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11篇文章
< 1 2 5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 Summary of Educational Scholars’View on Educational Purpose during the Period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1
作者 Naiyue Sun Cuilan Zhao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Educational Research》 2021年第11期197-201,共5页
By using literature data analysis,taking the views of educational scholars during the Republic of China as an entry point,selecting representative educational scholars from that period,studying the educational goals o... By using literature data analysis,taking the views of educational scholars during the Republic of China as an entry point,selecting representative educational scholars from that period,studying the educational goals of those educational scholars,as well as summarizing and refining their educational concepts,it has been found that the focus was on the cultivation of a sound personality,the development of spiritual values,the cultivation of social responsibility,as well as the cultivation of national consciousness.These four aspects are consistent with the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demands by the educational purposes of modern countries in terms of moral,intellectual,physical,artistic,and labor;they provide new supplements and impetus for the current educational purposes to cultivate effective people and develop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public of china educational scholars educational goals
下载PDF
A Review of China Tourism Education during the Republic of China( 1912 - 1949 )
2
作者 Wang Zhanhua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93-299,共7页
With the primary development of tourism industry during the Republic of China,tourism education had drawn the attention of the relevant people and a number of practical activities were carried out one after another.Th... With the primary development of tourism industry during the Republic of China,tourism education had drawn the attention of the relevant people and a number of practical activities were carried out one after another.This article mainly analyzed the general situations of tourism education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from the object,the form and the content of tourism education and thought that tourism education of that period had extensive objects,various forms,rich and practical contents.Als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ourism education during the Republic of China had a positive role in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tourism education in Chi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教育 中国 民国 实践活动 旅游产业 教育内容 共和国 旅游业
下载PDF
贯彻最有利于学前儿童的原则:立法与实践的双重审视
3
作者 王兴华 谭欣歌 +1 位作者 邱月 李晓巍 《学前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4-24,共11页
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是实现“幼有优育”的必由之路,而立法则是促进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有力保障。《中华人民共和国学前教育法(草案)》以最有利于学前儿童的原则为根本立场,旨在解决学前教育实践中面临的诸多问题。《草案》强调以公益... 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是实现“幼有优育”的必由之路,而立法则是促进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有力保障。《中华人民共和国学前教育法(草案)》以最有利于学前儿童的原则为根本立场,旨在解决学前教育实践中面临的诸多问题。《草案》强调以公益普惠为基本方向,保障学前儿童的受教育权和参与权;推进科学保教,遵循学前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规定家园社三方协同育人责任,优化学前儿童的成长环境。尽管《草案》在许多方面具有前瞻性和指导意义,充分体现了对学前儿童权益的高度重视,但在具体实施上,仍需进一步完善相关条款,健全相应的制度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有利于学前儿童的原则 学前教育法 公益普惠 科学保教 协同育人
下载PDF
民国时期职业教育资源分布研究
4
作者 李艳莉 柴瑜婧 李妍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65-71,共7页
民国时期我国职业教育资源在国家政策等因素影响下,呈现出时间、空间及不同类型职业学校分布有所差异的特征,主要表现为地区分布不均衡但逐渐全面,集中于公立职业学校之中,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前后分布有所差异等。民国时期职业教育资源分... 民国时期我国职业教育资源在国家政策等因素影响下,呈现出时间、空间及不同类型职业学校分布有所差异的特征,主要表现为地区分布不均衡但逐渐全面,集中于公立职业学校之中,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前后分布有所差异等。民国时期职业教育资源分布是我国当前职业教育资源分布的基础,也为我国当前职业教育资源分布提供了相应镜鉴:承接分布传统,实现职业教育资源合理分布;完善国家顶层设计,均衡职业教育资源分布;优化职业教育资源供给,形成优质资源共享;加强专项建设,提高薄弱地区资源配置效率;国内外职业教育资源协同共建,引进国外职业教育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国时期 职业教育 教育资源
下载PDF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中国教育发展之哲学方向的讨论及其影响
5
作者 陈建华 《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4年第2期97-104,共8页
得益于杜威访华,教育专业留学生纷纷回国服务,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成为中国教育哲学蓬勃发展的黄金时代。在这一时期,教育界酝酿了一场有关中国教育发展哲学方向的大讨论。1934年,吴俊升在天津的《大公报》上发表《中国教育需要一种哲学... 得益于杜威访华,教育专业留学生纷纷回国服务,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成为中国教育哲学蓬勃发展的黄金时代。在这一时期,教育界酝酿了一场有关中国教育发展哲学方向的大讨论。1934年,吴俊升在天津的《大公报》上发表《中国教育需要一种哲学》,批评中国教育过于讲求“方法”和“制度”,而忽视教育背后的“理想或目标”,缺乏一种教育哲学。吴俊升的论文引发了一场大讨论,姜琦、郑宗海、张君劢、徐伯申等学者参与其中。这场讨论体现了当时教育哲学研究“从模仿到创作”的发展,反映了研究者在促进教育哲学本土化方面的追求,有力地推动了教育哲学学科建设。这场教育哲学讨论与教育发展、社会改革紧密联系在一起,扩大了教育哲学的社会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国 吴俊升 《中国教育需要一种哲学》 教育哲学讨论
下载PDF
近代读书会教育功能的需求分布、形式延展与价值回归——基于民国报纸的讨论
6
作者 张赟玥 凌冬梅 《四川图书馆学报》 2024年第1期87-93,共7页
梳理民国报纸文献中的读书会主题史实,从组织者、对象、功能、举措等维度解析了近代读书会的基础教育、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三大功能,揭示了近代读书会在提升国民素质、深化学术研究、增进职业技能等方面发挥的积极作用,尤其是在宣扬爱... 梳理民国报纸文献中的读书会主题史实,从组织者、对象、功能、举措等维度解析了近代读书会的基础教育、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三大功能,揭示了近代读书会在提升国民素质、深化学术研究、增进职业技能等方面发挥的积极作用,尤其是在宣扬爱国主义教育、推动国际文化交流等方面的正面导向意义,同时辨析了国民政府借文化之名推动国内反动斗争及由此引发的关于传统文化的辩证思考,揭露了帝国主义借文化之名实施意识形态侵略的史实,并探索了新时代背景下以读书会推动进步共读、提升文化自信的教育实践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代读书会 教育功能 民国报纸 民国文献
下载PDF
民国时期师范学校乡村教育课程设置
7
作者 许庆如 王琦 王珏 《河南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4期17-25,共9页
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为帮助乡村教师候选人了解将要从事的乡村教育工作,乡村师范、高中师范科和部分高校专门开设了“乡村教育”课程。出于训练适合乡村需要的乡村教师的目标,民国时期的乡村教育课程汇总了与乡村社会和乡村教育相关的各... 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为帮助乡村教师候选人了解将要从事的乡村教育工作,乡村师范、高中师范科和部分高校专门开设了“乡村教育”课程。出于训练适合乡村需要的乡村教师的目标,民国时期的乡村教育课程汇总了与乡村社会和乡村教育相关的各方面内容,强调乡村教师候选人应深入乡村进行实践,在课程实施中与农业类课程相辅相成。在当今的乡村教师培养过程中,应重新思考乡村教育课程的性质与定位,探寻开设乡村教育课程的可行性路径;主动适应乡村社会需求,培育乡村教师的特殊素养;积极联系乡村实际,增强课程教学的实践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国时期 乡村教育课程 师范学校 乡村教师
下载PDF
观念、方法与取向——余上沅与熊佛西民国时期戏剧教育思想之比较
8
作者 袁联波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2-68,共7页
作为民国时期中国最有影响力的两位戏剧教育家,余上沅与熊佛西尽管早年经历相似,但戏剧观念及戏剧教育观念却有较为明显的差异。余上沅的戏剧教育观念更具连续性,熊佛西的戏剧教育观念则更具发展性。两人都兼顾办刊与办学,注重培养学生... 作为民国时期中国最有影响力的两位戏剧教育家,余上沅与熊佛西尽管早年经历相似,但戏剧观念及戏剧教育观念却有较为明显的差异。余上沅的戏剧教育观念更具连续性,熊佛西的戏剧教育观念则更具发展性。两人都兼顾办刊与办学,注重培养学生的研究素质。在教育实践中,对于话剧中国化问题,余上沅更偏重借鉴戏曲艺术,而熊佛西则似乎更偏爱吸收民间戏剧形式。抗战促使二人的戏剧功能观发生转变,并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他们的戏剧教育观念。在主持四川省立戏剧教育实验学校期间,熊佛西凭借军事化管理将该校同一般意义上的戏剧学校区分开来。余上沅则选择了话剧科和高职科的分类培养方式,从而既坚守了戏剧的艺术性,也实现了戏剧的抗战宣传职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余上沅 熊佛西 民国时期 戏剧教育思想 观念与取向
下载PDF
共和国教育与中国当代文学研究的现状与反思
9
作者 李宗刚 《临沂大学学报》 2024年第1期73-86,155,共15页
共和国教育与中国当代文学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但系统全面地解读两者关系的研究成果还不多见。有些专著虽涉及教育与中国当代文学之间的关系,但大都不是专题论述。笔者在梳理有关这一课题研究既有成果的基础上,以机构研究、制度研究... 共和国教育与中国当代文学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但系统全面地解读两者关系的研究成果还不多见。有些专著虽涉及教育与中国当代文学之间的关系,但大都不是专题论述。笔者在梳理有关这一课题研究既有成果的基础上,以机构研究、制度研究和理念研究作为切入点,探索共和国教育体制对文学创作的正反作用,为当下文学教育提供镜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和国教育 文学教育 大学教育 中国当代文学
下载PDF
“林译小说”的现代阅读及其意义——以民初教育部褒奖小说为例
10
作者 付建舟 汤吉红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84-93,共10页
清末民初,“林译小说”影响很大,其中十几种为民初教育部所褒奖,以利于通俗教育。这十几种褒奖小说为国民所普遍阅读,其中首推《黑奴吁天录》,其“阅读”焦点在于借黑奴悲黄种人,体现出浓厚的启蒙色彩。对三种伦理小说的阅读,反映了读... 清末民初,“林译小说”影响很大,其中十几种为民初教育部所褒奖,以利于通俗教育。这十几种褒奖小说为国民所普遍阅读,其中首推《黑奴吁天录》,其“阅读”焦点在于借黑奴悲黄种人,体现出浓厚的启蒙色彩。对三种伦理小说的阅读,反映了读者对传统伦理的重视,尤其是通过西方小说发现中西在人伦上的相通之处,从而更加坚定了维护“伦理”的信念。对四种社会小说的阅读,体现了读者关注下层人民的悲悯情怀,更肯定了西方社会小说与我国古文在叙事技法上惊人的相似之处。对其他几种小说的阅读,各有侧重。对这些褒奖小说的阅读反映了读者思想观念的深刻变化。此外,考证与品评、批评这两种广义的“阅读”方式则大力促进了近代翻译小说批评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译小说 阅读 民初教育部 褒奖
下载PDF
民国时期师范学校乡村教育教科书的编撰特点及启示
11
作者 许庆如 《齐鲁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52-59,共8页
民国时期,随着乡村教育课程在乡村师范学校逐步开设,乡村教育教科书相继编撰出版。这一时期出版的乡村教育教科书特色鲜明,在编撰理念上凸显出引领实践、丰富理论的特点,编撰内容上显现出立足乡土、全面探究的特征,编撰视角上体现出取... 民国时期,随着乡村教育课程在乡村师范学校逐步开设,乡村教育教科书相继编撰出版。这一时期出版的乡村教育教科书特色鲜明,在编撰理念上凸显出引领实践、丰富理论的特点,编撰内容上显现出立足乡土、全面探究的特征,编撰视角上体现出取法中外、跨越学科的特色。民国时期的乡村教科书编写对当今构建乡村教师教育课程体系和编写相关教科书具有重要启示:明确乡村教师的公共使命,为乡村振兴贡献教育力量;立足时代需求和乡村实际,构建多维度的乡村教育内容体系;探索理论研修与实践调查相融合的路径,改善新生代乡村教师候选人的学习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国时期 乡村教育教科书 编撰特点
下载PDF
舆论下的规制:清末民初法学教育的“跃进”式发展(1905—1927)
12
作者 吕强 《法学教育研究》 2024年第1期96-117,共22页
在近代“西学东渐”的历史潮流下,清末民初,社会舆论推动了西式法学教育的出现与发展,但受传统谋官心态以及逐利目的的影响,法学教育呈现“跃进”式的发展状况,致使民国初期各类法律学校数量一度激增至67所。面对此种乱象,社会舆论再度... 在近代“西学东渐”的历史潮流下,清末民初,社会舆论推动了西式法学教育的出现与发展,但受传统谋官心态以及逐利目的的影响,法学教育呈现“跃进”式的发展状况,致使民国初期各类法律学校数量一度激增至67所。面对此种乱象,社会舆论再度发挥监督作用,以谴责批评的方式助推政府通过教育管控、学校裁撤以及自我整改来规制此种乱象,并取得了明显效果。回顾清末民初法学教育“跃进”式发展的历史脉络,在看到其发展乱象的同时,也要认识到其在传播法律知识、培养法治理念和培育政法人才方面对近代中国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舆论 清末民初 法学教育 跃进式 规制
下载PDF
民国时期各省旅黔同乡组织与学校教育
13
作者 刘才蕊 严奇岩 《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68-75,112,共9页
民国时期贵阳是五方杂处之地,外省的移民群体于此成立了许多同乡组织,如会馆、同乡会等。“崇文重教”与“族群聚合”传统的影响、保全会产的需要以及移民来黔背景下政府的提倡共同构成了民国时期各省旅黔同乡组织兴学办学的动因。在时... 民国时期贵阳是五方杂处之地,外省的移民群体于此成立了许多同乡组织,如会馆、同乡会等。“崇文重教”与“族群聚合”传统的影响、保全会产的需要以及移民来黔背景下政府的提倡共同构成了民国时期各省旅黔同乡组织兴学办学的动因。在时局动荡下,同乡组织充分利用与乡籍网络获得各种资源,较为成功地兴学办学,其开办的中小学数量约占贵阳中小学校的13%,大大补充了贵阳公办中小学教育的不足。贵州省市档案馆馆藏档案及报刊等资料的搜集与整理为研究奠定了史料基础。总的来说,同乡组织办学对于移民教育、贵阳教育的发展以及抗战大后方的稳定有着积极作用,推动了贵阳乃至贵州的近代化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阳 同乡组织 学校教育 民国时期
下载PDF
觉醒家庭——基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的解读 被引量:2
14
作者 史智才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122-128,共7页
家庭教育是社会教育、学校教育之基,对个人、家庭、社会影响深远。觉醒家庭是要家庭教育回归家庭,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要突破责任主体对家庭教育的认知、理解及行动困境,觉醒家庭尊重家庭教育内环境、构建学习型家庭... 家庭教育是社会教育、学校教育之基,对个人、家庭、社会影响深远。觉醒家庭是要家庭教育回归家庭,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要突破责任主体对家庭教育的认知、理解及行动困境,觉醒家庭尊重家庭教育内环境、构建学习型家庭、坚持协同育人原则;打破家庭学校社会协同育人实践瓶颈,觉醒家庭实现责任边界与行动边界一致、家庭教育组织协同与育人机制一致;实现家庭教育提质增效,觉醒家庭改变教育认知、转变教育观念、改善教养方式,促进全社会形成教育合力,推进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建设,优化我国的家庭教育生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教育 觉醒家庭 家庭教育促进法
下载PDF
普职分流:来自德国的经验与启示
15
作者 李怡璇 李进 《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13-17,共5页
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中使用“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协调发展”替代了“普职分流”,引发了我国关于普职分流本身及分流时间和分流方式合理性的讨论。梳理德国第一次普职分流的历史进程、分流时间、分流方式发现,德国的普... 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中使用“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协调发展”替代了“普职分流”,引发了我国关于普职分流本身及分流时间和分流方式合理性的讨论。梳理德国第一次普职分流的历史进程、分流时间、分流方式发现,德国的普职分流综合考虑了学生成绩、教师推荐和家长意愿三方面。德国的普职分流是为了缓解竞争、社会托底以及保证市场对劳动力的需求,德国经验对探索我国普职分流方式、分流时间等均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职分流 德国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
下载PDF
民国教育界对南沙群岛主权归属的宣传与教育——以“九小岛事件”为考察对象
16
作者 王凯迪 彭敦文 《边界与海洋研究》 2024年第1期41-59,共19页
1933年法国侵犯中国南沙群岛主权,引发“九小岛事件”。教育界对此纷纷撰文,有力揭露法国的侵略行径,积极宣传九小岛主权归属中国的事实;同时利用传道授业所长,通过设计教学大纲、编写教案教材等方式,传授九小岛相关的史地知识;并以多... 1933年法国侵犯中国南沙群岛主权,引发“九小岛事件”。教育界对此纷纷撰文,有力揭露法国的侵略行径,积极宣传九小岛主权归属中国的事实;同时利用传道授业所长,通过设计教学大纲、编写教案教材等方式,传授九小岛相关的史地知识;并以多种形式大力开展国家领海主权观念的普及工作。教育界围绕“九小岛事件”对南沙群岛主权归属的宣传、教育和普及工作,属历史首次,可谓民国时期“课程思政”的一次成功实践,值得后人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九小岛事件 民国教育界 领海主权观念
下载PDF
新中国成立初期农村党员教育与农业互助合作运动的推进--以山东为中心的考察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红珠 《沂蒙干部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104-113,共10页
新中国成立初期,为了消除农村党员对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的错误认识,打破“革命成功”的胜利情绪,农村基层党组织进行了一次较为系统的党员教育。通过农村党员教育,中国共产党在农村党的组织初步建立了党课制度,提高农民党员的... 新中国成立初期,为了消除农村党员对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的错误认识,打破“革命成功”的胜利情绪,农村基层党组织进行了一次较为系统的党员教育。通过农村党员教育,中国共产党在农村党的组织初步建立了党课制度,提高农民党员的思想觉悟和理论水平,改变部分党员存在的“个人生产、发家致富”的思想,划清党员干部先锋队与群众的界限,启发他们带头参加农村互助合作组织,并在其中发挥示范作用,有效推进了农业互助合作运动的进程。新中国成立初期,山东作为当时农村党员占比最多的省份,其农村党员教育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对当下党员干部教育有积极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中国成立初期 农村党员教育 农业合作化
下载PDF
新中国成立初期高校思政教育研究的回顾与反思——基于21世纪以来CNKI的文献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叶倩 陈勇 《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91-97,共7页
新中国成立初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进入全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其理论和实践命题受到学界高度重视。21世纪以来,关于新中国成立初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成果斐然,主要集中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分析、原因归结、具体内容、经验总结、... 新中国成立初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进入全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其理论和实践命题受到学界高度重视。21世纪以来,关于新中国成立初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成果斐然,主要集中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分析、原因归结、具体内容、经验总结、价值评价等方面。但是深入分析现有成果后发现,尚存在研究视野较为狭窄、研究方法有待拓展、研究深度相对不够等薄弱之处。基于此,未来研究应跨越学术岛链,开阔研究视野;突破固化思维,拓展研究方法;强化学理分析,深化研究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中国成立初期 高校 思想政治教育 研究视野 学理分析 内容架构
下载PDF
民国时期私立院校的职业教育发展研究——以中华三育研究社为例
19
作者 王睿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75-80,共6页
中国的私立院校诞生于清朝晚期,随着中西交流日益密切,具有近代意义上的高等学府先后在大江南北出现。中华三育研究社将培育职业技术人才作为办学的主要方向,建立了从小学到大学的育人体系,确立了半工半读的教学制度,开展了形式多样的... 中国的私立院校诞生于清朝晚期,随着中西交流日益密切,具有近代意义上的高等学府先后在大江南北出现。中华三育研究社将培育职业技术人才作为办学的主要方向,建立了从小学到大学的育人体系,确立了半工半读的教学制度,开展了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发挥出重要的历史作用,如向社会输送了技术型人才、普及了平民教育、推动了社会发展。其为当前职业院校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历史参照,要促进中高职协同育人、推进“工学结合”教育模式、大力培养综合型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国时期 中华三育研究社 职业教育 工读教育
下载PDF
城乡关系视域下新中国学前教育制度的沿革与审思
20
作者 汪益 曲铁华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25-132,共8页
城乡学前教育非均衡发展问题制约着我国学前教育的公平与高质量发展,其背后具有深刻的历史与制度根源。1949年以来,在城乡关系演变的推动下,我国学前教育制度形态经历了由城乡分割分治到谋求城乡统筹与融合发展的嬗变历程。在城乡关系... 城乡学前教育非均衡发展问题制约着我国学前教育的公平与高质量发展,其背后具有深刻的历史与制度根源。1949年以来,在城乡关系演变的推动下,我国学前教育制度形态经历了由城乡分割分治到谋求城乡统筹与融合发展的嬗变历程。在城乡关系视域下,新中国学前教育制度变迁受外部压力、发展理念、事业性质定位等关键因素影响,最终在以利益调整为目的的权力博弈中完成。以史为鉴,观往知来,为促进我国城乡学前教育均衡发展,未来应继续坚持学前教育“公益”“普惠”的基本定位,持续向弱势地区和弱势人群倾斜,完善事权财权相符的学前教育政府履职机制,并建立各方力量共同参与的制度协同创新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中国 城乡关系 学前教育制度 教育均衡 教育公平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