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农牧交错区农牧户生计与土地利用——以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乌审旗为例 被引量:26
1
作者 朱利凯 蒙吉军 +1 位作者 刘洋 周平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33-140,共8页
基于问卷调查、半结构访谈、数理统计等方法,对位于农牧交错带的鄂尔多斯市乌审旗153户农牧户进行了系统调查,研究了农牧交错区农牧户的生计策略和土地利用状况。研究结果如下。1)不同类型农牧户生计策略存在差异,相应的收入、生活满意... 基于问卷调查、半结构访谈、数理统计等方法,对位于农牧交错带的鄂尔多斯市乌审旗153户农牧户进行了系统调查,研究了农牧交错区农牧户的生计策略和土地利用状况。研究结果如下。1)不同类型农牧户生计策略存在差异,相应的收入、生活满意度、生活压力和生计状况提高途径也不同。纯农型家庭生计策略单一,脆弱性和风险较大。引入并扩大非农活动,促进生计多样化是降低其生计风险的重要途径。半农半牧型家庭中牧业收入是主要收入来源,生计风险相对较低,但脆弱的生态环境对其生产活动十分敏感。发展经济效益高、生态环境友好的农牧业是解决此类农牧户生计问题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有效途径;科学、合理、有效地转移农村牧区人口是缓解草场压力、发展现代农牧业的有效措施。2)农牧民生计策略与土地利用类型和集约度存在密切关系。在农区,由于劳动力配置倾向于非农产业和耕地经济生产能力的下降,纯农型农户在劳动力、资本方面投入减少,土地集约度下降。在牧区,耕地主要来自于边际土地开垦,并根据耕地纯收益变化来不断调整生产要素投入。当种植业用途处于边际化状态时,牧户完全停止耕种,农地利用出现弃耕现象。此外,过度放牧造成了牧草质量下降和草地退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牧交错区 乌审旗 参与式农村评估 生计 土地利用
下载PDF
农用地估价的现实意义及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13
2
作者 彭荣胜 彭建勋 吕蕾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2年第1期110-114,共5页
文章以马克思主义的地租、地价理论和西方经济学的收益理论为指导 ,以农用地定级为基本控制依据 ,分析比较了多种土地估价方法 ,确立了以收益还原为基础的农用地估价的基本技术路线 .
关键词 农用地估价 收益还原法 基准地价 土地转包费 租赁费 土地征用补偿费
下载PDF
农用地分等定级估价成果在征地补偿中的应用 被引量:17
3
作者 吴克宁 史原轲 +5 位作者 路婕 吕巧灵 甘海华 卢瑛 陈小明 苏珍 《资源与产业》 2006年第3期50-52,共3页
当前中国的征地补偿制度在实施中存在许多问题,如征地补偿标准偏低、同地不同价等,从而使耕地资源锐减,农民的利益得不到有效的保护。本文根据农用地分等定级估价成果,结合阳江市江城区实际,具体实践了利用定级估价成果测算征地区片综... 当前中国的征地补偿制度在实施中存在许多问题,如征地补偿标准偏低、同地不同价等,从而使耕地资源锐减,农民的利益得不到有效的保护。本文根据农用地分等定级估价成果,结合阳江市江城区实际,具体实践了利用定级估价成果测算征地区片综合地价的思路,同时提出在区片综合地价基础上结合分等成果进行征地的思路,对进行合理征地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用地分等定级估价成果 征地区片综合地价 阳江市江城区
下载PDF
对乡镇小区域农用地估价方法的探讨 被引量:1
4
作者 彭荣胜 彭建勋 吕蕾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2年第3期312-316,319,共6页
文章以收益还原为基础 ,以乡镇小区域的农用地为研究对象 ,以土地纯收益和土地还原利率的科学取得为重点 。
关键词 乡镇小区域 估价方法 农用地估价 土地纯收益 土地还原利率 农用地定级 土地管理
下载PDF
非农就业对农户退耕还林成果保持意愿的影响——基于1132个退耕农户的调查 被引量:19
5
作者 张朝辉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67-75,共9页
研究目的:评估非农就业对农户退耕成果保持意愿的影响效应,为完善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的配套政策、制定巩固退耕还林工程成果的方案等提供决策参考。研究方法:基于1132个退耕农户的调查,应用倾向得分匹配方法进行平均处理效应分析,并剖... 研究目的:评估非农就业对农户退耕成果保持意愿的影响效应,为完善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的配套政策、制定巩固退耕还林工程成果的方案等提供决策参考。研究方法:基于1132个退耕农户的调查,应用倾向得分匹配方法进行平均处理效应分析,并剖析非农就业对不同个性特征与资源禀赋农户的退耕成果保持意愿的处理效应差异。研究结果:非农就业是增强退耕农户可持续生计能力,提升农户退耕成果保持意愿的关键要素;消除农户自选择等显性偏差及不可预知的隐藏偏误后,从事非农就业的退耕农户其选择继续保持退耕成果的概率显著提升30.88%;从农户异质性来看,低学历、退耕还生态林、小退耕规模、有非农工作经历或接受过非农技术培训的农户,非农就业更有助于提升其退耕成果保持意愿。研究结论:各退耕区应加大退耕农户的就业指导与技能培训,健全退耕区劳务服务体系,建立有序的退耕地流转市场,引导退耕农户建立多元化生计转型策略,增强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的持续性与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管理 非农就业 退耕成果 保持意愿 倾向得分匹配
下载PDF
退耕坡地系统生态综合评价中几个景观生态学问题 被引量:1
6
作者 赵安玖 胡庭兴 +1 位作者 陈小红 李臣 《四川林业科技》 2006年第6期80-86,68,共8页
退耕坡地系统属于退化土地生态系统,大部分是毁林(草)开荒形成的,是人为加速了自然生态系统的逆行演替而形成的低产脆弱的生态系统。对退化生态系统进行综合整治与恢复,以及人工生态系统的重建的理论基础是生态演替和人为设计理论。退... 退耕坡地系统属于退化土地生态系统,大部分是毁林(草)开荒形成的,是人为加速了自然生态系统的逆行演替而形成的低产脆弱的生态系统。对退化生态系统进行综合整治与恢复,以及人工生态系统的重建的理论基础是生态演替和人为设计理论。退耕还林(草)是通过一定的社会物质和能量的投入定向加速景观生态系统的演替过程。评价退耕地的生态经济效益是退耕还林(草)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重点评定项目是否实现预期目标、项目的产出、效果和影响。本文应用景观生态学的理论:景观尺度与等级理论、景观空间格局与异质性理论、景观演化与干扰理论探讨了退耕地生态评价的内容、方法和应注意的问题,从而为退耕还林(草)工程的顺利进行提供有力的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耕坡地系统 生态可持续发展 生态综合评价 景观生态学原理
下载PDF
农用地分等定级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7
作者 邵景安 《成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年第3期30-35,共6页
农用地分等定级是我国现阶段土地管理实践和社会经济发展提出的必然要求 ,是目前情况下亟待开展的工作 .本文在对农用地分等定级历史问题的基础上 ,着重论述了我国农用地分等定级研究的热点、实践及存在的问题 。
关键词 研究进展 农用地 分等定级 土地管理 土地评价 农用地估价
下载PDF
湖南省退耕还林工程成效分析 被引量:6
8
作者 刘正平 《湖南林业科技》 2006年第2期36-38,共3页
自2000年退耕还林工程在湖南省实施以来,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被农民誉为“民心工程”和“德政工程”。通过分析退耕还林工程在湖南取得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提出了保障“三大效益”的政策措施。
关键词 退耕还林 成效分析 政策保障 总体评价 湖南省
下载PDF
学术成果异地鉴定势在必行
9
作者 刘济生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2期112-114,共3页
目前职称评审基本上看学术成果的数量,不看质量。否定了过去行之有效的学术成果异地鉴定行之有效的做法。这就影响了高级职称评审的质量,带来一系列不公正,败坏了学术风气。应该马上实行学术成果异地鉴定,看其有无转载、引用、摘录、奖... 目前职称评审基本上看学术成果的数量,不看质量。否定了过去行之有效的学术成果异地鉴定行之有效的做法。这就影响了高级职称评审的质量,带来一系列不公正,败坏了学术风气。应该马上实行学术成果异地鉴定,看其有无转载、引用、摘录、奖励等反响,看其是否是重复的、抄袭的、陈旧的劣品。学术成果异地鉴定才能带来社会公正、激发研究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高等学校成为学术创新的阵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称评审 学术成果 异地鉴定 社会公正 创造性
下载PDF
农用地分等中的几个问题初探 被引量:5
10
作者 侯启元 张绍良 《宿州学院学报》 2005年第2期86-88,共3页
本文就农用地分等中质量分值计算模型、标准样地选取、因素分级判读和选取、系数的计算及其等值区划分、分等的可比性等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 农用地 分等 问题
下载PDF
江西农用地分等定级估价成果在征地制度改革中的应用——以进贤县为例 被引量:3
11
作者 夏敏峰 张效军 李资华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6期11990-11992,12028,共4页
当前征地制度存在着诸如征地补偿标准偏低、同地不同价等问题,使我国的耕地资源锐减,耕地保护政策很难落到实处,农民利益得不到有保护。根据农用地分等定级估价成果,结合江西省进贤县实际,具体实践了利用定级估价成果测算征地区片综合... 当前征地制度存在着诸如征地补偿标准偏低、同地不同价等问题,使我国的耕地资源锐减,耕地保护政策很难落到实处,农民利益得不到有保护。根据农用地分等定级估价成果,结合江西省进贤县实际,具体实践了利用定级估价成果测算征地区片综合地价的思路,同时提出在区片综合地价基础上结合分等成果确定征地范围的思路,对进行合理征地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用地分等定级估价成果 征地制度 征地区片综合地价 进贤县
下载PDF
干旱区绿洲农用地估价研究——以吐鲁番市为例
12
作者 吴湘林 高敏华 曹亚娟 《安徽农学通报》 2009年第21期30-32,共3页
在吐鲁番市农用地估价课题研究的实践基础上,以马克思主义的地租、地价理论和西方经济学的收益理论为指导,以农用地估价为研究对象,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选取收益还原法作为现阶段农用地估价的基本方法,并对估价成果的具体应用以及应... 在吐鲁番市农用地估价课题研究的实践基础上,以马克思主义的地租、地价理论和西方经济学的收益理论为指导,以农用地估价为研究对象,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选取收益还原法作为现阶段农用地估价的基本方法,并对估价成果的具体应用以及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用地估价 收益还原法 吐鲁番市
下载PDF
大力巩固完善提高退耕还林工程建设成果 被引量:6
13
作者 安徽省退耕还林办公室 《安徽林业科技》 2018年第3期3-6,共4页
安徽省自2002年开始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在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农村发展、带动农民就业增收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但部分林木经营管护状况堪忧。本文对退耕还林工程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详细分析,并提出了直面现实问题、积极稳妥探索,严格区别... 安徽省自2002年开始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在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农村发展、带动农民就业增收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但部分林木经营管护状况堪忧。本文对退耕还林工程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详细分析,并提出了直面现实问题、积极稳妥探索,严格区别界定、因地制宜施策,加强经营培育、渐进修复改造,多种产业融合、发展林下经济,完善法规政策、加强监督管理等对策,以稳步推进退耕还林工程建设成果巩固完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耕还林 建设成果 巩固完善 安徽省
下载PDF
鞍山市耕地土壤肥力现状评价
14
作者 董旭 徐志强 +2 位作者 何琳 董大龙 邹怡娟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09年第4期52-54,共3页
通过对鞍山市724个不同地区和不同土壤利用类型耕地土壤样品有机质、全氮、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等5项土壤养分测试与统计分析,按照评价指标体系,对鞍山耕地土壤肥力现状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评价结果表明,鞍山市耕地土壤有机质、全... 通过对鞍山市724个不同地区和不同土壤利用类型耕地土壤样品有机质、全氮、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等5项土壤养分测试与统计分析,按照评价指标体系,对鞍山耕地土壤肥力现状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评价结果表明,鞍山市耕地土壤有机质、全氮整体上属于稍缺水平,碱解氮和速效磷属于丰富水平,速效钾属于中等水平。在农业生产上应增施有机肥,适当增施氮肥,减少磷肥的施用量,钾肥可保持现有施肥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 土壤肥力 评价
下载PDF
交易收益预期与农户土壤保护行为——基于土壤质量鉴定机构的调节效应
15
作者 沈子艺 王洁丹 +1 位作者 陈品 纪月清 《农业现代化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82-690,共9页
土壤保护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本文在城镇化快速发展,小农户长期持续经营意愿低迷的背景下,以江苏省400户水稻种植户为例,采用二元Probit回归模型,探讨了交易收益预期对承包户土壤保护行为的影响,并进一步检验土壤质量鉴定机构... 土壤保护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本文在城镇化快速发展,小农户长期持续经营意愿低迷的背景下,以江苏省400户水稻种植户为例,采用二元Probit回归模型,探讨了交易收益预期对承包户土壤保护行为的影响,并进一步检验土壤质量鉴定机构、土壤技术培训的调节效应。结果表明:1)农户土壤保护技术采纳程度整体较低,且大多数承包户认为土壤质量难以体现在未来转出土地的租金上;2)农户实现土壤质量收益的预期正向影响现期的土壤保护投资;3)将土壤保护技术依据技术复杂度进行细分后,交易收益预期的激励作用对每种技术类型依旧成立;4)在有土壤质量鉴定机构的情况下,交易收益预期的激励效果更强,而土壤技术培训的调节作用不显著。因此,提出通过培育土壤保护服务组织以显化土壤价值,发展优质优价的土地流转市场,并且在扩宽土壤技术培训渠道的同时提高技术的适用性等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流转市场 土壤保护 交易收益预期 小农户 土壤质量鉴定机构 土壤技术培训
原文传递
农牧交错区农村居民点土地利用形态演变——以内蒙古自治区阿鲁科尔沁旗为例 被引量:19
16
作者 晨光 张凤荣 张佰林 《地理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316-1323,共8页
以农牧交错区的阿鲁科尔沁旗为例,选取7个典型村,运用参与式农村评估(PRA)、GIS与遥感技术相结合的方法,探讨农牧交错区农村居民点土地利用形态特征及其与农牧户生计的关系。结果表明:1半农半牧型农村居民点由纯牧型农村居民点演变而来... 以农牧交错区的阿鲁科尔沁旗为例,选取7个典型村,运用参与式农村评估(PRA)、GIS与遥感技术相结合的方法,探讨农牧交错区农村居民点土地利用形态特征及其与农牧户生计的关系。结果表明:1半农半牧型农村居民点由纯牧型农村居民点演变而来。人口增加导致人地矛盾突出和草原开垦耕种,农牧户生计策略转为畜牧业和种植业结合,农村居民点向半农半牧型转变;2半农半牧型农村居民点内部用地类型逐渐多样化。从改革开放前居民点内部以农村宅基地占主导,到改革开放后居民点内部公共设施用地、商服用地、工矿仓储用地迅速扩大;3由于农牧户生计活动的多样化和非农化,农村宅基地内部不但包括居住用地(住房),还包括生产性用地和生产辅助性用地(如牲畜的棚圈、菜园和粮草仓库等)。研究认为,半农半牧型农村居民点人均居民点用地和户均宅基地都远大于国家规定的用地标准,是与半农半牧的生产方式和生计需求紧密相关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牧交错区 生计 农村居民点 参与式农村评估 土地利用形态演变 内蒙古阿鲁科尔沁旗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