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hotosynthetic traits and antioxidative defense responses of Pinus yunnanensis after joint attack by bark beetles Tomicus yunnanensis and T.minor
1
作者 Juan Liu Hang Chen +3 位作者 Jianmin Wang Xiaoming Chen Zixiang Yang Junsheng Liang 《Journal of Forestry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19年第6期2031-2038,共8页
Bark beetles Tomicus yunnanensis and T.minor are two important pests of Pinus yunnanensis and can cause massive death of pine trees.In this study,we examined several traits related to photosynthesis in P.yunnanensis a... Bark beetles Tomicus yunnanensis and T.minor are two important pests of Pinus yunnanensis and can cause massive death of pine trees.In this study,we examined several traits related to photosynthesis in P.yunnanensis and their relationship with antibiotic defense responses after joint attack by the two bark beetles at the shoot and the trunk stages.When shoots were attacked by the beetles,the abundance of chlorophylls,carotenoids,and the rates of net photosynthesis(Pn)and transpiration(E)decreased in needles,while the levels of superoxide dismutase and malondialdehyde remained unchanged in both needles and phloem.The activity of peroxidases also remained unchanged in needles,but increased in phloem.The activity of catalases increased in both needles and phloem.When trunks were attacked by the bark beetles,chlorophyll abundance,Pn,E,and antioxidative enzyme activities all declined,and the declines were more pronounced than in the attacked shoots.A decrease in protein concentrations was also observed in needles and phloem from the attacked pines.Attack on shoots by the bark beetles suppressed host defense and provided a favorable environment for larval growth and development,resulting in long-term decline of pine growth potential.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attacks on trunks by beetles caused more severe damage to host trees than attacks on shoo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tioxidant enzymes bark BEETLE Defense responses Photosynthesis pinus yunnanensis Tomicus MINOR Tomicus yunnanensis
下载PDF
Variation in seed and seedling traits and their relations to geo-climatic factors among populations in Yunnan Pine(Pinus yunnanensis) 被引量:4
2
作者 Nianhui Cai Yulan Xu +4 位作者 Shi Chen Bin He Genqian Li Yue Li Anan Duan 《Journal of Forestry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16年第5期1009-1017,共9页
Differences in seed germination and seedling growth among populations of Pinus yunnanensis Franch. were quantified to provide information for use in the regeneration, reforestation, and improvement of this species. Se... Differences in seed germination and seedling growth among populations of Pinus yunnanensis Franch. were quantified to provide information for use in the regeneration, reforestation, and improvement of this species. Seed germination and seedling growth traits at the nursery stage were investigated at the population level. We evaluated relationships between pairs of measured traits as well as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measured traits and geo- climatic variables including longitude, latitude, elevation, temperature and precipitation. Seedling growth showed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although a low magnitude of variation was found in the seed germination traits among the populations. Some populations with strong and stable growth (e.g., the Baoshan population) may be selected as superior seed sources for regeneration and reforestation. Germination percentage was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elevation, and positively with precipitation. In addition, germination index, vigor index and seedling height were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precipitation. Seed germination index, cotyledon number and length, and seedling diameter were significantly and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seed weight. Strong correlations between pairs of traits will be helpful in early evaluations for the selection of certain prominent trai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omass Early evaluation Seed weightcotyledon - Yunnan Pine pinus yunnanensis franch.)
下载PDF
云南松苗木萌枝能力对截干高度的响应 被引量:2
3
作者 蔡年辉 胡兆柳 +6 位作者 贺斌 成思丽 陈林 唐军荣 陈诗 许玉兰 李根前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5-94,共10页
【目的】探讨截干高度对云南松苗木萌枝能力的影响,为采穗圃穗条生产和适宜截干高度的确定提供技术支撑。【方法】以1年生云南松播种苗为试验材料,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区组试验,设置截干高度(即留桩高度)5,10和15 cm 3个处理,以不截干为... 【目的】探讨截干高度对云南松苗木萌枝能力的影响,为采穗圃穗条生产和适宜截干高度的确定提供技术支撑。【方法】以1年生云南松播种苗为试验材料,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区组试验,设置截干高度(即留桩高度)5,10和15 cm 3个处理,以不截干为对照,截干后每月测定萌枝数量和萌枝生长量,年底测算萌枝保存率和母株保存率,分析不同截干高度下萌枝数量和萌枝生长量的变化进程及累积数量的变化规律,并结合萌枝和母株保存率,探讨萌枝能力对截干高度的响应规律。【结果】不同截干高度萌枝发生的进程有所差异,截干高度5 cm萌枝数量速生期开始最早(截干后15 d)、持续时间最短(22 d),而截干高度10 cm萌枝数量速生期开始最晚(截干后22 d)、持续时间最长(39 d);净萌枝数量增加集中在截干后1~2个月的速生期内,占理论极值的57.51%~58.55%;不同截干高度的净萌枝数量和累积萌枝数量在生长前期、速生期、生长后期均表现为截干高度5 cm<截干高度10 cm<截干高度15 cm;截干高度5,10和15 cm的平均单株累积萌枝数量分别为12.82,19.72和22.71枝/株,不同处理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不同截干高度云南松苗木的萌枝平均生长量积累过程呈现“慢-快-慢”的节律,截干高度5,10和15 cm的萌枝生长量分别为6.094,5.486和7.868 cm,处理间无显著差异(P>0.05);云南松萌枝生长量增加集中在截干处理后1~3个月,占总萌枝生长量的70%以上。截干高度5,10和15 cm的萌枝存活率分别为86.14%,76.26%和63.48%,不同处理间差异显著(P<0.05);母株保存率分别为95.83%,100%和100%,不同处理间无显著差异(P>0.05)。综合来看,截干高度5 cm的萌枝数量少,但存活率最高;截干高度10 cm的萌枝数量多,且存活率较高;截干高度15 cm的萌枝数量多,但存活率最低。【结论】截干高度10 cm的处理既利于枝条萌发和萌枝生长,又具有较高的萌枝存活率,可较好权衡萌枝数量、生长量和存活率之间的关系,因此确定其为最有利于萌枝潜力发挥的适宜留桩高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松 萌枝能力 截干高度 繁殖系数
下载PDF
云南松苗木生物量分配对平茬苗龄的响应
4
作者 孙赫 顾雪莎 +5 位作者 周驰宇 李瑞连 王丹 蔡年辉 许玉兰 陈林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2-28,共7页
为揭示云南松苗木生物量分配对平茬苗龄的响应。分别以苗龄为6个月(处理1)、10个月(处理2)、14个月(处理3)、18个月(处理4)、30个月(处理5)的云南松苗木为试验材料进行统一平茬,分别于平茬后60、120、180、240、300、360、420、480 d使... 为揭示云南松苗木生物量分配对平茬苗龄的响应。分别以苗龄为6个月(处理1)、10个月(处理2)、14个月(处理3)、18个月(处理4)、30个月(处理5)的云南松苗木为试验材料进行统一平茬,分别于平茬后60、120、180、240、300、360、420、480 d使用全株收获法收获后测定单株、主根、侧根、茎、萌条、地下部分和地上部分生物量,并计算各构件的生物量分配比例,比较分析不同处理各构件生物量分配的差异。平茬后随时间变化,不同处理间各构件的生物量分配差异在缩小。苗龄较小的处理(1、2、3)均表现为:开始时萌条生物量分配比例最大且随苗龄的增加萌条生物量分配比例减少,表现为:萌条>茎>主根>侧根;地上部分>地下部分。从平茬后240 d开始,处理1与处理2、3、4间差异不显著。平茬也改变了苗龄较大的处理(4、5)各构件的生物量分配模式,60 d表现为:主根>茎>侧根>萌条,120~300 d表现为:茎>主根>萌条>侧根,而从360 d开始,处理4和处理5的各构件生物量分配模式逐渐转变为与处理1、2、3相一致,即表现为:萌条>茎>主根>侧根。综上所述,平茬可以通过利用植物补偿生长的特性来改变云南松苗木的生物量分配模式;平茬改变了不同平茬苗龄云南松的生物量积累和分配模式促进了苗木的萌蘖;不同平茬苗龄苗木随时间推移,云南松的生物量分配模式表现为生物量分配模式均表现为萌条生物量分配最大。本试验表明,苗龄较小的处理(1、2)进行平茬效果较好,是较适宜的平茬苗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松 平茬 苗龄 生物量分配 萌条 苗木生长
下载PDF
通直型和弯扭型云南松实生幼苗生长性状分析
5
作者 李富荣 杨江敏 +4 位作者 陈诗 李木东 徐保燕 余贵湘 李希晓 《湖南农业科学》 2024年第5期85-89,共5页
从云南新平采集通直和弯扭2种茎干类型各25个家系的云南松种子进行播种育苗,对一年生幼苗苗高和地径的生长量进行测定,分析2种茎干类型云南松子代苗木的生长特性。结果表明:通直型和弯扭型云南松幼苗的苗高、地径均呈现“慢—快—慢”... 从云南新平采集通直和弯扭2种茎干类型各25个家系的云南松种子进行播种育苗,对一年生幼苗苗高和地径的生长量进行测定,分析2种茎干类型云南松子代苗木的生长特性。结果表明:通直型和弯扭型云南松幼苗的苗高、地径均呈现“慢—快—慢”的生长节律,整体符合“S”型曲线;通直型和弯扭型云南松一年生幼苗苗高的速生期持续时间较长,地径的速生期持续时间较短,但速生期苗高和地径的净生长量均对生长量的贡献率最大;苗高和地径存在异速生长现象;通直型云南松苗高的长势比弯扭型好,其幼苗苗高的线性生长期小于弯扭型,但生长参数均大于弯扭型;弯扭型云南松地径的长势比通直型好,2种茎干类型云南松幼苗地径的线性生长期差异较小,但弯扭型地径的生长参数略大于通直型。总体而言,通直型云南松一年生实生幼苗的总体生长情况较弯扭型云南松好,建议选择茎干通直的优良林木作为云南松人工林母树,为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和国家储备林建设项目提供良种壮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松 苗木 茎干类型 生长 LOGISTIC方程
下载PDF
平茬措施对云南松苗木生物量分配特征及相对生长关系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蔡年辉 唐军荣 +5 位作者 车凤仙 李亚麒 陈诗 陈林 许玉兰 李根前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75-83,共9页
【目的】研究平茬后云南松苗木的生物量分配特征及其相对生长关系,为综合分析其平茬后的补偿性生长提供理论基础。【方法】以1年生云南松容器苗为试验材料,设置重度平茬(平茬高度5 cm)、中度平茬(平茬高度10 cm)和轻度平茬(平茬高度15 c... 【目的】研究平茬后云南松苗木的生物量分配特征及其相对生长关系,为综合分析其平茬后的补偿性生长提供理论基础。【方法】以1年生云南松容器苗为试验材料,设置重度平茬(平茬高度5 cm)、中度平茬(平茬高度10 cm)和轻度平茬(平茬高度15 cm)3个平茬高度处理,以不平茬作为对照,1年后采用全株收获法测定根(主根和侧根)、茎(主干、侧枝、萌条枝)、叶(母株针叶和萌条针叶)生物量,并计算各器官的生物量占比,比较分析各处理不同器官生物量分配的差异及平茬高度与各器官生物量间的相关性;采用异速生长方程分析各器官间生物量的相对生长关系。【结果】云南松苗木除重度平茬的叶生物量显著(P<0.05)小于对照外,其余不同平茬高度处理间根、茎、叶、地上部分和单株生物量均无显著差异(P>0.05);不同平茬高度处理间根、茎、叶生物量的再分配存在明显差异,表现为随着平茬高度的降低,根生物量更多地分配到主根,茎生物量更多分配到侧枝,叶生物量更多分配到母株针叶。从生物量占比来看,处理间根质比、叶质比存在明显差异,与对照相比,重度平茬可显著提高根质比、降低叶质比(P<0.05);随着平茬高度的降低,云南松苗木根质比(16.38%~23.52%)逐渐增加,叶质比(48.12%~40.94%)逐渐减小,茎质比(33.79%~35.54%)的变化较小。相关性分析表明,平茬高度与主根生物量、侧枝生物量呈显著负相关(P<0.05),与萌条枝生物量呈显著正相关,与萌条针叶生物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即平茬高度的降低有利于主根生物量和侧枝生物量的积累,但会减少萌条枝和萌条针叶生物量。相对生长关系分析表明,重度平茬叶-单株生物量间和轻度平茬地上部分-单株生物量间为异速生长关系;其余的叶-茎、叶-根、茎-根、地上部分-根生物量等的相对生长关系均为等速生长。【结论】平茬通过影响云南松苗木器官间的相对生长关系进而影响生物量在各器官间的分配;平茬高度降低可促进生物量向根分配,减少向叶分配,而对茎生物量分配无显著影响;平茬后的云南松苗木生物量分配策略在一定程度上支持最优分配假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松 平茬 生物量分配 森林培育
下载PDF
云南松苗木萌蘖能力对氮、磷配施的响应规律 被引量:1
7
作者 王雪 汪梦婷 +7 位作者 杨振欣 罗茜 陈林 唐军荣 陈诗 蔡年辉 许玉兰 王德新 《福建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39-46,共8页
【目的】以1年生平茬后的云南松苗木为材料,研究不同氮、磷配施对云南松苗木的萌蘖能力的影响,并筛选最佳的氮磷配施用量。【方法】以1年生云南松苗木为研究对象,采用2因素3水平3×3回归设计,研究云南松苗木平茬后土壤氮、磷配施对... 【目的】以1年生平茬后的云南松苗木为材料,研究不同氮、磷配施对云南松苗木的萌蘖能力的影响,并筛选最佳的氮磷配施用量。【方法】以1年生云南松苗木为研究对象,采用2因素3水平3×3回归设计,研究云南松苗木平茬后土壤氮、磷配施对云南松苗木萌蘖能力的影响。【结果】云南松苗木平茬后的萌蘖数量符合Logistic增长过程并不受氮、磷肥配施的影响;施用氮、磷肥可促进云南松苗木的萌蘖能力,可影响苗木第二次萌蘖的时间和高峰,且苗木萌蘖数量配施效果较单施好;云南松苗木萌蘖数量对氮、磷配施的响应规律符合二元二次回归方程,在施氮肥0.29 g·株^(-1)、磷肥1.02 g·株^(-1)时,苗木的萌蘖数量达到最大;施用氮、磷肥可促进云南松苗木潜在萌条和有效萌条生长,潜在萌条单施且单施磷肥效果比配施效果好,有效萌条在0.4、0.8 g·株^(-1)的氮磷配合施用时效果更佳。【结论】氮磷配施比单施更利于萌蘖数量的增加,高磷处理有利于潜在萌条的生长,中等浓度的氮磷配合施用更有利于有效萌条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松 平茬 氮、磷配施 萌蘖能力
下载PDF
不同磷源对云南松幼苗生长和磷吸收量的影响 被引量:21
8
作者 戴开结 何方 +3 位作者 沈有信 周文君 邓云 张建华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4078-4083,共6页
磷是控制生命过程的重要元素,植物在生长过程中需要大量的磷,低磷常导致一些植物发生适应性变化。云南松(Pinusyunnanensis Franch.)对低磷土壤环境表现出了很强的适应能力,广泛分布并正常生长于贫瘠的低磷红壤上,研究不同磷源对云南松... 磷是控制生命过程的重要元素,植物在生长过程中需要大量的磷,低磷常导致一些植物发生适应性变化。云南松(Pinusyunnanensis Franch.)对低磷土壤环境表现出了很强的适应能力,广泛分布并正常生长于贫瘠的低磷红壤上,研究不同磷源对云南松幼苗生长和磷吸收量影响,对揭示云南松的低磷适应机理具有重要参考意义。试验所用培养云南松幼苗的种子采集自云南省通海县秀山森林公园内的健壮云南松林。试验研究了不同磷源对云南松幼苗茎高、主根长、生物量、根冠比、磷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不同磷源处理间云南松幼苗茎高(F=2.352,P=0.067)、主根长(F=1.775,P=0.151)、茎叶生物量(F=1.359,P=0.269)、根系生物量(F=2.807,P=0.035)和总生物量(F=1.017,P=0.427)几个参数并没有表现出实质性差异,云南松幼苗生长在不同磷源处理间的差异不明显;(2)不同磷源处理下云南松幼苗根冠比的大小顺序依次为普通磷源KH2PO4>钙磷Ca3(PO4)2>铝磷AlPO4>无磷CK>铁磷FePO4.4H2O,幼苗体内磷含量的高低顺序依次为普通磷源KH2PO4>铁磷FePO.44H2O>铝磷AlPO4>钙磷Ca3(PO4)2>无磷CK;(3)普通磷源比其它磷源更能够被云南松幼苗吸收利用;(4)云南松幼苗地下部分磷含量始终比地上部分磷含量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松 幼苗 生长 环境
下载PDF
云南松苗木生长与生物量的相关性及通径分析 被引量:16
9
作者 蔡年辉 王大玮 +5 位作者 黄文学 吴俊文 王军民 陈诗 许玉兰 段安安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853-862,共10页
为了解云南松苗木生长对生物量的影响程度和相对重要性,以采自云南省昆明市宜良县禄丰村林场种子培育的2年生云南松苗木为材料,对苗高、地径、主根长、侧根长、针叶长和侧根数6个生长性状及各组分生物量进行测定,运用相关性分析和逐步... 为了解云南松苗木生长对生物量的影响程度和相对重要性,以采自云南省昆明市宜良县禄丰村林场种子培育的2年生云南松苗木为材料,对苗高、地径、主根长、侧根长、针叶长和侧根数6个生长性状及各组分生物量进行测定,运用相关性分析和逐步回归分析剔除了对生物量影响不大的性状,在此基础上采用通径分析方法研究了云南松苗木生长性状指标与生物量指标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云南松苗木生长性状和生物量之间均呈现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各生长性状对生物量均有直接或间接的正向效应,直接影响云南松苗木生物量的优势因素为地径和苗高,针叶长、侧根长和主根长对生物量的影响也起正向效应。各生长性状对生物量的直接效应均较大,而通过其他性状的间接效应均较小,其中侧根长通过其他性状对生物量产生的间接影响最大。依据相关性分析和通径分析,建立了云南松各组分生物量与生长性状之间的数学模型,可用于云南松苗期生物量的估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松 生长性状 生物量 相关性分析 通径分析
下载PDF
在控制条件下云南松幼苗根系对低磷胁迫的响应 被引量:14
10
作者 戴开结 沈有信 +2 位作者 周文君 邓云 刘文耀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2423-2426,共4页
磷是控制生命过程的重要元素,植物在生长过程中需要大量的磷,低磷常导致一些植物发生适应性变化。云南松(PinusyunnanensisFranch.)以云南高原为起源和分布中心,其对低磷土壤环境表现出了很强的适应能力,广泛分布并正常生长于贫瘠的低... 磷是控制生命过程的重要元素,植物在生长过程中需要大量的磷,低磷常导致一些植物发生适应性变化。云南松(PinusyunnanensisFranch.)以云南高原为起源和分布中心,其对低磷土壤环境表现出了很强的适应能力,广泛分布并正常生长于贫瘠的低磷红壤上,研究云南松对低磷环境的适应机制,对人类探索高效利用有限的磷素资源的方法具有现实意义。本实验通过对不同磷处理水平下培养的云南松幼苗根系生物量和根冠比等的研究,分析了云南松幼苗根系对低磷胁迫的响应。实验所用云南松种子采集自云南省通海县秀山森林公园内的健壮云南松林。结果表明:当磷浓度下降到0.5mmol/L时,云南松幼苗主根长度开始随磷浓度的降低而增加,根冠比随磷浓度的降低而增大,而侧根发生数没有随磷浓度的降低而显示出显著的增减规律,根系生物量也没有随磷浓度的降低而呈现出有规律的增减,根系生物量始终保持在一定的水平。进一步的分析表明:低磷胁迫下,云南松幼苗保证了物质分配对根的优先地位,以维持其根的生物量在一定水平,进而维持整个生命;云南松幼苗主要是靠主根长度的增加而不是靠侧根数量的增加来适应低磷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松 根系形态 低磷胁迫 响应
下载PDF
云南松外生菌根真菌分离培养研究 被引量:25
11
作者 于富强 纪大干 刘培贵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66-71,共6页
就滇中一带云南松林进行了多次调查 ,共采集、鉴定标本 1 30余号 ;从中选取 1 3科 ,1 9属 ,33种真菌进行了菌种分离、培养的研究。选用并修改 4种培养基进行了外生菌根真菌分离、培养的比较 ,结果共有 1 1科 ,1 7属 ,2 5种真菌分离获得... 就滇中一带云南松林进行了多次调查 ,共采集、鉴定标本 1 30余号 ;从中选取 1 3科 ,1 9属 ,33种真菌进行了菌种分离、培养的研究。选用并修改 4种培养基进行了外生菌根真菌分离、培养的比较 ,结果共有 1 1科 ,1 7属 ,2 5种真菌分离获得成功 ,成功率高达 75 .8% ,4种培养基的分离成功率依次为 36.4%、63.6%、33.3%和 5 7.6%。其中 ,修改PDA培养基和松针、玉米培养基较适宜于云南松外生菌根真菌的分离、纯化和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纯培养 云南松 外生菌根真菌 分离培养
下载PDF
受小蠹虫不同阶段为害的云南松光合生理反应分析 被引量:10
12
作者 梁军生 陈晓鸣 +3 位作者 王健敏 刘娟 杨子祥 陈航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407-412,共6页
分析了15年生云南松在横坑切梢小蠹、云南纵坑切梢小蠹在蛀梢和蛀干为害期的针叶光合生理反应。Dun-can多重比较结果表明:云南松在小蠹虫蛀梢和蛀干期显著影响了针叶同化CO2的能力,针叶净光合速率分别下降了31%和65%,气孔导度、蒸腾速... 分析了15年生云南松在横坑切梢小蠹、云南纵坑切梢小蠹在蛀梢和蛀干为害期的针叶光合生理反应。Dun-can多重比较结果表明:云南松在小蠹虫蛀梢和蛀干期显著影响了针叶同化CO2的能力,针叶净光合速率分别下降了31%和65%,气孔导度、蒸腾速率等光合指标也出现极显著下降(P<0.01)。相关性分析表明:针叶净光合速率与各生理生态因子的相关关系以及主要生理生态因子之间的相关关系在小蠹虫不同的蛀害期而不同。小蠹虫蛀梢和蛀干为害显著降低了针叶叶绿素含量(P<0.05),但受蛀梢为害的云南松针叶叶绿素a/b值显著高于健康或受蛀干为害的云南松。针叶最大荧光(Fm)、最大光量子效率(Fv/Fm)以及Fv/Fo均因小蠹虫蛀梢和蛀干为害而显著下降,尤以在被蛀干时的针叶Fm、Fv/Fm、Fv/Fo下降幅度更大。综合分析表明:受小蠹虫"胁迫"(蛀梢、蛀干)后针叶叶绿素合成受到显著影响,引起了寄主云南松光合机构的破坏,导致寄主云南松树势下降,这必为喜欢攻击亚健康或衰弱林木的次期性昆虫创造合适的寄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蠹虫 云南松 光合生理 叶绿素荧光
下载PDF
云南松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研究概况 被引量:14
13
作者 许玉兰 蔡年辉 +3 位作者 康向阳 李根前 何承忠 段安安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982-985,共4页
云南松是西南地区造林的先锋树种,对其遗传多样性的研究也较多,为了更好地利用这一优良的林木资源,本文从形态、染色体、生理生化和DNA水平对云南松种质资源多样性的研究进行了综述,并对今后云南松种质资源遗传基础研究工作进行展望,旨... 云南松是西南地区造林的先锋树种,对其遗传多样性的研究也较多,为了更好地利用这一优良的林木资源,本文从形态、染色体、生理生化和DNA水平对云南松种质资源多样性的研究进行了综述,并对今后云南松种质资源遗传基础研究工作进行展望,旨在为推动云南松种质资源收集、保存、合理利用和开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松 种质资源 遗传多样性
下载PDF
基于SSR标记的不同优势等级云南松遗传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9
14
作者 蔡年辉 许玉兰 +3 位作者 王亚楠 陈诗 汪梦婷 李根前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87-95,共9页
基于SSR分子标记技术,按树高和胸径(地径)因子将样地内的植株分为优势木、中等木和劣势木3类,对不同生长优势等级云南松林木的遗传多样性变异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林冠层,优势木的有效等位基因数、Shannon’s信息指数、观测杂合... 基于SSR分子标记技术,按树高和胸径(地径)因子将样地内的植株分为优势木、中等木和劣势木3类,对不同生长优势等级云南松林木的遗传多样性变异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林冠层,优势木的有效等位基因数、Shannon’s信息指数、观测杂合度和期望杂合度分别为2.083、0.762、0.290和0.423,略高于中等木和劣势木;在更新层,有效等位基因数、Shannon’s信息指数、观测杂合度和期望杂合度分别为2.063、0.774、0.272和0.410,除观测杂合度外,其余3个指标也均表现为优势木略高于中等木和劣势木。从差异显著性检验来看,不同生长优势等级云南松林木间的遗传多样性差异不显著,即林木生长分化对遗传多样性的影响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势等级 遗传多样性 云南松
下载PDF
云南松幼苗对水分胁迫的生理响应 被引量:11
15
作者 蔡年辉 张瑞丽 +2 位作者 陈诗 白青松 许玉兰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47-250,共4页
以云南松2年生幼苗为试验材料进行盆栽控水试验,研究了幼苗对干旱胁迫的生理响应。结果表明:随着胁迫时间的增加,叶片相对含水量、叶绿素a,叶绿素b,类胡萝卜素和叶绿素含量先降低后升高,叶绿素a/b,PSⅡ最大光能转化效率(Fv/Fm),PSⅡ的... 以云南松2年生幼苗为试验材料进行盆栽控水试验,研究了幼苗对干旱胁迫的生理响应。结果表明:随着胁迫时间的增加,叶片相对含水量、叶绿素a,叶绿素b,类胡萝卜素和叶绿素含量先降低后升高,叶绿素a/b,PSⅡ最大光能转化效率(Fv/Fm),PSⅡ的潜在活性(Fv/Fo)均呈现下降的趋势。对不同胁迫下的生理指标的变化进行比较,说明云南松具有一定的耐旱性,重度干旱胁迫会严重损伤云南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松 水分胁迫 生理响应
下载PDF
云南松不同类型群体种子形态及萌发特征比较 被引量:12
16
作者 邓丽丽 张代敏 +4 位作者 徐杨 周丽 陈诗 蔡年辉 许玉兰 《种子》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6,共6页
为了探究云南松通直和扭曲天然群体表型变异规律,对2种类型群体的种子形态及其萌发特征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云南松种子性状的平均表型分化系数为9.87%,表型变异主要来源于群体内。群体内各种子性状均存在极显著的差异,群体间除了种翅长... 为了探究云南松通直和扭曲天然群体表型变异规律,对2种类型群体的种子形态及其萌发特征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云南松种子性状的平均表型分化系数为9.87%,表型变异主要来源于群体内。群体内各种子性状均存在极显著的差异,群体间除了种翅长度外,其他均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的差异,2种类型群体间的种子重量不存在显著差异,通直群体的种子形状指数高于扭曲群体,但种翅形状指数低于扭曲群体。从萌发特征来看,2种类型群体的发芽过程相似,通直群体的发芽率、发芽势和日均发芽率稍高于扭曲群体,由此表明,在相同条件下,云南松通直群体在种子萌发初期具有一定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松 形态性状 发芽特征 天然更新
下载PDF
云南松松塔中莽草酸的提取工艺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张志琴 刘光明 +1 位作者 杨永寿 肖培云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0期18512-18513,18515,共3页
[目的]优选云南松松塔中莽草酸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L9(34)正交试验优化云南松松塔中莽草酸的提取工艺。[结果]最佳提取工艺为:浓度80%甲醇为提取剂,料液比为1∶40(g/ml),超声提取2次,每次20 min。[结论]优... [目的]优选云南松松塔中莽草酸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L9(34)正交试验优化云南松松塔中莽草酸的提取工艺。[结果]最佳提取工艺为:浓度80%甲醇为提取剂,料液比为1∶40(g/ml),超声提取2次,每次20 min。[结论]优化后的提取工艺简单、稳定、提取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松(pinus yunnanensis franch) 松塔(PINECONE) 莽草酸 正交试验
下载PDF
基于针叶性状的云南松不同茎干类型遗传变异分析 被引量:8
18
作者 邓丽丽 周丽 +3 位作者 蔡年辉 徐杨 李德龙 许玉兰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530-534,共5页
试验以云南松天然林中茎干通直型和扭曲型的植株为研究对象,比较不同茎干类型及其总体针叶表型多样性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在林分总体与通直、扭曲类型的比较分析中,林分总体的多样性指数和变异系数均为最大。在林冠层内的比较中,多样... 试验以云南松天然林中茎干通直型和扭曲型的植株为研究对象,比较不同茎干类型及其总体针叶表型多样性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在林分总体与通直、扭曲类型的比较分析中,林分总体的多样性指数和变异系数均为最大。在林冠层内的比较中,多样性指数最高的是林冠层总体,以林冠层扭曲类型较低,以林冠层通直类型的变异系数最高。在更新层内的比较中,更新层总体的多样性指数和变异系数均最高,其次是更新层扭曲类型,以更新层通直类型最低。通直类型的比较中,林冠层的多样性指数稍低于更新层,而变异系数大于更新层。在扭曲类型的比较中,更新层的多样性指数与变异系数均大于林冠层。综合来看,云南松各林层总体多样性指数较高,以总体保存方式为宜;择伐中以去劣(弯、扭)留优(通直)较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松 干形 表型多样性 种质资源 择伐
下载PDF
紫茎泽兰不同处理方法水提液对云南松种子萌发的化感作用 被引量:31
19
作者 曹子林 王晓丽 涂璟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46-49,54,共5页
用紫茎泽兰地上部分的完整鲜样、剪碎鲜样及杀酶烘干样3种不同处理方法的水提液对云南松种子进行处理,观察其对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处理方法水提液对云南松种子萌发的化感作用不同。完整鲜样及低浓度(0.002 5 g/ml)杀酶烘干... 用紫茎泽兰地上部分的完整鲜样、剪碎鲜样及杀酶烘干样3种不同处理方法的水提液对云南松种子进行处理,观察其对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处理方法水提液对云南松种子萌发的化感作用不同。完整鲜样及低浓度(0.002 5 g/ml)杀酶烘干样水提液发芽高峰出现在第6天,其它处理及对照高峰出现在第7天。就发芽势及发芽速度而言,高浓度时(0.04 g/ml),剪碎鲜样及杀酶烘干样抑制作用较完整鲜样的强,中(0.01 g/ml)低浓度时完整鲜样促进作用大于剪碎鲜样,大部分完整鲜样与杀酶烘干样、剪碎鲜样之间差异达到极显著或显著水平,而杀酶烘干样与剪碎鲜样之间差异不显著。对发芽率来说,3种不同处理方法之间差异都不显著。化感作用的作用形式及作用大小往往与样品处理方式密切相关,在水提实验中,建议用完整鲜样进行浸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茎泽兰 不同处理方法水提液 云南松 种子萌发 化感作用
下载PDF
云南松苗木构件生物量的分配及其预估模型构建 被引量:6
20
作者 汪梦婷 陈诗 +5 位作者 蔡年辉 王大玮 孙继伟 李亚麒 许玉兰 杨利华 《西部林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21-125,145,共6页
为分析云南松苗木各构件生物量的分配及构建生物量模型,以3年生的云南松为材料,通过对其生物量的测定,分析了云南松苗木构件水平上生物量的分配情况,并基于生长量与生物量的关系构建了云南松苗木各构件生物量的预估模型。结果表明,3年... 为分析云南松苗木各构件生物量的分配及构建生物量模型,以3年生的云南松为材料,通过对其生物量的测定,分析了云南松苗木构件水平上生物量的分配情况,并基于生长量与生物量的关系构建了云南松苗木各构件生物量的预估模型。结果表明,3年生云南松苗木将较多的生物量分配到叶(40.631%)和茎(41.389%)上,而分配给根的生物量较少,其生长主要侧重于地上部分生长;各构件生物量间均存在极显著的线性正相关关系(P<0.001);经相关分析发现,各构件生物量与地径、苗高均呈极显著的正向相关;并以D^2H为变量结合异速生长理论,拟合了云南松苗木根、茎、叶及全株生物量的预估模型:y_根=0.139(D^2H)^(0.755)、y_叶=0.209(D^2H)^(0.873)、y_茎=0.239(D^2H)^(0.849)和y_(全株)=0.631(D^2H)^(0.83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松 构件生物量 分配格局 生物量模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