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0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tudy on the Moment Magnitude of Small and Moderate Earthquakes Located in the Inner Mongolia Region
1
作者 Liu Fang Zhang Fan +1 位作者 Li Bin Na Re 《Earthquake Research in China》 CSCD 2018年第1期53-63,共11页
Based on digital seismic waveform data from Inner Mongolia Digital Seismic Network,the source spectrum parameters of 182 small and moderate earthquakes from January,2009to September,2016 are derived,and the seismic mo... Based on digital seismic waveform data from Inner Mongolia Digital Seismic Network,the source spectrum parameters of 182 small and moderate earthquakes from January,2009to September,2016 are derived,and the seismic momentmoment magnitude MW of the earthquakes are calculated.The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tress drop and magnitude are obtained using the linear regression method.It is clear that incorporating the moment magnitude into the seismic quick report catalog and the official earthquake catalog can enrich earthquake observation report content,thus providing better service for earthquake emergency and earthquake scientific researc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e central and western regions of inner mongolia SMALL and MODERATE earthquake MOMENT MAGNITUDE Seismic MOMENT
下载PDF
The Crustal Velocity Structure of Western Inner Mongolia
2
作者 Zhao Yanhong Jia Xiye 《Earthquake Research in China》 CSCD 2018年第1期89-99,共11页
The terrain of Inner Mongolia is long and narrow, and the geological structure is complicated. The South China crustal velocity model and Inner Mongolias optimal crustal velocity model 2015 cannot fully meet the ear... The terrain of Inner Mongolia is long and narrow, and the geological structure is complicated. The South China crustal velocity model and Inner Mongolias optimal crustal velocity model 2015 cannot fully meet the earthquake location requirements of Inner Mongolia. Based on the seismological observations produced by Inner Mongolia Seismic Digital Network from 2009 to 2016,the initial model was obtained by using the linear fit of the seismic phases and the converted travel time curve. The Hyposat results of 225 earthquakes that occurred in western Inner Mongolia were scanned using this model,and the velocity model for western Inner Mongolia was determined as follows: V1= 6. 06 km/s;VPb= 6. 61 km/s; Vn= 8. 12 km/s; H1= 30 m; and the Moho depth H = 44 km. Comparison of the test results of the new model and the reference model shows that the residual error of the new model and the mean deviation of the epicenter location have obviously decreas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ner mongolia region South China CRUSTAL VELOCITY MODEL Optimal CRUSTAL VELOCITY MODEL of 2015 western inner mongolia CRUSTAL VELOCITY MODEL
下载PDF
2022年7月内蒙古干旱半干旱区涝—旱转折事件的成因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刘炜 赵艳丽 +2 位作者 高晶 李林惠 王慧敏 《干旱气象》 2024年第1期11-18,共8页
2022年7月内蒙古中西部地区降水明显偏少,且呈前期偏多、后期偏少的涝—旱转折性分布特征,分析不同阶段环流分布差异和影响系统间的配置对进一步做好内蒙古汛期降水预测具有重要作用。利用内蒙古116站逐日降水量、国家气候中心130项气... 2022年7月内蒙古中西部地区降水明显偏少,且呈前期偏多、后期偏少的涝—旱转折性分布特征,分析不同阶段环流分布差异和影响系统间的配置对进一步做好内蒙古汛期降水预测具有重要作用。利用内蒙古116站逐日降水量、国家气候中心130项气候指数、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国家大气科学研究中心(National Center for Enviromental Prediction/National Center for Atmospheric Research,NCEP/NCAR)逐日再分析资料和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ational Oceanic and Atmospheric Admin⁃istration,NOAA)逐月海表温度资料,分析2022年7月内蒙古中西部地区涝-旱转折事件的成因。结果表明:(1)2022年7月内蒙古中西部地区降水量严重偏少,为该地区1991年以来同期降水最少、气象干旱最为严重。(2)7月1—11日降水相对偏多,冷空气路径偏北且强度较弱,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强度偏弱,位置偏北、偏西,冷暖空气在内蒙古中西部地区交绥,加之这一时段高空西风急流位置偏北,内蒙古中西部位于急流轴以南,有利于高层辐散和上升运动发展。7月12—31日降水明显偏少,环流经向度加大,冷空气活动路径偏南且强度增强,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强度偏强且位置明显偏南,不利于水汽输送,加之高空西风急流位置偏南,内蒙古中西部位于急流轴以北,不利于高层辐散和上升运动发展;7月中旬后期至下旬高空西风急流南北向扰动偏强有利于激发东亚—西北太平洋经向遥相关波列,使得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位置偏南从而导致降水偏少。(3)日本海至北太平洋西北部地区的海温异常是影响内蒙古中西部地区降水多寡的重要外强迫信号之一。2022年7月该海区海温异常偏高,其上空激发的气旋式环流减弱了南方暖湿水汽的经向输送,是导致内蒙古中西部降水由涝转旱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蒙古中西部 2022年7月 涝-旱转折 气象干旱 海温异常
下载PDF
内蒙古自治区中西部Lg波衰减及场地响应特征研究
4
作者 贾昕晔 白少奇 +2 位作者 贾彦杰 刘芳 娜热 《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9-117,共9页
基于Lg波谱比与台站场地响应联合反演的方法,选取2016-2020年内蒙古自治区及邻区地震台网记录到的ML≥2.8地震事件78次,开展内蒙古自治区中西部地震波衰减和场地响应分析研究。结果显示,三分向衰减参数分别为Q_(UD)(f)=372·f^(0.54... 基于Lg波谱比与台站场地响应联合反演的方法,选取2016-2020年内蒙古自治区及邻区地震台网记录到的ML≥2.8地震事件78次,开展内蒙古自治区中西部地震波衰减和场地响应分析研究。结果显示,三分向衰减参数分别为Q_(UD)(f)=372·f^(0.54),Q_(EW)(f)=287·f^(0.59),Q_(NS)(f)=382·f^(0.43)。分析34个台站场地响应可得,EKH、 BYT、 HYS台站在1~7 Hz频段内有明显放大效应,BHS、 XLT、 RLT台站在1~3 Hz频段有明显放大效应,可能与台站所处复杂的地质构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蒙古自治区中西部 LG波 衰减参数 场地响应
下载PDF
内蒙古中西部臭氧污染环流分型及典型个例分析
5
作者 杨红子 张小玲 +2 位作者 王佳 张莉 赵雯涛 《干旱气象》 2024年第5期767-775,共9页
为明确内蒙古中西部地区臭氧(O_(3))污染的天气形势分型及气象要素阈值,采用斜交旋转主成分分析法(obliquely rotated Principal Components in T-mode,PCT)对2015—2021年该地区6个盟市的O_(3)污染过程进行了地面及高空环流形势分析,... 为明确内蒙古中西部地区臭氧(O_(3))污染的天气形势分型及气象要素阈值,采用斜交旋转主成分分析法(obliquely rotated Principal Components in T-mode,PCT)对2015—2021年该地区6个盟市的O_(3)污染过程进行了地面及高空环流形势分析,并结合典型O_(3)污染个例,探讨了天气形势、气象要素与O_(3)污染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内蒙古中西部地区O_(3)污染过程在500 hPa环流场中可分为3种类型:脊前西北气流型、平直西风型、高压脊型;在海平面气压场中可分为4种类型:均压场型、低压控制型、高压南部型、低压前部型。环流配置可分为5种类型:高压脊—均压场型、脊前西北气流—低压控制型、平直西风—高压南部型、脊前西北气流—低压南部型、脊前西北气流—均压场型。阿拉善、乌海地区O_(3)超标主要为平直西风—高压南部型,而其他城市多为脊前西北气流—低压控制型。这两种大气环流配置是发生O_(3)污染的主要气象条件。典型区域性O_(3)污染通常发生在特定大气环流形势下,边界层存在逆温层时,逆温强度越强,垂直扩散条件越差,不利于近地面污染物的扩散。气象要素如地面最高气温、日照时数和平均相对湿度对O_(3)污染均有影响。在干燥地区如阿拉善、乌海和巴彦淖尔,O_(3)质量浓度超标时,最高气温通常不低于30℃,日照时数不少于10 h;而相对湿润地区如鄂尔多斯、包头和呼和浩特,O_(3)质量浓度超标时,最高气温通常不低于27℃,日照时数不少于8 h。此外,当风向为西南、南、东南,风速为2.0~5.0 m·s^(-1)时,易发生O_(3)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蒙古中西部 O_(3)污染 环流客观分型 个例分析
下载PDF
气候变化及人类活动对内蒙古中西部植被覆盖变化的影响
6
作者 刘亚娇 张保龙 赵宇新 《陕西林业科技》 2024年第4期6-11,共6页
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造成的植被变化驱动机制对于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科学意义,本研究采用趋势分析法、偏相关分析法和Hurst指数分析法探讨2002-2021年NDVI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1)内蒙古中西部年... 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造成的植被变化驱动机制对于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科学意义,本研究采用趋势分析法、偏相关分析法和Hurst指数分析法探讨2002-2021年NDVI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1)内蒙古中西部年际NDVI呈波动上升趋势,空间分布上内蒙古中部偏高、西部偏低。(2)利用趋势分析与Hurst指数对NDVI未来变化趋势探究可知,持续增加、由增加转为减少、由减少转为增加、持续减少的区域分别占73.4%、16.0%、1.2%、9.2%。(3)研究区内NDVI与平均气温的平均偏相关系数是0.09,与降水量平均偏相关系数是0.37。(4)气候变化对内蒙古中西部86.72%的区域植被生长起到促进作用;人类活动对内蒙古中西部84.58%的区域植被生长起到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蒙古中西部 NDVI 植被 气候 人类活动
下载PDF
再现北疆——民国时期西方人镜头中的内蒙古地区影像研究
7
作者 吉雅图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36-51,共16页
民国时期,由于国外殖民势力的扩张,诸多西方人先后进入内蒙古地区考察、游访、探险。随着摄影技术的发展,一些西方人将影像作为重要的记录手段,拍摄了大量照片。这些影像反映了民国时期内蒙古地区的社会风貌,对研究民国时期内蒙古地区... 民国时期,由于国外殖民势力的扩张,诸多西方人先后进入内蒙古地区考察、游访、探险。随着摄影技术的发展,一些西方人将影像作为重要的记录手段,拍摄了大量照片。这些影像反映了民国时期内蒙古地区的社会风貌,对研究民国时期内蒙古地区的历史文化有较高参考价值,可以拓展我国的北疆史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国时期 西方人 内蒙古地区 影像资料
下载PDF
大兴安岭西南坡成矿带晚古生代中期未变质岩浆岩的SHRIMP锆石U-Pb年代学 被引量:46
8
作者 薛怀民 郭利军 +3 位作者 侯增谦 童英 潘晓菲 周喜文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811-823,共13页
大兴安岭西南坡晚古生代中、晚期未变质的岩浆岩广泛分布,它们的侵位时间虽不尽相同,但都晚于中亚-蒙古造山区(带)东部峰期造山的时间,且大多与主缝合带拼合后的拉张构造环境有关,岩石性质也多具有偏碱性或双峰式的特点。本文测定了内... 大兴安岭西南坡晚古生代中、晚期未变质的岩浆岩广泛分布,它们的侵位时间虽不尽相同,但都晚于中亚-蒙古造山区(带)东部峰期造山的时间,且大多与主缝合带拼合后的拉张构造环境有关,岩石性质也多具有偏碱性或双峰式的特点。本文测定了内蒙古东南部二连浩特-贺根山缝合带与索伦山-西拉木伦缝合带之间的维拉斯托石英闪长岩和闪长岩、拜仁达坝花岗闪长岩以及道伦达坝英安质晶屑凝灰岩的SHRIMP锆石U-Pb年龄,它们分别为310±2、311±2、319±3和300±5Ma,时代均为晚石炭世。这些岩浆岩的形成时间比(峰期造山形成的)锡林郭勒杂岩的变质年龄(337±6Ma)晚约20~40Ma,未受到变形和变质作用的影响,推测其属于晚造山/后造山的岩浆岩。认为西伯利亚板块与华北板块之间主缝合带的闭合时间应在晚石炭世前,主缝合带的位置应在二连浩特-贺根山一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造山 晚石炭世 SHRIMP锆石U-PB定年 中亚造山区 内蒙古
下载PDF
内蒙古中西部钼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及其动力学背景 被引量:36
9
作者 侯万荣 聂凤军 +3 位作者 徐斌 李伟 樊永伟 赵春荣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751-764,共14页
本文首次对内蒙古中西部白乃庙铜-钼-金矿床、大苏计钼矿床、西沙德盖钼矿床、柳坝沟金-钼矿床、哈达门沟金-钼矿床、查干花钼-钨矿床和流沙山钼-金矿床的产出环境、地质特征、成因类型和时空分布特点进行了简要总结,对成矿作用与构造-... 本文首次对内蒙古中西部白乃庙铜-钼-金矿床、大苏计钼矿床、西沙德盖钼矿床、柳坝沟金-钼矿床、哈达门沟金-钼矿床、查干花钼-钨矿床和流沙山钼-金矿床的产出环境、地质特征、成因类型和时空分布特点进行了简要总结,对成矿作用与构造-岩浆活动的关系进行了概略性论述。柳坝沟、哈达门沟和白乃庙矿床均在前寒武纪变质岩地层中产出,大苏计、查干花、西沙德盖和流沙山矿床直接产于海西-印支期中酸性侵入岩中,尽管上述矿床在产出环境和地理位置上存在有一定差别,但是它们均与花岗岩类侵入岩体(或岩脉)具有密切的空间分布关系,属与中酸性侵入岩有关的钼多金属矿床。另外,根据矿床(点)的空间分布特点,可划分出5个钼多金属矿化集中区:即大苏计-明星沟钼矿化集中区、白乃庙-谷那乌苏铜-钼-金矿化集中区、哈达门沟-沙德盖金-钼矿化集中区、马尼图-查干花钼-铋-钨矿化集中区和流沙山-黑鹰山钼-金-铁矿化集中区。研究结果表明,成矿作用与板块消减、碰撞和缝合过程中所诱发的构造-岩浆事件密切相关,是地壳特定演化阶段构造-岩浆活动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钼多金属矿床 时空分布 地质特征 内蒙古中西部
下载PDF
内蒙古中西部浅变质岩为容矿围岩的金矿床地质特征及形成过程 被引量:31
10
作者 聂凤军 江思宏 +2 位作者 侯万荣 刘翼飞 肖伟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58-70,共13页
从地质-构造单元上看,内蒙古中西部位于华北陆台北缘西段,区内浅变质岩为容矿围岩的金矿床(点)星罗棋布,并且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代表性矿床有常山壕(特大型)、朱拉扎嘎(大型)和赛音乌苏(中型)金矿床。金矿化大都在白云鄂博和渣尔泰裂... 从地质-构造单元上看,内蒙古中西部位于华北陆台北缘西段,区内浅变质岩为容矿围岩的金矿床(点)星罗棋布,并且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代表性矿床有常山壕(特大型)、朱拉扎嘎(大型)和赛音乌苏(中型)金矿床。金矿化大都在白云鄂博和渣尔泰裂谷带中元古界砂岩、粉砂岩、碳质板岩、千枚岩和片岩中呈层状、似层状和网脉状产出,并且与古生代侵入岩脉群具有密切的空间分布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尽管上述3处金矿床所处的地理位置不同,但是它们的产出环境、地质特征和形成机理大体相似,并且可与乌兹别克斯坦穆龙套超大型金矿床相对比。金成矿作用发生的时间与古大陆边缘裂谷带构造-岩浆活动高峰期相吻合,其中海西期构造变形和岩浆侵位所诱发的热液活动是导致金矿床形成的主导控制因素。浅变质岩为容矿围岩的金矿床属中-低温热液金矿床,是地壳特定演化阶段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学 金矿床 浅变质岩 地质特征 时空分布 成矿作用 内蒙古中西部
下载PDF
内蒙古中西部地区小震震源机制解分析 被引量:13
11
作者 刘芳 王晓山 杨雅琼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A01期7-11,共5页
利用P、S最大振幅比数据反演中小震震源机制方法,选取2001—2008年发生在内蒙古中西部的中小地震的数字波形数据,反演得到130个地震震源机制。研究结果表明,震源机制存在NWW-SEE向和NE-SW向的两组节面,受近NEE-SWW方位的压应力和NNW-SS... 利用P、S最大振幅比数据反演中小震震源机制方法,选取2001—2008年发生在内蒙古中西部的中小地震的数字波形数据,反演得到130个地震震源机制。研究结果表明,震源机制存在NWW-SEE向和NE-SW向的两组节面,受近NEE-SWW方位的压应力和NNW-SSE方位的张应力作用,NWW-SEE向的破裂面产生右旋走向滑动,NNW-SSE向的破裂面产生左旋走向滑动。系统聚类分析显示,内蒙古中西部中小地震以直立节面、走滑型震源机制解为主。通过对杭锦旗、托克托两次4级以上地震震源机制与背景场对比,认为均不是"前兆地震"。通过对震源机制的一致性参数分析,内蒙古中西部震源机制一致性参数出现低值区,对地震预测具有一定的指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蒙古中西部 振幅比 震源机制解 波形数据 地震预测
下载PDF
内蒙古西部温都尔庙群的时代及其在中亚造山带中的位置 被引量:24
12
作者 徐备 徐严 +1 位作者 栗进 李群生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20-127,共8页
内蒙古西部的温都尔庙群下部为含铁石英岩、变质火山岩与绢云石英片岩,上部由各类绢云石英片岩、石英岩组成,局部夹碳酸盐沉积。利用SHRIMP和ICP-MS定年方法,获得该群下部的变质火山岩时代为(460±4)Ma,上部绢云石英片岩中最年轻... 内蒙古西部的温都尔庙群下部为含铁石英岩、变质火山岩与绢云石英片岩,上部由各类绢云石英片岩、石英岩组成,局部夹碳酸盐沉积。利用SHRIMP和ICP-MS定年方法,获得该群下部的变质火山岩时代为(460±4)Ma,上部绢云石英片岩中最年轻的峰值年龄为417 Ma和444 Ma。结合已有的锆石年龄分析结果,本文认为温都尔庙群的发育时代可能为500~415 Ma。根据温都尔庙群的物质组成,推测其形成于松辽—浑善达克地块周围的大陆边缘海域并命名为温都尔庙洋,代表我国境内早古生代时期的古亚洲洋。根据碰撞造山带理论探讨了温都尔庙群的构造位置,提出在早—中古生代时期,以温都尔庙群为代表的古亚洲洋发生了向南部华北地块和向北部兴安—艾力格庙地块的双向俯冲,其主体部分形成南、北两个加积楔,而其边缘部分卷入南、北混杂岩带成为基质,因此温都尔庙群的褶皱及变质历史记录了中亚造山带东段的演化过程。对碎屑锆石年龄分布的研究表明,温都尔庙群的前寒武纪物源特征与蒙古国下古生界的相似,而与华北陆块显著不同,表明温都尔庙群的物源很可能来自华北陆块之外的前寒武纪古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都尔庙群 中亚造山带 内蒙古西部
下载PDF
内蒙古中西部地区土壤紧实度初步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李宁 刘雪琴 +1 位作者 张鹏 温玉婷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9-26,共8页
沙尘暴的发生与沙尘暴源地的下垫面状况密不可分,下垫面要素中土壤紧实度等地表状况指标是沙尘暴灾害下垫面因子的危险度研究的重要内容。选取沙尘暴源地的内蒙古中西部地区为研究区域,于2004年4月进行了土壤紧实度实地采样,对获取的36... 沙尘暴的发生与沙尘暴源地的下垫面状况密不可分,下垫面要素中土壤紧实度等地表状况指标是沙尘暴灾害下垫面因子的危险度研究的重要内容。选取沙尘暴源地的内蒙古中西部地区为研究区域,于2004年4月进行了土壤紧实度实地采样,对获取的36个采样点的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发现在不同的植被覆盖类型下,地表的土壤紧实度值具有明显的分异特征和分布范围。以1∶10万的内蒙古土地利用类型图为依托进行重分类,对研究区域的土壤紧实度值进行空间上的了反演。并通过2009年第二次实地采样对该反演的精度进行了验证,排除干扰因素后,发现土壤紧实度的反演结果良好,因此可以获得空间范围上土壤紧实度的一个粗略范围值。研究结果可为日后进行土壤紧实度对沙尘暴的影响和贡献等级划分以及沙尘暴下垫面脆弱性风险评估和区划提供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蒙古中西部 土壤紧实度 土地利用类型 空间反演 沙尘暴灾害
下载PDF
沙尘暴评估中土壤含水量概率分布模型研究——以内蒙古中西部地区为例 被引量:4
14
作者 李宁 顾卫 +1 位作者 史培军 杜子璇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0-15,共6页
根据内蒙古中部地区二连浩特,乌拉特中旗和乌海3个观测站2001年4月至2004年4月的逐时土壤含水量观测结果和相应的沙尘暴发生的实况,对沙尘暴发生时和没有沙尘暴发生时的土壤含水量,分别用正态分布、指数分布、伽马分布、瑞利分布、威布... 根据内蒙古中部地区二连浩特,乌拉特中旗和乌海3个观测站2001年4月至2004年4月的逐时土壤含水量观测结果和相应的沙尘暴发生的实况,对沙尘暴发生时和没有沙尘暴发生时的土壤含水量,分别用正态分布、指数分布、伽马分布、瑞利分布、威布尔分布和耿贝尔分布函数进行了拟合,并根据相关系数和最小二乘法进行了拟合优度检验。结果表明,对内蒙古中部地区这3个地点而言,沙尘暴发生时的土壤含水量服从耿贝尔分布,沙尘暴不发生时的土壤含水量服从伽马分布。根据耿贝尔分布,建立了土壤含水量重现期的曲线拟合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尘暴 概率分布 土壤含水量 内蒙古中西部地区 拟合检验
下载PDF
文化社会学视角下的“圆锁”习俗 被引量:8
15
作者 何生海 刘一鸣 《东疆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8-12,111,共5页
"圆锁"习俗是我国北方民族一种常见的民间风俗,是为长到12岁的孩子举办生日聚会冠以成人礼的仪式。在其运作过程中激活了民间信仰、民间道德、人生自省、社区网络、崇礼意识等文化资本诸要素并使其相互运行。从现阶段凸显的&q... "圆锁"习俗是我国北方民族一种常见的民间风俗,是为长到12岁的孩子举办生日聚会冠以成人礼的仪式。在其运作过程中激活了民间信仰、民间道德、人生自省、社区网络、崇礼意识等文化资本诸要素并使其相互运行。从现阶段凸显的"圆锁宴"的现象折射出人间交往由情感性趋向功利性的态势,随之产生的礼物经济更深刻地影响着当前和谐社会的构建,研究通过这一习俗所演绎的传统与现代的"双向回流"过程,可以为民俗的发展提供一种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锁 文化社会学 内蒙古中西部 文化变迁
下载PDF
西部贫困县经济发展与农民收入增长研究——以内蒙古自治区为例 被引量:12
16
作者 刘颖琦 郭名 《中国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80-89,共10页
在对西部375个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历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和经济发展数据分析的基础上,发现了西部贫困县经济发展和收入增长之间的一般规律。重点对内蒙古自治区内九个贫困县人均生产总值、农民人均纯收入远高出西部贫困县的现象进行了深入... 在对西部375个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历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和经济发展数据分析的基础上,发现了西部贫困县经济发展和收入增长之间的一般规律。重点对内蒙古自治区内九个贫困县人均生产总值、农民人均纯收入远高出西部贫困县的现象进行了深入研究,研究表明,内蒙古自治区内的贫困县产业发展和农民收入的增加受益于区域间和产业间的相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部贫困县 产业 农民人均纯收入 内蒙古自治区
下载PDF
内蒙古自治区凉城县农村居民住院服务利用状况调查 被引量:3
17
作者 李敏 欧阳晓晖 +3 位作者 胡其图 王彦 温国政 刘瑞鹏 《医学与社会》 2011年第8期33-35,共3页
目的:了解内蒙古自治区凉城县农村居民住院服务利用的影响因素,为提高内蒙古西部农村地区医疗卫生服务水平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两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凉城县3个乡镇居住半年以上的农村居民进行入... 目的:了解内蒙古自治区凉城县农村居民住院服务利用的影响因素,为提高内蒙古西部农村地区医疗卫生服务水平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两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凉城县3个乡镇居住半年以上的农村居民进行入户调查,用Stata10.0软件进行分析。结果:调查对象住院率为31.58‰;住院病人的住院医疗机构主要集中在县/市/区医院;住院人口中90.77%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其住院率为30.52‰;应住院而未住院比例为65.43%,未住院的主要原因是经济困难。结论:调查对象住院服务利用率较低;经济原因依然是影响内蒙古农村地区住院服务利用的主要因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对农村居民利用住院服务起到了推动作用;仍有部分农村居民无任何医疗保障,影响其住院服务的利用;乡镇卫生院建设情况不良。建议:继续深化和加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加强乡镇卫生院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住院服务 农村居民 内蒙古自治区
下载PDF
2013~2015年内蒙古西部地区生鲜乳质量调查报告 被引量:4
18
作者 王丽芳 张三粉 +3 位作者 李秀萍 姚一萍 史培 杨永青 《中国奶牛》 2016年第9期46-49,共4页
为了解内蒙古西部地区原料奶品质,分析不同季节对原料奶质量的影响,对内蒙古西部地区的奶罐奶进行了调查研究,于2013~2015年的每个季度采集10批次奶罐奶,比较分析了乳脂率、乳蛋白率、体细胞数及菌落总数的变化规律。调查显示,季节对乳... 为了解内蒙古西部地区原料奶品质,分析不同季节对原料奶质量的影响,对内蒙古西部地区的奶罐奶进行了调查研究,于2013~2015年的每个季度采集10批次奶罐奶,比较分析了乳脂率、乳蛋白率、体细胞数及菌落总数的变化规律。调查显示,季节对乳脂率影响比较大,乳脂率最低值出现在第二季度,最高值却不完全相同。季节对乳蛋白率的影响没有明显规律;菌落总数与体细胞数随季节而变化,即在天气较热的第三季度比较高,其他季度较低;与乳脂率、乳蛋白率和菌落总数比较,体细胞数对生鲜乳质量的分级影响最大。结果表明,内蒙古西部地区生鲜乳质量较好,季节对乳脂率、体细胞数和菌落总数有明显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蒙古西部地区 生鲜乳 质量 分级 调查报告
下载PDF
蒙华铁路货车段修能力探讨 被引量:6
19
作者 骆礼伦 缪东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53-156,共4页
阐述客货分线后铁路货运能力增强、货车保有量增长的特征,以及铁路货物高效率高质量的运输需求,必然会对货车段修能力提出新的要求。采用调研货车保有量、货车段修台位方法,结合货车保有量预测,分析全路及蒙西至华中煤运通道铁路(简称&q... 阐述客货分线后铁路货运能力增强、货车保有量增长的特征,以及铁路货物高效率高质量的运输需求,必然会对货车段修能力提出新的要求。采用调研货车保有量、货车段修台位方法,结合货车保有量预测,分析全路及蒙西至华中煤运通道铁路(简称"蒙华铁路")沿线区域内货车保有量增长与货车段修能力的矛盾,提出新建(或扩建)车辆段、加强检修工艺装备、优化组织管理、修程修制改革等货车段修能力增强措施,提出蒙华铁路货车车辆段(检修车间)设施布局方案,分析沿线区域货车段修能力增强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华铁路 货车保有量 段修能力 货车车辆段
下载PDF
蒙西至华中地区铁路智能运输信息系统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张南 黄凯 王凯 《铁道经济研究》 2017年第2期43-47,共5页
结合《基于及时运输的蒙西华中地区铁路智能运输信息系统研究》项目,介绍蒙西至华中地区铁路智能运输信息系统的总体技术路线;对系统的服务架构进行分析,将整个系统划分为电子商务、货物运输计划编制、货物运输组织、经营管理、列车控... 结合《基于及时运输的蒙西华中地区铁路智能运输信息系统研究》项目,介绍蒙西至华中地区铁路智能运输信息系统的总体技术路线;对系统的服务架构进行分析,将整个系统划分为电子商务、货物运输计划编制、货物运输组织、经营管理、列车控制、铁路基础信息管理、信息共享、安全管理、人员管理、运力资源动态管理等10个服务单元以及相对应的36个子服务单元;对智能运输信息系统的总体架构和信息交互进行阐述。蒙西至华中地区铁路智能运输信息系统的研究为以后蒙华铁路的高效运营提供了理论和技术的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华铁路 智能运输 信息系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