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97篇文章
< 1 2 4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he Spread of Chinese-character Culture on the Silk Road During the Tang Dynasty
1
作者 Zheng Acai Huang Yan 《Contemporary Social Sciences》 2017年第3期26-44,共19页
The spread of Chinese characters and Chinese classic works during the Tang Dynasty presented diversified discourses of acceptance and development in different periods and regions. This was due to the differences in co... The spread of Chinese characters and Chinese classic works during the Tang Dynasty presented diversified discourses of acceptance and development in different periods and regions. This was due to the differences in commercial, economic, political, religious, and cultural environments proportional to the real environment's demand for Chinese characters and Chinese classical works. Chinese characters were introduced to Gaochang, Qiuci, Khotan, Korea, Japan, and Vietnam as early as the Han Dynasty, with different development paths in these regions. It is easy to form a long lasting culture spread by Chinese language and characters, as long as official languages are consistent with national or religious languages of the regions. It is difficult to form a long lasting culture spread by official languages and characters if the official languages and characters are inconsistent with either languages of daily life or religious languages. Once there is replacement of official languages and characters, or a change in religious belief, it would cause incompatibility between official languages and daily life languages, Chinese-character culture is bound to decline and gradually fade way. But if there are Han people, they will retain the use of Chinese characte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ang dynasty Chinese-character cultural circle the Silk Road Gaochang QIUCI Khotan religious belief
下载PDF
器物文化视阈下宋代服饰审美研究
2
作者 张虹 《丝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8-125,共8页
文章从器物文化的视角出发,运用文献研究法、图像研究法和比较研究法,在古籍文献、传世图像与出土文物中钩沉索隐,撷取宋代家具、瓷器类型与服饰形制风格,或就色彩装饰进行比较分析,归纳推理宋代服饰器物文化内涵及其审美价值。研究表明... 文章从器物文化的视角出发,运用文献研究法、图像研究法和比较研究法,在古籍文献、传世图像与出土文物中钩沉索隐,撷取宋代家具、瓷器类型与服饰形制风格,或就色彩装饰进行比较分析,归纳推理宋代服饰器物文化内涵及其审美价值。研究表明:宋人对待家具、瓷器及服饰器物文化的态度,既有承续传统的“大道至简”思想的体现,也有文人精神与“世俗化”思想的体现。宋代服饰基本遵循清雅简素,但局部装饰却材美工巧、富丽雅致,其服饰形制风格具有一定的“近世化”特征,这是宋制汉服能够在当代社会流行的重要原因。文章为传统服饰的传承与创新提供新的思路和必要的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器物文化 宋代服饰 造物思想 清雅简素 便身利事 近世化
下载PDF
由唐至宋:宋代节日面食的传承与创新
3
作者 喻学忠 何洛冰 《四川旅游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26-31,共6页
宋代是我国农商经济发展的高峰期,饮食文化与节日文化的兴盛期。在这种背景下,宋人把对面食的喜爱融入节日生活中,制作出了种类丰富的节日面食。这些节日面食既有继承唐代已有的节日面食而形成的传统节日面食,又有结合宋代社会情况而形... 宋代是我国农商经济发展的高峰期,饮食文化与节日文化的兴盛期。在这种背景下,宋人把对面食的喜爱融入节日生活中,制作出了种类丰富的节日面食。这些节日面食既有继承唐代已有的节日面食而形成的传统节日面食,又有结合宋代社会情况而形成的新兴节日面食,同时又有部分被后代继承,成为现今众多节日食物的前身。因此宋代的节日面食上承唐代,下启后世,种类丰富,具有节日文化内涵与商业价值,对今天的节俗饮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代 节日文化 面食 饮食文化
下载PDF
宋代诗话对刘勰“风骨”论的文学接受
4
作者 成松柳 毛琇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121-126,共6页
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提出的“风骨”之说在宋代诗话中发生了多样化的改变:北宋中期欧阳修等人倡导的“尚健”诗风着重宣扬“风骨”中雄健阔大的一面;江西诗派更关注诗人的性情和品格如何通过语言呈现在诗歌之中,对语言“生新瘦硬”的... 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提出的“风骨”之说在宋代诗话中发生了多样化的改变:北宋中期欧阳修等人倡导的“尚健”诗风着重宣扬“风骨”中雄健阔大的一面;江西诗派更关注诗人的性情和品格如何通过语言呈现在诗歌之中,对语言“生新瘦硬”的追求使得他们更看重“风骨”之“骨”对言辞的要求,并在宋代理学家“气本论”的影响之下,变“风骨”为“气骨”;南宋后期的诗论代表严羽虽对江西诗派的观点有所纠正,但又将“风骨”论从美学要求变成了对建安文学风格的概括,当前学术界评价建安文学最常用的“建安风骨”便源于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心雕龙》 风骨 宋代诗话 文学接受
下载PDF
宋韵传廉,继往开来——基于南宋廉洁文化的杭州特色廉洁文化教育路径探究
5
作者 钟江顺 凌佳惠 戴丽华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4年第3期72-76,共5页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宋韵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植于宋韵文化中的廉洁因子处处可见,并在历经千年后仍熠熠生辉。杭州作为南宋都城,宋代文化遗产颇丰,深入挖掘留存在城市和老百姓生活...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宋韵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植于宋韵文化中的廉洁因子处处可见,并在历经千年后仍熠熠生辉。杭州作为南宋都城,宋代文化遗产颇丰,深入挖掘留存在城市和老百姓生活中的宋韵廉洁文化,将会给当代廉洁文化建设以新的启示。该文通过文献研究、实地调研和人物采访等方法,研究南宋清官廉吏身先示范的事迹、优秀家风家训蔚然成风的形式、珍贵文物遗产托物言志的呈现,从而实现继承宋韵廉洁文化精华,守正创新,并提出新时代具有杭州特色的廉洁教育路径,打造可观可感的文化品牌,实现润物无声的廉洁教育,充分发挥与时俱进的地区人文优势,将城市资源活化,以期宋韵传廉,继往开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韵 南宋文化 廉洁文化 廉洁教育 建设 路径
下载PDF
宋画中插花艺术的文化意涵
6
作者 周松竹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36-44,共9页
宋代文人偏爱插花,插花成为他们表达个人情感和审美品位的重要媒介。宋画中的插花艺术具有深刻的文化意涵,为我们理解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提供了重要视角。分析宋画中插花艺术的装饰功能与象征意义及宋代文人的插花旨趣与内涵,有助于我... 宋代文人偏爱插花,插花成为他们表达个人情感和审美品位的重要媒介。宋画中的插花艺术具有深刻的文化意涵,为我们理解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提供了重要视角。分析宋画中插花艺术的装饰功能与象征意义及宋代文人的插花旨趣与内涵,有助于我们了解插花艺术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深入洞察其与当时社会、文化和宗教信仰的紧密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插花艺术 宋画 文化意涵
下载PDF
唐宋时期五台山文殊道场中的龙神信仰——兼论唐宋中印文化交流
7
作者 王涛 《忻州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1-6,共6页
唐宋时期,作为文殊道场的五台山,龙神信仰十分兴盛。山中有大量有关龙的灵迹,龙的形象较为丰满,职能也较为强大。五台山文殊菩萨与龙神的关系既表现为镇压与被镇压之对抗性,又表现为代表与被代表之可调和性。二者之间的关系集中反映了... 唐宋时期,作为文殊道场的五台山,龙神信仰十分兴盛。山中有大量有关龙的灵迹,龙的形象较为丰满,职能也较为强大。五台山文殊菩萨与龙神的关系既表现为镇压与被镇压之对抗性,又表现为代表与被代表之可调和性。二者之间的关系集中反映了唐宋时期印度文化与中国文化之间的交融与互动。异质文化间的双向交流,最终形成独具特色的五台山区域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宋时期 文殊道场 龙神信仰 中印文化
下载PDF
宋代风俗画中女性活动特征及其空间环境观
8
作者 黄甜甜 王泽发 +1 位作者 李子蓉 胡梦雨 《泉州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82-91,共10页
通过以宋代女性图像(包含女性活动的画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年龄段对宋代女性活动类型、特征及其背后的文化内涵进行研究,并在环境要素细分与统计的基础上探索不同类型女性活动空间的环境要素构成及其所反射出的空间环境观。
关键词 宋代 风俗画谱 女性 文化内涵 空间环境观
下载PDF
宋代官服中绶带纹样探析
9
作者 吴志明 杜程 孙涛 《丝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5-130,共6页
宋代受到传统儒家思想的影响、程朱理学思想的制约,宋代等级制度更为森严,因此宋代官服品类繁多、等级鲜明。本文以宋代官员所佩绶带为研究对象,梳理并归纳了宋代不同时期“锦绶”的使用制度,分析纹样特点,深入探究其由表象到内隐所传... 宋代受到传统儒家思想的影响、程朱理学思想的制约,宋代等级制度更为森严,因此宋代官服品类繁多、等级鲜明。本文以宋代官员所佩绶带为研究对象,梳理并归纳了宋代不同时期“锦绶”的使用制度,分析纹样特点,深入探究其由表象到内隐所传递的文化内涵。研究表明:该绶带是显现权责之饰物,以外显、内隐的方式体现了朝政官员对等级秩序的认同、对吉祥蕴意的渴望及对官位荣誉的追求。本文研究成果有助于完善宋代等级秩序信息的承传,还原宋代官场生活、审美等方面的本来面貌,以期对绶带纹样有更为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代服饰 官服绶带 绶带纹样 宋锦 纹样特点 文化意涵
下载PDF
威灵与恶力:唐宋精怪世界中红赤系色彩的文化意象考论
10
作者 李婕 贾文龙 《安阳工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79-82,共4页
红赤系色彩是唐宋志怪文学中刻画精怪形象的重要手段。文化象征源于火焰的红赤系色彩与鲜血的文化意象相叠加,衍生出两元文化象征:一方面红赤色成为唐宋精怪世界中位高而权重、辟邪与降福的威灵象征;另一方面红赤色在唐宋精怪世界中也... 红赤系色彩是唐宋志怪文学中刻画精怪形象的重要手段。文化象征源于火焰的红赤系色彩与鲜血的文化意象相叠加,衍生出两元文化象征:一方面红赤色成为唐宋精怪世界中位高而权重、辟邪与降福的威灵象征;另一方面红赤色在唐宋精怪世界中也具有灾异与不祥、邪祟与厄运的恶力象征。这种两元文化象征属性,使红赤色精怪成为唐宋志怪文学中的重要主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宋 红赤色 精怪文学 文化意象
下载PDF
汉代漆物的文化品格:美学的视角
11
作者 潘天波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9-137,共9页
在中华漆物史上,汉代漆物是中华物质文化谱系中的重要支脉。它不仅谱写和演绎了汉代辉煌的器物文化史,还为世界输出独特的艺术精品与美学思想,并形成了卓然而立于中华文化巨峰上的文化品格。汉代漆物蕴含“守约以治广”“煌煌盛美”“... 在中华漆物史上,汉代漆物是中华物质文化谱系中的重要支脉。它不仅谱写和演绎了汉代辉煌的器物文化史,还为世界输出独特的艺术精品与美学思想,并形成了卓然而立于中华文化巨峰上的文化品格。汉代漆物蕴含“守约以治广”“煌煌盛美”“规天矩地”“自然相生”“致用为本”等高贵的文化品格,它们贯穿于汉代造物及中华文化品格之中。这些具有典型性的造物品格既是汉代漆物的品格,又是汉代文化及中国传统美学的品格,为中华文化品格的最终形成注入了独特的美学思想与秉性,也为铸就中华工匠美学品格提供了卓绝的汉代漆物智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代漆物 汉代美学 文化品格 中华文明
下载PDF
唐宋散茶研究
12
作者 关剑平 冯雪 《美食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8,48,共9页
散茶是作为末茶原料的蒸青绿茶,对应于唐团宋饼的固形茶而得名。通过梳理唐宋文献发现,散茶在唐代开始受到关注,五代已经出现散茶的名茶,到宋代成为独立的茶叶种类且迅速发展,与蜡茶分庭抗礼。散茶产地广泛分布在长江流域,各地散茶的品... 散茶是作为末茶原料的蒸青绿茶,对应于唐团宋饼的固形茶而得名。通过梳理唐宋文献发现,散茶在唐代开始受到关注,五代已经出现散茶的名茶,到宋代成为独立的茶叶种类且迅速发展,与蜡茶分庭抗礼。散茶产地广泛分布在长江流域,各地散茶的品第不统一,市场上的散茶多达109个等级,每两个等级之间的平均差价最低不到1钱。通过对散茶的名茶个案研究发现其生产规模都很小。从日本碾茶的生产工艺可以了解宋代散茶的基本加工方法,由此正本清源,梳理从唐宋散茶到日本碾茶的发展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文化 散茶 唐宋时期 碾茶
下载PDF
南宋游艺文化及空间创新设计策略研究——以杭州“童趣宋坊”为例
13
作者 丁一芯 汪梅 金明晖 《设计》 2024年第12期38-41,共4页
“华夏文化造极于赵宋之世”。南宋延续北宋时期崇尚文治的思想,以程朱理学“格物致知”的主张分析事物本质,促进了文化繁荣昌盛。本文以南宋绘画中描绘的在庭院玩耍与游戏的孩童行为及其空间为研究对象,“以图证史”探究南宋游艺文化... “华夏文化造极于赵宋之世”。南宋延续北宋时期崇尚文治的思想,以程朱理学“格物致知”的主张分析事物本质,促进了文化繁荣昌盛。本文以南宋绘画中描绘的在庭院玩耍与游戏的孩童行为及其空间为研究对象,“以图证史”探究南宋游艺文化视野下古都临安的儿童游戏设施及空间特征,构建南宋韵味的杭州“童趣宋坊”展馆设计的创新思路,让当代孩子身临其境感受南宋游艺文化,以达到“活态”南宋游艺文化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宋儿童游艺 “童趣宋坊” 文化空间 设计策略 创新设计
下载PDF
基于官修方书探讨宋代香佩疗法特点
14
作者 吕颖玉 张晓莹 +1 位作者 张心月 邵雨萌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第3期366-370,共5页
宋代为方剂学和香文化皆蓬勃发展的重要历史时期,香佩疗法在当时富有鲜明的时代特色。梳理宋代三大官修方书中的香佩方剂发现,宋时香佩疗法用药多样,除了常用矿物药和骨类药之外,本土香药与外来香药皆有大量使用;用法灵活,有膏、丹、丸... 宋代为方剂学和香文化皆蓬勃发展的重要历史时期,香佩疗法在当时富有鲜明的时代特色。梳理宋代三大官修方书中的香佩方剂发现,宋时香佩疗法用药多样,除了常用矿物药和骨类药之外,本土香药与外来香药皆有大量使用;用法灵活,有膏、丹、丸、散等多种剂型,可佩戴于头、手、颈、胸等身体各部位,但总体以丸剂佩于上肢者为多;用途广泛,以辟疫驱邪治疗传染性疾病为主,内外妇儿各科杂症也有涉及,为后世香佩疗法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代 香佩疗法 香文化 芳香性中药 佩戴疗法 中医外治
下载PDF
宋元时期植物纹样的研究与运用
15
作者 俞悦 《时尚设计与工程》 2024年第3期48-50,共3页
植物纹样本质上就是指用植物的形态作为基本表现对象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与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融入在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植物纹样也是承载老百姓表达吉祥情感的载体。在植物纹样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宋、元两代同是植物纹样发展的主... 植物纹样本质上就是指用植物的形态作为基本表现对象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与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融入在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植物纹样也是承载老百姓表达吉祥情感的载体。在植物纹样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宋、元两代同是植物纹样发展的主要时期,植物纹样品类繁多,造型丰富多彩。虽然宋、元两代同为植物纹样发展的主要时期,但由于两代之间在文化、经济、政治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化,所以在植物纹样风格及其运用上也有所不同。结合当时历史、人文、经济等因素,从宋代和元代植物纹样的特点,分析了2个朝代植物纹样在当时风格以及应用上的异同,与当时社会存在的一定联系,及其对后世的影响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饰纹样 植物 宋元时期 文化影响 运用发展
下载PDF
南宋西湖昭庆寺研究与复原想象
16
作者 杨一铭 沈实现 +1 位作者 晋亚日 杜陈沁 《园林》 2024年第2期30-37,共8页
杭州昭庆寺是中国古代寺庙建筑中的珍贵遗存,作为南宋时期佛教文化的重要载体,其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和艺术价值。借助于历史文献资料,梳理昭庆寺的兴衰变迁,结合建筑遗迹和实地勘察,建立起对昭庆寺在南宋时期的整体呈现。综合研究昭庆寺... 杭州昭庆寺是中国古代寺庙建筑中的珍贵遗存,作为南宋时期佛教文化的重要载体,其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和艺术价值。借助于历史文献资料,梳理昭庆寺的兴衰变迁,结合建筑遗迹和实地勘察,建立起对昭庆寺在南宋时期的整体呈现。综合研究昭庆寺历史沿革、南宋时期建筑布局、植被景观以及园林活动等方面的重要性和独特之处,复原昭庆寺的建筑风貌和园林景观,揭示寺庙开放式空间为园林活动提供更多的可能性,以期推动南宋园林研究的深入发展,为今后类似文化遗产的保护与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促进文化遗产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宋 昭庆寺 复原研究 园林景观 文化遗产
下载PDF
宋代点茶文化数字化传播研究
17
作者 钱旭 李戈 《工业设计》 2024年第2期144-147,共4页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非遗文化的传播方式也与时俱进。文章通过对宋代点茶文化数字化传播现状的调查,发现数字化传播存在受众局限、信息碎片化和推广方式单一等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文章中提出了宋代点茶文化数字化传播的创新路径...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非遗文化的传播方式也与时俱进。文章通过对宋代点茶文化数字化传播现状的调查,发现数字化传播存在受众局限、信息碎片化和推广方式单一等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文章中提出了宋代点茶文化数字化传播的创新路径,即利用数字平台搭建、动画制作和IP塑造,结合元宇宙概念和虚拟现实技术,探索数字化技术与点茶文化相结合的多种可能性,从而为非遗点茶文化注入新鲜血液,增添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技术 宋代点茶 非遗文化传播
下载PDF
基于情感化理论的文创产品设计——以宋代山水画为例
18
作者 张靓月 吴琼 《鞋类工艺与设计》 2024年第13期75-77,共3页
本文探索如何将情感化设计理论融入文创产品设计中。以文创产品现状为出发点,提出文创产品情感化设计思路,即本能层次的五感交互设计、行为层次的产品体验设计和反思层次的情感化设计。最终,以宋代山水画为例,通过香薰炉设计诠释赵佶《... 本文探索如何将情感化设计理论融入文创产品设计中。以文创产品现状为出发点,提出文创产品情感化设计思路,即本能层次的五感交互设计、行为层次的产品体验设计和反思层次的情感化设计。最终,以宋代山水画为例,通过香薰炉设计诠释赵佶《雪江归棹图》的意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创产品设计 情感化设计 宋代山水画
下载PDF
宋代诗话地理叙事的文化符号建构
19
作者 周萌 《中州学刊》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61-169,共9页
与时间横轴相对,地理纵轴是宋人编织空间美学、建构文化符号、寄托人文理想,进而塑造宋代文明特质的基本载体。宋代诗话地理叙事看似散乱无章,实则是这种主流观念的诗学再现。与经史地理记载相比,宋代诗话的叙事重心不在描述地理的自然... 与时间横轴相对,地理纵轴是宋人编织空间美学、建构文化符号、寄托人文理想,进而塑造宋代文明特质的基本载体。宋代诗话地理叙事看似散乱无章,实则是这种主流观念的诗学再现。与经史地理记载相比,宋代诗话的叙事重心不在描述地理的自然属性,而在美学赋能,分别从名胜、风物、文学三重维度揭示出地理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及话语价值。这些叙述呈现的复调意味,不仅映证了诗话是按传播逻辑成篇的文体特性,而且有助于推动对人文地理的多层次理解,拓展受众的美学认知,并为文学叙事提供跨界样本及话语助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代诗话 地理叙事 文化符号 人文地理
下载PDF
唐宋时期的散茶法及相关问题探讨
20
作者 沈水红 《农业考古》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4-21,共8页
中国6000多年的茶叶利用史经历了药用、食用、饮用三个历史阶段。“以茶为饮”的饮茶法主要是末茶法和散茶法。其中,末茶法盛行于唐宋时期,散茶法盛行于明清至今。其实,唐宋时期的散茶法也有较大发展,并于南宋末至元代逐步取代末茶法,... 中国6000多年的茶叶利用史经历了药用、食用、饮用三个历史阶段。“以茶为饮”的饮茶法主要是末茶法和散茶法。其中,末茶法盛行于唐宋时期,散茶法盛行于明清至今。其实,唐宋时期的散茶法也有较大发展,并于南宋末至元代逐步取代末茶法,将中国的茶饮文化引向散泡茶发展阶段。以往学界多聚焦明清时期成熟的散茶法,较少关注处于早期发展阶段的唐宋时期的散茶法。文章通过对唐宋时期散茶产地与名品、制作与沏茶法、贮藏方式等的梳理,以期探讨唐宋时期散茶法的文化面貌和发展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宋时期 散茶法 文化面貌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