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50篇文章
< 1 2 9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beijing-tianjin-hebei model description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in hebei province
1
作者 Dong Xiujuan Zhang Yuji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echnology Management》 2016年第2期80-83,共4页
下载PDF
Evaluation on Agricultural Regional Coordination Degree of Beijing,Tianjin and Hebei
2
作者 HE Ling1,JIA Qi-jian2,WANG Jun3 1.College of Land and Resources,Agricultural University of Hebei,Baoding 071000,China 2.College of Rural Development,Agricultural University of Hebei,Baoding 071000,China 3.School of Business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of Hebei,Baoding 071000,China 《Asian Agricultural Research》 2010年第10期5-8,共4页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gricultural system in Beijing,Tianjin and Hebei,population pressure,resource utilization and construction capability are taken as the first grade indices.And there are a total of 1...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gricultural system in Beijing,Tianjin and Hebei,population pressure,resource utilization and construction capability are taken as the first grade indices.And there are a total of 14 second grade indices,such as the per capita cultivated land,per capita grain yield,per capita meat product,per capita aquatic product,per capita fruit,per capita water resource,per capita GDP,multiple cropping index,and proportion of agricultural expenditure in financial expenditure.An evaluation theory system for the coordination degree of agricultural system is established;and the empirical study on the agricultural coordination degree of Beijing,Tianjin and Hebei is carried out.Result shows that agricultural cooperative development in Beijing,Tianjin and Hebei is still in its primary stage.It is put forward that ideology is the premise,plan should take the lead,transportation is the foundation,and enhancing the brand is the key.Countermeasures are put forward for the agricultural cooperative development in Beijing,Tianjin and Hebei,such as enhancing the sense of strategic positioning during agricultural cooperative development in Beijing,Tianjin and Hebei,promoting the agricultural cooperative development planning in Beijing,Tianjin and Hebei,establishing a modern and integrated transport network system,strengthening the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upport,and improving the grade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GRICULTURAL COOPERATION COORDINATION DEGREE Beiji
下载PDF
Measurement of Urban Economic Gravity of China’s Three Major Agglomerations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the Beijing-Tianjin-Hebei Region
3
作者 Yang Weizhong Mei Guohui +4 位作者 Yu Jian Tao Yana Li Kang Yang Xiaoxuan Editage 《Contemporary Social Sciences》 2019年第6期53-67,共15页
This paper adopts the perspective of urban economic linkage and the modified urban economic gravity model to conduct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 economic gravity among cities in China’s three major urban agglomerat... This paper adopts the perspective of urban economic linkage and the modified urban economic gravity model to conduct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 economic gravity among cities in China’s three major urban agglomerations,including the Beijing-Tianjin-Hebei region,the Yangtze River Delta,and the Pearl River Delta.The results show that,despite the ever-tightening economic linkages among cities in the urban agglomerations,the development of the Beijing-Tianjin-Hebei region falls behind that of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and the Pearl River Delta in terms of coordination,closeness,and balance.The economic linkages among cities in the Beijing-Tianjin-Hebei region are not as cohesive as they could be and display a significant“siphon effect”through Beijing and Tianjin as well as a prominently unidirectional economic flow.This study suggests that efforts should be put into directing the orderly flow of resources from Beijing and Tianjin to cities in Hebei and promoting a balanced economic flow among cities,thus facilitating the coordination of regional develop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RBAN AGGLOMERATION measure of URBAN economic GRAVITY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the beijing-tianjin-hebei region Xiongan New Area
下载PDF
O nthe Collaborative Development Mechanism of Mineral Resources in Beijing- Tianjin- Hebei 被引量:2
4
作者 吴文盛 高荣杰 《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 2016年第3期40-44,共5页
京津冀矿产资源协同开发是京津冀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客观需要、京津冀差异化工业化进程的必然要求,也是加强矿山生态环境治理的必然要求.论文以京津冀矿产资源协同开发的必要性为切入点,探讨协同开发机制的内容和实施协同开发机制的措施... 京津冀矿产资源协同开发是京津冀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客观需要、京津冀差异化工业化进程的必然要求,也是加强矿山生态环境治理的必然要求.论文以京津冀矿产资源协同开发的必要性为切入点,探讨协同开发机制的内容和实施协同开发机制的措施,认为协同开发机制包括协同开发监管主体和实施主体、协同规划机制、协同激励机制、协同监管机制和协同保障机制.实施协同开发机制需要整合引导激励政策、协同联动监管,并处理好矿产资源开发与城镇化、环境恢复治理、交通运输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产资源 协同开发机制 实施对策 京津冀
下载PDF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Beijing-Tianjin-Hebei's location
5
作者 李旭斌 李凤菲 《经贸实践》 2016年第5X期137-,共1页
Regional economic integration is the main trend in the world,the region participate inthe international competition as a whole.China has formed Yangtze River Delta and Pearl River Delta region which have showed strong... Regional economic integration is the main trend in the world,the region participate inthe international competition as a whole.China has formed Yangtze River Delta and Pearl River Delta region which have showed strong competitive and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enhancing theoverall competitiveness of a country.As the third largest area,Beijing-Tianjin-Hebei'slocation is very important,Beijing,Tianjin and regional development has also attracted great attention of national leaders,China will enhance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Beijing,Tianjin region to the national strategic level,However,the process of economic integration in Beijing,Tianjin and regional development has been relatively slow,Hebei Province in Beijing and the day Tianjin two big cities have been developing weak,Beijing City,but also faced with the problem of excessive development,This paper points out the problems faced by the integration of Beijing,Tianjin,and puts forward some countermeasures,hoping to discuss how to promote the integration proces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eijing-tianjin-hebei ECONOMIC Integration REGIONAL ECONOMICS development in PHASE
下载PDF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十年回顾及展望 被引量:5
6
作者 李国平 吕爽 《河北学刊》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0-69,共10页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近十年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取得明显成效,北京城市副中心和雄安新区“两翼”建设稳步推进,三地交通一体化、生态联防联控、产业转型升级三大领域取得率先突破,区域内体制机制改革与创新稳步实施。但仍面临经济...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近十年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取得明显成效,北京城市副中心和雄安新区“两翼”建设稳步推进,三地交通一体化、生态联防联控、产业转型升级三大领域取得率先突破,区域内体制机制改革与创新稳步实施。但仍面临经济份额下降、创新驱动经济增长能力不强、人口和经济过密与过疏现象并存等问题。展望未来,应从现代化首都都市圈建设、打造“一核两翼”空间新格局、优化区域现代产业分工体系与区域创新格局、创新跨区域协同治理体制机制等方面,全面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迈向更高水平、更优效益和更高质量,努力使京津冀成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先行区、示范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津冀 协同发展 城市群 国家区域重大战略
下载PDF
京津冀协同发展政策对人口增长态势的影响——基于系统动力学模型的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盛亦男 曾雪婷 《西北人口》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4-77,共14页
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流动人口集聚态势变化将使不同区域的人口规模与结构发生变动。应用系统动力学模型不仅可以模拟社会经济因素对人口增长产生的影响,还可以模拟政策效应,分析不同政策方案对京津冀人口增长态势的影响。模型不仅... 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流动人口集聚态势变化将使不同区域的人口规模与结构发生变动。应用系统动力学模型不仅可以模拟社会经济因素对人口增长产生的影响,还可以模拟政策效应,分析不同政策方案对京津冀人口增长态势的影响。模型不仅纳入了人口、经济与资源环境子系统的众多参数,厘清了京津冀协同发展过程中系统内要素的反馈过程,还依据北京疏解产业产值比衡量疏解政策强度并设计了政策参数,模拟了高方案、中方案、低方案以及技术进步方案下京津冀的人口增长趋势。应用灵敏度检验验证了模型的稳健性。结果显示,不同政策方案下人口规模与结构的变动呈现出明显差异。具体而言,政策实施后随着产业转移与区域内劳动力集聚态势变化,北京未来常住人口规模将下降,这可以缓解城市的资源承载压力;天津、河北的劳动力供给则有所增加。在人口结构方面,政策实施后北京的人口老龄化水平将提高,天津、河北的人口老龄水平虽然在中期会降低,但是在远期则会提高。京津冀协同发展政策、技术进步与市场机制共同发挥作用,可以有效地调节城市人口增长。文章的政策含义是,京津冀各地应依据人口增长的趋势实施差异化、动态化的政策,不断提升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以实现区域人口合理分布、经济发展、生态安全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津冀协同发展 系统动力学 人口增长
下载PDF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空间结构评估与政策优化 被引量:2
8
作者 安树伟 黄艳 《河北学刊》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0-79,共10页
“一核双城三轴四区多节点”是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重要空间支撑。2014年以来,京津冀城市群空间形态结构初步形成,“一核”中心性短期上升,“双城”融合趋势明显,京津发展轴逐渐向“菱形”城市化区域拓展。但从功能结构来看,北京的核... “一核双城三轴四区多节点”是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重要空间支撑。2014年以来,京津冀城市群空间形态结构初步形成,“一核”中心性短期上升,“双城”融合趋势明显,京津发展轴逐渐向“菱形”城市化区域拓展。但从功能结构来看,北京的核心辐射带动能力还有待提升,北京与天津差距持续拉大,“三轴”的产业与人口集聚力尚需增强,“四区”的协调度和多节点综合承载力也有待完善。整体来看,京津冀城市群的空间结构尚停留在形态建设层面,空间功能还有待进一步发挥。未来,应形成“一主两副、三圈耦合、四轴四区、多中心”的空间结构,把石家庄建设成为京津冀的副中心,促进京津冀三大都市圈耦合协同,将“三轴”拓展为“四轴”,大力培育具有“二传手”功能的区域性中心城市,支撑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长期目标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 空间结构 政策优化
下载PDF
京津冀高等教育协同发展政策分析与优化 被引量:1
9
作者 吴中元 《高教学刊》 2024年第12期1-4,11,共5页
京津冀协同发展于2014年上升为国家战略,高等教育协同发展作为重要组成部分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支撑力量。由于协同发展通过三地政府主导,实现了一些资源共享与交流,但面临着协同政策缺位和衔接不畅、体制机制掣肘与发展路径不明确... 京津冀协同发展于2014年上升为国家战略,高等教育协同发展作为重要组成部分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支撑力量。由于协同发展通过三地政府主导,实现了一些资源共享与交流,但面临着协同政策缺位和衔接不畅、体制机制掣肘与发展路径不明确,合作成效明显滞后于其他领域,对区域服务支撑能力没有充分发挥。回溯十多年来的政策实践,探索京津冀高等教育协同发展政策优化依据、优化方向及政策优化路径,为京津冀高等教育协同发展政策执行,提供保障和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津冀协同发展 高等教育 教育政策 政策优化 政策仿真
下载PDF
京津冀与珠三角产业协同发展比较研究
10
作者 叶堂林 刘佳 《河北学刊》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60-167,共8页
2024年是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10周年,产业协同发展取得显著成效,但仍存在一些现实困难。与珠三角进行对比分析,有助于进一步明确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的差距短板,明晰下一步发展的方向。运用量化分析、复杂网络等方法,对京津冀与珠三... 2024年是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10周年,产业协同发展取得显著成效,但仍存在一些现实困难。与珠三角进行对比分析,有助于进一步明确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的差距短板,明晰下一步发展的方向。运用量化分析、复杂网络等方法,对京津冀与珠三角的产业协同特征、产业链和创新链融合、数字产业发展等状况进行对比分析,发现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存在以下亟待解决的问题:基于主导产业的区域产业链分工格局尚未形成,数字经济发展不均衡,产业链和创新链融合不足等。基于此,提出以下对策建议:加快构建具有首都特点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强区域产业链供应链协同联动,强化创新协同,协同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助力京津冀打造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先行区、示范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津冀 珠三角 产业协同 区域协调
下载PDF
京津冀高质量协同:发展历程、取得成效与未来展望
11
作者 张耀军 陈芸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73-84,共12页
京津冀协同发展是重大国家战略。经过10年来的发展,京津冀协同发展已迈入高质量协同发展阶段,在科技创新、空间布局、生态保护、对外开放、民生领域等方面取得一系列显著成效,但也存在创新转化能力不足、产业转移承接断层、“过密过疏... 京津冀协同发展是重大国家战略。经过10年来的发展,京津冀协同发展已迈入高质量协同发展阶段,在科技创新、空间布局、生态保护、对外开放、民生领域等方面取得一系列显著成效,但也存在创新转化能力不足、产业转移承接断层、“过密过疏”现象突出、生态联合治理及生态补偿机制有待完善等挑战。面向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先行区、示范区这一目标任务,应进一步完善顶层制度设计和空间功能布局,以新质生产力为协同发展的新引擎,让数据要素成为协同发展的新动能,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迈向更高质量、更高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津冀 京津冀协同发展 高质量发展 新质生产力
下载PDF
跨区域口腔专科紧密型医联体建设实践及相关问题探讨
12
作者 于洪钊 郭玉兴 +3 位作者 田园 李微 马永平 孙燕楠 《医院管理论坛》 2024年第3期3-6,共4页
随着中国医疗体系的发展,跨区域医联体成为解决医疗资源分布不均、医疗服务水平差异等问题的重要途径。紧密型医联体旨在利用三级公立医院优质资源,通过技术帮扶、人才培养等方式,持续提升基层医疗机构综合服务和诊治能力。本文以北京... 随着中国医疗体系的发展,跨区域医联体成为解决医疗资源分布不均、医疗服务水平差异等问题的重要途径。紧密型医联体旨在利用三级公立医院优质资源,通过技术帮扶、人才培养等方式,持续提升基层医疗机构综合服务和诊治能力。本文以北京大学口腔医院和保定市第二医院合作为例,探讨口腔专科医联体建立,实现优质口腔医疗资源扩容下沉,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联体 口腔专科 京津冀协同发展
下载PDF
京津冀地区大气污染物与二氧化碳的协同减排分析
13
作者 付加锋 岳丽艳 +1 位作者 郑林昌 刘倩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64-171,共8页
推进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成为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客观要求。基于协同控制效应坐标系、单指标协同减排弹性和协同减排协同度等多维度协同减排分析方法,对2013—2019年京津冀地区CO_(2)排放量与SO_(2)、NO_(x)、烟粉尘的排放特征和协同减... 推进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成为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客观要求。基于协同控制效应坐标系、单指标协同减排弹性和协同减排协同度等多维度协同减排分析方法,对2013—2019年京津冀地区CO_(2)排放量与SO_(2)、NO_(x)、烟粉尘的排放特征和协同减排水平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近年来,京津冀地区的CO_(2)排放量整体上处于增长的平台期,三类大气污染物(SO_(2)、NO_(x)、烟粉尘)实现了不同程度的减排,然而与全国对比,京津冀地区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工作仍面临较大压力。(2)京津冀地区CO_(2)与SO_(2)、NO_(x)和烟粉尘三类大气污染物之间存在不连续的协同减排年份、不稳定的协同减排交叉弹性、中低程度的耦合协同度,反映了该区域协同减排程度均处于较低水平,尚未形成稳定的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状态。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目标引领下,提出如下建议:(1)加快推动污染末端治理向源头治理转变,从源头上实现产业发展和能源消费的低碳化。(2)将产业结构优化作为推进京津冀减污降碳的主要途径,统筹规划项目布局和产能分配。(3)发展能源替代和节能减排,优化调整京津冀的能源消费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津冀地区 减污降碳 高质量发展
下载PDF
高质量发展视角下京津冀地区WEF系统综合评价研究
14
作者 王晶 吴春莉 郑涛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0-47,59,共9页
为综合评价京津冀地区的高质量发展水平,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等5个维度构建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值-变异系数综合赋权法计算指标权重,利用线性加权法构建综合评价指数模型测度京津冀地区WEF系统高质量发展的水平,... 为综合评价京津冀地区的高质量发展水平,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等5个维度构建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值-变异系数综合赋权法计算指标权重,利用线性加权法构建综合评价指数模型测度京津冀地区WEF系统高质量发展的水平,并基于灰色关联度模型探究影响WEF系统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因子与维度。结果表明:2011—2021年京津冀地区WEF系统综合评价指数呈现上升趋势,空间尺度上3个省市的均值排序为北京市>河北省>天津市;京津冀地区WEF系统各维度指数表现出不同的时空特征,其中共享维度表现出下降趋势,创新维度的空间差异性最显著;粮食产量、生活耗能占比、万元GDP耗能量、生活用水量占比、第三产业耗能占比等指标是影响WEF系统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因子,协调与共享是影响WEF系统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维度,本研究可为区域资源高水平管理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EF系统 高质量发展 综合评价指数模型 灰色关联度模型 京津冀地区
下载PDF
数字技术赋能京津冀产业结构升级的效应研究
15
作者 王韶华 李璐 张伟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8-56,共19页
数字技术的应用与发展,是现阶段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需要,是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技术支撑。以京津冀地区13市2011—2021年面板数据为基础,运用双固定效应模型、中介效应模型、门槛效应模型等多种计量方法对数字技术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 数字技术的应用与发展,是现阶段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需要,是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技术支撑。以京津冀地区13市2011—2021年面板数据为基础,运用双固定效应模型、中介效应模型、门槛效应模型等多种计量方法对数字技术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数字技术对产业结构升级具有促进效应;在地区异质性分析中发现数字技术与产业结构升级的关系在资源型与非资源型城市间尚未产生显著性差异。进一步分维度来看,数字技术对产业结构升级的促进作用主要源于数字技术应用;随着产业结构升级分位点位置的上升,数字技术对产业结构升级的促进效应呈现逐渐增强的特征,使京津冀地区存在数字鸿沟的风险。此外,数字技术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具有经济发展水平的门槛特征,当经济发展水平不断跨过门槛值时,数字技术对产业结构升级的促进作用会增强;数字技术可以通过投资拉动和金融发展效率促进产业结构升级,而市场消费需求和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则在其影响中起到遮掩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技术 产业结构升级 京津冀 资源型城市 非资源型城市 金融发展效率
下载PDF
京津冀平原非常规水资源利用前景分析及其生态环境效应
16
作者 孟瑞芳 杨会峰 +3 位作者 包锡麟 徐步云 李磊 李谨丞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21-233,共13页
[研究目的]京津冀平原水资源严重短缺,供需矛盾十分突出,加大非常规水资源利用力度,形成多元供水格局,可有效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对支撑京津冀协同发展区社会经济协调发展和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研究方法]文章系统开展非常... [研究目的]京津冀平原水资源严重短缺,供需矛盾十分突出,加大非常规水资源利用力度,形成多元供水格局,可有效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对支撑京津冀协同发展区社会经济协调发展和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研究方法]文章系统开展非常规水资源供水方向、开发利用模式和供水规模分类数据统计,依据各省(直辖市)非常规水资源供水规划及配置目标,分析其开发利用前景及其生态环境效应。[研究结果]该区非常规水资源主要包括微咸水、再生水、淡化海水、雨洪水,其中微咸水主要分布于中东部平原的天津、沧州、衡水等地,供水前景为5.43×10^(8)m^(3);再生水利用以北京、天津等大中型及工业城市为主,供水前景为34.22×10^(8)m^(3);淡化海水利用以天津等滨海城市为主,供水前景为4.19×10^(8)m^(3);雨洪水利用较分散。[结论](1)微咸水用于农业灌溉存在土壤盐渍化风险,需加强水盐调控。(2)再生水用于河流生态补水,沿线地表水富营养化,地下水体未受到明显污染;地下水浅埋区开展再生水灌溉,会增加硝酸盐污染风险;建议将高风险的新兴污染物纳入再生水利用监控体系。(3)海水淡化尾液浓盐水、冷却热水可能改变天然海洋生态系统的分布、构成与多样性,应予以关注。(4)雨洪水利用可降低污水入河的水质风险,但过度利用可能影响区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建议城市区适度扩大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常规水资源 微咸水 再生水 海水淡化 雨洪水 开发利用模式 供水规模 生态环境效应 水文地质调查工程 京津冀平原
下载PDF
雄安新区缩小与北京公共服务差距的理论逻辑与实现路径
17
作者 柳天恩 田梦颖 孙雨薇 《区域经济评论》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7-56,共10页
雄安新区缩小与北京公共服务差距,是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的重要前提和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本质要求,在推进共同富裕、区域协调、高质量发展和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和实践创新中发挥着引领带动作用。七年来,雄安新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推进... 雄安新区缩小与北京公共服务差距,是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的重要前提和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本质要求,在推进共同富裕、区域协调、高质量发展和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和实践创新中发挥着引领带动作用。七年来,雄安新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在教育、医疗、社保、就业、住房等重点领域率先取得突破。然而由于经济发展阶段不同,雄安新区与北京公共服务差距依然较大,存在资源分布不均衡、北京功能疏解有阻力、雄安自身供给能力不足、共建共享机制不健全等难题。建议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关系,从优化公共服务资源布局、完善承接配套政策体系、创新公共服务供给方式、推进公共服务共建共享等几个方面着手,率先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动态扩大普惠性非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多元化的公共服务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雄安新区 京津冀 协同发展 公共服务 区域协调
下载PDF
京津冀建设中国式现代化先行区、示范区的理论逻辑与路径选择
18
作者 刘秉镰 边杨 《北京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1-33,共13页
基于建设中国式现代化先行区、示范区的战略使命,回顾了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演进历程及阶段特征,识别了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新要求;依托区域经济发展机制分析了京津冀协同发展面临的经济社会环境变化,结合京津冀创新实践构建了“疏建结合的要... 基于建设中国式现代化先行区、示范区的战略使命,回顾了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演进历程及阶段特征,识别了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新要求;依托区域经济发展机制分析了京津冀协同发展面临的经济社会环境变化,结合京津冀创新实践构建了“疏建结合的要素投入”“内涵集约的要素组合”“地方品质导向的要素聚集”“多节点网络化的要素布局”“深化协同的要素治理”五个方面的京津冀协同发展理论框架。在此基础上,从根植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宏观背景、立足区域发展现实基础、遵循区域经济发展规律出发,围绕着经济发展、协同开放、空间布局、政府治理、共同富裕和生态改善提出了京津冀建设中国式现代化先行区、示范区的路径构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先行区 示范区 京津冀城市群 协同发展
下载PDF
高质量发展视角下京津冀一体化测度与推进策略
19
作者 张可云 张江 《河北学刊》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8-76,共9页
推进京津冀高质量一体化发展,对于构建新发展格局意义重大。研究发现,京津冀地区呈多线程复杂网络形态,但大部分城市之间的联动发展指数较低,区域联动网络结构较为脆弱,区域一体化水平较低。其原因主要是区域内部城市体系不合理、产业... 推进京津冀高质量一体化发展,对于构建新发展格局意义重大。研究发现,京津冀地区呈多线程复杂网络形态,但大部分城市之间的联动发展指数较低,区域联动网络结构较为脆弱,区域一体化水平较低。其原因主要是区域内部城市体系不合理、产业互动性不足以及叠加制度性壁垒等。为推进区域一体化发展,京津冀三地应优化空间布局,深化产业分工合作、增强产业间联系,破除制度性壁垒、畅通要素流动渠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发展格局 京津冀 区域一体化 高质量发展
下载PDF
燕赵文脉谱系中的白洋淀作家群
20
作者 刘勇 陈蓉玥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37-45,共9页
“白洋淀作家群”是生长在河北大地上,继承了燕赵文脉传统,并不断涌动向前吸收时代新质的一个文学团体,他们的创作是燕赵文化在现当代的余响,是河北古老历史底蕴的现代演绎。考察白洋淀作家群发生发展、文学作品和文化生态,在河北文学... “白洋淀作家群”是生长在河北大地上,继承了燕赵文脉传统,并不断涌动向前吸收时代新质的一个文学团体,他们的创作是燕赵文化在现当代的余响,是河北古老历史底蕴的现代演绎。考察白洋淀作家群发生发展、文学作品和文化生态,在河北文学的精神谱系中寻找白洋淀文学的历史定位,有助于更为全面地理解冀中平原的时代变革与文化记忆,从而为河北孕育独特的现代文化品格提供文学支撑,推动京津冀三地“瓣瓣不同,却瓣瓣同心”的协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燕赵文脉 白洋淀作家群 京津冀协同发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