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55篇文章
< 1 2 4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 Study on the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 of Postal Stations in Inner Mongolia During the Qing Dynasty
1
作者 Gangbold 《蒙古学研究(蒙文版)》 2024年第3期31-35,123,共6页
The Mongolian postal stations,as crucial transportation and communication facilities in the ancient Mongol Empire and its subsequent dynasties such as the Yuan Dynasty,hold profound historical significance and influen... The Mongolian postal stations,as crucial transportation and communication facilities in the ancient Mongol Empire and its subsequent dynasties such as the Yuan Dynasty,hold profound historical significance and influence.This article,through a comparative study of the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job responsibilities,as well as the numbers of officials,soldiers,horses,and personnel salaries of the postal roads at five passes in Inner Mongolia during the Qing Dynasty,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further understanding the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postal stations in Inner Mongolia during the Qing Dynas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ynasty qing officials
原文传递
Climate change, migration, and regional administrative reform: A case study of Xinjiang in the middle Qing Dynasty(1760–1884) 被引量:3
2
作者 LI YanPeng GE QuanSheng +1 位作者 WANG HuanJiong TAO ZeXing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 SCIE EI CAS CSCD 2017年第7期1328-1337,共10页
Based on historical records of extreme climate events and population densities in Gansu and Shaanxi, and information on climate change, populations, new cultivated cropland, and administrative system reform in Xinjian... Based on historical records of extreme climate events and population densities in Gansu and Shaanxi, and information on climate change, populations, new cultivated cropland, and administrative system reform in Xinjiang, this study explores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climate change, migration, and regional administrative reform in the middle Qing Dynasty.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surge in population migration from Gansu and Shaanxi to Xinjiang during 1760–1820 was caused by extreme climate events(droughts and floods) and population pressure in Gansu and Shaanxi. During 1760–1880, the climate in Xinjiang was unusually cold and humid, which was highly conducive to abundant regional water resources. This provided favorable conditions for farmland irrigation and further promoted agricultural cultivation, population growth, and town development within this region. Additionally,the interactions between climate change and the above-mentioned social factors, which acted as driving forces, spurred the reform in the administrative system of Xinjiang whereby the military administration system was transformed to a province administration system. Through this reform, the Qing government managed to restore peace and stability in Xinjiang. This study contributes to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climate-related population migration and enhances our knowledge of the impact-response chain between climate change, ancient social developments, and political coping strategies, especially in regional administrative refor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limate change MIGRATION CULTIVATION Regional administrative reform XinJIANG qing dynasty
原文传递
从官府主导到官绅共治:清代江西书院文化权力格局的演变
3
作者 吴琦 曹佳瑞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23-133,共11页
江西自古文教兴盛,书院数量多、分布广、类型丰。清代江西官绅积极创办和修复各级书院,提供多种形式的经济援助。他们通过监管书院事务、担任书院山长等方式参与书院的日常管理,并兴办地方助学组织。其背后的儒家正统观、行善福报观和... 江西自古文教兴盛,书院数量多、分布广、类型丰。清代江西官绅积极创办和修复各级书院,提供多种形式的经济援助。他们通过监管书院事务、担任书院山长等方式参与书院的日常管理,并兴办地方助学组织。其背后的儒家正统观、行善福报观和宗族孝道观,包含官绅对声名利益的渴望和关照社会公共事务的自觉。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清代江西书院经历内部权力格局的变化,即由官府主导向官绅共治的演变,一方面反映争夺地方文教资源、文化权力对于官绅的重要意义;另一方面反映清代地方士绅力量的发展,并力图掌握书院等地方公共资源的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 江西 书院 官与绅 文化权力格局
下载PDF
“士大夫之学”视野下的曾国藩“奇偶互用”说
4
作者 陈慧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1-113,共13页
曾国藩在奠定“士大夫之学”学术规模的过程中,根植《易传·系辞》的宇宙观和张载的辩证观,依据韩愈“孔墨相用”说而提出“奇偶互用”说。相较清中叶以来“奇偶相生”“奇偶相杂迭用”“骈散相成”“奇偶相间”“奇偶相参错综”等... 曾国藩在奠定“士大夫之学”学术规模的过程中,根植《易传·系辞》的宇宙观和张载的辩证观,依据韩愈“孔墨相用”说而提出“奇偶互用”说。相较清中叶以来“奇偶相生”“奇偶相杂迭用”“骈散相成”“奇偶相间”“奇偶相参错综”等说,“奇偶互用”说确立“奇”为本位、以“奇”兼“偶”的体用关系,主要从行气运辞、天授人事的角度记述奇偶,重塑韩愈古文在学术分途中的连接作用与在文体演变中的典范价值。该说完善并发展了姚鼐“文分阴阳”说,试图纠正桐城理论阴阳分判、偏于阳刚,而创作失之阴柔的流弊。曾国藩大胆接受富有争议的“孔墨相用”说,体现了其在晚清大变局中,借助韩愈归本经子、博学于文的“大贤君子之道”,复兴修己治人、经世致用的大人之学的淑世情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曾国藩 晚清 士大夫之学 骈散合一论 韩愈
下载PDF
晚清判词的传承、超越与近代转型——以樊增祥《樊山政书》为例
5
作者 李彩霞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4年第4期211-218,共8页
《樊山政书》作为晚清判词集的优秀代表,既包括传统判词的情理因素和文学特点,又表现出明显的法律意识。特别是在结构模式、论证过程的逻辑性、语言的程式化、词语的专业化方面均出现了新的突破,总体上呈现出简明晓畅、结构严谨等近代... 《樊山政书》作为晚清判词集的优秀代表,既包括传统判词的情理因素和文学特点,又表现出明显的法律意识。特别是在结构模式、论证过程的逻辑性、语言的程式化、词语的专业化方面均出现了新的突破,总体上呈现出简明晓畅、结构严谨等近代司法文书模式特点,代表了晚清判词的近代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清判词 《樊山政书》 传承 近代转型
下载PDF
使命与认同:清代西域满族居官文人诗作中的物我交融书写
6
作者 李江杰 赵佳丽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5期117-124,共8页
清代西域满族居官文人深受朝廷倚重,且多熟谙汉语诗文创作,故仕宦期间以诗作表达其恪尽职守、践履西域的强烈使命感。西域满族居官文人的西戍诗歌亦表现出对治边理政的强烈责任感,将自然地理、人文景观书写与立功边塞豪情相融合形成物... 清代西域满族居官文人深受朝廷倚重,且多熟谙汉语诗文创作,故仕宦期间以诗作表达其恪尽职守、践履西域的强烈使命感。西域满族居官文人的西戍诗歌亦表现出对治边理政的强烈责任感,将自然地理、人文景观书写与立功边塞豪情相融合形成物我交融的书写,诗作亦得江山之助,将豪迈超拔之气与闲适静谧之情相结合,塑造出靖边安国、建设西陲与体察民情等善理边政的主人翁形象。清代西域满族官员作为朝廷之重臣而竭尽忠诚,在西戍诗歌中寄寓忠孝情怀下的建功西陲之志,诗风雄健激昂,彰显清代西域满族居官文人的深厚文化底蕴,循此亦可寻绎清代满汉文化融合在西域边地的重大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 满族居官文人 地理景观 文学书写 物我交融
下载PDF
清代台湾城市营建述论
7
作者 孙诗萌 《台湾历史研究》 2024年第3期1-18,共18页
清代是台湾历史上的重要时期,也是两岸人民共同开发建设台湾的重要时期。康熙二十三年至光绪二十一年(1684一1895),台湾不仅发生建置提升、人口激增,还规划建设起16座府州县厅城市,成为当时全国治城体系中不容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奠... 清代是台湾历史上的重要时期,也是两岸人民共同开发建设台湾的重要时期。康熙二十三年至光绪二十一年(1684一1895),台湾不仅发生建置提升、人口激增,还规划建设起16座府州县厅城市,成为当时全国治城体系中不容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奠定了当代台湾城镇格局基础。这些城市的选址、规划、建设由祖国内地渡台官员和技术人员主持,由两岸人民共同参与,既遵循当时的官方规制和行业通法,也适应台湾山水条件和社会需求而有所创新,在中国历史上具有独特价值。本文梳理这些城市的建置历程,从选址、形态、配置三方面论述其主要特征,并尝试提出清代台湾城市营建的重要历史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台湾 治城体系 行政建置 城市营建
下载PDF
清代官学教材探讨
8
作者 吴洪成 魏春玲 《石家庄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103-113,共11页
清代中央集权高度集中,官学教育与文教政策、科举制度结为一体,对教材产生制约和影响。清代以《四书》《五经》《数理精蕴》《大清律例》和宋明理学家著作为主的官学教材服务于官学教育实际需要,并同时发挥封建王朝选拔官吏、造就地方... 清代中央集权高度集中,官学教育与文教政策、科举制度结为一体,对教材产生制约和影响。清代以《四书》《五经》《数理精蕴》《大清律例》和宋明理学家著作为主的官学教材服务于官学教育实际需要,并同时发挥封建王朝选拔官吏、造就地方贤达绅士以及传播学术文化、教化民众等多种功能。清代官学教材不仅保障官学教育的实施,有助于稳定封建社会秩序,也作为中华文明厚重历史资源的组成部分,对传统思想文化的延续和当今学校教材改革有着深刻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 官学教育 科举制度 学校教材 文教政策
下载PDF
控制、设计、统筹、中介--基于社会网络的《工程做法》大木作要素研究
9
作者 李东祖 曹鹏 徐苏斌 《建筑师》 CSSCI 2024年第5期88-96,共9页
清工部《工程做法》作为清代官式建筑范式源本,是解读木大作设计原法的根本。但由于传统分析方法难以理清其记载的各构件尺寸之间的庞杂关系,故本文首次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确定其卷一大木范式的节点与关系并以此构建出大木作尺寸关... 清工部《工程做法》作为清代官式建筑范式源本,是解读木大作设计原法的根本。但由于传统分析方法难以理清其记载的各构件尺寸之间的庞杂关系,故本文首次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确定其卷一大木范式的节点与关系并以此构建出大木作尺寸关系网络,科学量化分析网络整体特征,以中心度指标分析各尺寸于关系网络中的联系与作用,探究出籍本暗含的尺寸灵活特性,总结并阐释其中具备控制、设计、统筹、中介属性的四类要素,并提出清代官式建筑大木作尺寸“变化”及尺寸间“权衡”的思考。以期挖掘清代官式建筑大木作设计原法,科学修正长期以来程式化与标准化的清代官式建筑认知,并为同类古代文献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创新思路,为中国文化基因的传承表达贡献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网络分析 清代官式建筑 大木作 《工程做法》 要素 尺寸 设计
下载PDF
何以治民:论汉唐循吏面临的矛盾及其选择
10
作者 胡博文 《唐都学刊》 2024年第2期16-22,共7页
汉唐循吏主要面对着以下四种与百姓相关的矛盾:一是百姓利益与循吏自己、亲人等私人利益的矛盾,此时循吏选择牺牲私人利益,尽心为百姓办事。二是百姓利益与下属、同僚、上司、君主等各方利益的矛盾,此时循吏选择以百姓利益优先,牺牲下... 汉唐循吏主要面对着以下四种与百姓相关的矛盾:一是百姓利益与循吏自己、亲人等私人利益的矛盾,此时循吏选择牺牲私人利益,尽心为百姓办事。二是百姓利益与下属、同僚、上司、君主等各方利益的矛盾,此时循吏选择以百姓利益优先,牺牲下属利益,站在了同僚、上司和君主的对立面。三是百姓利益与法律制度的矛盾,此时循吏选择为了百姓而不遵守法律制度。四是百姓与百姓利益的矛盾,对于刑事案件,循吏秉公执法;民事纠纷则以调解为主。在循吏的观念中,百姓的分量最重,法律制度次之,君主最轻。循吏在处理上述四种矛盾时,分别体现出了无私奉献、不畏权威、礼优于法、灵活权变的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唐 循吏 矛盾 选择 治民
下载PDF
清后期笔帖式的发展嬗变及其原因探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彭新宇 《保定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59-64,共6页
笔帖式是清代官僚体系中的一个重要官职。为保障旗人仕进之路的通畅宽裕,清统治者特意为八旗子弟开辟了笔帖式入仕这一选官路径,以提高旗人的入仕数量,确保旗人群体的政治参与度。清后期,清政府官制改革,改笔帖式为录事,使得笔帖式的设... 笔帖式是清代官僚体系中的一个重要官职。为保障旗人仕进之路的通畅宽裕,清统治者特意为八旗子弟开辟了笔帖式入仕这一选官路径,以提高旗人的入仕数量,确保旗人群体的政治参与度。清后期,清政府官制改革,改笔帖式为录事,使得笔帖式的设置职掌发生了一定的嬗变,对清代的旗人入仕产生了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清 笔帖式 录事 官制改革
下载PDF
明清时期“陶厂”新考——兼论明洪武三十五年前后官用瓷器窑厂性质差异认知轨迹 被引量:1
12
作者 余金保 《文物季刊》 2024年第1期148-156,共9页
通过梳理相关文献,结合景德镇地区陶瓷考古调查和发掘出土资料,本文先是对明清时期“陶厂”一词缘起及其含义变化进行了深入分析。其次,在前人有关明代御器厂研究成果基础上,将明清两代人所持明洪武三十五年前后景德镇官用瓷器窑厂性质... 通过梳理相关文献,结合景德镇地区陶瓷考古调查和发掘出土资料,本文先是对明清时期“陶厂”一词缘起及其含义变化进行了深入分析。其次,在前人有关明代御器厂研究成果基础上,将明清两代人所持明洪武三十五年前后景德镇官用瓷器窑厂性质差异认知轨迹分为三个阶段,继而对每个阶段各方所持观点的主要依据进行了详细考述。就目前掌握资料来看,明嘉靖万历时期官方所持观点较为可信,其很有可能是以明永乐时期所诞生空间相对封闭且独立的官用瓷器生产建筑设施来作为明洪武三十五年前后景德镇官用瓷器窑厂性质差异变化的重要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清时期 官用瓷器 陶厂 御器厂 窑厂性质
下载PDF
清代书籍出版中的“官私互动”现象探析
13
作者 高学姣 《出版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1-117,共7页
清代官私书籍出版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界限,而是存在“官私互动”的现象。官修书籍的商业出版与私修书籍的官方出版共同促进清代书籍出版事业的繁荣,影响着清代政治生活的发生、王朝体制的运行、知识系统的形成和传播,以及国家和地区的... 清代官私书籍出版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界限,而是存在“官私互动”的现象。官修书籍的商业出版与私修书籍的官方出版共同促进清代书籍出版事业的繁荣,影响着清代政治生活的发生、王朝体制的运行、知识系统的形成和传播,以及国家和地区的文化认同。与此同时,清代官方有诸多基于政治目的而实行的对私修书籍出版的管控行为。“官私互动”的现象,展现了清代出版的复杂、多元与融合特性,同时也展现了王朝体制下书籍出版的政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出版 官私互动 官修私印 私修官刻 私修官控
下载PDF
罪与罚:清朝废官军台效力赎罪研究
14
作者 徐雪梅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12-20,共9页
废官军台效力赎罪是清朝废官制度的重要内容,是针对“犯私罪之人”的惩治性举措。从将废官解送京师、发配军台,到废官服役于军台,直至捐赎与宽免,清朝都定有明章。在这一过程中,不仅体现出清朝中央及地方各部门间的联动关系、职官问责... 废官军台效力赎罪是清朝废官制度的重要内容,是针对“犯私罪之人”的惩治性举措。从将废官解送京师、发配军台,到废官服役于军台,直至捐赎与宽免,清朝都定有明章。在这一过程中,不仅体现出清朝中央及地方各部门间的联动关系、职官问责制度对官员的监督与约束,而且也彰显出清帝对用人取舍之权的掌控,皇帝是所有环节的最终裁决者。虽然清帝煞费苦心地区别各类废官,并对各种捐赎情况进行了审慎的分类,以期不同性质的废官都能受到相应的法律制裁和经济惩罚,但在封建王朝周期性政治危机的影响下,军台效力赎罪之制具有很大的局限性,最终在清末沦为一纸空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朝 废官 军台 效力赎罪
下载PDF
清代官学视域下的明代选本批评——以《四库全书总目》明总集提要为考察中心
15
作者 祁雁蓉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79-186,共8页
《四库全书总目》明总集提要集中阐发了四库馆臣的明代选本批评观,其作为官修书目很大程度上可以代表清代官方的学术立场和政治态度。在清代统治者“明以门户亡国”的历史反思之下,《总目》明总集提要指斥明人喜结社、倡流派、立门户的... 《四库全书总目》明总集提要集中阐发了四库馆臣的明代选本批评观,其作为官修书目很大程度上可以代表清代官方的学术立场和政治态度。在清代统治者“明以门户亡国”的历史反思之下,《总目》明总集提要指斥明人喜结社、倡流派、立门户的习气,并认为是流派纷争和门户之见导致了明代选本批评的整体滑坡和倒退。参与编修《四库全书》的各级官员秉承上意,对涉及流派、门户、党争等敏感内容的明代选本采取了批评斥责、抽删改动、令行禁毁三种手段进行打压和肃清,很大程度上导致了明代选本批评在清代官学评价体系中的缺席和失语。总之,《总目》明总集提要作为政治偏见在文学批评上的具象表征,反衬出清代官方学术研究与现实焦虑并行交织的矛盾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官学 《四库全书总目》 明代选本批评 流派批评 门户批评
下载PDF
中国清代官式建筑翼角进行参数化精确建模的关键计算方法研究
16
作者 孙晓阳 张有志 +2 位作者 张润东 田晨 李越宇 《建筑施工》 2024年第4期455-458,共4页
中国清代官式建筑翼角构造特殊,每根翼角椽、翘飞椽因为冲出、起翘、扭、撇等原因导致造型各不相同,给制作放线带来困难。为解决这一难题,利用BIM参数化工具,针对翼角参数化建模的关键计算方法进行研究分析,采用计算机参数驱动影响古建... 中国清代官式建筑翼角构造特殊,每根翼角椽、翘飞椽因为冲出、起翘、扭、撇等原因导致造型各不相同,给制作放线带来困难。为解决这一难题,利用BIM参数化工具,针对翼角参数化建模的关键计算方法进行研究分析,采用计算机参数驱动影响古建筑的角数、步架、举高、椽平出、斗栱出踩、圆椽椽直径、数量等主要参数以及一些次要参数来驱动形成清代官式建筑翼角造型,为设计和加工提供便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官式建筑 翼角 参数化 BIM
下载PDF
巴里坤县团结东路清代墓地发掘简报
17
作者 尚玉平 舍秀红(绘图) +1 位作者 宋书林(摄影) 刘玉生(摄影) 《吐鲁番学研究》 2024年第2期6-18,153,I0001,共15页
2019年8—9月,为配合巴里坤县群众文化中心项目建设,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团结东路墓地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共清理清代墓葬45座,出土纺织品、木器、银器、铜器、玉器等各类器物150余件(组)。其中M12墓主身着补服、蟒袍、衔水晶顶子的官... 2019年8—9月,为配合巴里坤县群众文化中心项目建设,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团结东路墓地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共清理清代墓葬45座,出土纺织品、木器、银器、铜器、玉器等各类器物150余件(组)。其中M12墓主身着补服、蟒袍、衔水晶顶子的官帽,疑为五品官员,在新疆地区较为少见。这批墓葬的发现,对研究清代随葬习俗、清代官员服饰制度及清朝政府对巴里坤的有效治理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里坤县 清代墓葬 官员墓
下载PDF
清至民国时期陕西省地震的官方应对研究
18
作者 陈颖丽 《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60-67,共8页
地震作为一种破坏性极强的自然灾害,因其不同于水旱灾害,且具有较强的突发性,给国家和社会带来了严重灾难。地震来临之际,社会的救助与应对离不开国家层面的宏观指导,而政府作为国家的主要执行机构,在灾后救助与应对工作中承担着重要的... 地震作为一种破坏性极强的自然灾害,因其不同于水旱灾害,且具有较强的突发性,给国家和社会带来了严重灾难。地震来临之际,社会的救助与应对离不开国家层面的宏观指导,而政府作为国家的主要执行机构,在灾后救助与应对工作中承担着重要的角色与任务,其有效应对直接关系到民众的生命安全与社会稳定。清至民国时期,陕西省震害不断,政府为应对震灾,建立了一套较为完整的应对体系,分别从报灾救助、修缮养恤、拨赈劝捐、蠲徭免赋和建仓平籴五个层面进行应对,这些措施对陕西省地震的预防与赈灾产生了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 官方应对 清至民国 陕西省
下载PDF
清代新疆伊犁将军与乌鲁木齐都统节制关系的现实表达
19
作者 翟文豪 《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119-139,共21页
清代新疆军府制下,伊犁将军节制乌鲁木齐都统,具有实际管理权。伊犁将军奉谕旨审理乌鲁木齐都统及其辖区内案件,超越常规司法程序,达到了司法监督的效果。伊犁将军对乌鲁木齐都统任职情况以及员缺时及时上奏皇帝,保证都统之职正常运转... 清代新疆军府制下,伊犁将军节制乌鲁木齐都统,具有实际管理权。伊犁将军奉谕旨审理乌鲁木齐都统及其辖区内案件,超越常规司法程序,达到了司法监督的效果。伊犁将军对乌鲁木齐都统任职情况以及员缺时及时上奏皇帝,保证都统之职正常运转。伊犁将军管辖乌鲁木齐都统辖下的驻防八旗和绿营,按例对驻防八旗和绿营职官出具切实考语,考察各官员任期内的表现。乌鲁木齐在内地化过程中,逐渐疏离伊犁将军的管辖,政治重要性不断加强。新疆省制建立,伊犁将军与乌鲁木齐都统的关系演变为伊犁将军与新疆巡抚的关系。新疆巡抚节制全疆,伊犁将军管理伊塔地区,拥有军政权和司法权,伊塔道由伊犁将军和新疆巡抚双重管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制 清代新疆 伊犁将军 乌鲁木齐都统
下载PDF
清末吉林提法司的建立
20
作者 赵欣 杨洪友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2024年第3期74-76,共3页
提法司的设立是清末司法改革中的重要内容之一。按照清政府的统一规划,吉林省成为首批建立提法司的地区。吉林提法司的成立实现了吉林省司法审判与行政分离,从而推动了吉林省司法的现代化转变,为后续的司法体制改革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清末 吉林省 提法司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