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祁连山北坡东段2010—2020年人工增雨试验效果检验评估
1
作者 杨永龙 钱莉 +1 位作者 李天江 孙占峰 《气象科技》 2023年第4期595-604,共10页
使用祁连山北坡中段和东段5—9月面雨量和水文资料,运用非随机人工增雨试验中的序列检验、区域对比、区域双比和区域回归等4种数理统计效果检验评估方法,对2010—2020年在祁连山北坡东段开展的人工增雨作业效果进行检验评估。试验发现:... 使用祁连山北坡中段和东段5—9月面雨量和水文资料,运用非随机人工增雨试验中的序列检验、区域对比、区域双比和区域回归等4种数理统计效果检验评估方法,对2010—2020年在祁连山北坡东段开展的人工增雨作业效果进行检验评估。试验发现:4种效果检验评估方法均证明祁连山北坡东段开展的人工增雨试验为正效果,其中区域对比、区域双比、区域历史回归试验效果检验通过了显著性水平α≤0.10的显著性检验;通过对4种评估检验方法分析,区域历史回归试验方法使用的样本容量较大,避免了人为选择历史相似天气容易引入众多主观偏倚和争议的操作程序,产生的假效果相比其他试验最小、功效最高,可作为最终评估结果,祁连山北坡东段2010—2020年平均相对人工增雨效果为26%。进一步评估了祁连山北坡东段2010—2020年开展大规模人工增雨对石羊河流域生态环境改善的影响,分析发现:石羊河年平均径流量增加了124.6%、民勤蔡旗断面年平均下泄水量增加了124.3%、民勤盆地地下水位上升了2.46 m,干涸近半个世纪的青土湖水域面积持续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祁连山北坡东段 人工增雨 效果 检验评估
下载PDF
北祁连山西段熬油沟蛇绿岩SHRIMP分析结果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42
2
作者 张招崇 周美付 +3 位作者 Paul T ROBINSON 毛景文 杨建民 左国朝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222-226,共5页
本文通过对北祁连山西段熬油沟蛇绿岩中辉绿岩岩墙中的锆石 SHRIMP法年龄的测定 ,确定出熬油沟蛇绿岩形成于中元古代早期 (约 1777Ma) ,这是迄今为止我国发现的最古老的蛇绿岩。该年龄测定的结果还暗示了本区在 146 6 Ma和5 0 7Ma各有... 本文通过对北祁连山西段熬油沟蛇绿岩中辉绿岩岩墙中的锆石 SHRIMP法年龄的测定 ,确定出熬油沟蛇绿岩形成于中元古代早期 (约 1777Ma) ,这是迄今为止我国发现的最古老的蛇绿岩。该年龄测定的结果还暗示了本区在 146 6 Ma和5 0 7Ma各有一次地质事件 ,前者可能代表了中元古代早期的洋盆闭合的下限年龄 ,后者代表一次加里东期区域变质事件 ,并且本区可能还存在未出露的新太古代结晶基底 (2 5 6 1M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蛇绿岩 中元古代早期 SHRIMP测年 北祁连山 地质事件 锆石
下载PDF
北祁连山东段早石炭世棘鱼类、辐鳍鱼类和软骨鱼类——北祁连山东段石炭纪鱼类序列研究之一 被引量:5
3
作者 王念忠 金帆 王炜 《古脊椎动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89-110,共22页
对甘肃靖远一带和内蒙古自治区黑山地区早石炭世前黑山组、臭牛沟组和靖远组中三亚纲鱼类微体化石进行了形态学和古组织学研究。这些化石涉及 7个目或亚目 ,含 4属 4种 ,其中有 2新种。文中记述的属均为全球广布的属。建立了 3个早石炭... 对甘肃靖远一带和内蒙古自治区黑山地区早石炭世前黑山组、臭牛沟组和靖远组中三亚纲鱼类微体化石进行了形态学和古组织学研究。这些化石涉及 7个目或亚目 ,含 4属 4种 ,其中有 2新种。文中记述的属均为全球广布的属。建立了 3个早石炭世鱼类组合 ,这是我国早石炭世第一个鱼类组合序列。辐鳍鱼类和软骨鱼类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祁连山东段 早石炭世 棘鱼类 辐鳍鱼类 软骨鱼类 组合序列
下载PDF
祁连山东段北坡农业景观带人地交互作用 被引量:1
4
作者 王爱民 刘宇 《山地学报》 CSCD 2002年第6期673-679,共7页
祁连山东段北坡地区的自然环境具有突出的多样性、脆弱性和不稳定性特点,并由此形成多样的自然景观带和与之相适应的人地系统。根据气候、地貌等地理要素分异,将研究区分为9个农业景观带。对农业景观带人地交互作用进行了探讨,得出了人... 祁连山东段北坡地区的自然环境具有突出的多样性、脆弱性和不稳定性特点,并由此形成多样的自然景观带和与之相适应的人地系统。根据气候、地貌等地理要素分异,将研究区分为9个农业景观带。对农业景观带人地交互作用进行了探讨,得出了人口压力下的空间分异模式,并对土地利用程度与效益特征、农业生产经营、耕作制度进行了比较,最后根据研究区人地系统的基本特征,提出了不同景观带间平衡发展的协调对策与整合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地交互作用 祁连山东段北坡地区 人地系统 农业景观带
下载PDF
北祁连山东段晚石炭世巴什基尔期植物群——兼论华夏植物群起源中心 被引量:1
5
作者 程晨 王军 +1 位作者 李丹丹 吴秀元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491-502,共12页
北祁连山东段纳缪尔晚期(相当于巴什基尔期)植物群,共33属95种植物,其中地方性的土著分子(属、种)占有整个植物群总数的80%以上,华夏植物群(Cathaysia Flora)的典型特征分子较多,如①东方型鳞木类占植物群总数的25%左右,包括从早石炭世... 北祁连山东段纳缪尔晚期(相当于巴什基尔期)植物群,共33属95种植物,其中地方性的土著分子(属、种)占有整个植物群总数的80%以上,华夏植物群(Cathaysia Flora)的典型特征分子较多,如①东方型鳞木类占植物群总数的25%左右,包括从早石炭世延续下来的华夏木(Cathaysiodendron)、多种东方型鳞木(Lepidodendron)、窝木(Bothrodendron)及扁圆封印木(Sigillaria brardii);②由晚泥盆世开始出现的龙潭楔叶(Sphenophyllum lungtanense)、长沙楔叶?(Sphenophyllum?(Tetrafolia)changshaense)、早石炭世的靖远楔叶(Sphenophyllum jingyuanense)到纳缪尔晚期的微缺楔叶(Sphenophyllum emarginatum),这类具有长楔形叶的植物出现得比欧美地区早许多,可能是二叠纪瓣轮叶(Lobatannularia)的最早祖先;③齿叶属(Tingia)在早石炭世晚期已经出现,到纳缪尔晚期(红土洼组)已有三种之多,加上贝叶属(Conchophyllum),这两属一直被认为是华夏植物群的典型代表;④多种早石炭世中、晚期繁盛的真蕨类植物偶脉羊齿(Paripteris)及网羊齿(Linopteris)到晚石炭世早、中期仍十分发育,是华夏植物群早期最显著的特征;⑤早石炭世的畸羊齿(Mariopteris(Karinopteris))继续发育,而后可能演化成大羽羊齿类植物(Gigantopterids)的先祖。本文通过对比研究证实,北祁连山东段的纳缪尔晚期植物群已经进入华夏植物群的早期演化阶段;自从晚泥盆世的沙流水组开始,先后经历了早石炭世的臭牛沟组,靖远组及晚石炭世红土洼组和羊虎沟组(本溪组)代表了前华夏植物群(Procathaysian Flora)演替为华夏植物群的关键地质时期。北祁连山东段亦成为前华夏植物群和华夏植物群早期发育、繁盛之地区,在纳缪尔期可能是华夏植物群的起源和早期演化中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夏植物群 前华夏植物群 起源中心 演化中心 纳缪尔晚期 北祁连山东段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