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4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easurement for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four modernizations" and its efficiency ofprefecture level cities or above in China 被引量:2
1
作者 jinghu pan yanxing hu 《Research in Cold and Arid Regions》 CSCD 2016年第2期163-176,共14页
The efficient and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industrialization, urbanization, informatization and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so called 'Sihua Tongbu' in China, and hereinafter referred to as 'four moderniz... The efficient and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industrialization, urbanization, informatization and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so called 'Sihua Tongbu' in China, and hereinafter referred to as 'four modernizations') is not only a practical need but also an important strategic direction of integrating urban-rural development and regional development in recent China. This paper evaluated the comprehensive, coupling and coordinated developmental indices of 'four modernizations' of China's 343 prefecture-level administrative units, and calculated their efficiency of 'four modernizations' in 2001 and 2011. The efficiency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was established. The efficiencies and their changing trend during the period 2001–2011 were investigated using the 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DEA) model. Spatial-temporal pattern of the efficiency of China's prefecture-level units was explored by using exploratory spatial data analysis(ESDA). Finally, the main influencing factors were revealed with the aid of geographically weighted regression(GWR) model.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comprehensive, coupling and coordinated developmental indices and efficiency of 'four modernizations' of China's prefecture-level administrative units have obvious spatial differences and show diverse regional patterns. Overall, the efficiency is relatively low, and only few units with small urban populations and economic scale are in DEA efficiencies. The efficiency changing trends were decreasing during 2001–2011, with a transfer of high efficiency areas from inland to eastern coastal area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per capita investment in fixed assets boasts the greatest influence on the efficienc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four modernizations EFFICIENCY influencing factor geographically weighted regression model China
下载PDF
China’s Western Development Strategy for Modernization Drive 被引量:5
2
作者 Yang Kaizhong 《China Economist》 2021年第3期62-83,共22页
The Western Development Strategy(WDS)is a key aspect of China’s coordinated regional development strategy and effort to build a modern country.The world is undergoing profound changes that have not been witnessed in ... The Western Development Strategy(WDS)is a key aspect of China’s coordinated regional development strategy and effort to build a modern country.The world is undergoing profound changes that have not been witnessed in a century.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WDS’s importance in regards to China’s modernization drive and the great rejuvenation of the Chinese nation.First,this paper identifies the WDS’s mission to improve people’s livelihood in China’s western regions,promote common prosperity for the Eurasian continent,and support the green transition of China’s and Eurasian energy economic and environmental systems,and safeguard ecological security in Asia at large.Second,this paper suggests that the key to the WDS is to reshape the geographical layout of economic activity in the western regions to avoid inefficiency.Specifically,China should develop a compact geographical layout of economic activity in the western regions,introduce a unique competition strategy,as well as find solutions for coordinated regional development based on key river basins.Finally,develop smart internet and inland free ports within the western reg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ina modernized country coordinated regional development Western development Strategy(WDS) spatial diseconomies
下载PDF
高质量发展视域下产城融合与经济增长——基于中国254个城市面板数据的实证检验 被引量:1
3
作者 邓郴宜 万勇 《企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7-98,共12页
城镇化建设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为实现高质量城镇化发展,中国提出了产城融合发展路径。为研究产城融合如何促进城市经济发展,本文在构建产城融合与城市经济增长的数理模型并分析影响机制的基础上,首先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测算2003... 城镇化建设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为实现高质量城镇化发展,中国提出了产城融合发展路径。为研究产城融合如何促进城市经济发展,本文在构建产城融合与城市经济增长的数理模型并分析影响机制的基础上,首先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测算2003—2021年中国254个城市产城融合度,其次采用固定效应模型、2SLS模型以及机制检验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中国地级市产城融合度不断提升,呈现东高西低的特征,未来还有较大的发展空间;产城融合能够通过促进产业集聚水平、扩大市场潜力以及提高人力资本水平三条路径推动城市经济发展。因此,未来中国的城镇化建设应围绕产城融合,合理制定发展政策;结合当地情况,适时转换发展思路;推动区域合作,实现共建共享共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高质量发展 产城融合 经济增长 耦合协调度
下载PDF
连片贫困地区城乡经济耦合协调发展的演进态势及影响因素——基于2004—2015武陵山区71县、区(市)面板数据的空间计量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王亚飞 廖甍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5期5-19,共15页
构建城乡经济耦合协调指数,对2004—2015年武陵山民族特困地区城乡经济耦合协调发展水平进行测度并进行格局演化和现状分析,构建空间面板模型,从金融发展、城镇化水平、县域经济发展、固定资产投资、财政支出、产业结构等多维视角探寻... 构建城乡经济耦合协调指数,对2004—2015年武陵山民族特困地区城乡经济耦合协调发展水平进行测度并进行格局演化和现状分析,构建空间面板模型,从金融发展、城镇化水平、县域经济发展、固定资产投资、财政支出、产业结构等多维视角探寻影响武陵山民族特困地区城乡经济耦合协调发展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武陵山民族特困地区的城乡经济耦合协调发展进程呈现出起点低、演进态势显著向好的总体特征。2004—2015年,该地区城乡经济耦合协调水平的演进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2004—2007年的失调阶段、2008—2011年的低度耦合协调阶段以及2012—2015年的中度耦合协调阶段。武陵山区71区县城乡经济耦合协调水平存在高度的正相关特征,就其影响因素而言,金融规模扩张水平、城镇化水平、县域经济发展、农业现代化进程、固定资产投资和政府财政支出等因素对武陵山区城乡经济耦合协调发展具有正向促进作用,而金融发展效率和产业结构调整具有负向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陵山区 城乡经济 耦合协调发展 城镇化 农业现代化
下载PDF
长株潭“3+5”城市群PREES协调发展能力评价
5
作者 孔祥斋 赵先超 邓珞琬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7-9,共3页
根据指标构建的相关原则,结合长株潭"3+5"城市群实际发展情况,构建了长株潭"3+5"城市群PREES协调发展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因子分析法借助SPSS统计分析方法对长株潭"3+5"城市群各个城市的人口、资源... 根据指标构建的相关原则,结合长株潭"3+5"城市群实际发展情况,构建了长株潭"3+5"城市群PREES协调发展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因子分析法借助SPSS统计分析方法对长株潭"3+5"城市群各个城市的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等5个子系统发展水平进行了测定;引入城市群协调发展度计算公式对长株潭"3+5"城市群各个城市协调发展能力进行了评价;最后根据协调发展能力对长株潭"3+5"城市群8个城市进行了聚类分析.结果表明:长沙市属于强协调城市;株洲市、湘潭市、常德市、衡阳市与岳阳市属于一般协调城市;益阳市与娄底市属于差协调城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调发展 PREES 长株潭“3+5”城市群 因子分析 聚类
下载PDF
城乡一体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测度——基于长春市2000—2015年数据的实证分析
6
作者 孙葆春 《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3期29-36,共8页
城乡一体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是否相互协调,有必要在客观测度城乡一体化与农业现代化发展情况的基础上,评价二者的协调发展度。通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与群组决策特征根法确定权重,分别对长春市2000—2015年的城乡一体化... 城乡一体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是否相互协调,有必要在客观测度城乡一体化与农业现代化发展情况的基础上,评价二者的协调发展度。通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与群组决策特征根法确定权重,分别对长春市2000—2015年的城乡一体化与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进行测度,并利用年度序列数据进行动态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长春市城乡一体化与农业现代化交替领先,但农业现代化发展趋势的稳定性要优于城乡一体化。验证了长春市城乡一体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协调发展度,在起伏震荡中总体呈现上升趋势,并提出了促进长春市城乡一体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一体化 农业现代化 协调发展度
下载PDF
BUILDING A MODERATELY PROSPEROUS SOCIETY IN ALL RESPECTS——Regional Coordination 被引量:6
7
作者 Li Xihui Huang Jixin 《China Economist》 2020年第1期72-107,共36页
In China’s modernization drive, coordinated regional development and the building of a moderately prosperous society in all respects have been two mutually reinforcing dimensions. The three shifts of China’s princip... In China’s modernization drive, coordinated regional development and the building of a moderately prosperous society in all respects have been two mutually reinforcing dimensions. The three shifts of China’s principal social contradiction have responded to evolving needs of its regional development. Throughout various stages, the strategy of coordinated regional development has promoted the building of a moderately prosperous society in all respects in its concept formation, implementation and upcoming completion, which has reinforced regional coordination in return. In striving to achieve the goal of building a moderately prosperous society, China has increased its economic base, balanced its regional development, narrowed regional disparities, and increased equal access to essential public servic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ordinated regional development building of a moderately prosperous society achievement of modernization
下载PDF
面向中国式现代化的区域经济学 被引量:1
8
作者 董雪兵 李霁霞 史晋川 《区域经济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9-36,共8页
区域经济发展是现代化发展轨迹的空间展现,促进区域高质量发展和区域协调发展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与关键支撑。新时期中国区域经济发展面临新发展环境、新技术冲击、新空间结构与新制度安排,对区域发展动能和区域发展关系产生... 区域经济发展是现代化发展轨迹的空间展现,促进区域高质量发展和区域协调发展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与关键支撑。新时期中国区域经济发展面临新发展环境、新技术冲击、新空间结构与新制度安排,对区域发展动能和区域发展关系产生重要影响:新发展格局具有市场畅通、创新驱动等深刻内涵,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动力、市场可达性、产业链空间布局加速调整;数字技术改变了要素空间流动的成本与收益对比,重塑区域空间距离、区域要素结构与区域经济结构;中心城市和城市群正在成为承载发展要素的主要空间形式,区域空间结构呈现出更加明显的网络化和流动性特征,影响城镇体系和区域治理模式;共同富裕战略目标强调空间效率和空间公平的动态平衡,推动区域发展目标和区域发展关系发生转变。中国区域经济学研究要以新时期区域经济发展重大现实问题为导向,加快数字时代区域经济增长理论、创新增长极与区域创新理论等理论的突破创新,为新时期促进区域高质量发展和区域协调发展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区域高质量发展 区域协调发展 中国区域经济学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理论逻辑、现实要求与实践进路 被引量:2
9
作者 赵庆杰 许备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1-58,共8页
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特征和应有之义,二者相互促进、双向赋能。从理论上看,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源自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关于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辩证统一关系原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人的自由而全面发... 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特征和应有之义,二者相互促进、双向赋能。从理论上看,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源自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关于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辩证统一关系原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思想和中国共产党关于“两个文明”协调发展的立场观点。从新时代现实要求上看,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必然要求,是扎实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内在要求,是解决社会主要矛盾的客观要求,是培养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的现实需要。新时代应以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为目标、以解决社会主要矛盾为锚点、以扎实推进共同富裕为重点、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系统探索推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物质文明 精神文明 协调发展
下载PDF
在超越西方现代性危机中建构中国式现代化的新现代性 被引量:1
10
作者 陈宝 苏志钦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24年第2期7-14,共8页
现代化是当今人类社会发展不可逆转的必然趋势,是评价一个国家或民族发展是否与时俱进的重要依据,综合表现人类文明演进的历史整体。由于中国社会经济的蓬勃发展,中国在许多领域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中国式现代化成为当前学界热议的重... 现代化是当今人类社会发展不可逆转的必然趋势,是评价一个国家或民族发展是否与时俱进的重要依据,综合表现人类文明演进的历史整体。由于中国社会经济的蓬勃发展,中国在许多领域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中国式现代化成为当前学界热议的重要话题,而西方现代化亦不再是标志着社会模式未来发展的“唯一神话”。对比中国式现代化的深刻内涵和中国特色,探究西方现代化凸显的现代性危机问题、西方现代性危机背后的叙事逻辑以及中国式现代化如何在超越西方现代性危机中建构新的现代性等问题。通过对中国式现代化新路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展示中国在走自己的现代化道路中,如何对西方现代性危机叙事逻辑系统进行反思,建构自身的新现代性,为人类现代化发展贡献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现代性危机 中国式现代化 新现代性 共同富裕 协调发展 人类命运共同体
下载PDF
“三生”视角下中国式现代化水平测度与发展路径——以江苏省淮安市为例
11
作者 毛广雄 曹玉华 +1 位作者 曹蕾 任启龙 《江苏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2期8-15,共8页
基于“三生”协同发展理念与中国式现代化5大特征的内在逻辑关系阐释,构建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测度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和耦合协调度模型定量测度江苏省及其各设区市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水平和结构,并以淮安市为例进行重点分析.结果表明:江苏... 基于“三生”协同发展理念与中国式现代化5大特征的内在逻辑关系阐释,构建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测度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和耦合协调度模型定量测度江苏省及其各设区市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水平和结构,并以淮安市为例进行重点分析.结果表明:江苏省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水平和结构总体进入后疫情时期的恢复和调整阶段;当前淮安市中国式现代化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表现在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发展内生动力不足、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发展不充分问题凸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发展潜力有待挖掘等方面,究其本质,在于发展不充分、不均衡.因此,重构产业技术体系、优化产业空间体系、完善产业服务体系,构建城乡一体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是破解淮安市中国式现代化发展难题的重要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三生”协同 发展路径 淮安市
下载PDF
现代化产业体系区域协同发展及驱动因素研究
12
作者 任英华 王传引 +1 位作者 张晨瑜 高婷婷 《调研世界》 CSSCI 2024年第7期3-14,共12页
本文在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使用熵权法测算中国30个省(区、市)2012—2021年现代化产业体系发展水平指数,借助修正的引力模型和社会网络分析法测算现代化产业体系区域协同发展水平,采用二次指派程序(QAP)考察现... 本文在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使用熵权法测算中国30个省(区、市)2012—2021年现代化产业体系发展水平指数,借助修正的引力模型和社会网络分析法测算现代化产业体系区域协同发展水平,采用二次指派程序(QAP)考察现代化产业体系区域协同发展的驱动因素。研究发现,样本考察期内,东部及中部地区现代化产业体系发展水平较高,西部及东北地区发展水平较低;省份间空间关联较弱,区域协同发展程度较低;块模型分析表明,净溢出板块现代化产业体系发展协同性最好;总体而言,内部驱动因素中的产业绿色化、产业数字化、产业基础高级化以及外部驱动因素中的政府创新支持度、人口流动对现代化产业体系区域协同发展促进作用较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化产业体系 区域协同发展 驱动因素 社会网络分析 QAP
下载PDF
京津冀建设中国式现代化先行区、示范区的理论逻辑与路径选择
13
作者 刘秉镰 边杨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1-33,共13页
基于建设中国式现代化先行区、示范区的战略使命,回顾了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演进历程及阶段特征,识别了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新要求;依托区域经济发展机制分析了京津冀协同发展面临的经济社会环境变化,结合京津冀创新实践构建了“疏建结合的要... 基于建设中国式现代化先行区、示范区的战略使命,回顾了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演进历程及阶段特征,识别了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新要求;依托区域经济发展机制分析了京津冀协同发展面临的经济社会环境变化,结合京津冀创新实践构建了“疏建结合的要素投入”“内涵集约的要素组合”“地方品质导向的要素聚集”“多节点网络化的要素布局”“深化协同的要素治理”五个方面的京津冀协同发展理论框架。在此基础上,从根植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宏观背景、立足区域发展现实基础、遵循区域经济发展规律出发,围绕着经济发展、协同开放、空间布局、政府治理、共同富裕和生态改善提出了京津冀建设中国式现代化先行区、示范区的路径构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先行区 示范区 京津冀城市群 协同发展
下载PDF
干旱区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水平测度及阻碍因素研究——以张掖市为例
14
作者 曹瑾 高万兴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2024年第6期11-16,共6页
干旱区农业农村现代化实现对促进国家粮食安全、水安全、生态安全,推进乡村振兴意义重大。以位于西北干旱区张掖市为研究区域,基于农业农村现代化内涵,从8个维度出发构建一个包含22个具体指标的农业农村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综... 干旱区农业农村现代化实现对促进国家粮食安全、水安全、生态安全,推进乡村振兴意义重大。以位于西北干旱区张掖市为研究区域,基于农业农村现代化内涵,从8个维度出发构建一个包含22个具体指标的农业农村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综合评价法对2001-2019年该区域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水平及障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水平总体呈现波动下降再上升趋势,发展阶段已从尚未实现过渡到初步实现。(2)各子系统发展水平和速度存在明显差异,农村公共服务、农业生产体系和农业经营体系贡献最大,农村公共服务、农业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体系是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水平提升的三大“短板”子系统。(3)万人拥有文化站数、森林覆盖率、有效灌溉率和单位面积农药施用量是制约张掖市农业农村现代化水平提升的主要因素。最后,从农业现代化,农村现代化以及两者协调发展三个方面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农村现代化 指标体系 发展阶段 影响因素 耦合协调 张掖
下载PDF
面向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向度:推进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保护路径研究
15
作者 罗琼 《治理现代化研究》 2024年第3期88-96,共9页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大力推动实施长江经济带等若干重大区域发展战略,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中国式现代化与重大区域发展战略之间有很强的内在联系,实施重大区域发展战略是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有效...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大力推动实施长江经济带等若干重大区域发展战略,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中国式现代化与重大区域发展战略之间有很强的内在联系,实施重大区域发展战略是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有效途径和重要举措。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与推动中国式现代化之间存在清晰的逻辑理路,高质量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首要任务,高水平保护是夯实中国式现代化绿色本底的必然要求。在对长江经济带最新发展现状分析基础上,从高水平保护、创新引领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统筹发展与安全五个方面提出长江经济带支撑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具体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实践向度 长江经济带 高质量发展 高水平保护 区域协调发展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两个文明”协调发展的实践进路
16
作者 吕建春 崔乃忠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5期109-113,共5页
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需要,体现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鲜明特征和独特优势。新时代新征程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应全面落实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实践要求,务必保证“两个文明... 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需要,体现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鲜明特征和独特优势。新时代新征程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应全面落实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实践要求,务必保证“两个文明”协调发展道路的方向性,坚持“两个文明”协调发展的人民主体性,加强“两个文明”建设顶层设计的科学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物质文明 精神文明 协调发展
下载PDF
人口高质量发展与中国式现代化
17
作者 郑晓瑛 金鑫 《国家现代化建设研究》 2024年第5期57-68,共12页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相结合,深入思考和系统研究了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历史高度与战略高度的新理念新思想。人口高质量发展与...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相结合,深入思考和系统研究了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历史高度与战略高度的新理念新思想。人口高质量发展与中国式现代化具有内在联系,高质量人口发展在实现国家可持续发展、提升人民生活质量以及推动社会经济全面进步方面具有关键作用,中国式现代化对于人口高质量发展具有强大的引领作用,二者可以在政策制定和实施过程中协同推进。通过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的政策设计,确保人口发展与社会发展目标高度一致,是新时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实践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人口高质量发展 可持续发展 内在逻辑 协同推进
下载PDF
数字技术对物流业与现代农业融合发展的影响
18
作者 王琴梅 罗嘉毅 《物流技术》 2024年第6期146-160,共15页
在界定核心概念和深入分析数字技术推动物流业与现代农业融合发展机理的基础上,利用2011-2021年我国内地30个省域(西藏由于数据不全未列入)的面板数据,首先测算两业耦合协调发展水平,然后运用双固定效应模型对数字技术推动两业融合发展... 在界定核心概念和深入分析数字技术推动物流业与现代农业融合发展机理的基础上,利用2011-2021年我国内地30个省域(西藏由于数据不全未列入)的面板数据,首先测算两业耦合协调发展水平,然后运用双固定效应模型对数字技术推动两业融合发展的程度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两业融合发展总体上呈稳步上升态势,其中东部融合水平最高,其后依次是中部和西部,且其两业融合水平正在快速上升;数字技术对两业融合发展的作用在全国总体显著为正,其中中部地区的推动作用最大,其后依次是西部、东部地区。中介机制检验发现数字技术通过刺激创新活力和促进城乡对接来助推两业的融合。据此,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技术 物流业 现代农业 融合发展 耦合协调度
下载PDF
在“两个文明”协调发展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兼论邓小平关于“两个文明”协调发展的重要论述和上海的使命担当
19
作者 奚洁人 《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39-44,共6页
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之间具有辩证关系。而“两个文明”协调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特征,也是推进强国建设、实现民族复兴的必由之路。邓小平围绕“两个文明”协调发展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对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和实践发展... 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之间具有辩证关系。而“两个文明”协调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特征,也是推进强国建设、实现民族复兴的必由之路。邓小平围绕“两个文明”协调发展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对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和实践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上海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和深度链接全球的国际大都市,必须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在推动“两个文明”协调发展上走在前列,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充分发挥龙头带动和示范引领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物质文明建设 精神文明建设 邓小平 “两个文明”协调发展 上海城市精神
下载PDF
中国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水平测度及其协调性研究 被引量:11
20
作者 孟晓 田明华 +1 位作者 杜磊 马爽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7-146,共10页
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大任务。通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测度2010—2020年中国30个省(市、区)的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水平并分析其时空特征,引入耦合协调度模型分析农业现代化与农村现代化协调性并探索其空间... 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大任务。通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测度2010—2020年中国30个省(市、区)的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水平并分析其时空特征,引入耦合协调度模型分析农业现代化与农村现代化协调性并探索其空间相关性,通过判断相对滞后类型发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短板。结果显示:(1)2010—2020年中国农业农村现代化、农村现代化和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均为波动上升趋势;农业农村现代化中高和高水平等级小范围集聚在沿海地区,其余地区则均为中低和低水平等级;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和农村现代化发展水平空间分布差异较大。(2)农业现代化与农村现代化耦合协调度不断提高,但高值与低值集聚区对立趋势增强。(3)耦合协调等级优劣与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水平等级高低呈同向相关。初级协调及以上类型中上海、天津、北京表现为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相对滞后,山东、浙江、福建表现为农村现代化发展水平相对滞后,江苏、广东则较均衡发展;其他地区属于勉强协调及以下类型,表现为农村现代化发展水平相对滞后或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和农村现代化发展水平“双低”且失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农村现代化 发展水平 耦合协调 时空特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