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宫观官制度与南宋前中期信州文人群体
1
作者 张振谦 《长江学术》 CSSCI 2024年第1期61-72,共12页
宫观官制度对宋代士人产生了重要影响,为他们的退居生活提供了基本保障,促进了地域文学的繁荣。南渡初期,吕本中与曾几先后领任宫观官寓居上饶,在他们的吸引下,信州一带的文人士大夫时常聚饮酬唱,形成了颇为闻名的地域文人群体。南宋中... 宫观官制度对宋代士人产生了重要影响,为他们的退居生活提供了基本保障,促进了地域文学的繁荣。南渡初期,吕本中与曾几先后领任宫观官寓居上饶,在他们的吸引下,信州一带的文人士大夫时常聚饮酬唱,形成了颇为闻名的地域文人群体。南宋中期,赵蕃监南岳庙闲居玉山30余年,接续吕、曾倡导的文化精神和文学传统,与当地耆旧诗人往来频繁,成为信州文人群体的核心人物之一。与此同时,辛弃疾因罢官而主管冲佑观赋闲带湖和瓢泉长达20年,其信州诗词透露出闲逸自适与愤懑不平交织的心态,塑造了人生最后阶段的双重自我形象:赋闲归耕的“稼轩居士”和壮志未酬的爱国文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观官制度 信州文人群体 吕本中 曾几 赵蕃 辛弃疾
下载PDF
宋仁宗朝“皇太弟事件”发微 被引量:2
2
作者 张云梦 《保定学院学报》 2023年第2期61-68,共8页
宋仁宗宝元元年“皇太弟事件”并非孤立的政治谣言,其与“阴附宗室案”“密乞废君案”有着内在的联系,党争是隐藏其间的主线。追溯“三案”始末可以发现《两朝国史》中更为丰富的范仲淹形象,也能看到范党通过人际网络塑造了一个不同于... 宋仁宗宝元元年“皇太弟事件”并非孤立的政治谣言,其与“阴附宗室案”“密乞废君案”有着内在的联系,党争是隐藏其间的主线。追溯“三案”始末可以发现《两朝国史》中更为丰富的范仲淹形象,也能看到范党通过人际网络塑造了一个不同于国史叙事的完美士大夫形象并深刻影响到南宋以来史家对史料的取舍。随着范仲淹形象抬升,“三案”被有意淡化,与之相对,吕夷简的历史形象则逐渐变得负面、单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仁宗 皇太弟 吕范之争
下载PDF
从《文饭小品》看施蛰存办刊的生存策略 被引量:2
3
作者 刘军 吴惠民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74-78,105,共6页
《文饭小品》是施蛰存编辑活动中一本较为重要的期刊,它短暂的生命,忠实地记录了当时施蛰存在文坛的生存状态以及编辑出版方面残酷的竞争。其"微言"栏的设计,体现出一种生存的策略与心机,可以成为我们理解施蛰存的编辑思想及... 《文饭小品》是施蛰存编辑活动中一本较为重要的期刊,它短暂的生命,忠实地记录了当时施蛰存在文坛的生存状态以及编辑出版方面残酷的竞争。其"微言"栏的设计,体现出一种生存的策略与心机,可以成为我们理解施蛰存的编辑思想及当时文坛生态的一面镜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蛰存 《文饭小品》 1930年代 文坛论争
下载PDF
中国“美学”学科的最初确立——以最早的三部《美学概论》为研究个案 被引量:5
4
作者 祁志祥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68-181,共14页
"美学"学科在中国现代学术史上的最早确立,集中体现在1920年代问世的吕澂、范寿康、陈望道的三部《美学概论》中。三部专著都坚持"美学是研究美的哲学"的学科定义,认为美学应当研究"美是什么"和"美... "美学"学科在中国现代学术史上的最早确立,集中体现在1920年代问世的吕澂、范寿康、陈望道的三部《美学概论》中。三部专著都坚持"美学是研究美的哲学"的学科定义,认为美学应当研究"美是什么"和"美的事物怎样才美"。吕著、范著提出"美"是一种关乎主体生命、人格、情感的积极价值,陈著认为美是具象的、直观的、可以给人带来超实用功利快感的对象。在此基础上三书对"美的规范"从心理学和社会学方面作出了初步探索。回顾这段历史,对当下盛行的反本质的美学研究具有温故知新的反思、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吕激 范寿康 陈望道 美学概论 历史价值 现实意义
下载PDF
论清代嘉道之际的汉宋之争与汉宋兼采 被引量:3
5
作者 李帆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24-131,共8页
在中国学术、思想史上,汉、宋两学关系问题是一重要问题,到清代嘉庆、道光之时尤为引人注目。围绕这一问题,时人聚讼纷纭,其中以江藩、方东树在各自著作中所表达的针锋相对的理念及其所引发的学术风波最具影响力。这固然标志着所谓“汉... 在中国学术、思想史上,汉、宋两学关系问题是一重要问题,到清代嘉庆、道光之时尤为引人注目。围绕这一问题,时人聚讼纷纭,其中以江藩、方东树在各自著作中所表达的针锋相对的理念及其所引发的学术风波最具影响力。这固然标志着所谓“汉宋之争”已达高潮,同时它也说明这一时期学术格局有所变化,即汉学虽仍居主导,但宋学的空间已越来越大。宋学空间的得以扩大,与当时学界存在的汉宋调和、汉宋兼采之风密不可分,汉学家与宋学家之间既相互贬抑,又彼此调和,兼采对方之长为己所用。这一切,预示着学术嬗变的契机已显现,学术演进将有新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宋之争 汉宋兼采 江藩 方东树 阮元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音乐观在我国的异化与反异化——论“吕贺之争”的理论内核
6
作者 居其宏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8,13,共9页
在此前的中国新音乐思潮研究中,学界曾将"吕贺之争"解读为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音乐思潮之争或"救亡派"与"学院派"之争。其实不然。如将"吕贺之争"放置到马克思主义文艺观中国化和音乐艺术对象... 在此前的中国新音乐思潮研究中,学界曾将"吕贺之争"解读为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音乐思潮之争或"救亡派"与"学院派"之争。其实不然。如将"吕贺之争"放置到马克思主义文艺观中国化和音乐艺术对象化的历史进程中加以观察,其实质性的理论内核乃是马克思主义音乐观的异化和反异化之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乐艺术 中国音乐史 吕贺之争 马克思主义音乐观 异化 反异化
下载PDF
论朱熹对张载学术渊源的衡定
7
作者 肖发荣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4年第3期140-146,共7页
关于张载的学术渊源,宋代学者中存在着不同的看法。朱熹在重构宋代理学史的过程中,对张载的学术渊源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这在理学史上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朱熹首先指出了范仲淹对张载具有"粗发其端"的开启之功;其次,他在肯... 关于张载的学术渊源,宋代学者中存在着不同的看法。朱熹在重构宋代理学史的过程中,对张载的学术渊源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这在理学史上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朱熹首先指出了范仲淹对张载具有"粗发其端"的开启之功;其次,他在肯定张载之学具有"自得"一面的同时,还特别强调了二程对张载成学的"警示"之功。在朱熹考察张载学术渊源的过程中,吕大临的《横渠先生行状》及伊川的评论都对朱熹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整体上看,朱熹对张载学术渊源的考察,在一定程度上是符合历史实际的;但是,在理学"宗派"观念的影响和制约下,朱熹的结论又会对正确看待张载的理学地位形成干扰。张载作为理学的开创者和奠基者,范仲淹与二程对他的影响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如果因此而否认张载"自立说"以"造道"的探索历程和创造精神,那将是有违历史真实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范仲淹 张载 二程 吕大临 朱熹 学术渊源
下载PDF
清代、民国《吕氏春秋》学史简编:范耕研《吕氏春秋书录》研究
8
作者 俞林波 《阜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4期90-95,共6页
范耕研的《吕氏春秋书录》评述了清代、民国15部影印、校勘、研究《吕氏春秋》的著作。可以说,范耕研的《吕氏春秋书录》是一部清代、民国《吕氏春秋》学史简编。总体而言,范耕研的品评客观公允,水平很高。如此集中、详尽、大量地评述... 范耕研的《吕氏春秋书录》评述了清代、民国15部影印、校勘、研究《吕氏春秋》的著作。可以说,范耕研的《吕氏春秋书录》是一部清代、民国《吕氏春秋》学史简编。总体而言,范耕研的品评客观公允,水平很高。如此集中、详尽、大量地评述《吕氏春秋》研究著作,范耕研是最早的一位,开风气之先,具有重要研究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范耕研 《吕氏春秋书录》 学术史
下载PDF
论杜预《春秋》学在《春秋》学史上的地位 被引量:3
9
作者 刘丽华 晁岳佩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13-116,共4页
汉代今古文之争的焦点是《左氏春秋》是否传《春秋》,这个问题始终没有解决。杜预《春秋经传集解》通过确定“正例”、“变例”以及《春秋》学传授系统,并著成《春秋释例》,构建了相对完整的左氏《春秋》学体系,使《左氏春秋》从一部史... 汉代今古文之争的焦点是《左氏春秋》是否传《春秋》,这个问题始终没有解决。杜预《春秋经传集解》通过确定“正例”、“变例”以及《春秋》学传授系统,并著成《春秋释例》,构建了相对完整的左氏《春秋》学体系,使《左氏春秋》从一部史书变成解经的《春秋左氏传》,标志着古文经学取得了最后的胜利。同时,杜预构建的左氏《春秋》学体系,对后世《春秋》学研究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成为《春秋》学史上的一座里程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今古文之争 《春秋》学 《春秋经传集解》 五十凡 变例 影响
下载PDF
经学是生活的一种方式——读《吴志仁先生遗集》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汎森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9,168,共9页
吴志仁(裒仲,1631—1659),即吴谦牧,是明清之交海盐地方上的读书人。吴谦牧在短暂的一生中,努力落实一种新的思想/生活态度,即"经学是生活的一种方式"。在强调践履的儒家思想传统中,儒家知识的生活成分是异常浓厚的,经学与生... 吴志仁(裒仲,1631—1659),即吴谦牧,是明清之交海盐地方上的读书人。吴谦牧在短暂的一生中,努力落实一种新的思想/生活态度,即"经学是生活的一种方式"。在强调践履的儒家思想传统中,儒家知识的生活成分是异常浓厚的,经学与生活之间的关系虽然可能千差万别,但两者间存在着有机关系却是一件相当自然的事。然而,在近代学术观点的笼罩下,人们往往只注意到经学作为一种经典研究的客观之学,忽略了经典与生活可能存在的致密关系,因而也遮蔽了我们对思想史中这一个重要层面的了解。研究吴谦牧这样一位局处地方,其视野与思想带有一定的闭塞性的读书人的历史意义就在于:它可以提供我们一个机会,观察明清易代,阳明心学退潮之余,在海盐这样一个地方,一个下层士人的动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谦牧 《吴志仁先生遗集》 吴蕃昌 世荣 礼义 经学 张履祥
下载PDF
第五伦在历代的形象及其转变
11
作者 杜雪霓 《成都工业学院学报》 2019年第4期100-104,共5页
第五伦是东汉早期官员,汉代史书对其已有相关记载。其事迹在嵇康、杜甫、杜牧、李商隐的作品中都有提及,均是赞扬歌颂他没有私心。宋代开始有关于他的专门评论,着重讨论了他的私心,并由此引申到受贿和无欲的话题,依旧是歌颂为主。到了清... 第五伦是东汉早期官员,汉代史书对其已有相关记载。其事迹在嵇康、杜甫、杜牧、李商隐的作品中都有提及,均是赞扬歌颂他没有私心。宋代开始有关于他的专门评论,着重讨论了他的私心,并由此引申到受贿和无欲的话题,依旧是歌颂为主。到了清代,清人对第五伦不再一味歌颂,开始出现对第五伦的无私进行批评的言论,认为他的无私是装出来的,本质上是个刻薄的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五伦 范晔 吕祖谦 王夫之 形象
下载PDF
闽西红色革命与宗族内部纠纷--以永定上金村范氏为例
12
作者 陈启钟 《龙岩学院学报》 2021年第6期7-14,共8页
永定上金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红旗不倒,始终坚持革命斗争,因而遭到反动派疯狂镇压,受到极大破坏;同时,其中也有部分顽固恶劣分子加入反动阵营,妄图消灭革命。在革命与反革命激烈斗争中,范氏族人的不同立场和族孽欺压造成宗族内部分裂,... 永定上金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红旗不倒,始终坚持革命斗争,因而遭到反动派疯狂镇压,受到极大破坏;同时,其中也有部分顽固恶劣分子加入反动阵营,妄图消灭革命。在革命与反革命激烈斗争中,范氏族人的不同立场和族孽欺压造成宗族内部分裂,纷争不断且多元化,双方以互控来维护利益,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才又团结起来努力建设家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色革命 宗族纠纷 闽西 上金村范氏
下载PDF
低压变频器在工厂生产中的应用
13
作者 倪建波 《有色冶金设计与研究》 2012年第S01期87-89,94,共4页
为优化工艺参数,丹霞冶炼厂将调节阀门控制流量、风量的传统方式改为变频器控制,低压变频器不仅有效降低了电耗和管道阀门的损耗,提高了自动化程度,也保证了生产工艺条件的稳定。根据变频器在该厂的使用经验,总结了变频器选型、控制方... 为优化工艺参数,丹霞冶炼厂将调节阀门控制流量、风量的传统方式改为变频器控制,低压变频器不仅有效降低了电耗和管道阀门的损耗,提高了自动化程度,也保证了生产工艺条件的稳定。根据变频器在该厂的使用经验,总结了变频器选型、控制方式的选择、使用维护措施等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压变频器 氧压浸出 节能 泵和风机类负载 V/F控制
下载PDF
山东日照首次发现春秋时期樊国铭文青铜器 被引量:3
14
作者 王仕安 刘建忠 李凯 《中原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71-74,共4页
今日照市春秋时属莒国领域。2008年3月日照市东港区首次发现春秋时期樊国铭文青铜器,这是继山东发现黄国太子伯克盆、陈国大丧史仲高钟铜器后的又一次新发现,为研究春秋时期莒国与樊国的关系提供了重要依据。
关键词 日照市 莒国 樊国 春秋时期 青铜器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