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NITIAL RESEARCH INTO CLIMATIC CHANGES AND GRASSLAND DEGENERATION IN INNER MONGOLIA
1
作者 Li Qingfeng\+1, Li Fusheng\+2 and Wu Lan\+2 (1. College of Ecology and Environment Science, Inner Mongoli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Hohhot City 010019, Inner Mongolia, China 2. Xilin Gol Grassland Station of Inner Mongolia, Xilin Gol, 024000, Inner Mongolia) 《Natural Disaster Reduction in China》 2003年第4期26-31,共6页
Based on the variation tendency of grassland productivity, this article describes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grassland degeneration in Inner Mongolia,. With its emphasis on two main meteorological factors (precipita... Based on the variation tendency of grassland productivity, this article describes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grassland degeneration in Inner Mongolia,. With its emphasis on two main meteorological factors (precipitation and air temperature), 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limatic changes in the Inner Mongolia prairie in 30 years (1970~1999) and discusses the effect of climatic factors on grassland degeneration. At the same time, 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causes for the deterioration of grassland ecological environment from such aspects as the material flow balance within the grassland ecosystem and the effect of human activities on grassland ecosystem. The analysis shows: from the present meteorological data and grassland monitoring data, it is hard to conclude that the grassland climate is getting drier and drier and proceeds to cause the deterioration of the grassland ecosystem; animal husbandry is the main type of land use in this area, the vegetations within the ecosystem are mainly controlled by domestic animals, and the main causes for the rapid deterioration of grassland ecosystem are the malajustment of input and output of material flow (take N for example) and the seasonal imbalance of supply and demand between the grass and the domestic animals; while the climatic changes only make the deterioration of the ecosystem more serious. This article proposes that the effective measures to harness and maintain the grassland ecosystem health in this area are to increase the material input within the ecosystem, to adjust the nature production mode of grazing all through the four seasons, and to actively introduce new seeds into animal husbandry to alleviate the grazing pressure on the grassland during the sensitive spring period, et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ner mongolia PRAIRIE GRASSLand ECOSYSTEM CLIMATIC changes GRASSLand degeneration
原文传递
内蒙古半干旱草原土壤-植被-大气相互作用综合研究 被引量:37
2
作者 吕达仁 陈佐忠 +4 位作者 陈家宜 王庚辰 季劲钧 陈洪滨 刘钟龄 《气象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71-593,共23页
为深化对中纬度半干旱草原气候-生态相互作用过程、机制及其对全球变化的响应与贡献的认识,一项名为'内蒙古半干旱草原土壤-植被-大气相互作用(IMGRASS)'的基金重大项目于1997~2001年在内蒙古锡林郭勒草原执行.IMGRASS计划在1... 为深化对中纬度半干旱草原气候-生态相互作用过程、机制及其对全球变化的响应与贡献的认识,一项名为'内蒙古半干旱草原土壤-植被-大气相互作用(IMGRASS)'的基金重大项目于1997~2001年在内蒙古锡林郭勒草原执行.IMGRASS计划在1998年草原生长季节在所选定的以典型草原为主,包括草甸草原、稀疏沙地草原等在内的中尺度试验区开展了多点、多要素的综合观测.观测内容包括土壤、植被、大气的相关要素和发生于地-气界面的潜热、感热通量,还包括N2O,CH4,CO2等微量气体交换量、辐射与降水分布.除1998年中尺度观测试验外,1999~2001年在代表性地点进行了微量气体收支、遥感和沙尘天气相关的专项观测,结合草原站已进行的长期监测资料,分析气候-生态长期相互作用,特别是人类活动干预的影响.在分析观测结果的基础上,对该地区的气候-生态相互作用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文章简要介绍IMGRASS计划目标和初步成果,包括:计划目标与实验区背景;半干旱草原不同地表陆气相互作用特征;浑善达克沙地及其沙尘气溶胶特征;半干旱草原温室气体收支与碳循环测量分析;人类活动干预下半干旱草原生态退化与恢复演替规律;半干旱草原的遥感测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蒙古 半干旱草原 土壤 植被 大气 数值模拟 遥感测量
下载PDF
试论我国内蒙古半干旱草原灌丛沙漠化的研究 被引量:22
3
作者 熊小刚 韩兴国 鲍雅静 《草业学报》 CSCD 2005年第5期1-5,共5页
针对我国内蒙古半干旱草原普遍发生的灌丛化现象,运用反映干旱和半干旱放牧系统一般动态的状态与过渡模式,建立了半干旱草原灌丛沙漠化研究的基本构架。将灌丛化作为草原沙漠化的核心过程,提出内蒙古半干旱草原灌丛化机制的假说,以及利... 针对我国内蒙古半干旱草原普遍发生的灌丛化现象,运用反映干旱和半干旱放牧系统一般动态的状态与过渡模式,建立了半干旱草原灌丛沙漠化研究的基本构架。将灌丛化作为草原沙漠化的核心过程,提出内蒙古半干旱草原灌丛化机制的假说,以及利用时空替代方法开展草原灌丛沙漠化研究的设想及其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蒙古 半干旱草原 荒漠化 灌丛化 状态与过渡模式
下载PDF
恢复草地和退化草地土壤微生物类群数量的分布特征 被引量:61
4
作者 邵玉琴 赵吉 杨劼 《中国沙漠》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23-226,共4页
内蒙古鄂尔多斯皇甫川流域恢复草地和退化草地土壤微生物类群数量分布特征的研究结果表明:恢复草地和退化草地土壤微生物各类群数量是,好气性细菌>放线菌>芽孢型细菌>真菌;0~10cm的微生物总数超过其他土层,其垂直分布的基本... 内蒙古鄂尔多斯皇甫川流域恢复草地和退化草地土壤微生物类群数量分布特征的研究结果表明:恢复草地和退化草地土壤微生物各类群数量是,好气性细菌>放线菌>芽孢型细菌>真菌;0~10cm的微生物总数超过其他土层,其垂直分布的基本趋势是0~10cm>10~20cm>20~30cm>30~40cm>40~50cm;微生物各类群中,细菌是最多的一个类群,这一结果取决于好气性细菌的数量;恢复草地各土层中的土壤微生物类群数量均高于退化草地;在恢复草地的土壤微生物数量中,好气性细菌,芽孢型细菌,放线菌,真菌为秋季大于夏季;土壤微生物数量与土壤肥力有着密切的关系,恢复草地是防止皇甫川流域草地退化,提高土壤质量,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建设 恢复草地 退化草地 土壤微生物 土壤肥力
下载PDF
内蒙古草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与生态意识———以锡林郭勒退化草地为例 被引量:6
5
作者 李笑春 姚大志 +2 位作者 于金龙 于存海 马桂英 《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13-18,共6页
目前 ,内蒙古草地生态环境破坏严重 ,且总体上呈不断恶化的态势。这种状况的持续不仅严重影响和制约着本地区经济和社会的总体发展 ,同时也威胁着包括北京在内的整个华北地区的生态安全。其内在的、深层次的根源就在于包括生态意识在内... 目前 ,内蒙古草地生态环境破坏严重 ,且总体上呈不断恶化的态势。这种状况的持续不仅严重影响和制约着本地区经济和社会的总体发展 ,同时也威胁着包括北京在内的整个华北地区的生态安全。其内在的、深层次的根源就在于包括生态意识在内的人们的文化价值观发生了“扭曲”。因此 ,生态意识的确立和生态文化的形成对于保护草地、建设草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蒙古 退化草地 草地畜牧业 生态意识 可持续发展
下载PDF
分布式信息系统的设计及其在环境动态监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2
6
作者 战金艳 邓祥征 +1 位作者 唐华秀 翟海军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33-36,39,共5页
利用ArcIMS客户端与服务器机制、ArcXML语言及面向对象的开发策略,设计可以集成多方面观测信息和遥感信息,并能实现环境监测的分布式信息系统。通过在内蒙古中南部的应用表明,该系统提供了有效集成分布式采集到的环境信息及实时发现典... 利用ArcIMS客户端与服务器机制、ArcXML语言及面向对象的开发策略,设计可以集成多方面观测信息和遥感信息,并能实现环境监测的分布式信息系统。通过在内蒙古中南部的应用表明,该系统提供了有效集成分布式采集到的环境信息及实时发现典型环境问题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监测 信息系统 地理信息系统 草地退化 荒漠化 内蒙古
下载PDF
内蒙古草原退化沙化的制度原因及对策建议 被引量:32
7
作者 包玉山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3期28-32,共5页
 公共产权制度并不是土地过度利用的惟一原因,如果没有健全的监督管理机制,不论是土地公共产权制度还是土地私有产权制度,同样都会造成土地或草原的退化沙化;毫无理论准备的草场产权制度改革、产权制度设计以及法律制度设计上的缺陷,...  公共产权制度并不是土地过度利用的惟一原因,如果没有健全的监督管理机制,不论是土地公共产权制度还是土地私有产权制度,同样都会造成土地或草原的退化沙化;毫无理论准备的草场产权制度改革、产权制度设计以及法律制度设计上的缺陷,导致了草场的严重退化沙化。因此,我们可以采取停止出租等不改变承包经营合同主体的有偿流转,因地制宜地物化草原承包经营权,因地制宜地将草原承包经营权主体扩大为嘎查集体,在嘎查集体草原范围内,适当恢复游牧生产方式等应对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蒙古草原的退化沙化 制度设计上的缺陷 承包经营合同主体的改变 草原承包经营权的物化 游牧生产方式的恢复
下载PDF
内蒙古荒漠草原景观格局动态研究——以鄂尔多斯市鄂托克旗为例 被引量:1
8
作者 王海君 高润宏 +1 位作者 苗澍 李和平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56-61,共6页
本文以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鄂托克旗荒漠化草原景观为对象,面积为99 199.17hm2,选取1978年、1991年、1999年、2002年和2007年遥感影像资料进行解译,获得耕地景观等9种斑块类型、斑块面积等10种景观指数进行景观格局动态分析。结果表... 本文以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鄂托克旗荒漠化草原景观为对象,面积为99 199.17hm2,选取1978年、1991年、1999年、2002年和2007年遥感影像资料进行解译,获得耕地景观等9种斑块类型、斑块面积等10种景观指数进行景观格局动态分析。结果表明:耕地、人工建筑景观呈扩大趋势,草地景观则相反,灌木林景观变化为先减小后增加,河流、河漫滩和沼泽地景观随气候而变化,这5类景观的破碎度增加;而沙地、盐碱地和裸土地景观变化和人为活动相关性小,变化不明显;景观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变化为先降低后增加;人为活动是景观格局动态变化的主要驱动因子;限制耕地规模的迅猛增加、合理规划耕地规模是改善当地环境的有效手段之一。本研究为有效遏制、治理荒漠化草原环境恶化提供理论研究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蒙古荒漠化草原 景观类型 景观格局 动态
下载PDF
内蒙古草地退化原因分析及其恢复治理的科技支撑 被引量:22
9
作者 徐凤君 《科学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1-6,共6页
描述了内蒙古草原的自然环境特征和生态环境退化现状。从系统物流平衡、环境气候变化 ,以及人类活动对草地生态系统的影响等方面探讨了该地区生态环境劣变的原因。分析结果表明 ,放牧畜牧业是该地区的主要土地利用形式 ,家畜是生态系统... 描述了内蒙古草原的自然环境特征和生态环境退化现状。从系统物流平衡、环境气候变化 ,以及人类活动对草地生态系统的影响等方面探讨了该地区生态环境劣变的原因。分析结果表明 ,放牧畜牧业是该地区的主要土地利用形式 ,家畜是生态系统中植被的主要控制者 ,系统内物流的出入失调和季节性的草—畜供求失衡是引起草地生态系统迅速退化的主要因素。而其它因素(如气候变化、垦荒、挖药材等 )对系统的劣变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作者指出 ,健全科研和推广体系 ,加大科学技术普及力度 ,增加向系统内的物质投入 ,调整四季放牧的自然畜牧业生产方式 ,积极引种入牧 ,缓解草地春季敏感期放牧压力等 ,是治理和维护该地区草地生态系统健康的有效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畜供求失衡 内蒙古草原 草地生态系统 草地退化 生态治理 草地管理
下载PDF
内蒙古半干旱地区沙质过牧草地的沙漠化过程 被引量:45
10
作者 赵哈林 张铜会 +2 位作者 赵学勇 大黑俊哉 周瑞莲 《干旱区研究》 CSCD 2002年第4期1-6,共6页
为了掌握我国北方半干旱地区沙质放牧草地的沙漠化过程 ,在内蒙古东部的科尔沁沙地进行了为期 5年的放牧试验。结果表明 ,在牧草利用率为 70 %的过牧条件下 ,草地植被盖度、高度、个体大小和根量急剧降低 ,第 5年分别只有 10 .1%、1.0cm... 为了掌握我国北方半干旱地区沙质放牧草地的沙漠化过程 ,在内蒙古东部的科尔沁沙地进行了为期 5年的放牧试验。结果表明 ,在牧草利用率为 70 %的过牧条件下 ,草地植被盖度、高度、个体大小和根量急剧降低 ,第 5年分别只有 10 .1%、1.0cm、2 .5cm3 /株和 18.7g/m2 (0 - 30cm土层内 ) ,是禁牧区的 12 .0 %、3.0 2 %、0 .86 %和 2 2 .1%。同时 ,家畜觅食活动增加 ,对草地践踏作用增强 ,如第 5年其单位面积的蹄印数和每只羊单位面积的蹄印数达到36 .4n/m2 和 8.5n/m2 ,分别是轻牧区的 9.6倍和 8.2 5倍 ,土壤紧实度是禁牧区的 3.75倍。植被盖度、高度、根量和植物个体普遍降低 ,家畜喜食植物首先从草地中退出后 ,草地开始出现小块裸斑 ,随着过牧的继续 ,这种裸斑迅速增加和扩大 ,使之相互连接成为大片裸地 ,如试验当年过牧区裸斑数仅为 19个 ,而且 73.7%是≤ 2 .5m的裸斑 ,到第3年裸斑数迅速增至 35 8个 ,>2 .5m的裸斑比例从 2 6 .3%增加到 31.3% ,裸地率由 1.8%增加到 35 .8% ,第 5年裸斑平均长度由 2 .4m增加到 4 .1m ,>2 .6m的裸斑比例增至 4 5 .7% ,裸地率达到了 5 1.6 %。当地面出现裸斑后 ,即使冬季不进行放牧 ,在风力的作用下草地中的裸地面积也会自然扩大 ,如第 5年秋季过牧区的裸地率为 5 1.6 %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蒙古 半干旱地区 牧草地 沙漠化过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