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全球化时代的霸权问题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黄仁国 贺星辉 《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1期1-6,共6页
霸权就是在全球政治中,国家以实力优势操纵或控制其他国际社会行为体的行为,其目的是构建一种以霸主为核心的等级体系,并用强制手段维持不等价交换。全球化时代的整体性发展趋势助长了全球霸权的发展,而权力流散却导致了霸权的困惑,经... 霸权就是在全球政治中,国家以实力优势操纵或控制其他国际社会行为体的行为,其目的是构建一种以霸主为核心的等级体系,并用强制手段维持不等价交换。全球化时代的整体性发展趋势助长了全球霸权的发展,而权力流散却导致了霸权的困惑,经济全球化冲击着传统的政治、军事霸权,全球公民社会的发展给反霸浪潮增添了新的动力。美国霸权具有明显的双重性,一方面它追求“新帝国”,另一方面又标榜“仁慈霸权”;它不是简单的经济霸权,而是一种综合霸权。面对全球化时代的软制衡,美国选择做一个自私的大国,加速自身发展,同时采用新的联盟管理战略。美国学术界的软实力理论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霸权的困惑。崛起的中国应该追求新型的国际治权,走和平发展道路,旗帜鲜明地反对各种形式的霸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化 霸权 国际治权 帝国 仁慈霸权 制衡 软实力 和谐世界
下载PDF
荀子关于建立“大一统”秩序的论证逻辑 被引量:2
2
作者 赵志浩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17-121,共5页
面对战国时期诸侯争霸的局面和各民族统一的趋势,荀子论证了建立大一统政治秩序的合理性及必要性。荀子对于建立"大一统"政权的设想来源于他关于人性恶的论断,正是因为人性本恶,所以才需要后天的礼义法度来纠正人先天的情性,... 面对战国时期诸侯争霸的局面和各民族统一的趋势,荀子论证了建立大一统政治秩序的合理性及必要性。荀子对于建立"大一统"政权的设想来源于他关于人性恶的论断,正是因为人性本恶,所以才需要后天的礼义法度来纠正人先天的情性,为此还要确立君主和臣民上下之间的等级和名分,在全社会范围内用制度和礼义规范每个人的行为,以"分"实现"群"与"合"的目的,以不平等的等级制度实现全社会范围的平等秩序,从而实现天下大治的目的。为了适应当时中国社会大一统发展趋势的需要,荀子还主张设立君主、实行王霸政治以平治天下,并要求君主应以"道"治理天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恶 礼义法度 明分 王道 霸道
下载PDF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体间性思想之批判 被引量:1
3
作者 康伟 《北方论丛》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25-128,共4页
在传统文化中,儒家“仁”的思想从“之间”这一向度,展开讨论了主体间德性关系何以可能,具有生存论意味;而庄子“辩”的思想从主体间认识何以可能的“中介”这一维度,强调了“成心”、“感觉”和“语言”等因素对互识与共识的消极影响,... 在传统文化中,儒家“仁”的思想从“之间”这一向度,展开讨论了主体间德性关系何以可能,具有生存论意味;而庄子“辩”的思想从主体间认识何以可能的“中介”这一维度,强调了“成心”、“感觉”和“语言”等因素对互识与共识的消极影响,从而一定程度陷入不可知论。中西主体间性的思维路径与理论均有不同,承认“个体的真实性”是中西主体间性理论走向融合的切入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主体间性
下载PDF
华夷之辨与春秋泓之战 被引量:3
4
作者 颜世安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3期68-73,83,共7页
春秋时宋楚泓之战,宋襄公为坚持礼义而放弃有利战术时机,结果大败。襄公何以这样做?自古至今一直众说纷纭。本文认为此事的背景十分复杂,涉及齐桓公以后霸政兴起,华夷对峙的局面,也与殷人的复兴运动有关。宋襄公独特的个性是事件的原因... 春秋时宋楚泓之战,宋襄公为坚持礼义而放弃有利战术时机,结果大败。襄公何以这样做?自古至今一直众说纷纭。本文认为此事的背景十分复杂,涉及齐桓公以后霸政兴起,华夷对峙的局面,也与殷人的复兴运动有关。宋襄公独特的个性是事件的原因之一,但此事最终不是能由个人性格说明的,从泓之战可以看出春秋初年复杂的历史变局。此外,自古至今有关泓之战的评价,也折射出不同时代价值观念的变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夷之辨 春秋泓之战 襄公 霸权
下载PDF
恢复文学史之“争”相——从“《庄子》与《文选》之争”说开去 被引量:2
5
作者 高强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5期14-17,共4页
《庄子》与《文选》之争是一场各有洞见、也各有盲见的论争,但是,在"鲁迅中心主义"和"新文学史观的话语霸权"的影响下,对于相关问题的认识和反思还显得远远不足。对作为"反对者"的施蛰存的言说进行历史化... 《庄子》与《文选》之争是一场各有洞见、也各有盲见的论争,但是,在"鲁迅中心主义"和"新文学史观的话语霸权"的影响下,对于相关问题的认识和反思还显得远远不足。对作为"反对者"的施蛰存的言说进行历史化,有助于我们反思新文学史的话语霸权,复原文学史轮番上演的争执、争论、争辩、争吵的"众声喧哗"的"争"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 施蛰存 争论 文学史 话语霸权
下载PDF
《盐铁论》哲学思想发微 被引量:2
6
作者 吴龙灿 《德州学院学报》 2017年第5期76-80,共5页
《盐铁论》是西汉宣帝时庐江太守丞桓宽依据盐铁会议纪录"议文"编撰而成的一部政论文集。该书表明,盐铁会议虽有儒法斗争的形式,但仍然是儒家内部的争论,贤良文学一方是纯儒,桑弘羊为代表的一方是杂儒,只是王道和霸道的斗争... 《盐铁论》是西汉宣帝时庐江太守丞桓宽依据盐铁会议纪录"议文"编撰而成的一部政论文集。该书表明,盐铁会议虽有儒法斗争的形式,但仍然是儒家内部的争论,贤良文学一方是纯儒,桑弘羊为代表的一方是杂儒,只是王道和霸道的斗争。该书大量引用孔子、董仲舒和儒家经典内容作为理论根据,通过本末、义利、王霸等议题辩论,重申了德主刑辅、不与民争利等董仲舒政治和经济思想的合理性和正统地位。该书还是最早大量引用、化用《孟子》原文和推尊孟子的传世历史文献,是孟子升格运动有传世文献明文可考的最早起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铁论》 董仲舒 孟子 义利之辨 王霸之辨
下载PDF
论朱升“王霸并举”的治国之道
7
作者 陶新宏 解光宇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2年第1期56-60,共5页
朱升不仅是元末明初"网罗百家,驰骋千古"的硕儒,也是一位"国家重望"、"辅运名世"的开国功臣,文治武功并著。他在政治上伸张"王霸并举"的治国之道,既承扬了孔孟以来以"王道"之德政治... 朱升不仅是元末明初"网罗百家,驰骋千古"的硕儒,也是一位"国家重望"、"辅运名世"的开国功臣,文治武功并著。他在政治上伸张"王霸并举"的治国之道,既承扬了孔孟以来以"王道"之德政治理国家,又积极主张以"霸道"之力政来结束战乱,统一天下。事实上,朱升的治国之道不仅对朱元璋创建明帝国及其初期政局稳定起到了启运之功,而且在儒家政治发展史上也展现出一种新的气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升 政治思想 王道 霸道 王霸并举
下载PDF
由“仁心”至“仁术”——王船山对《孟子·梁惠王上》的诠释及于宋明儒学之反省 被引量:3
8
作者 陈明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2期76-81,115,共7页
明清之际的思想家王船山在诠释《孟子·梁惠王上》第七章时,以孟子提及的"仁术"一词为线索,对于宋明儒学中关于王霸之辨的争论及心性义理的探究加以反省,并针对宋明儒学在培养政治人才方面的不足,对于儒学的发展方向提出... 明清之际的思想家王船山在诠释《孟子·梁惠王上》第七章时,以孟子提及的"仁术"一词为线索,对于宋明儒学中关于王霸之辨的争论及心性义理的探究加以反省,并针对宋明儒学在培养政治人才方面的不足,对于儒学的发展方向提出了新的设想与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船山 孟子 仁术 王霸之辨 心性论
下载PDF
义利观转换与公有制兴起的思想基础
9
作者 刘守刚 刘雪梅 《学术交流》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5-28,共4页
在走向现代化过程中,通过义利观的转换来实现利益原则的合法化,是一个必经的过程。在中国传统经济思想中,义高于利是正统看法,不过仍然重视公利,认为其高于私利。于是,在晚清国家生存竞争过程中,追求国家富强这一公利成为中国思想界新的... 在走向现代化过程中,通过义利观的转换来实现利益原则的合法化,是一个必经的过程。在中国传统经济思想中,义高于利是正统看法,不过仍然重视公利,认为其高于私利。于是,在晚清国家生存竞争过程中,追求国家富强这一公利成为中国思想界新的"义",从而经由"公利"的过渡,完成了义利观的转换,实现了利益原则的合法化。作为追求"公利"的手段,公有制也因此获得在中国兴起的心理支持。而公有制之所以被视为追求国富的手段,是因为它在此时受到了三种经济思潮的综合影响:国家掌握财富的传统经济思想、动员储蓄与实现快速工业化的现代经济学思想、消灭私有制以超越现代化弊病的社会主义思想。这三种思潮的合流,成为支持公有制兴起的思想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义利之辩 利益原则 资本法则 公利 国富 公有制
下载PDF
“向深圳学习”的五个基本问题——兼论“珠三角龙头之争”该休矣
10
作者 姚华松 《特区经济》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41-42,共2页
自"向深圳学习"提出以来,珠三角官方、学者和民间围绕这一论题的讨论如火如荼。文章对"向深圳学习"这一论题进行分解,包括五个基本问题:①为什么要学习;②为什么要向深圳学习;③学习深圳什么方面;④是填鸭式的学习... 自"向深圳学习"提出以来,珠三角官方、学者和民间围绕这一论题的讨论如火如荼。文章对"向深圳学习"这一论题进行分解,包括五个基本问题:①为什么要学习;②为什么要向深圳学习;③学习深圳什么方面;④是填鸭式的学习吗;⑤与广州"首善之区"的定位矛盾吗。重要结论是"珠三角龙头"之争应该中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向深圳学习 首善之区 龙头之争 珠江三角洲
下载PDF
儒家王霸之争视域下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
11
作者 万绪珍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2017年第22期101-102,108,共3页
当前,中国倡导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这种国际关系既是基于现实的国际国内形势,也有基于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而在自孔孟以来的王道和霸道之辩中,我们不仅可以窥视当时的历史情境,也可以为今天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 当前,中国倡导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这种国际关系既是基于现实的国际国内形势,也有基于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而在自孔孟以来的王道和霸道之辩中,我们不仅可以窥视当时的历史情境,也可以为今天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提供更宽广的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霸之争 合作共赢 国际关系
下载PDF
试论孟子、荀子与稷下学宫的思想联系 被引量:1
12
作者 田宝祥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4期355-361,共7页
先秦儒墨论战的标志性事件是孟子“辟墨”。用墨家后学的逻辑、论辩方法去批判墨子的政治、伦理思想,乃是孟子参与稷下学术争鸣与论辩活动的一大证据。孟子“气”论思想的形成受到黄老学派、管子学派以及稷下先生宋钘、尹文等人的直接影... 先秦儒墨论战的标志性事件是孟子“辟墨”。用墨家后学的逻辑、论辩方法去批判墨子的政治、伦理思想,乃是孟子参与稷下学术争鸣与论辩活动的一大证据。孟子“气”论思想的形成受到黄老学派、管子学派以及稷下先生宋钘、尹文等人的直接影响,管子学派对孟子论断的反驳、对管仲“王霸并治”思想的辩护因孟子与齐宣王的多番对谈而发酵,这都表明孟子与稷下学宫之间有着紧密而复杂的联系。“王霸之辩”的问题在稷下学宫产生热议,最终在荀子的政治哲学中获得统合。荀子从“道”“术”两个层面出发,以“王道”为治国之本,以“霸道”为治国之佐,一定程度上调和了孟子之学与《管子》之学的思想冲突。稷下学宫在荀子“三为祭酒”时期迎来了最后的辉煌,荀子也在稷下学宫完成了自己对百家之学的批评与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孟子 荀子 稷下学宫 管子学派 “王霸之辩”
下载PDF
儒家道德权利与政治权利要义
13
作者 单江东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10-117,共8页
作为社会身份和政治资格的人权在儒家"孔仁孟义"的思想体系中被表达为"內圣外王"之道,其在"修齐治平"的实现程序之中又以"公私之辨"和"义利之辨"标志出政治伦理原则和"以德限权... 作为社会身份和政治资格的人权在儒家"孔仁孟义"的思想体系中被表达为"內圣外王"之道,其在"修齐治平"的实现程序之中又以"公私之辨"和"义利之辨"标志出政治伦理原则和"以德限权"的社会治理特色。儒家以"公权利"揭示人的自然权利,以其公平性和自然性引申为人的道德权利;再以道德权利为基础推演出人的政治权利,而"私权力"则仅为政治权利的异化形式,其极端化的结果就是"以权谋私",后者因其"侵害公权利"的实质。儒家的人提倡以"道德权利"加以限制,故称为"德治"。儒家的道德权利与政治权利不仅影响了中国社会的思想和制度传统,而且其思想特色通过"为人民服务"、"改革开放"、"三个代表"和"三为"等原则亦被创造性地运用于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治国理政事业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仁义 德治 道德权利 政治权利 公私之辨
下载PDF
美国国内的霸权衰退战略辩论
14
作者 赵华 《战略决策研究》 2015年第6期36-62,102-103,共29页
进入新世纪以来,"9·11"事件和金融危机对美国全球霸权造成一定程度冲击。由于经济、科技、创新、教育和人口是全球化和信息时代衡量国家实力的重要指标体系,也是构成美国霸权的物质实力要素,因此,文章基于事实数据对美... 进入新世纪以来,"9·11"事件和金融危机对美国全球霸权造成一定程度冲击。由于经济、科技、创新、教育和人口是全球化和信息时代衡量国家实力的重要指标体系,也是构成美国霸权的物质实力要素,因此,文章基于事实数据对美国国内围绕这些要素的战略辩论进行检验和分析的结果是,赤字外债并未导致美国经济内部衰败,美国仍处于信息科技制高点,在创新、教育和人口方面依然拥有领先优势。美国霸权的物质实力基础依然稳固,并有能力解决其面临的各种挑战。最后,文章分析了美国经济迅速从金融危机中复苏发展的深层原因,并对此次辩论对奥巴马政府解决赤字外债、振兴实体经济和加强科技创新的政策变革和调适的影响进行初步探析。文章反映了美国国内学术界和政策界关于该问题辩论的现实,对于理解美国国内战略辩论有所裨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霸权 战略辩论 经济 科技 创新
下载PDF
孟子“三辩”的义理结构及人文意蕴——基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现实考察
15
作者 刘奎 陈晓霞 《济宁学院学报》 2023年第3期13-19,共7页
“人禽之辩”“义利之辩”“王霸之辩”构成孟子共同体思想中的三重辩证关系。基于“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的现实考察,其理论价值在于:“人禽之辩”构筑了人性根基,“义利之辩”确立了实践准则,“王霸之辩”设定了终极目标。其现实意义... “人禽之辩”“义利之辩”“王霸之辩”构成孟子共同体思想中的三重辩证关系。基于“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的现实考察,其理论价值在于:“人禽之辩”构筑了人性根基,“义利之辩”确立了实践准则,“王霸之辩”设定了终极目标。其现实意义则在于:“人禽之辩”通过“共情”,彰显了人类可以跨越种族、肤色、国界、意识形态等,建立起彼此间的情感呼应和人性诉求;“义利之辩”则说明个体、群体与他者可以实现“共赢”,达到利益均衡与协调;“王霸之辩”则强调在多元世界的政治冲突中,各国之间应当立足构建和谐稳固的多边关系,将“王道”作为共同的理想与追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孟子 人禽之辩 义利之辩 王霸之辩 人类命运共同体
下载PDF
《盐铁论》中御史大夫和贤良文学的王霸之辩
16
作者 范美辰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9年第6期143-147,共5页
《盐铁论》是汉宣帝时期的桓宽,根据盐铁会议留下的文字材料,推演整理形成的政论性散文集。主要由御史大夫桑弘羊和贤良文学的对话组成,针对盐铁官营、酒类专卖、平准均输制度的废立展开辩论,集中展现了御史大夫和贤良文学所代表的两个... 《盐铁论》是汉宣帝时期的桓宽,根据盐铁会议留下的文字材料,推演整理形成的政论性散文集。主要由御史大夫桑弘羊和贤良文学的对话组成,针对盐铁官营、酒类专卖、平准均输制度的废立展开辩论,集中展现了御史大夫和贤良文学所代表的两个集团的价值冲突和利益对立,反映出西汉前期文学政策和文学思想的演变。本文立足于自秦汉之际到后武帝时代的历史大背景,运用比较研究的方法分析了盐铁会议背后御史大夫和贤良文学之间有关义利的价值观冲突、王霸的政治矛盾,以及中央和地方的权力斗争的种种激辩,将此作为思想界对政治经济激烈变动冲突的总结对现实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铁会议 官僚阶层 地主豪强 义利之争 王霸之辩 价值观
下载PDF
自然保护区:留给自然的一亩三分地
17
作者 王俊杰 谢新平 《甘肃林业科技》 2023年第1期1-12,共12页
自然保护常被混同为生态保护或资源保护,导致自然保护区管理工作出现偏差。为厘清自然保护概念,首先简述德国、美国和中国自然保护思想的发展史,其中以美国超验主义自然观理论探索为主;其次阐述中国古代仁道自然观,以及中国特有的比类... 自然保护常被混同为生态保护或资源保护,导致自然保护区管理工作出现偏差。为厘清自然保护概念,首先简述德国、美国和中国自然保护思想的发展史,其中以美国超验主义自然观理论探索为主;其次阐述中国古代仁道自然观,以及中国特有的比类取象、思想体验认知方法,把自然保护区比类为“一亩三分地”,进一步体验自然保护的本质;最后综述人类世概念,并在人类世霸权期视野下考察自然保护区的意义。认为自然保护区的实质就是屏蔽人类干涉、干扰及窥探,放任自然,以便自然响应当下的生态危机,与人类应对危机一起播种未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保护 超验主义 国家公园 比类取象 思想体验 仁道 人类世 霸权
下载PDF
从华夷之辨到价值认同:重审儒家天下观 被引量:8
18
作者 曾振宇 刘飞飞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5-19,共15页
华夷之辨以进退于礼乐文明为转化机制,侧重于“中国”的准入性。由此形成的“多元一体”格局,促使学者在民族国家叙事面前坚持“文明国家论”,但这难以构成对民族国家叙事的真正批判。中国古代秉持的是不同于国家叙事的天下观念。儒家... 华夷之辨以进退于礼乐文明为转化机制,侧重于“中国”的准入性。由此形成的“多元一体”格局,促使学者在民族国家叙事面前坚持“文明国家论”,但这难以构成对民族国家叙事的真正批判。中国古代秉持的是不同于国家叙事的天下观念。儒家的天下观把仁义视为华夷共同认可的价值理念,强调通过文德双修、爱人正我而使远人慕义来朝;希望通过施行仁政获得民心,维系天下,克服“国家”的强力色彩。宋人基于华夷之辨努力塑造“中国观”,对于“天下认同”已无多奢求。天下的价值认同维度得以可能,须经公私之辨的转化,其对身份、人格、权利的触及是对“天下为天下人之天下”的重申和证成。对于古人而言,“天下”与“国家”是两个根本对立的价值体,混同二者甚至产生了王朝倾覆的后果;对于今人而言,“天下”与“国家”代表了两种文明与历史形态,能否实现从“天下”到“国家”的观念转变,是一个古今交接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下观 华夷之辨 仁义 民族国家 文明国家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