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道光“台湾之狱”诗歌书写及其诗史意义
1
作者 温世亮 《台湾研究集刊》 CSSCI 2021年第6期85-94,共10页
发生于清道光二十三年的“台湾之狱”,不仅是一起轰动朝野的政治事件,也成为晚清文学创作的重要题材,可以将它纳入文学事件的范畴。“台湾之狱”的诗歌书写,与当时的社会现实有着密切关联,或塑造忠贞于家国的英雄形象,或批判朝廷消极的... 发生于清道光二十三年的“台湾之狱”,不仅是一起轰动朝野的政治事件,也成为晚清文学创作的重要题材,可以将它纳入文学事件的范畴。“台湾之狱”的诗歌书写,与当时的社会现实有着密切关联,或塑造忠贞于家国的英雄形象,或批判朝廷消极的政治态度,或褒扬儒家道义精神,以事入诗、据事置评的特点突出,明道与经世成为其精神旨归。“台湾之狱”既提振了事件焦点人物姚莹的诗坛地位,又具有时代诗学思潮的标识意义,是支撑、引领和推动道光及之后诗坛经世风潮蔓延、播扬与发展的重要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姚莹 “台湾之狱” 诗歌书写 明道经世 诗史意义
下载PDF
船舶企业专利撰写过程中的问题与对策
2
作者 王维 《造船技术》 2016年第1期4-8,13,共6页
专利文件的撰写是法律性和技术性都非常强的工作。申请文件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能否获得专利权、影响专利保护范围的大小,也会影响专利申请的速度。能否撰写出一份既符合具体专利的特点,又能符合法律规范要求的专利申请文件,关系到专利权... 专利文件的撰写是法律性和技术性都非常强的工作。申请文件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能否获得专利权、影响专利保护范围的大小,也会影响专利申请的速度。能否撰写出一份既符合具体专利的特点,又能符合法律规范要求的专利申请文件,关系到专利权人直接的利益。因此我们要尽可能地按照要求完整撰写相关材料,以缩短我企业发明人和专利代理机构沟通的次数,提高专利申请的效率,缩短专利申请受理的时间周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利撰写 技术交底书 问题与对策
下载PDF
重视职业学校学生的英语写作,并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写作能力
3
作者 鄂春香 《科教文汇》 2014年第31期147-148,共2页
写作能力是综合运用语言能力的一个重要体现,针对学生的英语基础较薄弱,写作能力的培养成了英语教学的一个难点,通过近几年的教学实践,发现如果重视英语写作,明确写作目标;如果能有效地加强语言听说读写之间的联系,采用多元化的课堂模... 写作能力是综合运用语言能力的一个重要体现,针对学生的英语基础较薄弱,写作能力的培养成了英语教学的一个难点,通过近几年的教学实践,发现如果重视英语写作,明确写作目标;如果能有效地加强语言听说读写之间的联系,采用多元化的课堂模式来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如果能掌握英语写作的规律,循序渐进地开展写作训练,学生也可以在英语学习中潜移默化地提升自己的英语写作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难培养的能力 明确职校生的写作目标 多元化的课堂教学模式 听说读写之间的联系 循序渐进
下载PDF
老子思想对周口作家群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任动 《郑州师范教育》 2016年第1期72-75,共4页
周口是老子故里、道家圣地,也是周口作家群成长的热土。老子思想"我欲独异于人""虽有荣观,燕处超然"等诸多方面对周口作家群的影响显而易见。老子思想对周口作家群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精神特质和创作实践两个方面。以... 周口是老子故里、道家圣地,也是周口作家群成长的热土。老子思想"我欲独异于人""虽有荣观,燕处超然"等诸多方面对周口作家群的影响显而易见。老子思想对周口作家群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精神特质和创作实践两个方面。以老子思想等深厚的传统文化作为创作的底蕴,周口作家群因其丰厚的思想容量与独特的叙述视角,为当代文坛奉献出大量优秀作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子思想 周口作家群 精神特质 创作实践
原文传递
论道家生态思想对新时期女性创作的影响
5
作者 张浩 《中国文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61-69,共9页
当代女性创作,尤其是新时期以来的女性创作,以集群的方式展示出道家生态思想的和谐之美。女作家在"物我齐一"的生态情怀、守愚为智的生态人格,以及"见素抱朴"的生态伦理等三个向度上对道家生态思想的传承和哲学思考... 当代女性创作,尤其是新时期以来的女性创作,以集群的方式展示出道家生态思想的和谐之美。女作家在"物我齐一"的生态情怀、守愚为智的生态人格,以及"见素抱朴"的生态伦理等三个向度上对道家生态思想的传承和哲学思考,不仅显示了女作家对传统道家文化的回溯和坚守,构建了一个人类与自然和谐相融、人与人平等互爱的传统美学基础上的生态乌托邦,而且女作家通过自己的创作反过来阐释、丰富了道家文化的内涵,赋予道家思想与时俱进的现代意义,显示了道家文化与新时期女性创作之间的互动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创作 道家 生态思想
原文传递
反复论辩的“重言”及其他--儒道会通视野下的《庄子》校读三题
6
作者 解志熙 《国际儒学(中英文)》 2022年第2期65-77,159,160,共15页
由于《庄子》的奇妙文体和不羁之思,加上历代的传抄、刻本亦不免讹误和异文,所以《庄子》还存在一些有待解决的语文问题,如历来训诂就对《知北游》中“汝唯莫必,无乎逃物”有误解,而《田子方》《庚桑楚》两篇也可能暗藏着错简。历来对... 由于《庄子》的奇妙文体和不羁之思,加上历代的传抄、刻本亦不免讹误和异文,所以《庄子》还存在一些有待解决的语文问题,如历来训诂就对《知北游》中“汝唯莫必,无乎逃物”有误解,而《田子方》《庚桑楚》两篇也可能暗藏着错简。历来对《寓言》篇所谓“重言”也存在误断和误解。“重言”乃是著《庄子》者对其语言修辞和思想论辩特点的自我总结:《庄子》诸篇始终围绕着几个思想主题反复论辩、不断曼衍,所以全书就不能不“重意”而且“重言”了。《庄子》的这一特点,在儒家典籍《论语》《孟子》中也同样有所体现。理解了这个特点,有助于重新认识《庄子》文本逐渐曼衍的生成过程和反复推阐的思想进路以至于作者的归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庄子》 重言 反复论辩 写作过程 思想进路 儒道会通
原文传递
从“修道之教”到“传道之教”——论中国儒家的道统改造及其现代教育意蕴
7
作者 王占魁 《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72-85,共14页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老子之"道"乃是一个具有"本体"或"真理"意义的价值范畴,也是奠定古典儒家"志道"理想的核心概念。《中庸》所谓"尊德性而道问学"的主张,不仅昭示着儒家教育的"...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老子之"道"乃是一个具有"本体"或"真理"意义的价值范畴,也是奠定古典儒家"志道"理想的核心概念。《中庸》所谓"尊德性而道问学"的主张,不仅昭示着儒家教育的"德性"(实践)目的论和"学问"(致知)方法论取向,也实际成为后儒宗承的两种"修道"进路。修道的本质在于"受道之教"、"以道为师"。然而,为强化儒家参与封建秩序重建的政治影响力,后儒对这一道统自"天道"至"人道"再至"王道"的降解式改造,在实现了儒家士子从独立自主的"志道君子"到依附权贵跻身统治阶层的"入仕儒吏"的人格转变之余,也酿成了"文—道分离"和"师—道分离"两大教育病症。由此,儒家教育的重心逐渐从注重内发的"修道之教"转向强调外铄的"传道之教"。其间,后儒对"道/德"的虚化、泛化、边缘化、物化乃至个人化等认知偏差,也成为长期制约中国教育"求真"、"究理"的思想障碍。为此,在新时代构建中国特色话语体系的背景下,我们亟须回归古典儒家的"志道"初衷,秉持"尊德性而道问学"的教育逻辑,发扬"一以贯之"的方法论旨趣,重振古典儒家具备人类"公共"、"共由"品格的"求道"精神在现代"文教"与"师教"实践中的价值指引作用,使之成为现代中国"讲理公民"普遍养成和"现代科学"自然生发的互补进路,从而为中国文化复兴和科学繁荣奠定可靠的教育哲学基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修道 传道 文以明道 师者解惑 讲理公民 中国教育哲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