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7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贵州苗族文化背景下地域化建筑设计研究
1
作者 李星宁 《贵阳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第3期110-114,共5页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城市建筑出现了趋同性。以贵州苗族建筑项目案例分析着手,通过对苗族居住环境、民居建筑、银饰、服饰、音乐和装饰等文化元素的提取和应用,得出地域文化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设计表达方式,为贵州今后的苗族地域化建筑设...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城市建筑出现了趋同性。以贵州苗族建筑项目案例分析着手,通过对苗族居住环境、民居建筑、银饰、服饰、音乐和装饰等文化元素的提取和应用,得出地域文化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设计表达方式,为贵州今后的苗族地域化建筑设计提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苗族 地域文化 建筑设计 贵州
下载PDF
文化自信视角下区域特色文化资源融入工商管理类专业境外生课程思政的路径研究
2
作者 何培旭 康佳莉 +1 位作者 路淇淇 马博洋 《高教学刊》 2024年第25期15-19,共5页
区域特色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孕育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价值元素,是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形态。基于高校所在地文化如何融入工商管理类专业境外生课程思政,该研究以“以侨立校、为侨服务”的华侨大学为例,阐述高校所在... 区域特色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孕育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价值元素,是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形态。基于高校所在地文化如何融入工商管理类专业境外生课程思政,该研究以“以侨立校、为侨服务”的华侨大学为例,阐述高校所在地特色文化的内涵,发现将其融入高校课程思政有助于实现课程思政模式优化,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实现多环节文化教育渗透,实现地方资源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完成立德树人的任务。在此基础上总结出区域特色文化融入课程思政的主要做法,一是挖掘“针对性教学资源”;二是搭建“多元性教学平台”;三是培养“互补性师资团队”;最后是探寻“长效性保障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自信 课程思政 区域特色文化资源 境外生 工商管理类专业
下载PDF
北疆多民族生态文化融合与共生
3
作者 麦拉苏 乌日陶克套胡 包凤兰 《民族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0-49,125,共11页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自古以来蕴含着丰富的生态文明思想,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文化根基。“天人合一”“道法自然”是我国先民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关系的价值理念和实践准则。我国北疆各民族在认识自然、适应自然、利用自然的漫长历程中...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自古以来蕴含着丰富的生态文明思想,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文化根基。“天人合一”“道法自然”是我国先民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关系的价值理念和实践准则。我国北疆各民族在认识自然、适应自然、利用自然的漫长历程中创造了绚丽多彩的生态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蒙古族“游而牧之”的草原畜牧文化、鄂伦春族和鄂温克族“逐鸟兽而居”的狩猎采集文化、达斡尔族“顺天时,量地利”的农牧渔猎多元文化都有共同的指向,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环境保护和生态治理提供了本土智慧。在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中,以各民族生态文化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以各民族生态文化的交融共生筑牢北疆生态安全屏障,是北疆各民族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文化方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疆多民族 生态文化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下载PDF
台湾地区赛夏南群人与客家人互动下的服饰变迁 被引量:1
4
作者 赖文蕾 李斌 陈东生 《纺织高校基础科学学报》 CAS 2023年第3期46-50,66,共6页
中国台湾赛夏南群人与台湾地区客家人紧密相邻,两者互动交流下形成服饰的交融与变迁。为了探究两者服饰变化及其原因,理解两者核心文化内涵,采用田野调查法、图像分析法与文献资料法厘清两者服饰的特征,并分析两者服饰变迁的原因。研究... 中国台湾赛夏南群人与台湾地区客家人紧密相邻,两者互动交流下形成服饰的交融与变迁。为了探究两者服饰变化及其原因,理解两者核心文化内涵,采用田野调查法、图像分析法与文献资料法厘清两者服饰的特征,并分析两者服饰变迁的原因。研究表明:赛夏南群人服饰与客家人服饰各有其特色,这与生活环境、宗教文化等因素有着极大的关系;两者毗邻促进两者间互动交流,其中包括通婚、收养行为,相似的风俗习惯以及经济往来等导致了语言互通、服饰相融等现象。在服饰上的具体表现则是赛夏南群人服饰的“客家化”现象,即赛夏南群人对客家人服饰的直接穿用,以及部分客家人服饰元素运用于赛夏南群人服饰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湾地区赛夏南群 台湾地区客家人 服饰变迁 交流互动 文化交流
下载PDF
福建土楼聚落的伦理功能与人文空间重构
5
作者 潘海鸿 张兵华 彭琳 《华中建筑》 2023年第7期149-153,共5页
土楼作为福建防御性乡土建筑的典范,其原型形成受集体无意识深层心理结构和外部环境风险应激的双重影响,以几何原型和群体组合方式体现地域精神气质。土楼聚落的空间布局以人文为导向,将传统山水生态智慧、人文思维范式和血缘伦理秩序... 土楼作为福建防御性乡土建筑的典范,其原型形成受集体无意识深层心理结构和外部环境风险应激的双重影响,以几何原型和群体组合方式体现地域精神气质。土楼聚落的空间布局以人文为导向,将传统山水生态智慧、人文思维范式和血缘伦理秩序渗透其中。以南靖土楼群为例,其乡土伦理功能,体现在聚落选址与空间肌理反映出的自然山水环境与人文空间的融合,以及群体布局渗透着传统五行礼制“思想律”和氏族血缘秩序。此外,水平或竖向上的空间路径将聚落内部和外部不同类型的人文空间串联,感知多样的空间体验。针对当前土楼空心化和商业化导致人文空间凋敝的趋势,分别从历史、现实和整体三个维度,对土楼聚落人文空间秩序进行重构以适应当代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域性 原型 伦理功能 人文空间 南靖土楼群
下载PDF
岭南水乡传统聚落群文化生态特征及其空间区划——以杏坛水乡为例
6
作者 廖辉辉 魏成 +1 位作者 成昱晓 余曼玲 《建筑与文化》 2023年第12期46-49,共4页
岭南水乡传统聚落作为岭南文化的重要载体,蕴含着丰富的地域文化与生态营建智慧,具有珍贵的历史文化与科学价值。但多数对岭南水乡传统聚落的研究往往从单个聚落本体出发,并偏重于聚落物质空间,而忽视或轻描淡写了聚落间、聚落与外围自... 岭南水乡传统聚落作为岭南文化的重要载体,蕴含着丰富的地域文化与生态营建智慧,具有珍贵的历史文化与科学价值。但多数对岭南水乡传统聚落的研究往往从单个聚落本体出发,并偏重于聚落物质空间,而忽视或轻描淡写了聚落间、聚落与外围自然环境等的整体性与关联性。然而在快速城镇化的影响下,岭南水乡传统聚落及其依赖的自然生态环境不断遭受隔离和侵占,对传统聚落文化景观的整体性、关联性及生态性带来了极大威胁,因此对其文化生态性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基于文化生态学的视角,以佛山市杏坛水乡为实证案例,探讨了岭南水乡特定地域传统聚落群的文化生态特征,并借鉴相关区划划分原则与方法,构建了杏坛水乡传统聚落群的文化景观空间区划,对杏坛水乡传统聚落群的保护与利用提出了若干思考,以期丰富与深化岭南水乡传统聚落及聚落群的既有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岭南水乡 传统聚落群 文化生态 空间区划 杏坛水乡
下载PDF
闽商文化传承视角下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美育实践探索 被引量:2
7
作者 蔡雅红 《福建商学院学报》 2023年第6期88-94,共7页
闽商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也是高校美育的宝贵资源。目前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美育面临课程体系不完善、实践效果不明显、师资队伍有待加强等现实困境。闽商文化融入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美育有利于丰富美育资源、提升美育效... 闽商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也是高校美育的宝贵资源。目前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美育面临课程体系不完善、实践效果不明显、师资队伍有待加强等现实困境。闽商文化融入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美育有利于丰富美育资源、提升美育效果、彰显美育特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增强学生的文化认同。福建应用型本科高校应在美育课程改革、实践平台建设和师资管理方面用好闽商文化资源,开展闽商文化美育活动,与闽商企业协同合作,形成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美育特色,进一步推动闽商文化的传承和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型本科高校 地域文化 闽商文化 美育
下载PDF
应用型本科院校课程群建设实践策略——以商务英语专业文学文化系列课程群建设为例 被引量:1
8
作者 陈舒梦 《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报》 2023年第3期87-90,共4页
课程群的构建是提高教学效率、提升人才培养水平的重要举措,是教学改革的发展趋势。文章论证了商务英语专业文学文化系列课程群建设的可行性及意义,提出了课程群建设的基本理念,针对建设商务英语专业文学文化系列课程群提出了具体的方案。
关键词 课程群 商务英语 文学文化
下载PDF
面向农民群体的非遗数字化应用资源库设计研究
9
作者 王思佳 朱晨 +1 位作者 果宇涵 涂俊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3年第13期124-128,133,共6页
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转化为数字形态保护并向公众提供资源服务是我国新时期文化建设与发展的重要内容。该文以农民群体为研究对象,采用艺术学、民俗学和人类学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以地域性、小范围的庄浪非遗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当地非遗资源... 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转化为数字形态保护并向公众提供资源服务是我国新时期文化建设与发展的重要内容。该文以农民群体为研究对象,采用艺术学、民俗学和人类学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以地域性、小范围的庄浪非遗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当地非遗资源的挖掘、整理和对当地农民群体的需求进行分析,构建面向农民的非遗数字化应用资源库,并在实际的设计实践运用中予以验证。旨在帮助推动非遗文化在农村用户中的“活态”传承,以期为其他地域性非遗数字资源库的开发者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数字化 资源库 农民群体 地域文化 乡村振兴
下载PDF
唐代中原视域下的黔中意象与政府治黔方略探析
10
作者 曾文嵚 《贵州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5期64-71,共8页
受华夏正统思想影响,位于要服、荒服的黔中地区在唐代居于华夏文化圈层边缘,荒僻与满布蛇瘴的自然环境与值得称道的丹砂和茶叶是中原对黔地最深的印象。基于此观念,唐政府在黔中地区的经营策略以军事建设为重点,无论是唐前期还是唐中后... 受华夏正统思想影响,位于要服、荒服的黔中地区在唐代居于华夏文化圈层边缘,荒僻与满布蛇瘴的自然环境与值得称道的丹砂和茶叶是中原对黔地最深的印象。基于此观念,唐政府在黔中地区的经营策略以军事建设为重点,无论是唐前期还是唐中后期,唐政府都十分看重当地的土酋势力,一切政策的实施和调整都是在当时的政治军事形势下最大限度地利用土酋军事力量,而较少投入人力物力建设经济。唐政府对黔中地区的经营虽然曾引起小范围的冲突,经营重点也集中在军事建设上,但终唐一代,黔地始终保持“顺地”形象,政府的经营也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黔地与华夏文化圈的融合进程,这对推动中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代 黔中地区 文化意象 经营策略 地区发展
下载PDF
彝族优秀传统文化嵌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研究
11
作者 张丽 《攀枝花学院学报》 2023年第5期70-79,共10页
彝族优秀传统文化蕴含“团结”文化基因,主张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凸显对美好生活的信心和向往,强调修生养性的重要性,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内涵,具有规范调控性、践行性和凝聚性等思想政治教育特性,具有重要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彝族... 彝族优秀传统文化蕴含“团结”文化基因,主张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凸显对美好生活的信心和向往,强调修生养性的重要性,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内涵,具有规范调控性、践行性和凝聚性等思想政治教育特性,具有重要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彝族优秀传统文化嵌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利于促进彝族地区各民族大学生的交往交流交融,强化彝族学生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情感认同,丰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和内涵,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差异性和针对性,从而提升彝族地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度、传播力和凝聚力。彝族优秀传统文化可以有效赋能彝族地区高校民族团结观教育、道德教育、劳动教育、生态文明教育等教育场景,不断提升彝族地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彝族优秀传统文化 思想政治教育 大学生 彝族地区
下载PDF
近代冀商主要商帮的文化功能
12
作者 白文硕 《汉江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4期75-79,共5页
冀商作为清朝晚期至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重要商业集团,在我国近代商业历史上书写了近百年的灿烂篇章,同时冀商也在文化层面发挥了重要的功能作用,他们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发扬侠商文化并推动张库大道多元文化的融通,在联结商圈、开发区域... 冀商作为清朝晚期至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重要商业集团,在我国近代商业历史上书写了近百年的灿烂篇章,同时冀商也在文化层面发挥了重要的功能作用,他们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发扬侠商文化并推动张库大道多元文化的融通,在联结商圈、开发区域、交流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冀商 商帮 文化功能
下载PDF
文化信仰、商业模式与商帮兴衰:基于晋商与潮商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9
13
作者 易顺 刘梦华 韩江波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82-92,共11页
遵循文化—行为—商业模式—绩效—商帮兴衰的逻辑思路,根据历史比较制度分析理论与内生制度变迁理论,对晋商和潮商的文化信仰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商业模式进行系统比较与分析,并进一步探讨两者商业兴衰的内生变迁过程。研究发现商业... 遵循文化—行为—商业模式—绩效—商帮兴衰的逻辑思路,根据历史比较制度分析理论与内生制度变迁理论,对晋商和潮商的文化信仰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商业模式进行系统比较与分析,并进一步探讨两者商业兴衰的内生变迁过程。研究发现商业兴衰的关键在于文化信仰:作为中国传统社会的主导信仰,农耕文明导致晋商推崇官本位思想和保守经营的信念,进而形成忠于当权者的"官商结合"商业发展模式,但晋商最终"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海洋文明作为潮商的主要信仰,在艰难的商业环境中逐渐孕育出潮商大胆、创新、不拘一格的精神品质,进而形成了服务社会公众的市场导向型商业发展模式。文化信念差异导致了晋商和潮商面对民族危亡时的行为倾向差异;在新的历史时期,持续创新仍将是潮商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信仰 地域文化 商业模式 商帮 晋商 潮商
下载PDF
论民族文化传承与教育的关系 被引量:72
14
作者 曹能秀 王凌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37-141,共5页
少数民族地区的民族文化传承和教育的关系主要表现为民族文化传承对教育的影响、教育对民族文化传承的影响及二者的交互作用。民族文化传承对教育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增加知识与技能、影响智力与非智力因素、培养民族意识和民族精神以及对... 少数民族地区的民族文化传承和教育的关系主要表现为民族文化传承对教育的影响、教育对民族文化传承的影响及二者的交互作用。民族文化传承对教育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增加知识与技能、影响智力与非智力因素、培养民族意识和民族精神以及对教育内容和途径的制约;教育对民族文化传承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促进民族文化的心理传承、促进民族文化的保存、积淀和选择以及对民族文化传承质量和水平的制约。教育在一定程度上是民族文化传承的产物,又是民族文化传承的一个动因;民族文化传承是教育的目标之一,又服务于教育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民族 地区 民族文化传承 教育 关系
下载PDF
基于儒家价值观的鲁浙商业文化比较研究 被引量:7
15
作者 王兴元 李斐斐 《商业经济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42-49,共8页
资源、地理、人文和历史等方面的差异催生了各具特色的区域商业文化,区域商业文化又导致了区域间经济发展中的巨大差异。因此,商业文化的产生、影响因素和衍变过程成为理论界和实务界的研究热点。文章选择两个商业文化颇具特色的省份—... 资源、地理、人文和历史等方面的差异催生了各具特色的区域商业文化,区域商业文化又导致了区域间经济发展中的巨大差异。因此,商业文化的产生、影响因素和衍变过程成为理论界和实务界的研究热点。文章选择两个商业文化颇具特色的省份——浙江省和山东省,就两个省份在商业文化的形成、商帮特点、儒家文化对传统和新鲁浙商业文化的影响进行了比较分析,阐述了鲁浙两省商业文化的异同、优劣势及其作用效果,提出了优化鲁浙商业文化的若干对策建议,以期为我国商业文化尤其是鲁浙商业文化创新提供一定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业文化 商帮 儒家价值观 鲁商文化 浙商文化
下载PDF
营商环境优化与城市空间格局的提升--以厦门为例 被引量:15
16
作者 张劲松 卢兆梅 +3 位作者 詹圣泽 吴建忠 卢绍基 詹朝裕 《中国软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07-118,共12页
营商环境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软实力的重要体现,是提升城市发展空间及迈向全球化的重要因素。2020年起我国实施了《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然而,近年来,拥有"东方夏威夷"美誉的厦门市营商环境却落伍了,影响了厦门城市发展空间... 营商环境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软实力的重要体现,是提升城市发展空间及迈向全球化的重要因素。2020年起我国实施了《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然而,近年来,拥有"东方夏威夷"美誉的厦门市营商环境却落伍了,影响了厦门城市发展空间格局的进一步提升。本文充分运用厦门独特的资源环境与历史人文等既有优势,深入分析了2019年以来,厦门以营商环境为核心的城市治理若干重大举措的实践,正视当前差距、困境与短板,为营造极富厦门特色的营商环境,持续支撑厦门城市格局的延展提升,助力厦门国际范城市空间的发展,创新性地提出了厦门独特的十大营商环境与城市治理对策,为营造区域营商环境提供了政策启示,对我国城市发展格局的提升有现实意义和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经济 城市治理 政务管理 营商环境 特色文化 全球化 国际化
下载PDF
文化生态脆弱区的生态旅游开发探析——图瓦人村寨旅游开发的启示 被引量:12
17
作者 张海霞 张旭亮 《生态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93-96,共4页
对于文化生态脆弱区而言,旅游开发是一把双刃剑,既能给地方带来丰厚的收入和外界的文明,同时也会带来一些环境伦理和文化侵犯问题,甚至会影响地方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本文以喀纳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图瓦人村寨为例,分析其在生态旅游开发... 对于文化生态脆弱区而言,旅游开发是一把双刃剑,既能给地方带来丰厚的收入和外界的文明,同时也会带来一些环境伦理和文化侵犯问题,甚至会影响地方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本文以喀纳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图瓦人村寨为例,分析其在生态旅游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文化生态脆弱区生态旅游的开发模式,为我国文化生态脆弱区生态旅游的开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生态脆弱区 生态旅游 喀纳斯 图瓦人
下载PDF
城市群建设进程中的地域文化整合 被引量:7
18
作者 李秋香 李麦产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8年第2期26-31,共6页
城市群建设是当代中国社会正在全力推进的庞大工程。既有的研究成果主要从区域经济、社会一体化和优化的角度考虑问题,不利于从深层次上实现城市群建设的目标。我国是一个地域文化丰富的国家,地域文化对推进城市群建设有着正反两方面的... 城市群建设是当代中国社会正在全力推进的庞大工程。既有的研究成果主要从区域经济、社会一体化和优化的角度考虑问题,不利于从深层次上实现城市群建设的目标。我国是一个地域文化丰富的国家,地域文化对推进城市群建设有着正反两方面的作用。为了顺利实施城市群建设的进程,需要从区域文化整合的角度采取相应措施,包括国家正式力量和社会力量等的共同参与,从而为城市群建设提供社会文化上的便利和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群 地域文化 整合
下载PDF
跨“民族”视野下的地域社会与文化——由“款”组织所见的地域与民族社会的关系 被引量:4
19
作者 杨志强 张可然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4期130-135,共6页
中国西南地区是中国民族构成最为复杂的地区之一。在一些多民族杂居分布的地域社会中,文化现象并非以"民族"为单位而呈现出某种地域整体性特征。本文通过对黔东南苗、侗等族社会中流行的"款"这一传统的社会组织所... 中国西南地区是中国民族构成最为复杂的地区之一。在一些多民族杂居分布的地域社会中,文化现象并非以"民族"为单位而呈现出某种地域整体性特征。本文通过对黔东南苗、侗等族社会中流行的"款"这一传统的社会组织所具有的地域共性特征的分析,进而比较了苗族三大方言中黔东方言的"黑苗"与湘西方言的"红苗"在清代苗民起义中组织形式的不同,揭示了地域社会中普遍存在的跨"民族"的文化"共性"现象。并对长期以来的惯于从"民族文化"视野对"地域文化"进行人为"分割"的倾向提出了若干反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款” 苗族 民族 地域文化
下载PDF
族群文化:闽南文化概念的重新界定 被引量:11
20
作者 钟建华 汤漳平 《泉州师范学院学报》 2008年第3期8-11,共4页
闽南文化的概念是模糊的,先有20世纪20年代厦门大学国学研究院对闽南文化的具体研究,直至20世纪80年代末才出现"闽南文化"一词。时下常见的闽南文化即区域文化或闽南方言区文化的这两种主要说法,都不足于全面规范闽南文化的概... 闽南文化的概念是模糊的,先有20世纪20年代厦门大学国学研究院对闽南文化的具体研究,直至20世纪80年代末才出现"闽南文化"一词。时下常见的闽南文化即区域文化或闽南方言区文化的这两种主要说法,都不足于全面规范闽南文化的概念;而第三种观点即闽南文化为民系或族群文化,如果充分运用族群理论进行分析,则可以比较妥贴地阐释闽南文化的内涵与外延,同时还展示了闽南文化作为一种族群文化,其具有独特的人情味与文化个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族群文化 闽南文化 区域文化 闽南方言 闽南族群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