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4篇文章
< 1 2 2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akotsubo cardiomyopathy misdiagnosed as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under the Chest Pain Center model:A case report 被引量:2
1
作者 Li-Ping Meng Peng Zhang 《World Journal of Clinical Cases》 SCIE 2022年第8期2616-2621,共6页
BACKGROUND With the spread and establishment of the Chest Pain Center in China,adhering to the idea that“time is myocardial cell and time is life”,many hospitals have set up a standardized process that ensures that ... BACKGROUND With the spread and establishment of the Chest Pain Center in China,adhering to the idea that“time is myocardial cell and time is life”,many hospitals have set up a standardized process that ensures that patients with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who meet emergency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guidelines are sent directly to the DSA room by the prehospital emergency doctor,saving the time spent on queuing,registration,payment,re-examination by the emergency doctor,and obtaining consent for surgery after arriving at the hospital.Takotsubo cardiomyopathy is an acute disease that is triggered by intense emotional or physical stress and must be promptly differentiated from AMI for its appropriate management.CASE SUMMARY A 52-year-old female patient was taken directly to the catheterization room to perform PCI due to 4 h of continuous thoracalgia and elevation of the ST segment in the V3–V5 lead,without being transferred to the emergency department according to the Chest Pain Center model.Loading doses of aspirin,clopidogrel and statins were administered and informed consent for PCI was signed in the ambulance.On first look,the patient looked nervous in the DSA room.Coronary angiography showed no obvious stenosis.Left ventricular angiography showed that the contraction of the left ventricular apex was weakened,and the systolic period was ballooning out,showing a typical“octopus trap”change.The patient was diagnosed with Takotsubo cardiomyopathy.Five days later,the patient had no symptoms of thoracalgia,and the serological indicators returned to normal.She was discharged with a prescription of medication.CONCLUSION Under the Chest Pain Center model for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chest pain showing ST segment elevation,despite the urgency of time,Takotsubo cardiomy-opathy must be promptly differentiated from AMI for its appropriate manage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est pain center Takotsubo cardiomyopathy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Case report
下载PDF
WeChat Group of Chest Pain Center for Patients with Acute 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Faster Treatment Speed and Better Prognosis 被引量:2
2
作者 Liu Yue Qin Zhu-Yun +2 位作者 Yang Xin Tang Rong Gao Ling-Yun 《Cardiovascular Innovations and Applications》 2020年第4期97-102,共6页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establishing a WeChat platform for a chest pain center as a medium to increase the treatment speed and improve the prognosis of patients with acute 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establishing a WeChat platform for a chest pain center as a medium to increase the treatment speed and improve the prognosis of patients with acute 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undergoing primary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PCI).Methods:The chest pain center,established by the creation of a WeChat group,included primary hospitals in Chongqing that are not able to perform PPCI and the First Affi liated Hospital of Chongqing Medical University,which is the core of the center and which includes medical staff of the catheter laboratory,the cardiology department,the emergency,the vascular surgery department,and the cardiothoracic surgery department.Patients with acute STEMI who underwent PPCI from January 2017 to November 2018 in the First Affi liated Hospital of Chongqing Medical University were enrolled.The patients(including emergency department visitors,120 callers,and patients transferred from the critical care unit or other departments)were divided into a WeChat pre-admission startup group(n=311)and a non-WeChat pre-admission startup group(control group,n=172).Patients’door-to-balloon time,standard door-toballoon time achievement rate,artery puncture to balloon dilation time,heart failure rate,length of stay,and incidence of adverse events(including fatal arrhythmia,cardiogenic shock,and death)during hospitalization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Results:Four hundred eight-three consecutive patients were enrolled.There was no signifi cant difference in patients’sex,age,length of stay,and cardiovascular events during hospitalization between the two groups(P>0.05).The door-to-balloon time of the patients in the WeChat pre-admission startup group was much shorter than that of patients in the non-WeChat pre-admission startup group(27.35±10.58 min vs.88.15±53.79 min,P<0.05).The standard door-to-balloon time achievement rate was signifi cantly higher in the WeChat pre-admission startup group than in the non-WeChat pre-admission startup group(100%vs.72.09%,P<0.05).Conclusion:The application of a WeChat platform signifi cantly shortened the door-to-balloon time of patients receiving PPCI and increased the standard door-to-balloon time achievement rate for patients with STEMI.In addition,the platform is also conducive to integrating medical resources and sharing medical information.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platform increased the treatment speed and improved the prognosis of patients with STEM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est pain center WeChat platform acute 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 door-to-balloon time
下载PDF
从创新扩散视角看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影响因素——基于中国胸痛中心建设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王虎峰 张昱 +2 位作者 张琪 袁源 段蔷 《中国卫生政策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2-37,共6页
目的:本研究在创新扩散理论视角下,分析中国胸痛中心扩散影响因素,为优质医疗资源扩容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我国内地地区31个省级行政区2014-2022年胸痛中心面板数据,以随机效应模型和固定效应模型为基本模型,创新运用空间杜宾模型,... 目的:本研究在创新扩散理论视角下,分析中国胸痛中心扩散影响因素,为优质医疗资源扩容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我国内地地区31个省级行政区2014-2022年胸痛中心面板数据,以随机效应模型和固定效应模型为基本模型,创新运用空间杜宾模型,定量分析我国胸痛中心建设创新扩散影响因素。结果:固定效应模型与空间杜宾模型结果保持一致。公众需求没有对胸痛中心采用率产生显著影响,政策支持、经济水平、城镇化水平均对胸痛中心采用率产生正向影响。空间杜宾模型进一步证实了公共服务创新扩散存在邻近效应。结论:建议市县各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对辖区胸痛中心建设予以政策支持。采取输送技术、结对帮扶等方式,提高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地区胸痛中心建设成功率。通过学术会议、交流培训等方式改善农村地区学术信息滞后、信息茧房现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痛中心 创新扩散 健康 空间杜宾模型
下载PDF
胸痛中心优化护理管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
4
作者 王娟 《中国民康医学》 2024年第6期177-179,共3页
目的:观察胸痛中心优化护理管理在急性心肌梗死(ACI)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该院急诊科收治的80例ACI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护理管理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胸痛中心护理... 目的:观察胸痛中心优化护理管理在急性心肌梗死(ACI)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该院急诊科收治的80例ACI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护理管理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胸痛中心护理管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胸痛中心优化护理管理。比较两组护理管理质量评分、急救相关指标(心电图完成时间、发病至首次医疗接触时间、心肌损伤标志物检测完成时间、导管室激活时间)水平、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和急救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管理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心电图完成时间、发病至首次医疗接触时间、心肌损伤标志物检测完成时间、导管室激活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50%(1/40),低于对照组的20.00%(8/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急救满意度为100.00%(40/40),高于对照组的80.00%(32/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痛中心优化护理管理应用于ACI患者可提高护理管理质量评分和急救满意度,改善急救相关指标水平,降低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效果优于常规胸痛中心护理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胸痛中心 护理管理 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 满意度
下载PDF
胸痛中心区域协同救治体系建设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救治的影响
5
作者 李海洲 张琳 +1 位作者 王瑾 赵智琛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4年第1期22-25,共4页
目的:探讨胸痛中心区域协同救治体系建设对郑州地区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救治的影响。方法:选取郑州市中心医院胸痛中心2015年10月至2020年10月成立前、后收治的STEMI转诊患者,分别设为常规转诊组、区域协同转诊组,各90例。两... 目的:探讨胸痛中心区域协同救治体系建设对郑州地区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救治的影响。方法:选取郑州市中心医院胸痛中心2015年10月至2020年10月成立前、后收治的STEMI转诊患者,分别设为常规转诊组、区域协同转诊组,各90例。两组患者入院后均进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发病后总缺血时间、从发病至首次医疗接触时间(S2FMC)、首次医疗接触到导丝通过时间(FMC2W),临床不良事件发生率的差异。结果:区域协同转诊组患者的总缺血时间、S2FMC、FMC2W均短于常规转诊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区域协同转诊组患者院内临床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常规转诊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痛中心区域协同救治体系的建设,显著提高了STEMI转诊患者的临床救治效率,降低了院内临床不良事件发生率,有助于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区域协同救治体系 胸痛中心
下载PDF
基于城市医联体、县域医共体背景下三级胸痛中心建设实践与体会 被引量:2
6
作者 张沈英婕 王刚 +2 位作者 黄文韬 吕晓皑 孙华琴 《中国医院》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6-98,共3页
目的:探索基于城市医联体、县域医共体“双体贯通”模式下三级胸痛中心建设方法。方法:通过“资金-人才-技术”一体下沉,实现由浙江省中医院牵头,紧密型医联体单位安吉县中医医院连结,基层一级医疗机构医共体单位天荒坪镇卫生院布点,“... 目的:探索基于城市医联体、县域医共体“双体贯通”模式下三级胸痛中心建设方法。方法:通过“资金-人才-技术”一体下沉,实现由浙江省中医院牵头,紧密型医联体单位安吉县中医医院连结,基层一级医疗机构医共体单位天荒坪镇卫生院布点,“双体贯通”模式下的三级胸痛中心。结果:浙江省中医院、安吉县中医医院、天荒坪镇卫生院陆续通过中国胸痛中心认证,后两者成为县域内首家基层版胸痛中心及胸痛救治单元,规范形成委员会、诊断鉴别制度、评估救治流程,大幅提升县域内急性心肌梗死救治能力、救治例数、救治效率。结论:“双体贯通”模式下三级胸痛中心建设成效显著且方法具有较强实操性和可复制性,在服务连续性方面可推广延伸,在医疗专业性方面需夯实持续,在信息支持性方面可复制深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联体 医共体 双体贯通 胸痛中心
下载PDF
区域协同救治体系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救治效率及预后影响的Meta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刘妍 陈洪娇 +4 位作者 张娜 程鹏飞 朱雅迪 徐百超 张华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24年第1期8-15,共8页
目的 通过Meta分析方法,探讨区域协同救治体系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救治效率及疾病预后的影响。方法 计算机检索Web of science、PubMed、Embase、Ovid、Cochrane Library、CINAHL、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数... 目的 通过Meta分析方法,探讨区域协同救治体系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救治效率及疾病预后的影响。方法 计算机检索Web of science、PubMed、Embase、Ovid、Cochrane Library、CINAHL、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及维普网等数据库中关于区域协同救治体系运行前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救治效率及疾病预后的队列研究,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2年11月。由两名研究人员分别对检索结果进行文献筛选及数据提取、采用纽卡斯尔-渥太华量表进行文献质量评价。使用Revman 5.4及Stata16.0进行数据分析,评估研究的异质性并进行亚组分析。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29篇文献,共包含研究对象51 953例,其中试验组26 110例,对照组25 843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区域协同救治运行后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PCI医院入门至球囊扩张(D-to-B)时间较运行前缩短[MD=-42.14,95%CI:(-61.54,-22.74)](P<0.001),不同地区研究间异质性较大(I2=99%>50%);2012年前区域协同救治的运行与D-to-B时间无关[MD=50.67,95%CI:(-103.35,2.00)](P=0.060);区域协同救治运行后直接PCI患者比例得到提高[OR:1.78,95%CI:(1.23,2.57)](P=0.002)、整体死亡率下降[OR:0.77,95%CI:(0.71,0.82)](P<0.001);区域协同救治运行后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术后1个月[OR:0.40,95%CI:(0.25,0.64)]及6个月[OR:0.47,95%CI:(0.22,0.97)]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发生率低于运行前(P<0.001;P=0.040),但随访12个月MACE发生率无明显差异[OR:0.61,95%CI:(0.32,1.16)](P=0.130)。结论 区域协同救治体系可缩短急性D-to-B时间并提高直接PCI患者比例,改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短期预后,但对患者远期预后无明显影响。未来还需总结先进经验,促进各地区区域协同救治体系救护水平的均衡发展,加强社区居家心脏康复建设投入,降低冠心病患者病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区域协同救治体系 胸痛中心 主要不良心脏事件 预后
下载PDF
基于VOSviewer的我国胸痛中心质量管理研究可视化分析
8
作者 赵玉铭 杨淑野 +6 位作者 韩鹏丽 袁霞 王一杰 于婷婷 李梦涵 王金月 宋月雁 《现代医院管理》 2024年第1期8-12,共5页
目的利用VOSviewer软件对我国胸痛中心质量管理研究进行分析,探索研究现状,为后续研究提供依据。方法检索中国知网数据库收录的胸痛中心质量管理相关文献,通过VOSviewer软件构建可视化知识图谱。结果领域内发文量逐年增长,近两年有所下... 目的利用VOSviewer软件对我国胸痛中心质量管理研究进行分析,探索研究现状,为后续研究提供依据。方法检索中国知网数据库收录的胸痛中心质量管理相关文献,通过VOSviewer软件构建可视化知识图谱。结果领域内发文量逐年增长,近两年有所下滑。共有13位核心作者,9个相互关联的合作群体。出现频次最高的关键词分别为胸痛中心、急性心肌梗死、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胸痛等。结论我国胸痛中心质量管理研究成果逐渐丰富,但尚未形成成熟的作者及合作群体,在护理领域开展较多,未来可加强跨团队、跨机构、跨学科间的合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痛中心 质量管理 VOSviewer 研究热点 可视化分析
下载PDF
对比分析胸腔镜辅助下小切口与传统开胸手术治疗胸外伤的临床效果
9
作者 牙俊锋 范玉刚 +2 位作者 何宏伟 马存乾 吴鹏 《世界复合医学》 2024年第6期125-128,共4页
目的对比胸腔镜辅助下小切口手术和传统开胸手术治疗胸外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23年1月—2024年1月酒泉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胸外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组,其中接受传统开胸手术的40例为对照组,接受胸腔镜辅助下小切... 目的对比胸腔镜辅助下小切口手术和传统开胸手术治疗胸外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23年1月—2024年1月酒泉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胸外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组,其中接受传统开胸手术的40例为对照组,接受胸腔镜辅助下小切口手术的40例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手术相关指标、凝血功能指标、术后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失血量和输血量均低于对照组,手术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1周,两组凝血酶原时间均长于术前,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均短于术前,D-二聚体水平均高于术前,血小板数目均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但观察组各项指标变化幅度均更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7.50%(3/40),低于对照组的25.00%(10/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01,P<0.05)。结论在胸外伤手术治疗中,胸腔镜辅助下小切口手术相对于传统开胸手术效果更好,安全性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外伤 传统开胸手术 胸腔镜辅助下小切口手术
下载PDF
肺移植手术切口发展历程和研究现状
10
作者 徐坚 邵景博 +3 位作者 陈员 卫栋 叶书高 陈静瑜 《器官移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37-642,共6页
肺移植手术技术对于受者的临床预后有着显著的影响,选择合适的手术切口决定了术中的视野暴露,是手术顺利进行的第一步,直接影响后续的手术进程。肺移植切口通常默认一期关闭,但对于肺移植术毕存在如供肺过大、原发性移植物失功等高危因... 肺移植手术技术对于受者的临床预后有着显著的影响,选择合适的手术切口决定了术中的视野暴露,是手术顺利进行的第一步,直接影响后续的手术进程。肺移植切口通常默认一期关闭,但对于肺移植术毕存在如供肺过大、原发性移植物失功等高危因素患者,不能一期关闭切口,此时延迟关胸是一种应对策略。肺移植手术切口的选择及是否延迟关闭,对于肺移植围手术期预后、受者远期生存质量、手术并发症有着深远的影响。因此,本文结合国内外文献对肺移植Clamshell切口、前外侧切口、后外侧切口、胸骨正中切口的发展和研究现状进行综述,聚焦切口对肺移植预后的影响,为临床肺移植手术切口选择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移植 手术入路 Clamshell切口 前外侧切口 后外侧切口 胸骨正中切口 延迟关胸 手术部位感染
下载PDF
胸痛中心建设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救治效率及预后的影响研究
11
作者 许盼 余世成 +3 位作者 冯俊 丁胜楷 马玲玲 田塬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24年第7期810-812,841,共4页
目的探讨胸痛中心建设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救治效率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2月至2019年11月于安徽省六安市人民医院胸痛中心建设前的57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对照组,另选取2019年12月至2020年11月胸痛中心建设后的54例急性心肌梗... 目的探讨胸痛中心建设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救治效率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2月至2019年11月于安徽省六安市人民医院胸痛中心建设前的57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对照组,另选取2019年12月至2020年11月胸痛中心建设后的5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患者的救治效率及预后。结果观察组症状发作-首次医疗接触时间(S-to-FMC)、首次医疗接触-球囊扩张时间(FMCto-B)、门-球时间(D-to-B)、总缺血时间(Tit)、首次医疗接触-首份心电图时间(FMC-to-EKG)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且FMC-to-B、D-to-B、FMC-to-EKG达标率分别为94.44%、94.44%、98.15%明显高于对照组73.68%、75.44%、77.19%(P<0.05);术后第1 d、3 d及7 d观察组肌钙蛋白I(cTnI)浓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随访6个月,与对照组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相比观察组明显较低(15.7%vs.3.70%)(P<0.05)。结论胸痛中心建设能够提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救治效率,降低不良心血管事件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胸痛中心 救治效率 预后
下载PDF
基于倾向性评分评估标准版胸痛中心对急性肺栓塞救治情况的改进作用
12
作者 刘玉敏 范馨心 +4 位作者 雷依齐 吴菊娴 钟林涛 李伟 司晓云 《安徽医药》 CAS 2024年第8期1541-1546,共6页
目的探讨基于倾向性评分(PSM)评估标准版胸痛中心对急性肺栓塞救治情况的改进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9月至2020年9月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就诊的急性肺栓塞病人。通过倾向性评分,按1∶1最近邻居匹配法进行匹配。以经胸痛中心救治的6... 目的探讨基于倾向性评分(PSM)评估标准版胸痛中心对急性肺栓塞救治情况的改进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9月至2020年9月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就诊的急性肺栓塞病人。通过倾向性评分,按1∶1最近邻居匹配法进行匹配。以经胸痛中心救治的66例作为观察组,以其各自评分为标准,在未经胸痛中心救治的145例中匹配与之评分最接近的病人,最终经倾向性匹配后66例入组为对照组。结果两组病人倾向性匹配前的年龄(P=0.008)、男性(P=0.032)、低危分层(P=0.041)、下肢深静脉血栓史(P=0.030)、无合并症(P=0.001)及既往抗凝比例(P=0.032)6个因子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标准均值除卧床(5%)、甲状腺功能亢进(6%)、冠心病(6%)、高血压(6%)、房颤(8%)、肾病(8%)、哮喘(9%)7个因子小于10%外,其余均大于10%。在进行倾向性匹配后两组间的因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的标准均值差均>10%。观察组误诊率(6.06%比25.76%,P=0.002)、漏诊率(3.03%比19.70%,P=0.003)及院内病死率(3.03%比13.64%,P=0.027)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接诊至CTPA报告时间[(70.45±16.42)min比(130.25±17.35)min,P<0.001],确诊至抗凝时间[(21.45±7.66)min比(54.35±8.27)min,P<0.001]及确诊至溶栓时间[(31.23±6.32)min比(63.05±10.13)min,P<0.001]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平均住院日[(11.18±1.37)d比(13.12±1.45)d,P<0.001]及平均住院费用[(59420.12±7350.75)元比(74503.25±7903.87)元,P<0.001]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胸痛中心的建设降低了急性肺栓塞病人的误诊率、漏诊率及院内病死率,降低了病人的住院成本及住院天数,应该积极大力推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痛中心 肺栓塞 倾向性评分 误诊率 漏诊率
下载PDF
县级医院建设标准版胸痛中心的探索与启示
13
作者 王健 杨雨旺 +3 位作者 郭环宇 张开 于天明 杨亚丽 《中国医疗管理科学》 2024年第3期82-87,共6页
胸痛中心(chest pain center,CPC)能够缩短救治时间、提高救治效率、改善救治效果,提升急性心肌梗死的救治水平。基于对标准版CPC建设的时代背景与现实意义的认识,郸城县人民医院根据《胸痛中心(标准版)建设与评估标准》,开展标准版CPC... 胸痛中心(chest pain center,CPC)能够缩短救治时间、提高救治效率、改善救治效果,提升急性心肌梗死的救治水平。基于对标准版CPC建设的时代背景与现实意义的认识,郸城县人民医院根据《胸痛中心(标准版)建设与评估标准》,开展标准版CPC建设实践,包括:创新组织架构及管理模式、提升核心技术能力、构建移动的“大急诊”并提升院内外协作能力、建立信息化绿色通道、强化培训教育以提升CPC知晓率,为心肌梗死患者提供了快速有效的救治,同时提升了县域内急性心血管疾病的血管内介入治疗水平。结合医院的探索和实践,为加强县域CPC建设,提升基层医疗机构对心肌梗死患者的救治能力,推动县级医院高质量发展提供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县级医院 心肌梗死 心血管疾病 胸痛中心 急救
下载PDF
胸痛中心运行模式下心内科护理环节质量持续改进的实践
14
作者 胡旭红 刘艳萍 +2 位作者 曾霞 丁艳丽 王双娜 《罕少疾病杂志》 2024年第9期148-150,共3页
目的 探讨在胸痛中心运行模式下,改进护理环节对心内科护理质量指标的影响。方法 将2023年1-3月心血管内科35例急性胸痛患者设为对照组,将2023年3-6月心血管内科31例急性胸痛患者设为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质控方法,观察组按照胸痛中心... 目的 探讨在胸痛中心运行模式下,改进护理环节对心内科护理质量指标的影响。方法 将2023年1-3月心血管内科35例急性胸痛患者设为对照组,将2023年3-6月心血管内科31例急性胸痛患者设为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质控方法,观察组按照胸痛中心总部质控要求项目,筛选护理质量敏感指标,实施持续质量改进的质控方法。比较两组患者首份心电图时间、心肌酶报告时间、静脉留置针置管时间、心肌梗死及肺栓塞应急预案掌握率、医生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实施护理质量敏感指标后应急预案掌握率、医生、患者对护士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首份心电图时间、心肌酶报告时间、静脉留置针置管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医生对护士护理满意度分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胸痛中心运行模式下,护理环节质量改进,不仅缩短急性胸痛救治时间,减轻病人经济负担,而且提升救治质量,有助于提高心内科护理质量,提高患者及医生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质量 胸痛中心 护理管理
下载PDF
胸痛中心持续改进对行急诊PCI术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诊疗及预后的影响
15
作者 田文柱 王仲 +3 位作者 朱春林 李娟 尹德录 李宝玉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24年第2期143-147,156,共6页
目的 研究胸痛中心持续改进对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诊疗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将徐州医科大学附属连云港医院2019年9月—2021年8月收治的534例AMI患者分为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组和非ST段抬... 目的 研究胸痛中心持续改进对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诊疗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将徐州医科大学附属连云港医院2019年9月—2021年8月收治的534例AMI患者分为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组和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组,STEMI组中持续改进前和持续改进后患者分别为224例和249例,NSTEMI组中持续改进前和持续改进后患者分别为27例和34例。2020年9月医院胸痛中心开展持续改进工作,患者在实施提升远程心电图传输比例、开设24小时胸痛门诊、提高胸痛中心三会召开频次、强化胸痛知识宣传等措施后就诊。比较持续改进前后,STEMI组和NSTEMI组诊疗时间节点指标、经济学指标及临床预后指标。结果 STEMI组持续改进后,完成首份心电图至确诊时间、入门至球囊扩张时间、首次医疗接触至球囊扩张时间较持续改进前缩短,心电图远程传输比例、绕行急诊比例较持续改进前提升,住院天数、出院后一年内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较持续改进前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NSTEMI组持续改进后,完成首份心电图至确诊时间、入门至球囊扩张时间较持续改进前缩短,心电图远程传输比例较持续改进前提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医院胸痛中心持续改进提升了AMI患者的救治效率,改善了STEMI患者的临床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痛中心 持续改进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 诊疗 预后
下载PDF
青浦区胸痛中心建设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救治疗效及预后研究
16
作者 孙晓臣 曾欣星 罗溶 《创伤与急危重病医学》 2024年第4期212-215,共4页
目的探讨青浦区胸痛中心建设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救治疗效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自2019年9月至2023年8月青浦区胸痛中心成立前、后收治的500例STEMI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时间先后分为A组(本院胸痛中心成立前收治)与B组... 目的探讨青浦区胸痛中心建设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救治疗效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自2019年9月至2023年8月青浦区胸痛中心成立前、后收治的500例STEMI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时间先后分为A组(本院胸痛中心成立前收治)与B组(本院胸痛中心成立后收治),每组各25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首份心电图(ECG)完成时间、患者从进入医院大门至导丝通过时间(D2WT)、首次医学接触至导丝通过时间(FMC2WT)、半年内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1周死亡发生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社区医务人员认知度、治疗总费用。结果B组患者首份ECG完成时间、D2WT时间、FMC2WT时间均短于A组,其达标率均高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半年内MACE、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1周内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社区医务人员认知度高于A组,治疗总费用低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青浦区胸痛中心建设缩短STEMI患者的急诊救治时间,减少术后并发症及病死率,改善预后,降低治疗费用,提高社区医务人员认知度,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痛中心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急诊救治
下载PDF
宿迁地区影响基层胸痛中心StoD时间的因素分析与对策研究
17
作者 李红云 徐聪 +2 位作者 董得刚 戴生喜 赵园园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4年第12期109-112,共4页
目的探讨宿迁地区基层胸痛中心发病至送达胸痛中心大门(symptom onset to door,StoD)时间的影响因素及对策。方法选择2022年1月—2023年6月宿迁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胸痛中心收治的81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StoD时间分为≤... 目的探讨宿迁地区基层胸痛中心发病至送达胸痛中心大门(symptom onset to door,StoD)时间的影响因素及对策。方法选择2022年1月—2023年6月宿迁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胸痛中心收治的81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StoD时间分为≤6 h组50例与>6 h组31例。统计人口学资料以及相关影响因子,利用单因素分析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胸痛中心StoD时间的影响因素。结果2组疼痛程度评分、通过120入院还是自行来院、社区医生是否通过网络将心电图结果传输至胸痛中心、发病症状是否典型、家属态度是否积极、有无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是否夜间发病、发病地点与就诊医院的距离等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自行来院、发病症状不典型、有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夜间发病、发病地点与就诊医院距离远均是胸痛中心StoD时间的危险因素,家属态度积极为保护因素(P<0.05)。结论基层胸痛中心StoD时间受患者来院途径、症状表现以及发病时间等影响,而家属积极态度有利于缩短StoD时间,需提高家属对疾病的认识,发挥区域诊疗中心协同救治的作用,缩短StoD时间及提高救治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基层医院 胸痛中心 影响因素 救治 对策
下载PDF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总缺血时间与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1年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风险的关系
18
作者 张涛 李爱敏 +3 位作者 张金霞 顾晓龙 龙锋 向定成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976-982,共7页
目的:探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发病720 min内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PCI)患者的总缺血时间(TIT)与术后1年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包括全因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非致死性缺血性脑卒中)发生风险之间的关系。方法:... 目的:探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发病720 min内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PCI)患者的总缺血时间(TIT)与术后1年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包括全因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非致死性缺血性脑卒中)发生风险之间的关系。方法:以2011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期间中国人民解放军南部战区总医院胸痛中心1812例接受PPCI且TIT≤720 min的STEMI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及Cox回归模型分析TIT与住院期间及出院后1年内MACE发生风险的关联,采用限制性立方样条(RCS)函数分析TIT与MACE发生风险的剂量-反应关系。结果:1812例患者住院期间MACE发生率为3.26%;在存活出院的1651例患者中,1年内MACE发生率为6.84%。RCS分析结果显示,TIT与患者住院期间及出院后1年内MACE发生风险均呈近似对数线性关系,MACE发生风险随着TIT延长而增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与TIT≤480 min的患者相比,TIT>480 min的患者住院期间MACE发生风险增加了77.7%(OR=1.777,95%CI:1.020~2.929,P=0.038)。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与TIT≤280 min的患者相比,TIT>280 min的患者出院后1年内MACE发生风险增加106.7%(HR=2.067,95%CI:1.384~3.089,P<0.001)。结论:当TIT超过480 min时,PPCI术后STEMI患者住院期间MACE发生风险显著增加;当TIT超过280 min时,其出院后1年内MACE发生风险也显著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痛中心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总缺血时间 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
下载PDF
胸痛中心建设在平顶山地区急性胸痛患者救治中的应用研究
19
作者 王淼 于维雅 +1 位作者 田恒松 宋贵峰 《罕少疾病杂志》 2024年第1期65-67,共3页
目的探讨在平顶山地区建设胸痛中心对该地区急性胸痛患者救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研究采用回顾性分析,采集平煤神马医疗集团总医院于2017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300例急性胸痛患者临床资料,采集2017年1月-2018年5月115例由非胸痛中心... 目的探讨在平顶山地区建设胸痛中心对该地区急性胸痛患者救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研究采用回顾性分析,采集平煤神马医疗集团总医院于2017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300例急性胸痛患者临床资料,采集2017年1月-2018年5月115例由非胸痛中心处理的急性胸痛患者资料,纳入对照组,采集2018年6月至2019年12月185例由胸痛中心处理的急性胸痛患者资料,纳入观察组,分析并比较两组患者入院后首份心电图完成时间、急性心肌梗死(AMI)确诊率、门-球时间、肌钙蛋白获取时间、接受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率、住院时间及院内病死率。结果两组患者肺动脉栓塞、不稳定型心绞痛、主动脉夹层、气胸、急腹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AMI确诊率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患者中87例患者确诊为AMI,观察组患者中157例患者确诊为AMI;观察组AMI患者首次心电图完成时间、门-球时间、住院时间、肌钙蛋白获取时间低于对照组,接受急诊PCI治疗占比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AMI患者延迟PCI治疗、未进行血运重建治疗占比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AMI患者PCI成功率高于对照组,院内病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平顶山胸痛中心的建立,明显提高该地区AMI检出率,缩短AMI患者检查及治疗时间,有助于提高PCI成功率,降低院内病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痛中心 急性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门-球时间
下载PDF
标准化急诊预检分诊模式在区域性胸痛中心中的应用研究
20
作者 郑丽英 张珍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4年第5期97-101,共5页
目的探究标准化急诊预检分诊模式在区域性胸痛中心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7月—2022年1月陆军第七十三集团军医院未实施标准化急诊预检分诊模式时间段内接诊的100例急性胸痛患者设为对照组,将2022年2月—2023年6月陆军第七十三集... 目的探究标准化急诊预检分诊模式在区域性胸痛中心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7月—2022年1月陆军第七十三集团军医院未实施标准化急诊预检分诊模式时间段内接诊的100例急性胸痛患者设为对照组,将2022年2月—2023年6月陆军第七十三集团军医院开展标准化急诊预检分诊模式后接诊的100例急性胸痛患者为研究组。对比2组患者抢救指标、临床效果、急诊工作效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差异。结果研究组患者的预检分诊时间[(2.03±0.21)minvs.(3.05±0.29)min]、首份心电图时间[(5.06±1.01)minvs.(6.23±1.51)min]、开放静脉通路时间[(9.11±2.01)minvs.(11.63±2.01)min]、床旁测试(point-of-care-testing,POCT)+检验报告时间[(18.98±2.65)min vs.(23.65±2.81)min]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的首次医疗接触(first medical contact,FMC)至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FMC-to-B)[(43.20±3.65)minvs.(56.96±5.18)min]、自送到医院至接受正规治疗总时间(total time from hospital to receiving formal treatment,D-to-B)[(72.36±6.23)min vs.(110.15±13.23)min]以及肌钙蛋白Ⅰ获得时间[(21.02±2.65)minvs.(31.05±3.11)min]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的急诊处置时间[(10.23±2.09)min vs.(16.32±3.01)min]以及急诊候诊时间[(0.98±0.31)min vs.(3.55±0.59)min]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在预检分诊准确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出现心律失常1例,心力衰竭1例,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2.00%(2/100),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的9.00%(9/100)(P<0.05)。结论对急性胸痛患者开展标准化急诊预检分诊模式有助于提高患者预检分诊效率、改善临床治疗效果,对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具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准化急诊 预检分诊模式 区域性胸痛中心 应用价值 分诊效率 不良反应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