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8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深耕“两创” 绽放新姿——新时代舞蹈艺术揽胜
1
作者 茅慧 《中国文艺评论》 CSSCI 2024年第7期36-44,I0002,共10页
新时代以来,在“两个结合”和“两创”方针指导下,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新作中呈现的人民性更加深邃,人民的风姿仪态更加自信,民族民间舞蹈艺术的舞台意境更加高妙和神奇;中国古典舞创作者更加深入探究和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舞蹈文化元... 新时代以来,在“两个结合”和“两创”方针指导下,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新作中呈现的人民性更加深邃,人民的风姿仪态更加自信,民族民间舞蹈艺术的舞台意境更加高妙和神奇;中国古典舞创作者更加深入探究和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舞蹈文化元素,从历史文物和艺术遗产中提取舞蹈元素,再加以时代审美观照下的动态演绎,成为中国古典舞创作的一股强劲潮流;舞剧更是进入井喷式发展的马力全开时期,近200部舞剧不仅在现实题材方面勇猛推进,题材和舞台呈现样式也多姿多彩,与民同情,与时共进。中国舞蹈驶入全面推进、迅猛成长的快车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舞蹈 创造性转化 创新性发展 民族民间舞 古典舞 舞剧
下载PDF
试论中国民族民间舞的文化特性——以“文化模式”理论为分析视角
2
作者 吴少卿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93-97,共5页
《文化模式》是美国人类学家本尼迪克特在1934年写成的著作,书中强调了文化对于人格塑造的影响,突出了心理学分析的成分,提出了“文化整合”这一重要的人类学理论,旨在通过心理分析来对文化做整体性的研究,探讨文化和个体之间的互动关... 《文化模式》是美国人类学家本尼迪克特在1934年写成的著作,书中强调了文化对于人格塑造的影响,突出了心理学分析的成分,提出了“文化整合”这一重要的人类学理论,旨在通过心理分析来对文化做整体性的研究,探讨文化和个体之间的互动关系。中国民族民间舞,作为一种文化形态在文化相对论、文化整合、文化整体观以及文化模式对人的形塑等方面呈现出一定的文化特性。故以“文化模式”理论为分析视角来解读这种发展和现状,从而能更深层次地去理解中国民族民间舞学科的发展规律及历史脉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模式 中国民族民间舞 本尼迪克特
下载PDF
中国民族民间传统舞蹈“一般性”特征阐释
3
作者 王昕 《中国舞蹈学》 2024年第1期29-45,346,347,共19页
中国民族民间传统舞蹈与被称为职业化、专业性、学院派、剧场艺术的中国民族民间舞不尽相同,特别是在文化特征上表现得更大相径庭、相去甚远。本文从中国民族民间传统舞蹈的“一般性”特征入手,从集体性、生活性、传承性、综艺性这几个... 中国民族民间传统舞蹈与被称为职业化、专业性、学院派、剧场艺术的中国民族民间舞不尽相同,特别是在文化特征上表现得更大相径庭、相去甚远。本文从中国民族民间传统舞蹈的“一般性”特征入手,从集体性、生活性、传承性、综艺性这几个维度进行阐释和分析,力争将其固有的文化特征和排他性特点归纳总结出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民族民间传统舞蹈 集体性 生活性 传承性 综艺性
下载PDF
孙以强《春舞》演奏技术及其新疆意蕴初探
4
作者 任天宇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7期58-62,共5页
在当前的学术研究领域中,钢琴独奏曲《春舞》已经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众多学者从多个维度对这部作品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和解读。通过和声学与曲式学的分析方法,结合维吾尔族民族民间音乐的独特风格,学者们对作曲家孙以强在《春舞》中的创... 在当前的学术研究领域中,钢琴独奏曲《春舞》已经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众多学者从多个维度对这部作品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和解读。通过和声学与曲式学的分析方法,结合维吾尔族民族民间音乐的独特风格,学者们对作曲家孙以强在《春舞》中的创作风格和特点进行了系统的论证。本研究旨在借助研究者自身的演奏经验和技巧,对新疆钢琴作品中蕴含的文化现象进行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舞》 钢琴技巧 民族民间音乐 新疆意蕴
下载PDF
想象的共同体:跨境族群仪式性民俗体育的人类学阐释——基于傣族村寨“马鹿舞”的田野调查 被引量:18
5
作者 杨海晨 王斌 +2 位作者 胡小明 沈柳红 赵芳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52-58,共7页
采用田野调查法,从文化人类学的视野出发,对云南省孟连县傣族村寨的仪式性民俗体育活动"马鹿舞"进行研究。通过对马鹿舞的仪式过程及其文化生态的参与感知、深度访谈后认为:关于马鹿舞起源的民间传说,"原型"或"... 采用田野调查法,从文化人类学的视野出发,对云南省孟连县傣族村寨的仪式性民俗体育活动"马鹿舞"进行研究。通过对马鹿舞的仪式过程及其文化生态的参与感知、深度访谈后认为:关于马鹿舞起源的民间传说,"原型"或"母题"应来自傣族社会的生活环境和宗教信仰;马鹿舞的跨境传承、传播与傣族社会历史变迁中重大事件相对应;拥有想象的共同体是仪式性民俗体育活动得以传承与传播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想象的共同体 跨境族群 仪式性民俗体育 马鹿舞 傣族村寨
下载PDF
藏族原生态民间舞蹈与学院民族民间舞教学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11
6
作者 格桑吾珠 王东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3期115-119,共5页
原生态与学院派民族民间舞蹈的有着不同的风格。文章分析了不同风格产生的原因,揭示了两派舞蹈间存在的固有的关系及区别。主要提出"应该为学院派民族民间舞蹈发展腾出更大的自由空间,但也要科学把握其创作的自由度"这一学术... 原生态与学院派民族民间舞蹈的有着不同的风格。文章分析了不同风格产生的原因,揭示了两派舞蹈间存在的固有的关系及区别。主要提出"应该为学院派民族民间舞蹈发展腾出更大的自由空间,但也要科学把握其创作的自由度"这一学术观点,它对学院派民族民间舞蹈教学及艺术创作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生态 民族民间舞蹈 学院派
下载PDF
中国的排舞原创作品融入中国不同民族舞蹈元素的研究 被引量:14
7
作者 王艳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34-139,共6页
2013年国家体育总局启动"挖掘与传承中国传统体育文化-排舞采风活动"开始,融入中国不同民族舞蹈元素的排舞原创作品不断涌现。运用文献研究法、视频分析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等,以融入中国不同民族舞蹈元素的排舞原创... 2013年国家体育总局启动"挖掘与传承中国传统体育文化-排舞采风活动"开始,融入中国不同民族舞蹈元素的排舞原创作品不断涌现。运用文献研究法、视频分析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等,以融入中国不同民族舞蹈元素的排舞原创作品为研究对象。从中国不同民族舞蹈元素融入排舞原创作品的必要性、排舞原创作品融入中国不同民族舞蹈元素的创新要点、融入中国不同民族舞蹈元素的排舞原创作品的推广现状及发展前景进行分析。提出中国的排舞采风活动应具有长期性,须与我国民族地区建立沟通机制,以融入中国不同民族舞蹈元素的排舞原创作品的推广先例发挥带动作用;对不同民族舞蹈风格排舞原创作品认证要严格审核,确保创编出的排舞原创作品的全面性、普及性、科学性、民族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舞 原创作品 不同民族舞蹈元素 民族舞蹈
下载PDF
杨丽萍舞蹈作品中民间文化意象的阐释 被引量:4
8
作者 王大桥 周媛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78-81,共4页
 民间文化意象源自古老的神话传说及与之相关的宗教仪式,它们承载着原始先民的生存状态、原始信仰和观物运思方式。杨丽萍的舞蹈作品运用"月亮"、"火"、"雨"、"树"、"孔雀"等民间...  民间文化意象源自古老的神话传说及与之相关的宗教仪式,它们承载着原始先民的生存状态、原始信仰和观物运思方式。杨丽萍的舞蹈作品运用"月亮"、"火"、"雨"、"树"、"孔雀"等民间文化意象来参与舞蹈意境的建构,从而使她的舞蹈作品呈现出丰厚的诗意蕴涵和独特的审美风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丽萍 舞蹈作品 民间文化意象 宗教仪式 舞蹈意境 审美风格 月亮意象 火意象 雨意象
下载PDF
苗族接龙舞展演的“民俗生活”与“国家舞台”——基于湘西吕洞山地区的田野调查 被引量:10
9
作者 罗婉红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65-68,92,共5页
以田野调查材料为基础,探讨当下接龙舞展演场域的位移,并对接龙舞的保护与发展提出新的思路。结论认为,在现代语境之下,苗族接龙舞拥有两个展演场域,即苗族民间的"民俗生活"与政府建构的"国家舞台"。随着接龙舞展演... 以田野调查材料为基础,探讨当下接龙舞展演场域的位移,并对接龙舞的保护与发展提出新的思路。结论认为,在现代语境之下,苗族接龙舞拥有两个展演场域,即苗族民间的"民俗生活"与政府建构的"国家舞台"。随着接龙舞展演的"民俗生活"场域日趋式微必须努力实现其从"民俗生活"向"国家舞台"的场域位移,与此同时,依靠"国家"的强大的影响力来扭转接龙舞在"民俗生活"场域里的弱势,并最终实现在两个展演场域的良性互动,共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龙舞 场域 民俗生活 国家舞台 民族传统体育
下载PDF
村寨仪式中身体展演的神圣艺术——岷江上游黑水地区铠甲舞之人类学考察 被引量:9
10
作者 李祥林 《民族艺术研究》 CSSCI 2015年第2期54-62,共9页
在多民族的中国,从民俗艺术角度研究本土民间演艺,尤其不可忽视少数民族艺术。在山高谷深的岷江上游,诞生在黑水民间土壤中的融合着藏羌文化元素的铠甲舞,展现为歌舞艺术,融汇了宗教情感,体现于仪式行为。从文化结构到艺术形态,从象征... 在多民族的中国,从民俗艺术角度研究本土民间演艺,尤其不可忽视少数民族艺术。在山高谷深的岷江上游,诞生在黑水民间土壤中的融合着藏羌文化元素的铠甲舞,展现为歌舞艺术,融汇了宗教情感,体现于仪式行为。从文化结构到艺术形态,从象征符号到展演场景,从身体表现到仪式功能,从族群生活到传统风俗,凡此种种,从民俗艺术角度而不仅仅是纯舞蹈学或纯艺术学角度看,其中都有值得舞蹈人类学或艺术人类学研究者深入关注的许多东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水 铠甲舞 民俗艺术 民族文化 舞蹈人类学
下载PDF
“民族性”与“现代性”融合——论现代民族民间舞蹈的创作发展路径 被引量:6
11
作者 李延浩 刘伊晅 郭璟怡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74-81,共8页
新时代背景下,随着我国文化艺术领域的进一步开放与深化,现代民族民间舞蹈的重要功能日益凸显。民族民间舞蹈是我国传统艺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民间舞蹈经过岁月的沉淀形成了我国各个民族特有的舞蹈艺术风格,有力彰显着我国民族特性与... 新时代背景下,随着我国文化艺术领域的进一步开放与深化,现代民族民间舞蹈的重要功能日益凸显。民族民间舞蹈是我国传统艺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民间舞蹈经过岁月的沉淀形成了我国各个民族特有的舞蹈艺术风格,有力彰显着我国民族特性与风土人情。进入现代社会以来,我国民族民间舞蹈的创作与发展呈现出不同的维度,但在创作与发展过程中面临着各种困境与难题。为了进一步推动我国现代民族民间舞蹈的创作与发展,需要我们审时度势、寻找现代民族民间舞蹈的创作发展路径,以期弘扬我国民族精神与舞蹈艺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 民族民间舞蹈 创作 发展 路径 探索
下载PDF
发展民俗体育:促进民族地区全民健身的新思路——以新疆维吾尔族“萨玛舞”为例 被引量:5
12
作者 郭兰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45-47,共3页
对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全民健身计划实施现状进行研究,认为造成少数民族体育人口稀少的因素除了健身意识和消费观念外,最主要的原因之一,是少数民族普通大众的体育锻炼习惯与国家大力推广的现代体育运动存在差异,导致全民健身运动的普适化... 对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全民健身计划实施现状进行研究,认为造成少数民族体育人口稀少的因素除了健身意识和消费观念外,最主要的原因之一,是少数民族普通大众的体育锻炼习惯与国家大力推广的现代体育运动存在差异,导致全民健身运动的普适化模式与民族个性化需求的矛盾。以新疆维吾尔族"萨玛舞"例证分析为依据,提出在全民健身计划实施的新周期,有必要结合民族地区的实际情况,从民族特征入手,以民俗体育为切入点,研究、探索促进民族地区全民健身快速发展的新策略和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民健身 民俗体育 少数民族聚居区域 萨玛舞
下载PDF
审美人类学视野中广西瑶族民间“鼓舞”之比较 被引量:5
13
作者 黄小明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51-54,共4页
在审美人类学视野中,民间舞蹈的"美"不是一种孤立的、单纯的文化现象,而是作为一种被建构的存在;这种存在是在一定社会关系、社会制度基础上产生并发生作用的。广西少数民族民间舞蹈与本民族的文化、祭祀仪式、风土人情、节... 在审美人类学视野中,民间舞蹈的"美"不是一种孤立的、单纯的文化现象,而是作为一种被建构的存在;这种存在是在一定社会关系、社会制度基础上产生并发生作用的。广西少数民族民间舞蹈与本民族的文化、祭祀仪式、风土人情、节庆风俗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它蕴涵着民族的审美,它是民族审美的物化,更是生命力量和内在本质的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美人类学 广西瑶族 鼓舞 民间舞蹈
下载PDF
文化的积淀与中国民间舞的模态构成(上) 被引量:1
14
作者 于平 叶笛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85-196,I0003,共13页
中国民间舞“模态构成”的研究,指的是对既往“自然舞蹈”研究的宏观及中观把握;对一些决定“模态构成”的微观要素,也会加以分析和研究。本着由宏观、中观而微观的认知思路,本文的上篇由世界舞蹈格局与“舞蹈世界”模态、中国舞蹈格局... 中国民间舞“模态构成”的研究,指的是对既往“自然舞蹈”研究的宏观及中观把握;对一些决定“模态构成”的微观要素,也会加以分析和研究。本着由宏观、中观而微观的认知思路,本文的上篇由世界舞蹈格局与“舞蹈世界”模态、中国舞蹈格局中的舞蹈模态构成,延伸到民族民间舞蹈模态构成的“云南分类”与“西藏风范”,为中篇和下篇的中观及微观把握做好逻辑关联的梳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民间舞 模态构成 舞蹈模态 云南民族民间舞 藏族民间舞
下载PDF
脱域与改造:当代中国民族民间舞审美现代性的建构 被引量:4
15
作者 仝妍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96-102,共7页
在中国传统的文化遗产中,各民族、各地区的民间舞蹈既是历史的传统也是现代的基础。传统自然经济的持续性,造就了中华文化的持续性,并且历经动乱与分裂的洗礼而不断得到充实升华。当一个新的、多民族的现代民族国家开始被想象之后,其内... 在中国传统的文化遗产中,各民族、各地区的民间舞蹈既是历史的传统也是现代的基础。传统自然经济的持续性,造就了中华文化的持续性,并且历经动乱与分裂的洗礼而不断得到充实升华。当一个新的、多民族的现代民族国家开始被想象之后,其内容也开始通过各种手段被模塑、改编和改造。在这一过程中,语言、艺术在意识形态层面,担负起"国族化"改造的核心力量。民间舞蹈话语从地方性向国家性的转化,既是新中国"国家现代性"独特历史建构的结果,也是新中国舞蹈"中心化"的价值趋向。文章追溯新中国成立前后,作为"国族化""中心化"改造的核心力量,民间舞蹈如何从散沙式的生存状态经过脱域升华为凸显民族文化特征的现代舞蹈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舞蹈艺术 中国民族民间舞 审美现代性 脱域 改造 国族化 中心化
下载PDF
滇西少数民族地区学校民族课间操前景分析 被引量:5
16
作者 刘玮宏 王虹 《大理学院学报(综合版)》 CAS 2009年第8期80-83,共4页
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方法,对滇西少数民族地区学校开展"民族课间操"的可行性进行分析。认为自编民族课间操具有体操的特征,又有民族舞蹈动作,且动作素材多、简单,音乐节奏强,群众基础好等特点,把其作为民族地... 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方法,对滇西少数民族地区学校开展"民族课间操"的可行性进行分析。认为自编民族课间操具有体操的特征,又有民族舞蹈动作,且动作素材多、简单,音乐节奏强,群众基础好等特点,把其作为民族地区学校课间操活动,并引入中学体育校本课程具有很好的前景和开发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民族地区 中学体育 民族舞蹈 民族课间操 校本课程
下载PDF
试论西藏民间舞教学中的吸纳因素 被引量:3
17
作者 罗旦 《民族教育研究》 CSSCI 2008年第5期30-32,共3页
西藏大学舞蹈系是西藏自治区唯一的高等舞蹈专业培养基地。本文针对全国民族民间舞蹈的教学现状,结合西藏大学艺术学院的民间舞蹈教学情况,强调通过吸纳其他兄弟民族民间舞蹈的教学因素,更加丰富西藏大学的藏族舞蹈教学内容,使其形式多... 西藏大学舞蹈系是西藏自治区唯一的高等舞蹈专业培养基地。本文针对全国民族民间舞蹈的教学现状,结合西藏大学艺术学院的民间舞蹈教学情况,强调通过吸纳其他兄弟民族民间舞蹈的教学因素,更加丰富西藏大学的藏族舞蹈教学内容,使其形式多样、特色浓郁、文化底蕴厚重的特点更加突出,同时在此吸纳过程中,更好地继承和发展藏族舞蹈的教学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 民族民间舞 教学 吸纳
下载PDF
舞蹈:一种生命的形式——关于“哈库麦勒”起源问题的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沈学英 《民族艺术研究》 CSSCI 2015年第4期85-90,共6页
舞蹈是人类情感的符号,具有与生命的基本形式相类似的逻辑形式。本文从达斡尔族民间歌舞"哈库麦勒"的起源问题出发,通过田野调查的资料对"哈库麦勒"进行实证与描述,运用符号学的研究方法对"哈库麦勒"的... 舞蹈是人类情感的符号,具有与生命的基本形式相类似的逻辑形式。本文从达斡尔族民间歌舞"哈库麦勒"的起源问题出发,通过田野调查的资料对"哈库麦勒"进行实证与描述,运用符号学的研究方法对"哈库麦勒"的结构形态进行剖析,以此来揭示其在达斡尔族生存中的地位与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民间舞 达斡尔族 哈库麦勒 雅德根舞 起源 符号学
下载PDF
“民族形式”对中国民族民间舞蹈创建的时代意义 被引量:2
19
作者 王昕 《民族艺术研究》 CSSCI 2016年第6期65-73,共9页
文艺的"民族形式"是抗战期间解放区、国统区同时讨论的焦点话题,从1938年开始一直持续到1943年甚至更后。这个与"五四"新文化运动截然不同的文艺思潮,不仅促发了被誉为当代中国民族民间舞蹈发生原点的"延安新... 文艺的"民族形式"是抗战期间解放区、国统区同时讨论的焦点话题,从1938年开始一直持续到1943年甚至更后。这个与"五四"新文化运动截然不同的文艺思潮,不仅促发了被誉为当代中国民族民间舞蹈发生原点的"延安新秧歌运动"与"边疆音乐舞蹈大会",其文艺中国化、民族化、大众化、通俗化的理念,在今天仍具有时代意义。本文从这一命题切入,一方面阐释"民族形式"的由来以及与"延安新秧歌运动""边疆音乐舞蹈大会"的关联,另一方面反思其在当下中国民族民间舞蹈建设中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形式 中国民族民间舞蹈 时代意义
下载PDF
羌族民间歌舞的多面考察 被引量:2
20
作者 李祥林 《民族艺术研究》 2017年第3期131-140,共10页
考察和研究羌族民间歌舞,不可缺少艺术人类学视角,本文从旅游学、艺术学、人类学的学科角度对其进行考察,因为其不单单是舞台或广场上向观众游客表演的"节目"。羌族歌舞扎根族群生活、体现族群心理、服从族群需要,它有更宽广... 考察和研究羌族民间歌舞,不可缺少艺术人类学视角,本文从旅游学、艺术学、人类学的学科角度对其进行考察,因为其不单单是舞台或广场上向观众游客表演的"节目"。羌族歌舞扎根族群生活、体现族群心理、服从族群需要,它有更宽广深厚的民俗文化语义和族群文化内涵。对于羌族民间歌舞,既要看到它作为"舞台真实"在当代向外的大力展演(如旅游景点广场上的跳皮鼓),更要看到它作为"后台真实"在族群内部的原生形态(如羌族村寨仪式中的跳皮鼓),只有结合二者,对之的研究和把握才有完整性可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羌族 民间歌舞 族群生活 艺术人类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