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宋金遗民的心理差异及其在诗歌中的表现
1
作者 牛海蓉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69-75,共7页
金遗民与宋遗民的心理有明显的差异,金遗民既不像宋遗民那样对其故君、故国有一种痛彻心肺的依恋,对覆灭其宗国的蒙元统治者也不像宋遗民那样有非常强烈的抗议情绪,这是与他们民族观念的不同,君臣大义的强弱以及他们对蒙元统治方式适应... 金遗民与宋遗民的心理有明显的差异,金遗民既不像宋遗民那样对其故君、故国有一种痛彻心肺的依恋,对覆灭其宗国的蒙元统治者也不像宋遗民那样有非常强烈的抗议情绪,这是与他们民族观念的不同,君臣大义的强弱以及他们对蒙元统治方式适应性的差异分不开的。表现在诗歌中,宋遗民多神州陆沉的悲痛,金遗民多荆棘铜驼的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金遗民 心理差异 诗歌表现
下载PDF
金代遗民词刍论——以民族文化融合为视角
2
作者 于东新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09-114,共6页
金代遗民词人面对金元易代的现实,心怀家国倾覆之痛,在创作中吟唱着黍离之悲与沧桑之感。而另一方面,遗民词还具亲近山水自然、追求隐逸自适的情感特质。在艺术风格上,遗民词则具有豪迈悲怆与疏逸高旷的风格,这既是对金词审美风格的总结... 金代遗民词人面对金元易代的现实,心怀家国倾覆之痛,在创作中吟唱着黍离之悲与沧桑之感。而另一方面,遗民词还具亲近山水自然、追求隐逸自适的情感特质。在艺术风格上,遗民词则具有豪迈悲怆与疏逸高旷的风格,这既是对金词审美风格的总结,也体现了金词风格的多样化和丰富性。论其缘由,实是金代120年民族文化大融合的结果。正是此种语境下,遗民词在书写故国之感的同时,又包含了描山摹水之理性达观的情感倾向。而词家不凡的汉文化修养,又使得遗民词兼具豪健与疏逸风格。同时,遗民词的俚俗风格与隐逸内容,也是民族文化融汇的结晶,而这正是元曲的主要文体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代 遗民词 黍离之悲 理性达观 豪健与疏逸 文化融合
下载PDF
北宋亡国的均势机理分析
3
作者 陈翔 《常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6期81-86,共6页
关于北宋灭亡原因的探讨与争论,自从其亡国后一直就没有停止过。传统意义上的研究将北宋亡国的根源归结于国内政治层面上的相关因素,比如重文抑武国策以及政权的腐败等。不过,从国际政治的视角来看,北宋的亡国与国际体系层次的运作有着... 关于北宋灭亡原因的探讨与争论,自从其亡国后一直就没有停止过。传统意义上的研究将北宋亡国的根源归结于国内政治层面上的相关因素,比如重文抑武国策以及政权的腐败等。不过,从国际政治的视角来看,北宋的亡国与国际体系层次的运作有着极大的关联性。具体地说,面对体系中具有强烈修正主义倾向的潜在霸权国——金国,北宋没有采取均势政策联合体系的现状性国家——辽国以制衡金国的崛起,反而逆均势机制而动,实行一种反均势策略即联金灭辽政策。这种追随强者外交行动的结果是作为强者的金国更加强大,直到将作为追随者的北宋灭国。通过国际关系均势理论对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北宋的丧国以及把握当时东亚国际体系的变动与权力转移有着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宋 亡国 均势 金国
下载PDF
宋金对峙在清初的文学重写——以《续金瓶梅》为中心
4
作者 杨剑兵 郁玉英 《大庆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第1期59-65,共7页
清初章回体小说以宋金对峙为历史背景的主要有《后水浒传》《水浒后传》《续金瓶梅》等,它们均为续书。其中,《续金瓶梅》较具代表性,主要表现在:以金兵的残暴影射清兵的屠城,以北宋的灭亡观照明朝的灭亡,以金代流人暗喻清初宁古塔流放... 清初章回体小说以宋金对峙为历史背景的主要有《后水浒传》《水浒后传》《续金瓶梅》等,它们均为续书。其中,《续金瓶梅》较具代表性,主要表现在:以金兵的残暴影射清兵的屠城,以北宋的灭亡观照明朝的灭亡,以金代流人暗喻清初宁古塔流放等。这些影射、观照与暗喻都是作者遗民意识的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明清文学 宋金对峙 《续金瓶梅》 宁古塔 遗民意识
下载PDF
宋金遗民差异探因
5
作者 牛海蓉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2005年第6期54-61,共8页
元初的宋遗民与金遗民之间存在着差异,其原因可从夷夏观念的不同、君臣大义的强弱、对 蒙元统治方式适应性的不同等方面来探讨。
关键词 宋遗民 金遗民 差异 原因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