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湖北宜昌黄花场剖面中/下奥陶统界线附近的牙形剌 被引量:17
1
作者 李志宏 王志浩 +3 位作者 汪啸风 陈孝红 王传尚 祁玉平 《古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4-31,共18页
重点描述宜昌黄花场剖面中 /下奥陶统界线附近的重要牙形剌共 3属、5种和 2新种Bergstroe mognathussp .nov .,BaltoniodustetrachotomusLiandWangsp .nov .,并对Oepikodusevae带和Baltoniodustriangu laris带分子的首现位置及带的含义... 重点描述宜昌黄花场剖面中 /下奥陶统界线附近的重要牙形剌共 3属、5种和 2新种Bergstroe mognathussp .nov .,BaltoniodustetrachotomusLiandWangsp .nov .,并对Oepikodusevae带和Baltoniodustriangu laris带分子的首现位置及带的含义进行厘定。作者还在此剖面大湾组下段发现北美中大陆区暖水型牙形剌Tripoduslaevis和Protoprioniodusaranda ,并确定Tripoduslaevis的首现位置在Baltoniodustriangularis带底界之上 0 .3m处。Tripoduslaevis的首次出现曾提议为中奥陶统的底界的标志 (见陈旭等 ,2 0 0 0 ) ,在宜昌黄花场剖面上Tripoduslaevis的首现位置接近Baltoniodustriangularis带底界 ,对确定中 /下奥陶统界线很重要。由于在黄花场剖面可识别出Baltonioduscrassulus—B .gladiatus—B .triangularis演化谱系 ,作者建议以B .triangularis的首次出现作为中奥陶统的底界 ,宜昌黄花场剖面为中 /下奥陶统界线的层型剖面。同时 ,文中将本区的牙形刺带与世界其它地区作了对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北宜昌 中/下奥陶统界线 牙形刺 黄花场剖面 动物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台盆区中奥陶统底界垂向构造变动强度定量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边瑞康 唐玄 +3 位作者 张琴 宋晓微 李敬含 张培先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3-19,117-118,共7页
采用垂向构造变动强度定量计算方法对塔里木盆地台盆区中奥陶统底界在志留纪末—二叠纪末、二叠纪末—侏罗纪末和侏罗纪末—现今3个主要构造变动期的垂向构造变动强度进行了定量计算.3个构造变动期内,中奥陶统底界分别呈现出"东抬... 采用垂向构造变动强度定量计算方法对塔里木盆地台盆区中奥陶统底界在志留纪末—二叠纪末、二叠纪末—侏罗纪末和侏罗纪末—现今3个主要构造变动期的垂向构造变动强度进行了定量计算.3个构造变动期内,中奥陶统底界分别呈现出"东抬西降、沉降为主"、"东西抬升、中间稳定、抬升为主"和"整体沉降"的垂向构造变动特征,绝对强度和相对强度分别为-8~20 m/Ma和-0.2~0.9、-36~8 m/Ma和-0.9~0.2以及-4~40 m/Ma和-0.1~1.其中,对于油气成藏具有重要作用的2个变动期(志留纪末—二叠纪末和侏罗纪末—现今)均发育以沉降作用为主的构造变动,且侏罗纪末—现今的构造沉降绝对强度远远大于志留纪末—二叠纪末.而构造变动相对强度分析认为,塔里木盆地台盆区主要含油气区大多发育在每期构造变动的相对稳定地带(枢纽带),具有相对于生烃坳陷较高的构造位置,以及相对较小的变动强度,因此是油气运聚的有利指向区和保存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中奥陶统底界 垂向构造变动强度 定量研究
下载PDF
华南下/中奥陶统界线附近笔石相的分异与全球下/中奥陶统界线生物标志的选择 被引量:9
3
作者 王传尚 汪啸风 +1 位作者 陈孝红 李志宏 《现代地质》 CAS CSCD 2004年第1期89-95,共7页
通过对宜昌黄花场(扬子地台中部)大湾组剖面和重庆城口(扬子地台北部)的湄潭组剖面笔石动物群特征的分析,结合江西崇义地区(盆地相)、江南过渡带笔石动物群的研究成果,讨论了华南下/中奥陶统界线附近笔石相分异的现象,并探讨了下/中奥... 通过对宜昌黄花场(扬子地台中部)大湾组剖面和重庆城口(扬子地台北部)的湄潭组剖面笔石动物群特征的分析,结合江西崇义地区(盆地相)、江南过渡带笔石动物群的研究成果,讨论了华南下/中奥陶统界线附近笔石相分异的现象,并探讨了下/中奥陶统界线附近笔石动物和牙形石的相互关系。认为宜昌黄花场剖面完全具备建立全球下/中奥陶统界线层型剖面和点(GSSP)的条件,牙形石B.triangularis的首次出现(FAD)是良好的界线生物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笔石 下/中奥陶统界线 大湾组 湄潭组 黄花场 华南
下载PDF
华南下/中奥陶统界线附近笔石动物群的图形对比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王传尚 汪啸风 +2 位作者 陈孝红 李志宏 张淼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783-789,共7页
在下/中奥陶统界线附近笔石的生物地层学研究基础上,笔者选择了华南地区奥陶系台地相、盆地相和位于二者之间的过渡相等不同沉积相区5条典型地层剖面,开展了华南下/中奥陶统界线附近笔石动物群的图形对比研究,通过这项研究,进一步明确... 在下/中奥陶统界线附近笔石的生物地层学研究基础上,笔者选择了华南地区奥陶系台地相、盆地相和位于二者之间的过渡相等不同沉积相区5条典型地层剖面,开展了华南下/中奥陶统界线附近笔石动物群的图形对比研究,通过这项研究,进一步明确了华南奥陶系下/中奥陶统界线附近笔石动物群的延限和不同相区笔石动物群的精确对比关系,为开展不同相区之间地层的精确对比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中奥陶统界线 笔石 不同相区 图形对比
下载PDF
湖北宜昌黄花场中/下奥陶统界线附近几丁虫组合及其地层学意义 被引量:11
5
作者 陈孝红 汪啸风 +2 位作者 李志宏 王传尚 张淼 《地层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241-247,252,T001,共9页
对宜昌黄花场大湾组下段牙形石 Oepikodus evae带至 Baltoniodus triangularis带系统采集与分析几丁虫样品 ,共发现几丁虫 6属 12种 ,其中包括 1个相似种、1个未定种 ,它们是 Conochitina raymondii,C.ordinaria,C.primitiva,C.langei,C... 对宜昌黄花场大湾组下段牙形石 Oepikodus evae带至 Baltoniodus triangularis带系统采集与分析几丁虫样品 ,共发现几丁虫 6属 12种 ,其中包括 1个相似种、1个未定种 ,它们是 Conochitina raymondii,C.ordinaria,C.primitiva,C.langei,C.brevis,C.poumoti,C.decipiens,Belonechitina cf.micracantha,L agenochitina esthoni-ca,L.sp.,Eremochitina baculata和 Cyathochitina dispar等。根据上述几丁虫的地质和地理分布特征 ,自下而上可划分为 Conochitina langei带和 Eremochitina baculata带 ,讨论并指出了他们与相关笔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湾组 奥陶系 几丁虫 宜昌市 湖北 地层时代 笔石 牙形石
原文传递
全球下奥陶统-中奥陶统界线层型候选剖面——宜昌黄花场剖面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19
6
作者 汪啸风 Stouge S. +8 位作者 陈孝红 李志宏 王传尚 ErdtmannB.-D. 曾庆銮 周志强 陈辉明 张淼 徐光洪 《地层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B11期467-489,i0003-i0008,共29页
湖北宜昌黄花场剖面是我国奥陶系大湾阶的界线层型剖面,高精度生物地层以及岩石、层序地层和碳同位素地球化学的综合研究表明,该剖面完全符合关于建立全球下奥陶统-中奥陶统界线(即奥陶系第三个尚待正式命名的阶)界线层型剖面和点位(GS... 湖北宜昌黄花场剖面是我国奥陶系大湾阶的界线层型剖面,高精度生物地层以及岩石、层序地层和碳同位素地球化学的综合研究表明,该剖面完全符合关于建立全球下奥陶统-中奥陶统界线(即奥陶系第三个尚待正式命名的阶)界线层型剖面和点位(GSSP)的条件。建议以该剖面牙形石Baltoniodus?triangularis的首现层位,作为划分全球下奥陶统-中奥陶统界线的GSSP。所建议的GSSP交通方便,位于距宜昌市北北东22km的公路旁,地层出露完美无缺,界线生物层位于大湾组下段SHod-16层底部,距大湾组底部10.57m;界线上下发育了B.?triangu-laris的完整演化序列,并伴生有极好的Baltoniodus、Trapezognathus、Periodon和Microzarkodina等牙形石属种演化序列来作为佐证;界线之上0.2m所出现的世界广布的Microzarkodina abellum可作为划分此界线的辅助标志。界线生物层位于低位海侵序列之中,界线之下0.6m处所显示的从高位到低位的层序转换面和碳同位素最大偏移,与全球此时所发生低位事件密切相关,可作为识别该界线的物理和化学标志。所建议的界线生物层与笔石Azygograptus suecicus生物带上下组合之间的界线接近,与几丁虫Belonechitinacf.henryi生物带底界几乎一致,因此,所建议的界线易于在全球,无论浅水碳酸盐相、还是深水笔石相,识别和进行精确对比。同样的生物组合序列和层序及碳同位素异常亦在黄花场剖面之北5km的陈家河(即大坪)剖面得到了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奥陶统-中奥陶统界线 界线层型剖面和点位(GSSP) 黄花场剖面 宜昌 湖北 牙形石 笔石 几丁虫
原文传递
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轮南区奥陶纪牙形刺及Pygodus属的演化 被引量:10
7
作者 王志浩 吴荣昌 伯格斯特龙 《古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08-423,共16页
详细描述我国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东北部轮南探区50井的中-上奥陶统界线附近的牙形刺动物群,包括Pygodus anserinus,P.serra,P.xinjiangensis,Ansella jemtlandica,Cornuodus longibasis,Periodon aculeatus,Protopanderodus calceatus,P... 详细描述我国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东北部轮南探区50井的中-上奥陶统界线附近的牙形刺动物群,包括Pygodus anserinus,P.serra,P.xinjiangensis,Ansella jemtlandica,Cornuodus longibasis,Periodon aculeatus,Protopanderodus calceatus,P.cooperi,P.varicostatus,Scabbardella altipes,Spinodus spinatus和Cahabagnathus sweeti等,由上而下可划分Pygodus anserinus,P.serra和P.xinjiangensis等3个牙形刺带,并以Pygodus anserinus带的底界稍偏上处视为中-上奥陶统界线。尤为重要的是,本文对Pygodus xinjiangensis的有效性、Pygodus属的演化趋势及其3个种的区别进行详细讨论,同时说明Pygodus anserinus由P.serra演化而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ygodus属的演化 牙形刺 中-上奥陶统界线 塔克拉玛干沙漠 新疆
原文传递
湖北宜昌地区下-中奥陶统界线疑源类生物地层学意义 被引量:2
8
作者 李军 燕夔 Thomas SERVAIS 《微体古生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57-369,共13页
根据牙形类Baltoniodus?triangularis的首现,中奥陶统和大坪阶底界已界定于湖北宜昌黄花场剖面大湾组底界之上10.57 m。对黄花场剖面以及邻近的大坪剖面大湾组疑源类研究表明,某些疑源类属种具有生物地层学意义,其首现可用于识别奥陶系... 根据牙形类Baltoniodus?triangularis的首现,中奥陶统和大坪阶底界已界定于湖北宜昌黄花场剖面大湾组底界之上10.57 m。对黄花场剖面以及邻近的大坪剖面大湾组疑源类研究表明,某些疑源类属种具有生物地层学意义,其首现可用于识别奥陶系下/中统界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疑源类 下/中奥陶统界线 生物地层学 宜昌 湖北 华南
原文传递
塔里木盆地奥陶系“鹰山组”的解体及中下统界线的划分 被引量:9
9
作者 熊剑飞 余腾孝 +5 位作者 曹自成 成俊峰 岳勇 武涛 徐勤琪 胡梅 《地层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83-291,共9页
塔东北鹰山组系从上丘里塔格群中细分出的奥陶系的一个组。由于该组在塔里木盆地分布广泛,是一个重要的碳酸盐岩产油气层,因此,此组的划分和对比极为重要。国际上以牙形刺(Bartoniodus triangularis)的首现为中奥陶统的开始,但在塔里木... 塔东北鹰山组系从上丘里塔格群中细分出的奥陶系的一个组。由于该组在塔里木盆地分布广泛,是一个重要的碳酸盐岩产油气层,因此,此组的划分和对比极为重要。国际上以牙形刺(Bartoniodus triangularis)的首现为中奥陶统的开始,但在塔里木盆地台地相区至今未发现B.triangularis,在这种状况下,建议选择短翼矢刺(Pteracontiodus exilis)的首现作为划分塔里木盆地中奥陶统界线的生物标志,并讨论鹰山组解体后两组各自在划分和对比中的作用,从而提升塔盆油气地质勘探的深度和广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地层 下奥陶统-中奥陶统界线 牙形刺 鹰山组 奥陶系 塔里木盆地 新疆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