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新青年》栏目变迁研究
被引量:
1
1
作者
刘宣如
郭慧敏
《南昌航空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2期52-58,共7页
《新青年》创刊一百多年,各个时代各个领域的学者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进行研究,而从栏目变迁角度来探究《新青年》生存与发展的智慧与魅力可谓一个新的角度:首先对《新青年》创刊栏目及第二至第九卷栏目具体变迁进行分析,接着对其栏目...
《新青年》创刊一百多年,各个时代各个领域的学者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进行研究,而从栏目变迁角度来探究《新青年》生存与发展的智慧与魅力可谓一个新的角度:首先对《新青年》创刊栏目及第二至第九卷栏目具体变迁进行分析,接着对其栏目'不变''变''巨变'进行特征考察,最后对《新青年》栏目变迁的动因进行探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青年
栏目
设置
变迁
动因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新青年》杂志促成“文学革命”之功
2
作者
丁燕燕
《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17期93-95,共3页
五四"文学革命"在《新青年》杂志酝酿、萌发、壮大,并最终取得胜利,得益于其强大的传媒鼓动和社会召集作用。它具体表现在:巧妙的编辑策略引发了"文学革命"的话题;文艺栏与编读互动栏目的成功设置推进了文学创作实...
五四"文学革命"在《新青年》杂志酝酿、萌发、壮大,并最终取得胜利,得益于其强大的传媒鼓动和社会召集作用。它具体表现在:巧妙的编辑策略引发了"文学革命"的话题;文艺栏与编读互动栏目的成功设置推进了文学创作实践;独特的运作机制与营销模式有效地扩大了"文学革命"的社会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青年》
“文学革命”
编辑策略
栏目设置
运作营销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进展与展望:《新青年》“通信”栏研究二十年
3
作者
韩启云
李先明
《合肥学院学报(综合版)》
2018年第4期72-75,105,共5页
"通信"栏目作为《新青年》草创时期的原设栏,以其舆论宣传的传播魅力与杂志共命运,是该杂志的名牌栏目。查检以往"通信"栏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基于"通信"栏目自身的研究,二是从近代舆论空间的...
"通信"栏目作为《新青年》草创时期的原设栏,以其舆论宣传的传播魅力与杂志共命运,是该杂志的名牌栏目。查检以往"通信"栏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基于"通信"栏目自身的研究,二是从近代舆论空间的生成、传播史等角度出发的研究论域。"通信"栏文本的重读与阐释、对"《新青年》读者"群体的关注,及新文化史视野下阅读史、接受史、心态史等的考察,是该栏目研究值得期待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青年》通信栏
研究现状
研究展望
《新青年》读者
新文化史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宣扬自我主张的园地——《新青年》“通信”栏目的作用和意义
4
作者
梁红丽
《新疆教育学院学报》
2007年第3期86-89,共4页
《新青年》作为20世纪中国文学及思想文化史的重要文献,对整个20世纪中国文学都产生很大影响。本文旨在探讨"通信"一栏在《新青年》宣扬刊物主张时的独特作用。
关键词
《新青年》
“通信”栏目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改革开放以来以栏目为依托的《新青年》研究
5
作者
曾礼庚
刘宣如
《南昌航空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2期17-22,共6页
改革开放以来学术界对《新青年》研究的一个显性倾向,是进行以“通信”“女子问题”“随感录”“国内(外)大事记”“革命日志”“读者论坛”“诗”等栏目为依托的研究。对这些《新青年》栏目研究成果进行学术回顾,可为今后研究提供持续...
改革开放以来学术界对《新青年》研究的一个显性倾向,是进行以“通信”“女子问题”“随感录”“国内(外)大事记”“革命日志”“读者论坛”“诗”等栏目为依托的研究。对这些《新青年》栏目研究成果进行学术回顾,可为今后研究提供持续深入探讨观照视野,亦为《新青年》诞辰百年后进行更为客观全面研究提供一个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青年》
栏目
研究
综述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新青年》栏目变迁研究
被引量:
1
1
作者
刘宣如
郭慧敏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南昌航空大学文法学院
出处
《南昌航空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2期52-58,共7页
文摘
《新青年》创刊一百多年,各个时代各个领域的学者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进行研究,而从栏目变迁角度来探究《新青年》生存与发展的智慧与魅力可谓一个新的角度:首先对《新青年》创刊栏目及第二至第九卷栏目具体变迁进行分析,接着对其栏目'不变''变''巨变'进行特征考察,最后对《新青年》栏目变迁的动因进行探析。
关键词
新青年
栏目
设置
变迁
动因
Keywords
new
youth
column
setting
change
motivation
分类号
G237.5 [文化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新青年》杂志促成“文学革命”之功
2
作者
丁燕燕
机构
山东农业大学文法学院
出处
《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17期93-95,共3页
文摘
五四"文学革命"在《新青年》杂志酝酿、萌发、壮大,并最终取得胜利,得益于其强大的传媒鼓动和社会召集作用。它具体表现在:巧妙的编辑策略引发了"文学革命"的话题;文艺栏与编读互动栏目的成功设置推进了文学创作实践;独特的运作机制与营销模式有效地扩大了"文学革命"的社会影响。
关键词
《新青年》
“文学革命”
编辑策略
栏目设置
运作营销
Keywords
new
youth
Literary Revolution
editing strategies
column
s
marketing
分类号
G236 [文化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进展与展望:《新青年》“通信”栏研究二十年
3
作者
韩启云
李先明
机构
曲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出处
《合肥学院学报(综合版)》
2018年第4期72-75,105,共5页
文摘
"通信"栏目作为《新青年》草创时期的原设栏,以其舆论宣传的传播魅力与杂志共命运,是该杂志的名牌栏目。查检以往"通信"栏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基于"通信"栏目自身的研究,二是从近代舆论空间的生成、传播史等角度出发的研究论域。"通信"栏文本的重读与阐释、对"《新青年》读者"群体的关注,及新文化史视野下阅读史、接受史、心态史等的考察,是该栏目研究值得期待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
《新青年》通信栏
研究现状
研究展望
《新青年》读者
新文化史
Keywords
the correspondence column of the new youth
the
current research status
prospect
of
the
study
the
new
youth
reader
new
Cultural History
分类号
K203 [历史地理—中国史]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宣扬自我主张的园地——《新青年》“通信”栏目的作用和意义
4
作者
梁红丽
机构
新疆大学人文学院
出处
《新疆教育学院学报》
2007年第3期86-89,共4页
文摘
《新青年》作为20世纪中国文学及思想文化史的重要文献,对整个20世纪中国文学都产生很大影响。本文旨在探讨"通信"一栏在《新青年》宣扬刊物主张时的独特作用。
关键词
《新青年》
“通信”栏目
Keywords
new
youth
"Communications"
column
分类号
I207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改革开放以来以栏目为依托的《新青年》研究
5
作者
曾礼庚
刘宣如
机构
南昌航空大学文法学院
南昌航空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出处
《南昌航空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2期17-22,共6页
基金
2019年江西省研究生创新专项资金“‘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与《新青年》再审视”(YC2019-S354)。
文摘
改革开放以来学术界对《新青年》研究的一个显性倾向,是进行以“通信”“女子问题”“随感录”“国内(外)大事记”“革命日志”“读者论坛”“诗”等栏目为依托的研究。对这些《新青年》栏目研究成果进行学术回顾,可为今后研究提供持续深入探讨观照视野,亦为《新青年》诞辰百年后进行更为客观全面研究提供一个参考。
关键词
《新青年》
栏目
研究
综述
Keywords
new
youth
column
research
summarize
分类号
G206 [文化科学—传播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新青年》栏目变迁研究
刘宣如
郭慧敏
《南昌航空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论《新青年》杂志促成“文学革命”之功
丁燕燕
《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3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进展与展望:《新青年》“通信”栏研究二十年
韩启云
李先明
《合肥学院学报(综合版)》
2018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宣扬自我主张的园地——《新青年》“通信”栏目的作用和意义
梁红丽
《新疆教育学院学报》
2007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改革开放以来以栏目为依托的《新青年》研究
曾礼庚
刘宣如
《南昌航空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