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20世纪30年代中前期南京国民政府对地方自治政策的调整
被引量:
4
1
作者
曹成建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108-116,共9页
针对20年代末30年代初全面推行地方自治出现的弊病,南京国民政府于30年代中前期相应地对地方自治进程作了富有弹性的规定,将保甲制度纳入地方自治之中并大力推行县政改革。保甲纳于自治,国民政府似乎从事实上避免了在基层推行两套政治...
针对20年代末30年代初全面推行地方自治出现的弊病,南京国民政府于30年代中前期相应地对地方自治进程作了富有弹性的规定,将保甲制度纳入地方自治之中并大力推行县政改革。保甲纳于自治,国民政府似乎从事实上避免了在基层推行两套政治制度的矛盾冲突,在形式上又给传统的旨在加强基层社会控制的保甲制度披上民主自治的外衣,看似一种完美的制度创新,实则使地方自治开始实行初期的一些民主自治思想遭到极大损害,更加败坏了自治名声。由于民众对推行保甲出于被动而非主动,以从上而下的保甲制度来培植从下到上的地方自治不仅未能走出"以官治求自治"的老路,反而越走越远。同时,保甲本身也无多大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世纪30年代中前期
南京国民政府
地方自治政策调整
保甲制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世纪30年代初长江中下游地区赈灾工作略论——仅以华洋义赈会为例
被引量:
1
2
作者
薛毅
《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1期19-25,共7页
1931年,长江曾发生全流域大洪水,造成中下游沿江多处溃决,给这一地区社会经济发展造成巨大破坏,给群众生命财产带来重大损失。在赈灾工作中,中外人士联合组成的近代中国最大的国际慈善社会团体、非政府组织和非盈利组织——华洋义赈会...
1931年,长江曾发生全流域大洪水,造成中下游沿江多处溃决,给这一地区社会经济发展造成巨大破坏,给群众生命财产带来重大损失。在赈灾工作中,中外人士联合组成的近代中国最大的国际慈善社会团体、非政府组织和非盈利组织——华洋义赈会受国民政府救济水灾委员会的委托,负责制订施赈方案,并主持长江中下游受灾地区的赈灾工作。华洋义赈会通过采取在灾区举办合作讲习会、组织互助社与合作社等措施,使赈灾工作获得相当的成功。通过开展一系列赈灾工作,华洋义赈会把农村信用合作制度引到了长江、淮河流域,对在受灾地区宣传合作思想,指导并推动合作事业发展,完善防灾重于救灾的理念,促使农民从传统的保守状态向符合近代文明要求的状态转变,提高国民素质,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世纪30年代初
长江中下游地区
赈灾
合作
华洋义赈会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20世纪30年代中前期南京国民政府对地方自治政策的调整
被引量:
4
1
作者
曹成建
机构
四川师范大学历史系
出处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108-116,共9页
基金
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五"规划项目"民国时期四川的地方自治与县政改革研究"
四川省教育厅规划项目"民国时期四川的基层社会控制与社会变迁"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文摘
针对20年代末30年代初全面推行地方自治出现的弊病,南京国民政府于30年代中前期相应地对地方自治进程作了富有弹性的规定,将保甲制度纳入地方自治之中并大力推行县政改革。保甲纳于自治,国民政府似乎从事实上避免了在基层推行两套政治制度的矛盾冲突,在形式上又给传统的旨在加强基层社会控制的保甲制度披上民主自治的外衣,看似一种完美的制度创新,实则使地方自治开始实行初期的一些民主自治思想遭到极大损害,更加败坏了自治名声。由于民众对推行保甲出于被动而非主动,以从上而下的保甲制度来培植从下到上的地方自治不仅未能走出"以官治求自治"的老路,反而越走越远。同时,保甲本身也无多大成效。
关键词
20世纪30年代中前期
南京国民政府
地方自治政策调整
保甲制度
Keywords
the early and middle 1930's
Nanjing National Government
local autonomy
policy readju
s
tment
the
baojia
s
y
s
tem
分类号
K263 [历史地理—中国史]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20世纪30年代初长江中下游地区赈灾工作略论——仅以华洋义赈会为例
被引量:
1
2
作者
薛毅
机构
中国矿业大学中国煤矿史研究所
出处
《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1期19-25,共7页
文摘
1931年,长江曾发生全流域大洪水,造成中下游沿江多处溃决,给这一地区社会经济发展造成巨大破坏,给群众生命财产带来重大损失。在赈灾工作中,中外人士联合组成的近代中国最大的国际慈善社会团体、非政府组织和非盈利组织——华洋义赈会受国民政府救济水灾委员会的委托,负责制订施赈方案,并主持长江中下游受灾地区的赈灾工作。华洋义赈会通过采取在灾区举办合作讲习会、组织互助社与合作社等措施,使赈灾工作获得相当的成功。通过开展一系列赈灾工作,华洋义赈会把农村信用合作制度引到了长江、淮河流域,对在受灾地区宣传合作思想,指导并推动合作事业发展,完善防灾重于救灾的理念,促使农民从传统的保守状态向符合近代文明要求的状态转变,提高国民素质,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
20世纪30年代初
长江中下游地区
赈灾
合作
华洋义赈会
Keywords
the
early
1930
s
the
middle
and
lower reache
s
of Changjiang River
di
s
a
s
ter relief
cooperation
Chine
s
e Foreign Famine Relief Committee
分类号
D632.1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20世纪30年代中前期南京国民政府对地方自治政策的调整
曹成建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3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20世纪30年代初长江中下游地区赈灾工作略论——仅以华洋义赈会为例
薛毅
《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