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5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pisodes of Cenozoic Gold Mineralization on the Eastern Margin of the Qinghai-Tibet Plateau:40Ar/39Ar Dating and Implication for Geodynamic Events 被引量:5
1
作者 WANGDenghong MAOJingwen +4 位作者 YANShenghao YANGJianmin XUJue CHENYuchuan XUEChunji 《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SCIE CAS CSCD 2005年第2期233-253,共21页
A lot of new gold deposits have been found on the eastern margin of the Qinghai-Tibet Plateau during the past two decades. Among them, three main types of gold deposits have been recognized, including quartz-vein-type... A lot of new gold deposits have been found on the eastern margin of the Qinghai-Tibet Plateau during the past two decades. Among them, three main types of gold deposits have been recognized, including quartz-vein-type, shear- zone-type and porphyry-type. The former two types of gold deposits are mainly hosted within metamorphic rocks, while the latter is related to Cenozoic magmatism. Although all of these gold deposits are believed to have been formed during the uplift process of the Qinghai-Tibet Plateau in the Cenozoic era (Wang et al., 2002b), precise isotopic age constraints have still been lacking until quite recently. This paper presents new 40Ar/39Ar data of some gold deposits on the eastern margin of the Qinghai-Tibet Plateau, which indicate that gold mineralization in the region occurred in response to the episodic stages of the orogenies. Recently obtained 40Ar/39Ar data on quartz and feldspars from several gold deposits, such as the Sandiao deposit, the Baijintaizi deposit, the Pusagang deposits, provide new constraints on gold mineralization on the eastern margin of the Qinghai-Tibet Plateau. Geochronological studies of gold deposits along the Daduhe River indicate that there are three stages of gold mineralization. The early two stages occurred as early as 65.1 Ma in the Shuibaiyang deposit and 58.95 Ma in the Ruoji deposit, while the latter stage occurred as late as 25.35 Ma in Baijintaizi and 24.70 Ma in Sandiao. Isotopic dating of three plagioclases from the Beiya deposit, Zhifanggou deposit and Luobodi deposit and a K-feldspar from the Jinchangqing deposit in Yunnan Province indicates that these deposits were formed at two stages. The Zhifanggou and Jinchangqing deposits have early stage records as old as 58.82 Ma in Zhifanggou and 55.49 Ma in Jinchangqing, but all of the above four deposits in Yunnan have late stage records of 23.18 Ma in Jinchangqing, 24.54 Ma in Zhifanggou, 24.60 Ma in Luobodi and 24.56 Ma in Hongnitang. The above results suggest that the gold deposits on the eastern margin of the Qinghai-Tibet Plateau were formed concentratedly at two main episodes, i.e. the end of the Paleocene (about 58 Ma) and the boundary between the Paleogene and the Neogene (about 25 Ma). The later episode appears to be looks like more important and was coupled with the Sichuan movement, which was extensively activated at that period. The beginning of the Cenozoic Era (about 65 Ma) might be another episode of gold mineralization, but only one deposit (Shuibaiyang) in this study has been proved to have been be formed at this stage and might be earlier than the initial collision between the Indian Plate and the Eurasia Plate. In view of geology, the above three episodes of gold mineralization are associated with three events of tectonic- magmatism and/or fluid events. Even though the gold deposits (for example, the Shuibaiyang deposit, Ruoji deposit and Pusagang deposit) were formed at different episodes, all of them are genetically related to tectonic movements in large- scale shear zones. It looks like theat tectonic events (including large-scale strike-slip) between Paleogene and Neogene had a wide influence upon gold mineralization, with new deposits formed and old deposits enriched or superimposed to be a higher grade by new stage of mineralization. The above data suggest that gold deposits were not only concentrated in some areas, but also formed mainly at different boundaries of geological times, indicating that there existed some peak stages of gold mineralization (metallogenic episodes), and that the gold deposits were formed mainly by episodic mineraliz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uthwestern China eastern margin of the qinghai-tibet plateau gold deposit metallogenic episodes Sichuan Yunnan the Himalayas CENOZOIC
下载PDF
金沙江干流巨型滑坡发育特征及其形成机理 被引量:2
2
作者 蒋佳岐 吴中海 +2 位作者 黄小龙 黄飞鹏 王世锋 《地震科学进展》 2024年第10期680-695,共16页
金沙江干流穿越地形地貌极为复杂和新构造运动强烈的青藏高原东南缘,流域内发育了大量的巨型滑坡,使得该地区的滑坡灾害十分严重。因此,深入研究金沙江干流滑坡的成因机制对于该区域的防灾减灾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通过搜集前人研究资... 金沙江干流穿越地形地貌极为复杂和新构造运动强烈的青藏高原东南缘,流域内发育了大量的巨型滑坡,使得该地区的滑坡灾害十分严重。因此,深入研究金沙江干流滑坡的成因机制对于该区域的防灾减灾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通过搜集前人研究资料和遥感影像分析,对金沙江干流巨型滑坡的形成机制进行了深入探讨。研究发现,金沙江干流巨型滑坡的形成受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首先,地形坡度是影响滑坡形成的重要因素,坡度在25°~40°范围内发生滑坡的概率更高。其次,活动断裂在滑坡形成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断裂带活动会导致岩石变形和破碎,从而增加滑坡发生的可能性。此外,地层岩性也是影响滑坡的重要因素,它影响着岩土体的物理力学特性和岸坡的应力分布特征,导致区域稳定性的差异,增加了滑坡发生的可能。在这些因素中,活动断裂及强震活动在巨型滑坡的形成过程中起到了更为重要的作用。他们可能导致滑坡进一步发展,甚至引发流域堵江、溃坝、洪水等连锁灾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沙江干流 活动断裂 巨型滑坡 青藏高原东南缘 防灾减灾
下载PDF
MODIS NDVI饱和性对高寒草甸草地生物量遥感估测的影响——以青藏高原东缘为例 被引量:1
3
作者 胡仁杰 陈璇黎 +8 位作者 陈金 张世荣 匡依利 于红妍 吉汉忠 赵晓军 宜树华 孟宝平 李猛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6357-6372,共16页
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在天然草地地上生物量估测研究中得到了广泛应用。然而,NDVI对高密度植被生物量遥感估测存在饱和现象,使草地生物量遥感估测有较大的不确定性。以青藏高原东缘高寒草甸为例,基于比值植被指数(R... 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在天然草地地上生物量估测研究中得到了广泛应用。然而,NDVI对高密度植被生物量遥感估测存在饱和现象,使草地生物量遥感估测有较大的不确定性。以青藏高原东缘高寒草甸为例,基于比值植被指数(RVI)探讨了NDVI的饱和性,并评估了NDVI饱和性对高寒草甸地上生物量时空动态变化分析的影响。结果表明:(1)虽然基于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MODIS)NDVI构建的草地地上生物量估测模型精度较基于RVI构建的估测模型高,但模型对高寒草地地上生物量(生物量大于2314.627 kg/hm^(2))灵敏度较RVI估测模型低,即NDVI阈值大于0.73时,估测模型呈现饱和现象(低估了草地地上生物量);(2)结合RVI和NDVI的相关关系,对饱和部分NDVI遥感植被指数进行校正,校正后最优地上生物量遥感估测模型为线性模型(y=5908.5x-2198.9,R=0.6190,RMSE=902.41 kg/hm^(2)),较调整前RMSE降低了11.72 kg/hm^(2);(3)就NDVI饱和性空间分布而言,从全年6月—9月初(全年第161—257天)饱和性呈现先自东南向西北延伸,后自西北向东南消退的变化趋势,平均低估值介于158.45—293.92 kg/hm^(2)之间,最大低估值出现在8月初(全年第225天),超过600 kg/hm^(2);(4)此外,NDVI饱和性对草地地上生物量年际动态变化趋势分析具有较大的影响,去除饱和性影响后草地地上生物量基本不变的区域减小了21.44%,而年际变化小于-10 kg/hm^(2)和大于30 kg/hm^(2)的区域分别增加了8.48%和16.19%。研究探讨了NDVI饱和性对草地地上生物量遥感估测的影响,以期为精确评估高寒草地地上生物量提供理论依据,同时也为高寒草地资源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寒草甸地上生物量 NDVI饱和性阈值 遥感估测 青藏高原东缘
下载PDF
青藏高原东构造结林芝地热田浅部典型电性结构及热储关系
4
作者 李栋 祝杰 +3 位作者 叶高峰 金胜 董浩 魏文博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77-590,共14页
约40 Ma以来,受控于印度板块的俯冲及后期演化,青藏高原喜马拉雅山系东构造结成为了板块活动最强烈的地区之一;由于深部动力学过程中的浅表响应,该地区地热资源极为丰富。笔者等通过对两条音频大地电磁(AMT)测线进行数据处理与分析,查... 约40 Ma以来,受控于印度板块的俯冲及后期演化,青藏高原喜马拉雅山系东构造结成为了板块活动最强烈的地区之一;由于深部动力学过程中的浅表响应,该地区地热资源极为丰富。笔者等通过对两条音频大地电磁(AMT)测线进行数据处理与分析,查明了测点覆盖区域范围内二维电性结构及主要存在的深大断裂。依据电性结构推测研究区地下1 km深度范围内可分为4层,浅部低阻层为松散砂泥卵石层,下伏的中阻为砾卵石层,其下的低阻为砂岩、板岩、页岩强风化层,最底部的中高阻层推测为古元古界林芝岩群真巴岩组以片岩、花岗岩为主的地层。结合以往大地电磁测深及地震研究发现的地下10~20 km存在大规模近东西向展布且向上延伸熔融流变导致的低速高导体,推测可能是该地区深部热源所在。进一步通过对深部及浅部电阻率模型的综合对比研究,基于地热地质背景、电性结构特征,探讨了该地区的深部热源及热储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热勘探 音频大地电磁测深法 青藏高原东构造结 电性结构 林芝地热田
下载PDF
青藏高原不同植被亚型的光谱特征分析
5
作者 牛洁琼 任鸿瑞 周广胜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638-2646,共9页
光谱曲线是植被生理性状的重要表征,研究植被光谱对监测植被的生长状况和健康状态具有重要意义。当前植被光谱研究多对同一植被型内不同植被进行分析,鲜有系统地整合不同植被亚型光谱特征的报道。近年来青藏高原的生态格局发生了重大变... 光谱曲线是植被生理性状的重要表征,研究植被光谱对监测植被的生长状况和健康状态具有重要意义。当前植被光谱研究多对同一植被型内不同植被进行分析,鲜有系统地整合不同植被亚型光谱特征的报道。近年来青藏高原的生态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为实现基于青藏高原大范围尺度的植被光谱特征研究工作,探讨不同植被亚型的光谱可分离性,基于高分辨率Sentinel-2A/B遥感影像,通过一阶微分光谱和植被指数对青藏高原19种植被亚型的光谱曲线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植被亚型的光谱曲线在近红外波段表现出明显差异,其反射率值可用于区分不同植被亚型;(2)一阶微分处理能够明确植被三边特征,植被的一阶微分光谱具有规律性,在红边处差异显著;(3)不同植被亚型的植被指数与红边参数变化相一致,植被指数虽然数值偏小但具有区分性;(4)综合运用光谱反射率值、三边参数和植被指数,可区分不同植被亚型。在植被亚型的尺度上分析了不同植被的光谱曲线特征,实验结果可为植被亚型光谱数据库的完善提供数据支撑,对青藏高原植被亚型精细识别工作具有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植被亚型 光谱特征 一阶微分 三边特征参数
下载PDF
青藏高原东部大中型兽类多样性及时空分布格局
6
作者 李生强 李叶 +4 位作者 向阳 周丽 王红 白玛德西 登沙 《四川林业科技》 2024年第2期48-62,共15页
物种多样性动态变化及种群现状评估对于物种的科学保护至关重要。青藏高原东部属我国西南山地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具有重要科研价值与保护地位。为了有效评估青藏高原东部地区大中型兽类多样性现状与分布格局,以该地区最具代表性的新龙... 物种多样性动态变化及种群现状评估对于物种的科学保护至关重要。青藏高原东部属我国西南山地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具有重要科研价值与保护地位。为了有效评估青藏高原东部地区大中型兽类多样性现状与分布格局,以该地区最具代表性的新龙县为主要研究区域,系统收集了2013年以来该区域已发表的红外相机相关文献和数据资料,并于2019年12月—2020年10月开展了红外相机调查。结果表明,目前新龙县至少分布有5目14科36种野生兽类,包括7种猫科动物以及7种国家Ⅰ级和16种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被IUCN红色名录评估为濒危(EN)的有2种、易危(VU)7种、近危(NT)6种。历年监测研究中,食肉目和鲸偶蹄目物种均较为丰富,7种猫科动物在间隔近3个年度仍被记录。豹(Panthera pardus)的相对多度指数(RAI)和网格占有率(GO)位于前10位。7种猫科动物的RAI以及GO的大小关系为:豹>豹猫(Prionailurus bengalensis)>猞猁(Lynx lynx)>雪豹(Panthera uncia)>金猫(Catopuma temminckii)>荒漠猫(Felis bieti)=兔狲(Felis manul)。研究发现不同季节下不同生境和不同海拔段均有多种猫科动物与多种主要猎物分布,除了荒漠猫和兔狲外的5种猫科动物与主要猎物和干扰因子在不同季节下均存在不同程度的重叠关系。结果反映出青藏高原东部新龙县猫科动物整体种群现状良好,食物资源较丰富,整个生态系统呈现出健康的状态,但后续需进一步加强猫科动物主要分布区干扰因子的科学管控。同时还指出了新龙县以猫科动物为代表的珍稀濒危野生动物保护工作面临的困境并提出了后续的保护工作建议,以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东部 新龙县 红外相机技术 大中型兽类 猫科动物 多样性 分布格局
下载PDF
Isotopic characteristics of shoshonitic rocks in eastern Qinghai-Tibet Plateau: Petrogenesis and its tectonic implication 被引量:8
7
作者 张玉泉 谢应雯 +6 位作者 李献华 邱华宁 梁华英 李建平 赵振华 邓万明 钟孙霖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 SCIE EI CAS 2001年第1期1-6,共6页
The Cenozoic magmatic rocks of shoshonitic series in the eastern Qinghai-Tibet Plateau include potassic alkaline plutonic rocks, volcanic rocks, lamprophyres and acidic porphyries. Analytical results show that these d... The Cenozoic magmatic rocks of shoshonitic series in the eastern Qinghai-Tibet Plateau include potassic alkaline plutonic rocks, volcanic rocks, lamprophyres and acidic porphyries. Analytical results show that these different lithological rocks are extremely similar in Sr, Nd and Pb isotopic compositions with the range of 0.705 187-0.707 254 for 87Sr/86Sr, 0.512 305-0.512 630 for 143Nd/144Nd, 18.53-18.97 for 206Pb/204Pb, 15.51-15.72 for 207Pb/204Pb and 38.38-39.24 for 208Pb/204Pb. They are isotopically similar to the EMU end-member. This indicates that mantle metasomatism must have taken place in their source region. The formation of these particular rocks is related to crustal thinning and mantle upwelling in a large-scale strike-slip and pull-apart fault zone at about 40 Ma in northern and eastern Qinghai-Tibet Plateau.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sotopic characteristics magmatic rocks shoshonitic series eastern qinghai-tibet plateau.
原文传递
TECTONIC FEATURES AND HYDROCARBON POTENTIAL OF THE EASTERN QAIDAM BASIN
8
作者 Yang Minghui, Liu Chiyang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2000年第S1期251-252,共2页
Qaidam Basin, situated in the northeastern Qinghai\|Tibet plateau of western China at 35°55′~39°10′N and 90°~98°20′E, is surrounded by thrusts or folded belts. It is adjacent to the Qilian Mou... Qaidam Basin, situated in the northeastern Qinghai\|Tibet plateau of western China at 35°55′~39°10′N and 90°~98°20′E, is surrounded by thrusts or folded belts. It is adjacent to the Qilian Mountains on the north and northeast and to the Kunlun Mountains on the south, and to the Altun Mountains on the northwest. Qaidam plate is attributed to carbonate platform and non\|marine basin. The first stage is plate\|form from Sinian to Triassic, and the second is basin\|form in intraplate during non\|marine depositional period in Mesozoic and Cenozoic. 1 Tectonic feature The main structural elements of the eastern Qaidam basin, which the west border line is Germ and Dunhuang highway, include the Huobuxun depression, the Tin\|Iron Mountains ridge and Delingha depression as the secondary tectonic unit. These depressions extend along the northeastern edge of the Qinghai\|Tibet plateau, and form above a zone of Paleozoic pericraton subsidence at the north edge of the Qaidam plate during intracontinental orogenic phase in the Indosinia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ECTONIC feature HYDROCARBON potential eastern Qaidam basin NORTHeastern qinghaitibet plateau
下载PDF
青藏高原东缘地质环境对植被覆盖度的影响研究:以冕宁县为例 被引量:4
9
作者 张慈 赵银兵 +3 位作者 欧阳渊 倪忠云 刘洪 李樋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604-614,共11页
研究地质环境对植被覆盖度的影响,有利于认识地质本底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促进生态保护与修复。本文选择2003-2018年的MODIS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与增强型植被指数(EVI)的多年平均值与年际变化率作为植被覆盖度的静态和动态刻画指标,应用P... 研究地质环境对植被覆盖度的影响,有利于认识地质本底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促进生态保护与修复。本文选择2003-2018年的MODIS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与增强型植被指数(EVI)的多年平均值与年际变化率作为植被覆盖度的静态和动态刻画指标,应用Pearson相关性统计揭示地质因素、地形因素、气象因素和人类活动因素对植被指数的静态相关影响,使用地理加权回归模型(GWR)分析影响因子与植被覆盖度在空间尺度的回归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高程、年均气温和年蒸散发在Pearson分析中对NDVI/EVI平均值有较强相关性,而起伏度、年均气温、年蒸散发和地质复杂度等因子对NDVI/EVI年际变化率有较好的解释作用;GWR分析显示,靠近断层的位置有利于植被发育和改善;当地质复杂度处于中等水平时,更易形成中高植被覆盖,同时利于植被覆盖度提高,当地质复杂度过高时植被覆盖度更易出现中低值;海拔较低、地势平坦和阴坡等地形条件利于植被发育和植被覆盖度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环境 植被覆盖度 地理加权回归模型 时空效应 青藏高原东缘
下载PDF
青藏高原东缘应力场及地下工程灾害风险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金轩 郭松峰 +5 位作者 祁生文 张亚国 郑博文 唐凤娇 马行东 张世殊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736-749,共14页
青藏高原东缘广泛发育着深大活动断裂带,强烈控制着高原东缘区域应力场。本文基于收集的178个点位1181组原位应力数据,通过数值模拟反演得出青藏高原东缘活动断裂影响下青藏高原东缘地应力场,结果表明,青藏高原地应力场呈现出明显的非... 青藏高原东缘广泛发育着深大活动断裂带,强烈控制着高原东缘区域应力场。本文基于收集的178个点位1181组原位应力数据,通过数值模拟反演得出青藏高原东缘活动断裂影响下青藏高原东缘地应力场,结果表明,青藏高原地应力场呈现出明显的非均匀性特征,应力量值由西向东逐渐减小。然后,利用ArcGIS分析青藏高原东缘埋深100~2000 m岩爆及大变形趋势,岩爆集中产生于次级板块内部,岩爆范围基本不随深度变化;而大变形产生于次级板块边界,并随深度增加面积逐渐向板块内部扩大;岩爆及大变形风险等级随埋深呈现规律性变化。最后,通过二郎山隧道隧址区以及双江口水电站两个工程实例探讨了本研究在工程建设中对岩爆及大变形趋势预测的适用性,结果表明,本文给出的青藏高原东缘地下工程灾害趋势与基于强度应力比方法获得的岩爆倾向性以及工程实例中岩爆现象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东缘 地应力 岩爆 大变形 地质工程
下载PDF
青藏高原东缘城市绿地表层土壤汞污染现状及风险评估 被引量:1
11
作者 熊敏 桑语 +2 位作者 黄相钦 罗怡 周昭敏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3年第4期333-341,共9页
为了解青藏高原东缘城市绿地表层土壤的汞污染水平及其潜在生态风险,在四川和云南不同海拔的8个城市使用五点采样法采集土壤样品并测定其总汞含量。分别采用地累积指数、单因子指数、潜在生态危害指数等方法对土壤汞的污染程度、潜在生... 为了解青藏高原东缘城市绿地表层土壤的汞污染水平及其潜在生态风险,在四川和云南不同海拔的8个城市使用五点采样法采集土壤样品并测定其总汞含量。分别采用地累积指数、单因子指数、潜在生态危害指数等方法对土壤汞的污染程度、潜在生态风险进行评估,并使用健康风险模型进行风险计算和评价。结果表明:各城市土壤汞浓度的几何平均数为:平武县(0.113 mg·kg^(-1))>九寨沟县(0.101 mg·kg^(-1))>康定市(0.090 mg·kg^(-1))>玉龙县(0.073 mg·kg^(-1))>永仁县(0.052 mg·kg^(-1))>绥江县(0.050 mg·kg^(-1))>甘孜县(0.042 mg·kg^(-1))>元谋县(0.029 mg·kg^(-1));所有土壤样本没有受到污染或污染程度较低;潜在风险以轻微和中等生态风险等级为主,占比分别为53.1%和31.3%;8个城市的土壤汞的总非致癌危险指数均低于1,说明对人体均不存在非致癌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东缘 城市绿地 汞污染 风险评估
下载PDF
青海高原东部农业区土地利用遥感分类制图 被引量:31
12
作者 曾永年 靳文凭 +3 位作者 何丽丽 吴孔江 于菲菲 徐艳艳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6期225-231,I0010,共8页
为有效地监测复杂区域生态环境治理成效,该文以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过渡地带的青海高原东部农业区为例,研究大范围复杂地区土地利用遥感自动、快速提取方法。首先构建适于研究区土地利用变化分析的分类系统;其次,采用地理分区综合遥感分... 为有效地监测复杂区域生态环境治理成效,该文以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过渡地带的青海高原东部农业区为例,研究大范围复杂地区土地利用遥感自动、快速提取方法。首先构建适于研究区土地利用变化分析的分类系统;其次,采用地理分区综合遥感分类法对青海高原东部农业区进行土地利用遥感分类制图。研究结果表明,上述方法适宜大范围复杂地区土地利用信息的有效提取,Kappa系数0.71,较未分区的分类结果高0.12。分类制图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地利用结构以农用地为主,其中>6°~25°的坡耕地占耕地总量的63.33%,应加大这部分坡耕地水土流失的防治。该研究为大范围复杂地区土地利用遥感信息提取提供了有效的方法,为青海高原东部农业区土地资源的科学管理与规划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遥感 分类 青海高原东部农业区 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过渡地带
下载PDF
青藏高原东缘鲜水河断裂与龙门山断裂交会区现今的构造活动 被引量:51
13
作者 唐文清 陈智梁 +4 位作者 刘宇平 张清志 赵济湘 B.C.Burchfiel R.W.King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1169-1172,共4页
鲜水河断裂与龙门山断裂交会区具有特殊的构造性质。通过对交会区GPS观测,得到欧亚框架下运动速度场。利用所得的运动速度结果,采用刚性地块假设下的最小二乘法拟合方法,得到川滇、川青、扬子地块运动速度分别为(19.2±2.8)mm/a、(1... 鲜水河断裂与龙门山断裂交会区具有特殊的构造性质。通过对交会区GPS观测,得到欧亚框架下运动速度场。利用所得的运动速度结果,采用刚性地块假设下的最小二乘法拟合方法,得到川滇、川青、扬子地块运动速度分别为(19.2±2.8)mm/a、(10.7±3.2)mm/a、(9.7±1.6)mm/a,地块运动方向由SE逐渐变成SEE,呈现出顺时针旋卷特征;鲜水河断裂运动速度为(9.3±2.8)mm/a,断裂性质为左旋走滑;龙门山断裂运动速度为(1.2±2.2)mm/a,断裂性质为右旋挤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东缘 断裂交会区 地块运动 断裂活动 GPS
下载PDF
青藏高原东缘龙门-锦屏造山带的崛起——大型拆离断层和挤出机制 被引量:148
14
作者 许志琴 李化启 +5 位作者 侯立炜 付小芳 陈文 曾令森 蔡志慧 陈方远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262-1276,共15页
龙门-锦屏山的东缘发育一系列逆冲断裂和飞来峰构造,逆冲作用使山体向东叠置在四川盆地之上。新的野外调查、显微构造分析和糜棱岩石英组构的EBSD测量表明,在龙门-锦屏山的前震旦纪变质杂岩体西缘(即青藏高原东缘)发育一条近NS向的大型... 龙门-锦屏山的东缘发育一系列逆冲断裂和飞来峰构造,逆冲作用使山体向东叠置在四川盆地之上。新的野外调查、显微构造分析和糜棱岩石英组构的EBSD测量表明,在龙门-锦屏山的前震旦纪变质杂岩体西缘(即青藏高原东缘)发育一条近NS向的大型韧性拆离断裂,被20Ma以来形成的NW—SE向鲜水河韧性走滑剪切带[1]左行错位80km。青藏高原东缘韧性拆离断裂中黑云母40Ar-39Ar测年获得112~120Ma的年龄,表明龙门-锦屏山的崛起可能与白垩纪开始的垂向挤出机制密切关联。结合四川前陆盆地的沉积及演化特征,认为晚三叠世时期羌塘/东昆仑/扬子陆块的碰撞形成松潘-甘孜造山带,晚三叠世—侏罗纪在其东南缘形成四川前陆盆地沉积;早白垩世龙门-锦屏山开始抬升,晚白垩世快速崛起,在四川前陆盆地沉积之上叠置白垩纪—第四纪再生前陆盆地的沉积。龙门-锦屏山的崛起与白垩纪以来扬子板块岩石圈对于松潘-甘孜地体的陆内俯冲作用有关,使位于中下地壳的变质基底岩石在挤出机制下隆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东缘 龙门-锦屏造山带 大型拆离构造 挤出机制 前陆盆地
下载PDF
汶川地震的地表破裂与逆冲-走滑作用 被引量:69
15
作者 李勇 周荣军 +6 位作者 董顺利 张毅 何玉林 陈浩 闫亮 乔宝成 马博琳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04-413,共10页
2008年5月12日在龙门山映秀-北川断裂带发生的8.0级特大地震,属于逆冲-走滑型地震。作者以地表破裂为切入点,在映秀-北川断裂和彭灌断裂的关键部位,对断错山脊、洪积扇、河流阶地、边坡脊、断层陡坎、河道错断、冲沟侧缘壁位错、小路位... 2008年5月12日在龙门山映秀-北川断裂带发生的8.0级特大地震,属于逆冲-走滑型地震。作者以地表破裂为切入点,在映秀-北川断裂和彭灌断裂的关键部位,对断错山脊、洪积扇、河流阶地、边坡脊、断层陡坎、河道错断、冲沟侧缘壁位错、小路位错、公路位错、公路拱曲、构造裂缝、断层偏转、擦痕、挤压脊、坡中槽等汶川地震所导致的地表破裂和断裂带开展了详细的野外地貌测量,标定了映秀-北川断裂带和彭灌断裂的垂向断距和水平断距,结果表明汶川地震的地表破裂带沿北东东向延伸,走向介于NE30°~50°之间,倾向北西,倾角介于30°~40°之间。其中北川-映秀断裂带的破裂带从映秀向北东延伸达180~190 km,属于单侧多点破裂型,以逆冲-右行走滑为特点,垂直位错为1.60~6.00 m,水平位错为0.20~6.50 m;彭灌断裂的地表破裂出露于彭州磁峰场-绵竹汉旺之间,长度为30~40 km,以逆冲-右行走滑为特点,垂直位错为0.39~2.00 m之间,水平位错为0.20~0.70 m。表明该地震地表破裂带存在逆冲运动分量和右行走滑运动分量,逆冲运动分量略大于或等于右行走滑运动分量。根据历史地震和活动构造地貌的年龄测定资料,作者认为该区单条断裂的强震复发间隔在1~3ka。在此基础上,初步编制了龙门山地区的地质动力模型图,并认为下地壳物质在龙门山的近垂向挤出和垂向运动,导致了龙门山断裂带的向东逆冲运动、龙门山构造带抬升和汶川特大地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汶川地震 地表破裂 历史地震 活动构造 走滑-逆冲作用 龙门山 青藏高原东缘
下载PDF
青藏高原东北缘莫霍界面的三维空间构造特征 被引量:31
16
作者 赵金仁 李松林 +5 位作者 张先康 杨卓欣 张成科 刘宝峰 张建狮 潘素珍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78-85,共8页
通过在青藏高原东北缘设计专门的三维地震观测系统而获得的莫霍界面反射波 ,利用三维反演方法反演重建了该区莫霍 (M)界面的构造形态 ,得到了研究区M界面的三维构造图像和地壳深断裂的展布 .研究区M界面总体上由东北向西南方向呈逐渐下... 通过在青藏高原东北缘设计专门的三维地震观测系统而获得的莫霍界面反射波 ,利用三维反演方法反演重建了该区莫霍 (M)界面的构造形态 ,得到了研究区M界面的三维构造图像和地壳深断裂的展布 .研究区M界面总体上由东北向西南方向呈逐渐下倾趋势 ,而在不同的块体内部又具有不同的倾斜态势 ,反映了不同块体之间的差异和复杂程度的不同 .鄂尔多斯块体M界面变化平缓 ,内部结构完整且坚硬 ;弧形构造区M界面的倾斜趋势发生了逆转 ,此现象可视为该区域在挤压、变形构造作用下M界面发生了明显的扭曲变形 ;秦祁块体M界面呈现出较陡的倾斜趋势 ,在本块东南端与弧形区结合部 ,M界面所显示出的局部隆起可视为地壳发生了强烈扭曲变形的迹象 .综合二维、三维结果认为 ,特殊而复杂的构造变形环境 ,为海原 8 6级大地震的孕育和发生提供了地质条件和深部背景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东北缘 三维反演 地壳界面形态 局部起伏变形
下载PDF
东昆仑断裂带东段玛曲断裂新活动特征及全新世滑动速率研究 被引量:27
17
作者 何文贵 袁道阳 +2 位作者 熊振 葛伟鹏 刘兴旺 《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67-75,共9页
东昆仑活动断裂是青藏高原东北部一条重要的NWW向边界断裂。玛曲断裂位于东昆仑断裂带的最东段。根据野外考察结果认为玛曲断裂全新世以来活动强烈,主要表现为左旋走滑运动,并伴有正倾滑运动性质。断错地貌特征明显,断裂过玛曲县城... 东昆仑活动断裂是青藏高原东北部一条重要的NWW向边界断裂。玛曲断裂位于东昆仑断裂带的最东段。根据野外考察结果认为玛曲断裂全新世以来活动强烈,主要表现为左旋走滑运动,并伴有正倾滑运动性质。断错地貌特征明显,断裂过玛曲县城以后,沿黑河南岸穿过若尔盖草地向东,直至岷山北端求吉附近。通过两处断错地貌的全站仪器实测和测年资料讨论了玛曲断裂新活动特征和全新世滑动速率,玛曲断裂全新世早期以来的平均水平滑动速率为6.29~5.71mm/a,全新世晚期以来的平均水平滑动速率为4.19~4.03mm/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昆仑断裂带 玛曲断裂 滑动速率 活动断裂 青藏高原
下载PDF
亚高山森林自然与人工恢复对土壤涵水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22
18
作者 祁凯斌 黄俊胜 +2 位作者 杨婷惠 包维楷 庞学勇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2期8118-8128,共11页
西南亚高山原始针叶林被大规模采伐后,在皆伐迹地上营造了大量云杉林进行人工恢复。但关于这些人工林的土壤涵水能力如何,一直没有系统深入的研究与评价。选择川西米亚罗林区系列不同林龄云杉人工林(20 a、30 a、40 a、70 a)为对象,以... 西南亚高山原始针叶林被大规模采伐后,在皆伐迹地上营造了大量云杉林进行人工恢复。但关于这些人工林的土壤涵水能力如何,一直没有系统深入的研究与评价。选择川西米亚罗林区系列不同林龄云杉人工林(20 a、30 a、40 a、70 a)为对象,以相邻同龄自然更新恢复的针阔混交林为对照,比较人工林土壤涵水能力随着演替进程的动态及其与自然恢复次生林之间的差异,结合人工与自然恢复后的林地特征(如细根生物量、凋落物储量和土壤有机碳等)和土壤物理结构参数等差异,阐释自然与人工恢复后土壤涵水能力差异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随着人工林演替,土壤0—40 cm层最大持水量随林龄的增加而降低,但变化不显著,从20年的2200 t/hm^2下降到70年的2138 t/hm^2,年平均下降速率为1.24 t/hm^2;然而在自然次生林中,土壤最大持水量随着林龄的增加呈现出波动式变化,从20年的2142 t/hm^2增加到40年的2565 t/hm^2,到70年又下降为2302 t/hm^2。通过土壤持水特性与林地凋落物贮量、细根生物量和土壤物理结构参数的相关分析表明,由不同恢复途径导致的林地土壤有机碳含量、凋落物特性及细根差异,进而改变土壤物理结构是影响土壤持水性能差异的主要因素。这些结果说明,从土壤持水量角度考虑,在对采伐迹地进行造林恢复时,应尽量避免营造结构单一、高密度的人工纯林,应选择营造针阔混交林的模式进行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恢复 人工林 次生林 青藏高原东缘 土壤结构 持水性能
下载PDF
阿坝—简阳地学剖面深部温度及热结构 被引量:12
19
作者 徐明 朱传庆 +1 位作者 饶松 胡圣标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203-212,共10页
在青藏高原东部到四川盆地这两个构造单元进行了稳态钻孔温度测量和岩石热导率测试,确定了相应钻孔的大地热流数据。应用这些可靠的热流数据,对横穿这两个构造单元的阿坝—简阳地学断面进行了2-D温度场研究,获得其深部热结构的认识。模... 在青藏高原东部到四川盆地这两个构造单元进行了稳态钻孔温度测量和岩石热导率测试,确定了相应钻孔的大地热流数据。应用这些可靠的热流数据,对横穿这两个构造单元的阿坝—简阳地学断面进行了2-D温度场研究,获得其深部热结构的认识。模拟结果显示,松潘—甘孜地块地表为高热流区域,达到80~110mW/m^2,四川盆地地表为中低热流区域,为50~60mW/m^2。莫霍面的温度有较大变化,松潘—甘孜地块为1100~1210℃,四川盆地西部减小为750~820℃。热岩石圈表现为西部向东部变厚,松潘—甘孜厚度为120~130km,四川盆地西部增加到130~140k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东缘 四川盆地 大地热流 地学断面 温度场 热结构 热岩石圈
下载PDF
光照强度对青藏高原东缘九种紫草科植物种子萌发的影响 被引量:14
20
作者 张蕾 张春辉 +4 位作者 吕俊平 王晨阳 张莹莹 卜海燕 杜国祯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67-72,共6页
以青藏高原东缘九种紫草科植物为对象,在100%自然全光照以及36%NS和3%NS的光照强度下,对其种子萌发特征进行了研究.选取了萌发率,萌发指数和平均萌发时间三个萌发参数,并且依据种子萌发对光响应的不同将本实验所研究的九种紫草科植物分... 以青藏高原东缘九种紫草科植物为对象,在100%自然全光照以及36%NS和3%NS的光照强度下,对其种子萌发特征进行了研究.选取了萌发率,萌发指数和平均萌发时间三个萌发参数,并且依据种子萌发对光响应的不同将本实验所研究的九种紫草科植物分为以下四类:1)对光照梯度无响应,即不同光照强度下GP,GI和MGT部无显著变化的有狼紫草、西藏附地菜、小花琉璃草、甘青微孔草和微孔草;2)光照减小了GP和GI,延长了MGT的有倒提壶与卵盘鹤虱;3)光照梯度对GP和GI都无影响,而延长了MGT的有小叶滇紫草;4)光照提高了GP和GI而对MGT无影响的有糙草.此九种紫草科值物可能存在两种萌发对策,即感应水分和感应光照,来选择萌发时间和萌发数量,从而在萌发行为上产生了生态位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子萌发 光照强度 萌发率 平均萌发时间 萌发速率指数 青藏高原东缘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