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蝉拟青霉多糖对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及白血病细胞株U937、K562增殖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18
1
作者 陈柏坤 杨介钻 +2 位作者 卓佳 董海燕 金丽琴 《温州医学院学报》 CAS 2006年第4期341-344,共4页
目的:研究蝉拟青霉总多糖对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抗肿瘤活性的促进作用及其可能对肿瘤细胞株U937、K562的直接抑制作用。方法:用水提取蝉拟青霉菌丝体总多糖,以MTT法测定不同浓度总多糖对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及白血病细胞株U937、K562增殖... 目的:研究蝉拟青霉总多糖对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抗肿瘤活性的促进作用及其可能对肿瘤细胞株U937、K562的直接抑制作用。方法:用水提取蝉拟青霉菌丝体总多糖,以MTT法测定不同浓度总多糖对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及白血病细胞株U937、K562增殖的影响,ELISA法测定多糖作用44h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培养上清液中hTNF-α、hIFN-γ的含量。结果:一定浓度的蝉拟青霉多糖能使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增殖率升高,较高浓度多糖能抑制白血病细胞株U937、K562的增殖,同时蝉拟青霉多糖能提高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表达hTNF-α、hIFN-γ。结论:蝉拟青霉多糖可能具有直接抑制U937、K562的增殖作用;能提高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增殖能力,使其分泌hTNF-α、hIFN-γ升高,从而可能促进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杀肿瘤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蝉拟青霉多糖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白血病细胞 增殖活性
下载PDF
毒害艾美球虫二次感染雏鸡外周血液免疫功能的变化 被引量:4
2
作者 郑世民 刘晶 +1 位作者 胡京友 高雪丽 《中国兽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643-646,共4页
将180只14日龄雏鸡随机分为毒害艾美球虫(Eimeria necatrix)初次感染组、二次感染组和对照组,应用免疫SPA菌体花环、间接ELISA及细胞培养技术和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测定法对相关免疫学指标进行了检测,以研究毒害艾美球虫二次感染对雏鸡... 将180只14日龄雏鸡随机分为毒害艾美球虫(Eimeria necatrix)初次感染组、二次感染组和对照组,应用免疫SPA菌体花环、间接ELISA及细胞培养技术和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测定法对相关免疫学指标进行了检测,以研究毒害艾美球虫二次感染对雏鸡外周血液免疫功能变化的影响。结果显示,毒害艾美球虫二次感染雏鸡外周血液T、B淋巴细胞数量及其对ConA或PMA的增殖反应和血清IgG、IgM、IgA免疫球蛋白含量均不同程度地高于未感染毒害艾美球虫的对照组雏鸡。证实毒害艾美球虫二次感染雏鸡外周血液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均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毒害艾美球虫 二次感染 雏鸡 外周血液 淋巴细胞数量和功能 免疫球蛋白
下载PDF
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急性时相反应蛋白的差异表达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蔡安季 戴勇 +2 位作者 李武县 李紫微 涂植光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9期2084-2087,共4页
目的检测强直性脊柱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急性时相反应蛋白表达水平,探讨其与强直性脊柱炎发病的关系。方法收集10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和9例健康对照,提取外周血单个核细胞,采用相对和绝对定量的等量异位标签串联质谱技术检测强直性脊柱... 目的检测强直性脊柱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急性时相反应蛋白表达水平,探讨其与强直性脊柱炎发病的关系。方法收集10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和9例健康对照,提取外周血单个核细胞,采用相对和绝对定量的等量异位标签串联质谱技术检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的急性时相反应蛋白表达水平,并运用Western blot方法进行验证差异表达的触珠蛋白(Hp)和铜蓝蛋白(Cp)。结果基于质谱分析的蛋白组学显示,19种急性时相反应蛋白在强直性脊柱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主要包括补体C3、纤粘蛋白(FN1)、血浆酶原(PLG)、转铁蛋白(TF)、Hp和Cp;Western blot检测Hp和Cp的表达水平与相对和绝对定量的等量异位标签串联质谱技术检测结果具有相同的变化趋势。结论急性时相反应蛋白差异表达可能参与了强直性脊柱炎的发生、发展,有望作为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生物标记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直性脊柱炎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急性时候反应蛋白 差异表达 相对和绝对定量的等量异位标签技术
下载PDF
石斛合剂对衰老大鼠的丙二醛、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脂质及免疫功能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邓敏贞 黎同明 《中医学报》 CAS 2012年第1期58-59,共2页
目的:观察石斛合剂对衰老大鼠的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脂质(LPO)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D-半乳糖腹腔注射制备衰老大鼠模型,随机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衰老模型对照组和衰老模型石斛合剂治疗组(该组分为3组,剂... 目的:观察石斛合剂对衰老大鼠的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脂质(LPO)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D-半乳糖腹腔注射制备衰老大鼠模型,随机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衰老模型对照组和衰老模型石斛合剂治疗组(该组分为3组,剂量分别为0.06 g.kg-1、0.2 g.kg-1、0.6 g.kg-1)进行对比研究。结果:与正常组及其相应的对照组比较,石斛合剂能降低衰老大鼠的MDA浓度,提高SOD活性,降低LPO活性,增加外周白细胞数和促进T淋巴细胞增殖和提高自然杀伤细胞(NK)活性(P<0.05)。结论:石斛合剂具有一定的抗衰老和增强免疫功能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斛合剂 衰老大鼠 MDA SOD LPO 外周白细胞数 T淋巴细胞增殖 NK
下载PDF
雏鸡感染传染性法氏囊病毒后血液的T细胞变化 被引量:1
5
作者 魏萍 刘忠贵 《东北农学院学报》 CSCD 1989年第4期361-366,共6页
本项研究对雏鸡感染传染性法氏囊病毒(IBDV)后,1~8周外周血液的 ANAE^+淋巴细胞(T 细胞)、淋巴细胞和白细胞数量的动态变化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1日龄雏鸡感染 IBDV 后,其血液中 ANAE^+,淋巴细胞数量明显低于对照雏鸡,表明其细胞免疫... 本项研究对雏鸡感染传染性法氏囊病毒(IBDV)后,1~8周外周血液的 ANAE^+淋巴细胞(T 细胞)、淋巴细胞和白细胞数量的动态变化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1日龄雏鸡感染 IBDV 后,其血液中 ANAE^+,淋巴细胞数量明显低于对照雏鸡,表明其细胞免疫机能降低;4周龄雏鸡感染 IBDV 后,其 ANAE^+淋巴细胞数量呈一过性降低,变化不如1日龄感染雏鸡明显,说明 IBDV 对雏鸡存在感染年龄差异;对 ANAE^+淋巴细胞绝对数的检测较百分比能更真实地反映 IBD 鸡的细胞免疫功能变化的实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雏鸡 法氏囊病毒 血液 T细胞
下载PDF
外周血淋巴细胞绝对数及癌组织浸润性T-reg细胞计数与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关系
6
作者 陈洁 楼朝阳 +3 位作者 徐天骄 郭东桃 佘晶晶 王刚 《中国医药指南》 2012年第31期1-3,共3页
目的研究乳腺癌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绝对数(ALC)以及癌组织内浸润性调节T细胞(T-reg)与乳腺癌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关系。方法收集72例术后接受化疗的乳腺癌患者临床资料及ALC计数资料,CD25免疫组化标记检测癌组织中T-reg细胞的分布和数量,... 目的研究乳腺癌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绝对数(ALC)以及癌组织内浸润性调节T细胞(T-reg)与乳腺癌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关系。方法收集72例术后接受化疗的乳腺癌患者临床资料及ALC计数资料,CD25免疫组化标记检测癌组织中T-reg细胞的分布和数量,统计分析两者与乳腺癌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关系。结果本组乳腺癌患者初诊时ALC数值范围为(0.60-2.70)×109/L,ALC水平与淋巴结转移(P=0.0095)和临床分期(P=0.0124)相关;乳腺癌间质浸润性T-reg细胞数在33.7±9.8至244.4±43.2个之间,T-reg高水平组淋巴结转移率为69.4%(25/36),明显高于T-reg低水平组33.3%(12/36);乳腺癌ALC与组织浸润性T-reg之间存在反平行关系,两者对乳腺癌的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具有重要的协同作用。结论外周血ALC与癌组织内浸润性T-reg细胞均有可能作为预测乳腺癌转移的分子指标,进而有助于判断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淋巴细胞绝对数 调节性T细胞 转移 预后
下载PDF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调节性B细胞数量及功能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张燕 寿黎红 《中国现代医生》 2018年第36期25-28,共4页
目的研究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的调节性B细胞的数量和功能,为临床医师评估该类疾病患者的病情提供重要指导。方法以2016年10月~2018年7月本院接诊的初诊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40例为A组,另以本院同期接诊的完全缓解免疫性血小板减... 目的研究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的调节性B细胞的数量和功能,为临床医师评估该类疾病患者的病情提供重要指导。方法以2016年10月~2018年7月本院接诊的初诊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40例为A组,另以本院同期接诊的完全缓解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35例为B组,同时将同期接诊的健康体检者40名作为对照组,设为C组。采取流式细胞术对各组的外周血Bregs数量和白细胞介素-10表达量进行检测,同时对其检测结果作出分析和比较。结果 A组的外周血Bregs数量为(3.08±0.66)%,比B组以及C组的(5.45±0.82)%、(7.82±1.03)%低,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外周血Bregs中的白细胞介素-10细胞比例为(32.29±8.68)%,比B组及C组的(51.03±10.54)%、(71.88±12.28)%低,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B组外周血Bregs中的白细胞介素-10细胞比例比C组低,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发生与Bregs有着较为密切的关系,因此,临床医师可以将Bregs作为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一个重要治疗靶点,以进一步提高患者病情控制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10 外周血Bregs数量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调节性B细胞
下载PDF
3D腔镜甲状腺全切术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的效果及对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肿瘤标志物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杜学铅 张森焱 +1 位作者 冯跃庆 姜东宝 《海南医学》 CAS 2023年第18期2627-2631,共5页
目的探究3D腔镜甲状腺全切术(TET)在分化型甲状腺癌(DTC)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9月至2022年9月于新乡市中心医院头颈乳腺外科治疗的60例DTC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行3D TET治... 目的探究3D腔镜甲状腺全切术(TET)在分化型甲状腺癌(DTC)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9月至2022年9月于新乡市中心医院头颈乳腺外科治疗的60例DTC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行3D TET治疗,对照组行常规2D腔镜TET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及术后恢复指标、并发症、手术前后循环肿瘤细胞(CTC)水平和肿瘤标志物[甲状腺球蛋白(TG)、降钙素(CTN)、半乳糖血凝素-3(GAL-3)、癌胚抗原(CEA)]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及术后出血量均较对照组短(少),淋巴结清扫数量较对照组多,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两组患者的CTC水平较术前升高,且观察组为(27.12±5.84)×10个/m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2.17±6.49)×10个/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及术后1个月、3个月,两组患者的血清TG、CTN、GAL-3、CEA较术前持续下降,术后1个月,观察组患者的血清TG、CTN、GAL-3、CEA水平分别为(92.86±11.29)μg/L、(11.35±2.46)ng/L、(4.61±1.08)ng/mL、(19.87±3.05)μg/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99.32±12.78)μg/L、(12.61±2.37)ng/L、(5.33±1.53)ng/mL、(21.46±2.96)μ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6.67%,略低于对照组的33.33%,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D TET是DTC安全可靠的治疗方式,可优化手术操作,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提高淋巴结清扫范围,减缓CTC分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化型甲状腺癌 腔镜甲状腺全切术 3D 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 肿瘤标志物 淋巴结清扫数量
下载PDF
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白血病细胞在AL复发的临床价值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方健源 谢碧霞 +2 位作者 罗韬 胡淑芬 谭冬梅 《检验医学》 CAS 2015年第4期359-362,共4页
目的采用多参数流式细胞术(FCM)检测急性白血病(AL)患者外周血白血病细胞的数量,为AL的临床疗效及预后提供参考。方法采用FCM检测71例AL患者外周血标本,同时检测骨髓细胞形态学的变化。结果 FCM检测外周血微小残留病变(MRD)对提示急性... 目的采用多参数流式细胞术(FCM)检测急性白血病(AL)患者外周血白血病细胞的数量,为AL的临床疗效及预后提供参考。方法采用FCM检测71例AL患者外周血标本,同时检测骨髓细胞形态学的变化。结果 FCM检测外周血微小残留病变(MRD)对提示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复发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是96.6%和33.3%,对提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复发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是88.9%和44.4%;12例外周血MRD阴性组中有3例(25.0%)患者复发,59例外周血MRD阳性组中有44例(74.6%)复发,MRD阳性组复发率明显高于MRD阴性组(P<0.05);高MRD水平(≥10-2)组和低MRD水平(<10-2)组复发例数分别是37例(97.4%)和10例(47.6%),高MRD水平组复发率明显高于低MRD水平组(P<0.05)。结论 FCM检测外周血白血病细胞对诊断AL复发及指导个体化治疗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式细胞术 白血病细胞 外周血 复发
下载PDF
流式技术检测外周血白血病细胞在AML复发监测中的应用
10
作者 方健源 胡淑芬 +2 位作者 李秋娴 邹茂贤 谢碧霞 《海南医学》 CAS 2015年第4期529-531,共3页
目的探讨多参数流式技术(FCM)检测外周血白血病细胞在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复发监测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4年6月我院血液科收治的56例AML患者,于首次诱导化疗结束、巩固化疗6个月、巩固化疗12个月应用FCM定期检测... 目的探讨多参数流式技术(FCM)检测外周血白血病细胞在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复发监测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4年6月我院血液科收治的56例AML患者,于首次诱导化疗结束、巩固化疗6个月、巩固化疗12个月应用FCM定期检测患者外周血标本,同时检测骨髓细胞形态学的变化。MRD≥0.01%为MRD阳性,否则为MRD阴性。AML患者首次诱导化疗结束后外周血MRD水平分为高(MRD≥10-2)、中(10-2<MRD<10-4)、低(MRD≤10-4)三个水平。采用χ2检验方法比较首次诱导化疗结束、巩固化疗6个月、巩固化疗12个月的MRD阳性组和MRD阴性组复发率差异,同时比较首次诱导化疗结束后外周血MRD高、中、低三组复发率差异。结果 FCM检测外周血MRD阳性组在首次诱导化疗结束、巩固化疗6个月、巩固化疗12个月的复发率分别为72.7%、89.3%、93.8%,MRD阴性组分别为25.0%、18.1%、0;MRD阳性组与MRD阴性组相比较,首次诱导化疗结束(χ2=7.240,P=0.007)、巩固化疗6个月(χ2=15.554,P=0.000)、巩固化疗12个月(χ2=19.562,P=0.000)三个时间点的复发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首次诱导化疗结束后外周血MRD高水平组的复发率明显高于中水平组(χ2=8.207,P=0.004)、低水平组(χ2=14.667,P=0.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水平组的复发率与低水平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398,P=0.237>0.05)。结论 FCM检测外周血白血病细胞对诊断AML复发及指导个体化治疗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式技术 外周血 白血病细胞 复发
下载PDF
利血生与地榆升白片治疗慢性苯中毒致外周血细胞减少的效果比较
11
作者 葛树科 《当代医学》 2021年第15期45-47,共3页
目的探讨利血生与地榆升白片治疗慢性苯中毒致外周血细胞减少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19年4月本院收治的106例慢性苯中毒患者,按照抽签法分为两组,各53例。对照组给予利血生片治疗,研究组给予利血生片联合地榆升白片治疗。比较两... 目的探讨利血生与地榆升白片治疗慢性苯中毒致外周血细胞减少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19年4月本院收治的106例慢性苯中毒患者,按照抽签法分为两组,各53例。对照组给予利血生片治疗,研究组给予利血生片联合地榆升白片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4.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0%(P<0.05);研究组外周血白细胞值变化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9.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8.3%(P<0.05);研究组细胞减少症复发率为9.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8.3%(P<0.05)。结论慢性苯中毒致外周血细胞减少患者应用利血生片联合地榆升白片治疗可改善患者的外周血白细胞值,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以及白细胞减少症的复发率,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苯中毒 外周血细胞减少症 不良反应 复发率 有效率 外周血白细胞值
下载PDF
相对和绝对定量的等量异位标签多重标记串联质谱技术在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蛋白质组学中的应用
12
作者 王林纤 戴勇 +2 位作者 涂植光 张艳亮 齐素文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538-542,共5页
建立并优化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蛋白质组学分析所需的相对和绝对定量的等量异位标签(iTRAQ)多重标记技术,为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分离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hPBMC),抽提细胞总蛋白,经胰酶消化后进行iTRAQ标记和串联质谱检测。通过3次重复试... 建立并优化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蛋白质组学分析所需的相对和绝对定量的等量异位标签(iTRAQ)多重标记技术,为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分离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hPBMC),抽提细胞总蛋白,经胰酶消化后进行iTRAQ标记和串联质谱检测。通过3次重复试验,每次随机选取30个前体离子进行质谱检测,检测到带有iTRAQ标记报告基团的肽段分别为26、28和29个,标记效率为86.7%~96.7%,且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蛋白的肽段相对定量比值的变异系数为7.6%~25.5%,且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一蛋白的不同肽段相对定量比值的变异系数为9.3%~19.1%,且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iTRAQ多重标记串联质谱技术可用于hPBMC蛋白的标记,且标记效率高,重复性和准确性好,为进一步研究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的PBMC定量蛋白质组学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对和绝对定量的等量异位标签 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蛋白质组学 质谱
原文传递
外周血白血病细胞绝对数与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早期严重出血事件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7
13
作者 裴艳茹 宋娟娟 +6 位作者 牛晓娜 牛俊伟 李丹 魏圣洁 窦留瑞 张青兰 孙恺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1年第5期461-464,共4页
目的观察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cute promyelocytic leukemia, APL)早期严重出血患者外周血白血病细胞绝对数变化,探讨外周血白血病细胞绝对数与APL早期严重出血的关系。方法 APL患者159例,均给予全反式维甲酸联合三氧化二砷诱导治疗,... 目的观察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cute promyelocytic leukemia, APL)早期严重出血患者外周血白血病细胞绝对数变化,探讨外周血白血病细胞绝对数与APL早期严重出血的关系。方法 APL患者159例,均给予全反式维甲酸联合三氧化二砷诱导治疗,对治疗30 d内发生出血事件者,采用WHO出血评分量表评估出血严重程度,并将其分为严重出血组和非严重出血组。比较2组诱导治疗前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血红蛋白、外周血白血病细胞绝对数、骨髓早幼粒细胞百分比、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及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乳酸脱氢酶、血肌酐水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APL患者发生早期严重出血事件的影响因素。结果 159例APL患者,治疗30 d内133例发生不同程度的出血,其中严重出血组15例,非严重出血组118例。严重出血组白细胞计数[21.41(1.94,122.49)×10^(9)/L]、外周血白血病细胞绝对数[19.70(1.28,112.69)×10^(9)/L]、骨髓早幼粒细胞百分比[89.20(86.00,89.60)%]、乳酸脱氢酶水平[547.50(362.50,990.25)u/L]均高于非严重出血组[6.50(1.76,22.58)×10^(9)/L、2.51(0.28,13.93)×10^(9)/L、83.20(77.90,88.00)%、326.00(232.00,562.50)u/L](P<0.05),凝血酶原时间[17.70(13.10,19.40)s]长于非严重出血组[15.00(12.98,17.20)s](P<0.05);2组血小板计数、血红蛋白、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及血肌酐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周血白血病细胞绝对数(OR=1.028,95%CI:1.009~1.047,P=0.004)是APL患者发生严重出血事件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早期严重出血的APL患者外周血白血病细胞绝对数升高,外周血白血病细胞绝对数是APL患者发生早期严重出血事件的独立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外周血白血病细胞绝对数 早期严重出血事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