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4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nventing the Barbarians:The Changing Contexts of Yi in the Late Qing Dynasty
1
作者 ZHENG Linyi HU Xinying 《Psychology Research》 2022年第4期183-190,共8页
This study analyzes how the meaning of yi(夷,barbarian)was constructed in different historical contexts at the end of the Qing dynasty,which is important for us to reconsider xenophobia and Sino-centrism both in the p... This study analyzes how the meaning of yi(夷,barbarian)was constructed in different historical contexts at the end of the Qing dynasty,which is important for us to reconsider xenophobia and Sino-centrism both in the past and present.Our study combines contextual with intertextual reading methods.It places different materials,including missionaries’works,newspapers,and official documents,in their specific historical contexts and links them to obtain a full picture of this transformation.We argue that yi was invented.Various agents and actors created the connotation of yi to suit their interests.It was transformed by the Qing court from“barbarians”to those who follow Confucianism to justify their rule.Then it was first translated as“foreigners”and later as“barbarians”when Europeans came to China.Our study situates the meaning of yi to help us rethink some of the labels and misconceptions attached to yi and the early missionaries in Chi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ua-yi distinction CONTEXTS the late Qing dynasty barbarian foreigner MISSIONARY
下载PDF
What is 'zheng'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被引量:2
2
作者 Tianfang Wang Jian Dang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al Sciences》 2017年第1期14-15,共2页
Zheng is a distinct diagnostic concept in TCM.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is concept well,in this article,the definition and features of zheng,zheng identification in contrast to Western diagnostic process,and different ... Zheng is a distinct diagnostic concept in TCM.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is concept well,in this article,the definition and features of zheng,zheng identification in contrast to Western diagnostic process,and different zheng identification methods are systematically reviewed and discussed.Following these discussion,an example of dysmenorrhea is provided to illustrate how a zheng is identified in clinical practi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HENG DISTINCT chinese MEDICINE
下载PDF
春秋战国时代的国家安全思想探析
3
作者 王林 《唐都学刊》 2024年第2期69-76,共8页
春秋战国时代是统一下的大分裂时代,也是酝酿着统一基因的大分裂时代。春秋战国时代维护国家安全的主体呈现出多元化,形成了天下—国—家的三阶层结构;通过变法图强,增强维护国家安全的能力;在重民思想的影响下,民众支持成为维护国家安... 春秋战国时代是统一下的大分裂时代,也是酝酿着统一基因的大分裂时代。春秋战国时代维护国家安全的主体呈现出多元化,形成了天下—国—家的三阶层结构;通过变法图强,增强维护国家安全的能力;在重民思想的影响下,民众支持成为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因素;由于分封制、宗法制等制度的变革,阶层的上下流动成为维护政权安全的历史选择;作为国家安全的重要领域,领土安全在春秋战国时代具有新的形态,战败国以土地换和平成为新的诉求;战争的巨大破坏性催生了弭兵运动,成为古代历史上追求共同安全的伟大尝试;从华夷之辨到中华民族的大融合,塑造了密不可分的安全共同体。春秋战国时代的国家安全思想被打上了深深的时代烙印,它是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为当代维护国家安全的理论注入丰富的历史养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秋战国 国家安全 变法图强 华夷之辨 弥兵运动
下载PDF
中国少数民族首次建构炎黄共同体理论研究
4
作者 武沐 姚金燕 王盼盼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6-32,共7页
北魏主导的炎黄共同体理论是中国历史上首次由少数民族主导建构的共同体理论。它将鲜卑、羌、氐等入主中原的少数民族全部纳入到炎黄后代的范畴,提出了以鲜卑为主的“华夷共祖”理论,认为共祖于炎黄的“夷”也有权利追求和实践大一统,... 北魏主导的炎黄共同体理论是中国历史上首次由少数民族主导建构的共同体理论。它将鲜卑、羌、氐等入主中原的少数民族全部纳入到炎黄后代的范畴,提出了以鲜卑为主的“华夷共祖”理论,认为共祖于炎黄的“夷”也有权利追求和实践大一统,并建立了多民族的中国观和王朝观。这展现了少数民族加入中华大家庭的主观愿望,打通了少数民族追求和实践大一统的通道,为古代大一统思想的发展增添了新的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少数民族 魏晋南北朝 “华夷共祖” 炎黄共同体理论 大一统
下载PDF
汉语语音喻用类型梳理及有关问题探讨
5
作者 曹德和 王卫兵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4期100-109,共10页
为推进和深化方兴未艾的语音隐喻和语音转喻研究,在充分调查基础上对汉语语音喻用作了全面梳理,指出汉语语音喻用可以分为八种类型,即:语音隐喻独用型;语音转喻独用型;语音隐喻与语音转喻合用型;语音转喻与概念隐喻合用型;语音转喻与概... 为推进和深化方兴未艾的语音隐喻和语音转喻研究,在充分调查基础上对汉语语音喻用作了全面梳理,指出汉语语音喻用可以分为八种类型,即:语音隐喻独用型;语音转喻独用型;语音隐喻与语音转喻合用型;语音转喻与概念隐喻合用型;语音转喻与概念转喻合用型;动作隐喻与语音隐喻合用型;动作隐喻与语音转喻合用型;动作转喻与语音转喻合用型。同时就近年有关研究中突出存在的两个问题作了不无必要的探讨,指出谐音喻用的构成基础不是相似联想而是相关联想,不应归于语音隐喻而应归于语音转喻;谐音喻用中的谐体和本体不是起讫关系、常变关系、表里关系,而是手段-目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语音喻用 八种类型 谐音喻用的定性归类 谐体与本体的区分鉴别
下载PDF
论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科学思维方法
6
作者 杨延圣 汪振宇 《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4年第4期27-34,共8页
习近平文化思想蕴含着丰富的科学思维方法。其战略思维体现于文化建设是“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之战略定位以及“七个着力”的战略要求和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部署;历史思维体现于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力弘扬红色文化,坚... 习近平文化思想蕴含着丰富的科学思维方法。其战略思维体现于文化建设是“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之战略定位以及“七个着力”的战略要求和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部署;历史思维体现于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力弘扬红色文化,坚持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辩证思维体现于正确处理文化继承与文化创新的辩证关系,正确处理中华文化与外来文化的辩证关系;系统思维体现于注重文化建设各要素之间的内部协调,文化建设与其他建设之间的外部协调;创新思维体现于坚持推动文化理论、实践与制度的全方位创新;底线思维体现于坚持党的领导、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深入挖掘习近平文化思想蕴含的科学思维方法,对于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具有重大的方法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文化思想 科学思维方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下载PDF
特色文化产业赋能中国式乡村现代化——基于鹤庆县的考察 被引量:3
7
作者 范建华 黄小刚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0-77,共8页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有别于西方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特色文化产业是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有力支撑,是实现“第二个结合”的重要突破口,也是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的关键抓手,对建设中国式乡村现代化具有显著的赋能作...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有别于西方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特色文化产业是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有力支撑,是实现“第二个结合”的重要突破口,也是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的关键抓手,对建设中国式乡村现代化具有显著的赋能作用。鹤庆县持续推进“一村一业”发展模式,形成了以新华村为引领,覆盖县域整体的特色文化产业发展格局。通过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凝聚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强大合力、激发和坚持特色文化产业发展的村民主体性地位、以“一村一业”特色文化产业集群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等途径,探索出了一条以特色文化产业助力乡村全面振兴、实现中国式乡村现代化的可行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色文化产业 中国式现代化 乡村现代化 乡村振兴 鹤庆县
下载PDF
论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作为“师魂”内蕴的逻辑理路 被引量:2
8
作者 王资博 申恩慧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117-126,共10页
习近平总书记凝练提出的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是党的红色基因的鲜明体现,是教师队伍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和建功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师魂”。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为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生发枝叶而增添光谱,是“第二个结合”的重... 习近平总书记凝练提出的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是党的红色基因的鲜明体现,是教师队伍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和建功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师魂”。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为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生发枝叶而增添光谱,是“第二个结合”的重要精神升华,充分彰显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特质。从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大历史观来看,教育家精神形成的过程与党的历史共生同行,表征了重教救国筑基、重教兴国培元、重教富国固本、重教强国圆梦的过程。新时代大力弘扬这一伟大精神,要注重理想引领、内化于心,把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牢固内塑为信念,实现从外化到内化的塑魂;注重载体运用、融化于境,把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传播弘扬为能量,实现从感性到理性的凝魂;注重动力激发、具化于行,把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转化产出为成效,实现从单向到双向的铸魂;注重机制保障、固化于制,把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薪火相传为规范,实现从倡导到常态的立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家精神 师魂 逻辑理路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推进的战略考量
9
作者 杨兆强 《未来与发展》 2024年第8期23-26,7,共5页
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将教育、科技、人才进行全局性谋划,坚持一体化建设、一体化推进和一体化联动。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是应对世界... 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将教育、科技、人才进行全局性谋划,坚持一体化建设、一体化推进和一体化联动。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是应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建设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重要人才中心的必然要求;是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加快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的必然要求。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要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的战略考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教育 科技 人才 一体化 战略考量
下载PDF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域下盐区多民族交融的路径及功能——基于滇西云龙县的考察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何春 王佳旭 《盐业史研究》 CSSCI 2024年第1期22-32,共11页
多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是西南各盐区较为普遍的现象。盐是理解大理西部云龙县历史上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核心要素。盐的生产、交换、流通和消费,始终将云龙境内的各民族整合在王朝国家治理下的边疆社会之中,形成“反客为主”“落地生根”... 多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是西南各盐区较为普遍的现象。盐是理解大理西部云龙县历史上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核心要素。盐的生产、交换、流通和消费,始终将云龙境内的各民族整合在王朝国家治理下的边疆社会之中,形成“反客为主”“落地生根”“中介传播”三种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典型路径。盐的特殊性,将政治控制、市场交换和文化繁荣紧密结合起来,从而体现国家在场,实现地方和国家互动;以盐井开发和利用为目的,实现资源共享和文化相通,增强民族团结;盐区各民族语言相互学习与吸收,进一步增进民族感情,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云龙盐区 路径
下载PDF
中华文明包容性的文化哲学考察
11
作者 付粉鸽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01-107,159,共8页
中华文明绵延数千年,有其独特的价值体系和突出的特征品性。作为民族文化基因、精神根脉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塑造了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就包容性而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和实生物,道生气化... 中华文明绵延数千年,有其独特的价值体系和突出的特征品性。作为民族文化基因、精神根脉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塑造了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就包容性而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和实生物,道生气化思想为其提供了形而上的本原论根据;阴阳的消长变化,无独必有对、仇必和而解的主张为其提供了现实的运动论支撑;自信而不妄自尊大、自觉而不自以为是的并行不悖态度为其提供了思维方式引导;中和位育、生生不息的发展取向为其提供了价值追求。和而不同、并育共生的充满包容智慧的中华文明为人类文明的交流互鉴、和谐发展开拓了宽阔的道路,为开创人类文明新形态提供了丰富的思想滋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容性 中华文明 和而不同 以道观之 中和位育
下载PDF
《田间诗学·秦风》中的政治隐喻
12
作者 郝苗 《社会科学论坛》 2024年第6期158-168,共11页
钱澄之在注解《诗经·秦风》时存在着明显的矛盾态度:一方面,对《秦风》中带有戎俗色彩的相关内容大加批驳;另一方面,又着意于对作为霸主的秦国国君进行维护。就前者而言,钱澄之对于《秦风》中戎俗的成见源自清朝取代明朝的历史现... 钱澄之在注解《诗经·秦风》时存在着明显的矛盾态度:一方面,对《秦风》中带有戎俗色彩的相关内容大加批驳;另一方面,又着意于对作为霸主的秦国国君进行维护。就前者而言,钱澄之对于《秦风》中戎俗的成见源自清朝取代明朝的历史现实。在清初统治者严峻的思想政策下,他无法在著述中明言清朝“以夷代华”之事,只能通过“以周喻明,以秦喻清”的方式,在书中借对秦俗的议论以批判清朝的统治。就后者而言,秦国国君在周室衰微之时,以霸主的身份维护王权统治、捍卫礼法秩序的作为,使钱澄之抱有南明亦能借助霸主之力延续正统的设想。总之,钱澄之在《诗经·秦风》中的政治隐喻,恰恰是他遗民情愫的集中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田间诗学》 《秦风》 遗民 华夷之辨 正统论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演进、鲜明特征与世界意义
13
作者 刘海霞 王敏 《未来与发展》 2024年第8期1-7,共7页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在立足于世情、国情、党情的基础上,带领中国人民实现现代化发展的必然选择。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在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在立足于世情、国情、党情的基础上,带领中国人民实现现代化发展的必然选择。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在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经历了“近代化”“四个现代化”“中国式的现代化”和“中国式现代化”逐层递进的演进历程,呈现出了清晰鲜明的历史脉络。中国式现代化具有根本不同于西方现代化的鲜明特征,它是党性与人民性的统一、渐进性与阶段性的统一,科学性与实践性的统一。中国式现代化为世界各国提供了一条独立自主、均衡共享、合作共赢、全面协调的现代化发展新道路,丰富了世界现代化发展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内涵演进 鲜明特征 世界意义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促进人类文明新形态构建的生成逻辑、鲜明特质与价值意蕴
14
作者 熊晓燕 邱淋 《特区经济》 2024年第10期15-18,共4页
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经过不懈的实践探索,成功开辟了一条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本文通过探讨中国式现代化与人类文明新形态二者间的生成逻辑,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与人类文明新形态之间存在相互赋能、相伴相生以及... 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经过不懈的实践探索,成功开辟了一条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本文通过探讨中国式现代化与人类文明新形态二者间的生成逻辑,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与人类文明新形态之间存在相互赋能、相伴相生以及相融相通的内在逻辑关系;以中国式现代化的五大特征为依托,总结了中国式现代化促进人类文明新形态构建所体现的人本性、整体性、兼顾性、共生性和包容性的鲜明特质;本文在阐释中国式现代化生成逻辑及鲜明特质的基础之上,从实践意义、创新意义以及发展意义三个方面全面分析了中国式现代化助推人类文明新形态构建的价值意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人类文明新形态 生成逻辑 鲜明特质 价值意蕴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鲜明特色和时代意蕴
15
作者 左一帆 曲新英 《黑河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1-5,共5页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有别于西方,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历经百年奋斗开拓创新的新型现代化之路,也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坚持独立自主...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有别于西方,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历经百年奋斗开拓创新的新型现代化之路,也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坚持独立自主的重要原则,在“两个结合”问题导向的逻辑建构和理论自觉的指导下不断向前发展。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作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结合、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的产物,开拓了现代化发展新模式,创新了人类社会文明新形态,不断推动中华文明新发展,同时,也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增添了新的时代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 中国式现代化鲜明特色 时代意蕴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显著优势
16
作者 宋凌嘉 董军明 《集宁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18-21,共4页
中国式现代化是在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形成的具有显著优势的现代化道路。从组织形式来看,中国式现代化坚持党的领导,具有领导优势。从保障力量来看,中国式现代化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坚持社会主义... 中国式现代化是在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形成的具有显著优势的现代化道路。从组织形式来看,中国式现代化坚持党的领导,具有领导优势。从保障力量来看,中国式现代化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具有制度优势。从内生力量来看,中国式现代化的力量源泉是广大人民群众,具有动力优势。从发展方式来看,中国式现代化“四化同步”,具有后发优势。从外交理念来看,中国式现代化坚持和平崛起,具有道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人类文明新形态 显著优势
下载PDF
中韩比较视域下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优势
17
作者 李林 董春诗 《西安航空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87-94,共8页
中韩两国在近代都曾深受帝国主义的侵略,同为后发外生型国家,其现代化之路有许多相似的地方。但由于历史和现实因素的约束,两者在具体的现代化道路上呈现诸多的差异性。通过探讨两国现代化的主导力量、发展模式与对资本的辩证认识等方... 中韩两国在近代都曾深受帝国主义的侵略,同为后发外生型国家,其现代化之路有许多相似的地方。但由于历史和现实因素的约束,两者在具体的现代化道路上呈现诸多的差异性。通过探讨两国现代化的主导力量、发展模式与对资本的辩证认识等方面来比较两国现代化的特点,彰显中国式现代化在坚持创新驱动、全国统筹、绿色低碳、双市场驱动和共享发展等方面的特色优势,实质性地超越了韩国现代化在启动与发展过程中所带来的自身弊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韩对比 “汉江奇迹” 中国式现代化 鲜明优势
下载PDF
先秦儒家的民族观 被引量:3
18
作者 樊文礼 史秀莲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37-342,共6页
先秦儒家民族思想的核心内容包括“华夷之辨”和“用夏变夷”两个方面。孔子“裔不谋夏,夷不乱华”主张,是“华夷之辨”思想的具体反映,它具有以华夏为中心甚至歧视夷狄民族的色彩,同时又具有反对外来干涉、侵扰的性质。孟子对儒家民族... 先秦儒家民族思想的核心内容包括“华夷之辨”和“用夏变夷”两个方面。孔子“裔不谋夏,夷不乱华”主张,是“华夷之辨”思想的具体反映,它具有以华夏为中心甚至歧视夷狄民族的色彩,同时又具有反对外来干涉、侵扰的性质。孟子对儒家民族思想最重要的发展,是明确提出了“用夏变夷”的概念。而《公羊传》中的“大一统”、“尊王攘夷”和“内其国而外诸夏,内诸夏而外夷狄”,则反映了公羊派的民族观以及处理夷夏关系的基本原则和方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子 孟子 《公羊传》 “华夷之辨” “尊王攘夷”
下载PDF
建立中医药“专有权”法律保护制度的探讨 被引量:26
19
作者 蔡仲德 雷燕 《中国药房》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4期1046-1048,共3页
目的:探讨如何利用知识产权制度推动我国传统医药的可持续发展,有针对性地制订体现中医药知识产权特殊性的法律保护制度。方法:查阅相关文献,分析建立中医药专有权法律保护制度的必要性及其依据。结果:国际上对生物多样性和文化多样性... 目的:探讨如何利用知识产权制度推动我国传统医药的可持续发展,有针对性地制订体现中医药知识产权特殊性的法律保护制度。方法:查阅相关文献,分析建立中医药专有权法律保护制度的必要性及其依据。结果:国际上对生物多样性和文化多样性立法已有先例;无论是《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还是世界贸易组织(WTO)其它文件,均不禁止各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订具体的政策与措施,只是这些政策与措施不得违背WTO的基本原则;国外、境外对中医药的立法正在不断加强。结论:我国建立中医药“专有权”法律保护制度十分必要,最好的办法是加速中医药自身的发展,特别是要加强对中医药科技的投入和加速其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 专有权 法律保护
下载PDF
营造和谐环境 突出中医医院办院特色 被引量:5
20
作者 冯兴奎 景琳 +3 位作者 李春 罗友晖 张瑞华 彭美华 《中国医院管理》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10-13,共4页
目的分析中医医院发展中所遇到的困难,找出影响和阻碍其发展的主要因素,以供决策者和同道参考。方法对抽样单位院长进行深度访谈、员工座谈和问卷调查。结果坚持中医办院方向却面临生存挑战.中医药特色保持现状不容乐观,突出中医药特... 目的分析中医医院发展中所遇到的困难,找出影响和阻碍其发展的主要因素,以供决策者和同道参考。方法对抽样单位院长进行深度访谈、员工座谈和问卷调查。结果坚持中医办院方向却面临生存挑战.中医药特色保持现状不容乐观,突出中医药特色的专科、专病不失为中医医院发展的可行之路。原因中医医院发展与政策环境、人才短缺有很大关系。建议从把握机遇、突出特色专科、政府加大投入力度、按中医药自身规律培养人才、政策环境保障等方面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医院 中医药特色 政策环境 人才培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