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3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he sea/land breeze in the northern coastal area of Shandong Peninsula 被引量:2
1
作者 Wang Sizhen and Song Xilong Ocean University of Qingdao. Qingdao. ChinaInstitute of Oceanology, Academia Sinica. Qingdao, China 《Acta Oceanologica Sinica》 SCIE CAS CSCD 1989年第3期367-378,共12页
In this paper the seasonal variation and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ea/ land breeze in the northern coastal area of' Shandong Peninsula are studied in two ways: one is the analysis of the observed wind dat... In this paper the seasonal variation and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ea/ land breeze in the northern coastal area of' Shandong Peninsula are studied in two ways: one is the analysis of the observed wind data, and the other is numerical simulation and experiments. Firstly, the hour to hour wind data through the year 1984 at Longkou Meteorological Station and Yantai Oceanographic Station are analysed through energy spectra and hodograph. It is revealed from the analysed results that the effects of the sea/ land breeze in the area are notable in spring, summer and fall, especially in May. However, in winter the effects of sea / land breeze are not obvious. because the cold noitherly is prevailing. Secondly, a two-dimensional non- linear model of primitive equations is used to study the sea / land breeze circulation in May in the area. The results of numerical simulation consist basically with the analysed results of the observed sea / land breeze. A reasonable theoretical structure of the sea / land breeze circulation is displayed, and a new undeerslanding of the developmental mechanism of land breeze circulation in that area is obtained. Lastly, numerical experiments about the effects of large scale wind and temperature fields upon the sea / land breeze circulation are perform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e sea/land breeze in the northern coastal area of shandong Peninsula area
下载PDF
Provenance analysis of surface sediments in the Holocene mud area of the southern coastal waters off Shandong Peninsula,China 被引量:6
2
作者 ZHANG Xiaobo BI Shipu +5 位作者 ZHANG Yong YANG Yuan LIU Shanshan KONG Xianghuai LI Xiaoyue CHU Hongxian 《Acta Oceanologica Sinica》 SCIE CAS CSCD 2016年第5期124-133,共10页
The sedimentary record of mud areas is an important carrier of information on the Holocene evolution of marine environments. Based on fine interpretations of the shallow stratigraphic section data, a small mud deposit... The sedimentary record of mud areas is an important carrier of information on the Holocene evolution of marine environments. Based on fine interpretations of the shallow stratigraphic section data, a small mud deposit area has been found in the southern coastal waters off Shandong Peninsula. This mud area is mainly distributed in coastal waters north of Laoshantou to the vicinity of Rushan Estuary. Overall, it is parallel to the coastline and spreads in a banded pattern, gradually thinning from offshore to the sea. The isopach map of depth distribution is parallel with the shoreline, and the depocenter lies in coastal waters of the Aoshan Bay where the maximum thickness is up to 22.5 m. Accelerator mass spectrometry(AMS) ^(14)C dating shows that the mud area was formed in the Holocene. The test data of surface sediments from the mud area, including particle size, mineral characteristics, and rare earth element contents, are used in comparisons with the composition of materials from the major surrounding medium and small rivers flowing into the sea and the Huanghe(Yellow) River. In this paper, the sedimentary characteristics and provenance of the mud deposit area are discuss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formation of this mud area resulted from the joint action of the Huanghe River and surrounding rivers flowing into the se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uthern coastal waters off shandong Peninsula mud area provenance analysis
下载PDF
Phytoplanktonic biogeography in the subtropical coastal waters,East China Sea along intensive anthropogenic stresses: roles of environmental versus spatial factors
3
作者 Ran Ye Haibo Zhang +5 位作者 Yige Yu Qing Xu Dandi Shen Min Ren Lian Liu Yanhong Cai 《Acta Oceanologica Sinica》 SCIE CAS CSCD 2023年第4期103-113,共11页
Understanding the relative roles of local environmental effects and spatial effects on phytoplankton community is of essential importance to study the biogeography of them at regional scale. However, the determinants ... Understanding the relative roles of local environmental effects and spatial effects on phytoplankton community is of essential importance to study the biogeography of them at regional scale. However, the determinants that driving the biogeography of phytoplankton communities in the coastal area of northern Zhejiang still remained unclear. We surveyed phytoplankton community compositions in water columns associated with environmental and spatial influences across five subzones that geographically covering this region over four seasons. Diatoms and dinoflagellates were recorded as the main dominant groups and Coscinodiscus oculs-iridis, Coscinodiscus jonesianus, and Skeletonema costatum, were identified as the major abundant species existing in all seasons.Spatially structured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rather than pure spatial or environmental factors, substantially shaped the biogeography of phytoplankton community, with the former mainly comprised of water temperature,dissolved oxygen, phosphate, pH, and salinity, and the latter referring to a non-negligible factor. This study was the first integrated research that combining environmental filtering with spatial factors in structuring phytoplankton communities at a complete tempo-spatial scale. Our results may facilitate to the further study of harmful algal blooms early-warning in this reg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ogeography of phytoplankton community environmental factors spatial factors coastal area of northern Zhejiang
下载PDF
基于自然地下水矿化度分布的北方沿海区水稻适宜规模研究
4
作者 汪勇 何凡 +2 位作者 张园园 赵勇 刘源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83-89,共7页
基于自然地下水矿化度分布规律,探究北方沿海区水稻合理种植规模具有重要的节水压盐意义。本研究以唐山市为例,基于地下水矿化度监测及Landsat遥感影像等数据,分析了水稻种植规模时空分布,结合水稻生长的矿化度阈值,利用叠加分析法提出... 基于自然地下水矿化度分布规律,探究北方沿海区水稻合理种植规模具有重要的节水压盐意义。本研究以唐山市为例,基于地下水矿化度监测及Landsat遥感影像等数据,分析了水稻种植规模时空分布,结合水稻生长的矿化度阈值,利用叠加分析法提出适宜种植规模和调整措施。结果表明:受水资源短缺影响,1991年以来唐山沿海区的水稻种植面积逐年减少,现状水稻种植面积基本稳定在6.28万hm^(2)。地下水矿化度大于3、1~3 g/L和小于1 g/L的区域分别为水稻保留区、探索退减区和优先调减区,面积分别为4.80、1.69和1.05万hm^(2)。结合国家粮食安全要求,唐山市沿海区适宜水稻种植面积为5.00~5.33万hm^(2)。研究成果为北方沿海区水田的开发利用和粮食节水增产策略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方沿海区 地下水矿化度分布 水稻适宜面积 农业节水 粮食安全
下载PDF
明代山东海防工程述论
5
作者 王海鹏 《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1-8,共8页
从明朝初年开始,倭寇频频大规模侵扰我国,使沿海地区深受其害。为了抵御倭寇侵扰,明政府在山东沿海陆续设立11个卫、6个守御千户所,并建设了府城、县城、卫城、所城、军寨、墩堡等海防工程,形成了以卫所城池为主体的、防止倭寇入侵和海... 从明朝初年开始,倭寇频频大规模侵扰我国,使沿海地区深受其害。为了抵御倭寇侵扰,明政府在山东沿海陆续设立11个卫、6个守御千户所,并建设了府城、县城、卫城、所城、军寨、墩堡等海防工程,形成了以卫所城池为主体的、防止倭寇入侵和海盗骚扰的完整而严密的海防工程体系。这些海防工程在当时适应了抗倭斗争的需要,是明代山东海防体系的重要基础、重要依托,对抵御倭寇侵扰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东沿海 海防建设 海防工程 倭寇 明朝
下载PDF
山东省沿黄地区规模化牛场全株玉米青贮发酵品质及营养价值评价
6
作者 魏立鹏 郭艺璇 +4 位作者 程群 徐进栋 程明 林英庭 朱风华 《黑龙江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78-83,98,共7页
为了评定山东省沿黄地区全株玉米青贮发酵品质和营养价值,以了解规模化牛场青贮玉米的制作现状,试验于2023年3—5月份分别采集沿黄地区滨州市、东营市、德州市、菏泽市、济宁市、济南市、聊城市、泰安市、淄博市的规模化奶牛场(51个)和... 为了评定山东省沿黄地区全株玉米青贮发酵品质和营养价值,以了解规模化牛场青贮玉米的制作现状,试验于2023年3—5月份分别采集沿黄地区滨州市、东营市、德州市、菏泽市、济宁市、济南市、聊城市、泰安市、淄博市的规模化奶牛场(51个)和肉牛场(54个)全株玉米青贮饲料样品共105份,测定样品的发酵品质和营养成分,参照《青贮玉米品质分级》(GB/T 25882—2010)对全株玉米青贮品质进行分级。结果表明:淄博市全株玉米青贮中乳酸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市(P<0.05);德州市全株玉米青贮pH值显著高于滨州市、东营市、菏泽市、聊城市、泰安市和淄博市(P<0.05),其中淄博市全株玉米青贮pH值最低(3.15)。泰安市、滨州市全株玉米青贮淀粉含量较高,极显著高于东营市、德州市、菏泽市、济宁市、淄博市(P<0.01),聊城市极显著高于德州市、济宁市(P<0.01);济南市显著高于德州市、济宁市(P<0.05)。济南市全株玉米青贮中性洗涤纤维含量最高,极显著高于菏泽市、济宁市,滨州市、聊城市极显著高于济宁市(P<0.01)。德州市全株玉米青贮酸性洗涤木质素含量最高,极显著高于滨州市、东营市、聊城市、泰安市、淄博市(P<0.01),显著高于济南市(P<0.05);菏泽市、济宁市极显著高于淄博市(P<0.01)。德州市全株玉米青贮粗灰分含量最高,显著高于滨州市、东营市、聊城市、淄博市(P<0.05),菏泽市显著高于滨州市、聊城市、淄博市(P<0.05)。泰安市、济南市、滨州市、聊城市全株玉米青贮粗脂肪含量较高,极显著高于济宁市(P<0.01);东营市、德州市、淄博市显著高于济宁市(P<0.05)。各市间全株玉米青贮中乙酸、丙酸、酸性洗涤纤维、干物质、粗蛋白含量均差异不显著(P>0.05)。泰安市全株玉米青贮饲料品质为一级;济南市、聊城市、滨州市为二级;淄博市、济宁市、德州市、东营市和菏泽市为三级。说明沿黄地区全株玉米青贮饲料品质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东省 沿黄地区 全株青贮玉米 发酵品质 营养价值
下载PDF
山东沿黄地区水工建筑物软基处理技术及应用 被引量:1
7
作者 郑波德 《山东水利》 2024年第2期22-24,共3页
山东沿黄地区处于黄河下游,多为冲积扇平原。软土地基是该地区水工建筑物施工中常见的难点问题,地基处理往往决定着建筑物的结构安全与有效运行。因此,科学合理的软基处理技术是保障地基承载力和控制基础沉降的关键。文章结合实例对水... 山东沿黄地区处于黄河下游,多为冲积扇平原。软土地基是该地区水工建筑物施工中常见的难点问题,地基处理往往决定着建筑物的结构安全与有效运行。因此,科学合理的软基处理技术是保障地基承载力和控制基础沉降的关键。文章结合实例对水工建筑物施工中软基处理措施进行了分析,并总结施工要点,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东省 沿黄地区 水工建筑物 软基处理
下载PDF
山东半岛北部近岸海域浮游动物群落结构及季节变化
8
作者 王秀霞 霍骏 +7 位作者 杨艳艳 刘晓波 张孝民 李少文 徐炳庆 王田田 朱明明 李凡 《生态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63-170,共8页
根据2016年5月、8月、10月和2017年1月使用浅海Ⅰ型浮游生物网进行的4个航次调查数据,对山东半岛北部近岸海域浮游动物种类组成、时空分布、优势种、群落结构等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4次调查共记录浮游动物39种及浮游幼体13类,隶属... 根据2016年5月、8月、10月和2017年1月使用浅海Ⅰ型浮游生物网进行的4个航次调查数据,对山东半岛北部近岸海域浮游动物种类组成、时空分布、优势种、群落结构等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4次调查共记录浮游动物39种及浮游幼体13类,隶属于11个门类,以秋季种类数最多。海域内优势种季节更替明显,主要优势种为中华哲水蚤(Calanus sinicus)、双刺唇角水蚤(Labidocera bipinnata)和强壮滨箭虫(Sagitta crassa),其中中华哲水蚤优势度最高,为海域内占主导地位的种类。调查海域浮游动物丰度季节变化明显,以春季最高,平均丰度为147.1 ind·m^(-3),其次是秋季,冬季丰度最低,仅37.3 ind·m^(-3)。浮游动物水平分布不均匀,春季和秋季以调查海域西部芝罘岛附近海域丰度较高,夏季和冬季密集中心位于东部威海附近海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游动物 种类组成 群落结构 季节变化 山东半岛北部海域
下载PDF
北方滨海山地公园雨洪管理策略的水文成本效益分析
9
作者 孙喆 杜玥 王思思 《风景园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9-105,共7页
【目的】针对北方滨海山地区域雨洪管理快排模式导致下游易发洪涝灾害且难以滞蓄雨水资源等问题,探索具有水文成本效益优势的蓄用结合导向的雨洪管理策略。【方法】以烟台市岱王山公园为研究区域,提出“源头削减、过程截流、末端蓄用”... 【目的】针对北方滨海山地区域雨洪管理快排模式导致下游易发洪涝灾害且难以滞蓄雨水资源等问题,探索具有水文成本效益优势的蓄用结合导向的雨洪管理策略。【方法】以烟台市岱王山公园为研究区域,提出“源头削减、过程截流、末端蓄用”的山地水文调控策略,在年径流总量控制率达标、滞留调蓄设施容积相等的约束条件下,比较从侧重源头到侧重末端,再到二者结合的多种雨洪管控方案,通过SWMM模型评估水文成本效益。【结果】模拟显示:1)渗透滞留效能受降雨强度和雨水管控设施布局的共同作用,对源头改造方案可提升雨水径流总量管控效能,对末端改造方案可促进峰值流量的管控;2)储蓄利用效能受季节性降水规律与雨洪管控景观设施体系的综合影响,夏季降雨量大、径流利用率高,其他季节降雨量低、径流利用率低,从源头到末端的综合改造方案储蓄利用效能最大;3)水文成本效益由水文管控效能及全生命周期成本决定,从源头到末端的综合改造方案充分利用了场地的滞蓄空间,可大幅削峰,促进雨水滞蓄入渗,以最小成本实现雨水的回收利用,水文成本效益最佳。【结论】构建了山地公园的水文成本效益分析框架,提出了兼具经济性和有效性的山地公园适宜性雨洪管理策略,为烟台及相近自然条件下的山地公园规划建设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水文成本效益 雨水调控 蓄用结合 北方滨海地区 山地公园
下载PDF
基于环境行为心理学的鲁东沿海旅游乡村评价
10
作者 王庆玲 李树壮 刘珊 《建材技术与应用》 2024年第1期72-76,共5页
针对我国大部分乡村旅游的游客稀少、后续环境管理维护差及同质性严重等多重问题,基于在环境行为心理学的基础,结合鲁东沿海地区文化元素,采用层次分析法从环境感知、心理感知和行为感知三个方面构建鲁东沿海旅游乡村POE评价指标体系,... 针对我国大部分乡村旅游的游客稀少、后续环境管理维护差及同质性严重等多重问题,基于在环境行为心理学的基础,结合鲁东沿海地区文化元素,采用层次分析法从环境感知、心理感知和行为感知三个方面构建鲁东沿海旅游乡村POE评价指标体系,从17个指标层对山东省五个省级以上沿海旅游示范村进行评价。评价结果揭示了各村在环境感知要素、心理感知要素和行为感知要素三个方面的优势及不足。对于不足之处提出,提升沿海乡村综合环境、关注游客心理感受和注重沿海乡村资源整合等优化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环境行为心理学 鲁东沿海 旅游乡村 POE评价
下载PDF
两年生珙桐幼苗在北方沿海地区迁地栽培试验研究
11
作者 孙中元 牟雁群 +3 位作者 李琳 贾伟 曹国玉 孙传涛 《河北林业科技》 2024年第1期7-11,共5页
该文旨在分析2 a生珙桐幼苗在北方沿海地区的栽培适应生长规律,为迁地保护提供技术支撑。在烟台沿海地区3种不同立地条件下,进行珙桐幼苗迁地保护栽培试验,分析其生长指标,并对越夏、越冬问题进行技术探究。结果显示:2 a生珙桐幼苗在无... 该文旨在分析2 a生珙桐幼苗在北方沿海地区的栽培适应生长规律,为迁地保护提供技术支撑。在烟台沿海地区3种不同立地条件下,进行珙桐幼苗迁地保护栽培试验,分析其生长指标,并对越夏、越冬问题进行技术探究。结果显示:2 a生珙桐幼苗在无防护情况下,野外栽培成活率较低,栽培2 a后,保存率在29.0%~45.0%之间。夏季出现枯梢现象,叶片受损严重,含水量偏低,同时根部萌生新植株。栽培试验对比得出,珙桐幼苗无防护情况下,更适合生长在低山区,其次为丘陵区、平原区。夏季半遮阴、地表铺盖无纺布措施能显著提高成活率,提升苗木质量,减少灼伤。冬季树干包被无纺布和薄膜,能够显著提高越冬成活率,减少枯梢率,促进早春萌芽,提高叶片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珙桐 北方沿海地区 栽培 遮阴 越冬
下载PDF
东北红豆杉在北方沿海地区迁地保护研究
12
作者 刘邦伟 曹蓉芬 +3 位作者 汪彦宏 吕少杰 邵凌松 孙中元 《温带林业研究》 2024年第2期25-29,44,共6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分析东北红豆杉在北方沿海地区的迁地适应生长规律,为迁地保护提供支撑。【方法】本研究在烟台沿海防护林体系下设置四种不同立地条件,进行东北红豆杉迁地保护造林试验,分析基本物候规律、保存率、形态指标等。【结果... 【目的】本研究旨在分析东北红豆杉在北方沿海地区的迁地适应生长规律,为迁地保护提供支撑。【方法】本研究在烟台沿海防护林体系下设置四种不同立地条件,进行东北红豆杉迁地保护造林试验,分析基本物候规律、保存率、形态指标等。【结果】7年生红豆杉即可开花、结实,平均造林成活率均大于80%,以平原海防林过渡区最高,大于94%。综合苗木质量来看,牟平区酒馆村和莱山区冶头村表现最好,昆嵛山次之,沿海基干林最差。红豆杉在不同立地条件下高生长规律差异明显,其中丘陵区表现最好,连年增长量大于10 cm,沿海基干林带表现最差,出现了负增长。【结论】7年生东北红豆杉可在烟台沿海防护林体系完成整个植物生活史,迁地保护成功。不同立地条件下适应能力有显著差异,东北红豆杉在平原海防林过渡区、丘陵区的迁地效果较好。红豆杉苗木质量与造林地立地条件存在不同程度的关联性,苗木质量与土壤理化性质正相关。红豆杉耐旱不耐涝,海岸带风蚀作用严重影响红豆杉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红豆杉 北方沿海地区 造林 迁地保护
下载PDF
山东沿海生态系统服务协同与权衡的空间格局及驱动力 被引量:4
13
作者 盛舒童 刘艳芳 +1 位作者 刘耀林 陆砚池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84-392,共9页
提升区域生态保护效能,可为区域生态治理科学决策提供政策依据,以山东省沿海地区为研究区,使用InVEST模型和CASA模型测度产水服务、土壤保持、植被固碳和生物多样性的时空演变,借助差异比较法探究生态系统服务协同权衡的时空分异机制,... 提升区域生态保护效能,可为区域生态治理科学决策提供政策依据,以山东省沿海地区为研究区,使用InVEST模型和CASA模型测度产水服务、土壤保持、植被固碳和生物多样性的时空演变,借助差异比较法探究生态系统服务协同权衡的时空分异机制,进一步利用多尺度地理加权回归(MGWR)剖析了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因素对协同权衡的影响。结果表明:(1) 2018年研究区产水服务、生物多样性的均值为605.27 mm/a, 0.28,2010—2018年总量递增速率分别为0.21 mm/a, 0.23;土壤保持、植被固碳的均值为0.000 73 t/(hm^(2)·a),537.56 gC/(m^(2)·a),2010—2018年总量递减速率分别为0.62 t/(hm^(2)·a),2.1 gC/(m^(2)·a)。(2) 2010—2018年,生态系统服务的协同权衡具有显著的空间异质性,产水服务分别与土壤保持、生物多样性表现为强权衡弱协同;植被固碳分别与产水服务、土壤保持、生物多样性表现为强协同弱权衡。(3)产水服务、土壤保持、植被固碳三者存在显著相关性,受坡度、高程、日照时数等自然因素的影响大于人类活动因素的影响,其正负性和强度具有空间异质性。其余因子的解释力度较小且不固定,各项因素动态且综合影响协同权衡的变化。总之,研究区内4种生态系统服务之间协同与权衡具有显著的空间异质性,且影响因素的正负性和强度也具有空间异质性,研究结果可为山东省沿海地区生态治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服务 协同权衡 多尺度地理加权回归 山东沿海地区
下载PDF
北方传统聚落形态演进探析——以明代山东海防聚落为例 被引量:1
14
作者 尹泽凯 张玉坤 +2 位作者 贾琦 谭立峰 田林 《中国文化遗产》 2023年第3期77-84,共8页
山东半岛地区的明代海防聚落是北方传统聚落的典型形式之一,其演进路径虽有自身的特色,但在聚落形态等方面却有较为广泛的代表性。本文通过分析明代山东半岛海防聚落的形态演进过程和现状,选取靖海卫、成山卫和雄崖所三座典型卫所,比较... 山东半岛地区的明代海防聚落是北方传统聚落的典型形式之一,其演进路径虽有自身的特色,但在聚落形态等方面却有较为广泛的代表性。本文通过分析明代山东半岛海防聚落的形态演进过程和现状,选取靖海卫、成山卫和雄崖所三座典型卫所,比较了其在区位、形态、规模、现状及发展进程等方面的异同。选择青岛市即墨区境内鳌山卫1990-2020年间的土地利用数据和地理空间数据云的数字高程模型数据,利用ArcGIS工具,将二级用地类型归并为七类,得到鳌山卫聚落形态演进进程。研究表明,在聚落形态的演进过程中,区位、地形、地质、景观等条件是基础,政府战略和政策是主导因素,交通条件的改善是助力,用地性质的改变是直接原因,人居环境的改善和人民收入的提升以及新产业带来的经济转型升级是目的和结果。因此,聚落形态的演变虽然受到多重因素的影响,但经济发展是其内在驱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北方传统聚落 形态演变 山东半岛 海防聚落
下载PDF
山东沿海地区居民糖尿病患病率及危险因素调查 被引量:31
15
作者 赵世华 陈新焰 +3 位作者 王颜刚 闫胜利 李长贵 苗志敏 《中国糖尿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729-732,共4页
目的调查山东沿海地区20岁以上居民2型糖尿病(DM)的患病情况及其危险因素。方法采用随机、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调查青岛、烟台、威海、日照和东营常住居民5000人的DM患病情况。结果(1)DM的患病率为8.37%,按照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 目的调查山东沿海地区20岁以上居民2型糖尿病(DM)的患病情况及其危险因素。方法采用随机、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调查青岛、烟台、威海、日照和东营常住居民5000人的DM患病情况。结果(1)DM的患病率为8.37%,按照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进行年龄调整标化后,标化患病率为7.98%。糖调节受损(IGR)的患病率为10.5%,标化后为9.84%。(2)新诊断的DM有215例,占患病总人数的51.3%。(3)男性DM、IGR30岁以后的患病率随年龄的增加而明显增加(P<0.01);女性则在40岁以后随年龄增加而明显增加(P<0.05~0.01)。(4)由正常糖耐量(NGT)、IFG、IGT至DM,年龄、BMI、腰臀比(WHR)、SBP、DBP、TG、TC、血尿酸(UA)和FPG、胰岛素(Ins)、HOMA-IR逐渐升高,且IFG、IGT、DM组均较NGT组显著升高(P均<0.01),HDL-C显著降低(P<0.01);而UA在IGT组最高。(5)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SBP、TG、TC、BMI、WHR为DM危险因子,HDL-C为保护因素。结论山东沿海居民DM的患病人群明显年轻化。高血压、脂代谢紊乱、中心性肥胖和增龄为糖代谢紊乱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流行病学 山东沿海地区
下载PDF
山东沿海地区土地利用和景观格局变化 被引量:102
16
作者 吴莉 侯西勇 +1 位作者 徐新良 邸向红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207-216,F0003,共11页
为分析和预测山东省沿海区域土地利用和景观格局变化,该文将景观格局指数作为评价土地利用变化模拟模型的基本指标;基于RS和GIS技术分析2000-2010年土地利用和景观格局的变化特征,并尝试CA-Markov模型预测土地利用变化,发现其在景观格... 为分析和预测山东省沿海区域土地利用和景观格局变化,该文将景观格局指数作为评价土地利用变化模拟模型的基本指标;基于RS和GIS技术分析2000-2010年土地利用和景观格局的变化特征,并尝试CA-Markov模型预测土地利用变化,发现其在景观格局预测方面的不足,因而探索和提出Spatial-Markov模型,该模型不仅适合于土地利用变化模拟,也适合于景观格局过程分析。具体包括:1)基于2000、2005和2010年的Landsat影像进行土地利用分类,分析10a间土地利用和景观格局的变化特征,表明:耕地面积不断减少,城镇和农村居民点用地不断扩张而占用大量耕地,草地等又不断开垦为耕地;区域景观格局破碎化趋势显著,人为干扰加剧,各种景观类型的分布向均匀化发展;2)基于Logistic-CA-Markov模型,以11个变量、2000和2005年土地利用分类图为基础,模拟的2010年土地利用图与观测值相比较,虽然得到的Kappa系数较高(0.8530),但难以支持对景观格局特征的预测和分析;3)提出Spatial-Markov模型,基于2000和2005年土地利用分类图模拟2010年土地利用,模拟结果的Kappa系数高达0.8872,且景观格局指数也与观测值非常接近,因此,选择该模型预测2015和2020年的土地利用和景观格局;4)预测结果表明,2010-2020年间耕地面积将继续减少,城镇、农村居民点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的态势;景观尺度除了分形维数,其他指数保持2000-2010年间的变化趋势,而在类型尺度,除水域和未利用地外,各种景观类型多个景观指数将总体保持原有的变化趋势。该研究可为山东沿海区域土地利用规划提供参考,并为土地利用预测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景观格局 模型 山东沿海区域
下载PDF
基于水质状态和生态响应的综合富营养化评价模型——以山东半岛典型海域富营养化评价为例 被引量:14
17
作者 吴在兴 俞志明 +2 位作者 宋秀贤 袁涌铨 曹西华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20-31,共12页
对前期构建的长江口及其邻近水域的富营养化评价模型作了进一步改进,并根据2006年至2007年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山东半岛典型海域的调查资料,将该模型应用于山东半岛典型海域的富营养化评价。评价结果表明:在"优、良、中、差、劣&qu... 对前期构建的长江口及其邻近水域的富营养化评价模型作了进一步改进,并根据2006年至2007年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山东半岛典型海域的调查资料,将该模型应用于山东半岛典型海域的富营养化评价。评价结果表明:在"优、良、中、差、劣"五个富营养化等级中,山东半岛大部分海湾和近岸海域出现"中"到"差"程度的富营养化状况,且海湾内富营养化程度明显高于近岸海域。较突出的富营养化症状主要是夏秋季节高浓度的叶绿素水平和周期性发生的有毒有害藻华。烟台四十里湾、丁字湾和青岛胶州湾是山东半岛富营养化状况较严重的三个海湾。仅少数海域,如日照北部近海和黄岛近海的富营养化程度处于"良"的等级。评价模型同时包含富营养化压力因素(水质状态)和效应因素(生态响应)两个方面,在指标评分上不仅考虑评价浓度,还考虑浓度出现的频率和空间覆盖度等方面,以及对各指标合理分配权重,使得评价模型更能准确、全面地反映海域富营养化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营养化评价 典型海域 山东半岛 水质状态 生态响应
下载PDF
山东半岛近海表层沉积物黏土矿物分布及组合特征 被引量:15
18
作者 李国刚 牟信侃 +1 位作者 胡邦琦 彭卫国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67-72,共6页
对山东半岛近海表层沉积物进行黏土矿物分析,探讨了研究区黏土矿物分布和组合特征。结果表明,山东半岛近海黏土矿物组合以伊利石-蒙皂石-绿泥石-高岭石型为主,广泛分布在研究区北部、东部和东南外海,为黄河型物质;山东半岛南岸丁字河口... 对山东半岛近海表层沉积物进行黏土矿物分析,探讨了研究区黏土矿物分布和组合特征。结果表明,山东半岛近海黏土矿物组合以伊利石-蒙皂石-绿泥石-高岭石型为主,广泛分布在研究区北部、东部和东南外海,为黄河型物质;山东半岛南岸丁字河口及千里岩—石岛外海一带高岭石含量明显增大,黏土矿物组合为高岭石-伊利石-蒙皂石-绿泥石型或伊利石-高岭石-蒙皂石-绿泥石型,为半岛型物质。山东半岛近海黏土矿物分布和组合特征显示了近岸环流对黄河和山东半岛来源物质的搬运和扩散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土矿物 ISKc图 高岭石 山东半岛近海
下载PDF
山东半岛南部滨浅海区晚第四纪声学地层 被引量:12
19
作者 仇建东 张勇 +2 位作者 孔祥淮 徐刚 王双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10,共10页
通过对山东半岛南部滨浅海区高分辨率浅地层剖面的分析解译,将研究区晚第四纪的地层划分成具有层序意义的6个声学反射地层单元(SU1—SU6),通过典型浅地层剖面与研究区内QDZ03孔和QDZ01孔进行对比,发现声学反射地层单元的划分与钻孔岩心... 通过对山东半岛南部滨浅海区高分辨率浅地层剖面的分析解译,将研究区晚第四纪的地层划分成具有层序意义的6个声学反射地层单元(SU1—SU6),通过典型浅地层剖面与研究区内QDZ03孔和QDZ01孔进行对比,发现声学反射地层单元的划分与钻孔岩心沉积物沉积单元的划分具有很好的对应关系,依据钻孔岩心沉积相特征和沉积物测年数据,我们认为SU1、SU3和SU5分别对应于氧同位素1期、3期和5期的海相沉积,SU2和SU4对应于氧同位素2期和4期的陆相沉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滨浅海区 浅部声学地层 山东半岛
下载PDF
苏北淤泥质海岸典型防护林地土壤呼吸组分分离 被引量:17
20
作者 张金池 孔雨光 +2 位作者 王因花 杨传强 胡丁猛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3144-3154,共11页
土壤呼吸组分分离研究在理解生态系统土壤CO2释放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研究中具有重要的意义。采用挖壕沟法对苏北淤泥质海岸两种典型防护林地土壤呼吸组分进行了分离研究。结果表明:杨树和水杉林地的根呼吸、异养呼吸与土壤总呼吸的季节变... 土壤呼吸组分分离研究在理解生态系统土壤CO2释放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研究中具有重要的意义。采用挖壕沟法对苏北淤泥质海岸两种典型防护林地土壤呼吸组分进行了分离研究。结果表明:杨树和水杉林地的根呼吸、异养呼吸与土壤总呼吸的季节变化相似,6—9月份较高,其它月份较低。杨树(Populus tomentosa Carr.)和水杉(Metasequoia glyptostroboides Hu&Cheng)林地根系呼吸的年通量分别为767.5gCO2m-2和902.8g CO2m-2,根呼吸对土壤总呼吸的贡献分别为20.2%和25.0%。杨树和水杉林地土壤异养呼吸对土壤总呼吸的贡献均远大于根呼吸,分别是根呼吸的3.9倍和3.0倍。温度是两林地土壤呼吸各组分的主要限制性因子,而土壤含水量不是土壤呼吸组分的限制性因子。本研究结果表明,苏北沿海防护林地的根呼吸对土壤总呼吸的贡献较小。为了能够更加准确的定量估算土壤呼吸各组分,在未来组分分离研究中应加强同位素法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呼吸 组分分离 根呼吸 异养呼吸 沿海防护林 苏北 淤泥质海岸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