获得Pareto最优解集,并依据不同的目标偏好和熵权法从中选取多套决策方案。研究结果表明:文中经济效益最大、社会效益最大、生态效益最大、人口总量最大以及粮食产量最大5个目标相互制约,Pareto非劣解侧重于追求其中一方效益最优的同时,必然会引起其他目标值(至少一个)变劣。因此,文中得到的多种决策方案可为灌区未来水资源承载力的提升提供科学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承载力 多目标决策 第3代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 供需关系 赵口引黄灌区二期工程
下载PDF
宁夏引黄灌区典型排水沟排域面源污染现状研究
13
作者 陆阳 仝炳伟 +1 位作者 王乐 韩小龙 《环境科学与管理》 CAS 2024年第9期118-122,共5页
以宁夏引黄灌区第六排水沟排域为研究对象,采取调查和监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第六排水沟排域农业生产方式网格化调研和沟道退水水体监测与评价,旨在揭示排域内氮磷流失的时空变化规律,评估排域内农田面源污染对排水沟退水的影响。结果表... 以宁夏引黄灌区第六排水沟排域为研究对象,采取调查和监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第六排水沟排域农业生产方式网格化调研和沟道退水水体监测与评价,旨在揭示排域内氮磷流失的时空变化规律,评估排域内农田面源污染对排水沟退水的影响。结果表明:排域内化肥施用强度在82~86 kg/667 m^(2),化肥施用量、流失量均以氮肥最高;5-9月排域退水污染物浓度的变化总体上呈逐渐下降趋势,总氮和总磷除5-7月份属于Ⅲ-Ⅳ类水质标准,其余时段均优于Ⅲ类水,氨氮除5月份属于Ⅲ类水,其余时段均优于Ⅱ类水;排域输出污染负荷结果显示,排域内氮肥施用过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源污染 污染负荷 调查 宁夏引黄灌区第六排水沟
下载PDF
糠醛渣脱硫石膏混合对盐碱土入渗和盐碱指标的影响
14
作者 窦炳琰 李春光 +2 位作者 景何仿 王维红 郭新霞 《西北工程技术学报》 CAS 2024年第3期226-234,共9页
为了研究糠醛渣和脱硫石膏配施对盐碱土入渗的影响,采集了宁夏银川市西夏区南梁农场盐碱地0~20 cm深度土层土壤,通过向盐碱土中添加不同施用量和配比的糠醛渣、脱硫石膏混合改良剂,通过室内一维土柱入渗试验,比较糠醛渣、脱硫石膏混合... 为了研究糠醛渣和脱硫石膏配施对盐碱土入渗的影响,采集了宁夏银川市西夏区南梁农场盐碱地0~20 cm深度土层土壤,通过向盐碱土中添加不同施用量和配比的糠醛渣、脱硫石膏混合改良剂,通过室内一维土柱入渗试验,比较糠醛渣、脱硫石膏混合改良剂配比(质量比)为7∶3、施用量(质量分数)分别为0(T0),2%(T1),4%(T2),6%(T3),8%(T4),配比为5∶5、施用量为8%(T5),配比为3∶7、施用量为8%(T6)处理下土壤的入渗率、湿润锋、累积入渗量和土壤水分特征曲线,分析糠醛渣和脱硫石膏配施对盐碱土土壤入渗的影响及入渗结束后对土壤盐碱指标的改良效果。结果表明:用Philip与Kostiakov模型对累积入渗量进行模拟,两个模型的拟合效果都很好,决定系数都能达到0.97以上;用幂函数可以很好地分析混合改良剂对湿润锋运移的规律,决定系数均大于0.99;用Van Genuchten模型对土壤水分特征曲线进行拟合,决定系数均大于0.94。T0~T4处理,糠醛渣、脱硫石膏混合改良剂的施用量越大,入渗速率、累积入渗量、湿润锋运移距离越小;Van Genuchten模型中的残余含水率、饱和含水率和参数α随混合改良剂施用量的增大而减小,同一含水率下的土壤吸力大小顺序为T4>T3>T2>T1>T0。T4~T6处理,糠醛渣、脱硫石膏混合改良剂的施用量一定,随脱硫石膏配施占比的增加,入渗速率、累积入渗量、湿润锋运移距离有所增加;Van Genuchten模型中的残余含水率和参数α随脱硫石膏配施占比的增加而增加,饱和含水率随脱硫石膏配施占比的增加而减小。糠醛渣、脱硫石膏混合改良剂对土壤的盐碱指标均有一定程度的改善作用,混合改良剂施用量一定时,脱硫石膏配比越小,土壤pH下降程度越大,脱硫石膏配比越大,土壤碱化度和全盐量下降程度越大。糠醛渣、脱硫石膏混合改良剂对盐碱土有减渗作用,盐碱土的持水能力随混合改良剂施用量的增加而明显增强。糠醛渣与脱硫石膏配比为7∶3,施用量为8%时,盐碱土的盐碱指标下降更为显著,改良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碱土 糠醛渣 脱硫石膏 水分入渗 宁夏引黄灌区
下载PDF
复合改良剂作用下宁夏引黄灌区低洼农田盐渍化土壤改良效果研究
15
作者 窦炳琰 景何仿 +2 位作者 李春光 王维红 张文生 《中国农学通报》 2024年第7期93-100,共8页
宁夏引黄灌区低洼地区地下水位较高,导致土壤出现严重盐渍化现象,而添加土壤改良剂是解决土壤盐渍化问题的一种有效途径。为研究不同改良剂对宁夏引黄灌区低洼区域盐渍化土壤改良效果,在位于银北地区南梁农场的一块地势低洼的盐渍化耕地... 宁夏引黄灌区低洼地区地下水位较高,导致土壤出现严重盐渍化现象,而添加土壤改良剂是解决土壤盐渍化问题的一种有效途径。为研究不同改良剂对宁夏引黄灌区低洼区域盐渍化土壤改良效果,在位于银北地区南梁农场的一块地势低洼的盐渍化耕地,选用不同改良剂进行改良试验。设置对照组、单一施用糠醛渣、单一施用脱硫石膏、复合施用糠醛渣+脱硫石膏及不同用量,共10个处理组,将研究区域分成若干小区,每个小区施用不同处理组改良剂,并种植油葵作物,比较分析不同处理组下油葵生长指标和产量及油葵收获后土壤全盐量、各盐分离子、pH,探究该区域盐渍化土壤的最优改良方案。结果表明,在表层土壤,施用糠醛渣+脱硫石膏复合改良剂后全盐量下降较为明显,低、中、高3种不同施用量下与对照组相比盐分含量降低了10.44%、10.14%、0.88%,单一施加脱硫石膏和糠醛渣一种改良剂盐分降低不明显。总体而言,施用糠醛渣+脱硫石膏复合改良剂对降低土壤全盐量、钠吸附比和提高作物产量效果较为显著,糠醛渣与脱硫石膏的最佳配合比为7:3,最佳施用量为17960 k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碱地 糠醛渣 脱硫石膏 复合改良剂 全盐量 宁夏引黄灌区
下载PDF
水资源约束下河套灌区农业高质量发展路径探究
16
作者 郭玉伟 《智慧农业导刊》 2024年第7期123-126,共4页
内蒙古河套灌区地处黄河中上游干旱区域,农业灌溉依赖从黄河引水,黄河水资源对其农业发展水平有较大影响。为探究水资源约束下河套灌区农业高质量发展的路径,该文通过分析巴彦淖尔市河套灌区农业高质量发展的现状,厘清现有水资源对灌区... 内蒙古河套灌区地处黄河中上游干旱区域,农业灌溉依赖从黄河引水,黄河水资源对其农业发展水平有较大影响。为探究水资源约束下河套灌区农业高质量发展的路径,该文通过分析巴彦淖尔市河套灌区农业高质量发展的现状,厘清现有水资源对灌区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限制机理,进而探讨河套灌区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可能路径。结果显示,目前河套灌区农业高质量发展虽然取得一定成效,但仍存在着诸如用水结构不合理、农业退水水质差等问题。因此要在水资源约束下实现河套灌区农业的高质量发展,可以通过加强沿黄地区生态环境治理、推进灌溉技术升级、加快盐碱地治理和提高农业从业人员综合素质等途径,走“以水而定、量水而行”的农业高质量发展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流域 水资源约束 农业高质量发展 农业用水 河套灌区
下载PDF
新形势下济南邢家渡引黄灌区生态建设探讨
17
作者 李国正 刘振 王勇 《山东水利》 2024年第5期16-18,33,共4页
济南邢家渡引黄灌区作为全省六大灌区之一,位于济南市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的核心位置,灌区生态建设在新旧动能转换与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显得尤为重要。灌区的生态建设需要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原则;需要注重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和协同性... 济南邢家渡引黄灌区作为全省六大灌区之一,位于济南市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的核心位置,灌区生态建设在新旧动能转换与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显得尤为重要。灌区的生态建设需要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原则;需要注重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和协同性;需要强化科技创新和人才支撑;需要完善政策体系和管理机制。基于此,本文提出了邢家渡引黄灌区生态建设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旧动能转换 邢家渡引黄灌区 生态建设
下载PDF
长期配施有机肥对宁夏引黄灌区水稻产量和稻田氮素淋失及平衡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57
18
作者 刘汝亮 张爱平 +4 位作者 李友宏 王芳 赵天成 陈晨 洪瑜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947-954,共8页
在宁夏引黄灌区的青铜峡稻田,通过4年的田间定位试验研究了长期配施有机肥对水稻籽粒产量、氮素吸收利用和氮素淋失特征的影响。试验共设置5个处理:不施用氮肥(T1)、常规化学氮肥300 kg·hm-2(T2)、优化化学氮肥210 kg·hm-2+... 在宁夏引黄灌区的青铜峡稻田,通过4年的田间定位试验研究了长期配施有机肥对水稻籽粒产量、氮素吸收利用和氮素淋失特征的影响。试验共设置5个处理:不施用氮肥(T1)、常规化学氮肥300 kg·hm-2(T2)、优化化学氮肥210 kg·hm-2+有机肥氮肥90 kg·hm-2(T3)、优化化学氮肥240 kg·hm-2(T4)、优化化学氮肥195 kg·hm-2+有机肥氮肥45 kg·hm-2(T5)。用稻田退水采集装置收集20、60 cm和100 cm深度的淋溶水,计算氮素淋失量。试验结果表明:在常规施氮和优化施氮水平下配施有机肥,水稻籽粒产量没有降低,氮肥利用率分别提高了5.2、1.9个百分点;配施有机肥可以显著降低田面水中的总氮浓度和土体中氮素淋失量,20 cm土层中总氮淋失量分别降低了9.99%和6.02%,100 cm土层中总氮淋失量分别降低了17.9%和9.3%;氮平衡特征计算结果表明,同等施氮水平下配施有机肥氮素表观损失量分别降低了12.1%和12.5%。与常规只施用化肥比较,配施有机肥可以显著降低氮素的淋洗损失,优化施氮水平下配施有机肥(T5处理)为协调水稻产量和环境安全的合理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黄灌区 稻田 有机肥 氮淋失 氮平衡
下载PDF
生物炭对宁夏引黄灌区水稻产量及氮素利用率的影响 被引量:76
19
作者 张爱平 刘汝亮 +5 位作者 高霁 张晴雯 陈哲 惠锦卓 杨世琦 杨正礼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352-1360,共9页
【目的】氮是作物生长发育所需的主要营养元素,随着宁夏引黄灌区农业生产集约化程度不断提高,氮肥投入亦不断增加,由此导致的土壤板结及氮素利用率低等问题日益突显。鉴于生物炭在改良土壤及提高氮肥利用方面的潜在可行性,本文通过大田... 【目的】氮是作物生长发育所需的主要营养元素,随着宁夏引黄灌区农业生产集约化程度不断提高,氮肥投入亦不断增加,由此导致的土壤板结及氮素利用率低等问题日益突显。鉴于生物炭在改良土壤及提高氮肥利用方面的潜在可行性,本文通过大田试验研究添加不同用量生物炭对水稻产量和氮素利用率的影响,为生物炭在该地区的应用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以宁夏灌区具有代表性的集约化水稻田为研究对象,以宁粳43号水稻为试验材料,采用裂区试验设计,施氮量设常规施氮量(N 300,N 300 kg/hm2)和不施氮(N0)2个水平;生物炭设高量炭(C3,9000 kg/hm2)、中量炭(C2,6750 kg/hm2)、低量炭(C1,4500 kg/hm2)和不施炭(C0)4个水平。旨在明确添加生物炭对灌淤土基本理化性质、水稻产量及氮素利用率的影响。【结果】1)添加生物炭种植一季水稻后对灌淤土土壤含水量没有明显影响,土壤p H值亦没有发生明显变化。2)施加氮肥情况下,C3处理较C0处理可显著提高灌淤土全氮、全磷和速效钾含量,但对速效磷含量没有影响,C2和C3处理下土壤全氮、全磷、速效磷和速效钾都没有明显差异,但二者全氮和速效钾含量要显著高于C1处理;不施肥情况下,除C3和C2处理显著增加土壤速效钾含量外,其余处理对土壤养分含量没有影响。3)生物炭和氮肥配施可以显著增加水稻籽粒产量,并随生物炭用量(4500 9000 kg/hm2)增加而增高,增产率在15.26%44.89%之间,水稻籽粒产量与生物炭用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r=0.962),水稻株高和穗粒数也随生物炭用量增多而增加,同时,水稻地上部总吸氮量随生物炭用量增加而增加,C3处理较C0处理提高66.27 kg/hm2,各处理之间差异显著;不施氮肥情况下,添加生物炭(4500 9000kg/hm2)对水稻籽粒产量没有显著影响,对水稻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亦不明显,C1和C2处理可以显著提高水稻地上部总吸氮量,但C3处理对总吸氮量影响不明显,同时各施炭处理之间无显著差异。4)生物炭和氮肥配施时,氮肥农学效率和氮肥利用率均表现为随生物炭用量增加而增加,C3较C0处理氮肥农学效率提高10.87 kg/kg,氮肥利用率提高22.09个百分点。【结论】生物炭和氮肥配施可以提高宁夏引黄灌区水稻产量,本试验以施用9000kg/hm2(C3)的生物炭产量最高(增产率达44.89%),同时水稻株高和穗粒数也随生物炭用量增多而增加,生物炭和氮肥配施,氮肥农学效率和氮肥利用率随生物炭用量增加而增加;不施氮肥情况下,添加生物炭对水稻产量没有显著影响,对水稻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亦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炭 灌淤土 水稻产量 氮素利用率 宁夏引黄灌区
下载PDF
宁夏引黄灌区水体污染现状及污染源解析 被引量:38
20
作者 张爱平 杨世琦 +1 位作者 易军 杨正礼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295-1301,共7页
随着点源污染的逐步控制,以农业生产为核心的农业非点源污染正在成为影响水体质量的主要因子。宁夏引黄灌区是我国商品粮生产基地之一,农业生产较为发达,农业的高投入对当地水体环境造成不良影响。本文分析了2002~2007年黄河宁夏段监... 随着点源污染的逐步控制,以农业生产为核心的农业非点源污染正在成为影响水体质量的主要因子。宁夏引黄灌区是我国商品粮生产基地之一,农业生产较为发达,农业的高投入对当地水体环境造成不良影响。本文分析了2002~2007年黄河宁夏段监测断面和引黄灌区典型排水沟的水质情况,发现黄河宁夏段水质受农田退水、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影响较大,境内沿程断面水质污染逐渐加剧,水质出境断面比入境断面平均降低1个等级,说明黄河流经宁夏后水质受到一定程度的污染。宁夏引黄灌区水体主要污染物是挥发酚、NH4+-N、CODMn和BOD5,2002~2007年几种主要污染物浓度总体呈下降趋势,综合污染指数也呈总体下降趋势,但污染形势仍然严重。2007年宁夏引黄灌区主要排水沟水质为劣Ⅴ类污染水质,断面超标率100%,主要污染物为NH4+-N、CODCr、BOD5。针对黄河宁夏段水体污染状况,对宁夏引黄灌区水体农业非点源污染源进行解析,结果显示,TN、NH4+-N污染主要来自种植业,其次是养殖业和黄河取水;TP污染主要来自于种植业与养殖业,COD主要来自养殖业。农田退水携带的大量污染物是导致灌区水体恶化的重要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宁夏 引黄灌区 黄河水质 非点源污染 污染源 农田退水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