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63篇文章
< 1 2 6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he Ecological Aesthetics of Funeral Architecture towards Death:A Case Study of Tomba Brion Family Cemetery
1
作者 SONG Rui AN Yuening YANG Xin 《Journal of Landscape Research》 2023年第3期90-94,共5页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design of funeral architecture with ecological aesthetics as the entry point,and makes a poetic interpretation of the gardening techniques and spiritual connotation of Tomba Brion Family Cemet...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design of funeral architecture with ecological aesthetics as the entry point,and makes a poetic interpretation of the gardening techniques and spiritual connotation of Tomba Brion Family Cemetery,a funeral architecture,in combination with architecture,ecological design aesthetics,landscape ecology,oriental aesthetics and other disciplines to explore the unique charm of the architectural field related to death for life,trying to provide the reference value of ecological aesthetic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funeral architect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uneral architecture Ecological aesthetics Brion Family cemetery Scarpa
下载PDF
山西侯马上马墓地青铜器铅同位素比值分析
2
作者 郭智勇 闫文祥 +1 位作者 严贤盛 吴晓桐 《文物季刊》 2024年第3期148-152,共5页
山西侯马上马墓地是一处重要的晋国邦墓地,出土了大量东周时期的晋国青铜器。本研究对4件上马墓地春秋中期青铜器开展了铅同位素比值分析,以探讨春秋中期晋国铅料产地。研究结果显示4件青铜器的铅同位素比值均为普通铅,与晋南地区西周... 山西侯马上马墓地是一处重要的晋国邦墓地,出土了大量东周时期的晋国青铜器。本研究对4件上马墓地春秋中期青铜器开展了铅同位素比值分析,以探讨春秋中期晋国铅料产地。研究结果显示4件青铜器的铅同位素比值均为普通铅,与晋南地区西周晚期至春秋早期青铜器所使用的铅料基本相同,可能产自长江中游地区。上马墓地青铜器与瓦窑坡春秋中期青铜器使用的铅料不同,反映了春秋时期青铜金属资源流通网络的复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铅同位素 上马墓地 晋国 铅料
下载PDF
殷墟王陵四论
3
作者 何毓灵 《考古与文物》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4-112,共9页
本文在前辈学者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指出殷墟王陵始建于洹北商城时期,是洹北商城始建之时都邑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新的考古发现仍说明殷墟王陵废弃于西周早期,这与周革殷命的政治策略有关。王陵东区大量祭祀坑的年代为殷墟早期,特别是... 本文在前辈学者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指出殷墟王陵始建于洹北商城时期,是洹北商城始建之时都邑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新的考古发现仍说明殷墟王陵废弃于西周早期,这与周革殷命的政治策略有关。王陵东区大量祭祀坑的年代为殷墟早期,特别是武丁时期,大规模祭祀是“武丁中兴”重要的政治举措。以妇好为代表的诸多王族成员死后仍葬于宫殿宗庙区,反映出当时的族邑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陵 始建年代 废弃年代 祭祀坑年代 王后陵墓
下载PDF
湖北荆州张大冢战国楚墓出土青铜器的成分与金相研究
4
作者 胡飞 闻磊 秦颍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7-137,共11页
利用X射线荧光光谱仪(XRF)、金相显微镜对荆州市纪南镇雨台村张大冢战国墓地出土12件青铜器进行成分与金相分析。结果表明,12件青铜器分别为铅锡青铜、锡铅青铜和锡青铜3种材质,铅锡(或锡铅)青铜器普遍含铅量较高,青铜器多以铸造成形,... 利用X射线荧光光谱仪(XRF)、金相显微镜对荆州市纪南镇雨台村张大冢战国墓地出土12件青铜器进行成分与金相分析。结果表明,12件青铜器分别为铅锡青铜、锡铅青铜和锡青铜3种材质,铅锡(或锡铅)青铜器普遍含铅量较高,青铜器多以铸造成形,铜盘均采用热锻加工技术。不同类型及使用功能的器物,其合金成分与金相组织存在明显差异。张大冢墓地作为战国中晚期的楚国下等级贵族家族墓地,出土青铜容器也多为素面薄壁,锈蚀较为严重,但其出土青铜器的合金配比、制作技术及机械性能均展现出战国中晚期楚国工匠已经拥有成熟的青铜合金、铸造以及加工技术,也揭示出当时工匠有意识地在青铜明器与实用器的合金技术上存在区别对待,为全面认识东周时期楚都纪南城青铜冶铸业的发展状况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楚都纪南城 张大冢战国楚墓 青铜器 合金成分 金相组织
下载PDF
相逢在科学的春天——李征致袁复礼书信疏证
5
作者 朱玉麒 《吐鲁番学研究》 2024年第1期37-47,140,共12页
新疆师范大学黄文弼中心珍藏的袁复礼文献中,保存有李征借调在国家文物局古文献研究室期间于1983年给袁复礼的一封书信。其中叙及共同关注的新疆地图、高程测量、古今地名等问题,从中可以了解到李征在文博考古之外对于新疆地质、地理方... 新疆师范大学黄文弼中心珍藏的袁复礼文献中,保存有李征借调在国家文物局古文献研究室期间于1983年给袁复礼的一封书信。其中叙及共同关注的新疆地图、高程测量、古今地名等问题,从中可以了解到李征在文博考古之外对于新疆地质、地理方面的熟悉程度,以及袁复礼晚年依旧关注新疆地学问题、培养学术人才的壮心。这是李征在与黄文弼接触之外的另一段与中国西北科学考查团相关联的事迹,书信的内容也客观体现了1980年代初期科学受到重视、中国西北科学考查团得到正名的时代转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征 袁复礼 新疆地学 中国西北科学考查团
下载PDF
陕西清涧寨沟遗址后刘家塔商代墓葬科技考古鉴定与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李楠 左豪瑞 +4 位作者 杨凡 闫欣 杨颖亮 吴小红 孙战伟 《考古与文物》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40-152,共13页
通过人及动物骨骼的碳十四年代测定,陕西清涧后刘家塔墓地4座墓葬的日历年代集中在商代晚期,M1年代略早于其他墓葬。墓地出土人骨6例,均为成年个体,男性多于女性。该人群骨骼创伤与病理现象多见,骨膜炎、“跪距面”高发,日常食物以粟、... 通过人及动物骨骼的碳十四年代测定,陕西清涧后刘家塔墓地4座墓葬的日历年代集中在商代晚期,M1年代略早于其他墓葬。墓地出土人骨6例,均为成年个体,男性多于女性。该人群骨骼创伤与病理现象多见,骨膜炎、“跪距面”高发,日常食物以粟、黍等C4类为主并摄入较多动物蛋白。M4所出2例马骨均为青壮年雄性个体,骨骼尺寸大多处于中国商周时期家马范围之内,健康状况整体较好,饮食结构一定程度上受到人类干预。M1和M3棺木用材为冷杉属,M1所出车马器和M3所出铜斧内木材为榆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涧县 寨沟遗址 后刘家塔墓地 商代晚期 科技考古
下载PDF
乌兹别克斯坦拜松市拉巴特墓地出土珠饰的分析研究
7
作者 吴晨 刘松 +3 位作者 梁云 赵凤燕 李青会 王建新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62-769,共8页
2017年—2018年度,中乌联合考古队在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拜松市拉巴特墓地进行了考古发掘,发掘墓葬94座,出土了丰富的遗迹遗物。考古学初步研究表明,该墓地为公元前2世纪末到公元2世纪的一处月氏文化墓地,文化因素丰富,为古代月氏文化面... 2017年—2018年度,中乌联合考古队在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拜松市拉巴特墓地进行了考古发掘,发掘墓葬94座,出土了丰富的遗迹遗物。考古学初步研究表明,该墓地为公元前2世纪末到公元2世纪的一处月氏文化墓地,文化因素丰富,为古代月氏文化面貌研究及北巴克特里亚地区公元前2世纪至公元2世纪的古代文化研究提供了重要的考古新资料。拉巴特墓地发掘中出土各类材质珠饰1 500余件,选取了其中典型人造硅酸盐质珠饰残样13件,采用超景深三维显微系统(OM)、能量色散型X射线荧光光谱(EDXRF)、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分析(SEM-EDS)、激光拉曼光谱(Raman)等方法对其进行了科技分析,确定了这些人造硅酸盐质珠饰的材质属性和部分制作工艺相关信息,结合材质和工艺特点探讨了拉巴特墓地人造硅酸盐质珠饰可能的产地。结果表明,该遗址人造硅酸盐质珠饰包括富钠费昂斯、泡碱型钠钙玻璃、植物灰型钠钙玻璃、高镁钠钙玻璃、矿物碱型钠铝玻璃、植物灰型钠铝玻璃和钾玻璃等多种材质。其中,富钠费昂斯的产地与西亚有关;已分析出的六类玻璃产地涉及西亚、地中海周边、印度、巴基斯坦、中亚等多个地区。研究表明拉巴特墓地所处区域在公元前2世纪末期到公元2世纪文化面貌丰富,与西亚、地中海、南亚等地的经济贸易往来频繁、人群间文化互动丰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巴特墓地 珠饰 费昂斯 古代玻璃
下载PDF
新疆且末扎滚鲁克墓地二期居民的牙齿磨耗
8
作者 陈峰 曾雨欣 +4 位作者 付昶 张海龙 王博 肖小勇 李海军 《人类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73-286,共14页
本文对新疆且末扎滚鲁克墓地二期出土208例头骨上的1849枚牙齿进行了观察与研究。将所有个体按照年龄和性别分组,通过计算每个个体上颌或下颌骨上各牙齿相对第1臼齿的磨耗指数,分析各组之间相对磨耗指数的分布差异。经过与国内外不同人... 本文对新疆且末扎滚鲁克墓地二期出土208例头骨上的1849枚牙齿进行了观察与研究。将所有个体按照年龄和性别分组,通过计算每个个体上颌或下颌骨上各牙齿相对第1臼齿的磨耗指数,分析各组之间相对磨耗指数的分布差异。经过与国内外不同人群的对比,对扎滚鲁克居民的牙齿磨耗模式特点以及可能存在的牙齿使用方式、行为特征等内容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显示,该人群的牙齿磨耗随着年龄增长显著增加,不同年龄组人群之间前后牙齿磨耗情况有很大的差异,牙齿磨耗在性别间差异并不显著。下颌个体出现了较为普遍的前牙磨耗比后牙偏严重的现象,这种现象主要集中在中年组下颌上。这种不寻常的下颌前牙磨耗较后牙偏重现象可能受到牙齿的工具性使用,牙齿萌出顺序以及年龄三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影响;中年个体下颌前牙磨耗的偏重现象可能反映了人群的行为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 墓地人群 牙齿磨耗
下载PDF
甘肃玉门火烧沟墓地第二次发掘简报
9
作者 周广济 景小庆(绘图) +7 位作者 孙峰(绘图) 孙明霞(绘图) 赵吴城(绘图) 温成浩 艾婉乔 王辉 陈国科 《考古与文物》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0-21,共12页
1990年7~8月,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玉门火烧沟墓地进行了第二次发掘,发掘总面积910平方米,共清理四坝文化墓葬26座,出土了较多的陶、玉、石、骨、金属质等文物。火烧沟墓地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大的一处四坝文化墓地。该墓地的发掘为深... 1990年7~8月,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玉门火烧沟墓地进行了第二次发掘,发掘总面积910平方米,共清理四坝文化墓葬26座,出土了较多的陶、玉、石、骨、金属质等文物。火烧沟墓地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大的一处四坝文化墓地。该墓地的发掘为深入研究河西走廊青铜时代的社会和文化,以及早期中西文化交流提供了一批具有重要价值的物质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肃省玉门市 火烧沟墓地 四坝文化 青铜时代
下载PDF
山西吕梁后石墓地东周居民颅骨的人类学特征
10
作者 白彩霞 赵辉 +2 位作者 赵永生 王欣 刘洋 《文物季刊》 2024年第3期153-163,共11页
后石墓地是一处位于吕梁地区的东周时期墓地。本文对东周时期后石墓地古代居民的种系纯度以及与周边地区古代人群的交流与融合进行探讨。在没有利用DNA的情况下,通过对该墓地出土个体的颅骨进行形态特征观察以及种系纯度检验,并与现代... 后石墓地是一处位于吕梁地区的东周时期墓地。本文对东周时期后石墓地古代居民的种系纯度以及与周边地区古代人群的交流与融合进行探讨。在没有利用DNA的情况下,通过对该墓地出土个体的颅骨进行形态特征观察以及种系纯度检验,并与现代亚洲蒙古人种各区域类型进行比较,同时与其他相关古代人群对比分析可知:该墓地男性居民可能为同种系人群,而女性人群则有很大的异种系可能性。后石墓地古代居民同蒙古人种南亚类型和东亚类型较为接近。后石组与同处吕梁地区的高红组距离最近,人种构成较为复杂,可能包括古华北类型和古西北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石墓地 颅骨形态特征 种系类型
下载PDF
陕西清涧寨沟遗址后刘家塔商代墓葬发掘简报 被引量:5
11
作者 董红卫(绘图) 刘建峰(照相) +2 位作者 王保平(照相) 孙战伟 于有光 《考古与文物》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4-69,F0002,F0003,共28页
2022年9~12月,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等对后刘家塔墓地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共发现4座商代贵族墓葬。墓葬虽均被盗扰,仍然出土了数量众多的小件器物,其中以车马器最多,还发现了墓室内葬车遗存。大量随葬品与殷墟高等级贵族墓葬相同,显示出... 2022年9~12月,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等对后刘家塔墓地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共发现4座商代贵族墓葬。墓葬虽均被盗扰,仍然出土了数量众多的小件器物,其中以车马器最多,还发现了墓室内葬车遗存。大量随葬品与殷墟高等级贵族墓葬相同,显示出浓厚的殷墟高等级用器色彩,反映了黄土丘陵地区与商王朝之间密切的经济、文化交流,以及商王朝对周边地区的强烈影响。该墓地是目前发掘的黄土高原地区规模最大的商代墓葬,是近年来商代考古的重要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涧县 寨沟遗址 后刘家塔墓地 商代晚期
下载PDF
从死后即焚到数字永生?——关于个人数字遗产的探讨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富利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66-179,共14页
数字时代,不具有财产性的个人数字信息以其承载的无法量化的情感价值,依然能够成为数字遗产。超人类主义在此类问题上始终抱着乐观的态度,这种进路试图创设继承了个人所有数字记忆、数字信息的“虚拟人”或社交机器人,将个人数字遗产的... 数字时代,不具有财产性的个人数字信息以其承载的无法量化的情感价值,依然能够成为数字遗产。超人类主义在此类问题上始终抱着乐观的态度,这种进路试图创设继承了个人所有数字记忆、数字信息的“虚拟人”或社交机器人,将个人数字遗产的留存转换为“数字永生”。这一进路并不足取,面临着诸多疑难:“数字自我”能否作为“人”的权利尚未统一,且有悖于数字平等,成为现实世界不平等图景的投射。而人们追求的“数字永生”应通过个人数字遗产的合理保护与传承来实现。实践中,甄别适格数字遗产管理人、探索个人数字墓地的管理规则更为迫切。在数字遗产理想继承人的选择上,数字平台虽然与数字遗产被继承人有着直接关系,却并非个人数字遗产的适格继承主体,推出“数字账号管理员”照管个人“数字墓地”是解决个人数字遗产问题较为可行的进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遗产 数字自我 继承主体 数字墓地 数字永生
下载PDF
陕西西安白杨寨晚唐壁画墓M1373发掘简报 被引量:2
13
作者 陈爱东 贾蓉(照相/绘图) +4 位作者 王洋(照相/绘图) 王曾 李鑫 李莎 王昕晗 《考古与文物》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0-61,I0001,共13页
2022年,陕西省考古研究院于西安市浐灞生态区白杨寨村南发掘了一座晚唐时期砖室壁画墓。该墓破坏严重,但其壁画内容丰富,色彩艳丽,时代特征明显。该墓所处位置为刘弘规家族墓地,根据墓葬形制及位置关系,推测墓主应为刘弘规家族第二代成... 2022年,陕西省考古研究院于西安市浐灞生态区白杨寨村南发掘了一座晚唐时期砖室壁画墓。该墓破坏严重,但其壁画内容丰富,色彩艳丽,时代特征明显。该墓所处位置为刘弘规家族墓地,根据墓葬形制及位置关系,推测墓主应为刘弘规家族第二代成员,即晚唐时期权宦刘行深或其夫人。该墓是目前考古发现的唯一一座刘弘规子辈成员墓葬,为研究晚唐时期家族墓地布局提供了重要资料,而出土的精美壁画,为近年来所罕见,对研究唐宋之际壁画题材及风格转变有着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代 壁画墓 宦官 刘行深 家族墓
下载PDF
陕西清涧寨沟遗址鱼塔梁商代墓葬发掘简报 被引量:2
14
作者 申宝发(绘图) 邱学武(照相) +3 位作者 魏小强(照相) 王保平(照相) 孙战伟 于有光 《考古与文物》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0-79,共10页
2023年4~8月,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等在清涧县寨沟遗址鱼塔梁地点发掘了34座小型商代墓葬,出土了一批极为难得的随葬品,部分随葬品陶、铜器共存。其年代相当于殷墟二期,文化面貌为李家崖文化。其中陶钵是李家崖文化最集中的一次发现,在以往... 2023年4~8月,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等在清涧县寨沟遗址鱼塔梁地点发掘了34座小型商代墓葬,出土了一批极为难得的随葬品,部分随葬品陶、铜器共存。其年代相当于殷墟二期,文化面貌为李家崖文化。其中陶钵是李家崖文化最集中的一次发现,在以往遗址考古中较为少见,为李家崖文化陶器增加了新类型。该墓地的发掘为研究李家崖文化的埋葬制度、丧葬习俗、社会结构等问题提供了重要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涧县 鱼塔梁墓地 李家崖文化 商代晚期
下载PDF
新疆天山北路墓地发展阶段研究
15
作者 佟建一 马健 常喜恩 《考古与文物》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59-70,共12页
本文在整理天山北路墓地资料的基础上,结合墓葬地层关系、器物组合与新获碳十四测年数据,对墓地出土典型陶器进行类型学分析,进而对墓地的发展阶段进行了重新划分。研究结果表明天山北路墓地物质文化在近千年的发展过程中一脉相承,并与... 本文在整理天山北路墓地资料的基础上,结合墓葬地层关系、器物组合与新获碳十四测年数据,对墓地出土典型陶器进行类型学分析,进而对墓地的发展阶段进行了重新划分。研究结果表明天山北路墓地物质文化在近千年的发展过程中一脉相承,并与河西走廊西部人群保持密切联系,不断吸纳、融合了西城驿文化、四坝文化等文化因素,形成了哈密绿洲独特的青铜时代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 天山北路墓地 青铜时代 发展阶段
下载PDF
陕西西安十里铺陶棺葬汉墓发掘简报
16
作者 张全民 彭富仁(拍照) +7 位作者 许鑫涛(拍照) 刘善沂(绘图) 张颢馨(绘图) 赵娜(绘图) 李潇檬(绘图) 冯永恒 王焕 方辉 《考古与文物》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0-33,共14页
2018~2020年,为配合基础建设,山东大学与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组成联合考古队,对西安北郊十里铺汉墓群进行了发掘,共发掘墓葬500余座,其中9座为陶棺葬,包括竖穴墓道洞室墓和竖穴土圹砖椁墓两种,形制保存相对完整,其年代为西汉早期... 2018~2020年,为配合基础建设,山东大学与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组成联合考古队,对西安北郊十里铺汉墓群进行了发掘,共发掘墓葬500余座,其中9座为陶棺葬,包括竖穴墓道洞室墓和竖穴土圹砖椁墓两种,形制保存相对完整,其年代为西汉早期到东汉晚期。该批墓葬的发掘,对于了解陶棺葬在两京地区的传布、汉代婴幼儿丧葬习俗的演变和区域差异提供了新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里铺汉墓群 陶棺葬 婴幼儿葬
下载PDF
泾渭秦墓出土战国时期彩绘陶器绘彩工艺分析
17
作者 冯圆媛 王欣亚 +4 位作者 曹龙 杨武站 张尚欣 王展 凌雪 《考古与文物》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23-128,共6页
泾渭秦墓战国中期至晚期早段墓葬中出土了一批彩绘陶器,是研究秦人绘彩工艺的重要实物资料。本文采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能谱仪、X射线衍射仪及激光拉曼光谱仪对其微观形貌和颜料组成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红、白、黑色颜料分别为... 泾渭秦墓战国中期至晚期早段墓葬中出土了一批彩绘陶器,是研究秦人绘彩工艺的重要实物资料。本文采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能谱仪、X射线衍射仪及激光拉曼光谱仪对其微观形貌和颜料组成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红、白、黑色颜料分别为赤铁矿、高岭土及炭黑,绘彩工具为毛刷等软质工具,这批彩绘陶器绘彩工艺较为粗糙,推测为民间作坊所制。但较纯高岭土作为白色颜料的发现,反映了秦人对颜料的认知和使用有一定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泾渭秦墓 战国时期 彩绘陶器 绘彩工艺
下载PDF
陕西旬邑西头遗址上庙地点2022年发掘简报
18
作者 刘威 赵东月 +8 位作者 赵燕林 何鑫 李晓健 种建荣 豆海锋 刘军幸(绘图) 陈新儒(绘图) 刘威(照相) 何鑫(照相) 《考古与文物》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5-26,共12页
2022年西北大学、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等单位组成考古队,继续对陕西旬邑县西头遗址上庙地点发掘区进行发掘。本年度清理商周时期墓葬10余座,墓葬年代集中在商末至西周早期,出土遗物较为丰富。此次发掘为泾河流域商周时期聚落特征及社会演... 2022年西北大学、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等单位组成考古队,继续对陕西旬邑县西头遗址上庙地点发掘区进行发掘。本年度清理商周时期墓葬10余座,墓葬年代集中在商末至西周早期,出土遗物较为丰富。此次发掘为泾河流域商周时期聚落特征及社会演进等问题的研究提供了十分重要的考古学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泾河流域 西头遗址 商周墓地
下载PDF
石家墓地出土铜器铭文考释及相关问题
19
作者 邹子婕 王永安 《考古与文物》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24-128,共5页
“宪子”鬲是石家墓地首次发现的有铭青铜礼器,通过考证可知石家人群早期很可能来自于千河流域及其附近。“梁伯”戈是石家墓地发现的第三件有铭戈,属于梁国之器,极有可能是梁灭国后经秦人之手辗转至石家墓地。
关键词 石家墓地 铜器 “宪子”鬲 “梁伯”戈
下载PDF
湖北随州叶家山墓地M126出土铜器科学分析
20
作者 郁永彬 陈丽新 +1 位作者 陈建立 陈坤龙 《文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6-112,共7页
本文通过科技检测手段对叶家山M126出土铜器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经分析的10件器物中,有7件为铅锡青铜制成,包括6件容器和1件兵器,有3件锡青铜,全部为容器。这批铜器制作采用块范铸造工艺。祖己爵M126:16为一件商代器物。其他器物分属... 本文通过科技检测手段对叶家山M126出土铜器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经分析的10件器物中,有7件为铅锡青铜制成,包括6件容器和1件兵器,有3件锡青铜,全部为容器。这批铜器制作采用块范铸造工艺。祖己爵M126:16为一件商代器物。其他器物分属A类和C类普通铅的范畴。其他族属铭文铜器中,一部分器物使用了与曾国铜器相同或相似的矿料,另一部分器物与曾国铜器使用的矿料不同,体现了西周早中期青铜物料流通信息,部分以器物组的形式流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冶金考古 叶家山墓地 西周铜器 铅同位素比值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