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istributed model predictive control based on adaptive sampling mechanism
1
作者 Zhen Wang Aimin An Qianrong Li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SCIE EI CAS CSCD 2021年第11期193-204,共12页
In this work,an adaptive sampling control strategy for distributed predictive control is proposed.According to the proposed method,the sampling rate of each subsystem of the accused object is determined based on the p... In this work,an adaptive sampling control strategy for distributed predictive control is proposed.According to the proposed method,the sampling rate of each subsystem of the accused object is determined based on the periodic detection of its dynamic behavior and calculations made using a correlation function.Then,the optimal sampling interval within the period is obtained and sent to the corresponding sub-prediction controller,and the sampling interval of the controller is changed accordingly before the next sampling period begins.In the next control period,the adaptive sampling mechanism recalculates the sampling rate of each subsystem’s measurable output variable according to both the abovementioned method and the change in the dynamic behavior of the entire system,and this process is repeated.Such an adaptive sampling interval selection based on an autocorrelation function that measures dynamic behavior can dynamically optimize the selection of sampling rate according to the real-time change in the dynamic behavior of the controlled object.It can also accurately capture dynamic changes,meaning that each sub-prediction controller can more accurately calculate the optimal control quantity at the next moment,significantly improving the performance of distributed model predictive control(DMPC).A comparison demonstrates that the proposed adaptive sampling DMPC algorithm has better tracking performance than the traditional DMPC algorith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emical process Distributed model predictive control Adaptive sampling mechanism Optimal sampling interval System dynamic behavior
下载PDF
A systematic printability study of direct ink writing towards high-resolution rapid manufacturing
2
作者 Qingyang Zheng Bin Xie +1 位作者 Zhoulong Xu Hao Wu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xtreme Manufacturing》 SCIE EI CAS CSCD 2023年第3期500-517,共18页
Direct ink writing(DIW)holds enormous potential in fabricating multiscale and multi-functional architectures by virtue of its wide range of printable materials,simple operation,and ease of rapid prototyping.Although i... Direct ink writing(DIW)holds enormous potential in fabricating multiscale and multi-functional architectures by virtue of its wide range of printable materials,simple operation,and ease of rapid prototyping.Although it is well known that ink rheology and processing parameters have a direct impact on the resolution and shape of the printed objects,the underlying mechanisms of these key factors on the printability and quality of DIW technique remain poorly understood.To tackle this issue,we systematically analyzed the printability and quality through extrusion mechanism modeling and experimental validating.Hybrid non-Newtonian fluid inks were first prepared,and their rheological properties were measured.Then,finite element analysis of the whole DIW process was conducted to reveal the flow dynamics of these inks.The obtained optimal process parameters(ink rheology,applied pressure,printing speed,etc)were also validated by experiments where high-resolution(<100μm)patterns were fabricated rapidly(>70 mm s^(-1)).Finally,as a process research demonstration,we printed a series of microstructures and circuit systems with hybrid inks and silver inks,showing the suitability of the printable process parameters.This study provides a strong quantitative illustration of the use of DIW for the high-speed preparation of high-resolution,high-precision sampl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irect ink writing extrusion mechanism modelling 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CFD) printability process parameters high-resolution printing
下载PDF
COMPUTER SIMULATION OF 3-DIMENSIONAL DYNAMIC ASSEMBLY PROCESS OF MECHANICAL ROTATIONAL BODY
3
作者 Yang, Jichang Li, Jinban +1 位作者 Gu, Jinan Zhang, Ziyu 《Chinese Journa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SCIE EI CAS CSCD 1998年第3期8-12,共5页
Focusing on the study of the components of mechanical rotational body,the data structure and algorithm of component model generation are discussed.Some problems in assembly process of 3 dimensional graph of component... Focusing on the study of the components of mechanical rotational body,the data structure and algorithm of component model generation are discussed.Some problems in assembly process of 3 dimensional graph of components are studied in great detai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chanical component Component mode Assembly process 3 dimensional graph dynamic model
全文增补中
木构架古建筑基本周期的分析方法
4
作者 袁建力 杨韵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74-181,共8页
针对现行规范近似公式存在的不足,结合单层、两层砖围护墙木构架古建筑的构造特征,构建了设有集中质量和连续分布质量的悬臂杆分析模型,以考虑屋顶、楼盖的质量和位置,以及围护墙、木构架的质量和刚度分布规律。依据结构动力学原理,采... 针对现行规范近似公式存在的不足,结合单层、两层砖围护墙木构架古建筑的构造特征,构建了设有集中质量和连续分布质量的悬臂杆分析模型,以考虑屋顶、楼盖的质量和位置,以及围护墙、木构架的质量和刚度分布规律。依据结构动力学原理,采用等效质量法将分析模型等效为单质点悬臂杆模型,推导了中部集中质量和连续分布质量的等效公式,以及基本自振周期的计算公式。所研制的分析模型较好地反映了古建筑的大屋顶、楼盖及围护墙对结构自振周期的影响,相应的计算公式可以得出结构的横向和纵向基本周期。结合3座典型古建筑的动力特性试验研究,介绍了计算公式的运用方法,并将基本周期的计算值与实测值进行了对比,表明提供的分析方法适用于围护墙在横向、纵向不同布置的木构架古建筑的基本周期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构架古建筑 自振周期 结构动力学 力学模型 抗震分析
下载PDF
北极海冰模型研究进展综述
5
作者 孙芳 吴宝勤 +1 位作者 吴云帆 张永莉 《海洋测绘》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4-57,63,共5页
海冰模式是目前国内外北极海冰历史重建、机制分析与预测未来演变的重要工具。通过比较主流海冰模式的关键参数化方案设置的异同,包括主要的热力学与动力学过程、海冰厚度再分布归纳了当前海冰模式的改进情况,回顾了海冰模式结果对于北... 海冰模式是目前国内外北极海冰历史重建、机制分析与预测未来演变的重要工具。通过比较主流海冰模式的关键参数化方案设置的异同,包括主要的热力学与动力学过程、海冰厚度再分布归纳了当前海冰模式的改进情况,回顾了海冰模式结果对于北极关键区域季节变化、年际差异与极端事件成因分析所提供的支持;最后,提炼出海冰模式未来发展的方向,为我国北极海冰模式构建与发展、北极海冰快速变化机制研究和北极海冰精细化预报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冰洋海冰 海冰模式 参数化方案 海冰热力学过程 海冰动力学过程 机制分析
下载PDF
Key technologies and development trends of the soft abrasive flow finishing method
6
作者 Yunfeng TAN Yesha NI +3 位作者 Weixin XU Yuanshen XIE Lin LI Dapeng TAN 《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Science A(Applied Physics & Engineering)》 SCIE EI CAS CSCD 2023年第12期1043-1064,共22页
This paper reviews recent developments of the soft abrasive flow finishing(SAF)method in constraint space.The multiphase fluid dynamics modeling,material removal mechanism,auxiliary strengthening finishing techniques,... This paper reviews recent developments of the soft abrasive flow finishing(SAF)method in constraint space.The multiphase fluid dynamics modeling,material removal mechanism,auxiliary strengthening finishing techniques,and observation of surface impact effects by abrasive particles and cavitation bubbles are presented in brief.Development prospects and challenges are given for four aspects:thin-walled curved surfaces,biomedical functions,electronic information,and precise optical compone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ft abrasive flow finishing(SAF) dynamic modeling Material removal mechanism processing optimization Strengthening finishing control technology
原文传递
热带气旋近海加强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7
作者 王珍 黄泓 +1 位作者 赵军 王学忠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25-541,共17页
近年来,热带气旋(tropical cyclone,TC)强度的预报技巧有所提高,但是在近海加强TC多发的年份,强度预报值较实况偏弱。围绕TC近海加强影响因素,从环境条件和动力机制对相关研究进行回顾,详细分析了环境大气、海洋强迫机制、内核结构变化... 近年来,热带气旋(tropical cyclone,TC)强度的预报技巧有所提高,但是在近海加强TC多发的年份,强度预报值较实况偏弱。围绕TC近海加强影响因素,从环境条件和动力机制对相关研究进行回顾,详细分析了环境大气、海洋强迫机制、内核结构变化以及螺旋云带水相变化等因子对TC近海加强的作用。这些因子共同作用于TC近海加强过程,对预报具有指示意义。通过总结研究成果的异同点,建立了TC近海加强影响因子模型,以期更好地为TC近海加强过程的业务预报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海热带气旋 加强过程 环境条件 动力机制 影响因子模型
下载PDF
基于动态多头注意力机制的藏文语言模型 被引量:1
8
作者 张英 拥措 于韬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3707-3713,共7页
针对预训练过程中大规模训练语料句子长度跨度较大、特征数量不定的情况,提出一种基于动态多头注意力机制的藏文ALBERT语言模型。在训练过程中根据句子的词数动态获得注意力机制的头数,使语言模型可以捕获重要的特征信息,在藏文公开数据... 针对预训练过程中大规模训练语料句子长度跨度较大、特征数量不定的情况,提出一种基于动态多头注意力机制的藏文ALBERT语言模型。在训练过程中根据句子的词数动态获得注意力机制的头数,使语言模型可以捕获重要的特征信息,在藏文公开数据集TNCC上进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改进后的预训练模型能够动态学习句子中的重要特征,在目前的TNCC文本分类任务上F1值均取得最优,其长文本分类及短文本分类任务的Macro F1值分别为73.23%、64.4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意力机制 动态注意力头数 藏文 预训练语言模型 文本分类 卷积神经网络 自然语言处理
下载PDF
基于动态事件触发机制的电弧炉弧流参数建模及控制 被引量:1
9
作者 于骞翔 张元生 《中国有色冶金》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86-95,共10页
国内冶金工业交流电弧炉弧流参数控制存在很大局限性,大多依据经验设定电抗器、变压器和弧流参数等工作点,缺乏全流程弧流参数智能化控制。为解决铍铜合金冶炼全流程弧流参数控制问题,本文从能量角度建立电弧炉冶炼过程多目标优化模型,... 国内冶金工业交流电弧炉弧流参数控制存在很大局限性,大多依据经验设定电抗器、变压器和弧流参数等工作点,缺乏全流程弧流参数智能化控制。为解决铍铜合金冶炼全流程弧流参数控制问题,本文从能量角度建立电弧炉冶炼过程多目标优化模型,并在弧流控制全流程引入动态事件触发机制(Dynamic Event-triggered Mechanism,DETMs)对模型进行优化,在电气特性和工艺指标的约束下,制订具有弧流、弧压和电抗协同作用的冶炼控制策略。研究结果表明:①从能量传导角度搭建多目标优化模型符合铍铜合金冶炼过程特点,温度约束条件较为容易观测,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电弧电阻的动态变化;②引入DETMs解决了模型多个局部弧流变化阶段间的衔接问题,改善了目标值变化滞后导致冶炼时间延长问题;③FCPs触发弧流目标值的效果优于人工\时序触发机制,组成了具有较强的跟踪能力和鲁棒性能的弧流控制系统,实现了弧流目标值超前变化、局部稳态阶段耗时缩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弧炉冶炼 弧流特性模型 动态事件触发机制 过程参数控制 目标检测
下载PDF
基于IFC标准的面向需求的动态加载方法 被引量:1
10
作者 史瑞昌 秦琳 朱一 《铁路计算机应用》 2023年第2期58-63,共6页
为解决Web端建筑信息模型(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场景数据加载技术面向复杂模型数据时存在的加载时间过长、用户体验不佳的问题,提出一种Web端基于工业基础类(IFC,Industry Foundation Classes)标准的面向需求的动态加载... 为解决Web端建筑信息模型(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场景数据加载技术面向复杂模型数据时存在的加载时间过长、用户体验不佳的问题,提出一种Web端基于工业基础类(IFC,Industry Foundation Classes)标准的面向需求的动态加载方法。以IFC模型文件作为研究对象,在遵从建筑语义前提下,以建筑构件为粒度,将层次关系、几何特性、材质、属性等信息拆分存储;结合构件可见性和几何相关性,设计出基于图形处理器(GPU,Graphics Processing Unit)加速的面向需求的动态加载方法;搭建实验测试环境,选取若干IFC模型文件,进行方法验证。以初始加载构件个数、内存占用和初始加载时间作为性能评价指标,与使用BIMServer开源服务器平台加载的方法相比,文章所提方法的初始加载组件数量减少了约71%,内存占用减少了约40%,初始加载时间缩短了约78%,有效减少了用户因加载而等待的时间,改善了用户交互体验,可为铁路行业开展Web端BIM大场景应用提供快速加载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信息模型(BIM) 工业基础类(IFC)标准 IFC模型文件 分时动态加载 图形处理器(GPU)
下载PDF
建筑环境设计模拟分析软件DeST 第2讲 建筑动态热过程模型 被引量:64
11
作者 谢晓娜 宋芳婷 +1 位作者 燕达 江亿 《暖通空调》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35-47,共13页
介绍了DeST中基于状态空间法建立的建筑动态热过程模型。首先介绍了建立建筑热过程模型中的主要问题和基本方程 ,指出建立建筑热动态模型必须求解壁体传热的偏微分方程 ,必须同时考虑构成房间的各个部件的影响以及房间之间的相互影响。... 介绍了DeST中基于状态空间法建立的建筑动态热过程模型。首先介绍了建立建筑热过程模型中的主要问题和基本方程 ,指出建立建筑热动态模型必须求解壁体传热的偏微分方程 ,必须同时考虑构成房间的各个部件的影响以及房间之间的相互影响。以此为前提 ,详细介绍了DeST对这些问题的处理方法和具体算法 ,并以实例阐明DeST对建筑热环境的模拟分析。最后为了突出状态空间法的特点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状态空间法 动态热模型 建筑热平衡 建筑热环境 围护结构
下载PDF
一种新的动态聚类算法及其在热工过程模糊建模中的应用 被引量:29
12
作者 朱红霞 沈炯 李益国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34-40,共7页
文中提出的新型动态进化聚类算法克服了传统模糊聚类建模算法须事先确定规则数的缺陷。它通过改进的遗传策略来优化染色体长度,以实现对聚类个数进行全局寻优;同时,利用FCM算法加快了聚类中心参数的收敛;此外,通过引入免疫系统的记忆功... 文中提出的新型动态进化聚类算法克服了传统模糊聚类建模算法须事先确定规则数的缺陷。它通过改进的遗传策略来优化染色体长度,以实现对聚类个数进行全局寻优;同时,利用FCM算法加快了聚类中心参数的收敛;此外,通过引入免疫系统的记忆功能和疫苗接种机理,新算法得以快速稳定地收敛到最优解。利用这种高效的动态聚类算法辨识模糊模型,可以同时得到合适的模糊规则数和准确的前提参数。仿真实例验证了文中动态模糊聚类建模算法的有效性,将其应用于热工过程可获得高精度的非线性模糊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工过程 模糊建模 线性模型 动态聚类算法 遗传算法 免疫进化算法
下载PDF
贵州地区冰雹云微物理过程及发展机制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23
13
作者 蒋瑛 朱克云 张杰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920-933,共14页
为了进一步探究贵州地区冰雹云的形成、发展机制和冰雹增长的微物理转化条件,运用三维冰雹云模式对该地区2012—2015年12个冰雹个例进行数值模拟研究,结果发现:各种水成物有利的空间分布是雹粒增长的物质基础,且上升气流与水汽相变之间... 为了进一步探究贵州地区冰雹云的形成、发展机制和冰雹增长的微物理转化条件,运用三维冰雹云模式对该地区2012—2015年12个冰雹个例进行数值模拟研究,结果发现:各种水成物有利的空间分布是雹粒增长的物质基础,且上升气流与水汽相变之间存在一个正反馈效应,冰雹粒子主要以霰粒子为胚胎进行增长,增长方式以霰自动转化成雹为主。在再生冰雹云发展过程中,雹云首次发展过程结束时,高空仍维持4 km及以下很低的0℃层高度,是再生冰雹云发展的热力环境条件。降雹区地面气流辐散,导致两侧区域形成较强的气流辐合上升,是再生冰雹云发展的动力条件。气流在辐合的同时,又使原降雹区的水汽源源不断地向两侧气流辐合区汇合,是再生冰雹云发展的水汽来源。冰雹云中冰晶和霰粒子含量的迅速增加,为冰雹的再次增长提供了有利的微物理物质转化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雹 云模式 微物理过程 动力机制
下载PDF
基于修正CS模型的船用945钢冲击性能研究 被引量:10
14
作者 李营 吴卫国 +3 位作者 汪玉 杜志鹏 李晓彬 张玮 《中国造船》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94-100,共7页
使用静态试验机及分离式Hopkinson压杆加载装置,在应变率为0.000 33-2 760s-1范围内得到了准静态拉伸及动态压缩条件下的应力应变曲线。对比Cowper-Symonds模型和Johnson-Cook模型,得到了两种基于CS模型的本构关系,并进行了分析和比较... 使用静态试验机及分离式Hopkinson压杆加载装置,在应变率为0.000 33-2 760s-1范围内得到了准静态拉伸及动态压缩条件下的应力应变曲线。对比Cowper-Symonds模型和Johnson-Cook模型,得到了两种基于CS模型的本构关系,并进行了分析和比较。结果表明,船用945钢具有明显的应变率强化效应和非线性应变硬化效应,CS模型比JC模型更能准确地描述其应变率强化效应,两种修正的CS模型具有不同的适用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用945钢 冲击载荷 动态力学性能 Cowper-Symonds模型
下载PDF
基于板形板厚控制的轧机系统动态建模及仿真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15
作者 彭艳 孙建亮 刘宏民 《燕山大学学报》 CAS 2010年第1期6-12,共7页
板形板厚精度是板带材的重要质量指标,轧机系统是复杂的非线性系统,其动力学特性严重影响板带材质量。本文介绍了轧机系统动态建模及仿真研究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首先介绍了轧机动态特性研究的进展,这方面主要是对厚度控制系统的仿... 板形板厚精度是板带材的重要质量指标,轧机系统是复杂的非线性系统,其动力学特性严重影响板带材质量。本文介绍了轧机系统动态建模及仿真研究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首先介绍了轧机动态特性研究的进展,这方面主要是对厚度控制系统的仿真研究,然后重点介绍了基于板形板厚控制的轧机系统动态建模及仿真研究的目的、意义及研究现状,提出了将轧辊看做弹性连续体,利用连续体动力学理论研究轧辊的动态特性的方法,并以此为基础,建立了基于板形控制的轧机系统动态模型,对其理论进行了介绍。最后,对基于板形板厚控制的轧机系统动态建模及仿真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轧制过程 动态建模 辊系横向振动 板形
下载PDF
机械零部件的动态可靠性分析 被引量:26
16
作者 王新刚 张义民 王宝艳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510-1514,共5页
传统的零部件可靠性模型不能很好地反映变幅随机载荷和强度退化对可靠性的影响,忽略了可靠度和失效率随使用时间的变化规律。运用顺序统计理论和随机过程建立了考虑变幅随机载荷和强度退化下机械零件的动态可靠性功能方程模型,利用二阶... 传统的零部件可靠性模型不能很好地反映变幅随机载荷和强度退化对可靠性的影响,忽略了可靠度和失效率随使用时间的变化规律。运用顺序统计理论和随机过程建立了考虑变幅随机载荷和强度退化下机械零件的动态可靠性功能方程模型,利用二阶矩和摄动方法求出可靠性指标并计算出动态可靠度。研究了机械零件强度、载荷、可靠度和失效率随时间的变化规律,给出了可靠度和失效率随使用时间变化的动态过程曲线。实例计算结果表明:建立的功能方程模型符合实际工况,得到的动态过程曲线对零部件试验时间和可靠性寿命的确定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学 失效率 动态可靠度 可靠性模型 随机过程 极值Ⅰ型分布
下载PDF
燃爆压裂中压挡液柱运动规律的动力学模型 被引量:12
17
作者 吴飞鹏 蒲春生 吴波 《爆炸与冲击》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633-640,共8页
针对燃爆压裂过程中压挡液柱受冲击运动机理的复杂性,假设火药燃气与压挡液柱存在完全气液接触界面,采用拉格朗日的微元分析方法,建立了由连续性方程、动量守恒方程、能量守恒方程组成的压挡液柱运动规律动力学模型,并给出了该模型与火... 针对燃爆压裂过程中压挡液柱受冲击运动机理的复杂性,假设火药燃气与压挡液柱存在完全气液接触界面,采用拉格朗日的微元分析方法,建立了由连续性方程、动量守恒方程、能量守恒方程组成的压挡液柱运动规律动力学模型,并给出了该模型与火药燃爆模型的耦合数值解法。经程序编制和实例计算表明,在综合考虑火药燃气对液柱的宏观推动作用、冲击压缩作用、液柱自身的动能分布及管壁对其摩擦阻力的影响后,火药燃烧过程中气液界面上升高度有限(实例计算不足0.1m),可起到很好的持压作用;但全过程中最高液柱位移较大(18.9m),水力振荡增效作用明显。研究成果对提高燃爆压裂的数值模拟精度具有一定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炸力学 动力学模型 燃爆压裂 压挡液柱运动 动能分布
下载PDF
恒温恒液位系统的动态机理建模与仿真 被引量:2
18
作者 陈国初 张琳 郝宁眉 《青岛大学学报(工程技术版)》 CAS 2003年第2期46-50,共5页
对恒温恒液位系统进行深入机理分析,根据系统规律建立其动态机理模型。为了使所建模型具有实用性,对模型进行降阶、线性化、增量化及离散化处理,然后进行仿真研究。仿真结果与实际情况的相吻合说明所建模型是有效的,并且该动态机理建模... 对恒温恒液位系统进行深入机理分析,根据系统规律建立其动态机理模型。为了使所建模型具有实用性,对模型进行降阶、线性化、增量化及离散化处理,然后进行仿真研究。仿真结果与实际情况的相吻合说明所建模型是有效的,并且该动态机理建模方法是工业系统模型建立时一种易学、有效的方法,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恒温恒液位系统 动态机理建模 仿真 数学模型 工业系统 线性化处理 增量化处理 锅炉 状态空间
下载PDF
侧反应与精馏集成过程的故障动态特性模拟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薄翠梅 汤吉海 +3 位作者 杨海荣 柏杨进 乔旭 张公明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2152-2156,共5页
针对甲苯氯化侧反应与精馏集成生产过程,在对实际生产过程合理简化与假设基础上,研制了该生产过程含控制策略的动态模拟系统。在动态模拟系统中合理设置引起反应能力与分离能力不匹配故障因素,如反应器进料配比失调、回流量过低和塔釜... 针对甲苯氯化侧反应与精馏集成生产过程,在对实际生产过程合理简化与假设基础上,研制了该生产过程含控制策略的动态模拟系统。在动态模拟系统中合理设置引起反应能力与分离能力不匹配故障因素,如反应器进料配比失调、回流量过低和塔釜加热量不足等过程扰动,进行故障动态仿真研究。分析在故障扰动下整个系统的故障动态特性,获得有效的故障数据,解决了在实际生产装置上无法进行故障实验研究获取系统故障信息的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侧反应精馏过程 机理模型 动态模拟系统 故障模拟
下载PDF
高层钢框架-混凝土核心筒混合结构振动台试验研究 被引量:19
20
作者 周颖 于健 +1 位作者 吕西林 卢文胜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98-105,共8页
为了研究高层钢框架-混凝土核心筒混合结构的整体抗震性能,本文设计了一个典型的比例为1/15的20层钢框架-混凝土核心筒混合结构的缩尺模型,在同济大学土木工程防灾国家重点实验室实施了模拟地震振动台试验。本文重点介绍试验中模型结构... 为了研究高层钢框架-混凝土核心筒混合结构的整体抗震性能,本文设计了一个典型的比例为1/15的20层钢框架-混凝土核心筒混合结构的缩尺模型,在同济大学土木工程防灾国家重点实验室实施了模拟地震振动台试验。本文重点介绍试验中模型结构在各级水准地震作用下的动力特性、加速度和位移反应,描述了模型结构的破坏位置及过程,并根据相似理论得到了原型结构的地震反应。试验研究表明:原型结构基本能够满足我国现行规范"小震不坏、大震不倒"的抗震设防标准;核心筒发挥了主要抗侧力作用;结构在大震作用下有较好的延性;钢框架与核心筒的连接节点在结构设计时应给予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框架-混凝土核心筒结构 高层混合结构 振动台模型试验 抗震性能 动力特性 加速度和位移反应 破坏机理 相似关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