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lanting Performance of Pennisetum purpureum Schumab cv.Purple in the Southern Region of China 被引量:1
1
作者 易显凤 赖志强 +4 位作者 姚娜 蔡小艳 韦锦益 赖大伟 梁永良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CAS 2016年第3期667-671,共5页
[Objective] The present experiment was conducted to investigate the yield,adaptability and quality characteristics of Pennisetum purpureum Schumach cv. Purple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certification and development... [Objective] The present experiment was conducted to investigate the yield,adaptability and quality characteristics of Pennisetum purpureum Schumach cv. Purple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certific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new varieties.[Method] With P. purpureum Schumab cv. Purple as experimental material, the variety comparison tests were conducted in Nanning, Lingyun, and Tiandeng in Guangxi from 2007 to 2009, and variety regional trials were conducted in Danzhou of Hainan, Fuzhou of Fujian and Zhanjiang of Guangdong from 2011 to 2013. Its comprehensive characters of plant height, hay yield, stem-leaf ratio and nutritional components were determined, and were compared with those of P. purpureum × P.americanum cv. Reyan No.4 and P. purpureum Schum cv. Guiminyin. [Result] The average height of P. purpureum Schumach cv. Purple was 706.54 cm, which was5.92% and 8.44% lower than that of P. purpureum × P. americanum cv. Reyan No.4 and P. purpureum Schum cv. Guiminyin, respectively. The average hay yield of P. purpureum Schumach cv. Purple was 32.74 t/ha in Nanning, Lingyun, and Tiandeng of Guangxi from 2007 to 2009, and 22.41 t/ha in Danzhou of Hainan, Fuzhou of Fujian and Zhanjiang of Guangdong from 2011 to 2013. Although its hay yield was lower than two control varieties, the difference was not significant(P 0.05).The stem-leaf ratio of P. purpureum Schumach cv. Purple was 0.98:1. Moreover,the analysis on the nutritional components of dry matter showed that compared with P. purpureum × P. americanum cv. Reyan No.4 and P. purpureum Schum cv.Guiminvin, the crude fiber of P. purpureum Schumab cv. Purple was decreased by4.76% and 2.78%, respectively; the neutral detergent fiber decreased by 5.07% and2.22%, respectively; the acid detergent fiber was decreased by 2.54% and 1.99%,respectively; the crude fat was increased by 64.29% and 43.75%, respectively; the calcium content was increased by 28.00% and 33.33%, respectively; the phosphorus content was increased by 9.68% and 22.73%, respectively; the total content of amino acid was increased by 43.23% and 68.41%, respectively; the anthocyanin content of leaf was increased by 400.00% and 216.90%, respectively(P 0.05).[Conclusion] P. purpureum Schumach cv. Purple is a new high-quality forage variety with wide adaptability, high yield, rich nutrient and good palatability, which is appropriate for comprehensive exploitation and application in the southern region of Chi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purpureum Schumab cv.Purple plant height Hay yield Stem-leaf ratio Nutritional component Southern region of China
下载PDF
Research on soil multi-media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around a Pb-Zn mining and smelting plant in the karst area of 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Southwest China 被引量:4
2
作者 DENG Chaobing WANG Shuangfei LI Fasheng 《Chinese Journal Of Geochemistry》 EI CAS 2009年第2期188-197,共10页
The method of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was applied to systematical research on the soil multi-media environment, including soil, surface water, ground water, waterbody sediment and agricultural crops, as well as p... The method of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was applied to systematical research on the soil multi-media environment, including soil, surface water, ground water, waterbody sediment and agricultural crops, as well as pollution-inducing wastewater, mullock (or waste ore) and slag in the periphery of a large-sized Pb-Zn mining and smelting plant in a karst area of 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 The results revealed that soils in the area studied have been heavily polluted by Cd, Zn, Pb and Hg, and the levels of these metals in the samples of agricultural crop greatly exceed the standards. The above-mentioned pollutants exist in all soil-multi-media environments. The mullock, slag, wastewater, surface water, ground water, soil, and agricultural crops constitute a composite ecological chain. Therefore, the improper disposal of mullock and slag, and the use of polluted wastewater for agricultural irrigation are the main causes of soil pollution. Heavy metals in the soil have three transition progresses: point (improved soil with slag, ground water inflow plot), linear (river transition) and non-point transition (regional pollution by slag) patterns, and the tailing yard is the most important locus for heavy metals to release into the environ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西壮族自治区 多媒体环境 土壤污染 环境污染 岩溶地区 中国西南 工厂 冶炼
下载PDF
云南不同植烟区域硃砂烟叶外观质量和理化特性比较研究
3
作者 陈敬悦 何彬 +5 位作者 高宪辉 周渭皓 杨林明 刘天彦 张海 刘磊 《陕西农业科学》 2024年第5期11-19,共9页
为探究云南植烟区域对烤后硃砂烟叶质量的影响,运用统计性描述、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探讨了不同植烟区域硃砂烟叶外观质量和理化特性差异。结果表明,硃砂烟中部烟叶颜色和色度、上部烟叶外观质量指标受植烟区域的影响较大;中上部烟叶... 为探究云南植烟区域对烤后硃砂烟叶质量的影响,运用统计性描述、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探讨了不同植烟区域硃砂烟叶外观质量和理化特性差异。结果表明,硃砂烟中部烟叶颜色和色度、上部烟叶外观质量指标受植烟区域的影响较大;中上部烟叶平衡含水率相对稳定,但叶面密度波动较大,其变异系数CV值分别为17.05%和20.52%;植烟区域对中上部烟叶化学成分也有较大影响,尤其是烟碱、新烟碱、假木贼碱和氯含量差异较大,其CV值高达32.89%~97.29%;主成分和聚类分析发现,滇中植烟区中上部外观质量、中部理化特性与其它烟区存在明显差异,表明滇中植烟区的中部硃砂烟叶具有明显区域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硃砂烟叶 外观质量 理化特性 主成分分析 种植区域
下载PDF
植物bZIP转录因子的生物学功能 被引量:40
4
作者 张计育 渠慎春 +3 位作者 郭忠仁 杜小丽 都贝贝 章镇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066-1075,共10页
碱性亮氨酸拉链(basic region/leucine zipper motif,bZIP)类转录因子是研究最多的转录因子基因家族之一,在所有的真核生物中都存在含有bZIP结构域的蛋白,且在已经测序完成的植物基因组中含有大量的bZIP类转录因子.bZIP类转录因子主要... 碱性亮氨酸拉链(basic region/leucine zipper motif,bZIP)类转录因子是研究最多的转录因子基因家族之一,在所有的真核生物中都存在含有bZIP结构域的蛋白,且在已经测序完成的植物基因组中含有大量的bZIP类转录因子.bZIP类转录因子主要定位于细胞核中,参与多种生物学过程,包括植物生长、花发育、种子成熟、衰老、光信号、损伤、病菌防御以及对各种环境胁迫的响应等.本文对国内外近年来有关植物bZIP类转录因子在分布、结构、分类及其与植物生长发育、植物激素、抗病性、抗逆性以及基因互作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对该基因家族研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 BZIP 生物学功能
下载PDF
四川核桃栽培适宜性区划研究 被引量:40
5
作者 韩华柏 罗成荣 +3 位作者 朱益川 吴万波 张强 杜光宴 《西部林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7,共7页
采用主成分分析法,确定了影响四川核桃生长发育的主导气候因子为,年均温、≥10℃积温、年极端低温、年日照时数、年降水量、1月平均气温和7月平均气温。通过对气候因子和土壤因子的适宜性综合分析,结合四川核桃主产区气候条件和生物学特... 采用主成分分析法,确定了影响四川核桃生长发育的主导气候因子为,年均温、≥10℃积温、年极端低温、年日照时数、年降水量、1月平均气温和7月平均气温。通过对气候因子和土壤因子的适宜性综合分析,结合四川核桃主产区气候条件和生物学特性,得出全省核桃主要适宜的生态指标为,海拔400~2 800 m、土壤pH值5.5~8.5、土层厚度≥60 cm、≥10℃积温3 000~6 500℃、年平均气温9~18℃、年极端低温≥-15℃、年降水量400~1 200 mm、年日照时数≥1 300 h、1月平均气温≥-1℃、7月平均气温≤28℃。由此将四川划分为四川盆地北缘、东北缘核桃中心栽培区,川西高山峡谷核桃中心栽培区,川西南山地泡核桃中心栽培区,四川盆地中部核桃、泡核桃一般栽培区4个栽培区,对各区域核桃适宜性进行了评价,为四川核桃产业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桃 栽培区划 主成分分析 适宜性
下载PDF
四川种子植物区系组成的初步分析 被引量:47
6
作者 李仁伟 张宏达 《武汉植物学研究》 CSCD 2002年第5期381-386,共6页
从植物系统学和植物区系学角度对四川地区种子植物区系的组成进行了初步分析 ,揭示了它在分类群组成和分布区类型等方面的复杂性 ,而且具有种子植物系统发育各阶段的关键类群或典型代表。该地区在生物多样性保护及研究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四川 种子植物 区系组成 植物区系
下载PDF
广西杉木主产区连栽杉木林地土壤肥力综合评价 被引量:30
7
作者 唐健 覃祚玉 +3 位作者 王会利 邓小军 石媛媛 农必昌 《森林与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30-35,共6页
利用空间换时间方法,选择p H值、有机质、全N含量等15个土壤理化性质指标作为评价指标,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综合评价广西主产区1、2代杉木幼林土壤肥力,旨在为广西连栽杉木人工林的可持续经营提供数据支持,为其它森林土壤肥力评价提供参... 利用空间换时间方法,选择p H值、有机质、全N含量等15个土壤理化性质指标作为评价指标,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综合评价广西主产区1、2代杉木幼林土壤肥力,旨在为广西连栽杉木人工林的可持续经营提供数据支持,为其它森林土壤肥力评价提供参考。结果表明:土壤大、中量元素含量是土壤肥力的决定性因素。广西杉木主产区不同代数的养分规律大致表现为:2代林0-20 cm>1代林0-20 cm>2代林20-40 cm>1代林20-40 cm。广西不同产区杉木林地土壤肥力规律:桂北>桂东>桂中,从各主产区看,F值为负值占总试验个数(12个)的41.66%。说明广西部分杉木林地土壤肥力较低,对于该部分的林地要重视科学合理施肥。广西连栽杉木土壤肥力综合评价指数F值在(-2.048)-2.676之间,2代杉木幼林的土壤肥力高于1代幼林,这可能是炼山和采伐剩余物归还于林等经营措施共同作用下的短期效应。可见采取有效的培肥沃土的森林经营措施,可一定程度上防止连栽林地土壤退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肥力评价 杉木 连栽 广西 主成分分析
下载PDF
密度对不同生态区马铃薯产量及块茎空间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8
8
作者 郑顺林 王良俊 +3 位作者 万年鑫 胡建军 何卫 袁继超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5-23,共9页
【目的】探究群体密度对四川不同生态区马铃薯产量及空间分布的影响,为马铃薯机械化采收提供依据。【方法】以"川芋117"为试验材料,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分别在平原生态区(四川成都温江)和盆周山地生态区(四川雅安汉源)研究5个密... 【目的】探究群体密度对四川不同生态区马铃薯产量及空间分布的影响,为马铃薯机械化采收提供依据。【方法】以"川芋117"为试验材料,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分别在平原生态区(四川成都温江)和盆周山地生态区(四川雅安汉源)研究5个密度(分别为6,9,12,15,18万株/hm^2)对马铃薯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块茎横向和纵向分布距离、不同质量块茎空间分布的影响。【结果】1)在试验密度范围内,平原生态区马铃薯产量与密度呈凸二次函数关系,在密度为15.75万株/hm^2时产量最高;山地生态区马铃薯产量与密度呈递增的线性关系,在密度为18万株/hm^2时产量最高。2)密度对两个生态区单薯质量影响较大,但提高产量的主攻方向不同,平原生态区以提高单株产量为核心,山地生态区则以提高群体产量为目标。3)随密度的增加,两个生态区马铃薯块茎在纵向分布距离的集中度降低,横向分布距离上的集中度增加,块茎平均纵向分布距离与密度呈正向递增的双曲线函数关系,平原生态区和山地生态区纵向分布距离的最大值分别为8.415 2和8.413 0cm,差异不大;平均横向分布距离与密度呈正向递减的双曲线函数关系,平原生态区和山地生态区横向分布距离的最小值分别为8.766 6和8.544 1cm。4)通过建立的单薯质量空间分布的人工神经网络模型(ANN)发现,密度主要影响80g以上块茎的数量和空间分布情况;80g以上块茎主要分布于纵向6~10cm和横向12~20cm的空间,且高密度下,80g以上块茎的数量和横向分布范围显著降低。当横向分布距离大于20cm时,平原生态区以40g及以下块茎为主,山地生态区则以40~80g块茎为主。【结论】改变密度能影响单位面积结薯数,从而有效控制块茎大小,最终影响块茎在纵向和横向分布距离上的集中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生态区 种植密度 空间分布 产量构成 人工神经网络
下载PDF
中国优质烤烟产区耕层土壤腐殖质组分特征 被引量:3
9
作者 王程栋 徐宜民 +5 位作者 马兴华 刘光亮 曲潇玲 李东阳 曾庆宾 王树声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919-928,共10页
土壤腐殖质含量和组成影响烤烟的产量和质量。中国烤烟种植空间分布广泛,植烟土壤的成土因素和土壤类型复杂多样,但有关全国尺度的植烟土壤腐殖质组分特征的研究报道甚少。采集了中国12个优质烟叶产区47个代表性县市425个典型烟田的耕层... 土壤腐殖质含量和组成影响烤烟的产量和质量。中国烤烟种植空间分布广泛,植烟土壤的成土因素和土壤类型复杂多样,但有关全国尺度的植烟土壤腐殖质组分特征的研究报道甚少。采集了中国12个优质烟叶产区47个代表性县市425个典型烟田的耕层(0~30 cm)土样,测定和比较分析了土壤腐殖质组分,并进行了聚类分区。结果表明:(1)腐殖质总碳量介于6.04~23.18 g·kg^-1,平均为13.91g·kg^-1;腐殖酸碳量、胡敏酸碳量、胡敏素碳量、富里酸碳量以及胡富比的范围分别为3.66~12.23g·kg^-1、1.41~6.17 g·kg^-1、2.38~10.95 g·kg^-1、2.24~6.99 g·kg^-1和0.45~1.03,平均分别为8.10 g·kg^-1、3.22 g·kg^-1、5.81 g·kg^-1、4.88 g·kg^-1和0.72。(2)腐殖质全碳量南岭山区显著高于其他地区,中原产区与鲁中山区显著低于其他地区;腐殖酸碳量、胡敏酸碳量和胡敏素碳量均以南岭山区为最高,鲁中山区均为最低;胡敏素含量攀西山区较高,但其他组分偏低。(3)依据腐殖质组分(6项指标)将47个县市产区分为四类地区,各类地区之间腐殖质含量和组分差异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国尺度 植烟土壤 不同产区 腐殖质组分 聚类分析
下载PDF
基于主成分和聚类分析相结合的连栽杉木土壤肥力评价 被引量:13
10
作者 覃祚玉 唐健 +3 位作者 曹继钊 王会利 邓小军 潘波 《林业资源管理》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81-87,共7页
选择p H、有机质、全N、碱解N等土壤理化因子作为评价指标,采用主成分分析结合聚类分析的方法对广西杉木主产区第1,2代杉木幼林土壤肥力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大量、中量元素含量是决定土壤肥力的关键因素;连栽杉木土壤肥力综合评价指数F... 选择p H、有机质、全N、碱解N等土壤理化因子作为评价指标,采用主成分分析结合聚类分析的方法对广西杉木主产区第1,2代杉木幼林土壤肥力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大量、中量元素含量是决定土壤肥力的关键因素;连栽杉木土壤肥力综合评价指数F值在-1.253~1.536间。3个主产区内F值为负值占绝大多数(55.6%)。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广西杉木连栽土壤可分为8类,其中根际土为一类,肥力较高;桂中地区土壤(除根际土)和20~40cm的土壤可划分为一类,肥力最低;其它土壤大致归作一类。2代杉木幼林土壤肥力较1代略高,这可能是由于森林经营措施(如炼山、采伐方法等)带来的短期影响,因此采取培肥沃土的森林经营模式,有利于防止杉木连栽林地地力衰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肥力评价 杉木连栽 广西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下载PDF
长江上游绿色生态屏障建设的基本途径及其生态对策 被引量:10
11
作者 刘兴良 杨冬生 +2 位作者 刘世荣 杨玉坡 马钦彦 《四川林业科技》 2005年第1期1-8,共8页
本文综合分析了长江上游地区的生物多样性、水土流失、自然灾害、水资源、土地沙化以及农业生态环境等方面的现状及其变化,论证了构建长江上游绿色生态屏障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从因地制宜、乡土树种筛选、人工林纯林化、现有林保护及造... 本文综合分析了长江上游地区的生物多样性、水土流失、自然灾害、水资源、土地沙化以及农业生态环境等方面的现状及其变化,论证了构建长江上游绿色生态屏障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从因地制宜、乡土树种筛选、人工林纯林化、现有林保护及造林规划等方面充分论述了现实存在的问题及误区。最后,提出了建设长江上游绿色生态屏障的生态对策和基本途径,即(1)对长江上游地区进行科学合理的生态功能划分,初步划分为6个生态功能区;(2)保护现有林,建立健全森林资源管理、监测和保护体系;(3)加强造林困难地带植被的保护,促进森林植被的恢复;(4)构建以生态效益为主,经济效益为辅的生态公益防护骨架体系,以提高植被覆盖率为最终目标;(5)增加现有人工林的生物多样性,提高森林生态系统的功能;(6)应着重对干热干旱河谷、高海拔生态脆弱区等困难地带植被恢复与重建树种选择与培育以及乡土树种和资源植物的选择与栽培等技术进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现状 误区 生物多样性 植被覆盖率 基本途径 生态功能区 困难地带
下载PDF
基于绿色管理的区域生态旅游四体管理模式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唐光辉 冯明义 +2 位作者 李巧义 林永坚 邓小兰 《资源开发与市场》 CAS 2007年第12期1136-1138,共3页
我国生态旅游已蓬勃发展起来,但"重开发,轻管理;重眼前,轻长远"的不良现象仍十分严重,由于管理不当致使生态旅游遭到了严重的损害。对生态旅游进行绿色管理是十分必要的,因为生态旅游和绿色管理的目的是一致的。分析了区域生... 我国生态旅游已蓬勃发展起来,但"重开发,轻管理;重眼前,轻长远"的不良现象仍十分严重,由于管理不当致使生态旅游遭到了严重的损害。对生态旅游进行绿色管理是十分必要的,因为生态旅游和绿色管理的目的是一致的。分析了区域生态旅游绿色管理的特征,从区域生态旅游系统出发,利用绿色管理的理论和方法分别对生态旅游主体、客体、中介体和载体的管理进行了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管理 区域生态旅游 四体管理模式
下载PDF
绿菊花草最适水生栽培体系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赵强 刘静 王旭英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19-121,共3页
对绿菊花草水生栽培体系中基本培养成分、pH值、光照强度、植物生长调节剂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1/20MS无机盐营养成分的基础上,培养液pH为6.5-7.0,光照强度500-1 000 lx时最适于绿菊花草生长。绿菊花草对微量的ZT、IBA、NAA较为敏... 对绿菊花草水生栽培体系中基本培养成分、pH值、光照强度、植物生长调节剂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1/20MS无机盐营养成分的基础上,培养液pH为6.5-7.0,光照强度500-1 000 lx时最适于绿菊花草生长。绿菊花草对微量的ZT、IBA、NAA较为敏感,ZT 0.01 mg/L和IBA 0.05-0.1 mg/L可以分别促进植株增殖和生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菊花草 基本培养成分 PH值 光照强度 植物生长调节剂
下载PDF
辽河中上游流域种子植物区系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马龙 刘廷玺 高润宏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3年第3期30-35,共6页
本文通过对辽河中上游流域植被调查和植物标本采集,结合室内标本查阅,分析了辽河中上游流域种子植物区系组成,其结果为:辽河中上游流域有种子植物103科、414属、共850种;其中裸子植物2科、2属;被子植物101科、412属。主要科为禾本科,占... 本文通过对辽河中上游流域植被调查和植物标本采集,结合室内标本查阅,分析了辽河中上游流域种子植物区系组成,其结果为:辽河中上游流域有种子植物103科、414属、共850种;其中裸子植物2科、2属;被子植物101科、412属。主要科为禾本科,占总属数的12.32%,占总种数的10.59%;其次为菊科,占总属数的11.35%,占总种数的13.53%;第三位为豆科,占总属数的5.07%,占总种数的6%。多年生草本在所有生活型植物中占63.06%,水分生态型以中生植物为主,占53.15%,其次为中旱生植物,反映出该地区适合草本生长的草甸生境较多。地理区系组成以东亚成分为主,但因出现戈壁种,说明该地区环境的多样化,同时也反映出甸子地正不断沙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河中上游流域 种子植物 区系分析 植物标本采集 室内标本 裸子植物 被子植物 地区环境
下载PDF
我国农村水电厂基础自动化的现状和展望 被引量:3
15
作者 郭江 王晓晨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 2008年第3期238-243,共6页
水电厂基础自动化是水电厂实现无人值班(少人值守)的关键。我国农村水电厂基础自动化正处于推广应用和快速蓬勃发展的一个阶段,整体技术水平参差不齐。本文叙述了我所自主研发的、并适合目前市场上的水电厂基础自动化元件和设备。基础... 水电厂基础自动化是水电厂实现无人值班(少人值守)的关键。我国农村水电厂基础自动化正处于推广应用和快速蓬勃发展的一个阶段,整体技术水平参差不齐。本文叙述了我所自主研发的、并适合目前市场上的水电厂基础自动化元件和设备。基础自动化包括自动化测量和执行元件以及自动化辅助设备两大部分。水电厂自动化元件和设备的质量优劣直接关系到水电厂企业的安全生产,也影响着基础自动化的发展以及整体自动化水平的提高。水电厂凶件和设备的选型一定要高起点、高可靠性,选用质量好的定型产品。水利水电基础自动化向智能化发展,逐步发展成为一个集计算机、控制、通信、网络等为一体的综合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自动化 水电厂无人值班 自动化元件和设备 智能化
下载PDF
喀斯特地区21种常见豆科饲用植物营养成分研究 被引量:8
16
作者 李莉 王元素 +2 位作者 孔玲 梁显义 方亮 《畜牧与饲料科学》 2017年第8期29-33,共5页
采用野外调查取样与样品分析的方法对贵州常见21种豆科饲用植物的营养成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供试豆科饲用植物营养丰富,粗蛋白含量高,平均达到18.46%,最低的是胡枝子(Lespedeza bicolor)和野大豆(Glycine soja),分别为9.81%和10.75%... 采用野外调查取样与样品分析的方法对贵州常见21种豆科饲用植物的营养成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供试豆科饲用植物营养丰富,粗蛋白含量高,平均达到18.46%,最低的是胡枝子(Lespedeza bicolor)和野大豆(Glycine soja),分别为9.81%和10.75%;最高的是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和白三叶(Trifolium repens),分别为27.67%和27.14%(P<0.05)。粗脂肪含量平均为2.58%,最低的是合欢(Albizia julibrissin)、野豌豆(Vicia sepium)和葛(Pueraria lobata),分别为1.35%、1.55%和1.73%;最高的是野大豆和黄花槐(Sophora xanthantha),分别为4.14%、4.12%(P<0.05)。粗纤维含量平均为25.04%,最低的是老虎刺(Pterolobium punctatum)嫩叶,仅为10.51%(P<0.05);最高的是长波叶山蚂蝗(Desmodium sequax)和胡枝子,分别为38.00%和35.79%。粗灰分含量平均为7.43%,最低的是老虎刺和杭子梢(Campylotropis macrocarpa),分别为4.77%和4.79%;最高的是百脉根(Lotus corniculatus)、黄花槐和白三叶,分别为10.34%、10.18%和10.09%。钙含量平均为1.87%,最低的是紫穗槐(Amorpha fruticosa)、紫荆(Cercis chinensis)和杭子梢,分别为1.04%、1.10%和1.17%(P<0.05);最高的是胡枝子、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黄花槐和多花木蓝(Indigofera amblyantha),分别为2.57%、2.60%、2.63%和2.79%。磷含量平均为0.34%,最高的是黄花槐和鞍叶羊蹄甲(Bauhinia brachycarpa),分别为1.38%和0.82%(P<0.05)。贵州豆科饲用植物以多年生灌木和草本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豆科饲用植物 营养成分 粗蛋白 粗脂肪 喀斯特地区
下载PDF
河北省临城县小天池林区被子植物区系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于淑玲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72-76,共5页
采用植物区系地理学的研究方法,对河北省临城县小天池林区被子植物区系的组成和地理成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临城县小天池林区有被子植物88科,301属,555种(包括14变种);含10种以上的优势科有14科,305种;表征科有7科;中国特有属有5属6... 采用植物区系地理学的研究方法,对河北省临城县小天池林区被子植物区系的组成和地理成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临城县小天池林区有被子植物88科,301属,555种(包括14变种);含10种以上的优势科有14科,305种;表征科有7科;中国特有属有5属6种。该植物区的被子植物主要以北温带成分为主(共计有98属,221种,分别占总属数和总种数的37.69%和46.9 2%),这表明小天池被子植物区系具有明显的温带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被子植物 植物区系 地理成分分析 临城县小天池林区
下载PDF
台湾地区种子植物区系的基本特征 被引量:6
18
作者 方碧真 卓正大 《热带地理》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263-271,共9页
本文通过对有关资料的统计分析,从区系的组成成分、地理成分、古老成分及特有成分等方面论述了台湾地区种子植物区系的基本特征,并简析了其形成的原因.
关键词 台湾地区 种子植物区系 基本特征 种子植物
下载PDF
空分设备爆炸的突变理论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梁辰 唐敏康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13-217,共5页
空分设备爆炸事故的发生常以一种连续的形式突然跳跃变化到不连续的形式,这种突变用传统的微积分方法难以描述。采用基于突变理论的尖点突变模型对空分设备爆炸事故进行了主成分分析,并用数据拟合建立了空分设备的突变理论数学表达式。... 空分设备爆炸事故的发生常以一种连续的形式突然跳跃变化到不连续的形式,这种突变用传统的微积分方法难以描述。采用基于突变理论的尖点突变模型对空分设备爆炸事故进行了主成分分析,并用数据拟合建立了空分设备的突变理论数学表达式。用所建立的空间几何模型对事故的发生过程进行了描述。结果表明,任何一个不安全因素都会造成空分设备的重特大爆炸事故,空分设备的不安全因素越多,其状态越不稳定,越易发生特重大事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科学技术基础学科 突变理论 空分设备 主成分分析
下载PDF
寒地超级稻产量构成因素与产量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晓东 王茂青 王红霞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4年第4期1-3,共3页
为了构建寒地超级稻的理性株型,对松粳9号、龙稻11、龙稻5号、龙粳21、龙粳31和龙粳20,6个寒地超级稻品种的产量构成因素与产量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寒地超级稻的单株分蘖和着粒密度差异不显著,是寒地超级稻的共性性状。株高、千... 为了构建寒地超级稻的理性株型,对松粳9号、龙稻11、龙稻5号、龙粳21、龙粳31和龙粳20,6个寒地超级稻品种的产量构成因素与产量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寒地超级稻的单株分蘖和着粒密度差异不显著,是寒地超级稻的共性性状。株高、千粒重、每穗实粒数、穗长等性状品种间差异显著,但有规律可循。株高、千粒重和穗长与单株穗重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级稻 寒地 产量构成因素 理想株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