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41篇文章
< 1 2 4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 Origin and Formation Between Chinese Characters and English Alphabets
1
作者 Xuan Song Lifen Li 《汉语教学方法与技术》 2023年第2期20-41,共22页
This research is based on the framework of social constructivism,utilizing the principle of Human Universals as a methodology to compare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ideation and formation methods of C... This research is based on the framework of social constructivism,utilizing the principle of Human Universals as a methodology to compare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ideation and formation methods of Chinese characters and English alphabets.Through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 ideation of English letters(pictogramme)and the origin of Chinese characters,known as the"Six Categories Theory,"we discover their alignment in terms of social,traditional,and cultural aspects.This suggests that different ethnic groups share common features in terms of life experience,learning cognitive development,and thinking habits.This study also finds that the origins of English letters and Chinese characters share similar linguistic features in their methods of constructing letters/characters,such as pictographic,ideographic,and semantic characteristics.Exploring these commonalities contributes to promoting learning and communication between Chinese and English characters.Additionally,by focusing on socio-cultural aspects,traditional customs,and cognitive learning,this study aims to break away from the traditional linguistic research approach that solely focuses on language differences.This provides a broader perspective and richer dimensions for Chinese and English language learning,facilitating the development of cross-linguistic and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rigin chinese characters English Alphabets Philosophical Views FORMATION Cultural Beliefs Social Conventions Cross-linguistic and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下载PDF
The Spread of Chinese-character Culture on the Silk Road During the Tang Dynasty
2
作者 Zheng Acai Huang Yan 《Contemporary Social Sciences》 2017年第3期26-44,共19页
The spread of Chinese characters and Chinese classic works during the Tang Dynasty presented diversified discourses of acceptance and development in different periods and regions. This was due to the differences in co... The spread of Chinese characters and Chinese classic works during the Tang Dynasty presented diversified discourses of acceptance and development in different periods and regions. This was due to the differences in commercial, economic, political, religious, and cultural environments proportional to the real environment's demand for Chinese characters and Chinese classical works. Chinese characters were introduced to Gaochang, Qiuci, Khotan, Korea, Japan, and Vietnam as early as the Han Dynasty, with different development paths in these regions. It is easy to form a long lasting culture spread by Chinese language and characters, as long as official languages are consistent with national or religious languages of the regions. It is difficult to form a long lasting culture spread by official languages and characters if the official languages and characters are inconsistent with either languages of daily life or religious languages. Once there is replacement of official languages and characters, or a change in religious belief, it would cause incompatibility between official languages and daily life languages, Chinese-character culture is bound to decline and gradually fade way. But if there are Han people, they will retain the use of Chinese characte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ang Dynasty chinese-character cultural circle the Silk Road Gaochang QIUCI Khotan religious belief
下载PDF
The Comparative Study of Two Translated Texts on Huangdirent Translating Styles o'n s Internal Classics——Simple Analysis on the Diffe Culture-Specific Lexicon, Figure of Speech and Four-Chinese-Character Structures
3
作者 杨峥 《海外英语》 2017年第17期5-6,共2页
Huangdi's Internal Classics(Neijin)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ancient medical classics, which plays far-reaching influence in medical field. More and more domestic and overseas scholars published their translat... Huangdi's Internal Classics(Neijin)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ancient medical classics, which plays far-reaching influence in medical field. More and more domestic and overseas scholars published their translated texts on Neijing. Due to the diversity of editions and different understanding, the translating styles and contents are widely different. This study will focus on the different translating styles on culture-specific lexicon、figure of speech and four-Chinese-character structures in Neij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uangdi’s Internal Classics the comparative Study of translated texts culture-specific lexicon figure of speech four-chinese-character structures
下载PDF
白酒外包装设计中中国传统元素的运用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钟砚涛 程亚静 《鞋类工艺与设计》 2024年第1期109-111,共3页
探讨白酒外包装设计中传统元素的应用对白酒品牌价值和艺术价值的影响。通过文献分析和实地调研,了解相关传统文化元素在白酒外包装的实际应用。研究结果显示,白酒包装设计中的传统元素可以赋予产品独特的视觉冲击力和文化情感。色彩能... 探讨白酒外包装设计中传统元素的应用对白酒品牌价值和艺术价值的影响。通过文献分析和实地调研,了解相关传统文化元素在白酒外包装的实际应用。研究结果显示,白酒包装设计中的传统元素可以赋予产品独特的视觉冲击力和文化情感。色彩能够传达出浓郁的民族特色和品牌特色氛围;运用书法能够展示品牌的文化内涵和审美价值。同时,中国传统元素在白酒外包装设计中的应用将产生巨大影响。这不仅表现在设计创新方面,而且可以最大化品牌价值和市场竞争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文化元素 纹样 色彩 汉字 白酒外包装设计
下载PDF
浅析文创产品设计中汉字文化与优秀传统陶瓷文化相结合的正协同效应
5
作者 林松 张含柳 +1 位作者 金爱英 唐丹丹 《陶瓷研究》 2024年第1期77-79,共3页
本文探讨了汉字文化和陶瓷文化在文创产品设计中的结合。汉字和陶瓷都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文创产品设计是依靠创意人的智慧和技能,将文化资源进行创造和提升,以知识产权的形式开发高附加值产品。中国文创产... 本文探讨了汉字文化和陶瓷文化在文创产品设计中的结合。汉字和陶瓷都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文创产品设计是依靠创意人的智慧和技能,将文化资源进行创造和提升,以知识产权的形式开发高附加值产品。中国文创产品设计近年来发展迅速,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缺乏创新、文化内涵不足等。通过研究汉字文化和传统陶瓷文化在文创产品设计中的结合,可以挖掘其独特的魅力和美学价值,推动中国文创产业的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汉字文化 陶瓷文化 文创产品
下载PDF
“仓颉造字”传说的多重意蕴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同意识
6
作者 桑东辉 《武陵学刊》 2024年第4期1-8,共8页
汉字作为中国文化的核心载体,其产生发展的历史不仅是一部波澜壮阔的文字史,而且在中国传统文化语境中也具有深刻的内涵和多重意蕴。尽管由于历史久远,有关“仓颉造字”的事迹多流于传说,但透过这些传说表象不难发现,“仓颉造字”传说... 汉字作为中国文化的核心载体,其产生发展的历史不仅是一部波澜壮阔的文字史,而且在中国传统文化语境中也具有深刻的内涵和多重意蕴。尽管由于历史久远,有关“仓颉造字”的事迹多流于传说,但透过这些传说表象不难发现,“仓颉造字”传说及其播衍流变,深刻反映了传统道器观和取象制器观念下的神圣造物论思想,以及将道德意蕴融入字以表德的观念,且从目的论和效果论的层面反映了文字对国家和社会治理的“佐治理事”功用。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代,深入解读“仓颉造字”传说,对推广和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促进文化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意识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仓颉造字” 中华民族共同体 文化认同
下载PDF
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理论品格对中华体育精神转化与发展路向锚定的启示
7
作者 江广和 温搏 《武术研究》 2024年第6期125-127,135,共4页
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理论品格对中华体育精神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具有重要启示意义。习近平文化思想理论品格作为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内容精髓,不仅影响着社会个体的人格修养,更是对整个社会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中华体育精神作为我国新... 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理论品格对中华体育精神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具有重要启示意义。习近平文化思想理论品格作为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内容精髓,不仅影响着社会个体的人格修养,更是对整个社会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中华体育精神作为我国新时代优秀文化成果,被赋予了新的文化使命。通过解析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内涵及其核心要义,揭示了习近平文化思想对中华体育精神发展的多元影响。在此基础上,文章进一步阐述了习近平文化思想理论品格与中华体育精神的契合点及其在对新时代中华体育精神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中的具体应用,尤其是关于习近平文化思想理论品格对中华体育精神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方向引领作用,旨在为当今“两个大局”下继承创新发扬光大中华体育精神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文化思想 理论品格 中华体育精神 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下载PDF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爱国主义教育的逻辑路径探究
8
作者 潘莉莉 《成才之路》 2024年第1期25-28,共4页
推进文化自信自强,应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底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标识,也是深化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鲜活素材,更是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 推进文化自信自强,应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底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标识,也是深化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鲜活素材,更是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载体。高校应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爱国主义教育的基本原则、融入环境的优化和融入的基本理路入手,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时代价值,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爱国主义教育实践中的创新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爱国主义教育 逻辑路径 立德树人 创新
下载PDF
本土化与在地化视域下的汉字图形化设计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杨苗 高畅 《设计》 2024年第4期141-143,共3页
为探讨汉字在全球化语境中图形化的设计方法,焕发汉字新的生命。从传统文化之于全球化的困境入手,谈到汉字图形化意义,接着分析到创新汉字图形化设计的双重路径—本土化与在地化,最后以本土化、在地化为线索归类总结出创新应用方法,并... 为探讨汉字在全球化语境中图形化的设计方法,焕发汉字新的生命。从传统文化之于全球化的困境入手,谈到汉字图形化意义,接着分析到创新汉字图形化设计的双重路径—本土化与在地化,最后以本土化、在地化为线索归类总结出创新应用方法,并以相关的案例为指引展开应用探究。以本土化与在地化为依托,总结出创新汉字图形化的设计方法。为汉字于全球化境遇下的创新发展提供新的思路,为中国传统文化进行跨文化传播提供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土化 在地化 汉字图形化 全球化 传统文化
下载PDF
汉字学视角下蒙古族刺绣信息转译与数字化研究
10
作者 刘美君 刘强 +2 位作者 尤立思 赵云彦 项姝雅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67-176,共10页
目的研究蒙古族刺绣和汉字的转译路径,从文化转译和符号转译的角度,构建蒙古族刺绣数字化传播的新方法。方法首先,运用汉字学中的构形和构意理论,分析汉字的笔画、部件和结构;其次,结合汉字学及符号学中索绪尔提出的能指和所指,对蒙古... 目的研究蒙古族刺绣和汉字的转译路径,从文化转译和符号转译的角度,构建蒙古族刺绣数字化传播的新方法。方法首先,运用汉字学中的构形和构意理论,分析汉字的笔画、部件和结构;其次,结合汉字学及符号学中索绪尔提出的能指和所指,对蒙古族刺绣纹样进行分析、拆解和提取;随后,整理上述分析结论,形成基于笔画数据库与构件数据库的图文语言转译单元;最后,根据数据库生成蒙古族刺绣的汉字转译样本。结果总结蒙古族刺绣纹样与汉字转译路径,将数据库的部件进行汉字的组合及生成,形成具有蒙古族刺绣元素和特征的汉字形态。结论以汉字学和符号学构成的转译路径赋能蒙古族刺绣活态转化,以文化转化和再生的视角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新性发展,形成具有传播性和多元性的蒙古族刺绣数字化研究新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字构形与构意 蒙古族刺绣 非物质文化遗产 数字化 信息转译
下载PDF
中国特色标准化初探——汉字及其载体的标准化
11
作者 张晓宇 《中国标准化》 2024年第1期85-89,共5页
本文首先考察了“标准”中英文的词源。接下来从标准化的视角回顾分析了汉字及其载体的演变史,提出了标准化帮助汉字强化超时空联结属性,传承中华文明和文化的观点。最后,阐述了标准化自信的新见解并对新时代标准化工作提出了具有中国... 本文首先考察了“标准”中英文的词源。接下来从标准化的视角回顾分析了汉字及其载体的演变史,提出了标准化帮助汉字强化超时空联结属性,传承中华文明和文化的观点。最后,阐述了标准化自信的新见解并对新时代标准化工作提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字 历史 标准 联结 文化 中国特色
下载PDF
中医药文化在越南传播的历程、价值与发展思考
12
作者 桑骏凯 何艳红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 2024年第3期59-65,共7页
中医药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增强中国国际话语权的重要文化符号。越南是汉字文化圈内的重要国家,中医药文化在越南的传播具有其独特性和典型性。根据中医药文化在越南的传播过程及特点的不同,将其分为接触与显现、... 中医药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增强中国国际话语权的重要文化符号。越南是汉字文化圈内的重要国家,中医药文化在越南的传播具有其独特性和典型性。根据中医药文化在越南的传播过程及特点的不同,将其分为接触与显现、选择与采纳、转型与发展、融合与繁荣四个历史阶段。在新时代背景下,中医药文化对越传播具有持续推动文明互鉴的文化价值、服务国家战略的政治价值、实现互利共赢的经济价值和推进中华文化“走出去”的创新价值。从加强中医药文化传播顶层设计,提炼文化传播故事,创新文化传播路径,夯实文化传播队伍四方面着手发力,推进中华文化在越南高质量传播,助推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稳步推广和中医药高质量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 国际传播 越南 汉字文化圈 中华文化
下载PDF
汉代漆物的文化品格:美学的视角
13
作者 潘天波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9-137,共9页
在中华漆物史上,汉代漆物是中华物质文化谱系中的重要支脉。它不仅谱写和演绎了汉代辉煌的器物文化史,还为世界输出独特的艺术精品与美学思想,并形成了卓然而立于中华文化巨峰上的文化品格。汉代漆物蕴含“守约以治广”“煌煌盛美”“... 在中华漆物史上,汉代漆物是中华物质文化谱系中的重要支脉。它不仅谱写和演绎了汉代辉煌的器物文化史,还为世界输出独特的艺术精品与美学思想,并形成了卓然而立于中华文化巨峰上的文化品格。汉代漆物蕴含“守约以治广”“煌煌盛美”“规天矩地”“自然相生”“致用为本”等高贵的文化品格,它们贯穿于汉代造物及中华文化品格之中。这些具有典型性的造物品格既是汉代漆物的品格,又是汉代文化及中国传统美学的品格,为中华文化品格的最终形成注入了独特的美学思想与秉性,也为铸就中华工匠美学品格提供了卓绝的汉代漆物智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代漆物 汉代美学 文化品格 中华文明
下载PDF
汉字设计的维度拓展探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谢心玥 尹毅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4年第4期120-124,179,共6页
纵观古今,中国字体一直具有“音、形、义”三者之美。发展到今天,它已包含了深刻的历史、文化与情感价值。设计是将中国汉字价值发扬与宣传的良好方式之一。当下,由于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与人们审美的转变,汉字相关设计呈现出一系列新的趋... 纵观古今,中国字体一直具有“音、形、义”三者之美。发展到今天,它已包含了深刻的历史、文化与情感价值。设计是将中国汉字价值发扬与宣传的良好方式之一。当下,由于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与人们审美的转变,汉字相关设计呈现出一系列新的趋势:由静态走向动态;由平面走向立体;由单一化走向个性化。因此,该文从设计的角度切入,深入研究拓展维度下汉字字体的表达形式与特征。通过采用文献研究法与调查法,归类与总结出时间、空间与情感三种维度下汉字字体呈现出的几类样貌与载体,为日后汉字字体相关设计提供参考,进而提升汉字的传播力与延续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字字体设计 字体设计 汉字字体 汉字 多维度 文化传播
下载PDF
非汉字圈汉语学习者汉字部件偏误类型特征及发展研究
15
作者 郭婷 《国际中文教育(中英文)》 2024年第1期50-58,共9页
本研究通过收集来自50多个非汉字圈国家不同汉语水平汉语学习者约121,000字的作文书写语料,建立非汉字圈汉语学习者错别字语料库,并以该语料库语料为研究对象,使用偏误分析方法考察了非汉字圈汉语学习者汉字部件偏误,并将偏误类型分为... 本研究通过收集来自50多个非汉字圈国家不同汉语水平汉语学习者约121,000字的作文书写语料,建立非汉字圈汉语学习者错别字语料库,并以该语料库语料为研究对象,使用偏误分析方法考察了非汉字圈汉语学习者汉字部件偏误,并将偏误类型分为部件相混、部件丢失、部件增加、部件模糊、部件漂移五种。本研究具体从部件形体、部件数量及部件关系位置三个角度对非汉字圈汉语学习者部件偏误类型的总体特征进行了分析,从汉字本体、学习者、教学三方面对汉字部件偏误的产生原因进行了解释,研究了汉语水平等级不同(初级、中级、高级)的非汉字圈汉语学习者相应的部件偏误类型分布及发展特点,最后针对非汉字圈汉语学习者的汉字部件教学提出了几点教学建议与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汉字圈 汉语学习者 汉字部件 偏误类型特征 偏误类型发展
下载PDF
《异体字字典》中“地”字异体字的文化阐释
16
作者 樊洛吟 《黎明职业大学学报》 2024年第2期24-30,共7页
“地”字本指人类所生活的地球表面,但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它不断被赋予丰富的文化意义。《异体字字典》里收录的32个“地”的异体字,就是这些文化意义最重要的载体。通过对这些异体字进行字源考证和字理分析,可以发现其中十组异构字形... “地”字本指人类所生活的地球表面,但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它不断被赋予丰富的文化意义。《异体字字典》里收录的32个“地”的异体字,就是这些文化意义最重要的载体。通过对这些异体字进行字源考证和字理分析,可以发现其中十组异构字形反映了古代人们早期的取象思维方式、原始的大地崇拜、最初的宇宙观念这三种文化信息,体现了中华民族浓厚的重土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字“地” 《异体字字典》 汉字演变 文化阐释
下载PDF
幼儿汉字教学的历史脉络与现实思考
17
作者 陈雅川 罗源鹏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123-128,共6页
幼儿汉字教学在历史长河中积累了极其丰富的经验。从古代“取士做官”背景下对于“教什么字”的高度重视,到近现代西方教育思想冲击下对于“教”与“不教”的争论,再到当代治理“小学化”问题视角下对于“如何教”的讨论,幼儿阶段的识... 幼儿汉字教学在历史长河中积累了极其丰富的经验。从古代“取士做官”背景下对于“教什么字”的高度重视,到近现代西方教育思想冲击下对于“教”与“不教”的争论,再到当代治理“小学化”问题视角下对于“如何教”的讨论,幼儿阶段的识字教学始终处于备受关注的地位。当前,应立足于传统经验与现代理论的有机结合,从文字学视角理性认识汉字教学的合理性和可行性,避免“谈字色变”;同时结合教育学和心理学视角,科学有效地进行幼儿汉字教学,从而实现弘扬幼儿汉字文化教育与防止“小学化”倾向并行不悖的最终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童蒙识字 汉字教学 汉字文化教育
下载PDF
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现状与对策探赜
18
作者 郭昱均 刘伟 《成才之路》 2024年第4期33-36,共4页
高校是时代新人的重要聚集地,其育人水平与成效关乎时代新人的质量,关乎其培养的人才是否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在社会信息化、文化多元化的时代背景下,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面临育人目标不清晰,育人体系目标性、系统性、整体性不... 高校是时代新人的重要聚集地,其育人水平与成效关乎时代新人的质量,关乎其培养的人才是否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在社会信息化、文化多元化的时代背景下,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面临育人目标不清晰,育人体系目标性、系统性、整体性不足等问题。高校应坚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科学原则,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专业团队,灵活运用丰富的教育资源和载体,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育人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大学生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时代新人 思政教育 立德树人
下载PDF
中国象棋自动打谱方法研究
19
作者 戴林鑫 彭辉 《应用科技》 CAS 2024年第2期151-160,共10页
针对现存象棋打谱方式繁琐、成本较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象棋自动打谱方法。对图像进行预处理后,首先结合二值化与连通区域搜索进行人手遮挡检测,随后采用Hough圆检测、字符矩阵等方法对棋子进行定位,接着将棋子分为红黑两... 针对现存象棋打谱方式繁琐、成本较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象棋自动打谱方法。对图像进行预处理后,首先结合二值化与连通区域搜索进行人手遮挡检测,随后采用Hough圆检测、字符矩阵等方法对棋子进行定位,接着将棋子分为红黑两方,并利用局部二进制模式直方图(local binary pattern histogram,LBPH)算法实现棋种识别,最后通过动态识别棋子移动路径,根据行棋规则生成着法。选取50局象棋比赛录像进行测试,结果表明,该方法在识别准确率达到99%的前提下,1 s内可对5帧图像进行处理与识别,且对50个视频识别得到的棋谱正确率均为100%,可以完全满足各类型对局的打谱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象棋打谱 机器视觉 图像预处理 连通区域 搜索算法 圆检测 字符识别 局部二进制模式直方图
下载PDF
古代蒙学在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0
作者 杨旭 《国际中文教育(中英文)》 2024年第1期40-49,共10页
中国传统蒙学教育作为中国传统语文教育的一部分,在汉语言养成教育方面有其固定有效的教学模式。国际中文教育的教学对象在汉语表达能力和汉字书写能力方面与母语为汉语的儿童有类似之处,因而将中国传统蒙学教育的精华因素引入中文教学... 中国传统蒙学教育作为中国传统语文教育的一部分,在汉语言养成教育方面有其固定有效的教学模式。国际中文教育的教学对象在汉语表达能力和汉字书写能力方面与母语为汉语的儿童有类似之处,因而将中国传统蒙学教育的精华因素引入中文教学当中具有可行性。本研究以多年来对北京外国语大学的近400名各国留学生进行的课堂调研为基础,探讨了将古代蒙学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引入中文教学的可行性和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代蒙学 中文教学 《三字经》 文化教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